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御前帶刀侍衛

    他是一個性格堅韌、內心強大、永不言敗的人。就只以長平之戰舉例,秦王以六十三歲高齡(按當時的平均年齡算放在現在算沒有一百也得九十了)親自徵兵,親自帶領援軍上前線,最終成功保障了戰役的勝利,真真正正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然而昭襄王一朝並非只有勝利,從早期到晚期都有過程度不同的失敗。然而昭襄王每一次都能迅速從失敗中站起來,稍事休整後就重新亮出自己的鐵拳,他第一次這樣做時是三十歲不到的年輕人,而最後一次這樣做時,已經古稀高齡,但相同的是,他每一次都會坦然面對自己的失敗,並且立刻就調整戰略就地反撲,盡力補救自己的錯誤,凡是打不死他的,都會讓他變得更強大,這樣的忍耐力、操盤能力和決斷力極其少見,也超出了常人所能想象。

    第三,他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一個清醒徹底的實用主義者,一個遵循法家觀念、理智得冷血無情的帝王。在他的一生中,曾經放縱過外戚的弄權,也做過很多無節操、丟面子的事,甚至給很多人下過跪,然而在國家利益面前,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他甚至不介意上位者們最在乎的他人乃至後人如何評價他,我個人揣度,昭王如果地下有知應該一點都不會介意後人編排他是傀儡這件事,他人的看法對他一向乃身外之物。在他的觀念裡,管他黑貓白貓只要抓得住老鼠那就是好貓,不管什麼人,對他指手畫腳的母舅也好,白丁出身的白起也好,從魏國逃難而來、在他王駕前口出狂言的范雎也好,只要對他有價值他就一定會用,而且是高官厚祿地重用,然而,一旦他們失去了價值或者變成了阻礙,他就會毫不留情地把他們踢開。不管是魏冉,宣太后還是白起、范雎,無一例外,這些人不過都是他對內鞏固統治,對外軍事擴張的工具,他眼裡只有利益,不跟任何人談無用的感情。或者也可以說他公私分得很開,畢竟最後太后和四貴都算是善終了。

    《韓非子》中有一個關於昭王治國觀念的小故事,昭王認為“不需要百姓愛他,只要百姓聽話、國家得到治理就行了”。這個故事很直接地反映了他只要實際利益,不要虛名的性格特點。一百個國君裡有一百個都抵擋不住百姓認為“賢過堯舜”的名聲的誘惑,然而,昭王卻是這極其冷靜的第一百零一個,他一點也不在乎這些,反而對此嗤之以鼻,在國家實際利益面前,虛名都是浮雲。他最後殺掉白起也是出於白起已經無法再用,自己又老了,不能留著這麼一個有個性的猛人壓制下一代的想法,並非是晚年昏聵,更非一時糊塗,更更不是因為面子上掛不住。順便說一句,他竟然跟白起說“寡人恨君”,這讓我覺得有點驚訝,這其實有點奇奇怪怪的ooc,尤其是對於深諳“非以吾愛,而以吾勢之為我所用也”的馭下之道昭襄王而言。或者,再冷漠理智的人也會對最好的搭檔有些惺惺相惜的私人感情吧。

    他是一位在戰爭中執政的雄主,但同時也是一位很會治理國家內政的賢君。他在位期間不僅僅有消滅列國有生力量的軍事行動和巧取豪奪無所不用其極卻令六國膽寒的外交手段,還同時有保障民生和國力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江堰、昭王長城),無不可以看出昭王時代的為政風格,文藝點說,昭王時代的秦國,既要仰望星空,也在腳踏實地。關於當時秦國的民生,荀子認為“真上古之國也”,並有長篇大論的讚美,我就不再贅述了。

    總體而言,秦昭襄王果敢堅毅、雄魄大智、鐵腕無情、治國有方,本人個性和行事手段其實都和他的千古一帝曾孫非常相似,他也是對後來始皇的大一統貢獻極其重要的一位秦王。個人認為,如果沒有秦昭襄王,或者說換一個沒有他的心智的人代替他在這時的秦國做君王,秦的統一日程可能會延後,也許是永久性延後。

