-
1 # 無聊的人866
-
2 # 評評磚家
我已經跑了一年多了,因為年齡過了五十,之前又完全是大體力運動的小白。所以不會像跑步高手那麼追求配速。但是所有其他的都會學習,比如跑姿,裝備,跑前跑後的拉伸,都是防止受傷的必備要素。
關鍵心態上,清楚自己是為了減掉多餘脂肪,為了機體仍然保持活力。而不是跑步高手那樣強調成績,參加比賽。我要比的是過去的自己,是同齡不運動的人的體檢報告。所以,我會接受自己不如跑步高手的速度和距離這個現實。
-
3 # 大風車75241970
跑步看起來很簡單,但如果要成為跑步高手,還有很多的路要走,我個人認為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姿勢,光有熱情和自律只是最基本的起點,沒有人指導下很難成為跑步高手!!
-
4 # 大雄馬拉松跑者
跑步很容易,但能跑的好很難,要跑出好成績成為圈內大神高手更是難上加難,業餘跑者全馬起碼破330才敢叫大神~
我這全馬還沒破4的跑渣與大神高手最大的區別是對自己不夠狠,沒有制訂系統的訓練計劃,沒有目標追求,自稱為佛系跑者,得過且過,不追求成績,志在參與,享受比賽過程!
-
5 # 飛奔吧2狗子
我是一個普通的跑步愛好者,而且喜歡單打獨鬥(獨自遊蕩,沒有小團伙)。基本上每天堅持跑5到8公里,跑步高手我身邊沒有
-
6 # 博博的足球燴
我是一個普通跑步愛好者,每週堅持跑六休一,每次5km-7km不等,不追求速度,5公里穩定在30分鐘以內。我的大學同學在我眼裡是個大神級的跑步咖,他每天一個半馬,不發力時間穩定在1小時40分鐘,參加半馬比賽時間在1小時25分鐘左右,全馬比賽時間3小時5分鐘。我感覺我和他的對比就是與跑步高手的對比。
第一:基礎資料。我對比過我和他的跑步資料,他的配速穩定在4分10秒,我保持在5分50秒;他的平均步幅112釐米,我的平均步幅96釐米;平均步頻差別不大。簡單就是說他比我跑得快、步子邁得大!
第二:投入時間。根據他每天的跑量來看,加上熱身、拉伸、放鬆等時間,我估計他每天至少要投入3個小時;我每天只能保證1到1個半小時用來跑步。這應該是和我倆不同的工作環境和家庭環境有關係。
第三:跑步環境。我是自己一個人跑步,平時不怎麼和其他人交流。他在大學裡工作,參加了校外跑步社團,不間斷地參加一些比賽,因此他在技術、經驗、恢復等方面肯定比我懂得多、理解地透徹、交流地頻繁。
裝備方面不想說太多,畢竟只要你願意,經濟上也允許地話,鞋子、衣服、配飾可以隨便買。附上他最近4天曬的圖片,再次膜拜一下。
-
7 # 金牌綜合格鬥教練
我是金牌搏擊教練,我們的運動與跑步高手的區別是我們身體會做各種各樣的協調平衡 和發力!而跑步只是單調的動作,他不能做各種各樣的動作!這就是我們的運動和跑步的區別:
-
8 # 樂跑者牛哥
我覺得沒有什麼區別,目前狀態算是業餘精英吧,46歲,月跑量300公里左右,週末一般刷半馬,每週跑五休二,目前10公里PB是37分多,半馬最好成績86分多,全馬參加不多,傷身,最好成績329,應該還可以提高,現在已經進入一種享受運動的狀態,朋友都覺得我運動走火入魔了,但我感覺運動給我帶來很多樂趣,也沒有受過什麼傷,偶爾參加一下比賽體驗過程,每次跑步前都會熱身,跑後拉伸,每週至少五次核心練習,因為不想跑步把身材搞得太瘦,肌肉跑沒,所以平時都有肌肉力量練習,結合起來感覺挺好的,個人覺得想要成為高手,最重要是愛好跑步,講究方法,不一定天天跑,那些跑量五六百的不提倡,健身嘛,何必那麼拼[耶]#馬拉松# #跑步# #健身#
-
9 # 奔跑Di火
強大!我還不夠強大,這是我與跑步高手最大的區別。
如果說跑得快算高手,我目前的成績姑且算剛剛跨入高手行列。以前我片面的認為,跑得快就是高手,跑得越快也就意味著越厲害越優秀,儘管我接觸馬拉松已有四年,這種主觀的看法還依然存在。直到我接觸一部以長跑為題材的動畫片——《強風吹拂》,透過講述一群普通年輕大學生,挑戰箱根驛傳的故事,以靜水深流般詮釋跑步真諦,給了我極大的感動與震撼。
跑得快就是高手嗎?不,“對於長跑選手來說,重要的不是‘快’而是‘強’。”劇中灰二與阿走的交流就坦誠了這一信條,這段話基本也可作為動畫的核心主旨。
“你知道對長跑選手來說,最棒的讚美是什麼嗎?”
