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合國學講堂

    《葬花吟》全詩感情深沉,想象豐富,風格上仿效初唐的歌行體,敘事簡潔,抒情淋漓盡致,議論集中精煉。全詩以花自喻,以葬花的過程和情感為線索貫穿始終,把感情一層一層逐層推高,最後達到頂峰,揭示全詩的主旨,深刻展示了林黛玉複雜的內心世界和絕世的藝術才華。可以說是紅樓夢詩詞巔峰

  • 2 # 今古雜壇

    我認為評價的最好的一句,是木心先生所言:“《紅樓夢》中的詩,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私以為這句評價極為公道,因為木心先生沒有站在一個詩人的角度來評價曹公,而是站在了一個小說家的角度。

    以《紅樓夢》中最負盛名的《葬花吟》為例,如果把它看作是林黛玉的詩,那麼非常符合黛玉這樣一個少女多愁善感和她自身傷春悲秋的性格,也符合黛玉的思想水平和遣詞造句的水平,與黛玉的《桃花行》等其他作品也互為映襯。

    但若是將它看作曹雪芹的詩,便覺得作為一位久負盛名的文人,這樣的作品是平平的了。

    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這首詩的敘事性和表達情感上尚能自圓其說,但就其藝術性而言,是不夠成功的。

    首先在它的思想表達上。同樣是傷春悲秋,感嘆時光易逝紅顏易老,它只是圍繞著葬花時人物的所思所感來寫,範圍比較狹窄。

    句中的“燕子來去”“杜鵑啼血”甚至是“花謝花飛”,都是傷春手法中比較常見的,在意向上沒有標新,同樣在思想中也沒有立異,而是多用“愁”“憐”等字,如其中“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等,都透露著一種少女自怨自艾的情感,而沒有更加升華拔高。

    包括在最後的思想表達“一朝花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等句,也不過是黛玉一人的所思所想所感,且明顯是情勝於理,比起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中最後兩句“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意境之高遠,餘韻之悠長,自然高下立現。

    但正是這樣的“先天不足”,使其無比的符合瀟湘妃子這樣一個形象。時常有人將《葬花吟》與《代悲白頭翁》相比較,又會出來許多人阻止說這兩首詩根本不能相提並論,何苦比較,又說這首詩放在整個清朝也不過是二三流之作。

    但其實換一種思路,它的格局雖小,對於黛玉一人來說已經足夠,一位久居閨中的少女,即便靈魂自由思想高尚,也無論如何都做不到劉希夷一般的閱歷與格局。

    《代悲白頭翁》雖好,但終究不能出自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之手,即便曹雪芹真的寫出類似劉之作品,放在黛玉身上,反倒令人察覺不對;它的昇華亦不高遠,卻讓人一見便知是黛玉所做,而非寶釵探春之人作品,在一部包羅永珍的文學作品中尤其是小說中,難道做到這樣還不算成功麼?

    其次是在它的結構上。由於歌行篇幅較長,對於其結構的明確性和層次感要求自然更加嚴格。簡單來說就是敘事、抒情和說理三部分要流暢明瞭,才不會讓人眼花繚亂不知所云。

    然而《葬花吟》明顯不符合結構上的嚴謹,其中敘事抒情寫景全部揉雜在一起,雖然有情景交融之感,但是結構上卻是比較模糊。給人的感覺是作者在反覆提及同一場景,甚至連情感表達也不過是換了種說法,還是一個意思。

    如其中“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幾句,最終想表達的也不過是“一朝花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一句而已,並沒有多少結構上的價值。這樣的反覆渲染,未免冗長。

    但若再把它放回水中呢?請試想這樣一個場景,林黛玉看到滿天落花,悲從中來,手把花鋤將花瓣輕輕葬去,隨口成誦,敷衍成篇。她當時所關注的,也只不過葬花一隅,所思考的也僅僅只是自己的命運。

    想到自己如同桃花一樣不論多麼盡態極妍,最終也不過是落花流水隨春去,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樣結構上的窄化,雖然情感表達顯得模糊糅雜,但卻更加凸顯了當時黛玉的無力,與在自己精神世界中的掙扎,如何去要求她悲天憫人放眼天下呢?