  • 2 # LHC否極泰來

    秦昭襄王(又稱秦昭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嬴姓,趙氏,名則,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 秦昭王在位時間是秦歷代君王中最長的,在最後六七位秦君王中,他統治的時間超過了前任的孝公、惠文王、武王的總和,也超過了後面的孝文王、莊襄王的總和。他在政治軍事諸方面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勳,特別是軍事方面的成就,即使較之秦王政也毫不遜色,他重用范雎、白起等人,為秦國的發展做出極為傑出的歷史貢獻,昭王時代是秦國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決勝時代。

  • 3 # 奇聞異事大搜尋

    秦昭襄王是秦國強盛道路上的一個偉大的君王,他是秦惠文王的兒子,早年的時候是身在燕國的質子,等到父親去世之後,秦昭襄王成為了新任的秦國國君。秦昭襄王一生在位56年,為秦朝後來的征戰奠定了全面的勝局。

      秦昭襄王早年的時候在燕國做人質,那一年秦惠文王突然去世,本來這個王位是輪不到他的,因為本來他還有一個弟弟正在秦國內部,結果他弟弟也就是秦武王逗比的和人比誰力氣大,舉鼎比試,沒想到一不小心,被大鼎給砸死了,於是王位就落到了他的頭上。秦昭襄王繼位之後勵精圖治,打下了大片的疆域。

      秦昭襄王在位期間文有范雎這種治世之才,武有白起這種絕代名將,秦國在他的帶領之下不斷擴張先是聯合一些諸侯國大破楚國,後來更是幾乎將楚國給打廢掉,連楚懷王都死在了秦國的監禁之下。不只是楚國,在秦昭襄王在位時期,秦國大舉進攻各個諸侯國,先是早期的時候大敗韓魏等國,侵佔了數十座的城池,後來又打敗了當時的軍事大國趙國,最著名的那場長平之戰幾乎是一舉將趙國從天堂打入地獄,一戰坑殺40萬大軍,直接就平息了趙國爭霸天下的念頭,之後更是圍困了趙國都城近一年,直到其他諸侯國來救援才得以倖免於難。後來直到75歲的時候秦昭襄王才逝世。

    秦昭襄王是秦國曆史上最傑出的君王之一,他鞏固了對於巴蜀地區的統治,這位秦國的經濟的穩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在治國上也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在他治下,老百姓都安居樂業,在當時有著很好的口碑。

    秦昭襄王最大的成就是在軍事領域上,他重用范雎、白起等人,大量的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當時秦國對外的戰爭中常常能夠看到殺敵好多萬的記載,更有甚者數十萬,其中伊闕之戰殺敵24萬,長平之戰殺敵40多萬,單只是白起在戰爭中所殺的就不下百萬,再算上其他的名將,恐怕殺人數不在200萬以下,這對於當時總人口不過2000萬左右的中華大地來說是極為恐怖的。這樣龐大的殺敵數不只是給予六國的倖存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上的打擊,更是有效的消滅的六國的新生力量,完成了已一國之力對於六國的壓制,奠定了之後橫推六國的勝局。

      雖然秦昭襄王晚年的時候也做了一些錯事,比如聽信讒言,錯失滅趙時機,又錯殺大將白起,導致了一些戰事的失敗,但是這不能要是秦昭襄王在位時期對於整個秦國所作出的貢獻,秦昭襄王是可以喝秦孝公、秦始皇相提並論的一代明君。

      秦昭襄王是秦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他一生統治的時間長達半個多世紀,佔領了大片的領土,使得楚、魏、韓、趙等國的國土大大縮小,又在後期消滅了名義上的宗主國東周,展現了秦國不畏懼和天下一戰的強大實力,到了秦昭襄王后期,秦國的實力已經可以和東方六國合力不相上下,可以這樣說,沒有秦昭襄王的豐功偉績秦國未必能夠一統天下。

