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0606-不忘
-
2 # EzioAuditoreAmor
沒有,黑死病時期也救不了,感染了要麼等死要麼被鞭子打一頓洗去所謂罪惡再等死。可笑的是當年義大利還知道封城處理,現在為所謂自由大旗搞成這局面。
-
3 # 鵬城最前沿
群體免疫以前有過案例嘛?
英國的“群體免疫”還沒有成功案例,有專家說群體免疫只不過是個幌子,或者被外界誤讀。
每個人的自身免疫都不同,成功的機率太小了,假設一下,如果成功了,這將又是人類的一場災難,在這種傳染高強度傳染病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單獨一個國家成功了,那病毒就會輸出出去。
如果
失敗了,一切將會是聽天由命,優勝劣汰淘汰掉沒有產生抗體的的人,這樣做太冒險,英國也不至於愚蠢到這個地步。
-
4 # 君子九思1976
縱觀人類歷史的發展,還沒有一次是因為人類自身獲得群體免疫力而結束的(人工干預除外)。免疫力是人類個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它不是靠群體免疫而獲得的,少數有免疫抵抗力的群體,不能阻擋無免疫能力的人群感染病毒。並且,免疫力對不同的病毒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如病毒在傳播過程中變異,並不意味著前期具有免疫力的人群不會被變異的病毒感染。
-
5 # 野喬342
謝邀。群體免疫策略成功案例止於目前是沒有的。即使成功於植物遺傳免疫試驗,但離動物與人的群體免疫還差得很遠。個體免疫是存在的,冠疫中有報道。但也只能說有“群體免疫”的可能,並不能支撐“群體免疫策略”論點。“策略”是拿大多數人做試驗,成功則已,失敗豈不等於判上億人的絞刑?因而註定“策略”只是:心閒紙上空談疫,病急床頭亂論醫。
-
6 # Lucifer2012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歷史上第二致命的傳染病,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感染率也達到了5%。
最後西班牙型流感在18個月內便完全消失
也就是說群體免疫,是以死亡全球人口的14%為代價,當然醫療水平不一樣,身體素質不一樣,病毒厲害程度也不一樣
-
7 # 高大汗
群體免疫力這種防疫概念實際上並不新鮮,接種疫苗就是群體免疫力的具體措施,如麻疹、肝炎疫苗、牛痘疫苗等,讓群體中對傳染病具有抵抗力的個體百分比越高,傳染病就越難以傳播,從而不容易發生大規模的爆發。
這次英國的說法乍一看邏輯上沒有問題,但有個前提是個體對於傳染病要能夠形成有長期且穩定的抵抗力,所以這種免疫方式通常適用於變異性不高的傳染病,如上述的麻疹、肝炎、天花等,而像基因變異性較高的流感病毒,即便接種過流感疫苗也無法保證百分百預防。
那麼問題就來了,
第一,新冠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藥還並未上市,目前只能以支援治療為主,更多的還是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力自愈,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旦地區的醫療系統崩潰,重症患者得不到救治,死亡率就會大幅上升,之前的武漢和現在的義大利都是如此,想想麻疹疫苗出現前20%的死亡率,所以英國政府確定他們的醫療資源能夠應付放棄管控之後的大量重症病例嗎?
第二,前面提到群體免疫力不適用於變異性高的疾病,而新冠病毒恰恰與流感病毒一樣,同屬單鏈RNA病毒,雖然目前對新冠病毒變異性強弱的研究仍不充分,但英國政府萬一賭錯了,代價是多少條人命?
