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腳踏實地的幹
-
2 # 小小水電工小宗
辣椒開花少,落花落椒多,結椒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生長旺盛,營養生長佔優勢,枝多葉多,消耗養分量大,植株瘋長徒長,如果在生長髮育期間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磷鉀水平,則能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開花多,落花少,結椒率高。具體做法如下:
在辣椒生長髮育期間,每月根部增施一次磷鉀肥,每次每畝施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40~50公斤,氯化鉀或硫酸鉀15~20公斤,將磷鉀肥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後,撒施在辣椒植株根部周圍的土壤中,再蓋上一層厚約3~5釐米的泥土,將磷鉀肥覆蓋住即可。同時,每10~15天葉面噴灑一次0.3%磷酸二氫鉀水溶。
-
3 # 毛毛點點等等
嘿嘿。辣椒使用肥料得看你家辣椒什麼狀況,比如:葉茂盛是氮肥使用過多了,要減少肥料的使用量和次數,另外使用時增加磷鉀肥的用量。
增加光照,使用磷酸二氫鉀噴霧可以儘快糾正落果的問題
-
4 # 花花草草很美好
從發芽期到果實採收期,辣椒對於N、P、K的需求規律也有所不同。發芽期(從苗期到現蕾),植株對於養分需求佔總吸收量5%;幼苗期(從現蕾到初花),植株生長加快,對於養分的需求量也增加了,約佔11%;開花坐果期(從初花到盛花結果)是辣椒生長的營養以及生殖生長旺盛時期,需肥量佔總量的34%,此時對於氮肥的吸收量最高;結果期(盛花至成熟期),養分吸收量佔總需肥量的50%,這時對於磷鉀肥的需求量高;在成熟果實採收後,為了及時使枝葉生長髮育,需施用大量氮肥。
另外還需注意的是辣椒的病蟲害哦!(疫病,病毒病,青枯病)(蚜蟲,蟎類,小弟老虎等)這些在市場上大都有專門的農藥,按照使用方法進行防治即可。
-
5 # 鑫峰日記
隨著辣椒植株生長,對磷的吸收量不斷增加,但其生育期對磷的總吸收量僅為氮的1/3。施鉀有利於辣椒光合產物的合成與運輸,可增強植株抗逆性,提高果實維生素C含量並有效降低辣椒硝態氮含量,促進果實著色,從而提高品性。
二、缺鉀的對植物有哪些影響
缺鉀的植物幼葉細胞質水勢偏低,細胞伸長受阻,葉、莖、根的生長均受影響,葉面積擴大受阻的同時,單位葉面積上氣孔數目 減少,氣孔開度下降,最終光合產物,產量降低。
-
6 # 葉縣小二哥
辣椒開花少,落花落椒多,結椒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生長旺盛,營養生長佔優勢,枝多葉多,消耗養分量大,植株瘋長徒長,如果在生長髮育期間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磷鉀水平,則能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開花多,落花少,結椒率高。具體做法如下:
在辣椒生長髮育期間,每月根部增施一次磷鉀肥,每次每畝施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40~50公斤,氯化鉀或硫酸鉀15~20公斤,將磷鉀肥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後,撒施在辣椒植株根部周圍的土壤中,再蓋上一層厚約3~5釐米的泥土,將磷鉀肥覆蓋住即可。同時,每10~15天葉面噴灑一次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或800倍星朋磷鉀一號水溶液,均勻噴溼所有的枝葉,以開始有水珠往下滴為宜,從葉面補充磷鉀素。