“是‘快’嗎?”
“不,是‘強’,”灰二清瀨說,“光跑得快,是沒辦法在長跑中脫穎而出的。天候、場地、比賽的發展、體能,還有自己的精神狀態——長跑選手必須冷靜分析這許多要素,即使面對再大的困難,也要堅韌不拔地突破難關。長跑選手需要的,是真正的‘強’。所以我們必須把‘強’作為最高的榮譽,每天不斷跑下去。”
一口氣追完這部口碑爆棚的動畫片,伴隨動畫人物在跑步中完成各自不同的蛻變,我自身也在內心不平靜同時反省,我是一名成熟跑者嗎,我離強大還有多遠?聯想到自己的點滴,備賽前的長距離訓練會給自己放水,導致後半程耐力不足;開跑前一天晚上,常會出現賽事興奮情緒,激動緊張影響睡眠質量;起跑後,一邁腳就壓不住速度,飆高配速積累過多乳酸,為後面埋雷;賽程中配速節奏不穩,隨心而跑,容易忽快忽慢;馬拉松結束後,又會因為沒有全力以赴而懊悔……我還不夠強大,離那種穩如山一般的強大還很遙遠。跑得快,僅僅停留在跑步的皮毛,只能說跑步基礎相對不錯,至於跑步的精髓,仍然需要不斷學習去領悟。
真正的強大的跑步高手,不僅在身體與競技上不斷突破,在心靈和精神層面上同樣不斷打磨。強大如貝克勒,永不服輸逆勢反轉,柏林馬拉松上演王者歸來;強大如大迫傑,幾度失意仍堅韌不拔,東京馬拉松全力以赴再破紀錄。強大如斯,秉持著內心的堅定,滿懷熱愛、永不言棄、持之以恆堅持下去。反觀自己,現在身陷困頓,鬥志日漸消靡,何談什麼強大?人生如跑步,我希望自己在面對鍾愛的夢想與事業,能以一種更昂揚更堅定的強大姿態去追求。
強大不單單是出色的體能狀態,更關鍵的是精神意志的頑強。強大真正的內涵,在於擁有不論遇到何種逆境都能正面突破的不可摧毀的堅強意志,不會被挫折輕易打敗,朝著終點一往無前,就算勝利渺茫,也會做到全力以赴,無愧於心。
希望愛跑步的你,聽到別人對你的讚美是“強”而不是“快”!
-
10 # 一路慢跑
01 愛跑步,但不是高手
目前我平時跑步的配速在4.5-10之間,大部分時候配速在在6-7之間,心率在110-150之間,自知絕對不能算高手。
我雖不是高手,但身邊有不少高手,那種全馬跑進3小時,平時訓練配速3點多,心率還不超160,越野跑上百公里的高手,他們中有年輕人,但總的來說中年人居多。
02 目標不同
同為中年人的我與他們相比,自覺最大的區別是我對跑步沒有企圖心,說白了,就是在跑步上比較佛系,沒想過比賽拿名次,也不追求個人最好成績。
跟很多人一樣,我是因為減肥開始跑步的,但並沒有像一些人養成跑步習慣後,就狂熱陷入跑馬熱潮,參加各地馬拉松比賽,不斷追求個人最好成績,在並不年輕的年齡去證明自己身心仍然年輕。
到不惑之年,已經習慣冷靜,自始至終,跑步就是為了健身。所以,我跑步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希望餘生能夠一直健康愉快地跑下去。
這與追求PB的高手相比,在速度和跑步能力上目標要低很多,但從有益健康來說,誰跑得更久更安全,這就很難說了。
03 隨心所欲
那些抱著參賽且要在四大全馬賽以及國外跑馬賽中取得個人最好成績的人,目標明確,有動力嚴苛地進行訓練。為了提高成績,有的自學,有的花錢參加專門的跑馬集訓,系統學習跑馬知識。
經過這樣專業系統的訓練,即便之前沒有好的運動基礎,也會在業餘跑者中成為相對的高手。
在跑速上,我沒有什麼野心,既不想戰勝別人,也不想戰勝自己。工作、生活中需要努力的事情已經很多,沒必要在跑步這件事上還跟自己較勁。更何況已經不年輕了,我再怎麼折騰,也不可能跟專業運動員比。
沒有動力和壓力,自然跑得隨心所欲。目前平時都是慢跑,月跑量150公里左右,最多一次跑半馬。
作為一個跑步愛好者,我覺得跟身邊高手相比最大的區別是自己在跑步上沒有野心,跑步為健身,不為比賽,不追求PB,所以佛系慢跑為主。
-
11 # fish12302002
跑多了就能體會到速度並不是大神和小白的差距,因為絕大多數人跑步初衷是為了身心健康,速度受到年齡個體差異因素很大,即使你跑得慢,又怎樣?身體是自己的,自己最瞭解,跑步真不是為了爭強好勝,別被誤導了!我覺得小白和大神最重要的差別是是否自律和能否長期堅持!