-
8 # 血染戰旗紅
人類有沒有我不知道,但動物是有的。咱現在就說一個人兔大戰的故事。
曾經有一個國家,因為兔子氾濫成災而被折騰得焦頭爛額,甚至要出動轟炸機這種大殺器來對付它。
這個國家就是澳洲。
本來澳洲是沒有兔子的。1859年,有個叫托馬斯.奧斯汀的英格蘭農場主來到了澳洲。作為農場主,他的行李裡帶了24只歐洲兔和5只野兔,還有5只鵪鶉。這個老兄將它們放養在自家的農場裡。大家知道,兔子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全年都可以發情交配,孕期只有一個月,每胎可以生4至10只小兔。只要公兔給力,理論上每個母兔一年可以產下48至120個小兔子。澳洲又沒有兔子的天敵,於是這群兔子就大兔生小兔,小兔生幼兔,生生不息,兔群成幾何基數增長。從1866年開始,它們就以每年170公里的速度向全澳洲擴散,等到1900年的時候,它們就佔領了整個澳洲,而到了1926年,兔子的數量達到了巔峰——100億隻。100億隻,這是什麼概念啊?要知道當時澳洲總人口也才650萬左右,兔子的數量足足是人的1500倍。這兔子要是在咱中國,咱華人可就有口福了。作為大吃貨帝國,區區100億隻兔子怕什麼?不到十年時間我們能把它們吃到瀕危,什麼蒸、炒、烤、炸、燜、紅燒、臘……各種做法各種口味輪番上陣,讓你吃了還想要。可澳洲不一樣啊!澳洲人本來就不喜歡吃兔子肉,他們也不像咱們大吃貨帝國有那麼多的花樣吃法。在他們眼裡,兔子這貨除了能用來吃之外,也沒什麼價值。相反,它們還破壞當地生態平衡,過度啃食牧草還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擠佔其它動物的領地,造成其他物種的瀕臨滅絕。
為了對付這氾濫成災的兔子,澳洲人使出了渾身解數,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從傳統的打獵、捕捉、佈網到在胡蘿蔔裡下毒都試過了,結果卻收效甚微。1926年,澳洲政府花費巨資,在國內修建了三道縱貫全國的籬笆牆,用來隔離兔子,防止它們到處亂竄。可“然並卵”。後來,又有人提議,引進兔子的天敵狐狸來剋制它,可萬萬沒想到,兔子跑得太快,狐狸乾脆不追兔子改吃其他小動物了。這非但沒有制止兔子種群的增長,反而還引發了新的生態災難。終於,澳洲政府忍無可忍,出動轟炸機對兔子展開了狂轟濫炸。當然,這轟炸機投下的不是炸彈,而是毒氣彈。這一下果然奏效多了。兔子在轟炸機毒氣彈的狂轟濫炸下迅速死亡了一大片。可很快澳洲人就受不了了。為什麼呢?原來這毒氣彈管用是管用,但它敵我不分,在殺死兔子的同時,連帶著把許多奉公守法的好動物也殺死了,像什麼牛啊,羊啊,豬啊,雞啊……,簡直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直到上世紀50年代,澳洲科學家終於找到了對付兔子的辦法。他們從美洲引入粘液瘤病毒。這種病毒最大的特點是它只對兔子起作用,人和其他動物感染了什麼事也沒有。在粘液瘤病毒的傳染攻擊下,澳洲兔子遭受了滅頂之災,短短兩年就被消滅了99.9%。
那澳洲的兔災過去了嗎?沒有。雖然有99.9%的兔子被殺死了,可不是還有0.1%的兔堅強挺過來了嗎?根據達爾文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則,這些兔堅強們還進化出了可以抵禦粘液瘤病毒的功能。到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兔子的數量又恢復到了6億隻。如今澳洲人依舊談兔色變,為了對付這些抗病毒能力越來越強的兔子們,澳洲科學家、生物學家、病毒專家們不斷嘗試新的病毒物種,澳洲政府則嚴格禁止澳洲人養兔。如果有誰不經澳洲政府同意就養兔,將被處以4萬澳元約合20萬人民幣的罰款。
人兔大戰還將繼續。
-
9 # 雙子青崖
首先群體免疫是指
人群或牲畜群體對傳染的抵抗力。群體免疫水平高,表示群體中對傳染具有抵抗力的動物百分比高。
對於冠狀病毒來說,中國和義大利採取的是封城和禁止社會流動的策略,嚴格隔離感染者,這樣就控制住了病毒的傳染。
中國在17年前發生SARS時就是這樣,每個國家發生瘟疫的時候,都會從過去的經驗中尋找對策,這很容易理解的。
一個群體,作為群體,要有效阻止病毒的傳播,必須要形成所謂的群體免疫,達到群體免疫門檻。
每次都有流行性傳染病毒,只是有的傳染性大,有的小,我們中華民族經歷了這麼多年,怕過啥,一次小小的鼠疫怕啥。
又不是沒經歷過,要相信中國的科技發展,現在的病毒馬上就控制住了,現在的病毒多種多樣,我們醫療更先進,我相信,以後所以病毒我們都能控制住。
-
10 # 掙脫枷鎖的囚徒群體免疫策略以前有過成功案例嗎?
