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化一家人

    這個問題太尖銳,幾乎要涉及到敏感話題了!

    對於當時的北宋朝庭來講,宋江等108人當然全是犯罪份子。不論你是怎麼上的梁山,哪怕像林沖那樣根本就沒有犯罪,卻被奸臣陷害成了罪人,最終被逼上梁山的受冤者,只要最終上了梁山,也就都成了和朝庭作對的流民草寇,在朝庭眼裡,當然都是犯罪分子。

    但是,作者施庵先生為什麼要用讚賞的視角寫他們呢?這就涉及到作者的立場問題了。就是要把水泊梁山這支隊伍塑造成一支以宋江為領袖,有眾多英雄豪傑參加的農民起義軍。用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形象地揭示出腐朽沒落的封建王朝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黑暗現實。透過農民起義從零星的復仇火焰發展成燎原之火的過程,形象地表達出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不可阻擋的重大主題。

    其實,本人一直以為,《水滸傳》最重要的貢獻是它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藝術特色,以及高超的人物塑造手法,留給了我們學之不盡用之不絕的藝術表現典範。

    其一、典型人物的塑造。

    武松,魯智深,林沖,楊志,李逵,宋江,吳用,柴進,盧俊義,燕青,石秀,阮氏三雄等等人物,他們形象逼真,立體豐滿,包括像武大郎,鄆哥那樣的小人物,隨便提起一位,都活靈活現有血有肉飽滿充盈。事實上,只有這樣的人物,才把這部宏篇鉅著立了起來,才把那個時代繪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畫像,千古流傳。

    另外還有高俅,西門慶,蔣門神,鎮關西,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張都監等諸多反面形象,同樣成為不可或缺的綠葉,把這部宏大場面烘托得精彩紛呈。

    其二,故事情節的編排。

    人物要靠事件來雕塑。比如魯智深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林沖棒打洪教頭,風雪山神廟,雪夜上梁山。楊志賣刀,楊志比武。吳用智取生辰綱。最為精彩的是武松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等事件。構成了全書最為重要的骨架。

    其實讀者輕易就能看出,在全書中,水泊梁山不過是個噱頭,其重點的人物刻劃和精采事件都是表現在上梁山之前。

    至於梁山英雄排座次後,尤其是接受招安後的北伐遼國南征方臘,只是寫了一個過程,人物和事件既不精彩也不豐滿,顯得生硬牽強沒什麼趣味,其目的無非是要點明梁山失敗的原因而已。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說明,作者之所以用讚賞的視角來寫梁山108人,原因就是要透過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塑造和構劃,來烘托出全書重大的主題。

  • 2 # 頂亮兒

    水滸傳是一本寫什麼的書呢?寫強盜的書。 古人云:“少不讀水滸。”原因很簡單,不利於統治階級;破壞安定團結;違揹人倫道德。

       《水滸傳》宣揚的是強盜邏輯,教唆青少年參加黑社會,作者將搶劫說成聚義,分贓說成濟貧,包庇說成義釋,殺人說成除害。為違法活動尋求借口,為犯罪分子歌功頌德。

    作者是以讚許欣賞的態度來描寫的,既然這樣,為什麼後來又寫他們要招安呢?招安在小說中居然被宋江稱為“改邪歸正”。既然已經改邪歸正了,為什麼又要把他們寫的不得好死呢? 所以,水滸越讀越迷茫,難以琢磨他的主旨。他究竟要說什麼?

    他恨那個社會。  在異族人的高壓統治下,他受不了制度化的強盜行徑,受不了上司達魯花赤的驕橫欺凌。蒙古人統治漢人,並非先進取代落後,而是野蠻摧毀文明。過慣農耕生活的漢人,就像綿羊一樣,任人宰割,任人屠殺,不知道反抗。“斯時之民,冥冥沈沈,殺之剮之不知痛,犬之馬之不知羞。”

    於是,施耐庵憤然拿起筆來,要激起漢人心裡深埋N年的,哪怕僅存的一丁點獸性!不平之事,不要講道理,不要計後果,大膽的使用暴力!敢殺人就是好漢,敢殺人就受人尊敬,敢殺人的人就是大家崇拜的偶像!    

        梁啟超說過:“施耐庵之著《水滸》,……因外族闖入中原,痛切陸沈之禍,……以雄大筆,作壯偉文,鼓吹武德,提振俠風,以為排外之起點。”

    因此,水滸傳的創作初衷,乃是被刺激的結果,乃是救民族於水火之計。喚醒民眾以牙還牙,以暴制暴,因為他們就是這樣乾的。而並非是施耐庵本人陰暗冷酷嗜血,也並非他本意喜歡勸人作惡,喜歡唆人犯罪。

    相傳,當時有人看了這書稿,拍案大叫:“足以亡元矣!”而施耐庵之心事,於此一語,躍躍然如見焉。“不數十年,淮南豪傑並起,……施耐庵以百零八之英雄,產出無量劫無量數之英雄,而朱元璋為魁。”