-
12 # 真叫靜靜
1、早上固定6點起床跑步,有時候五點起床VS我的狀態是很少這個點起來,而且做不到每一天如此;
2、四分多五分的配速在他們眼裡是慢跑有氧VS我的狀態是四分多五分的配速是目前大部分距離的天花板;
3、晨跑了他們還會夜跑而且距離很長,隨便都是二十公里VS我的狀態是一天最多跑一次,很少跑超過15公里長距離;
4、休息的時候他們是平板支撐、靠牆靜蹲、俯臥撐一套力量訓練,強度都很高VS我休息都是做其他事,很少去刻意花時間精力做力量練習,一個月一兩次;
5、他們樂於接受各種挑戰,包括各種越野賽事甚至挑戰三天一個百公里VS我的狀態是保持當下練習,很少去外面挑戰自己;
6、他們有的休息就會自己寫總結,如何提速,如何改善跑姿,如何進階VS我提倡慢跑,雖然也會在提速上提供建議,但是隻侷限於和我水平狀態差不多甚至慢一點的朋友;
8、跑步他們會有贊助商,不管是服裝鞋子甚至現金VS一切自費;
9、有的比我能吃,一起吃飯,從頭吃到尾,量比我多VS我現在大不如從前,雖然我也能從頭吃到尾;
10、再熱的天氣他們也能扛得住VS再熱我就不跑了。
當然,簡單總結就是這樣的:他們擁有極強的天賦,在這個基礎上他們更願意去堅持跑步並且收穫好成績,而我資質平平,跑步更多是興趣,並且堅持度不如他們。
-
13 # 丹霞老頭
我也是一個跑步愛好者,我今年60歲了,已經連續跑步18年,是不是高手?我說不上,因為我不知道你所謂的跑步高手,究竟是怎麼定義的?
你眼中的高手究竟是什麼樣的?是跑得快的是高手,比如百米十秒左右,還是跑的又快又長的是高手,比如說天天馬拉松的。還是透過跑步跑出了健康,跑走了疾病的是高手?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喜歡跑步,但只有極個別的人,跑步是為了比賽,比如說運動員,還有喜歡參加比賽的業餘愛好者。他們能夠跑得快,距離跑的長,那肯定是高手,能夠拿到比賽名次的,那是高手中的高手。
但是長久的高強度的運動和跑步,其實並不利於身體的健康,有的甚至會落下一些疾病,這其實是適得其反的。所以有些運動員晚年都會落下這樣那樣的身體疾病,這其實是所謂的高手帶來的負面作用。
但是極大多數的人跑步是為了健身,是為了健康,透過跑步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的,我認為才是真正的跑步高手。
而我就是透過跑步控制了糖尿病,跑出了健康,我認為我就是跑步中的高手。因為幹同一件事情目的不一樣,側重點不一,楊銳是不是高手的評判標準也就不一樣。
我認為只要選擇合適的運動量,選擇合適的跑步距離,選擇合適的跑步時間,選擇何時的跑步場地,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越跑越健康,這才是高手,這也才是跑步的終極目的。
最後祝大家越跑越健康!