-
7 # 窮遊沿途風景
1.在辣椒種植中,辣椒在定植後一般需要追施2――3次。第一次施肥在開花20左右,可施含氮多的複合肥,並配合充分發酵的有機肥一起用
2.第二次追肥要等到開花結果的時候問什麼這麼說呢! 現在的土壤裡氮肥含量都比較高,因為氮肥施過多容易引起辣椒只長葉,延時了辣椒的開花結果,造成枝葉的瘋長,容易生病,所以第二次要施磷肥。
3 磷肥可促進辣椒根部的生長和果實的膨大,以及果實的顏色和色澤
-
8 # 悅發
植物的生長,需要吸收各種營養元素才能正常生長,需求量大的我們稱之為大量元素:氮,磷,鉀;還有其他中微量元素:鈣、鎂、鐵、硼,鋅等。它們在植物的生理活動中起不同的主要作用,但又是相互聯絡的。
氮:在植物中稱為生命元素。它是植物蛋白質的主要成份 ,促進植株生長,葉片濃綠,肥厚。缺氮元素,植株生長遲緩,葉片發黃枯萎,失去生命特徵。
磷: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苗期促進根尖和根系生長,生育期促進花芽分化和細胞分裂,促使植物早開花。促進果實發育。缺磷植株發育遲緩,花芽分化好,花蕾少。
鉀:主要促使植物莖杆生長,植株健壯,不易倒伏。後期促進果實發育膨大,改善品質,加快碳水化合的代謝。
從以上可以看出磷肥應在辣椒花芽化期到蕾期施用效果最佳。可以在這個時期噴施1000倍液的磷酸二氫鉀效果較好。
-
9 # 二哥的姜湖
辣椒的整個生育期,對氮、鉀需要量大,需磷較少。幼苗期植株幼小,吸收養分雖較少,但對肥料質量要求較高,同時辣椒在幼苗期就開始進行花芽分化,氮、磷肥對幼苗的發育和花的形成都有顯著影響。磷不足,幼苗發育不良,花的形成遲緩,開花少,並極易形成不能結實的短柱花。初花期需肥量不太多,應避免施用過多的氮肥,防止造成植株徒長,推遲開花坐果。應適當供給氮、磷肥,以促進根系的發育。盛果期,是氮、磷、鉀肥需求量最多的時期,氮、磷、鉀的吸收量分別佔各自吸收總量的57%、61%、69%以上。氮肥供枝葉發育,磷、鉀肥促進根系的生長、果實的膨大以及增加果實的色澤。同時,辣椒的辛辣味受氮、磷、鉀肥含量比例的影響。氮肥多,磷、鉀肥少則辛辣味低;氮肥少,而磷、鉀肥多,則辛辣味濃。所以,生產上,控制好氮、磷、鉀肥的比例,在提高辣椒產量的同時,也可以改善品質。
辣椒為生育期長、果實多次採收的作物,結果多,需肥量大。為保證營養的充足供應,最好在每次採收前都追一次肥。對越夏栽培的辣椒,多施氮肥有利於新生葉的發生,磷、鉀肥也有利於莖稈粗壯,增加植株的抗逆能力。
辣椒植株各器官的養分含量有較大差異。植株氮、鉀、鈣、鎂含量均表現為葉>莖>果,而磷含量表現為葉>果>莖。不同生育期各器官養分含量變化表現為,葉中氮、鉀含量在定植後28~56天較高,前期和後期含量較低;磷含量相反,前期和後期含量較高,中期較低;鈣、鎂含量在定植後70~98天較高。莖中氮、鉀、磷含量變化與葉中表現一致,鈣、鎂含量變化幅度較小。果實中各元素含量均是前期高,隨生育期的推進各元素含量不斷下降
-
10 # 鄉村小勇的生活日記
辣椒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辣椒是喜高溫、多溼的氣候條件,不耐低溫的植物。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25至30℃,當溫度降到15至20℃時,種子發芽緩慢,低於15℃以下時幾乎不發芽。開花期低於15℃時受精不良,大量落花,降到8℃以下不開花,花粉死亡,落花,即是個別座住幼果也不肥大,極易變形。但溫度升到35℃以上時,花粉變態或不孕,同樣不能受精而落花。所以,白天適宜溫度25至30℃,夜間18至20℃生育最為良好。辣椒對光照的要求不太嚴格,和黃瓜、番茄對光照強度的要求低得多,雖然耐弱光能力強,但長期弱光也能造成落花、落果或畸形果。<辣椒對鉀肥敏感。土壤缺鉀,辣椒植株矮小細弱,容易倒伏,葉片捲曲,老葉逐漸變黃,有“葉燒”現象。