這個,成功的案例實在太多、太多,多到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到底有多麼多。
這麼說吧,任何生物種群,或者限定一下範圍,所有動物種群,都是從無以數計的群體免疫的保護中生存下來的。
如果沒有群體免疫,任何種群早就都被微生物消失了。
這樣說,你或者會感到驚異。
這是因為,你所認識的群體免疫是嚴重缺陷甚至是錯誤的。
那麼,
什麼是群體免疫呢?群體免疫,首先是一種自然生態平衡現象。
我們知道,在自然界,各種微生物無處不在。
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依賴於生存環境中的其他生物,這些生物個體被稱為微生物的宿主。
有一些微生物感染會導致宿主產生疾病,甚至死亡。
如果一種全新的傳染病出現在一個種群,所有成員都對這種疾病沒有抵抗力,醫學上叫易感者。
這些易感者非常容易被傳染源感染,然後自己也變成有傳染源去感染新的個體,這樣,疾病在這個種群就可以迅速傳播,最終可能會感染(絕)大多數個體。
最嚴重的情況,一次感染就可能導致一個種群所有個體全部生病、死亡,並最終的滅絕。
但是,絕大多數時候,感染並不會造成滅絕,而是導致一定比例宿主的疾病、死亡。
感染過後的倖存者的免疫系統會對這種病原體形成主動免疫,通常再也不會被感染,也就是有了人們常說的“免疫力”。
如果一次普遍性的感染後,種群中的多數倖存者都被免疫,也就是形成所謂群體免疫。
如果這種疾病再出現在這個種群,由於傳染源周圍大多數都是免疫者,疾病的傳播途徑就被阻斷,即使種群中有少數易感者也不容易被感染。
也就是說,一個種群只要有一定比例的成員被免疫,就可以對整個種群產生保護,疾病就不會在這個種群中流行,這就是群體免疫對種群的保護作用。
所有種群的延續都得到無以數計的成功群體免疫的保護但是,如上所述,一般的感染不會導致全部宿主都被免疫,種群中仍或有部分易感者。這樣,疾病雖然不會造成流行,但是也有生存的空間,即偶爾感染種群中的易感者,表現為疾病的散發。
這樣,微生物與宿主就會在這個種群中達成一種生態平衡,雙方都不至於被滅絕。
隨著種群中個體的更新換代,或者免疫退化,種群中積累越來越多的易感者;或者微生物變異產生更強的感染能力,上述平衡就可能被打破,就可以再次造成流行,並再次感染大多數個體,再次形成群體免疫。
就人類社會來說,在沒有開發出疫苗技術之前,人類與反覆流行的傳染病就是在這樣群體免疫的形成與打破的週而復始的動態平衡中生存下來的。
往更廣泛的生物領域來說,所有的生物種群都是在群體免疫形成、被打破和再形成的動態平衡中生存繁衍下來的。
因而,可以說,任何得以生存的種群中都發生過無以數計的成功的群體免疫,正是受到這些無以數計的群體免疫的保護才得以延續。
疫苗預防接種,可以不需要感染就在人群中建立起群體免疫的保護近代以來,科學給人類帶來的最大福利就是疫苗接種技術。
