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loveforcall

    1、社會主義本質和生產目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生產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2、商品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沒有價值.

    原理一:

    人們面臨交替關係原句可理解為“人們面臨權衡取捨”當人們組成社會時,他們面臨各種不同的權衡取捨。典型的是在“大炮與黃油”之間的選擇。在現代社會里,同樣重要的是清潔的環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間的權衡取捨。認識到人們面臨權衡取捨本身並沒有告訴我們,人們將會或應該做出什麼決策。然而,認識到生活中的權衡取捨是重要的,因為人們只有瞭解了他們面臨的選擇,才能做出良好的決策。

    原理二: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一種東西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cost)是為了得到這種東西所放棄的東西。當做出任何一項決策,例如,是否上大學時,決策者應該認識到伴隨著每一種可能的選擇而來的機會成本。實際上,決策者通常是知道這一點的。那些到了上大學的年齡的運動員如果退學,轉而從事職業運動就能賺幾百萬美元,他們深深認識到,他們上大學的機會成本極高。他們往往如此決定:不值得花費這種成本來獲得上大學的利益,這一點也不奇怪。

    原理三:

    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邊際量”是指某個經濟變數在一定的影響因素下發生的變動量。經濟學家用邊際變運(marginalchange)這個術語來描述對現有行動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邊際變運是圍繞你所做的事的邊緣的調整。個人和企業透過考慮邊際量,將會做出更好的決策。而且,只有一種行動的邊際利益大於邊際成本,一個理性決策者才會採取這項行動。

    原理四:

    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由於人們透過比較成本與利益做出決策,所以,當成本或利益變動時,人們的行為也會改變。這就是說,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然而,政策有時也會有事先並不明顯的影響。在分析任何一種政策時,我們不僅應該考慮直接影響,而且還應該考慮透過激勵發生的間接影響。如果政策改變了激勵,那就會使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為。

  • 2 # 鴻蒙投資

    經濟學十大原理:人們面臨權衡取捨;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理性人考慮邊際量;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係。

    原理一:人們面臨交易關係原句可理解為"人們面臨權衡取捨"。當人們組成社會時,他們面臨各種不同的權衡取捨。典型的是在"大炮與黃油"之間的選擇,當一個社會的支出更多的運用在保衛海岸線上免受外國入侵的時候(大炮),用於提高國內生活水平的消費品(黃油)就少了。在現代社會里,同樣重要的是清潔的環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間的權衡取捨。認識到人們面臨權衡取捨本身並沒有告訴我們,人們將會或應該做出什麼決策。然而,認識到生活中的權衡取捨是重要的,因為人們只有瞭解了他們面臨的選擇,才能做出良好的決策。

    原理二: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一種東西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cost)是為了得到這種東西所放棄的東西。當做出任何一項決策,例如,是否上大學時,決策者應該認識到伴隨著每一種可能的選擇而來的機會成本。實際上,決策者通常是知道這一點的。那些到了上大學的年齡的運動員如果退學,轉而從事職業運動就能賺幾百萬美元,他們深深認識到,他們上大學的機會成本極高。他們往往如此決定:不值得花費這種成本來獲得上大學的利益,這一點也不奇怪。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邊際量"是指某個經濟變數在一定的影響因素下發生的變動量。經濟學家用邊際變動(marginal change)這個術語來描述對現有行動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邊際變動是圍繞你所做的事的邊緣的調整。個人和企業透過考慮邊際量,將會做出更好的決策。而且,只有一種行動的邊際利益大於邊際成本,一個理性決策者才會採取這項行動。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由於人們透過比較成本與利益做出決策,所以,當成本或利益變動時,人們的行為也會改變。這就是說,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然而,政策有時也會有事先並不明顯的影響。在分析任何一種政策時,我們不僅應該考慮直接影響,而且還應該考慮透過激勵發生的間接影響。如果政策改變了激勵,那就會使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為。