<br>
<br>補:
<br>在什麼容器裡種無所謂,(不過容器太小了,你的辣椒是長不大的,)關鍵是種植的時間現在不太合適,辣椒應該在春天種夏天是開花結果期,這時移栽不太容易成活,即使成活也會影響其生長的
<br>
<br>土壤中含鉀量較少,辣椒栽培早期就有缺鉀表現,施用鉀肥後增產效果明顯。鉀肥能夠增強辣椒的代謝作用,有利澱粉和糖的形成。增施鉀肥可增加對氮、磷增施硫酸鉀或氯化鉀等化肥每畝5~10千克,與有機肥和難溶磷肥混合使用,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吸收作用,有利於蛋白質形成,可提高植株的耐寒性、抗旱性、耐病性和抗倒伏等的作用。因此,在基肥中增施硫酸鉀或氯化鉀等化肥每畝5~10千克,與有機肥和難溶磷肥混合使用,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br>
<br>增施硫酸鉀或氯化鉀等化肥每畝5~10千克```以你小花盆的面積,大概零點幾克就好把~~~不能下太多呀```
-
11 # 海雁169511333
辣椒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辣椒是喜高溫、多溼的氣候條件,不耐低溫的植物。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25至30℃,當溫度降到15至20℃時,種子發芽緩慢,低於15℃以下時幾乎不發芽。開花期低於15℃時受精不良,大量落花,降到8℃以下不開花,花粉死亡,落花,即是個別座住幼果也不肥大,極易變形。但溫度升到35℃以上時,花粉變態或不孕,同樣不能受精而落花。所以,白天適宜溫度25至30℃,夜間18至20℃生育最為良好。辣椒對光照的要求不太嚴格,和黃瓜、番茄對光照強度的要求低得多,雖然耐弱光能力強,但長期弱光也能造成落花、落果或畸形果。<辣椒對鉀肥敏感。土壤缺鉀,辣椒植株矮小細弱,容易倒伏,葉片捲曲,老葉逐漸變黃,有“葉燒”現象。
<br>
<br>補:
<br>在什麼容器裡種無所謂,(不過容器太小了,你的辣椒是長不大的,)關鍵是種植的時間現在不太合適,辣椒應該在春天種夏天是開花結果期,這時移栽不太容易成活,即使成活也會影響其生長的
<br>
<br>土壤中含鉀量較少,辣椒栽培早期就有缺鉀表現,施用鉀肥後增產效果明顯。鉀肥能夠增強辣椒的代謝作用,有利澱粉和糖的形成。增施鉀肥可增加對氮、磷增施硫酸鉀或氯化鉀等化肥每畝5~10千克,與有機肥和難溶磷肥混合使用,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吸收作用,有利於蛋白質形成,可提高植株的耐寒性、抗旱性、耐病性和抗倒伏等的作用。因此,在基肥中增施硫酸鉀或氯化鉀等化肥每畝5~10千克,與有機肥和難溶磷肥混合使用,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br>
<br>增施硫酸鉀或氯化鉀等化肥每畝5~10千克```以你小花盆的面積,大概零點幾克就好把~~~不能下太多呀
-
12 # 莊河石城島趕海
辣椒的生長期很長,多數辣椒品種的生育期都會達到100——120天。在如此長的生長髮育期內,需要有充足的營養元素供應,才能保證辣椒植株多結果,結出優質果。科學施肥,需要充分考慮辣椒植株不同生育期的生長特點和需肥要求。
1、辣椒育苗期。播種前每15平方米施入過篩後的優質腐熟有機肥100——150公斤、三元素複合肥1——1.5公斤。育苗期內營養充足時一般不再追肥。假如椒農發現幼苗葉片狹小,莖稈瘦弱,生長緩慢的話,可以在定植前15——20天,為辣椒幼苗隨水追施尿素0.5公斤。