我們可以透過針對給人類造成嚴重危害傳染病病原體開發疫苗,透過預防性接種,不需要造成感染和疾病就會形成群體免疫,保護社群免於這些疾病的流行。
其中,最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徹底消滅了天花。
其次,就是將諸如麻疹、結核病、小兒麻痺,等等疾病隔絕在絕大多數人類社群之外。
正是疫苗接種技術的進步才讓人群得以免於早死於感染性疾病,在人類壽命延長中做出最最大的貢獻。
因而可以說,廣泛的(甲類)疫苗的接種是整個生物界最成功的群體免疫的典範。
自然群體免疫仍是微生物與人類宿主生態平衡主要因素疫苗形成的群體免疫針對的僅僅是部分可以造成嚴重疾病的病原體;還有一些可以造成嚴重疾病的病原體沒有開發出成功的,或者不夠有效的疫苗,比如艾滋病,比如流感。
另外,還有更多的可以造成非嚴重疾病的傳染性病原體沒有疫苗(出於成本效益考量不會開發),這些疾病仍依賴於普遍的感染在社群中建立群體免疫來維持平衡。
比如,普通感冒是比流感和這次COVID19傳染性更強的傳染病,它為什麼不會在人群中形成大流行,原因在於不同感冒病毒在不同人群中經常性流行,流行在不同年齡段人群“錯峰”出現,人群中對幾乎所有感冒病毒(200多少種)都形成了有效保護性的群體免疫。
因此,即使是今天,由普遍性感染形成的群體免疫依然是人類社群與微生物之間維持平衡的主要因素,佔比遠遠遠遠大於疫苗接種。
可見,群體免疫並不是你所認識到的群體免疫,群體免疫的成功無處不在。
-
11 # 醫學小偵探
不可否認一點,每個國家的國情都不一樣,因此會採取不同的新冠疫情防控策略也屬正常,但是對於英國提出的“群體免疫”策略,最近卻引起很大的爭議,它真的靠譜嗎?
下面我將從專業角度來給大家聊聊群體免疫!
什麼是群體免疫?群體免疫,其實又稱之為牛群免疫或者社群免疫。但不管是說“群體”、“牛群”還是社群,其實說的都是一個數量,而不是僅僅代表一個人的問題,就是透過在我們人群中達到一定數量的對這個新型冠狀病毒有免疫力的人,從而達到可以緩解,最後阻斷這個疾病在我們人群中的傳播,保護剩下那些沒有免疫力的人不被感染的過程。
看完上面這段話可能還有很多人沒有理解什麼是群體免疫,沒事,我們來看下面一張圖,你就會明白這個英國提出的“群體”免疫防控策略到底什麼意思了!
如圖:大家先來看左邊的一張圖,在這個人群當中,大部分人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是沒有免疫力的。正常情況下,其中只要出現一兩個感染者(紅色標註的人),那麼按照現在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指數(R0),大概是在3.0左右,也就是說一個人患者能傳染3個人,而這個R0只要>1,就代表它可以讓我們人群中蔓延!
這次新冠病毒的R0是3,可見它的傳播力有多強,正如圖中右邊所示:極易在人群中擴散。
那麼英華人想到的阻斷這種快速傳播的辦法是什麼呢?
