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地球誕生的45億年中,經歷了幾次大滅絕?殃及了哪些物種?
5
回覆列表
  • 1 # 小白品文學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瞭解地球上的大滅絕或許會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自己。目前為止,地球上一共有五次大滅絕。

    第一次:5億年前,那個時候地球上沒有人類,也沒有恐龍。據說那時距離地球約六千光年的一個恆星爆炸了,變成超新星。什麼是超新星呢?超新星爆發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在爆炸期間,它所輻射的能量可以與太陽在其一生中輻射能量的總和相比擬,也會將其大部分甚至幾乎所有物質以幾近十分之一光速(30000千米/秒)向外拋散,同時會產生大量的伽馬射線(波長量級在0.001奈米,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可殺傷細胞生命)以光速向外輻射,稱為伽馬射線爆。而這次超新星爆炸在10秒之內輻射出了約10個太陽的能量。據說,如果距離這次爆炸夠近的話,地球上的大氣層都會被吹走。而等這些射線到達地球時已經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古生代的第二個紀,這個時期的地層被稱為奧陶紀,原始脊椎動物開始出現),那時的地球海平面比現在高出上百米,美國的大部分地區還是淺海。那時的地球表面環境有點像今天的金星,氧氣含量稀薄,陸地上沒有動植物。而生物都生活在海洋裡,有三葉蟲、星甲魚、平殼鸚鵡螺和廣翅鱟(hou,第四聲)等,如圖所示。伽馬射線能夠穿透空氣分子,使得太陽紫外線輻射量劇增,浮游生物率先死亡,食物鏈底層遭到破壞,而以此為食的生物相繼飢餓而死,層層傳遞。8個月後,那些被擊散的大氣分子分解出的原子重新排列組合成新的分子,其中形成有毒煙霧二氧化氮,遮蔽了太陽光,致使地球表面溫度急劇下降,珊瑚礁死亡。同時,巨大的溫差使得洋流運動劇烈,形成了極端多變的天氣,很多生物不得不遊向深海,硬殼類生物因為抗水壓能力強而生存下來。500年之後,三分之一物種消失。15萬年之後,空氣變成了厚厚的煙霧,陽光更少,溫度進一步下降,冰川期開始出現,最厚的地方高達幾千米,淺海凝結成冰。而脊椎動物的始祖星甲魚因為沒有味覺,在深海中什麼都吃,因而生存了下來,並進一步發生了進化。同時,廣翅鱟因為身體不大,所需不多,也生存了下來。隨著冰川移向赤道,珊瑚礁幾乎被徹底破壞。25萬年之後,海平面進一步下降,更多的陸地開始出現。55萬年之後,冰冷的環境使得地球上三分之二的物種消失,之後地球開始回暖。在爭相尋求生存的時候,部分廣翅鱟開始上陸,進化出了今天大部分昆蟲所具有的書肺。同時,星甲魚的變種開始出現活動的下顎,可以主動咬合。70萬年之後,地球似乎恢復了過來,但是此刻70%的生物已經消失了。300萬年之後,地球回到熱帶溫室環境,海平面開始上升。星甲魚的變種和星甲魚進軍到更多的地方。