2、辣椒定植肥。辣椒定植前,定植地需要按照高產辣椒對肥料的需求充分施足基礎肥料。一般要求每畝施用優質糞肥或堆肥5000公斤、磷酸二銨50——100公斤、硫酸鉀20公斤、餅肥100——200公斤。定植緩苗後,可追施腐熟的人糞尿。蹲苗結束後,當門椒以上的莖葉長出3——5節時,隨催果水畝施腐熟的人糞尿1500——2000公斤。也可使用速效氮肥,使用量為純氮3——4公斤。
3、辣椒促果肥。當辣椒定植蹲苗第一次追施速效氮肥後,隔一次清水開始追施第二次速效氮肥對植株進行促果攻棵,畝用有機肥1400——2000公斤,或氮素6.3——8公斤,促進植株分生短枝,保果壯秧。雨季到來後,再次為辣椒追施速效氮肥,防止因雨水淋失導致脫肥。每畝可考慮追施純氮5.3——6.3公斤。
4、辣椒復壯肥。雨季過後,天氣開始逐漸涼爽,夏季逐漸衰弱的辣椒植株進入復壯期,需要及時追肥,促使辣椒植株在入秋前後早生新分枝,早開花,早結果,早成熟。此時可以為辣椒葉面噴施0.5%尿素溶液+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後期秋末天氣轉涼,氣溫下降到13℃以下時,停止為辣椒施肥。
-
13 # 張新平
辣椒在各個不同生育期,所吸收的氮、磷、鉀等營養物質的數量也有所不同,從出苗到現蕾,由於植株根少葉小,幹物質積累較慢,因而需要的養分也少。
移栽後的辣椒在澆定植水的時候就可以施肥,建議施入少量的水溶磷(當然不是磷酸二銨、過磷酸鈣),可以促進新根生長、提高成活率。
辣椒施肥方法
辣椒第一次施肥:
追肥在植株成活後,畝施1%硫酸銨水溶液約500kg,點根澆。
辣椒第二次施肥:
在植株現蕾時,用40%人糞尿約600kg或硫酸鈣15kg兌水4%水溶液點根澆。
辣椒第三次施肥:
於5月下旬,第一簇果實開始長大。這時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來促進枝葉生長,否則不但影響結果而且植株生長也受到抑制。宜用速效性肥料,每畝用50%人糞尿約800kg。點根燒或硫酸銨約10kg,過磷酸鈣約5kg,將上述肥料混勻後條施或穴施,後澆水。
辣椒第四次施肥:
在6月下旬,天氣轉熱,正是結果旺期,結合送水,用肥量和施肥方法參照第三次追肥。
辣椒第五次施肥:
在8月上旬,氣溫高,辣椒生長緩慢,葉色淡綠,果實小而結果少,每畝施20%人糞尿約800kg或2%硫酸銨水溶液,以促進辣椒秋後枝葉的生長和結果。
辣椒第六次施肥:
追肥在9月中旬,施用量和施肥方法參照第五次,保證生長後期的收穫。
-
14 # 新農鳴
辣椒由於其獨特的風味和維生素C居於蔬菜之手而大受歡迎,所謂無辣不歡,可見人們對辣椒的喜愛。在辣椒的真個生育期,對磷肥的需求雖然要求不高,但卻很重要。要想了解辣椒什麼時候施用磷肥效果好,首先就必須掌握辣椒對栽培環境的要求及需肥特點及施肥方法有所瞭解,在瞭解了辣椒的生長屬性後,才能更好的為施肥做指導。不但要知其然,還要做到知其所以然,下面我就對這些問題做詳細介紹,在施用磷肥的地方我會加粗,方便菜農朋友掌握。
一、辣椒對在配環境的要求及需肥特點1、辣椒栽培與環境條件的關係
辣椒對栽培環境的要求主要有溫度、水分、土壤、營養。
(1)辣椒栽培對溫度的要求
適宜辣椒生長的溫度範圍為15~34℃。在辣椒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也稍有不同。
種子發芽最適宜的溫度為25~30℃,一般來說,辣椒發芽所需要的時間大概為5~7天左右,當溫度低於15℃或高於35℃時,種子停止發芽。辣椒苗期,對溫度的要求較高,白天適宜的溫度為25~30℃,夜間為15~18℃為宜,辣椒幼苗期不耐低溫,因此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溫度如果在14℃以下35℃以上時,會出現落花落果現象的發生。
(2)、辣椒對水分的要求
辣椒的整個生育期,對水分的要求並不是十分嚴格,辣椒既不耐寒也不耐澇,總體上喜歡比較乾爽的空氣條件。一般情況下,辣椒淹水數小時就會出現萎蔫現象甚至死亡,所以在選擇栽培地塊時,要選擇平整和排灌水方便的田塊。