    原理五: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也許你在新聞中聽到過,在世界經濟中日本人是美國人的競爭對手。實際上,兩國之間的貿易可以使兩個國家的狀況都變得更好。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濟中每個家庭都與所有其他家庭競爭。儘管有這種競爭,但把你的家庭與所有其他家庭隔絕開來並不會使大家過得更好。透過與其他人交易,人們可以按較低的成本獲得各種各樣的物品與勞務。

    原理六: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2014年之前大部分曾經是中央計劃經濟的國家已經放棄了這種制度,並努力發展市場經濟。在一個市場經濟(marketeconomy)中,中央計劃者的決策被千百萬企業和家庭的決策所取代。這些企業和家庭在市場上相互交易,價格和個人利益引導著他們的決策。

    原理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為什麼我們需要政府呢?一種回答是,看不見的手需要政府來保護它。只有產權得到保障,市場才能執行。但是,還有另一種回答。政府幹預經濟的原因有兩類:促進效率和促進平等。儘管看不見的手通常會使市場有效地配置資源,但情況並不總是這樣。經濟學家用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這個術語來指市場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我們說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並不意味著它總能這樣。學習經濟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你判斷什麼時候一項政府政策適用於促進效率與公正。

    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世界各國生活水平的差別是驚人的。隨著時間推移,生活水平的變化也很大。用什麼來解釋各國和不同時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別呢?答案是幾乎所有生活水平的變動都可以歸因於各國生產率(productivity)的差別。生產率與生活水平之間的關係對公共政策也有深遠的含義。在考慮任何一項政策如何影響生活水平時,關鍵問題是這項政策如何影響我們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原理九: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什麼引起了通貨膨脹?在大多數嚴重或持續的通貨膨脹情況下,罪魁禍首總是相同的---貨幣量的增長。當一個政府創造了大量本國貨幣時,貨幣的價值下降了。

    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短期權衡取捨。當政府增加經濟中的貨幣量時,一個結果是通貨膨脹,另一個結果是至少在短期內降低失業水平。說明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短期權衡取捨的曲線被稱為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curve),這個名稱是為了紀念第一個研究了這種關係的經濟學家而命名的。a) 貨幣量增加,提升支出水平,從而刺激物品與勞務需求b) 長期的高需求引起高物價,繼而引起企業更多的生產,更多的僱傭c) 更多的僱傭則意味著更少的失業經濟學家仍對菲利普斯曲線有所爭議,但大多數經濟學家2014年之前接受了這樣一種思想: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存在短期權衡取捨。這就簡單地意味著,在一兩年的時期中,許多經濟政策在相反的方向推動通貨膨脹與失業。無論通貨膨脹和失業從高水平開始(正如20世紀80年代初的情況),從低水平開始(正如20世紀90年代後期的情況),或者從這兩者之間某個地方開始,決策者都面臨這種權衡取捨。

  • 3 # 盧某某某

    經濟學原理》內容精要:《經濟學原理》全書共分為六篇。第一篇為“導言”,主要闡述經濟學的定義、研究物件、範圍和研究方法等基本思想。馬歇爾認為經濟學是研究人類一般生活事務的學問,是研究個人在社會活動中與獲取和使用物質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關的那一部分。經濟學在研究社會財富和經濟現象的同時,也對人本身進行研究。馬歇爾還強調從人的心理因素和動機兩個方面來研究經濟,認為經濟學的研究物件是經濟活動的動力和阻力這兩個方面。馬歇爾認為經濟規律就是對經濟傾向的敘述,它較自然科學來說是不精確的。他還指出研究經濟學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獲取經濟知識,二是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篇“若干基本概念”,主要是對一系列的經濟學概念進行定義和解釋。在這一篇中,馬歇爾介紹的基本概念和範疇主要有財富、市場、消費、生產、勞動、收入、資本、利息和利潤等。他將人們想要得到的東西稱為財貨,但並不是所有的財貨都是財富,所謂財富是指一切直接有助於人們獲得產業效率的精力、才能和習慣。他還認為並非所有的勞動都具有生產的性質。