-
14 # shoy瀚
我與跑步高手之間最大的區別,一是成績不在一個等級上,比如說,男子全馬,50-55歲,高手會跑進3小時以內,而我最佳成績在3小時48分鐘,或者,其他高手,成績都在3小時-3小時30分鐘之間,這就是硬實力之間的差距!
那麼為什麼同處50-55週歲這個年齡段,個人最佳成績為什麼相差這麼多呢?主要是個人對馬拉松文化屬性的理解存在著本性差異,我是平時訓練就不太愛追求配速,又不釆取專項性1公里間歇跑訓練,或各式各樣提升配速的專門性訓練,就喜歡隨心而跑!只要每月總量達200公里多點就可以了,並且始終堅持不能因跑步而影響自己的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想要創造個人最佳成績,就得從跑量和跑速來突破積累,否則是萬萬達不到,恰恰個人又不想這麼拼!這麼累!因此,我不如跑步高手,那也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
15 # 德牛哥
作為快40多歲的我,平時就很喜歡養生跑,今年我最好的跑步成績是10公里跑,配速4分34秒,這在普通人眼裡也許就是個跑步高手,許多身邊的朋友很是羨慕,但是與那些職業選手來說還是小巫見大巫。
我覺得我與跑步高手最大的區別就是我是以健身為目的,不是跑出好成績,透支各種身體與健康吧,我跑步都是養生跑,大多數時候都是不計時,甚至不帶手機出門跑步的。跑步都是隨著自己身體狀況來進行調整與鍛鍊,身體狀況很的時候就多跑一點,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的時候就跑的速度相對慢一點。
為了保護身體,不造成膝蓋後遺症,我多數時候跑步步伐都以急促而碎的步伐跑步,有點像競走那樣,但是運動強度又比競走強很多,這也是我刻意為之的跑步心得,一切不以跑步為鍛鍊身體的跑步都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刷流氓。
我熱愛跑步,很多時候不是以跑步為目的,而是跑步去環湖看各種美麗的風景或者挑戰自己。
作為普通人,現在許多城市各類馬拉松比賽很是熱鬧,但是不要一味的為了成績而成績,這樣個人覺得得不償失,重在參與,跑出快樂即可,成績不用看太重,畢竟普通人不是靠跑步吃飯,跑步的意義就是快樂與健康。
-
16 # 肖健章
體育包括:競技體育專案、大眾體育鍛煉等。競技體育專案
競技體育專案透過科學技術的進步,理論和實踐的創新不斷取得優異成績或者實破世界紀錄。現代奧林匹克的格言“更高、更快、更強”,競技體育專案透過科學合理的訓練不斷突破人體極限,創造出優異成績或者世界記錄。
競技體育專案絕大部分是有級別高低區分,例如,田徑專案專業級別有:二級運動員、一級運動員、運動健將、國際健將。
牙買加男子短跑名將博爾特2009年8月17日在德國柏林田徑世錦賽上創造男子100米專案世界紀錄9.58秒,男子200米專案世界紀錄19.19秒。創造出世界田徑歷史的優異成績,就是世界短跑名將中的高手。
中國短跑名將蘇炳添在參加國際短跑專案比賽上獲得9.91秒成績,突破國家百米紀錄。中國短跑名將突破了黑人壟斷世界百米專案歷史,打破了人們的舊觀念。許多體育人士認為中國短跑運動員無法與黑人運動員競爭,蘇炳添在田徑世錦賽室內男子60米專案決賽中獲得亞軍,蘇炳添多次贏得黑人短跑名將。蘇炳添創新了競技體育訓練理念,打破了人們的舊觀念,為中國競技體育創新了訓練理念。在世界競技體育上產生了影響力,為中國爭得了榮譽。
大眾體育運動
大眾體育運動的理論與實踐絕大部分方法和手段,是從競技體育中學習來的。體育鍛煉的基本方式:1,熱身與拉伸運動(準備活動);2,鍛鍊的基本部分,內容、專案、時間、距離、負荷強度;3,整理放鬆活動。大眾體育絕大部分人是增加體質健康。