(3)、辣椒對土壤的要求
適宜種植辣椒的土壤以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為好,由於辣椒根系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因此,適宜在特層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的沙性土壤或兩性土壤中栽培。
(4)、辣椒對養分的要求
辣椒的生長髮育需要充足的養分,但在苗期要避免氮和鉀過量,以免引起徒長,延遲花芽分化和結果。磷對辣椒花的形成和發育有著重要的作用,鉀是辣椒果實膨大的必需元素,因此,在生產中必需做到氮、磷、鉀相互配合,才能提高產量和品質。
2、辣椒的需肥特點
辣椒的根系雖然較淺,但是辣椒生長週期長,而且是連續採果的蔬菜品種。辣椒體內的養分含量較高,但轉移率較低,莖葉中的養分較難轉移到果實上去,在辣椒的莖葉中,養分的含量幾乎和果實中的含量相同,所以,辣椒是喜肥作物。
在實際生產中,沒生產1000千克的辣椒大約需吸收純氮3.5~5.5千克、五氧化二磷0.3~0.6千克、氧化鉀4.6~6.0千克、氧化鈣1.4~3.6千克、氧化鎂0.4~1.9千克。由此可以看出,辣椒的整個生長髮育階段,對肥料的需求較多。有研究表明,辣椒所需的3/5 的氮磷和2/3的鉀都依賴當年的肥料。喜硝態氮肥,喜鉀,辣椒雖然對磷的吸收較少,吸收量還不足氮的⅓,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辣椒對缺硼十分敏感,由於硼能夠參與碳水化合物的運轉和代謝,能刺激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對促進受精過程有特殊作用。辣椒缺硼時會導致花期延遲,花而不實,根部也會變黑且腐爛,會嚴重影響辣椒產量。
辣椒各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也是動態的。在幼苗期,由於植株較小,幹物質積累的較慢,因此對養分的需求也較少,約佔整個生育期吸收量的5%左右,但如果養分供應不足,尤其是氮、磷的供應,苗期會出現發育不良現象,會嚴重影響後期的產量。坐果後,對養分的需求逐漸提高,在盛花期和盛果期,對氮的需求達到頂峰。對於磷肥,開花前需要量較多,生育中、後期需求量相當,變化幅度很小。辣椒對鉀的吸收,在果實膨大之錢需求量很少,從果實採收開始,需求量增加,一直到採收結束。對鈣、鎂的吸收高峰出現在果實採收盛期。
二、辣椒的合理施肥技術1、苗期施肥
辣椒一般採用營養缽育苗,這樣可以提高定植後緩苗和成活率。育苗床土一般用菜田土、腐熟馬糞或草炭、細爐灰按照6:3:1的比例配製而成,另外在每平方米營養土中加入2~3千克雞糞。
2、基肥
結合整地施入基肥,基肥以腐熟優質的有機肥為主,化肥配合施用。一般畝施農家肥8000千克,三元複合肥50千克左右(含磷的複合肥)。
3、追肥
在定植後至開花前,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植株定植匁黃後至開花前,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植株生長健壯,為後期的開花和結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定植後的7~10天,每畝追施高氮型液肥8千克左右,但液肥濃度一定要低。
在現蕾期,對養分的需求較多,既要滿足植株發棵、分枝、現蕾對養分的需求,同時還要防止植株出現徒長。因此,在這一階段,要氮、磷肥配合施用,一般畝施尿素5千克足有,過磷酸鈣7千克左右。