    不久,蒙元被打敗了,天下歸了朱家。    時代已經變化了,天下已經太平了,水滸傳的問題也就出來了。朱元璋看了水滸抄本後很生氣,不和諧的內容惹惱了朱元璋,當即批示:“此倡亂之書也。此人胸中定有逆謀,不除之貽患。”下令逮捕了施耐庵,將他關進天牢一年多。

    後經多方周旋,施耐庵免於一死。於洪武三年出獄,迴歸途中染病而終。施耐庵死後,其弟子羅貫中將他的遺作加以整理、增刪成書。故後人曰:《水滸》是施耐庵本、羅貫中編次。(文哲的部落格)

  • 3 # 丹青閣主

    不得不承認,他們確實都是犯罪分子。你提這樣的問題,只能說明你沒看懂《水滸》,或者根本就沒看。《戰狼2》應該看過吧,吳京演的冷鋒一腳踢死了包工頭,不也是獲得了億萬大眾的讚美的嗎?

  • 4 # 洛陽義天通訊維修培訓

    梁山一百單八個好漢,能夠打出“替天行道”四個大字,無論什麼機緣巧合成為賊寇,但內心深處是正義的,是英雄的化身!“只是天道好輪迴!”

  • 5 # 別山居士

    回答了:這就要說到作者施耐庵了。作者曾參加元末農民起義,朱元璋建立明朝是靠農民起義,為歌頌農民起義,才寫的水滸傳。水滸中一百單八將,大多數是劫富濟貧的綠林好漢,也不乏曾作奸犯科的不法之徒上梁山,在宋江替天行道旗下,改過自新。像孫二孃開黑店,殺人劫財怎麼說也是不法之徒。水滸傳之所以成四大名著其主要是施耐庵構思巧妙,文筆精湛。內容緊湊,故事精彩,像魯智深抱打不平,俠義行為深受老百姓喜愛。

    但水滸過明末清初屬禁燬小說。其間就有專門針對水滸的反對小說<蕩寇志>也受一些貴族階級所推崇。儘管蕩寇志寫的也不錯,但比起水滸還是差一些,小說神話過重。水滸在弱勢群體民間裡廣為流傳。畢竟窮人多於富人。

    水滸後四十回是羅貫中寫的,羅貫中的忠君思想又體現出來,歷史上宋江沒接受招安,被童貫大軍所敗,被殺。

  • 6 # 歷史透鏡

    並不是這樣的啊朋友

    《水滸》第一回被很多人忽視了:整部書的起源是那個作死的洪太尉打開了封印魔君的伏魔殿

    那伏魔殿上寫著遇洪而開,洪太尉說緣分啊這是,我就要開啟

    然後一百零八道金光biubiu地灑向人間,弄出了宛子城中聚猛虎,蓼兒窪內藏真龍這麼一部書。

    也就是說,施耐庵沒把他們當正面人物來寫,他們就是108顆魔星

    你比如李逵,殺人成性,上界天殺星下凡,公孫勝神秘莫測閒雲野鶴,自然就是個天閒星,戴宗跑得快,叫天速星等等,這屬於迷信,但按照書中的邏輯解釋是可以自洽的。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施耐庵也沒說他們是好人,“亂自上作”是他反覆強調的,也就是說朝廷有了高俅童貫這些人,才導致地方上有西門慶毛太公這類玩意兒,才有了普通人被逼上梁山做強盜,問題的根源在於:替天行道的原因是天已經不行道了。

    那天是誰呢?

    當然就是皇上和朝廷了。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他們是好人,招安幹嘛呢?招安就是洗白,給你個機會重新做人,過去那些殺人放火作奸犯科的官司既往不咎,給你個機會讓你重新做人

    啥樣人需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好人?

    顯然不是

    是犯罪分子

    所以說施耐庵在全書中都沒有給他們洗白,而是點出了這幫人上梁山的原因、過程和必然的結局

  • 7 # 酒阿哥

    很多人都有武俠夢,不同形式而已,阿里巴巴只是馬雲的嶽靈珊,現在的生活,卻是需要的任盈盈。書生無縛雞之力,希望想要的生活,只能靠筆桿,誰也不知道幾百年後依然被摩拜,但改變不了他的生活………

  • 8 # 二呆呆

    我個人認為水滸傳裡仔細看很些好漢的最初加入原因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然後才轉入梁山。他們需要一個旗號來說服自己說服別人,但是很多事情的看待不能太片面啦,就像光與影,好像是對立的卻又相互依存,在社會黑暗背景的逼迫或是襯托下,梁山好漢的行為好像便有了正義的定義,實際上,有些情節就讓人很不能接受,總會不自覺的問,這樣的行為到底是英雄還是強盜? 不過有些倒真的是被逼上梁山的,人總是想活著,哪裡會想死呢?再說梁山好漢之間交情,有時候把酒論交真的讓人覺得也有些熱血,人啊,胳膊肘總是向內彎的,在面對不認識的和好兄弟之間的的選擇時,我想這選擇很多人不用想也會選自己的熟人。至於管理能力,他們的出生便有了侷限性,畢竟不是人人都能當朱元璋的

