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門磐石

    經驗主義在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的西方資產階級哲學界大為流行。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克、貝克萊和休謨。

    哲學上,洛克繼承了培根、霍布斯的唯物主義路線,系統地批判了天賦觀念論,詳盡地論述了知識起源於經驗這唯物主義經驗論的基本原則,打擊了唯心主義的先驗論;但同時,他又向唯心主義和宗教作了很大的讓步,從而使他的唯物主義表現得很不徹底,充滿著矛盾。

    貝克萊和休謨則利用他哲學中的錯誤,把經驗論引向了主觀唯心論和不可知論。

    貝克萊一方面不遺餘力地“消滅”唯物主義的“物質”,同時又針鋒相對地提出了“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這類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基本公式。貝克菜認為,人們認識的物件並不是客觀物質世界,而只是自己的感覺。

    在哲學上,休漠直接繼承了貝克萊的衣缽。他和貝克菜一樣,也是一個唯心主義的經驗論者。他認為,我們認識的唯一物件是知覺,除了知覺之外,我們不能設想有什麼其他的存在。

    由此看來,他們三位是經驗主義的鼻祖。

  • 2 # 養生男人699

    這個問題不妥當,哲學不是經驗論,科學才是經驗論,科學是透過實驗實踐出來的經驗總結,是格物致知,實事求是的“實踐得真知”,稱之為理論,法則,屬實體物質層次的認知。而哲學是對末知事物的理推認知,沒有什麼具體的事物可依據,實驗,只是屬於智慧,思想,主義的精神層次的認知,感知,是超實體物的,超前探索的超前意識認知,是透過上觀天象,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己身,內求己心的方法所得的,也是真實不虛的體驗,真知,比如老子《道德經》,釋子《心經》等所示的內容,用現代科學研究儀器根本無法去檢驗實證,只能用人體,人心(智慧)這一生物體才可以做到,稱之為修道修行,老子曰:常無,以觀其妙(是心修之體驗),常有,以觀其徼(是身修之體驗),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萬物者負陰而抱陽(形),衝氣以為和(形與氣合,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是老子對道(這個世界)的認知,致虛極,守靜篤是認知的方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探索的路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是對這個世界萬物的生化規律的總結,而這些超前起實物超意識的認識只能稱之為哲學哲理,而還不能被現代科學來肯定(實驗室實驗),我稱之為偽科學,是因為它的認知是短視的,錯誤的,它的發展是對自我曾經肯定的否定,又否定的,現代科學(萬物觀)→生有→生無(老子哲學)離老子的哲學(萬物觀)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現代科學是格物搞實驗的經驗,老子的哲學是格人搞體驗的經驗,二者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呀,只有佛道二者是志同道合,殊途同歸,心心相印的,孔子濡學也是門外漢,只是看了道一眼又轉身走向了人世人事間,墜入紅塵追名逐利去了,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說的就是孔子呀,老子曰: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與孔子曰:為道者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背道而馳,各奔東西也,老子言不爭,無為,無不為,孔子言爭,中庸,反中庸,一發而不可收(不知止,不知足)也,這只是我之觀點,

  • 3 # 鄧恩周

    西方哲學史上徑驗論者有唯物主義經驗論者如洛克,他認為感性經驗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人類知識的來源,但卻輕視理性認識,只承認感性經驗在認識上可靠性。另外,還有幾位唯心經驗論者如貝克菜,休謨,馬赫等的經驗論,他們根本否認外界事物為感性經驗的泉源或拒絕回答外界事物是否存在的問題。認為經驗即人的內省體驗,只是純主觀的東西。總的來說,經驗論哲學在研究人的經驗認識過程上作出了貢獻。

  • 4 # 言者青青

    哲學家是充滿智慧的人。他們為人類的進步著書立說,以指導人們更好地生活。為此,哲學家們努力做學問,但是,難免有脫離實際的學術觀點,例如某些哲學家的經驗論,在實際生活中往往適得其反。

    哲學之路(網路圖片)

    唯物主義經驗論的主要代表有弗·培根、霍布斯、洛克、狄德羅等人。他們認為,人的一切知識都來源於感性經驗,是建立在感性知識之上的,感性經驗是客觀世界的反映,只有感性經驗最可靠。雖然,他們對經驗唯物主義的解釋和反對中世紀經院哲學的“神啟”論來說,是正確的,起過積極作用。但它片面誇大感性經驗的作用,貶低理性認識意義,不懂得感性認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所以又是形而上學的,在認識論的整體上是錯誤的。