你與跑步高手最大的區別是什麼?1,掌握跑步的基本知識和技術技能的水平;2,是否基本或者是熟練掌握跑步的週期性的技術,如跑步的專門練習,跑步的著地技術(如何正確著地技術動作),保持骨骼、肌肉、肌腱和韌帶不受損傷。跑步時的前擺大腿技術動作(抬大腿動作),身體軀幹姿勢影響大腿前擺動作。大腿前擺動作與髖關節、身體軀幹姿勢有著密切關係,練習擺動大腿方法和手段有直接關係。腿的後蹬技術動作與腿的著地、緩衝技術動作有直接關係。聯接合理產生效果好的後蹬反作用力,否則產生錯誤動作造成脛骨疼或者是勞損。跑步高手一般都是掌握了跑步的知識和技術動作,提高跑步的鍛鍊的實效性,在跑步過程中,動作聯貴、輕鬆自然、姿勢正確、動作協調。
科學合理安排練習方法
跑步高手能夠根據自我的身體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練習計劃和目標;能夠循序漸進的進行跑步運動;跑步高手絕大多數人能夠持之以恆的常年跑步,堅持常年跑步能夠顯示出現是跑步高手,也顯示出沒有出現跑步運動的損傷,不合理跑步造成膝關節、踝關節損傷或勞損是無法長期堅持跑步。
針對自己的需求安排科學合理的跑步方法
1,持讀訓練法
持續訓練法練習時間相對較長,用穩定的負荷強度,不間歇地進行跑步的方法。常用長距離的持續性勻速跑步來發展般耐力,體驗跑步動作與節奏。主要是用於鍛鍊人體的心肺功能和發展有氧代謝能力。
2,重複訓練法
適合參加體育競賽的跑步方法,例如,參加長跑或者越野跑步比賽,半程與全程馬拉松比賽。每次跑步負荷強度大,在準備參賽期間,通常用接近比賽或者是比賽的強度跑步,在重複距離跑步過程中,用85%~100%的負荷強度跑步。重複訓練跑步間歇時間要充分休息,使身體得到基本休息為止,消除機體疲勞再跑下一組。每次重複跑步距離不變,每次重複跑步負荷強度不變。
3,間歇訓練法
間歇跑步方法是指在一次或一組跑步之後嚴格規定間歇時間用主動休息的方式進行休息,在跑步機體末完全恢復的情況下(透過監測脈搏後),就進行下一次跑步方法。
間歇訓練法是提高速度耐力和耐力的一種跑步手段。間歇跑步的四個因素:1,每次跑步的距離或者是時間;2,每次跑步次數或組數;3,每次跑步負荷強度;4,每次或者每組跑步之間的間歇時間。
掌握好跑步知識與技術技能,並且在跑步過程中,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年齡段,安排需求的跑步方法,熟練的掌握跑步技術動作,熟練的掌握好跑步方法與手段。就是大眾體育的跑步高手。
-
17 # 跑者博士
我估計大家都會回答:與高手最大的區別就是“速度”。
我的答案與眾不同,是“高手有傷,我慢跑沒有傷”。前幾天遇到了一個跑友他以前的十公里的配速就四分,這次遇到差點沒認出他來,肚大腰圓的肥頭大耳油膩之極,他告訴我,跑步腳跑的變形了,膝關節也是2度損傷,現在一跑就痛有一年沒跑步了。20年前這位朋友胃不好,經常吃中藥,是我動員他來跑步的,他跑步不但把胃跑好了,而且越跑越快,身材也特棒盡顯陽光。
唉,看著他現在這樣子我真後悔當初不該勸他來跑步的,不跑步最多就是胃痛,現在他痛的部位就多了,他這個體形我估計離“三高”已經不遠了,因為他跑步把胃口跑大了,能吃能喝,現在不能跑了,你想想看那這個體重呼呼的往上漲。
這些高手 這種高速度的跑一般不會超過20年,但是他的傷痛卻會伴隨著他到終老,你可以在網上搜搜那些世界上與國內的著名的長跑運動員,他們最後留下的,可以說都是一身的傷痛,他們這種為國爭光的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尊重的。業餘的高手也逃脫不了這個怪圈。我有一個跑步的微信群,有五六百人,在微信群裡打卡的跑步高手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批偃旗息鼓了,另一批又開始戰鼓擂擂了。慢跑才能看到風景。
我就是七,八分的配速,跑了幾十年了毫髮無損,就這個速度你想傷也傷不了。可能我就是井底之蛙哦。
那些在講怎麼怎麼跑姿正確,不受傷的著名的運動員,他們的跑姿都是由教授專門教的,有專門的團隊為他們服務,他們怎麼也受傷?你看那些影片,漂亮的跑姿,飛快的速度,你們問問他有沒有傷?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只不過他不說,他說了,他怎麼能教你們呢?