    第二次:距今三、四億年前的泥盆紀(古生代第四個紀,也稱為魚時代)晚期,約是3.77億年前,海底出現了超級巨型地幔柱(巨型地幔柱起初指熱地幔柱,是大陸裂解和海底擴張的基本動力。目前全球共有兩個巨型熱地幔柱,分別位於南太平洋和非洲下面。在亞洲大陸之下還存在一個巨型冷地幔柱,它是大陸聚合的驅動力。具體的可以搜尋瞭解一下)爆發,岩漿噴湧而出,相當於幾千顆原子彈的威力,海水劇烈運動,咆哮嘶吼,致使附近的海水沸騰了,也產生了大量有害的重金屬離子,同時地球板塊劇烈運動,大量魚類死亡。8000年後,死亡滲透到了大氣層中,火山噴發帶來的大量二氧化碳聚集在空氣中,洋流的運動形成了風,赤道附近的海洋溫度驟升,大量珊瑚礁死亡。以鄧氏魚為代表的盾皮魚、與人體型大小相當的葉鰭型魚都遭受了災難。而提塔利克魚為躲避全球變暖而尋找出路,選擇了陸地,獲得了更多的食物,並逐漸進化出了能呼吸的肺,是第一種在陸地上生活的脊椎動物,也可以用鰓呼吸。而地球上最多的淡水魚類—溝鱗魚卻無法適應改變的環境,因為河水被迅速蒸發了。10萬年之後,災難還在持續,海洋中瀰漫著有毒的物質,即便逃到海洋,也很少能生存下來。而艾登堡魚母適應性極強,除了有堅硬的頜骨外,也是第一個可以讓幼體在母體內成長的魚類。75萬年之後,火山噴發開始襲擊大陸。120萬年之後,超級火山大爆發除了岩漿,還帶來了大量火山灰,空氣中充滿著硫磺,汙濁不堪,火山灰遮蔽了天空,擋住了陽光,地球溫度開始驟降。就好像突然從溫室效應切換到了寒冷時期,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提塔利克魚因為水溫的降低而滅絕。150萬年之後,火山灰形成的冬季消失,地幔柱停止,但生物的十分之七也已經滅絕了,尤其珊瑚礁上的生命消失殆盡,暗礁生態系統內的原始魚類滅絕。地球脆弱不堪,樹木漸漸幫助地球恢復面貌,空氣革新,氣溫開始穩定,沼澤的出現為生物的孕育提供了溫床。1000萬年之後,出現了化石記錄上第一個後肢帶著七根腳趾的提塔利克魚的後代—魚石螈,而且只能用肺呼吸,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兩棲動物。生物開始恢復生機,逐漸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第三次:2.5億年前是二疊紀(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是最重要的成煤時期)時期,所有的大陸連線在一起,形成超級大陸(泛古大陸),陸生動物有體型大小與豬相當的水龍獸,捕食者獸孔目犬齒類爬行動物,以及食腐的三尖叉齒獸等。這個時候,西伯利亞附近融化的玄武岩噴出地表,形成了寬約三十公里的裂縫,稱之為西伯利亞地盾。火海流動,向外蔓延,吞噬著周圍的一切,動物開始滅絕。一年之後,岩漿依舊繼續噴發,而且由於大陸相連,這次災難似乎根本沒有盡頭。10年之後,瀰漫的火山灰充滿著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一個吸收太陽熱量,一個遮住了陽光。距離西伯利亞兩萬四千裡處依舊瀰漫著死亡的味道,因為空氣中氧氣含量很低,已經不適宜呼吸了。水龍獸和獸孔目尤其難過,但由於三尖叉齒獸體型小,穴居且互助意識強,反而相對更能適應環境。同時,古鱷出現了,形似鱷魚,但是兩腳在身體的下方,並不向兩邊張開,頭更加扁平,而且是冷血動物。25年之後,融化的玄武岩變成了不毛之地的山體,動物們不斷遷徙著。飢餓,瘟疫和酸雨讓獸孔目爬行動物數量銳減。50年之後,西伯利亞地盾還在繼續噴發,而且由於它坐落在煤層之上,帶出了大量溫室效應更強的甲烷氣體,加劇了地表溫度的上升。常綠植物的祖先針葉林在減少,食物鏈底層開始惡化。二齒獸的數目減少,以它為食的動物數量也在減少。200年之後,地球不斷走向著毀滅。高溫潮溼的環境讓植物腐敗,食物鏈的傳遞削減,腐爛的動植物屍體被衝進海洋,使得海洋成為了一個汙水池,水中幾乎沒有了氧氣,海洋生物也近乎只剩下了細菌。而部分細菌會釋放出硫化氫,毒害陸生動物,但是古鱷似乎對此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因此逐漸走向了食物鏈頂端。2萬年之後,這期間陸地和海洋的惡性迴圈,加劇了物種的衰減。15萬年之後,西伯利亞的噴發物堆積起來有四個帝國大廈的高度,森林和溪流都消失了。50萬年之後,大滅絕即將結束,西伯利亞地盾已經在地球表面傾瀉了約400萬平方公里的熔岩,90%至95%的生物消失了,包括獸孔目爬行動物和二齒獸。120萬年之後,極少數的生物在不斷遷徙中得以倖存,比如水龍獸、三尖叉齒獸和古鱷,開始了進化。

    第四次:2億年前的三疊紀(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崛起的時期),地球上只有一塊陸地(盤古大陸),繁茂的森林和廣袤的平原為各種陸生動物提供了棲息之所,包括真雙齒翼龍(形似碩大的蝙蝠,但飛行像鳥兒一樣優雅,生活在海邊)、狂齒鱷(和今天的鱷魚很像,有著尖細且長的吻,生活在水中伏擊獵物)、有角鱷(身披骨質甲板和銳利肩刺的巨型食草動物)等,海洋無脊椎動物也開始發展。但發生了火山噴發,灼熱的蒸汽氣流噴向天空,捲起了岩石碎片,首先襲擊了真雙齒翼龍,有角鱷奔向高處,狂齒鱷躲入水中。但為時已晚,這只是岩漿噴發的前兆,在今天美洲的地方,盤古大陸被撕裂開來,形成了中大西洋岩漿區。而巨帶齒獸(穴居)躲在了地下。這些地殼裂縫蔓延出的岩漿帶著毀滅呼嘯前進。動物們從斷裂中心撤離,與此同時,早期恐龍南十字龍似乎更能適應這種變化。就像前面所說的,火山噴發帶來的不僅是岩漿的直接毀滅,還有對空氣的破壞作用,二氧化碳含量激增,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瀰漫。水裡的狂齒鱷也有些受不了,但最致命的是要上岸產卵,而且飢餓甚至促使它吞食幼崽。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已經降到現在含量的一半。有角鱷的呼吸系統和左右搖擺的走路方式讓它的呼吸能力降低,供氧量不夠,因此行走困難,促使它們小區域定居,而且氧氣不夠和水分缺失致使胚胎成活率降低。5萬年後,貧瘠的地貌,稀薄的空氣,還在持續,森林大火也在此起彼伏,煙霧瀰漫,酸雨加劇,破壞著剩下的植物,而且雨水的沖刷使得大量土壤進入海洋,破壞海洋環境。海水的酸化也在惡化。同樣,又是浮游生物的減少導致了魚類減少,從而直接影響到以魚類為食的真雙齒翼龍。同樣,飢餓困擾著整個地球,但是細菌卻十分繁榮。上面說到巨帶齒獸可以躲在地下,加上它的橫膈肌和瘦小的身體,而且是第一種哺乳類動物。南十字龍開始逐漸崛起,因為它們創新地採用了孵化繁衍後代的方式。50萬年之後,中大西洋岩漿區開始停歇,但是世界四分之三的生物已經滅絕了,包括有角鱷和狂齒鱷。此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依舊是今天的十倍,大西洋進一步擴大,但同時大陸分割開來了。早期恐龍存活了下來,包括南十字龍和其近親。之後就開始了其對地球一億五千萬年的統治,同時巨帶齒獸類的後代存活了下來,這至關重要,因為它儲存了哺乳動物的火種。