    唯物主義經驗論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弗·培根”(網路圖片)

    唯心主義經驗論的主要代表有貝克萊、休謨、馬赫等人。他們對經驗作了唯心主義的解釋,認為經驗是純主觀的東西,是由人的內心體驗產生的,是認識的唯一物件,根本否認客觀事物的存在,否認客觀事物是感覺經驗的源泉,或者拒絕回答在感覺經驗之外是否有客觀事物的存在(哲學家休謨的論點)。這種主觀經驗論發展到極端,就是唯我論。

    唯心主義經驗論主要代表之一貝克萊(網路圖片)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物質與意識的辯證統一論。它是把唯物主義經驗論和唯心主義經驗論糾錯改正相結合而成的正確理論。辯證唯物主義是從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基本前提出發,認為感性經驗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獲得的對客觀事物的感性認識,它是認識的開始;感性認識只有能動地飛躍到理性認識,才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既克服了唯物主義經驗論的侷限性,又反對了唯心主義的經驗論。

    總之,我們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堅持物質與意識的辯證統一,只有這樣才能以物質實踐為基礎,上升到理論意識,以理論再來指導我們的物質實踐,在人生之路上正確地前進。

  • 5 # 珍品美玉

    經驗論又稱“經驗主義”。與“唯理論”相對。是舊哲學認識論中的一派,主張感性經驗是知識的唯一來源。有唯物主義經驗論和唯心主義經驗論。歐洲近代哲學史中,唯物主義經驗論的主要代表有弗·培根、霍布斯、洛克、狄德羅、霍爾巴赫等人。他們認為,人的一切知識都來源於感性經驗,是建立在感性知識之上的,感性經驗是客觀世界的反映,只有感性經驗最可靠。就他們對經驗的唯物主義解釋和反對中世紀經院哲學的“神啟”論來說,是正確的,起過積極作用。但它片面誇大感性經驗的作用,貶低理性認識意義,不懂得感性認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所以又是形而上學的,在認識論的整體上是錯誤的。唯心主義經驗論的主要代表有貝克萊、休謨、馬赫等人。他們對經驗作了唯心主義解釋,認為經驗是純主觀的東西,是由人的內心體驗產生的,是認識的唯一物件,根本否認客觀事物的存在,否認客觀事物是感覺經驗的源泉,或者拒絕回答在感覺經驗之外是否有客觀事物的存在(休謨)。這種主觀經驗論發展到極端,就是唯我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從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基本前提出發,認為感性經驗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獲得的對客觀事物的感性認識,它是認識的開始;感性認識只有能動地飛躍到理性認識,才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既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經驗論的侷限性,又反對了唯心主義的經驗論。

    經驗論 又稱經驗主義。認為感性經驗是一切知識和觀念的唯一來源的哲學學說。經驗論片面地誇大經驗或感性認識的作用和真實性。貶低甚至否定理性認識的作用和真實性。經驗一詞涵義比較寬泛,既包括直接從感性認識所作的規律性的總結,也包括某種心理體驗、生活閱歷等。哲學上的經驗論指的是一種認識的理論,是與唯理論相對立的。根據經驗論者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解決,經驗論可分為唯心主義經驗論和唯物主義經驗論。前者主張經驗是主觀自生的或上帝賦予的,把經驗限定為感覺或表象的總和,而這種感覺和表象是不依賴物質自然界的;後者則認為經驗是外物作用於人的感官而引起,是對物質自然界的反映。但二者的共同點都是把經驗看作是知識、認識的唯一來源,片面強調經驗的重要性,忽視理性的重要性。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承認以客觀世界為基礎的感性經驗是知識和認識的源泉,同時也承認科學理論、思想即理性認識的重要性。這樣,既反對了唯心主義的經驗論,又克服了舊唯物主義在經驗問題上的片面性