因為金屬都會產生疲勞而損壞,何況肉體之軀呢?一段我與80歲的胡大爺的慢跑影片,我們都慢跑幾十年了,我相信我們仍然能一直安全毫髮無損的跑到生命的最後。
-
18 # 山水之墨白
【我們與跑步高手最大的區別是有氧基礎的差別】
當我們還是菜鳥的時候,只知道每天按時跑步,想怎麼跑就怎麼跑。
跑著跑著,我們就會認識一些跑友,有可能大家會在一起跑。然後下載運動app,再加入跑團。
這時,我們會發現跑步大神比比皆是。和他們比起來,我們跑量少,配速慢,跑得近。更要命的是,我們都累成狗了,他們卻始終氣定神閒,面不改色。
跑同樣的配速,我們已經到達了極限,而大神們根本就是在慢跑。
更不用提參加比賽了。發令槍一響,人家就絕塵而去。我們呢?連人家尾氣都聞不到。
同樣是跑步,怎麼會差那麼多?
我們和跑步高手最大的區別就在有氧基礎的強弱上面。
跑步高手們普遍擁有強大的有氧基礎。無論是在心肺能力,耐力,血氧飽和度,乳酸閾值還是最大攝氧量方面都比我們強了太多。
打個比方。
我們在跑步時心率達到了170次/分鐘。我們的心臟負荷太大,會很快疲勞,接著身體也會進入疲勞狀態。就會出現上氣不接下氣,汗如雨下,頭暈腦脹,雙腿灌鉛,堅持不下去的情況。
而這些情況在高手身上就不會出現,因為他們的心率有可能是在130-150/分鐘之間。跑起來輕輕鬆鬆,優哉遊哉。
這就是差別。
那麼,平時該怎樣訓練才能強化自己的有氧基礎呢?答案是大量的有氧慢跑。
有氧基礎是跑者跑步能力的基石,基礎打好了,其他的就簡單多了。所以,初跑者在跑步初期就應該花大量的時間堆積有氧慢跑的跑量,強化並夯實自己的有氧基礎。
這段時間可能會很漫長,但是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相信自己,一定會有化繭成蝶的時候。
別人在堆積垃圾跑量的同時,我們卻在為打下堅實的有氧基礎做著不懈努力。
平時該怎樣訓練?我們在平時的有氧慢跑訓練中,要將跑步時的心率始終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間,而大多數跑者這個數值會在130次/分鐘-150次/分鐘之間。
或者以一邊跑步一邊能與人做簡單交流但不能唱歌,鼻吸口呼但不能用嘴吸氣的標準去跑。
以每次訓練40-60分鐘,60分鐘為最佳,每週跑4-5次的頻率去訓練。
堅持不懈地去訓練,我們會發現我們的配速會越來越高,呼吸越來越順暢,跑起來越來越輕鬆,心率也不容易上躥下跳了。
這就是有氧基礎開始變強了的表現。
打下了堅實的有氧基礎以後,下一步,我們就可以進行進階訓練了。透過進階訓練,可以全面提升我們的跑步能力。
相信有朝一日,我們也能成為別人眼中的跑步高手。
綜上所述。就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
【我們與跑步高手最大的區別是有氧基礎的差別】
-
19 # 粵跑粵野
能跑步已經比很多亞健康人優秀了
能跑10公里已經比大部分人厲害了
能跑完馬拉松
已經比不知多少人厲害了
能跑進330
全國14億人口跑進330的也就5萬左右
普通人鍛鍊身體
只要身體健康
沒必要和那個高手專業人員比
自己跑的開心
自己跑的健康
為什麼要和別人比
再說
堅持下去跑步本身就不容易
工作,學習,生活,家庭都要兼顧
能跑已經很優秀了
能跑的身體健康就更加優秀的沒得說了
能堅持下去五年
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都在跑
那才是我們跑步的最終目標
加油吧!
為了自己……
-
20 # 春江號
這樣說吧:烏龜怎麼練,也只能是烏龜中的高手,永遠快不過兔子。所以,跑步千萬別盲目攀比,認清自己,正確定位自己才是王道。否則,QQ車想跑出法拉利的速度,只能拉爆缸。
回覆列表
跑步11年和高手最大區別是我不喜歡跑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