    第五次:6500萬年前的一次行星撞擊了地球,爆炸強度相當於100萬顆氫彈的威力,釋放了相當於一個太陽的能量,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燃燒了起來,而這時是恐龍統治的時代。侏羅紀晚期,恐龍遍佈地球各個角落。鴨嘴龍身形龐大,身長約10米,身高約5米,喜愛植物和藻類。而體型雖不大的傷齒龍卻會捕食鴨嘴龍,叢集捕獵,腳爪和牙齒鋒利無比。而恐龍之王霸王龍是所向披靡的,最大的霸王龍體長近15米,視力超群,擁有雙目鏡似的眼睛構造,顎骨堅硬無比,力大無窮,長釘般的牙齒,甚至牙齒邊緣還帶有鋸齒,一口甚至可以吞掉70公斤的肉。在海洋裡,存在一個令人生畏的爬行動物—滄龍,體長近15米,重達20噸,雖然視力弱,但是嗅覺和聽覺靈敏。還有恐鱷,最大體長可達12米。行星帶著烈火劃過天空,高溫炙烤著大地,植物開始冒煙,撞擊前植物被點燃。撞擊瞬間,地球劇烈震動,衝擊波所過之處,生命被蒸發,尤卡坦半島留下了巨大的隕坑,大火不斷蔓延著,炙烤著大地。而穴居式動物再次在地洞裡躲開了。10分鐘後,衝擊波散盡了。而三角龍還沒有感受這一切。但是卻迎來了13級的地震,觸發了山崩,巨大的海嘯也席捲而來,以近1000千米/小時的速度移動著,海洋生物無一倖免,被衝向了海岸。撞擊點附近的區域全部被淹沒,因為當時的海浪高達三、四百米。隨著這次撞擊的平緩,但是爆炸後被丟擲的約25億立方米的碎塊再次落回地面,穿越大氣層時再次燃燒起火,像是下起了隕石暴雨,波及範圍更廣,一切都似乎被撞壞了。而且高溫持續,蒸發著河水。正當各種恐龍走向滅絕的時候,穴居而且不挑食的普爾加托里猴倖存了下來。而尤卡坦半島周圍5公里形成了拔地而起的環形山。

    達爾文說過,地球上倖存下來的生物不是最強壯的生物,也不是最聰明的生物,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生物。如今,我們人類統治著這個星球,而在這個星球的歷史上,再強大的生物在自然面前也是無能為力的,我們要做的應當是熱愛和善待這個星球。可是,我們卻在不斷挑戰著它的極限。

  • 2 # 雲說經濟

    生物大滅絕是地質歷史時期最重大的生物演化事件之一。地球歷史上,公認的全球範圍內的生物叢集絕滅事件有5次:距今約4.4億年的奧陶紀末、3.7億年的泥盆紀晚期、2.5億年的二疊紀末、2.3億年的三疊紀末和0.65億年的白堊紀末。已有研究顯示:生物大滅絕無一例外的都由全球環境嚴重惡化引起。

    近幾十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加劇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瀕臨滅絕和己經滅絕的物種不斷增多,給全球生物多樣性帶來了嚴重的後果,也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這就使得許多人產生疑惑:

    難道人類正面臨“第6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嗎?據保守估計,當今地球上每年滅絕約3萬個物種,這種滅絕速率比史前正常狀態,每年滅絕約3個物種,快了近萬倍,遠遠超過史前任何一次大滅絕事件。按史前5大滅絕強度和規模,認為當今生物界已進入了“第6次大滅絕”時期,甚至認為現代人類才真正遭遇到大滅絕的過程。於是,生物與環境協調發展問題引起了公眾廣泛關注,也成為各國科學家研究的熱點。