  • 4 # 盛世拾荒

    秦昭襄王最大的成就是在軍事領域上,他重用范雎、白起等人,大量的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當時秦國對外的戰爭中常常能夠看到殺敵好多萬的記載,更有甚者數十萬,其中伊闕之戰殺敵24萬,長平之戰殺敵40多萬,單只是白起在戰爭中所殺的就不下百萬,再算上其他的名將,恐怕殺人數不在200萬以下,這對於當時總人口不過2000萬左右的中華大地來說是極為恐怖的。這樣龐大的殺敵數不只是給予六國的倖存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上的打擊,更是有效的消滅的六國的新生力量,完成了已一國之力對於六國的壓制,奠定了之後橫推六國的勝局。

    雖然秦昭襄王晚年的時候也做了一些錯事,比如聽信讒言,錯失滅趙時機,又錯殺大將白起,導致了一些戰事的失敗,但是這不能要是秦昭襄王在位時期對於整個秦國所作出的貢獻,秦昭襄王是可以喝秦孝公、秦始皇相提並論的一代明君。

    秦昭襄王是秦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56年),他一生統治的時間長達半個多世紀,佔領了大片的領土,使得楚、魏、韓、趙等國的國土大大縮小,又在後期消滅了名義上的宗主國東周,展現了秦國不畏懼和天下一戰的強大實力,到了秦昭襄王后期,秦國的實力已經可以和東方六國合力不相上下,可以這樣說,沒有秦昭襄王的豐功偉績秦國未必能夠一統天下。

  • 5 # 佐鄰佑社

    秦昭襄王嬴稷(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稱秦昭王。嬴姓,秦氏或趙氏,名則,一名稷。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在位五十六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

    1.燕國為人質 機緣巧合奪王位

    秦昭襄王嬴稷是秦惠王與楚國公主羋八子幼子,在秦惠王末期進入燕國做了單方人質。從戰國時代的天下大格局來說,當時的燕國,在燕昭王治理下進取精神遠遠超過了其餘的王族諸侯。論戰國初期的國家實力,燕國超過了秦、韓兩國。在趙武靈王變法之前,燕國實力與趙國不相上下,甚至在國土縱深、成軍人口數量方面,還略略強於趙國。秦惠王為了破解列國合縱戰略,遙遠的燕、齊、楚三國,自然成了秦國推行破交戰的重點國家。往各國派送人質聯盟結交,嬴稷忍辱負重來到燕國作為人質。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舉鼎失手被砸身亡,武王無後,太后慧王后是魏國公主,生有三個兒子,欲立秦武王同胞弟弟公子壯或公子雍為新王。昭襄王母羋八子,聯合身為楚國人的文臣武將,與惠王后太后之位爭奪。外部燕昭王和趙武靈王欲控制秦國,極力支援嬴稷上位。在宜陽守將向壽、戍守秦國都城咸陽的將軍魏冉、左丞相甘茂等楚國人裡應外合支援下,經過三年爭奪,嬴稷最終取得王權。

    2.滅義渠 消除後顧之憂

    義渠是秦國西北邊境最大的少數民族政權。這威脅到秦後方的穩定,阻礙了統一中原戰略的實施。義渠勢力強大,只因內亂才臣服於秦,後又反叛,秦只能蠶食其國。最終,秦昭王在甘泉宮詐殺義渠王,並伐其殘部,完全佔有了義渠涇北之地。橫跨4省的義渠國滅亡了,秦將西北邊界推至了內蒙古、甘肅一線,直接與匈奴相對。昭王在此築長城備邊,閉合疆域而成“四塞之國”: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

    歷史上關於義渠的滅亡更是演繹很是傳奇:傳說當年宣太后初為太后的時候,30多歲,義渠王一見鍾情,兩個人愛的死去活來的。這位太后敢愛敢恨,但她還是以國家利益為先的,始終是站在秦國這邊的。當兩國的矛盾爆發時,宣太后依然誘騙義渠王進宮並殺掉。秦昭王隨即發兵滅了義渠,從此,秦國西北角煥然一新。野史終歸是野史,只能是人們茶餘飯後談資罷了!

