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頭戲墨的日子
-
2 # 遷客騷人也
大學書法專業考試,篆書,隸書,楷書,行書都寫都考。
寫篆書對中鋒線有幫助。
書法是很難的。有的人終其一生也入不了門。
最好找個老師學。
-
3 # 在韓大姐
我練的是顏真卿的楷書,覺得他的字大氣磅礴,從一開始直到現在,沒有刻意的去分什麼草書楷書的,喜歡就好,適合就好。
-
4 # 馮彬藏墨
篆書雖然在當今除各類印章和特殊情況下使用外,巳經是不太實用的一類書體,但是作為對學書法的朋友來說,我認為先從篆書開始練很有必要。
筆者在幾年前也臨過王福庵《說文首部》一段時間,總體感覺他的帖子比較容易上手,也為我後來練行草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確實是受益匪淺,現將我練的一首“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篆書供大家參考,不足之處,請多提寶貴意見。
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為什麼要練篆書以及注意事項:
01篆書是學好楷、隸、行、草書的基礎
明末清初時期的書法家傅山說:“楷書不知篆隸之變,任寫到妙境,終是俗格。”
從書法史來看,楷書又是從篆隸演變而來的。
在所有的書體裡面只有篆書是改變線條本身質量的書體,而線條又是書法的核心,所以練好篆書是為今後學好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下圖是篆書的線條與筆順範例
02臨帖是學好籙體的重要方式
要學好篆體就先要臨帖,筆者建議初學者應選擇王福庵的《說文部首》。
這個帖子是他的典型代表作之一,用筆純淨單一,提按、起止、轉折圓潤渾厚,結體均衡準確,篆法規矩又不失靈動,反映了他在小篆把握上的成熟和表現上的水準(見下圖)。
03選好工具是練好篆書的必備條件
首先強調,工具很重要。
毛筆筆鋒不能太短,太短會是毛筆蓄墨少,筆要有一點彈性,如果選擇羊毫筆轉筆和藏鋒困難。
不要把墨汁兌得很稀,太稀容易造成洇墨。
用半生熟的宣紙寫,如果採用熟宣去寫鐵線篆容易造成線條呆滯。
以上是筆者對“練書法,是不是先練篆書比較好呢?”談的一點粗淺看法,友書們有什麼好的建議是否可以一起分享呢? -
5 # 好德立身
首先,問自己究竟練什麼?搞清這個問題以後,你才能知道如何練?
其次,為什麼練書法?是怡情,還是想出名成家?
最後,問自己能否堅持下去?時間上是否允許?環境對自己有木有太多的干擾?
個人建議:
一、你喜歡誰的字、什麼樣的書體。若你平時鋼筆字比較好,行、草有一定基礎的可以直接自此入手,可能會提升自己的興趣。我身邊有N個這樣的朋友行、草入門,現在已經寫得很好了,參展、送人都可以出手了。個人認為,一旦行、草習慣了再寫楷書很難改了,因為它的肌肉已經有記憶了。
二、練書法若求自得其樂,看影片、臨貼都是不錯的選擇,如同老師面授一樣。若想出名成家,一定去拜師進入那個圈子才行,你懂的!