他們想到的,利用的,也是大家熟知的病毒等病原體感染我們人體以後,會引起我們人體的免疫反應,產生記憶細胞,出現抗病毒抗體,從而建立起之前從未有過的對這次病毒的免疫力。簡單來講,就是大家平時說的感染者治癒出院後會有抗體,基本上不會被再次感染。
而英華人要做到這種群體免疫,得讓60%左右的華人主動被感染才能完成,這樣它才能更快時間控制住病毒傳播。
(圖2,紅色部分即英國群體免疫防控策略效果,綠色部分是我們其他國家採取防護措施後的疫情發展圖)
據最新統計資料英國現在大概有6000萬人左右,也就是說不做任何防護,得有三四千萬感染,才能建立起像如下圖那樣的大部分建立免疫力,從而達到圖中那樣的病毒自然而然傳播受到限制,也就保護了剩下一部分人不會被感染結果。
就好比把新型冠狀病毒困在一個周圍都有免疫力的人群當中,讓它慢慢消亡!
這種辦法聽起來,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可怕,但實際上它確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不是由某個人拍腦袋想出來的。
群體免疫成功案例是存在的!
大家想想天花是怎麼被我們人類消滅的,它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在非免疫性患者中死亡率很高,在歷史上對我們人類造成極大危害,尤其是在18世紀,歐洲殖民者把天花帶到新大陸,差點滅了印第土著居民。而直到後來,人痘接種術出現到最後是因為可以使用有效的疫苗,才得以消滅第一種人類傳染病。
而接種疫苗過程,就是群體免疫!
還有現在大家出生都要打的乙肝疫苗,也是一種群體免疫,讓我們早期就建立起抗乙肝病毒抗體,建立群體免疫力,才得以控制乙肝在我們人群進一步擴散傳播。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拿出疫苗本看,就懂了,接種疫苗過程其實就是建立群體免疫過程,成功案例是存在的。
但是哪怕如此、為什麼我們依然不建議群體免疫?第一,主動感染和疫苗接種建議群體免疫是不一樣的。目前新冠病毒疫苗還在研發,疫苗真正上市到我們群體使用,是經過嚴格臨床試驗的,安全性極高,可以說是一個風險極低建立群體免疫。而主動感染不是,病毒未經過滅活或者減毒處理,毒性是很強的,是一個帶高風險的操作;
第二,哪怕我們說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但是不代表它沒有死亡率,目前新冠肺炎死亡率大概在2%-3%,我們取最低的2%來計算,假如英國有一半的人,即3000萬左右人感染,那麼這群體免疫背後,其中可能帶來的就是27~91 萬人會因新冠而死亡,而這大部分可能就是有基礎疾病或高齡的人。這也是為什麼英國首相鮑里斯對公眾說:要做好失去所愛之人的準備的意思!
第三,還是那句話,群體免疫有成功案例,那就是接種疫苗,但是疫苗是經歷多次,大量臨床試驗,驗證安全且有效才上市的,副作用較少,致死率遠遠低於新冠死亡率,而新冠病毒沒有疫苗,英國選擇的是直接讓群眾感染新冠病毒來獲得群體免疫!
第四,如果採取英國這種群體免疫,勢必會造成一個高峰感染峰值,而這峰值帶來的可不是馬上感染人數下降,而是極可能會出現醫療系統癱瘓,呼吸機不夠用,那麼不僅僅新冠肺炎治療成問題,而這時候如果出現像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也要面臨沒有足夠急救裝置而死亡的風險。
-
12 # 全科夏醫生
群體免疫,還真不是英華人首創,在疫苗出現那一刻,就已經有了群體免疫最初方式!
而目前主動接種疫苗,本身就是群體免疫最主要的方式,我們人類透過接種疫苗,已經成功消滅了第一種傳染病——天花!
如圖:到1977年全球已經逐步根除了天花流行
在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佈世界及其人民已擺脫天花。
到1985年,也就不到10年,我們人類就停止常規預防接種天花疫苗。
所以,這個天花就是群體免疫成功案例,而且到最後也就不需要進行群體免疫了!