    究其根源,滅義渠憑藉的還是硬實力,在滅義渠之前秦昭王經過勵精圖治平定巴蜀,保證了秦國軍需供應和戰略計劃實行;奪取了許多重要城市,如宛(今河南南陽)是著名的冶鐵和商業中心,陶邑(今山東定陶西北)是中原水陸交通中心,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以鹽業著名。經濟基礎再加上義渠內部混亂,天時地利,滅義渠就水到渠成。

    3.聽妄言殺良將 延遲統一天下

    秦昭王后期的秦長平大戰後,秦國居於超強地位,天下格局為之大變。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國攻打趙國,攻佔了上黨(山西長治長子),趙國的大將廉頗心裡知道不能硬戰,嚴密的守壘相互對峙,等待機會進攻。秦國深深的感到廉頗對於秦國是個憂患,於是用離間計揚言秦國不怕廉頗,只怕趙括。趙國中計任命趙括代替廉頗,秦人大喜,秘密派遣大將白起代替了王齕。趙括率領趙軍出擊被截分為了兩部分,秦軍用50餘萬大軍依靠地形圍住人數幾乎相等的趙軍,趙軍斷糧46天,大潰。秦軍殺了趙括,在長平活埋了趙國40餘萬投降計程車兵,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秦國由此奠定天下霸主地位。

    此時,秦昭襄王武將有白起,文官有范雎,可謂是如虎添翼。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本可一鼓作氣滅掉趙國,由於范雎收受了趙國的賄賂,使趙國獲得喘息機會。由於將相不和,白起染病在身被逼帶兵出征,宰相在昭襄王耳旁進獻讒言,使一代名將含恨自刎,秦昭襄王錯失一統六國時機!

  • 6 # 慢慢人生路8513

    秦昭襄王一生在、經濟、軍事等領域都有著傑出的貢獻,他在位時期,大大擴大了秦國的版圖,使得秦國的疆域幾乎和六國合體一樣大,可以說是已經幫後來的秦始皇將統一天下的果實中了出來,因此後人認為秦昭襄王是秦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

      秦昭襄王是秦國強盛道上的一個偉大的君王,他是秦惠文王的兒子,早年的時候是身在燕國的質子,等到父親去世之後,秦昭襄王成為了新任的秦國國君。秦昭襄王一生在位56年,為秦朝後來的征戰奠定了全面的勝局。

      秦昭襄王早年的時候在燕國質,那一年秦惠文王突然去世,本來這個是輪不到他的,因為本來他還有一個弟弟正在秦國內部,結果他弟弟也就是秦武王逗比的和人比誰力氣大,舉鼎比試,沒想到一不小心,被大鼎給砸死了,於是就落到了他的頭上。秦昭襄王繼位之後勵精圖治,打下了的疆域。

      秦昭襄王在位期間文有范雎這種治世之才,武有白起這種絕代名將,秦國在他的帶領之下不斷擴張先是聯合一些諸侯國大破楚國,後來更是幾乎將楚國給打廢掉,連楚懷王都死在了秦國的之下。不只是楚國,在秦昭襄王在位時期,秦國大舉進攻各個諸侯國,先是早期的時候大敗韓魏等國,侵佔了數十座的城池,後來又打敗了當時的軍事大國趙國,最著名的那場長平之戰幾乎是一舉將趙國從天堂打入,一戰坑殺40萬大軍,直接就平息了趙國爭霸天下的念頭,之後更是圍困了趙國都城近一年,直到其他諸侯國來救援才得以倖免於難。後來直到75歲的時候秦昭襄王才逝世。

      

      秦昭襄王是秦國曆史上最傑出的君王之一,他鞏固了對於巴蜀地區的,這位秦國的經濟的穩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在上也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在他治下,老百姓都安居樂業,在當時有著很好的口碑。