三、年輕人打拼辛苦,是護家養子孝敬父母的中堅力量,奔波勞碌一天回家想睡。中老年人兒孫繞膝,家務煩忙有些牽絆。只要抽空一天練一字或一頁紙,堅持不懈的努力也能成功,也不需要整塊的時間拉好架子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
天天練字有精神。
不管篆隸楷行草,
怡然自得最歡心。
-
6 # 麓風軒
練書法,完全可以從先練篆書開始。原因有三:
一、篆書容易使人入靜學書法,最重要的就是入靜,不入靜,則心難安。有些人一上來就學行書、草書,看起來滿紙雲煙,但透過字裡行間可以看見其內心狂躁不安,這種狀態是寫不好字的。寫篆書,必須一筆一劃去臨,有助於改變這種狂躁的心態。
二、篆書筆法、結構相對簡單歸納起來,篆書的筆畫無非三種,一是直線(直畫);二是弧線(弧畫);三是轉折;見附圖。筆法上只要掌握這三種線條的起筆、行筆、收筆即可,相對難度較小,學習起來更容易見到效果。
而結構上,說起來更加容易,把握“勻稱、對稱”四個字即可。
三、章法佈局也比較容易掌握篆書的章法也相對容易掌握,一般可以採用橫有行、豎有列的方式;或者橫無行,豎有列的方式都可以,這種要求可以透過疊格子的方式輕鬆實現。
此外,有一點要說明的是,篆書要先會識篆,會增加一些難度,尤其是大篆,更加難認,如果不考慮這一點因素,完全可以從篆書練起。
-
7 # 飛越黎明
甲骨文和秦隸都有篆書的意思。你如果真的喜歡篆書也可以先練,畢竟喜歡的才是最好的,但如果練到一定程度就要轉過來再練一下楷書,畢竟楷書是逃不過去的,何況還可以從楷書上借鑑一下。
-
8 # 雨夜構想
首先練習書法,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練成書法家。很多人練習書法的目的很單純,只是想把自己的字寫好。那就產生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練習書法,最終的目的是要使用。
很顯然,練習書法首先從篆書開始,是不切實際的。因為,篆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很少用到。所以,從實用的方面來講,首先從篆書開始,意義不太大。個人認為,如果想要練習的話最好從楷書開始。尤其是書法基礎較差的人,能打下很好的基礎,讓我們能夠快速掌握筆畫結構。以便在以後快速的進入行書學習。因為行書學習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練習書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們就應該一步一步的來,從基礎的楷書開始,一點一點練習,只要堅持不懈的訓練。我們就會有所收穫。我們知道,練習書法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所以,一定要,堅持不懈,努力練習。個人認為,初學書法實在不建議從篆書開始。篆書線條複雜,對腕力要求極高。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學習的好的。尤其是對初學者而言,篆書更不可取。然而楷書就不一樣,他線條明晰,容易掌握,是學習書法的最好基礎。從實用性來講,楷書開始,才是初學者最好的選擇。如果天賦較高悟性較強,楷書上手非常容易,可以快速的開始行書的練習。這樣才能夠達到練習書法的目的。畢竟,我們練習書法,大多追求實用性。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普遍使用的是行書。
如果非要從篆書開始練習。那會是一個艱苦的過程,篆書的練習,需要很多的準備工作。並且,需要大量的知識。因為篆書很多都是古體字,我們不容易辨識。首先應該掌握的就是,認識這些篆書字。那就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量,在沒有練習之前,這些功課必須要做。這就給練習書法增加了一定難度。可是也有一定的好處,就是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儲備量,如果非要從篆書開始,那就開始準備吧。購買資料從網上下載,這些都是途徑。然後準備開始練習,但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一定沒有楷書練習簡單。如果你已經做好了這方面的準備,那就開始吧。
-
9 # 見石山房888
李叔同先生建議從篆書開始,但這不是絕對。經典楷書,隸書法帖都可做為入門的選擇,我個人建政法從唐楷入手,顏柳歐趙皆可。
-
10 # 旺嘉措姆
篆書是刻在石頭上的,不建議先練篆書,從我的親身體驗來說,最好先練隸書,因為隸書的筆法最多,隸書掌握好了,再練楷書或籙書效果會更好。
-
11 # AMEOW阿喵書房
我覺得是的。
現在有很多老師推薦初學者先畫圈圈畫直線的所謂練控筆,其實沒什麼必要。
對控筆要求最入門的就是篆書,一筆一畫都穩的一匹~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畫均呈粗細劃一的狀態。這種在力度、速度都很勻平的運筆,給人以純淨簡約的美感。
寫好了篆書再去寫楷書會容易的多,畢竟從書法的發展史來看就是這樣演變過來的。控筆功夫自然而然就在手上了,也更容易達到古人日常書寫的那個狀態。
-
12 # 運河明月
我是個門外漢,說幾句外行話,權當一粲。
我以為,楷書是人的標準像,行楷是走,行書是慢跑,行草是快跑,草書是拼命跑,狂草是捨命跑是激烈戰鬥。而篆書是輕歌曼舞,隸書就有點民族舞的味道了吧?
所以,我以為,學書法,必須從楷書開始,因為書必須講法。沒有規矩,嘻皮笑臉,那還算書法嗎還算藝術嗎?天馬行空任意妄為無拘無束跑出太陽系,那是二楞子。
沒貽笑大方吧?