    在地球誕生至今的40多億年的歷史中,地球生物經歷了五次大滅絕,生生死死,週而復始,最後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前,於是,有的研究者據此推斷:20億年以前,地球上存在過高階文明社會,但不幸毀於一場核大戰。億萬年的自然變遷幾乎抹去了一切文明的痕跡。只有少數證據得以儲存。而上一次文明的少數倖存者,很可能已經轉化為地內人,一句話,他們認為,地球曾經存在過多次文明,而所有的文明有重複出現的特徵。

    關於五次物種大滅絕的原因人們提出了災變說、隕石說等幾十種說法,但這些說法都是對一定的地質現象或某一物種進行的研究,所以還沒有找到物種大滅絕的真正原因。要想找到物種大滅絕的真正原因,必須站在地球演化的高度,對五次物種大滅絕進行整體研究,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根據我提出的地球膨裂說得出的地球演化史認為,46億年前太陽因燃燒而發生爆炸,飛出許多熔融的火球,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40億年前,由於地球逐漸冷卻,岩石圈形成。39億年前,空氣中的水蒸汽凝結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這時的海洋覆蓋著整個地球,深度1.2萬米。38億年前,生命在海洋中誕生。6億年前,發生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地球從寒武紀到白堊紀共發生了11次大的膨裂,其中5次形成了大的造山運動,每次造山運動都使海洋從大陸上退卻,造成了物種的大量滅絕。這5次大的物種滅絕每次都與造山運動形成的時間驚人的相同,這絕不是巧合。這5次大滅絕的物種中都有海洋生物,每次都與海退、大陸面積增加、大陸架減少、海平面下降有關。

    這足以說明地球膨裂,形成造山運動,使海水從大陸上5次退卻使物種渴死是造成物種大滅絕的真正原因。

  • 3 # GULUGULU

    這麼說人類也有滅絕的一天!過好當下,儘量留給子孫後代美好的地球!自然來臨滅絕的那天希望人類能夠逃離這個星球,總之總不能讓人類親手毀滅這個星球!善待自然。

  • 4 # 我的瀟灑歐巴

    生物大滅絕是地質歷史時期最重大的生物演化事件之一。地球歷史上,公認的全球範圍內的生物叢集絕滅事件有5次:距今約4.4億年的奧陶紀末、3.7億年的泥盆紀晚期、2.5億年的二疊紀末、2.3億年的三疊紀末和0.65億年的白堊紀末。已有研究顯示:生物大滅絕無一例外的都由全球環境嚴重惡化引起。   近幾十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加劇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瀕臨滅絕和己經滅絕的物種不斷增多,給全球生物多樣性帶來了嚴重的後果,也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這就使得許多人產生疑惑:難道人類正面臨“第6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嗎?據保守估計,當今地球上每年滅絕約3萬個物種,這種滅絕速率比史前正常狀態(每年滅絕約3個物種)快了近萬倍,遠遠超過史前任何一次大滅絕事件(Sepkoski,1997)。按史前5大滅絕強度和規模,認為當今生物界已進入了“第6次大滅絕”時期,甚至認為現代人類才真正遭遇到大滅絕的過程(Briggs,1999)。於是,生物與環境協調發展問題引起了公眾廣泛關注,也成為各國科學家研究的熱點。

  • 5 # 天命年快樂

    地球有過幾次大滅絕,據說是5次。不過這只是書本知識,大部人是存在懷疑的態度。科學家對人的起源是不是從類人猿演變過來還爭吵不休,甚至連最基本的人體疾病治療還沒有完全探究,連頭髮變白還治不了,談那渺無漂際的4o多億前的地球,5次大滅絕所謂的科學,我不太會相信。

  • 6 # 裸猿的故事

      據估計曾經出現在地球上的物種總數,有高達98%的物種因為種種原因被淘汰出局,現存物種數量大約是地球曾經出現過的大型物種的2%,這裡不考慮單細胞類別的生物。如此誇張的淘汰比例,讓人很難相信如此眾多的物種是被相對正常且勻速的方式被變化中的環境簡單淘汰。但要定義什麼是正常的被大自然淘汰還是異常的被淘汰,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許多爭論,而以下則是經過反覆討論和爭議之後,各方認定發生過生物大滅絕的幾個標準:

    量值:眾多生物死亡,通常應該有化石記錄證明。廣度:死亡發生在全球範圍內而不是某地的生物集體死亡。幅度:環境的劇烈變化,不是僅針對少數類別的物種,而是廣泛性的殺傷,波及眾多不同的分類單元。時續:死亡或者說滅絕在相對短暫的地質時間中完成,即通常在百萬年時間內發生,因為某些全球性的環境改變也需要時間來積累才能顯示出惡果。