      秦昭襄王最大的成就是在軍事領域上,他重用范雎、白起等人,大量的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當時秦國對外的戰爭中常常能夠看到殺敵好多萬的記載,更有甚者數十萬,其中伊闕之戰殺敵24萬,長平之戰殺敵40多萬,單只是白起在戰爭中所殺的就不下百萬,再算上其他的名將,恐怕數不在200萬以下,這對於當時總人口不過2000萬左右的中華大地來說是極為恐怖的。這樣龐大的殺敵數不只是給予六國的倖存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上的打擊,更是有效的消滅的六國的新生力量,完成了已一國之力對於六國的,奠定了之後橫推六國的勝局。

      雖然秦昭襄王晚年的時候也做了一些錯事,比如讒言,錯失滅趙時機,又錯殺大將白起,導致了一些戰事的失敗,但是這不能要是秦昭襄王在位時期對於整個秦國所作出的貢獻,秦昭襄王是可以喝秦孝公、秦始皇相提並論的一代明君。

      秦昭襄王是秦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他一生的時間長達半個多世紀,佔領了的領土,使得楚、魏、韓、趙等國的國土大大縮小,又在後期消滅了名義上的主國東周,展現了秦國不和天下一戰的強大實力,到了秦昭襄期,秦國的實力已經可以和東方六國合力不相上下,可以這樣說,沒有秦昭襄王的豐功偉績秦國未必能夠一統天下。

  • 7 # 稽聖

    要評價秦昭襄王,不妨先看看他的前一任國君秦武王。秦武王嬴蕩,算得上秦國曆史上有名的奇葩。秦武王繼位四年後,突發奇想,跟大力士比武,比武的方式是舉鼎。隨後不小心被鼎砸斷了脛骨,出血過多而死。秦武王沒有兒子,又突然死亡,這就導致了繼位者未定。這個時候,便是朝堂上最危險,最動盪的時候。

    而嬴稷,就在這種情況下繼位,可想而知,當中經歷多大的鬥爭。擁護惠文後立公子壯,是魏國。而欽定嬴稷的,是趙國的國君趙武靈王。國家的內政,被國外隨意干涉,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干預內政。這也說明,此時秦國的實力,還不強。

    當時嬴稷正在趙國做人質。如果趙武靈王把嬴稷送回,並擁護他做國君,那麼相當於趙國是秦國的恩人,嬴稷相當於趙國的代理人。這場生意非常划算,表面上看是秦國的內政,實際上是六國之間的爭鬥。從這點上看現在的國際風雲,會覺得非常類似。

    而且,羋八子背後又有楚國,總體來看,嬴稷在外部有楚國、趙國和燕國的支援,內部有魏冉這樣的大臣支援,使得權力的天平向嬴稷傾斜,自然就在這場權力之爭中得到勝利。

    嬴稷的即位,是帶著多方利益的。由於年紀太小,此時的大權,便掌握在了宣太后羋八子以及大將軍魏冉的手中。此時的權力格局,變成了“太后-外戚-皇帝”。所以,此時的嬴稷,並沒有太多的決定權,大部分是在太后的手中。而太后背後,又站著楚國的利益(太后是楚國人)。這種利益的格局,是很複雜的,決定了秦國的一項政策,不是考慮秦國本身的利益,而是要考慮到楚國、趙國、燕國。

    所以,在秦昭襄王三年的時候,便與楚國國君楚懷王進行了結盟。第四年,魏國、齊國、韓國三家進攻楚國,秦國還出兵相救。此時的權力,大部分還是在宣太后的手中。真正的轉變是在第六年,秦、韓、魏、齊四國聯合攻打楚國。這也說明了,秦昭襄王已經逐漸把權力控制在自己手中了,把太后放在了一邊。後來,還把楚懷王給抓到了秦國當人質,楚懷王最後還死在了秦國。

    後來,在范雎的幫助下,逐步清理了宣太后的勢力觸角,驅逐了魏冉這個最大的外戚,進一步獨掌大權。在外交上,則採用了遠交近攻,跟秦國離得遠的要做好朋友,跟秦國離得近的要做敵人。魏國非常委屈,偏偏就在秦國身邊,所以被打受傷的總是他。