    所以既是水草,還是放入水中的好,取了出來,不但觀者有許多惡語評價,水草自身少了滋養,也會失了從前秀美活力。

  • 3 # 朵朵佬爺

    《葬花詞》是寫的很美,百吟不厭,尤其是譜成曲,那更是九曲迴腸,如思如訴,如歌如泣,如痴如醉,如夢如仙。但要抬到最高峰,似乎格局太小,畢竟是一個小女子的觸景生情,花開花落,人生如夢,青春似水,年華如落央,不是有過情感挫折的人,是難以有心痛之感的。遙想當年,妻子在世時,最愛唱這支曲,尤其是那句“一抔黃土掩風流”“花落人亡兩不知”,真叫我肝腸寸斷,“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彷彿一語成讖,直叫我有追香而去之念。當然,還是《好了歌》最重要。《好了歌》才是全書主旨,是思想高峰。而《葬花詞》只是情感和藝術的高峰。

  • 4 # 北塔雪松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葬花吟》是《紅樓夢》中眾多詩詞中的一首。其特殊性在於它是專為小說主人翁之一的林黛玉所寫的,暗喻著林黛玉的命運,是她一生的縮寫,是塑造林黛玉這一藝術形象、表現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所以,在整個《紅樓夢》中用來描寫、表現林黛玉的情感、行為、命運的詩詞中,《葬花吟》無疑是表達的最全面、最突出、最深刻的一首詩詞。在對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葬花吟》就可以說是一個巔峰。

    二、在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中,詩詞創作也是很豐富的,其中優秀的詩詞也是非常多的。特別是因為塑造林黛玉形象的需要,《葬花吟》無論是從思想表達上還是風格上,以及結構上也都受到了定的限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葬花吟》就不能視其為所有詩詞作品中的巔峰了。

    以上拙見,敬請指正。

  • 5 # 醉眠芳草

    《紅樓夢》是一本奇書,內容涵蓋萬物,也不乏讓人稱道的詩詞。其中的詩詞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預示人物命運與故事情節的,比如太虛幻境中的判詞判曲;另一類是作品中人物的創作,比如菊花詩、海棠詩、《葬花吟》、《芙蓉女兒誄》等等。

    在所有的詩詞中,《葬花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也是林黛玉自傷身世的代表作。這首詩以花喻人,把花的命運與人的命運緊相聯絡,抒情淋漓盡致,語言如泣如訴,聲聲悲音,字字血淚,滿篇無一字不是發自肺腑、無一字不是血淚凝成,把林黛玉對身世的遭遇和感嘆表現得入木三分。

    這首詩是黛玉的“詩讖”。林黛玉面對花開花落的自然交替,沒有喜看新枝的歡悅,卻有“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的感慨和一種對自己命運的擔憂,繼而觸發了“何處有香丘”內心的呼喊和“未卜儂身何日喪”的悲哀。林黛玉以花落喻人亡,想的很多,隱喻了很多她對自然界萬物更替的獨特感受(明媚鮮豔能幾時;花開易見落難尋等)和聯想(紅消香斷有誰憐;他年葬儂知是誰? ),體現了她對人生命運的極度悲觀的感受——既是對當前境遇的不滿和悲觀(寄人籬下),也是對今後生活的擔憂和無奈(誰人可託)。更是其性格中主要成分的凸現——悲己及物和憐物及人。當“花落”和“人亡”被同時提及和視為同一結果時,悲傷、無助、甚至憤恨的情愫便瀰漫全詩。

    同時這首詩也是大觀園群芳共同的詩讖。她們儘管未來的具體遭遇各不相同,但在“有命無運”這一點上卻沒有兩樣,都是在“薄命司”註冊的人物。隨著賈家的敗落,所有的大觀園內的女孩兒都要陷於汙淖、溝渠之中,都結局淒涼,最終“花落人亡兩不知”。