      那麼根據上述標準,目前古生物學界大多認可,1982年由 Raup, D. & Sepkoski, J. 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總結性論文,Mass extinctions in the marine fossil record,認為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地球上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這五次滅絕事件也已經被製作成眾多的科教紀錄片以及文章,從而在大眾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好萊塢電影《侏羅紀樂園》讓發生在距今大約6500萬年前的最後一次大滅絕事件,眾所周知。在這次事件中“統治”地球一億多年的恐龍類動物,徹底退出歷史的舞臺,它們中的一隻因為演化成現代的鳥類逃過一劫,並且同樣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但大地則被新興的哺乳類動物迅速佔領,最終人類誕生,成為無可爭議的新霸主,以至於我們現在甚至需要保護別的生物,以免造成“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及可能的原因:

      大滅絕彼此之間也是有較大差異的,所謂沒有最慘只有更慘,題主要想知道哪些動物被滅絕了,說實話這個列表根本沒辦法例,只能選擇不同時期的代表性動物來表示表示,更多內容還得去看更加專業的書籍和論文。不過要想知道滅絕有多恐怖,還得先了解一下生物分類的基本方法,按從大到小的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

      以人類為例,人類的生物學標籤上是這麼寫的,我們首先屬於動物,因此被分到動物界,然後我們背上長得有一根脊索,因此屬於脊索動物門,而那些背上沒有長脊索的比如軟體動物門。然後我們透過胎生哺乳的方式繁衍後代,因此被劃到哺乳綱,然後我們屬於哺乳綱中比較聰明的那一群動物,因此屬於靈長目,而且我們的身體和這些被分類為靈長目的動物的身體也頗有相似之處,包括大腦的解剖結構,最後我們屬於人科動物,而黑猩猩等人類最近的近親都在人科之中,不過只有會站起來走路的,才能被進一步的分類到人屬之中,最後我們是人屬當中唯一的一種動物,智人種。歷史上其他的人屬動物,都已經自然滅絕了。最晚滅絕的大概是尼安德特人,他們和我們之間是同屬動物,甚至可以彼此雜交。最新的基因組研究顯示,人類中的部分人攜帶得有少量尼安德特人基因。

      當我們談論生物大滅絕的時候,很難從物種的角度去談滅絕了多少物種,我們會在更高的分類單元上來談論滅絕的恐怖之處,它是在科和屬甚至是整個綱這樣的分類單元上一舉毀滅眾多物種,無一倖存,以下按照大滅絕的災難程度排序。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2.51億年前地球上的複雜生命從動物到植物都陷入一場有史以來的最大危機之中,據估計大約總共90%的物種被一掃而空。在海洋中53%的科、84%的屬、總共涉及大約96%的物種滅絕,在陸地上至少70%的陸地生物包括昆蟲和植物滅絕。這次滅絕的主因是西伯利亞地區的超大火山噴發造成,地表裂開達數十公里,火山持續噴發百萬年之久,造成了地質環境和全球氣候的大幅度變化。

    滅絕的代表動物:三葉蟲(它所屬的整個綱都被毀滅了,這類動物出現在6億年前到2.3億年前滅絕,曾逃脫過兩次大滅絕事件:奧陶紀和泥盆紀大滅絕)

    2.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這是可以考察的地球生命史中的第一次大滅絕事件。約距今4.50~4.40億年前,共造成27%的科與57%的屬滅絕,其間約85%的物種滅絕。原因眾說紛紜,因為太過久遠,沒有留下太多直接證據。比如有人認為,引發滅絕的直接原因是因為大陸漂移,古大陸——岡瓦納大陸進入南極地區,導致全球海洋的環流變化,使得全球進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時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引發海生動物大面積滅絕,此時陸地上還沒有植物和動物。而另外則有人堅持認為,可能是距離地球僅數千光年的一顆大恆星壽命走到盡頭,在臨終前的劇烈的爆發,所釋放的γ射線暴(宇宙層面上的死光)掃過太陽系,很不幸的掃中了地球,雖然時間大約只有短短的十秒鐘。但γ射線直接分解了1/3到1/2的地球臭氧層,然後太陽的短波紫外線現在可以穿透大氣層,直接殺傷淺海生物,另外大氣成分的改變,引發後續的氣候變化等等。當然也有人認為是隕石撞擊地球,但都缺乏證據。

    代表性動物:葉足動物門(奇蝦)和古蟲動物門(雲南省的澄江化石庫中有許多這樣的奇特動物),這兩個門被徹底毀滅沒有任何直系或者旁系的後裔生存逃脫,這大概是分類單元上最高的被摧毀的動物了。

    3.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這次大滅絕是距今最近的一次,也是最出名的一次,因為被滅絕的主角——恐龍。事件發生在約6500萬年前,造成約17%的科、50%的屬、共計約75%的物種滅絕。這次大滅絕的原因被公認是天外飛來的災星,一顆大約十多公里大的隕石以每小時約4萬公里的速度撞擊地球,形成了一個170~300公里寬的隕石坑,直到今天依然可見,這一撞擊事件發生在如今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淺海區。