    特別是秦昭襄王任用白起,在長平之戰中,把趙國剩餘的最後一口氣都給打沒了,奠定了秦國是軍事大國的地位。消滅東周,表明了秦國想要一統天下的決心。消滅義渠,解決了蠻夷之患的問題。我們中原內部怎麼打,是我們自己家裡的事情。外族人想要來插一手,沒門。

    歷史使人明智,經典使人通達。

    領略歷史魅力,感悟先賢智慧。

  • 8 # 小灰LX

    秦國橫掃六合,統一天下怎麼能夠少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歷史上也算是個明智又有作為的君王,他是一代雄主,也是秦國萬世基業的奠基者之一,是秦”奮六世餘烈“的承上啟下的人,秦昭襄王繼續繼承和發揚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的一系列政策。以法治貫穿國家,以武力征服天下,並將這個原則堅持到了最後,秦國能夠建立萬世的基業,他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客觀上也給了嬴政雄起的機會。

      秦昭襄王不管是在軍事還是在政治上,內政外交上都是極其擅長的,而且他做得十分好,可能是遺傳了父親精明又勇猛的優良的基因,而繼承了母親強勢、精幹的性格,在他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很多有趣的東西。秦昭襄王,嬴稷,趙氏,名則,又名稷,他是秦惠文王與宣太后的兒子,秦武王異母弟,戰國時期秦國國君。秦昭襄王有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即他的隱忍。嬴稷相當會隱忍。當初兄弟們還在爭奪皇位的時候,嬴稷竟然也能沉得住氣,主動跑去燕國做人質。絲毫不顧及國內的各種黨爭。越是想要遠離政治的風波,就越會被捲入到這場風波里。在秦武王,也就是秦昭襄王的弟弟因為舉鼎而死之後,秦昭襄王因為在自己母親和權臣魏冉的支援下,迅速地被魏冉迎回秦國,成為秦國的新一任君主。

      秦昭襄王的母親是羋八子,羋八子是秦國的王后,但並非正宮娘娘。秦昭襄王就是庶出,且幼年質燕、遠離宮闈。如果不是武王舉鼎絕臏而亡,如果沒有像魏冉這樣的權臣支援,終其一生嬴稷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棋子。”穰侯以一國之兵謀兩國之事“這裡的穰侯就是魏冉,魏冉和宣太后是姐弟的關係,在秦昭襄王即位後,算是魏冉扶植起來的一個強大的政治勢力。

      這個政治勢力表面上看是秦昭襄王執掌,實際上權柄操控在魏冉和宣太后的手裡,魏冉和宣太后以”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為政,威震秦國“,而順理成章成為了秦國的管理者。

      母親和舅舅因為秦昭襄王年幼,輔佐他執政,這一執政就是二十幾年。他的母親宣太后好像永遠都覺得自己兒子秦昭襄王,還是當年那個年幼的孩子,以為嬴稷還沒有長大成熟。

      因此將權力緊緊握在自己的手裡,秦昭襄王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成長,也逐漸懂得了什麼是屬於自己的,他覺得這個王位就是自己的,母親頻繁干預是對自己的王權的一種衝擊和挑戰,而舅舅魏冉的得勢,也對秦昭襄王的統治造成了威脅,但是嬴稷無能為力,只要母親和舅舅在一天,他的權力永遠都下放不到自己手裡,因為這個大秦的整個局勢,都是母親和舅舅的勢力。

      終於,當自己精明能幹的母親去世後,嬴稷開始了自己的反擊。他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自己的鐵血和強硬的手段,他罷黜了舅舅魏冉,以一種還算體面的方式讓他離開權力的中心。

      隨後,便重新洗牌整個秦國的政治,建立、扶植其自己的親信,很快一個新的領導集體就出現了。對外戰爭,弱楚、弱韓、弱魏、弱齊、弱趙、滅周,出現了齊秦兩國交相稱帝的局面。在人才方面,任用魏冉、白起、范雎等為秦國注入了極其強大的發展動力。