    第三篇“論慾望及其滿足”,主要研究消費及需求理論,具體理論有用貨幣間接衡量貨物的邊際效應、需求規律、需求彈性、消費者的選擇原則和消費者剩餘等。馬歇爾的需求理論是以人的慾望為出發點的,他的需求規律是:需求量隨價格的下跌而增大,或隨價格的上漲而減少。馬歇爾認為.消費者購買某物所得的滿足通常會超過他為此付出的代價及所放棄的滿足,從而在購買中得到多餘的滿足。如果對它進行經濟衡量,則是消費者為購買此物而願付出的價格減去購買此物實際支付的價格之剩餘額,這個剩餘部分就稱為消費剩餘。

    第四篇“生產要素”,著重闡述了生產與供給學說。馬歇爾認為生產要素分為土地、勞動、資本和組織四大類,其中組織指企業經營和工業組織。

    第六篇“國民所得分配”,共分為13章,主要研究分配問題。這部分介紹了工資、利息、利潤和地租四種分配形式。在工資理論中,馬歇爾認為工資決定於勞

  • 4 # 精彩總輪迴

    從理論上講原理太多,從實用上講就一條:用好的模式營造資金源源不斷流入的環境並運用好這些資金,就成功了。沒有那麼高大上。[捂臉][捂臉][捂臉]

  • 5 # 遠航小衛士

    經濟學原理可以分為十點!

    ①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②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④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⑤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

    ⑥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⑦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⑨當政府發行過多的貨幣時,物價上升。

    ⑩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短期權權衡取捨。

  • 6 # 綺麗投資工作室

    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曾說過,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經濟學,那就是“沒有免費的午餐”。這裡,要為午餐所付的那個“費”,就是機會成本。

    我們知道,人類無論是在動物性上還是社會性上,都有很多的慾望。但不幸的是,相對於人們的慾望,在任何時間點上,用來滿足慾望的資源卻總是稀缺的。比如,我們常說的錢不夠花,就是指擁有的錢不足以支撐花費,因此相對於花費而言,我們擁有的錢就是稀缺的。也許有人會說,大富翁們總該不受稀缺的困擾了吧?其實不然。儘管他們並不缺錢,但他們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也受稀缺性的約束。

    因為稀缺性的存在,人們在行動時就必須有選擇,為了得到一樣東西就得放棄另一樣東西。所謂機會成本,就是你為了達成某專案的所要放棄的最大的價值。舉例來說,如果你現在面臨兩個工作機會,一個是年薪10萬元的大學教職,另一個是年薪50萬元的投行交易員,那麼在不考慮非貨幣利益的前提下,選擇去大學任教的機會成本就是50萬元。當然,在現實中情況可能會比較複雜,人們在選擇時還必須要考慮很多不能用貨幣衡量的因素,例如親情、友情、自由、尊嚴等。從這個意義上講,機會成本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種主觀的判斷。

  • 7 # 小散逆襲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

    E(ri)=rf + βim(E(rm)-rf)

    Rf 無風險利率,例如:國債,國債逆回購

    Β 為i的系統性風險係數

    預期回報=銀行存款利率+β(市場回報-銀行存款利率)

    (2)、阿爾法動量模型

    E(rp)=αj + βjrm + ε

    ,β選時

    ,α選股

    ,ε 殘差=0

    市場中大部分收益是β帶來的,相當於水流的方向。在β選時為正數時,也就是指數上漲時,收益才會高。

  • 8 # 上市公司趨勢

    經濟學千變萬化,但是核心原理只有10個,我用魚與熊掌的故事來解釋。

    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們一生都在不停選擇和放棄。

    2.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選了魚,就沒了熊掌;選了熊掌就沒了魚,放棄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成本。