       而2013年的現場調查研究,在鑽探了約1330米深,取樣數百管樣品後,研究人員意外發現,這次撞擊事件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影響,是因為淺海中所富含的石膏以及大量富含硫化物的礦石被大量蒸發到空氣中,導致全球氣候變化,這讓那些躲過最初劫難的生物,在接下來的時間中經歷了難以想象的溫室效應的長期影響。這次事件毀滅了所有陸生和海生恐龍,當然還包括許多別的物種。如果後續氣候變化的推測有道理,那就意味著這顆隕石早一點或者晚一點撞上地球,都可能不會導致如此巨大的災難,而地球現在的生態系統將是什麼樣子,就難以想象了。但人類恐怕未必有機會出現,或者任何一種如人類這樣的智慧生物還會在現在出現嗎?這樣的問題是沒法回答的。

      但我們應該慶幸的是,哺乳動物的老祖先(其中也包括我們靈長目動物的祖先)很好的適應了環境的變化,經受住了考驗。當地球環境更新變得更適合生物生存繁衍之後,哺乳動物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繁盛佔領了因為大量物種滅絕而空缺出來的生態位。構建瞭如今我們所見的大自然,都來自這最後一次生物大滅絕之後,生態系統的偉大復興,而這次復興的最重要成就大概就是誕生出人類這樣的物種,不管好或者不好,人類是地球上第一種有能力認識自我並有機會超越自我的生物。

      滅絕的代表動物,也是在大眾中最知名的古生物: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大部分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絕滅,僅倖存鳥類。)。

      至於最後兩次大滅絕,則不像我們已經看到的這三次,多少有所爭議。比如泥盆紀後期大滅絕事件,發生在大約3.75~3.6億年前,滅絕主要發生在海洋中,約19%的科和50%的屬消失了,持續時間大約2000萬年,這個時間實在有點長了。有人認為這次大滅絕是因為植物成功征服陸地導致地球環境發生大改變所以引發的連鎖後果。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這次大滅絕也許就是一次正常的自然選擇的運作而已,雖然死傷慘重。而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則發生在2.0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過渡時期,該時期約23%的科與48%的屬的生物滅絕,但原因尚無定論

      最後,從發生的時間上,五次大滅絕如下。

  • 7 # RABBIT160709479

    有五次:

    1.奧陶紀物種大滅絕。這次是因為伽瑪射線暴擊中了地球。

    2.泥盆紀物種大滅絕。這次是因為超級地幔柱衝破了海床。

    3.二疊紀物種大滅絕。這次是因為西伯利亞火山的劇烈噴發。

    4.三疊紀物種大滅絕。這次是因為一次火山噴發導致的整塊盤古大陸分裂。

    5.白堊紀物種大滅絕。這次是因為一顆小行星擊中了地球。

  • 8 # 螞蟻科學

    首當其衝的第一次滅絕

    46億年前透過一系列變遷地球初步形成,直到35億年左右地球誕生了最早的菌類和藻類。生命誕生的原因是原子形成分子時,一些偶然性造就了複製分子的形成,從而由於各種穩定性的疊加形成了進化,然後才衍生出生命的概念。不過直到5.4億年前,地球才迎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帶來的是海洋無脊椎動物和腹足動物的繁榮。

    頗具代表性的三葉蟲化石

    到了4.9億年前,地球進入奧陶紀,地球出現了原始脊椎異魚甲類,還出現了珊瑚,不過在奧陶紀晚期,出現了我們需要具體講的第一次大滅絕事件。

    這次滅絕讓世界範圍類的85%的物種消失,原因有兩種說法。

    第一,人們認為岡瓦納古陸時期,當時的撒哈拉非洲地區在地球的南極區域,陸地在極地的集中積累了厚厚的冰層。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氣環流變冷,使得地球進入冰川時代,導致瞭如此多的生物滅絕。

    圖為奧陶紀時期的岡瓦納古陸

    第二,隨著我們對宇宙的瞭解,我們現在認為,地球當時遭遇了強烈的伽馬射線暴。距離地球6000光年的一顆晚期的恆星爆炸,釋放出伽馬射線。當一顆大質量恆星坍縮時,核心在重力的坍縮下形成黑洞。黑洞又一路旋轉著穿過正在坍縮的恆星,發動粒子噴射,噴射出這種高能量的伽馬射線,速度為近乎光速。這種輻射源的能量是可見光的50萬倍。

    造成這次滅絕的伽馬射線襲擊地球時,破壞了大氣層平流層的分子結構,形成新的氮氫化物。被伽馬射線打亂的空氣分子重新組合成帶有毒性的氣體,臭氧層遭到嚴重的破壞。這時的紫外線強度是原先的至少50倍,幾乎所有的陸地生物和淺海生物滅絕,只有少數的深海生物能倖免於難。

    還有,伽馬射線造成的大量氮氫化物使地球大氣層溫度下降,地表溫度驟降,加速了冰川時代的到來。

    這樣的伽馬射線暴就算髮生在現在,科技也無法保我們倖免於難。

    第二次大滅絕的罪魁禍首就是提問中提到的超級地幔柱。當時有3000億立方米的岩漿由於不明原因脫離了外核,從西伯利亞地區噴湧而出。並且由於海水的汙染使得海水酸化,大氣中也瀰漫了二氧化碳,大氣的溫度升高,甚至洋流都停止了運動。火山灰使陽光發生折射,地球無法獲得太陽能,氣溫開始迅速下降。海水從32攝氏度跌到16攝氏度,淺海中的魚卵立刻全部死亡。地球陷入了嚴重的冰期事件。不過這次滅絕讓兩棲類動物登上了歷史舞臺。