    最早提出經驗論思想的是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居勒尼學派的哲學家。他們認為,只有感覺是可以把握而不會使人迷誤的。感覺是真理的標準。不過,感覺的原因是什麼,卻不可知。居勒尼學派並沒有詳細闡述他們的認識論觀點,主要是利用感覺論的原則來論證其以感官快樂為善的準則的倫理學說。伊壁鳩魯(見伊壁鳩魯和伊壁鳩魯學派)首先明確而較為詳細地提出經驗論的認識論原則。伊壁鳩魯是唯物的經驗論者,他認為感覺是由外物流出的"影像"進入人的感官引起的,並且總是真實的;認識上的錯誤不在於感覺,而在於判斷和意見。早期斯多阿學派的經驗論思想認為,人初生時靈魂猶如一張白紙,只能從對外界物件的感覺中取得自己的內容。感覺同時也是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亞里士多德在認識論上雖然不是經驗論者,但是他對感覺經驗相當重視,認為感覺經驗雖然不能告訴人們事物的原因,但是能提供關於個別事物的最權威的知識。感覺是外物作用於感官而引起的,是知識的來源。亞里士多德反對柏拉圖的靈魂回憶說,否認有天賦觀念,實際上是哲學史上第一個提出"白板說"的人。

    中世紀的經驗論

    在中世紀(約 5~約15世紀),經驗論主要與經院哲學中的唯名論思潮相聯絡。唯名論的主要陣地在英國,主要代表人物有R.培根、J.鄧斯·司各特和奧康的威廉。他們的認識論強調從對個別事物的感覺經驗出發。他們的經驗論帶有唯物主義的傾向,認為經驗來自感官對外間事物的感覺;同時,他們的經驗論也包含著神學唯心主義的因素,如培根承認有來自"神聖靈感"的經驗,威廉承認有直接由上帝超自然地產生的感性"直觀知識"。他們不承認所有的知識都源於經驗。培根認為對數學真理的理解似乎是天賦的;司各特認為雖然對任何命題的詞項的知識只能從感覺得來,但是,有些命題,如"三角形三角之和等於二直角",僅就其詞項的關係而無須訴諸感覺就可知其為真,因而是"自明的"真理。這樣,他們就滑到先驗論上去了。中世紀的實在論者對感覺經驗的態度也是有區別的,不是全然否定感覺經驗的認識作用。例如,溫和的實在論者托馬斯·阿奎那就比較重視經驗,有某種經驗論的思想因素。他反覆引證亞里士多德關於理智猶如白板的觀點來批評天賦觀念說,認為人的觀念都是從感覺經驗獲得的。整個說來,托馬斯·阿奎那並不是經驗論者,他不僅承認有"自明的"真理,而且認為有"基督教的真理",最高的神學信條是來自"信仰的光亮",來自天啟。

    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一些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科學家和自然哲學家,強調經驗和實驗的思想,是近代經驗論的直接前導。例如,達·芬奇認為,我們的一切知識都來源於知覺,研究自然必須以經驗為依據,必須採取實驗的方法。不過達·芬奇並未忽視理性認識的作用,他強調在取得經驗材料之後,還要進行理性的推論,對自然事物進行分析,找出構成事物的元素和因果聯絡,從而建立精確的確定的基本原理。自然哲學家B.特萊西奧也強調一切知識都從經驗而來,傾向於把理性認識歸結為感覺,表現了經驗論的狹隘性。

    近代發展

    近現代經驗論

    近代經驗論真正重大的發展,是17世紀和18世紀由英國和法國的一批哲學家做出的。他們把經驗論作為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原則進行了深入而系統的探討和論證。

    17世紀經驗論

    17世紀經驗論的主要代表是英國的F.培根、T.霍布斯、J.洛克和法國的P.伽森狄。他們都是唯物的經驗論者,肯定感覺經驗是外間物件作用於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但他們並不是全都徹底地堅持反映論。例如,霍布斯雖然堅信一切感覺都來自外間的刺激,但卻認為感覺的內容主要是表現主體感官本身的反應而非外物的性質。洛克承認"第一性質"的觀念是外物性質的"肖像",但卻認為"第二性質"的觀念,是由外部物件的一定"能力"在人們心中所引起的,與外物性質"根本不相似",是上帝指定給人們作為區分事物的一種"記號";雖與外物性質"對應",但並不反映它們。洛克還區分了兩種經驗,即感覺與反省,認為靈魂反觀自省而產生的觀念也是知識的一個來源。這反映了洛克哲學中的二元論,已經離開了唯物主義。