-
13 # 弘仁書院
個人比較同意這種觀點。原因如下。
首先按照書法的發展史來說,應該是篆隸草楷行的順序。按照這個順序也應該篆書學起。
其次,這書法當由易到難。篆書相對來說筆法較簡單,簡單的說只有兩種線條,一種叫直線(包括橫豎斜線),一種叫曲線(各種曲)。而其他書體筆法相對較多。對於初學者來說較難入門。
再次,學習篆書的好處如下。初學書法當以鍛鍊筆法為主。小篆線條粗細勻稱,中鋒行筆,藏頭護尾。掌握了中鋒行筆,就等於進入了書法的大門兒。寫小篆也就不在話下啦。
當然篆書分為大篆系統和小篆系統。小篆之前的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國文字等通常都被稱為大篆。請統一文字後將全國文字以為官方統一文字小篆,也叫秦小篆。
總之個人建議先從小篆學起。有兩種選擇,第一,從秦小篆開始。第二從清小篆開始。秦小篆結構勻稱,法度嚴謹,筆畫粗細均勻。對於初學者來說有一定難度。清小篆結構對稱,筆畫藏鋒起筆,收筆自然提起。個人建議先從清代篆書部首學起。比如王福廣王福安等,學到一定程度,再追溯到秦小篆進而再深入學習唐小篆。
-
14 # 墨文軒書畫
我認為非常好。
首先來說一下書法發展史
甲骨文 金文———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1、甲骨文和金文是最早的古漢字,他是漢字起源,由符號產生的。
2、小篆是在甲骨文金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演變來的。
3、隸書是在漢代的300年間,有篆書演變出來的,它是漢代的主要書體
4、隨著時代的發展,由於隸書的書寫速度過慢,孕育者草書的形成
5、南北朝時期是漢代隸書向唐代楷書發展過渡的時期,到了唐代楷書行書草書都發展到了一個成熟期,形成了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
其次,篆書特點
篆書字形長方主要有橫豎弧線組成中鋒運筆橫平豎直運筆時逆入平出,筆鋒始終線上條中心,相對其他書體要簡單,一般筆畫較少,特點也是上緊下松左右相互顧盼呼應結構對稱且具有強烈的裝飾美,所以非常適合初學者。
-
15 # 圖說靈寶
練習書法,先練篆書是對的。篆書比較繁索複雜,每筆必須是中鋒用筆,是練習基本功最好的字貼而且很顯線條筆力,書法是一種藝術。自古以來就有書品人品之說,練習書法不能提高修養,還能煅煉身體是長壽密訣之一。天天練習書法也是磨練人們是否有恆心,書法藝術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起來,共同練習書法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
16 # 33haihaihai
我就一個書法愛好者,而且行書棣書草書都一般。篆書亦寫過,但現在的書法一般都是以行書草書為主,其次是棣書楷書,篆書比較少寫。但練書法都是以楷書為基礎,楷書寫的好,那就其它書法都易學易寫了。本人體會,代表本人。
-
17 # 漢字谷主
篆書是非常適合書法啟蒙的,練書法也是非常適合從學篆書開始。
本人從事漢字教育,除用人字學習法教孩子識字外,其中漢字書法啟蒙也是重要的一環。
從本人的經驗來看:兒童書法啟蒙以畫篆書開始,因為書畫同源,篆書亦字亦畫。
初學書法的孩子,特別是學齡前的,經歷三個階段:
玩漢字,畫漢字,寫漢字
玩,就是讓孩子熟悉毛筆、紙墨等,讓孩子對筆墨等不
畫,
畫篆,非常適合兒童書法啟蒙,也非常適合成人書法入門,因為寫篆書象畫畫一樣,筆法相對比較簡單。
有外國朋友,漢字不認識一個,首次接觸中國的書法,就是從畫篆書開始,不到半年時間,就寫得非常好了,外華人都能寫,那麼對於華人而言,應該更簡單。
小篆的筆法特點就是“中鋒用筆”。
學習書法之前,主要以畫漢字、畫漢字圖形等為主,畫漢字圖形,也就是畫篆書,目的是熟悉毛筆、熟悉用墨、練筆力。筆力,透過畫線條來訓練,是書法和繪畫的基礎。
帶孩子用毛筆畫篆,基本上用大點的筆,站著畫,懸腕寫,一週一次,一至三個月,即可有好的基礎,敢下筆,筆落紙上,寫字不會猶豫,可以一氣呵成!