    地幔柱的構造形態

    第三次滅絕事件也就是史上最嚴重的二疊紀大滅絕。這次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有隕石撞擊的可能,也有氣候改變,也有大氣成分的改變,火山活動和沙漠肆虐也是其原因。不過,這些因素的結果是海平面下降和大陸的偏移。這次事件後,爬行動物成為了地球的主宰。

    第四次滅絕也就是三疊紀晚期的滅絕事件。這次滅絕讓除了魚龍之外的所有海生爬行動物滅絕,一半的海洋物種消失。

    杯椎魚龍

    這次滅絕的原因還是岩漿。大量岩漿由於不明原因,從美國東部以及加勒比地區噴湧而出,在地表形成一道長約2500千米,寬50米的裂縫,把盤古大陸分成兩半。噴發結束後,地球進入冰期。

    第五次滅絕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白堊紀末期,恐龍時代的結束。這次的滅絕原因就是提問中提到的小行星撞擊地球。

    墨西哥尤卡坦隕石坑

    這是一顆十公里直徑的小行星碎片,質量達2萬億噸。撞擊後,當地的海水以16萬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飛向天空,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灰塵,再加上隨之而來的地震和火山爆發等,所有疊加的灰塵以至於籠罩了地球數十年。植物不再從太陽獲取陽光,海洋的藻類和森林死亡,大量動物因飢餓而死去,包括恐龍。

  • 9 # 徐奇

    ↑ 生物大滅絕( mass exinction)是指在相對短的地質時期內,全球環境嚴重惡化導致大量生物消亡。大滅絕重創或毀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加速和催化了優勢類群的更替,使演化軌跡發生重大改變。顯生宙以來,共發生過5次得到共識的大滅絕。

    ↑ 五次大滅絕的起因主要有4個方面:①小行星撞擊圖;②超級地幔柱和大規模火山噴發圖;③海水缺氧、酸化;④全球氣候劇變。如上圖所示,最嚴重的一次(序號代表慘烈程度,①到⑤嚴重程度逐級遞減)為標紅的二疊紀末大滅絕,由火山爆發引起。其他四次的原因及慘烈程度也可由上圖輕易看到。

    以下逐一分解介紹:

    奧陶紀末大滅絕(end- Orovician mass extinctin)(約4.4億年前)是由大冰期造成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在數十萬年時間裡,南方大陸冰蓋的形成和融化、全球溫度的驟降和驟升、海平面的速降和速升,導致70%左右的海洋生物物種消亡。假如這次滅絕沒有發生,奧陶紀生物大輻射還將穩步持續;假如大災變環境持續甚或更為嚴酷,海洋生命將遭受更嚴重的創傷,生命演化軌跡亦將發生更大的改變。

    晚泥盆世大滅絕主要也對海洋生物以重創。

    地史中最慘烈、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二疊紀末大滅絕(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其由西伯利亞地幔柱引發的全球性極熱事件導致。在短短10 萬年內,全球規模的火山廣為噴發,大氣中二氧化碳劇增,海洋酸化缺氧,溫度驟升,生態系統崩塌,95%的海洋生物神秘消失;陸地乾旱,野火頻發,熱帶雨林遭到徹底破壞,土壤生態系統幾乎崩潰,75%的陸地生物消亡。

    三疊紀末大滅絕主要對之前大發展的爬行動物以很大打擊。

    白堊紀末大滅絕(en-Cretaceous mass extinction)(約0.66億年前),恐龍、菊石等生物從地球上永遠消失。新生代陸生哺乳動物開始輻射。

    其實這是公認的顯生宙五大滅絕事件“Big Five”,在顯生宙之前,即前寒武紀,也是有大滅絕事件的,如埃迪卡拉大滅絕,這次滅絕如果論滅亡比率還是最高的,所有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全部滅絕,使埃迪卡拉生物群成為進化史上的盲枝。↓

  • 10 # 仰望星空
    地球的歷史上共出現過五次物種滅絕。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約85%的物種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海平面下降造成的。

    第二次物種滅絕發生在距今約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歷經兩個高峰,中間間隔100萬年,海洋生物遭到重創。也是由於全球氣候變冷,海平面下降。

    第三次生物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這次大滅絕是由大陸漂移,氣候突變、沙漠範圍擴大、火山爆發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

    第四次生物滅絕發生在公元前1.95億年的三疊紀末期,估計有76%的物種,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滅絕,此次災難並無特別明顯的標誌,只發現海平面下降之後又上升,出現大面積缺氧的海水。