    17世紀經驗論的最大功績是深入地研究和論證了觀念的來源,建立了知識的發生學,從而有力地批判了天賦觀念論。他們斷定感覺經驗是知識的來源,但對經驗論原則的貫徹並不都那麼徹底。例如,培根還承認有所謂"靠神聖啟示的靈感"而來的信仰的"真理"。洛克否認有任何與生俱來的天賦觀念和天賦命題,但是,他又承認有"直觀的知識"和"證明的知識"。直觀的知識只須從觀念之間關係的判斷即可取得,如白不是黑,圓不是三角;證明的知識只須以直觀知識為根據進行證明即可取得,如數學、道德和關於上帝存在的知識。這些知識僅與觀念有關,不依賴於經驗事實。這裡洛克已經轉到唯理論的觀點上了。

    關於感性和理性的關係問題,17世紀經驗論者的看法比較複雜,難以簡單論定。伽森狄繼承伊壁鳩魯的觀點,相信感覺決無虛假或錯誤,錯誤是出在判斷上面。培根則認為直接的感官經驗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甚至能給人以"虛妄的報道",只有經過實驗的校正和補充而得到的感性經驗才是知識的可靠基礎。他主張經驗必須與理性"聯姻"。他所瞭解的理性活動主要是指透過對經驗的歸納分析找出事物的簡單元素、"形式"或規律,從而逐步引申出由低到高的"公理"的過程。然而,培根不瞭解理性和感性的質的差異,認為"最低的公理和赤裸裸的經驗只有很少的區別",他不瞭解感性向理性的飛躍,對理性演繹的作用是輕視的。霍布斯比培根更為重視理性認識的作用。他相信理性可以透過感性現象把握事物的因果必然性;理性既需要歸納分析,即從感覺經驗得出普遍原則,也需要演繹綜合,即從普遍原則推出特殊的結論。霍布斯似乎更重演繹,企圖從一個最普遍的從經驗來的原則推匯出他的全部哲學體系。他雖然賦予理性以如此重大的作用,但是他對理性的看法也未超出經驗論的狹隘眼界。仍然把理性活動或推理看作是一種"計算",只是把得自經驗的概念加加減減而已,實際上認為理性和感性只有一種量的差別。洛克對感性和理性的關係的看法同樣表現了經驗論的狹隘性。他承認從經驗得到知識的材料以後,理智可以展開積極的活動,主要是抽象活動。但是,他認為抽象的作用不過是把來自感覺或反省的簡單觀念加以量的結合、聯結或分離,由此形成的一般觀念並不能揭示事物的"實在的本質"。洛克與培根、霍布斯不同,他認為透過對經驗事實的歸納分析不足以把握事物的本質和因果必然性,只能獲得程度不同的或然性,永遠達不到普遍的確實性。另一方面,洛克又深受R.笛卡爾唯理論的影響,認為只有那些不靠經驗而直觀自明的知識,和以此為根據演繹或證明了的知識才具有絕對的普遍必然性和確實性。這樣,洛克就把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截然割裂了。

    17世紀的經驗論者從唯物主義立場出發,一般都肯定真理的客觀性。培根說知識是"存在的映象",知識之真理性的標準不在於邏輯,也不在於感覺觀察,而在於客觀的實踐,主要是實驗,洛克給真理下過一個唯物主義的定義:真理是指各種符號(觀念或語詞)的結合與分離(亦即所謂命題)同它們所表示的事物之一致或不一致是一樣的。但是,洛克始終未能找到一個客觀的真理標準。他認為,直觀知識、證明知識的普遍命題僅與觀念有關,因而其真理性的尺度只在於命題所包含的觀念是否融貫一致。至於涉及經驗事實的特殊命題,洛克認為判定它們與事實相符的標準就在於感覺本身。

    18世紀經驗論

    18世紀,在經驗論哲學家中間出現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派別,他們從經驗論的共同原則出發卻選擇了兩條根本對立的哲學路線。因此,在18世紀不僅有經驗論與唯理論的繼續論爭,而且有經驗論中唯物與唯心兩派以經驗的來源、經驗與外物的關係問題為焦點而展開的鬥爭。