但是即使有這群體免疫成功案例,這跟英國提出的“群體免疫”防疫策略和接種疫苗還是不一樣。
一是,接種疫苗,種的是經過滅活或減活處理的病毒來激發我們免疫力過程,風險遠遠小於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去激發我們體內產生免疫力。
二是,疫苗可以保護任何一種群體,包括最需要群體免疫保護的老弱病殘;而主動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這可不是英華人想的怎麼樣就能主宰病毒怎麼發展的,年輕人感染可能會產生抗體,最後免受再次感染,但是對於中老年人或者有基礎性疾病的人,被感染後,轉重症,死亡率是很高的,小白鼠可能性很大!
-
13 # 營養醫師小麥姐
群體免疫不是新鮮事,我們呱呱墜地就開始接受群體免疫,那就是打預防針,但預防用的疫苗是減毒疫苗或基因重組疫苗,接種後是安全的,可不是英華人物競天擇的自然感染,這太不靠譜了,對英國老百姓和國際其他國家來說是都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所謂群體免疫是指人群中具有對傳染病的抵抗力的人多了,就會防止傳染病在人群中的傳播。比如我們出生當天就接種乙肝疫苗,這是基因重組疫苗,我們產生乙肝病毒抗體對乙肝病毒就有了抵抗力,不會得乙肝。再比如出生24小時後接種的卡介苗,這是一種減毒疫苗,對結核桿菌就有了抵抗力,不會得結核病。乙肝曾經是中國常見傳染病,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但廣泛的預防接種獲得群體免疫後,現在乙肝感染率已明顯下降。再比如卡介苗接種,我們獲得群體免疫,控制千百年不治之症“肺癆”。這些都是成為功的群體免疫案例,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天花、小兒麻痺症等等。
而英國所謂群體免疫是讓國民主動感染新冠病毒,注意不是疫苗。至少要使全國60%的人民感染新冠病毒才能獲得群體免疫,英華人口6600萬,那大約需要4000千萬人感染。按目前死亡率2~3%計算,將會有幾十萬人死亡,尤其是英國是個老齡化社會,死亡率可能更高,看看死亡率過7的義大利,後果很恐怖!太殘酷!放棄的將是沒有資源的窮人和老人。英國首相警告國民“要做好失去最愛的人準備”。這確定是一個愛民的政府?!
英國的群體免疫政策不止是對本國居民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國際社會的不負責任!在世界其他國家都在圍追堵截積極抗疫時,少數幾個國家卻放任自流,現在是地球村時代,各華人員交流頻繁,將會破壞其他國家的抗疫成果。重要的是,靠譜的群體免疫就是疫苗,如果英國任由疫情蔓延,病毒在人群中更新迭代,不停變異,等疫苗研製出來,已經無用。
-
14 # 人體探索者
有,在過去沒有疫苗的時代,人們主要靠的就是群體免疫。透過人和病原的相互適應,慢慢把一種新型的恐怖的傳染病變成兒童病(只容易在兒童時期發生的疾病,比如水痘這種傳染病,現在主要就是兒童發生,成人不發了,或者成人發病時症狀輕微)。
群體免疫是怎麼實現的呢?當一種新型傳染病出現時,一個人群所有人身體裡面都是沒有這種病原的特異性抗體的,大家都會被感染。感染之後,有一部分人(具體比例要看這種病原的殺傷性,像埃博拉這種就直接殺死百分之八十的人,新冠殺死大約百分之二到十的人)感染後會死亡,有一部分人體內會產生抗體,這部分人活下來,繼續繁衍。新生出來的人又感染,又死亡,又有部分人產生抗體活下來。。。。。慢慢整個人群中都有抗體了(沒有抗體的全死光了)