當植株“四門斗”椒坐果後,果實在膨大的同時,植株還在繼續分枝,因此,這一時期是辣椒整個生長週期中需肥量最大的時期。畝施高鉀型複合肥25~30千克,以後沒采收一次,追肥一次。由於肥料的濃度大,因此,這一時期的追肥最好進行溝施或條施,並且要離植株6~10釐米的距離,追肥後應及時澆水,防止發生肥害。
在開花期,可透過根外追肥的方式,進行葉面噴施0.5%尿素和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可以促進辣椒坐果和果實膨大。微量元索硼對辣椒產量和品質均有改善作用,可在開花坐果期葉面噴施O.2%硼砂或0.1%硼酸水溶液,連續噴施2~3次。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辣椒的整個生長髮育期,對磷肥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在辣椒的需肥特性裡我們說過,雖然需求量不大,但對辣椒的生長髮育卻很重要,因此,在施肥時,要注意磷肥的施用。 -
15 # 努力就好
辣椒的生長髮育對氮、磷、鉀等肥料都有較高的要求,此外,還要吸收鈣、鎂、鐵、硼、銅、鋅等多種微量元素。整個生育期中,辣椒對氮的需求最多,佔60%,鉀佔25%, 磷為第三位佔15%。在各個不同的生長髮育時期,需肥的種類和數量也有差異。 一,辣椒各生育期的需肥特點
1,幼苗期
幼苗期苗子嫩弱瘦小,生長量小,需肥量也相對較少,但肥料質量要好,需要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和一定比例的磷、鉀肥,因為磷鉀肥能促進根系發達。辣椒幼苗期就進行花芽分化,氮、 磷肥對幼苗發育和花的形成有顯著的影響,氮肥過量,易延緩花芽的發育分化,磷肥不足,不但發育不良,而且花的形成遲緩,產生的花數也少,並形成不能結實的短柱花。
2,緩苗期
移栽後,對氮、磷肥的需求增加,合理施用氮、磷肥可促進根系發育,為植株旺盛生長打下基礎。氮肥施用過多,植株易 發生徒長,推遲開花坐果,而且枝葉嫩弱,容易感染病毒病、瘡痴病、疫病。
3,開花結果期
辣椒開花後進入坐果期,氮肥的需求量逐漸加大,到盛花、盛果期達到高峰。氮肥供分枝、發葉,磷、鉀肥促進植株根系生長和 果實膨大,以及增加果實的色澤 。
對越夏入秋栽培的辣椒,多施氮肥,能促進植株抽發新生枝葉。施磷、鉀肥能增強植株抗病力,促進果實膨大,提早翻秋 花多開花坐果,提高辣椒的質量和產量。 在施用氮、磷、鉀肥的同時,還可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施給適量的鈣、鎂、鐵、硼、銅、錳等多種微肥,預防各種缺素症。
要想對辣椒等作物施用磷肥,就要了解磷肥的適宜施用期和施用方法,不要等到辣椒等作物到了需磷的高峰期才追施,那就晚了。因為磷肥有它不一樣的特性。
二,磷肥的施用期和施用方法磷肥在土壤中易被固定,移動性差,不能表施,要集中施在作物根部附近,增加其與作物根系接觸的機會。磷肥還要早施,因為作物營養的臨界期多在苗期。磷肥可作基肥、種肥或早期追肥。以下所說的磷肥用量是以五氧化二磷為準,也就是純磷為量。
1,基肥
作一年生作物基肥的磷肥應占全生育期施磷量的 70%以上。因為磷素在作物體內再利用的運轉率可達吸收量的 70%~80%,比氮素的運轉率還高。所以,施足基肥不僅可以滿足作物苗期的需磷量,還可以避免後期脫肥,保持作物生長“旺而不衰”。基肥的施用方法如下 :
①,一年生作物的基型施用
對一年生作物施動時,多采用深施或分層施用,如糧食作物在缺磷的土填上每畝用磷肥5–8千克,相當於過磷酸鈣30~60千克或重過磷酸鈣8~16千克。
磷肥在施用時如果有結塊,應首先打碎、過篩,於犁地前均勻微施於田面, 與農家肥及其他化肥一起耕翻入土。在嚴重缺磷的土壤中,磷肥充足時可以採取分層施用的方式。糧食作物每畝用過磷酸鈣35~45千克,與農家肥一起撒施在田裡, 然後翻入深層中;另用過磷酸鈣15-25千克撒在田裡,粑勻整平,及時播種或插秧。