    但是《紅樓夢》中詩詞眾多,最好的是哪首並沒有定論。像林黛玉的桃花詩,寶黛的詠白海棠、詠柳絮的詩,賞菊問菊的菊花詩,還有林黛玉和史湘雲聯句,妙玉最後結局的詩等,都有大家欣賞的名句,各有各的好,不能按某一種標準排出上下名次。“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哪首詩最好從來是見仁見智的一件事。

  • 6 # 莫以明

    《紅樓夢》裡詩詞非常多,我認為分兩種,一種是阿諛奉承的拍馬之作,如元妃省親時做的,極盡溜鬚之能事,讓人噁心,當然,這也正好表現出那個年代不得不如此的社會現狀。

    另一種是文學性思想性的,不止是《葬花吟》,還有很多很多。

    要說能切書的,我覺得是《好了歌》的解,極有文學性又有現實意義。

    我等歲數大的,少了兒女情長,多了世道輪迴善惡有報,覺得《好了歌》解更深刻一些。

  • 7 # 佔禮雜談

    不是,我覺得不是。

    也許我是個男子漢吧!沒有那樣哀婉的感情,所以我對這首詩詞評價真的不算高。

    這首詞是林黛玉心境的真實寫照,充滿了她的傷心哀怨和頹廢。如果說它是《紅樓夢》最悲最痛最苦的詩詞倒是比較恰當。

    紅樓夢雖然是一個以愛情為主線的小說,但也有不少豪情兒女在其中。他們的事蹟有時甚至比寶黛愛情更感人。

    比如尤三姐自刎,比如鴛鴦拒婚,比如司棋殉情……等等,何等豪情,何等感人。

    因此,《紅樓夢》詩詞的巔峰之作,應該不只有哀怨悲情,也應該有勇敢和豪情。

    若論詩詞代表的巔峰,我反而推崇賈寶玉作的那首長歌行《姽嫿詞》。由於這首詩詞比較長,我只摘錄幾段以餐讀者:

    ……

    眼前不見塵沙起,

    將軍俏影紅燈裡。

    叱吒時問口舌香,

    霜矛雪劍嬌難舉。

    ……

    腥風吹折隴中麥,

    日照旌旗虎賬空。

    青山寂寂水澌澌,

    正是恆王戰死時。

    雨淋白骨血染草,

    月冷黃昏鬼守屍。

    ……

    繡鞍有淚春愁重,

    鐵甲無聲夜氣驚。

    ……

    賊勢猖獗不可敵,

    柳折花殘血凝碧。

    馬踏胭脂骨髓香,

    魂依城郭家鄉隔。

    星馳時報入京師,

    誰家兒女不傷悲?

    天子驚慌愁失守,

    此時文武皆垂首。

    何事文武立朝綱,

    不及閨中林四娘?

    我為四娘長嘆息,

    歌成餘意尚彷徨!

  • 8 # 轉運中的幸福

    謝敬!

    《葬花吟》,是不是《紅樓夢》詩詞作品的巔峰?

    確定的說,是《紅樓夢》詩詞作品的巔峰之作!曾經聽紅學專家說過,《紅樓夢》詩詞個個經典,但要比起《葬花吟》的特殊意義來講,還是《葬花吟》為魁首,

    它不但讓我們清晰的看懂了林黛玉的一生起始是個什麼樣子,還把黛玉和寶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牽引出來,總體來說,《紅樓夢》,它的主題是圍繞著寶黛愛情而展開的,俗話說,就是以寶黛為主角!

    那麼一首《葬花吟》,花謝花飛飛滿天,………!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紅消香斷有誰憐,試看春殘花漸落,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曲《葬花吟》,道出了不僅是黛玉的悲哀與悲劇!這首《葬花吟》不正是《紅樓夢》群釵裡的魂嗎?!她們各個魂歸何處??都是花落人亡兩不知?那您說,這《葬花吟》!是不是《紅樓夢》詩詞的巔峰之傑作呢?我說肯定是!

    以上我已經闡明觀點!也可以這麼說,《葬花吟》可算是《紅樓夢》之魂!其真正的含義就在於此!!