寫
寫篆,及掌握篆書,對學生而言,可能更容易。
掌握小篆的基本筆法,是畫篆的關鍵。“中鋒用筆”就是說筆鋒必須在筆畫的中心,不使之外露,藏頭護尾,力含其中,中鋒用筆寫出的筆畫勁挺,圓健,美觀,一直被視為書法的主要用筆方法。
肯定會有人認為:
1、 孩子不認識篆書,這不會成為問題,篆書不是洪水猛獸,其實看多了,就不害怕,還能幫助理解字義,識字、練字、懂字源字義,一舉幾得。
2、 篆書的寫法和楷書區別很大,這也不是問題,從沒聽說練篆書孩子,楷書寫不好的,書法,首先是理解字、筆有力、懂用筆,基礎上書法就不會差。
小篆的筆法是:
1、在一般的情形下,都是中鋒行筆,起筆必須藏鋒,收筆必須有一空中收鋒的傾向;
2、一個字和全幅字的所有筆畫,其粗細基本一致;
3、每個字的橫畫必須平,豎畫必須直,而且一個字內,所有的橫畫與直畫各自大致等距平行;
4、圓弧形筆畫左右的傾斜度要求基本對稱;
5、所有筆畫的轉折處,不能停頓重按,要圓轉,不見筋節,不露圭角;
6、所有筆畫的交接處,應不露起筆收筆的痕跡。
有些書法家由於從未研習篆書,不知其中的難度,以為篆書筆法簡單容易寫,這是大錯特錯。著名書法家徐無聞先生就認為:“要掌握這種筆法,不僅難於隸、楷、行、草,而且在篆書中也是最嚴格的,必須長期鍛鍊才能自如。僅碑篆額或鄧石如式的篆書筆法,學起來當然比較容易些,但學這種筆法,更能獲得精湛的技巧和堅實的功力。”
簡單地講,小篆下筆要藏鋒,運筆要中鋒。所謂藏鋒,就是逆鋒入筆,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所謂中鋒,就是要求筆鋒始終是在筆畫的中心,而不會偏離。#書法的魅力#
.
.
【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K12全語文、海外漢語,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解字古詩文】
-
18 # 書法有云
練習書法,我們基本上是從篆書,隸書和楷書這三種字型當中擇一來進行學習的。這三種字型都有它們的優劣之處。
一、篆書
我們現在所說的篆書基本上是指秦代的小篆字型。篆書,它是一個統稱,從書法學的角度來講,秦代以前的所有字型,我們將它統稱為大篆,而把秦代的篆書稱之為小篆。
書法的學習從篆書開始也是可以的。但是由於篆書距離現代時日比較長久,它的形制跟現在的字型外形相差很大。我們學習篆書首先得從辨識開始學起然後才能繼續學習書寫。
篆書的筆法相對比較簡單,它的筆畫只有直線跟弧線這兩大類。書法的學習從篆書開始可以對中鋒用筆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
二、隸書
隸書字型是一個上承篆書下啟楷書的字型。它在篆書的基礎上將圓轉筆畫進行方折處理,增加了波折筆畫的書寫。
由於隸書是開啟楷書字型的先導,並且筆畫方面具備了比較簡單的特性,隸書的字形跟楷書比較接近,學習書法從隸書開始學起是可以達到比較快速的入門的效果。
三、楷書
楷書在書法歷史中曾經達到兩次輝煌。第一次是魏碑,第二次是唐楷。因此嚴格地說,楷書應該包含著魏碑和唐楷這兩種書體。
楷書萌芽於漢代末期盛行於魏晉南北朝,到達隋唐兩代集大成達到巔峰。自唐代以後一直到現在,楷書的造型基本上都沒有做過改動,唯有書寫風格的不同而已。
我們學習書法從楷書入門可以達到:初路規範建立基礎的目的,為以後的其它字型學習打下一個堅固的基礎。
總而言之
學習書法,不管是從篆書隸書或者楷書開始學習都是正確的。只不過從筆法的角度來講,從篆書、隸書、楷書學起,筆法是由簡單到複雜,反過來,從楷書到隸書再到篆書筆法是由複雜變為簡單。學習書法的人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以及審美,做一個符合自己的選擇即可。
-
19 # 遠方YuanFang
學習書法從篆書開始的說法不但沒錯,而且是極為正確的。古人學習書法大多就是從篆書開始的。
篆書,是小篆和大篆的統稱。
篆書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中鋒用筆,起筆逆入平出,且多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
小篆指“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傳說小篆是秦國丞相李斯發明的。李斯的代表作有《嶧山刻石》和《會稽刻石》。秦篆被譽為標準的小篆。
多年來,篆書已成為裝飾性文字而不是實用性文字了。現在的學書之人,大多都是從實用性文字開始學起,但也有人是從篆書開始學起的。