淺施的磷肥可供作物苗期需要,深施的磷肥可供作物生長中後期需要。深施的磷肥也可選用弱酸溶性磷肥。
②多年生作物的基肥施用
對多年生作物施磷肥時,約50%磷肥作基肥。以葡萄,茶樹、果樹為例,對於5年生葡萄植株,用磷肥3-4千克作基肥,與農家肥及其他化肥一起深施到根群的密 集處,對3~5年生的茶園施基肥時,可在離根莖30~40釐米處開1 條寬約15釐米、深20-25釐米的施肥溝,每畝用磷肥3~4 千克,與其他肥料一起施入溝內。
施果樹的基肥時,對幼樹可開穴或開環形溝深15釐米左右;成齡樹於採果後在樹冠外圍挖圓形或長條形溝,寬、深各50~60釐米。每株幼樹基施磷肥0.05~0.1 千克,盛果樹為0.2~0.4千克,將全年磷肥用量的50%左右埋在土中。
2,種肥
苗期的作物根系弱,此期是磷素營養的臨界期。對土壤嚴重缺磷或種粒小、貯磷量少的作物,如油菜、番茄、苜蓿、穀子等, 用水溶性磷肥作種肥,用量雖少,但有利於苗齊苗壯。
北方或山地寒冷地區,在大部分磷肥作基肥的情況下,春播時再用少量水溶性磷肥作種肥不僅肥效好,還可防止因春播施肥深而影響保墒。種肥施磷量佔全生育期磷肥用量的20%~30%。如果基肥用量少或未施,用作種肥的磷肥的用量應適當增加。種肥的施用方法如下:
①拌種
每畝用過磷酸鈣3~4千克,與1~2倍細乾的腐熟農家肥拌勻,也可以與少量細乾土混勻,再與浸種後陰乾的種子攪拌, 隨拌隨播。過磷酸鈣不能和種子直接接觸,否則會燒傷種子。
②條施、穴施、點施
條播的小麥、穀子用條施,穴栽的甘薯、馬鈴薯用穴施,點播的玉米、高粱、棉花用點施。磷肥施在種子下方或 側下方2-3釐米處。具體做法:每畝用過篩的過磷酸鈣10~15千克或重過磷酸鈣3~4千克,與5~10倍腐熟的農家肥混勻,順著挖好的溝、穴均勻撒肥,然後播種、覆土。
每畝用過篩的過磷酸鈣約20千克或重過磷酸鈣5千克左右。對秧齡小的品種宜淺施,將磷肥撒施在秧田上,耙入田面 6~8釐米深處,然後播種;對秧齡大的品種,可把過磷酸鈣或重過磷酸鈣與農家肥同時施入秧田,磷肥用量可適當增加。
3,追肥
有些作物在生長後期對磷肥反應非常敏感,如棉花在結鈴開花期,大豆在開花結莢期,甘薯在塊根膨大期,均需要較多的 磷肥。對於基肥不足的間套種作物,如果種肥不能滿足作物需要,應追施磷肥,追肥的施用方法如下:
①旱地追肥
一年生作物一般早追肥比晚追肥好。每畝用過篩的過磷酸鈣10-15千克或重過磷酸鈣3~4千克,晚玉米應追攻稈肥,棉花追蕾肥,豆類作物追花前苗肥,甘薯等作物在插植後60天左右追肥,具體做法與早地種肥相似,用溝施法、穴施法或點施法,磷肥肥效顯著。因為磷肥與土壤接觸面可減少到5%-10%,被土壤固 定的磷肥量僅佔20%~40%,比撒施時固定得少;而且磷肥多在根部附近,易被作物吸收。
②蘸秧根
每畝用過篩的過磷酸鈣3~4千克或重過磷酸鈣1千克左右,與2~3倍的腐熟的農家肥及泥漿拌成糊狀,隨蘸隨插,不能久放。
在秧田鏟秧時,每畝用過篩的過磷酸鈣4~6千克或重過磷酸鈣1~2千克,與農家肥等混勻後施入秧田,隨撒隨鏟,秧苗移栽後回青生長快。施秧苗肥與蘸秧根均屬於集中施肥方法,但比蘸秧根更省工。
④多年生作物追肥
多年生及生長期較長的經濟作物,因產量高需磷多,追肥次數多,磷肥對作物生長髮育影響也大,應重視施肥。其具體做法以春茶為例,可在正式採摘前25天左右追肥,對1~2年生的幼齡茶園要按叢穴施肥,而對叢栽種植的茶園採取環狀 溝施或弧形溝施的形式,施肥溝深度以7釐米左右為宜。茶樹要追 春肥、夏肥、秋肥,磷肥的比例一般以4:1:2為宜。
三,植株缺磷的症狀作物缺磷的症狀在形態表現上沒有缺氮那麼明顯。作物缺磷時植株生長緩慢、矮小瘦弱、直立、分枝少,葉小易脫落,色澤一般, 呈暗綠或灰綠色,葉緣及葉柄常出現紫紅色;葉片呈暗綠色或灰綠色,缺乏光澤。
因磷在植物體中可以再利用,因此缺磷的症狀一般從老葉開始,幼芽及根的生長受到明顯的抑制,根細弱而長,側芽成休眼狀態或死亡;根系發育不良,成熟延遲,產量和品質降低。