    18世紀唯物主義經驗論的主要代表是法國的一批唯物主義者,如拉美特里、D.狄德羅、P.-H.D.霍爾巴赫、C.A.愛爾維修等,以及英國自然神論者中一些有唯物主義傾向的哲學家,如J.託蘭德、D.哈特利、J.普里斯特利等。他們繼承並發展了培根和洛克的經驗論,克服了兩人思想中的某些唯心主義因素,更徹底地堅持了唯物主義。他們都拋棄了洛克關於兩種經驗的說法,而採取了感覺論形式的經驗論。他們否認有所謂內省經驗,認為感覺是知識的唯一來源,人的一切觀念包括各種抽象的甚至虛幻的觀念都是由感覺形成的。感覺作為外間刺激產生的結果,同時就是外間物件的映象。他們以此為論據對唯心主義經驗論者否認或懷疑物質存在的觀念進行了駁斥和批判。對於感性和理性的關係,拉美特里、愛爾維修片面強調感覺經驗的確實性,傾向於把理性認識歸結為感覺的機械的結合。有的唯物主義的經驗論者如狄德羅則比較重視理性的作用,反對把理性認識歸結為感覺。他強調感覺與思考相結合,強調從感覺經驗得出"抽象而一般的結論"。但是,狄德羅也未能正確理解感性和理性的質的差異。他說思想、意念、知覺、感覺、意識、表象、概念,所有這些詞似乎是同義的,他有時甚至從極端唯名論的觀點否認了抽象。狄德羅還接受G.W.萊布尼茨關於兩種真理的區分,把科學分為:必然的科學,包括數學、形而上學、邏輯學、道德學等等;偶然的科學,包括物理學等自然科學。他認為,必然的科學的物件是永恆的必然的真理,這種科學只靠演繹的證明,其"第一原理"和公理不是從經驗歸納而來的。偶然的科學則是建立在歸納和類比之上的,而歸納只能提供給人們一種或大或小的或然性,而不能達到必然的真理。狄德羅歸根結柢還是割裂了感性和理性。

    18世紀唯心主義經驗論的主要代表是英國哲學家G.巴克萊和D.休謨。巴克萊認為,感覺觀念不以外物為原因,也不是外物的反映,反之,外物是觀念的集合,其存在即在於被感知。具有真實性的感覺觀念不是隨意想起的,而是有其外在的原因,這就是上帝。休謨認為人的一切觀念,無論如何複雜、高超玄遠,歸根結柢都是從感覺或原始印象引申出來的。他對感覺產生的原因持存疑的態度,說感覺印象"最初是由不知道的原因"產生的。巴克萊和休謨都是極端的唯名論者,不僅否認客觀上有一般,而且否認有一般概念,否認抽象思維,並據此駁斥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認為物質只是一個不代表任何觀念的沒有意義的詞。休謨提出了一個關於有無意義的標準,即一個哲學名詞如果不能歸源於任何感覺印象,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休謨雖然認為一切觀念來源於感覺印象,卻並不主張任何知識都是來自經驗、關乎經驗的。他提出兩類知識說,一類是關於"觀念的關係"的知識,如幾何、代數、算術,具有直觀的或證明的確實性,不必依據宇宙間任何地方存在的任何東西,僅靠思想的活動就可以發現;另一類是關於"事實"的知識,不是從先天的推論,而完全是從經驗得來的,它建立在因果關係上,而因果關係只是一種習慣性聯想、或然的推論,沒有普遍必然性。休謨關於意義標準和兩類知識的學說對現代西方經驗論有極大的影響。

    19世紀經驗論

    19世紀,除了個別的哲學家,如德國的L.費爾巴哈,屬於唯物主義的經驗論之外,西方各國哲學中的經驗論思想一般都是沿著巴克萊唯心主義以及休謨不可知論的路線發展的。其主要代表有英國的J.S.密爾、H.斯賓塞,法國實證主義者A.孔德,以及德奧諸國的經驗批判主義者E.馬赫、R.阿芬那留斯等人。他們的經驗論著重探討的仍然是知識的起源問題,特別是邏輯和數學的起源問題。例如,密爾認為,邏輯和數學的命題也是從經驗來的,其所以為真也只是因為它們在經驗中總被發現是這樣的,因而它們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必然的真理,而是可能為將來的經驗所修正的。斯賓塞企圖從進化論的觀點對認識的邏輯形式、邏輯規律做經驗的解釋。他認為,就個人來說,人的心靈初生時不是一塊白板,而是賦有一些理解世界的先天的形式,但是這些形式雖非個人經驗的產物,卻是無數世代人類遺傳下來的種族經驗的結果,因而在個人為先天固有者,在人類仍為後天獲得。19世紀的這些唯心主義經驗論者都是現象論者,他們否認可以透過對經驗現象的研究,進而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實證主義者和經驗批判主義都提出所謂"反形而上學"的口號,拒絕研究經驗之外的客觀實在,認為理性和科學的任務只是描述而不能解釋經驗現象。