依我的觀點,凡學書法者都要先從篆書學起。學篆書,應該先學小篆,再學大篆。學習篆書的目的,就是為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打基礎。顏真卿的楷書《勤禮碑》中的不少字,就是帶有篆意的。特別是學草書者,更有學篆書的必要,因為草書中的大多線條均是源自篆書。
附:漢字演變和發展過程:
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我再次重複一下開頭的話:學習書法,從篆書開始學起沒有錯,而且是完全正確的。
-
20 # 存希齋書法
“練書法,是不是先練篆書比較好呢?”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說練習書法應該不分字型先後,根據自己的喜好,我不認同這種看法,我覺得練書法在字型上還是應該有所選擇,倘若不是,那一開始上來就練習草書也是可以的嗎?顯然這樣做有些牽強了。
我的觀點是:練書法先練篆書有利同時也有弊端,所以我更主張先練楷書。
我們先來看看先練習篆書的利與弊:
利:
(1)先學習篆書有助於我們瞭解漢字的形成和漢字的含義我們知道,一般我們認為的最早的有記載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之後是金文,金文過了之後就是篆文,所以篆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字型。所以先學習篆書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由於篆書是比較悠久的書體,所以我們便能從篆書中瞭解到漢字的形成和漢字的含義,對於以後學習筆畫、偏旁乃至於筆順都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日”“月”“山”“水”等字,我們在篆書中一眼就能辯識出來,因為這些字還有一些象形的成分,所以學習篆書有助於我們發展漢字演變的痕跡和漢字與現實生活的連線。
[篆書有助於我們瞭解漢字的演進和漢字的意義,例如“山”字我們就能快速辯識出來,並且和現在的“山”字對比,知道它的演進過程]
(2)先學習篆書可以最大程度地鍛鍊書法基本功我們知道,篆書的字型都是由上至下呈長方形的,而且整體圓潤,沒有稜角,這就需要我們用筆圓轉,不可出現明顯的頓筆提按。
況且寫篆書為了方便使轉,懸肘懸腕是必須的,至少也應該懸腕,而圓起腕來書寫又要保持手的平穩這是書法練習中的一個基本功,而篆書的練習恰恰符合了這一書法基本功的練習。
簡單來說,先練過篆書,手更加穩重,基本功更加紮實,以後書寫其他字型就能夠平穩過渡。
[篆書的線條能夠幫助我們打好書法基本功]
所以我見到很多老師在給小學生上課的時候,一上來就教篆書,我想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是讓學生了解漢字的含義二是給學生們打好書法基本功。
(3)先學習篆書可以鍛鍊中鋒用筆著名書法家沈尹默說:
“中鋒用筆是書法的根本大法”
我想沒有哪一種字型能像篆書那樣時時刻刻表現中鋒,因為篆書的筆畫可以用線條來形容,只有橫線,豎線,圓弧線等幾種線條。
而篆書的線條書寫則要求筆筆中鋒,不可用側鋒,並且起筆都是藏鋒入紙,不能露鋒,篆書的線條不像楷行草那樣有豐富的點橫豎撇捺提折鉤等筆畫,它只是以一道平實的筆道寫出,每一筆都是在起筆時逆勢藏鋒,收筆時戛然而止,這是中鋒用筆的“一筆法”,也只有這種筆法才能寫出篆書神氣足的感覺。
[篆書筆筆中鋒,有助於我們掌握中鋒行筆的書法根本大法]
而在篆書中鍛鍊的這種中鋒行筆,將對以後的書法學習乃至於其他書體的學習起到鼎力相助的作用。
前面我們說了先學習篆書有利有弊,我們說了三點好處,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它的弊端。
弊:
(1)篆書的筆法單一,不容易向其他書體過渡篆書的線條我們說了只有橫線豎線和圓弧線等幾種,筆法也只有逆勢藏鋒,中鋒行筆這兩點,因此篆書的筆法是比較單一的,這種單一的筆法是不容易向其他書體過渡的。
例如隸書,雖然不像楷行草那樣有豐富的筆法,多變的筆畫,但是也已經有了很多獨立的筆畫,而楷書就是在隸書和草書的基礎上演進而來的。
如果先學習了篆書,想要過渡到楷行草我想是不容易的,以有很少筆法的字型來過渡到筆法很多的字型我認為不如反過來,你可以不用很多筆法,但是你不能不掌握較多的筆法,這樣就不至於在書寫時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