      嬴稷沿著前輩的優良傳統,繼續將秦國的強大延續下去,作為一個君主算是不辱使命了。

  • 9 # 風吹下的洛夜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前251年,本名嬴稷,父親是秦惠文王,兄弟是秦武王,母親是宣太后羋月。

    秦惠文王去世後,秦國王位由秦武王繼承,秦武王攻下週都洛陽因舉鼎時身亡。秦武王去世前下詔由其弟嬴稷繼位。嬴稷繼位後分兩個時期,第一階段是由其母宣太后主政時期,第二階段是秦昭襄王親政時期。

    第一階段宣太后主政時期

    秦昭襄王繼位後,由其母宣太后攝政,宣太后任用其弟魏冉為相國,統領秦國政事。魏冉又大膽提拔白起為將,奪下了魏國的河東之地,攻下了楚國郢都。

    第二階段秦昭襄王親政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秦昭襄王聽從範睢的意見,奪取了母親宣太后及魏冉的權利開始親政。

    秦昭襄王親政後任用白起為將在長平殲滅趙國四十萬大軍,至此東方六國中唯一可以同秦國抗衡的趙國實力大減。同時採納範睢的遠交近攻的策略,逐步削弱了東方六國的實力。

    同時秦昭襄王任用李冰父子修築岷江水利工程,土地田地得到灌溉,也使成都平原成為了繼關中平原後,秦國第二大糧食產地。也正是由於關中平原與成都平原作為秦國的糧食後勤基地,秦始皇才有足夠的後勤補給發動統一六國的戰爭。

    秦昭襄王的廟號中,“昭”代表明顯的意思,“襄”代表昂起的意思。昭襄就是對其一生最好的的評價,秦國在秦昭襄王手中,削弱了東方各國實力、大力發展了秦國經濟。

    秦國實力在秦昭襄王手中,明顯得到增強,從此秦國凌駕於六國之上,秦滅六國開始於秦昭襄王。

  • 10 # 成都律師蘇發鈞

    歷史學家楊寬教授對秦昭襄王的評價:

    秦國從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國力逐漸富強,開始收復河西失地。戰國中期出現合縱、連橫運動,齊、秦兩大強國在對峙的局面下,是合縱、連橫兼施的。隨著合縱、連橫形勢的變化,戰爭的規模就越來越大,次數也越來越多了。歷經惠文王、武王和昭襄王,秦國透過兼併戰爭取得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

    在秦襄昭王時期,秦國實際上已經開始進行統一戰爭,既取得了東方各國的大片土地,又殺傷了各國的大量人力,奠定了此後秦國取得統一戰爭勝利的基礎。

    秦昭王初期,由於齊相孟嘗君合縱的成功,齊、魏、韓聯軍攻入函谷關,迫使秦歸還了魏、韓的一些侵地,使秦的兼併策略暫時受挫。等到孟嘗君從齊出走,秦將白起大勝韓、魏聯軍於伊闕之後,秦就迫使魏獻給河東之地四百里,迫使韓獻給從武遂到平陽通道兩旁之地二百里。自從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而攻取中山及胡地之後,形成秦、齊、趙三強鼎立而鬥爭的形勢。秦相魏冉設計齊、秦並稱東、西帝而連橫,約五國共伐趙國而三分趙地,因蘇秦發動合縱而沒有成功。蘇秦合縱五國攻秦失敗之後,秦國君臣組織五國合縱攻齊,推舉樂毅為燕、趙兩國“共相”而兼五國聯軍統帥,終於攻破齊國,從此秦就成為最強之國。其後秦向南攻取了楚的黔中,向東南攻取了楚的國都郢,並迫使韓、魏獻出南陽,同時又向西北徹底滅亡了義渠。秦國大大擴充套件了領地,先後設定了河東、南陽、南郡、黔中、上郡、北地、隴西等郡。