    !!《葬花吟》!更具有點睛之筆!

    (群釵非裙釵)!

  • 9 # 老兵4200

    《紅樓夢》寶黛愛情悲劇下掩蓋的是封建制度的搖搖欲墜,必將“一敗塗地”而不可挽回的滅亡。而《葬花呤》,則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也是林黛玉自作的詩讖,當時,就有作者友人《題紅樓夢》七絕一首得到印證“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紅絲?”請注意“似讖成真”,也只有當時就知道曹雪芹,寫林黛玉這個女子之死的情節,熟悉的人才可說出來。

    《葬花吟》不僅是林黛玉自身哀嘆,而且也有一種對身世遭遇的不平之氣,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含有難以言盡的憤懣,也是對迫害她,這個現實社會的強烈控訴。尤其是“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當向望的自由幸福成為泡影時,表現出的那種不向惡勢力低頭,而孤傲自芳,寧死也不甘身受其辱,這才是真正的思想價值所在。

    如果把《葬花吟》《秋窗風雨夕《桃花行》這三首,基本上都含有“詩讖”詩歌放在一起深讀細研,就不難發現,不僅暗示林黛玉悲慘的一生,而且也是寶黛愛情悲劇的象徵。不僅是《葬花吟》,《紅樓夢》所有詩詞歌賦場是作者曹雪芹,依據人物性格,根據故事情情節,因人制帽,詩即其人,如果簡單用一句“多才多藝”很難能表示出這位文壇巨人的“巔峰”!

  • 10 # 守絀田園

    “死而不僵”的“紅樓夢”到此結束。整個社會就像放在殯儀館中間檯面上的殭屍,曹雪芹借“葬花吟”這塊白綾緩緩的把這俱殭屍蓋上……………您想啊,聰明的,機靈的,有獨到見解的,巧奪天工的……死的死,亡的亡,消失的消失,都剩下投機取巧,迊風拍馬,阿姨奉承之徒……這樣的社會雖存在還不是臭皮囊,銀樣蠟槍頭?

  • 11 # 秋陽讀線裝經典

    《葬花吟》在紅樓夢詩詞中算得上巔峰之作,但也有其他的可以媲美,比如《桃花行》等等。

    首先,《葬花吟》洋洋灑灑,在特定的環境中如此大篇幅的字字見悲,句句帶血的詩絕對是直擊人心,想象力豐富,情感悲慼濃烈到了極點。尤其是偏後面的幾句“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更是將黛玉的孤苦無依的身世、單薄多病的身體狀態、對寶玉感情的不確定產生的自我懷疑甚至自我放棄發揮到了極致,令人哀嘆。

    其次,同樣是黛玉做的《桃花行》,毫不遜色。寶玉經受住了種種試探,黛玉才真正確定寶玉對自己的感情,一句“你放心”讓黛玉已生心安。但是看看這幾句,“胭脂鮮豔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淚眼觀花淚易幹,淚乾春盡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除了黛玉還能有誰能有如此情思和哀婉的語調,終究預示了寶玉黛玉的愛情坎坷,不會有善終。寶釵和寶琴堪憂能力作出此詩,但肯定不去作。

    再者,除了這些充分預示黛玉命運的悲情詩,還有許多其他的詩詞也很精妙。如薛寶釵的《臨江仙·詠柳》“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不得不說白釵真的也是才華橫溢,命題作文的能力又有積極向上的格調其他人真的比不了,這個她的家庭個人追求是高度契合的,花中富貴的寓意更是明顯。