    20世紀經驗論

    20世紀的經驗論思想主要表現在實用主義、新實在論、批判實在論、邏輯實證主義、語言分析哲學等流派中。其中以實用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影響最大,為現代經驗論的兩個主要的形態。它們都是巴克萊和休謨的唯心主義經驗論在現代條件下的繼續,但帶有若干新的特徵。

    以美國的W.詹姆斯和J.杜威為主要代表的實用主義是一種巴克萊式的主觀唯心主義。他們把經驗看作是無所不包的唯一的存在,對傳統的經驗概念做了某種"改造"或修正。他們不贊成過去經驗論者把經驗看作被動的感受的東西,而認為經驗首先是一種"行"或"做",是有機體在適應環境過程中行動和遭遇之間互動作用的聯絡。經驗並不是一個認識的範疇,而是一個屬於"直接的刺激反應"的生物學的範疇。感覺不是任何認識的一部分,不是真正的認識要素,只不過是使有機體行動適應環境的一種"必要的刺激"或"誘導"。實用主義者也不贊成過去經驗論對感覺經驗的原子式的看法,他們認為像洛克和休謨所講的那種一個個孤立的感覺根本不存在,只有在有機體行動的適應過程中永遠聯絡在一起的整個的經驗或者說"意識之流"才存在。因此,詹姆斯和杜威都否定分析和抽象,認為抽象是從經驗中砍下一個片斷,使活生生的整體貧乏化。實用主義者把人的全部認識都歸結為適應環境的行動,即所謂"實踐"。他們認為一切知識、理論都是工具性的,其效準僅僅在於它們給行動帶來的效果,真理之為真理僅僅因為它們對人有用。

    以維也納學派為代表,包括B.A.W.羅素和早期L.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原子論的某些基本思想在內的邏輯實證主義,繼承了休謨和19世紀實證主義、馬赫主義的傳統。他們的經驗論也是"反形而上學"的,但他們不說經驗之外的東西不可知,而認為關於經驗之外的問題是沒有意義的。邏輯實證主義繼承了休謨的兩類知識說,並吸取了康德哲學的術語,把全部知識的命題分為"分析的"和"綜合的"。分析命題都是先天的、必然的,其真假即決定於命題所含詞項的意義,這類命題對事實無所陳述,只是一種同語反覆。邏輯和數學都屬於這類知識。綜合命題則是經驗的、或然的,其真假決定於經驗的證實。各門自然科學都屬於這類知識。凡是既非同語反覆的分析命題、又非原則上可由經驗證實的綜合命題的語句,都是無意義的、似是而非的命題。傳統哲學中討論的問題即"形而上學"的問題就屬於此類。邏輯實證主義區別於古典經驗論的一個突出特點在於,它不是對知識的來源做歷史的或心理的發生學的說明,而是要對知識做邏輯的分析。邏輯實證主義者把數理邏輯的分析方法匯入認識論,把全部經驗科學的命題作為關於直接經驗或直接觀察的基本命題的真值函項構造成為一個邏輯的系統。羅素把這種基本命題叫作"原子命題",維也納學派叫作"記錄語句",它們是整個知識大廈的基礎。邏輯實證主義者所說的"證實原則",就是要透過邏輯分析把科學的各種命題,"翻譯"或"還原"為直接經驗或直接觀察的命題,從而確定其意義。邏輯分析與經驗證實的結合乃是邏輯實證主義者的邏輯經驗論的全部精髓之所在。邏輯實證主義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30年代以後其影響駕乎實用主義之上,50年代以前一直是英美哲學中占主導地位的思潮,邏輯實證主義差不多成了現代經驗論的同義語。