    在削弱他國人力方面,公元前293年伊闕之戰,白起大勝韓、魏聯軍,斬首24萬;公元前279年鄢之戰,白起引水灌城,淹死楚國軍民數十萬;公元前273年華陽之戰,白起又大勝魏、趙聯軍,消滅15萬;公元前260年長平大戰,白起盡殺趙軍主力45萬。其他較小規模的戰爭不計,只就這四次白起指揮的大戰而言,秦國殺死的三晉和楚國的人口已在100萬以上。這就嚴重削弱了這些國家的戰鬥力,奠定了此後秦國取得統一戰爭勝利的基礎。只是由於秦國採用殘暴的殺降辦法,激起了趙國廣大人民的義憤,因而秦圍攻邯鄲三年不能取勝,再加上秦相范雎用人不當,魏、楚兩國又合縱救趙,秦軍反而被包圍,結果失敗了,魏、楚聯軍乘勝追擊,攻到了秦國的河東。魏、楚等國雖然一時取得勝利,在東方有所擴充套件,但是沒有能夠削弱秦國的力量。

    秦國在稍事整頓後,就繼續進行統一戰爭,進攻韓國取得二城,並迫使西周君獻出城邑和人口。同時周赧王也去世了,從此名義上的周天子已不復存在,秦國進行統一戰爭就名正言順了。此後,秦國完成統一已經是大勢所趨,到了“水到渠成”的境地。

     

  • 11 # 歷史精神

    我覺得昭襄王是一個殺伐果斷,善聽忠言的人。

    秦武王舉鼎而死,兄弟展開了爭奪王位的鬥爭,秦昭襄王因舅舅魏冉在秦國掌控大權而登基為王,又因昭襄王繼位時年幼母親宣太后攝政,這一執政就是40多年,可以說秦昭襄王前半生是悲哀的。

    在秦昭襄王期間任用,白起,范雎,魏冉,等賢臣名將,秦國繼續對外擴張,其中著名的"長平之戰",就是在昭襄王晚期發生的,此戰一舉擊敗趙國,讓趙國從此元氣大傷,從此再也沒有軍隊能阻擋秦國東出。

    前270年,秦國任命魏國人范雎為客卿,范雎為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遠交近攻"戰略

    諸侯見齊之罷露,君臣之不親,舉兵而伐之,主辱軍破,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韓、魏也。此所謂藉賊兵而齎盜食者也。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參考《戰國策》

    諸侯見齊國士兵疲憊君臣不和睦,起兵來攻打他,齊緡王出走,軍隊被攻破,遭到天下人的笑話,落到這如此下場就因為齊伐楚,而使韓、魏、獲得土地壯大起來的緣故,大王不如採取交接遠國攻擊近國的策略,這樣得到的寸土是王的土地。

    我們從以上看出贏稷能任用一個魏國人,不看身份,只看才能的這種作為,就知道贏稷敢用人,會用人,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並且最後採納了范雎的意見,說明贏稷也是一個善聽忠言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君主能分辨忠言逆耳,贏稷能從范雎一席話裡看出利弊得失,真可謂明君也。

    前260年,秦國左庶長王齕派兵攻打趙國,並攻佔了上黨(今山西長治長子),起初趙國派廉頗為將,抵擋秦國,讓秦國久久不能進軍,秦國深知廉頗對秦國的危害,於是用離間計讓趙括統軍,結果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大敗,秦國坑殺了趙國20萬降卒,此時白起想一舉攻下趙國,但是范雎諫言說此時秦軍應該修養生息,於是退兵。

    之後贏稷想再次攻打趙國,啟用白起,白起稱病不來,又因為范雎說"白起走時有怨氣,恐怕走後為其他國所用,結果殺了白起。

    我們能看到,秦昭襄王贏稷在為君上是一位明君,白起為秦國征戰了一生,功勳卓著,但是懷疑白起就殺了他,可見他也是一個殺伐果斷只看利益的人,凡是所有能對秦國產生威脅的,他都會除之快,范雎直言秦國東出天下的戰略,贏稷都能採納,也說明他是一個敢於傾聽忠言的人,一國之君每一個政策都會影響國家,魏惠王不聽公叔痤的諫言,損失了衛鞅這個治國大才,可見君主懂得分辨忠言有多麼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反重力原理具體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