    第五次生物滅絕發生在公元前6500萬年白堊紀末期,約75%—80%的物種滅絕。長達14000萬年之久的恐龍時代在此終結。小行星爆炸的能量相當於地球上核武器總量爆炸的1萬倍,導致了2.1萬立方公里的物質進入大氣中。煙塵對Sunny的遮擋、地球溫度的下降,使地球的大多數蕨類植物滅絕,使卵生的大部分恐龍類動物滅絕。

    現在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在過去的400年中, 全世界共滅絕哺乳動物58種,大約每7年滅絕一個種,這個速度較正常化石記錄高7—70倍;在二十世紀的100年中,全世界共滅絕哺乳動物23種,大約每4年滅絕一個種,這個速度較正常化石記錄高13—135倍。人類種群數量在過去的35年裡已經加倍,而同時蝴蝶、New Beetle以及蜘蛛等無脊椎動物的數量已經減少了45%。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釋出一個全球物種狀況紅皮書,最近有15589個物種受到滅絕威脅。其中包括12%的鳥類、23%的獸類、32%的兩棲類、25%的裸子植物、52%的蘇鐵類、42%的龜鱉類、18%的鯊魚鰩類、27%的東非淡水魚。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也是所有其他生物的唯一的家園。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滅絕了,人類離滅絕還遠嗎?

  • 11 # 歪瓜叔叔

    生物大滅絕指的是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地球生物大量死亡甚至毀滅的一種災難性事件。生命史中,發生過多次由全球大災變引發的生物叢集滅絕,它改變了全球的生態系統、生物組成、群落結構和生物地理區系,是生命演化過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多數生物學家認為,地質歷史時期地球上的生命曾經發生了五次重大的生物滅絕事件,造成海洋中至少75%的種在短時間內滅絕,陸生生物也同樣遭受重創。

    最早的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奧陶紀末期(距今約4.45億年)。這次大滅絕造成當時約1/3的腕足動物和苔蘚動物科滅絕;種一級滅絕率達到85%。古溫度變化造成的溫室-冰室-溫室效應的反覆轉換是造成奧陶紀生物大滅絕的主要原因。

    泥盆紀晚期的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在距今約3.75億年,持續約2000萬年。造成約82%的海洋動物種滅絕,涉及海洋和陸地的各個門類的生物群。引起泥盆紀生物大滅絕的主要原因是火山運動和海水缺氧。

    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是公認的地質歷史時間最嚴重的一次滅絕事件,距今約2.5億年。約95%的海洋生物和約75%的陸生生物在約1000萬年內滅絕。造成本次生物大滅絕的主因是全球範圍內大規模的火山活動所引起的全球生態系統穩定性降低和環境惡化。

    三疊紀末生物大滅絕發生於距今約2.08億年,造成海洋生態系統中約62%的屬和76的咱滅絕。陸生生物中的爬行類和部分兩棲類受到沉重打擊而消亡,地球進入以恐龍為主導地位的世界。火山噴發導致大量CO2和SO2等氣體釋放,造成地球氣溫升高和海洋酸化,從而引起海洋古生產率崩潰和海洋生物滅絕。

    白堊紀末生物大滅絕是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中科和屬一級生物滅絕率最低的一次事件,發生於6500萬年前。只有約16%的海洋動物科和47%的屬滅絕。天體撞擊和火山噴發是流行的本次生物大滅絕的主因。

    生物滅絕事件仍在進行著。有學者認為,目前地球正經歷著一次前所未有生物大滅絕,“如果最近一個世紀陸生主要脊椎動物瀕危物種按當今的速率滅絕下去,在未來的240-540年內,現存的脊椎動物將達到歷史同期五次大滅絕的水平”。這將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造成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主因將是全球氣候變化。如果人類不採取措施,最終滅絕的將是人類,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 12 # 噴火的貓

    希臘人說,人類世紀分為黃金、白銀、青銅和黑鐵時代。 每個時代結束,人類因墮落腐朽受到神的懲罰,毀滅,又重生。

    三體人說,三顆太陽毫無規律的運動,“恆紀元”與“亂紀元”交錯,文明在數百次的劫難中延續。 地質學家說,自顯生宙以來,生命至少經過五次大滅絕。

    在我們人類崛起之前,是否還存在著其他史前文明?5億年前的腳印,50萬年前的火花塞,17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這些在本不該出現的地方出現的人造物,被稱為“歐帕茲”(Out-of-place artifact)的神秘史前物品,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

    史前文明確實存在,只是現在無法證實而己。 1.三葉蟲上的腳印 2.50萬年前的火花塞 3.17億年的核反應堆 4.16世紀的南極地圖 5.南非凹槽金屬球 6.俄羅斯機械齒輪 7.瑪雅水晶頭顱 8.多貢人和天狼星 9.杜立巴人和巴顏喀拉山石盤 10.德里鐵柱 11.伊卡黑石 12.阿坎巴羅雕像 13.薩卡拉鳥 14.丹達臘之光 15.古埃及直升機 16.沒有那麼神奇的“超時代產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鮑爾連續兩場七記三分,如果湖人留下他送走庫茲馬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