    3.理性人考慮邊際量。無論是捕捉魚還是熊掌,捉第一隻和第十隻消耗的能量肯定不一樣,因為人會變累,效率降低。

    4.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給一個人一隻熊掌的獎勵,比一條魚的獎勵會讓他更為努力。

    5.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我們通常選擇買魚或者熊掌,而不會去自己捕捉,因為這樣比較方便省事。

    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分配魚和熊掌,只有在市場上交換,雙方才覺得公平,無論是家長、還是政府來分,無論比例如何,總有一方不滿意。

    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市場上,有絕對優勢的人會無償或低價掠奪別人的魚和熊掌,這時候需要政府來平衡。

    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你過得好不好,在於魚和熊掌的數量,而它們的數量在於獵人的捕獵能力,就是生產力。

    9.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一定時期內,魚和熊掌數量穩定,作為中介信用的貨幣多了,它們也就貴了。

    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係。

  • 9 # 龍千源

    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People face trade-offs)

    2.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3.理性人考慮邊際量(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margin)

    4.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5.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ies)

    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9.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係(Society faces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 10 # 布丁先生哥

    人們面臨權衡取捨;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理性人考慮邊際量;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係

  • 11 # 郭紹齊

    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2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3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4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5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

    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9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係

  • 12 # 期貨VS股票

    人們面臨權衡取捨,人們對激勵做出的反應,貿易能使人的生活狀況更好,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物價上漲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某種關係

  • 13 # 分享NEW外匯and電氣

    有兩種原理,一種叫宏觀經濟學原理,一種叫經濟學原理

    宏觀:廣,普通經濟學:濃縮精華

    經濟學就是教你經濟學從哪裡來,為什麼叫經濟學等等

  • 14 # 財經金睛

    經濟學沒那麼玄,其實就是解決的資源配置的問題: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為誰生產。

    不同時代原理不同,所有原理都是基於一個假設之上才成立,後代經濟學家會豐滿以前的理論甚至推倒重建。

  • 15 # 臭臭的奶爸

    真理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安穩的做少數人,眼光要放長遠。別人恐懼的時候我們要激進,別人激進我們要膽戰心驚。看清事物的本質,不從眾!

  • 16 # 山崗上的麥子

    凱恩斯說,經濟學理論並不是一些現成的可以用於政策分析的結論。它不是教條,而是一種方法,一種智力工具,一種思維技巧,有助於擁有它的人得出正確的結論。要學會正確思考經濟問題的思維方式,可以歸納為十個方面。 1.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2.只有個體才有能力決策;3.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4.人都是在邊際上做選擇;5.自由交易是互利的;6.分工是動力的源泉;7.結果往往比過程更重要;8.自由競爭是件好事;9.制度比如強;10.世界是不確定的,只有企業家才是最重要的。

  • 17 # 天道月

    經濟學十大原理:人們面臨權衡取捨;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理性人考慮邊際量;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係。

    原理一:人們面臨交易關係原句可理解為"人們面臨權衡取捨"。當人們組成社會時,他們面臨各種不同的權衡取捨。典型的是在"大炮與黃油"之間的選擇,當一個社會的支出更多的運用在保衛海岸線上免受外國入侵的時候(大炮),用於提高國內生活水平的消費品(黃油)就少了。在現代社會里,同樣重要的是清潔的環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間的權衡取捨。認識到人們面臨權衡取捨本身並沒有告訴我們,人們將會或應該做出什麼決策。然而,認識到生活中的權衡取捨是重要的,因為人們只有瞭解了他們面臨的選擇,才能做出良好的決策。