總之,根據磷肥不易移動的特點,所以在辣椒對磷肥的施用上,要在幼苗期施,也就是苗床上施,大田基施和生長期早施。要根據磷肥的形態施用,要與其他肥料配合施用,掌握一定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這對施用磷肥是很重要滴。 -
16 # 壯族人小羅
辣椒的生長髮育對氮、磷、鉀等肥料都有較高的要求,此外,還要吸收鈣、鎂、鐵、硼、銅、鋅等多種微量元素。整個生育期中,辣椒對氮的需求最多,佔60%,鉀佔25%, 磷為第三位佔15%。在各個不同的生長髮育時期,需肥的種類和數量也有差異。
-
17 # 三農那人那事
(1)根據土壤供磷能力,掌握合理的磷肥用量。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是決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應透過土壤取樣和分析化驗,確定土壤有效磷含量,根據土壤養分豐缺指標判斷土壤磷營養狀況。
(2)掌握磷肥在作物輪作中的合理分配。水田輪作時,如稻稻連作,在較缺磷的水田,早、晚稻磷肥的分配比例以2∶1為宜;在不太缺磷的水田,磷肥可全部施在早稻上。在水旱輪作時,磷肥應首先施於旱作。在旱地輪作時,由於冬、秋季溫度低,土壤磷素釋放少,而夏季溫度高,土壤磷素釋放多,故磷肥應重點用於秋播作物上。如小麥、玉米輪作時,磷肥主要投入在小麥上作基肥,玉米利用其後效。豆科作物與糧食作物輪作時,磷肥重施於豆科作物上,以促進其固氮作用,達到以磷增氮的目的。
(3)注意施用方法。磷肥施入土壤後易被土壤固定,且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差,這些都是導致磷肥當季利用率低的原因。為提高其肥效,旱地可用開溝條施、穴施;水田可用蘸秧根、塞秧蔸等集中施用的方法。同時注意在作基施時上下分層施用,以滿足作物苗期和中後期對磷的需求。
(4)配合施用有機肥、氮肥、鉀肥等。與有機肥堆漚後再施用,能顯著地提高磷肥的肥效。但與氮肥、鉀肥等配合施用時,應掌握合理的配比,具體比例要根據對土壤中氮、磷、鉀等養分的化驗結果及作物的種類確定。
-
18 # zz相思雨
在剛開始種的時候就施用磷肥讓其土地鬆弛才能長得好。
-
19 # 風中帥哥89
噴施芸樂收,三遍。辣椒,提質增產雙豐收。
-
20 # 搬磚狂魔
開花的時候和小辣椒出來這個時候施肥事半功倍,因為這時候是養分需求最高的時候
回覆列表
辣椒開花少,落花落椒多,結椒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生長旺盛,營養生長佔優勢,枝多葉多,消耗養分量大,植株瘋長徒長,如果在生長髮育期間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磷鉀水平,則能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開花多,落花少,結椒率高。具體做法如下:
在辣椒生長髮育期間,每月根部增施一次磷鉀肥,每次每畝施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40~50公斤,氯化鉀或硫酸鉀15~20公斤,將磷鉀肥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後,撒施在辣椒植株根部周圍的土壤中,再蓋上一層厚約3~5釐米的泥土,將磷鉀肥覆蓋住即可。同時,每10~15天葉面噴灑一次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或800倍星朋磷鉀一號水溶液,均勻噴溼所有的枝葉,以開始有水珠往下滴為宜,從葉面補充磷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