(2)篆書的實用價值不高篆書作為一種古老悠久的字型,在現在看來,既是它的榮耀也是它的遺憾,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篆書的實用價值已經不高了,或者說已經沒有實用價值了,現在如果不是專門研究篆書或者學習篆書的人,誰還認得篆書,誰還會寫篆書呢?所以篆書在現代已經被認為是一門純粹的藝術而束之高閣了。
我們寫一封信,就算用毛筆書寫,用得最多的也是楷書,行楷或者行書,沒有誰用篆書寫信的,一是已經不會寫,二是沒有人會認,這就說明篆書的實用價值已經不高而已經是藝術價值了。
[篆書到了現代,已經純粹被認為是一門藝術,而失去了實用價值]
書法離不開實用,如果離開了實用,書法也就成為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當然我並不是說學習篆書不好或者說不能學習篆書,相反地,篆書有如許多的好處,掌握篆書是有益無害的,我的主張是最先不要學習篆書。
以上我分析了先學習篆書的利弊,所以我的觀點是練習書法先不要學習篆書,而是先應該學習楷書。
(1)楷書筆法豐富,實用價值高楷書的筆法豐富是人所共知的,八種基本筆畫又延伸出很多的組合筆畫,筆畫的搭配又形成諸多的偏旁部首。
可以說,楷書的每一個筆畫都有不同的筆法規則,每一個筆畫都是多姿多彩而變化豐富的。
先學習楷書就能掌握更多的筆法,當代著名書法家田蘊章教授說過:“楷書學好了,書法的問題就已經解決了。”
這說明楷書包含的書法法則是最多的,同時也是最能凸顯實用價值的。
[楷書筆法極為豐富,實用價值極高,是學習書法的基礎字型,因此我們不能捨近求遠,應先學楷書]
我們可以很明確地發現,不管是硬筆還是毛筆,楷書的實用性都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學生練字,答卷等等都要求書寫規範的楷體字,你如果讓學生先練習篆書,瞭解書法陶冶情操尚可,但是從現實角度出發,卻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到頭來還是要練習楷書,這就屬於舍近而求遠,不顧實際了。
我們看標語,牌匾等都需要清晰正確的楷體字,因為楷書不僅僅是學習書法的基礎,而且楷書具有中正規矩端莊的特性,這與我們普遍所要求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一致的,所以我們練習書法,我主張先練楷書。
(2)寫好了楷書,對其他書體有推動作用蘇東坡曾經說過:
“真生行,行生草”
這就說明楷書對其他書體有推動作用,而且楷行草三種書體具有連貫性和促進性,是一種層層遞進的關係,而這都是以楷書作為基礎的。
[從楷行草的書體對比中可以發現,楷書對於行草書的推動和輔助作用是很大的,因此先學習楷書在書法上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僅如此,就是對於篆書而言,楷書對篆書也能起到輔助作用,因為我們前面說了,篆書的筆法比較單一,而楷書的筆法豐富,篆書的筆法技巧在楷書中都有包含,所以學習了篆書不一定能寫楷書,但是寫好了楷書是一定能寫篆書的,所以我說練習書法應該先練楷書。
綜合以上我的說法,我從學習篆書的利弊談起,指出了學習篆書的好處和不足,所以我舉例說明了先學習楷書的必要性,所以我的主張是練習書法最好先從楷書入手,這不僅是歷代書家走過的正確道路,而且也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當然了,練習書法先練篆書沒什麼不好,只是從經驗和實際角度出發,我更主張先練習篆書。
文中參考資料:
宋蘇軾《論書》
回覆列表
書法個人不建議篆書入手,特別是初學。
從篆書文字本身來講,涉及到文化層面沒有相當的文化功底(涉及到文字學另一個獨立的門類)就有認知的錯位,書寫習慣與當下的書寫習慣相去甚遠,一個認一個描畫就已經讓我們的時間精力不堪重負了,都不知道在學什麼,都知道取法乎上,在這裡就是個偽命題!談何樂趣可言?這是其一。
其二書法是文化形態下的實用工具的產物,只有尊重實用這個前提才會有古人書家各種審美認知的新增沉澱,形成各種流派才會五彩斑斕,大放異彩!
最後說到五體書這個大門類怎麼選擇的問題,還是建議挑選自己喜歡較為基礎的唐楷和行書各一(最好是墨跡),避免乏味,堅定自己的信念搞懂搞通,中途不要輕易去換帖,就會少走許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