    原理二: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一種東西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cost)是為了得到這種東西所放棄的東西。當做出任何一項決策,例如,是否上大學時,決策者應該認識到伴隨著每一種可能的選擇而來的機會成本。實際上,決策者通常是知道這一點的。那些到了上大學的年齡的運動員如果退學,轉而從事職業運動就能賺幾百萬美元,他們深深認識到,他們上大學的機會成本極高。他們往往如此決定:不值得花費這種成本來獲得上大學的利益,這一點也不奇怪。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邊際量"是指某個經濟變數在一定的影響因素下發生的變動量。經濟學家用邊際變動(marginal change)這個術語來描述對現有行動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邊際變動是圍繞你所做的事的邊緣的調整。個人和企業透過考慮邊際量,將會做出更好的決策。而且,只有一種行動的邊際利益大於邊際成本,一個理性決策者才會採取這項行動。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由於人們透過比較成本與利益做出決策,所以,當成本或利益變動時,人們的行為也會改變。這就是說,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然而,政策有時也會有事先並不明顯的影響。在分析任何一種政策時,我們不僅應該考慮直接影響,而且還應該考慮透過激勵發生的間接影響。如果政策改變了激勵,那就會使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為。

    原理五: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也許你在新聞中聽到過,在世界經濟中日本人是美國人的競爭對手。實際上,兩國之間的貿易可以使兩個國家的狀況都變得更好。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濟中每個家庭都與所有其他家庭競爭。儘管有這種競爭,但把你的家庭與所有其他家庭隔絕開來並不會使大家過得更好。透過與其他人交易,人們可以按較低的成本獲得各種各樣的物品與勞務。

    原理六: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2014年之前大部分曾經是中央計劃經濟的國家已經放棄了這種制度,並努力發展市場經濟。在一個市場經濟(marketeconomy)中,中央計劃者的決策被千百萬企業和家庭的決策所取代。這些企業和家庭在市場上相互交易,價格和個人利益引導著他們的決策。

    原理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為什麼我們需要政府呢?一種回答是,看不見的手需要政府來保護它。只有產權得到保障,市場才能執行。但是,還有另一種回答。政府幹預經濟的原因有兩類:促進效率和促進平等。儘管看不見的手通常會使市場有效地配置資源,但情況並不總是這樣。經濟學家用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這個術語來指市場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我們說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並不意味著它總能這樣。學習經濟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你判斷什麼時候一項政府政策適用於促進效率與公正。

    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世界各國生活水平的差別是驚人的。隨著時間推移,生活水平的變化也很大。用什麼來解釋各國和不同時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別呢?答案是幾乎所有生活水平的變動都可以歸因於各國生產率(productivity)的差別。生產率與生活水平之間的關係對公共政策也有深遠的含義。在考慮任何一項政策如何影響生活水平時,關鍵問題是這項政策如何影響我們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原理九: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什麼引起了通貨膨脹?在大多數嚴重或持續的通貨膨脹情況下,罪魁禍首總是相同的---貨幣量的增長。當一個政府創造了大量本國貨幣時,貨幣的價值下降了。

    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短期權衡取捨。當政府增加經濟中的貨幣量時,一個結果是通貨膨脹,另一個結果是至少在短期內降低失業水平。說明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短期權衡取捨的曲線被稱為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curve),這個名稱是為了紀念第一個研究了這種關係的經濟學家而命名的。a) 貨幣量增加,提升支出水平,從而刺激物品與勞務需求b) 長期的高需求引起高物價,繼而引起企業更多的生產,更多的僱傭c) 更多的僱傭則意味著更少的失業經濟學家仍對菲利普斯曲線有所爭議,但大多數經濟學家2014年之前接受了這樣一種思想: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存在短期權衡取捨。這就簡單地意味著,在一兩年的時期中,許多經濟政策在相反的方向推動通貨膨脹與失業。無論通貨膨脹和失業從高水平開始(正如20世紀80年代初的情況),從低水平開始(正如20世紀90年代後期的情況),或者從這兩者之間某個地方開始,決策者都面臨這種權衡取捨。

  • 18 # 陳思進

    在之前回復《有什麼簡單實用的經濟學原理可以分享?(https://www.wukong.com/answer/6902399702915481870/)》提到了我想和大家分享的5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經濟學原理中的兩個,折現和機會成本,這兒再接著談。

    三、邊際效應遞減

    “邊際效用遞減”是什麼意思呢?