    其他的不在列舉,總之《葬花吟》在紅樓夢詩詞中算得上巔峰之作,但也有其他的可以媲美,《紅樓夢的》作者真乃神人。

  • 12 # 溫馨原創詩詞

    巜葬花吟》是小說女主人公林黛玉吟誦的一首詩。評價這首詩是否為《紅樓夢》詩詞中的巔峰之作,主要應看該詩與其書中所有其他詩詞作品相較,在思想情感上的表現力,還應看該詩在藝術表現手法上的突出成就。就書中的詩詞來看,幾乎都能找到前人乃至同時代作品的影子。《紅樓夢》詩詞,有的借鑑了他人作品的詞語意象、詞語表達、思想內涵,藝術成就可圈可點。《葬花吟》名為詠花,實則寫人。全詩血淚怨怒凝聚,透過豐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悽楚的畫面,濃烈而憂傷的情調,形象細膩展示了黛玉因寄人籬下而多愁善感的性格,展示了發自內心的矛盾與痛苦,表現了細微兩複雜的心理活動,表達了她在生與死、愛與恨等複雜的鬥爭過程而產生的焦慮不安與情感迷茫。將花擬人,以花喻人,把花之命運同自身命運相聯絡,有力而深沉地控訴了摧殘花季命運的封建黑暗勢力。詩中將自身遭遇、命運、思想、情感觸入景物描繪之中,創造出內涵豐富,形象鮮明生動的意境,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超越了書中所有詩詞。全詩可謂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價值的真實寫照。總之,無論是思想情感的表達,還是藝術手法的運用,都是《紅樓夢》書中其它所有詩詞無可比擬的,可以說《葬花吟》是該書詩詞的巔峰之作。

  • 13 # 亦有所思

    葬花吟裡脂胭淚,木石盟前杜宇春。

    在小可看來,《葬花吟》堪稱曠世神作,稱之為跨越時空的女子詩詞巔峰也不為過。《紅樓夢》裡的詩詞極多,但大多數都是作者模仿女子所做,頂天是《隨園詩話》裡那些作品的水平,情感有餘,藝術不足。那幾首菊花詩意勝於詩,螃蟹詩有佳句,香菱作詩第三首隻有一句有唐人氣韻,剩下的五美吟相當耐斯,秋窗風雨夕是男人偽作。其餘諸詩,不過爾爾,尤其是《題帕三絕》簡直惡俗!

    唯獨這首《葬花吟》,小可願以頭顱擔保,這絕不是曹雪芹(或本書作者)所寫,因為男人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種寫不出與才情無關,與天份無關,天生就沒有那種細膩入骨和柔情似水,如何寫得出這斷腸之作。哪怕是姜白石,周美成,納蘭容若來寫,也是枉然!

    詩人寫詩喜歡傷春悲秋,所傷所悲者不外乎落花而已,李義山頂多是嘆息一聲“腸斷未忍掃”,晏同叔只不過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周美成更是站在那裡靜靜發呆“簌簌半簷花落”,姜白石有些害怕和傷心所以寫了“怕梨花落盡成秋色”,到了納蘭容若無非是傷了離別“落盡梨花月又西”,不難看出,這些文人,看到落花,只是憂愁,只是黯然,只是流淚。

    只是看著而已!

    唯有黛玉一人葬花!

    拋開詩裡葬花和林黛玉的契和,單單葬花字,前人就不曾寫過。一般而言,只要前人不曾寫過,必為名詩!

    唐朝之後的詩人有很許其實很牛,他們能寫出許多唐詩來,為何偏偏不寫,最大的原因是不想重複,不敢重複,重複前人的技巧,創意,思路,佈局,怎麼看都是一個笑話。

    《伊州歌》一出,後代詩人便不敢用動作描寫來思念在戰場上的夫妻。《隴西行》一出,後代詩人輕易不敢用“可憐……猶是”這個組合寫詩,而到了《楓橋夜泊》這種神詩一出,後代無人敢在姑蘇城外夜泊賦詩,賦了也不敢四處張揚。

    無他,拾人牙慧,智者不取也。

    《紅樓夢》把葬花吟傳了出來,正合書中的“傳詩”之意,更讓人膜拜的是,這葬花吟只能是林黛玉有資格寫,只有林黛玉有資格是作者。換作任何人來寫都是矯情,都是虛偽,都是混帳!

    人詩一體!

    寫前人未有之意,便足以笑傲千古了!

    不信?