    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驗論思想的一個值得注意的發展,是以W.V.O.奎因為代表的一些美國哲學家把邏輯實證主義與實用主義相結合,提出所謂分析的實用主義或新實用主義。他們主要批評邏輯實證論的"兩個教條":一是批評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之分,認為承認有先天的分析命題是經驗論者的一個非經驗的教條,形而上學的信條;二是批評邏輯實證主義的證實原則和還原論,認為全部知識是作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分解為一個個單獨的命題去接受經驗的檢驗的,即使像邏輯規律如排中律這樣似乎與經驗相距遙遠的命題,作為知識整體的組成部分,歸根結柢也要與整體一起接受經驗的檢驗,而有可能被修正或否棄。奎因認為,面對經驗的檢驗所做的這種修正或否棄,是根據實用和方便的原則進行的一種"自由選擇"的活動。這樣一來,他在克服邏輯實證主義的非經驗論的因素的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沒有教條的經驗論",本質上是實用主義的。

    20世紀60年代以後,西方有許多哲學家,如K.R.波普爾、P.K.費耶爾阿本德、D.漢森、波蘭尼等人,對現代經驗論提出種種批評,根本否認有作為知識基礎的純粹的感覺經驗,有些哲學家如A.N.喬姆斯基、J.皮阿熱和法國結構主義者,根據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的研究,重新提出天賦觀念和先天結構的說法。在這些挑戰面前,現代經驗論者中雖然有人,如邏輯實證主義者H.費格爾做過一些回答,但是,在理論上並沒有對經驗論做出新的顯著的發展。

    形成原因

    新生資產階級迫切需要發展科學,而還“處在收集材料階段”的自然科學又需要哲學在方法論和認識論上給以指導,這樣,認識論問題便成為近代哲學的最重要的內容,隨之也就產生了兩種認識論:一部分人注重力學的實驗和經院歸納法,並使之絕對化,形成了近代的經驗論,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洛克等。另一部分人則注重數學的理性演繹法並同樣使之絕對化,形成了近代的唯理論。經驗論以“凡在理智中的無一不在感覺中”的原則為前提,認為一切真知必然起源於感覺經驗,沒有感覺就沒有認識,感覺經驗是認識唯一可靠的來源。與真知的來源問題相聯絡,經驗論推崇經驗歸納法,強調感覺經驗的重要性,但忽視理性思維的作用,不能科學的說明知識體系何以能夠建立起來的問題;由於經驗論者片面強調感覺經驗,貶抑理性思維,以至於把感覺看作是唯一的實在,把經驗論推向極端,邏輯的走向唯我論和不可知論。

    在近代哲學之初,一些哲學家認為一切知識歸根到底都來源於感覺經驗,所謂科學知識--主要是實驗科學--乃是對於感覺經驗歸納的結果。而另一些哲學家則認為,由於感覺經驗是相對的和個別偶然的因而是不可靠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學知識不可能建立在這樣的不可靠的基礎之上,如果有科學知識,它就不能以感覺經驗為基礎,而只能是從理性所固有的天賦觀念中推演而來,唯其如此,我們才能說明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這兩種觀念,前者被稱為經驗論,以培根、洛克、巴克萊和休謨為主要代表,後者被稱為唯理論,以笛卡爾、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茨為主要代表。

  • 6 # 魯卡爾

    凡是認為感性經驗是知識的唯一來源的人都是經驗論者。這裡有唯心的經驗論,也有唯物的經驗論。哲學史上唯心經驗論有貝克萊、休謨、馬赫丶阿芬那留斯、波格丹諾夫等等,他們把經驗限定為感覺和表象的總和,否認物質自然界是經驗的基礎。唯物的經驗論者歷史上有培根、霍布斯、洛克,主要還有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他們認為物質自然界的事物是感性經驗的基礎。辯證唯物主義放棄了唯心的經驗論,認為唯物的經驗論所持的出發點基本上是正確的。但辯證唯物主義也拼棄了經驗論的片面片性,這種片面性是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特點,這種唯物主義對理論和科學抽象作用估計不足。辯證唯物主義不但認為性經驗是一切認識的基礎,同時也承認科學理論、思想、概念有巨大的作用。感覺和思維是統一的認識過程的兩個階段。唯物經驗論在現實社會生話中仍隱藏很深,“實用主義"、″唯物經濟論"都是以經驗論為思想武器,反對辯證唯物主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王朝中: 老九沒有自己做皇帝的想法,為何拼命幫助老八奪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