  • 9 # 新視界007

    那要看你怎麼理解犯罪,他們都本來就是良民,都是被逼的。看看書上寫的你就明白,當正義沒有地方伸張的時候,總會有人站出來伸張正義。

  • 10 # 紅樓老記

    當時,朝廷逆臣賊子當道,宋江等人被一些官人陷害,逼上梁山造反,是因為形勢所迫。朝廷認為他們是是亂臣逆賊,作者是從他們身上的行俠仗義,替天行道來褒揚他們。

  • 11 # 本朵家原創什麼你猜

    108好漢各個性格迥異,正道混不下去了,臭味相投重新組合,開啟新路,繼續走正道,於是都成了好漢。最後,都拜拜了嫩來~

  • 12 # 萬歲1148858845

    其實只要讀過宋史的人都會對梁山泊的好漢們報以同情,因為自從王安石變法失敗以後,宋朝朝廷為什麼改善財政赤字(從仁宗末期開始每年財政赤字都高達40%以上)就不再對富豪權貴階層進行徵稅(王安石時期曾經對一個富豪一年就徵收免役錢600貫)轉而向中產地主之家野蠻徵收財產,典型的就是權臣蔡京主持的西城所,透過一系列的誣告,利用法律漏洞的手段在河南,安徽,湖北等等地方大肆劫掠中產地主的土地,而宋江,盧俊義等其實就是地方上的中產階級,他們起兵也是土地被非法沒收的結果

  • 13 # 風吹麥浪老閆

    水滸傳中大多為逼上梁山的,皇帝昏庸,奸臣擋道,殘害忠良,但是也有殺人越貨的強盜之徒,這些人中多顯英雄氣概,他們從朝廷相比,人們更傾向於他們的做為。

  • 14 # 醜鳥展翅飛翔

    因為作者是站在被統治者的老百姓這邊寫的!

    《水滸傳》還有一部關於寫宋江這幫人的書叫《蕩寇志》。那部書的作者就站在了統治者的一邊,把宋江等108人寫成了匪!

  • 15 # 風雨—從容

    這首先要從當時社會背景看,北宋末年 ,社會黑暗,民不聊生,有揭竿而起之勢,這些英雄代表了當時民心所向的主流模型標本,作者喜歡,崇拜,尊敬,敬仰。其次,作者本來就加入了張士誠的部隊,有反宋思想和行為,作者崇拜的梁山英雄,用他們的行動來實現自己的理想,表達作者精神層面的決心和信心。其三,小說反映的是官逼民反,八方共域,異性一家的民本思想,這也是作者進步思想的體現,我們有一腔熱血的讀者,也與作者心靈達到驚人的契合。其四,專家們就高度評價小說反的有理,輸在投降,毛主席就喜歡看這部作品,還多處經典批註,令人欽佩。其五,小說一百零八將,一百零五個男人和三個女人,個個都是作者、讀者心中的真心為民的英雄,與當朝命官相比,都不壞。他們個個俠肝義膽,仗義疏財,嫉惡如仇,本領通天。誰不佩服?

  • 16 # 殿忠談三農

    的確如此,梁山好漢在家鄉大多數是一些稱霸一方的小混混,名聲很差,因犯下大事,不敢在家呆了,才上的梁山。當時的大宋昏庸無道,生靈塗炭,百姓生活極度艱難。梁山好漢打家劫舍,對百姓秋毫無犯,與官府對抗,得到了百姓的讚許,作者施耐庵也是這麼個心理,對梁山好漢持讚賞的態度,上梁山後這些好漢,也不再幹那些殺人圖財的事,一心跟著宋江干大事,作者便不再把他們當成有汙點的人看待,反而讚賞有加。

  • 17 # 白興成

    用文字記錄一些事件,就是給讀者呈現他想表達的思想,透過細節描寫,讓讀者思考問題,進而達到借鑑,或傳承的目的。也抒發了作者的感情,在更多的讀者目前達到慰籍。

  • 18 # 以畫隨出

    一世英名怕投降,

    一旦屈服變無光!

    不但自身落悲慘,

    親戚朋友也不安!

  • 19 # 天地之間63423996

    封建社會有了階級的存在,統冶階級和被統治階級,對統治來說,反對他們的就是罪犯;對被壓迫的階級來說,他們就是英雄好漢。

  • 20 # 聖手書生0401

    著名作家陸文夫說;“我們的文學和政治靠得太近,總是糾纏不清,所以很難出現大作家。”文學作品本來沒有階級性,但是作者所佔的階級立場是不同的。《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本身就參加過元末農民起義,所以他是站在被壓迫的勞動人民的立場寫的這部小說,並且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水泊梁山108將大多數都是勞動者,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叫“官逼民反”,在官府的眼裡,他們是作奸犯科的強盜罪犯,但是在農民起義軍的眼裡,卻是殺富濟貧的英雄。不同的時代對英雄的定義也不同,審美視角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一個不該愛的年紀愛上一生中最愛的人是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