在歷史上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澳洲野兔氾濫,為了消滅野兔,澳洲人引入了澳洲大陸曾經沒有的副黏液病毒。很快,這種病毒殺死了98%的野兔,效果明顯。不過很快,沒有過幾年,群體免疫在野兔中建立,野兔的數量開始恢復。
這樣看上去,似乎群體免疫可以實現。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野兔一年繁殖四次,一次生十幾個,差不多一年就能成熟生仔。就這樣,野兔死了上億隻,經過了數十代才建立起群體免疫。而我們人類的繁殖速度。。。。。那要死多少人才能建立起對新冠病毒的群體免疫,這種死亡數量,在現代文明中是不可以接受的。
另外一個就是天花在歐洲肆掠多年,慢慢在歐洲人中建立了群體免疫(時間以百年為單位,死的人也以百萬計)。當他們大航行來到美洲之後,這種傳染病對於美洲的印第安人可以說是致命的。有一個德國醫生曾經這樣描述“印第安人是如此脆弱,當他們哪怕聞到一絲西班牙人的味道,都會死去”
絕大多數印加人,阿茲特克人死於這些歐洲的傳染病。這也是為什麼幾百個西班牙葡萄牙人就征服了美洲大陸。
不過隨著時間發展,剩下的人也逐漸了產生了抗體。
面對新冠,歐洲不少國家躺平,企圖消極用群體免疫來應對,這是難以想象的。在現在這個文明社會,你敢想象因為疾病一個國家死數十萬上百萬人嗎?即便死一萬人都受不了。。。。。。所以西方搞群體免疫註定行不通
同時也提醒我們,一定要加快疫苗研發,幫助我們的人民儘快透過疫苗實現群體免疫
-
15 # 2分鐘看世界
歐美踩著老人屍體,在群體免疫的道路上越行越遠,我們該怎麼辦?我們既沒有特效藥,
又沒有疫苗,
更不可能搞歐美國家草菅人命
大屠殺老百姓的“群體免疫”……
我們的壓力山大,
對手敢“清洗”65歲以上老人為“籌碼”,
我們既不能跟,也絕不能敗!
如何結局,
嚴防死守疫情倒灌,
中醫中藥漫灌,
加急疫苗和特效藥研製!
美國加州:近半數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來自養老院
歷史上很多文明都是由於瘟疫而消亡的。。。新冠病毒還會變異的,目前已經有跡象侵害幼童了,出現了10多起病例。西方躲避不了未來。群體免疫靠不住,抗體比例很低其實英國已經在群體免疫的路上狂奔了。我們要嚴防死守疫情倒灌,加急疫苗和 藥物研製。ADE是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的縮寫,
中文翻譯為“抗體依賴的增強作用”。
ADE效應有兩種:
第一種ADE效應是如果你得了A型新冠痊癒了,
體內有了A型抗體,
不要以為可以同樣抵抗B病毒,
體內的A型抗體反而可以增強B型病毒的毒性,
讓B型病毒繞過你的免疫系統直接攻擊你,
這種效應會導致病毒致死力增加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第二種是患者之前被同一種病毒感染過,
產生了抗體,
遇到發生變異的同源病毒時,
免疫系統派出了之前的抗體,
但是由於變異了,
所以抗體失敗,
等於不設防,
於是後果比沒有抗體的人嚴重得多,
因為沒有抗體的人免疫系統會正常工作,
而不是被無效抗體欺騙了。
簡言之,
ADE效應是導致變異後的同源病毒在有原始抗體的患者身上,
將會產生倍數級以上毒性的原因。
ADE效應廣泛存在於SARS-CoV
(這次爆發的新冠被命名為SARS-CoV-2)
所以說群體免疫是在賭博!!!
羅馬瘟疫後被日耳曼取代,
歐洲鼠疫 後 (阿拉伯引入)文明覆興,
美洲印第安人被天花消滅白人佔據......
歷史上,
歐美大役 的後果 都是 當地人幾乎死絕,
文明消失,外來人人、被外來文明佔據
這就是群體免疫的下場
回覆列表
有印第安人,曾經的一億印第安人對天花沒有抵抗力,經過這麼多年,五百萬印第安人民已經不懼怕天花了。“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