    我們隨便看一下那些傳世詩詞,哪一首重複前人了?聲聲慢之後,誰敢用六個以上的疊字?賀新郎一出,誰敢輕易在詞裡用別離典故?那首疑為李白所寫的憶秦娥一出,誰敢輕易在漢陵外吟詩賦對?

    經典,因為不重複前人,所以不可複製。

    複製便醜!

    李易安不是說了麼“世人作梅,下筆便俗!”

    誠哉斯言!

  • 14 # 國學生活館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一年三百六十日, 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紅樓夢雖只讀了幾遍,然而那曲《葬花吟》卻早已深藏心間。讀來字字皆是淚,字字皆是血。千百年來,有哪一個女子能夠如林黛玉般懂落花呢?

    落花落地無人收,只因黛玉何太遲。黛玉,這個漂零如落花的女子,不僅有天使般美麗的容貌,感情更是何等的細膩! 在一個春日的午後,看到凋零的落花,又怎能不為之感嘆“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呢?又怎能不感嘆自己命運的孤苦,寄人籬下的辛酸呢?我想塵世間的女子淚灑落花,愁對明月皆因太聰慧了,又更何況黛玉這樣冰雪聰明的女子呢?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花開本是美麗的,然而世間美麗的東西註定是受到太多的苦難的,一年的日日夜夜裡,風霜雨雪無一不在摧殘著花朵。花兒尚且如此,更何況黛玉這樣絕美的女子呢?難道就因此要註定要一生坎坷不平,顛沛遊離嗎?“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花有重開日,縱使美麗是短暫的,仍然有再次美麗的時刻,然而,女子呢?縱有國色天香,傾城之容又能燦爛多久呢?一旦紅顏老去,嬌豔不再,命運又將何去何從呢?

    “獨倚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杯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此生只願化作落花一朵,一杯淨土是歸途,此生本是花一朵,縱然來的時候如蓮花一朵,去亦要潔白無瑕。只因天盡處,未見香丘收落花。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落花是幸運的,至少塵世中依然有黛玉這樣的女子是知音,能在香散一地的時候有個好歸宿,世事茫茫難自料,他日我凋零了有誰知呢?舉世皆濁笑黛玉葬花,他年又有誰是她的知音呢?誰又能在墳前加一把土,獻花一朵呢?讀到此處,淚溼青衫,心中盡是生態漂零死亦難之感,情不自禁為葬花女子輕吟一曲葬花吟。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生如夏花,死如落花。滾滾紅塵,有誰知她此時情?莫怪遊人笑落花,天涯海角知音本難覓,一朝春殘花落人亦老,身已是已灰之木,心如不繫之舟,唯有悄悄的找一處香丘,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就是黛玉,一個為愛痴狂的女子,一個"感時花見淚,恨別鳥驚心"的女子....

  • 15 # 嘉哥64

    隨筆隨意回一回憶討論這個問題,最初描寫黛玉是三言兩拍式直白她五歲,賈雨村做了她老師,一年多母親病故,林如海託雨村送黛玉進京去賈府寄養,見到寶玉時的黛玉也就七歲,寶玉滿打滿算也就九歲吧!什麼就稱謂為青年公子了,兩個人在小說中的出現對話太老成了,不像話,好似十二三歲一樣,在古代這都到男女婚娶年歲了,作者的描寫真古靈精怪時空錯亂的,八七版紅樓電視導演沒上作者騙,直接就青年版寶黛玉一直演到底了!

    到了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豔曲警芳心,時間應過了五年,寶玉十四歲,黛玉十二歲,身體發育有了情愫要激發了,各種青春思潮泛起惆悵憂鬱,環顧賈府大觀園,寶玉是最好物件了,因為晴雯故意不開門而導致絕望情愫作出的葬花吟,雖然不是獨一無二但絕對是空前絕後的,把中國少年女子最憂鬱的情懷意境都寫絕了,近三百年來,黛玉的音貌風情如影隨形在中國人的思維中徘徊葬花吟詩悲泣,變成文化記憶中的藝術形象了!真要永垂不朽了!