    當你吃第一個冰激凌的時候,你覺得它非常美味,可如果還讓你多吃一個,你就沒有吃第一個的時候那麼想要它了,如果繼續不停吃下去,每多吃一口給你帶來的滿足感會越來越少。可能吃第五個的時候,你就會難受起來。

    日本大導演北野武在出名之前發誓:哪天有錢了要買輛跑車!

    成名之後,他買了保時捷,卻發現感覺沒那麼好,因為“看不見自己開保時捷的樣子”,於是他讓朋友開,自己打個計程車跟著,還和司機說“看,那是我的車哦”。

    我們需要多少錢才能幸福?

    幾年前,普林斯頓大學對 50 萬美國人進行了調查,得出結果是,生活水平一旦達到了舒適標準,再多收入也不能帶來幸福。而這個“舒適標準”在不同國家不一樣的,目前,美國是年收入 7.5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0萬)。

    這個調查還發現,當一個人的年收入從美國中產的起點2.5 萬美元提高到能體面生活的 5.5 萬美元的時候,他的幸福感並沒有翻了一倍,而是僅僅提高了 9 %。

    為什麼呢?

    因為金錢跑車大豪宅、鮮花掌聲鎂光燈,所有這一切東西的邊際效應都會遞減。

    四、沉沒成本(Sunk cost)

    “沉沒成本”是業已發生的無法收回的成本,它是過去的成本,不應該影響當下和未來的決定。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Prospective Costs)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

    舉例來說,如果某人預訂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票款且假設不能退票。此時付的價錢已經不能收回,就算不看電影錢也收不回來,電影票的價錢算作沉沒成本。

    當然有時候沉沒成本只是價格的一部分。比方說某人買了一輛腳踏車,然後騎了幾天低價在二手市場賣出。此時原價和賣出價中間的差價就是沉沒成本。而且這種情況下,沉沒成本隨時間而改變,例如某人留著那輛腳踏車騎的時間越長,一般來說因為折舊而使賣出價會越低。

    大多數經濟學家們認為,如果人是理性的,那就不該在做決策時考慮沉沒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電影的例子中,會有兩種可能結果: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但忍受著看完;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退場去做別的事情。

    兩種情況下都已經付錢,所以不應該考慮退錢這件事情。如果後悔買票了,那麼當前的決定應該是基於是否想繼續看這部電影,而不是為這部電影付了多少錢。此時的決定不應該考慮到買票的事,而應該以看免費電影的心態來作判斷。經濟學家們往往建議選擇後者,這樣只是花了點冤枉錢,還可以透過騰出時間來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來降低機會成本,而選擇前者還要繼續受冤枉罪。

    很多人對“浪費”資源很擔憂害怕,被稱為“損失憎惡”。比如說很多人會強迫自己看一場根本不想看的電影,因為他們怕浪費了買票的錢。這有時被叫做“沉沒成本謬誤”(然而對於完美主義者這也可能是一種滿足性效益)。經濟學家們會稱這些人的行為“不理智”,因為類似行為低效,基於毫不相關的訊息作出決定錯誤地分配了資源。

    這些思考可能反映了對衡量效用尺度的不統一,因為這種衡量對消費者來說是主觀且獨特的。如果預訂了一張電影票還發現電影確實不對胃口,可能會等到散場再走,而覺得儲存了臉面,這也是一種滿足性效益。某些人則可能從給電影找碴中得到些娛樂,並對自己的鑑賞結果感到自豪,或者覺得有足夠資格在其他人面前批評電影。

    第五個是複利,我之前在回覆《什麼是複利?為什麼說它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https://www.wukong.com/answer/6895728970621845774/)》詳談過了,不另贅述……點到為止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希望《楚喬傳2》baby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