    紅樓夢小說故事跨度是十年八年吧,黛玉死時算十七歲,寶玉出走十九二十,晴雯死十六歲,我以前估大了二三年,都是受紅樓電視劇影響了,黛玉啊!小黛玉!永遠都代表了我們少少少年時失敗得不到的最純情美好的初戀小女孩回憶吧!

  • 16 # 向經典致敬者

    《紅樓夢》作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地位之高眾所周知,其中的詩詞之美也讓人歎為觀止,更以《葬花吟》為甚,那麼為什麼這首詩詞可以作為《紅樓夢》作品的巔峰之作呢,我們先來看下這首詩詞:

    《葬花吟》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複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哪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掊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首詩詞是林黛玉所吟誦的,風格上效仿初唐歌行體-名為詠花、實則寫人。整首詩詞充滿了血淚怨怒,從而展現了黛玉多愁善感、內心矛盾痛苦等心理活動,進而表達了黛玉在生死愛恨等鬥爭中所產生的對自身存在焦慮不安以及對生命迷茫的情感,全詩昇華了文中黛玉一角,突出變現了這一人物的內在情感。

    縱觀整個《紅樓夢》,其中不乏優秀的詩詞,比如:【石上偈】、【金陵十二釵判詞·寶釵與黛玉】、【終身誤】、《吟月》·香菱、《好了歌》·跛足道人等等,也都是非常優秀的詩詞佳作。但究其核心與重中之重的詩詞還是當屬《葬花吟》,一部《紅樓夢》,黛玉一世的辛酸淚!

  • 17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藉以塑造這一藝術形象,表現其性格特徵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兒誄》一樣,是作者出力摹寫的文字。這首風格上仿效初唐體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盡致,藝術上是很成功的。

    這首詩並非一味哀傷悽惻,其中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豈不是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無情的現實的控訴?“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杯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則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不願受辱被汙、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這些,才是它的思想價值之所在。

    這首詩的另一價值在於它為我們提供了曹雪芹筆下的寶黛悲劇的重要線索。甲戌本有批語說:“餘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悽楚感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寶玉,何能下筆?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玉兄之後文再批。’噫唏!阻餘者想亦《石頭記》來的,故停筆以待。”值得注意的是批語指出:沒有看過“玉兄之後文”是無從對此詩加批的;批書人“停筆以待”的也正是與此詩有關的“後文”。所謂“後文”,毫無疑問的當然是指後半部佚稿中寫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這首詩中僅僅一般地以落花象徵紅顏薄命,那也用不著非待後文不可;只有詩中所寫非泛泛之言,而大都與後來黛玉之死情節密切相關時,才有必要強調指出,在看過後面文字以後,應回頭來再重新加深對此詩的理解。由此可見,《葬花吟》實際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詩讖。這一點,我們從作者的同時人,極可能是其友人的明義的《題紅樓夢》絕句中得到了證明。詩曰: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縷線,起卿沉痼續紅絲?

  • 18 # 竹小苑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經典之作,期中林黛玉所吟誦的《葬花吟》,我覺得也代表了《紅樓夢》詩詞作品的巔峰!

    雖然,《葬花吟》借鑑了唐代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和明代唐伯虎的《落花詩》:“今年花開又一枝,明年來看知是誰?”,但顯然無論是語言、表現手法和思想境界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全詩以以疑問句起筆,以花自喻,抒發情懷!勾勒出一幅花瓣漫天飛舞,悽婉哀傷的暮春景色!讓我們想到黛玉的身世,孤苦而無依!而“柳絲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黛玉去訪寶玉,恰逢寶釵在寶玉的院子裡!丫頭們偷懶沒給黛玉開門,於是第二天觸景傷懷,寫了《葬花吟》,則表達了作者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是對時刻受到無情迫害的控訴!還有“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更是全詩的精髓,也是作者反抗精神和高貴品質的體現,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一曲《葬花吟》,表達的是作者的心聲,因此,我覺得也是《紅樓夢》詩詞的巔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我叫MT》這部國產動漫有何評價(拋開大電影與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