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裡花卉阿龍
-
2 # 魚丸號
如何實現山地農業機械化
如何實現山地農業機械化
我來答
我們過得很快樂
LV.2 2016-05-02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山區尤其是貧困山區。山區的貧困落後原因在於勞動生產力低下,一個突出的標誌就是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近年來,雖然國家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由於山地農機從研發、生產、推廣的效益比較低,因而發展滯後的瓶頸一直未能突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山地農業的機械化,就沒有全國範圍的農業現代化,也就難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解決山地農機發展問題,需要從全國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將其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做好政府的頂層設計,從政策、方針、措施上形成一整套支援體系。抓住適用性、可能性、可行性三個關鍵點全面突破,實現山區農業機械化的跨越式發展。
一、適用性——以國家的力量強化適合山地的農機研發
山地的共同特點:一是地形複雜,地塊或成梯形或成坡狀;二是地塊大小不一,農機的轉彎半徑不能太大;三是機耕道的覆蓋率低;四是土質結構複雜多樣。這就要求適合山地的農機必須是大功率、組裝式、輕型化,便於運送到待耕地塊。相對於平原使用的農機,山地農機要求科技含量更高,研發生產的成本也會更高。因此,強化山地農機的研發,僅靠經濟、科技落後的西部山區省份自身的力量很難實現,必須以國家的力量組織聯合攻關。一是在科研上,要把山地農機的研發作為國家重大科研專案,國家財政在科研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援;二是實行科研專案招標,調動全國的科研資源聯合攻關;三是在科研產品生產上選擇有實力的企業生產,在產品形成市場前,國家要在資金、原材料、稅收等方面給予企業適當的優惠;四是設立國家級農機研發成果獎,以調動科研人員和生產企業的積極性。
二、可能性——透過國家扶持,調動山地農民購農機、用農機的積極性
隨著“打工潮”的出現與持續,目前農村大部分農戶不同程度都遇上耕地難的問題,農民從思想感情上是歡迎使用農機的,但有一個成本問題。以貴州為例,目前每畝地的耕地價,平地80—120元;水田120—150元,一年兩季耕作費用就分別達近200元到300元,如果是山地,價格還會更高。以種糧食為例,每畝純收入僅為500元左右,不利於調動農民使用農機的積極性。因此要想使山地農業機械真正“化”起來,在推廣初期,國家應有適當的補助,讓農民用得起,幫助農民逐步養成使用農機的習慣。同時,繼續施行現行土地流轉的政策,提高山地農業的規模效應,發揮山地農機的更大的效益。在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種糧地與經濟林地的不同的收費價格,讓山地農機成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實現山地農業現代化的有力推手。
三、可行性——加強山區農機人才培養,培育支撐農機產業發展的人才隊伍
發展山地農業機械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養一支可以支撐山地農業機械化產業整體全面發展的人才隊伍,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專業技術人才短缺是制約山地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要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國家加大對山區農機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投入。一是扶持農機相關院校與高校相關專業的發展,最佳化現有專業結構,打造特色專業,為培養大量包括科研、製造、維修、推廣培訓、農機作業、農機具產業管理等適用型專業人才創造條件;二是完善校地合作機制,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和農業主管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高校提供人才培養平臺,科研院所提供技術支援、農業主管部門加強人才引進力度,可採取訂單式培養人才方式,使人才培養更具目標性,人才更具適用性;三是提高農機化從業人員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待遇,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條件、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穩定現有人才隊伍;四是大力開展繼續教育,提升現有農機從業人員的學歷層次、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五是扶持農機公司社會化服務隊伍的發展,抓好技能培訓,立足當地,服務當地,更好的發揮示範、推廣、輻射和帶動作用。
實現中國山地農業機械化,事關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千秋大計,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應堅持農機研發國家主導,農機推廣國家與地方各司其能各負其責。透過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推動“十二五”期間中國山地農業機械化有一個長足的進展。
-
3 # 三農河北
《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聚焦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山東方案”,把標準化的理念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著力打造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三生三美”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規劃確定了“六五四三三”的鄉村振興指標體系,即產業興旺“六化發展”、生態宜居“五有建設”、鄉風文明“四率提升”、治理有效“三項工程”和生活富裕“三個維度”。結合山東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趨勢,針對沿海、平原、山丘區、灘區、湖區等鄉村面貌,探索適宜性路徑。
規劃到2022年,全省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取得重要突破,30%的村莊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30年,山東特色美麗鄉村整體塑形,60%的村莊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35年,廣大鄉村“齊魯風情畫”全面展現,全部村莊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規劃還涉及6大重點工程,包括,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農業“新六產”發展、質量品牌建設、農業開放合作、生態保護支撐體系、脫貧攻堅等,以及13項重大行動計劃,包括農業科技“展翅”、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明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傳統文化傳承、人居環境整治、農業綠色發展、生態保護修復、鄉村社會治理、就業創業、農村基礎設施、農村公共服務等。
-
4 # 戶外野釣前哥
首先你要看是分佈在什麼地方的山區田地,比如說北方的田地大都是平原地區,現代化模式管理起來相對比較方便。而南方山區的田地大多是一片片梯田,有高有低,起伏不平。想用現代化模式管理,相對來說就比較困難了。
1、農業現代化管理,首先要增強管理意識,創新管理理念。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制定管理目標和管理措施,主動開展管理工作。管理工作者要清醒地意識到,只有主動發現農業種植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才能防患於未然、才能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順利前行。
2、加大農田水利建設,解決好山區農田水利問題。做到蓄水、引水、提水、噴灌、管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的基礎條件問題。做到可機械操作的農田作業,農產品加工中採用機電技術。
3、要實現農業現代化管理,必須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武裝管理人員。應對農業種植相關的資料進行資訊化。
-
5 # 世勳媽咪
2、從消費需求出發,打造面向消費市場的生鮮產品。生鮮電商模式主要適用於有機健康、且對精深加工的依賴程度較低的農產品,以品質產區和新鮮口感為主要吸引物,產品直接或經初步加工便可面向消費者,如蔬菜類、水果類、禽蛋肉類等。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391.3億元,同比增長約60%,大批生鮮電商企業應運而生,如盒馬鮮生、超級物種、順豐優選、佳沃、多利農莊等。
3、“企業+農戶/合作社+基地”的形式組建,強調與生鮮電商企業合作。依據生鮮電商企業的運營模式,存在兩種不同型別的生鮮電商企業合作模式。其一是與盒馬鮮生、超級物種、7Freash等生鮮電商平臺合作打造電商直採直供基地,由生鮮電商平臺制定次日銷售計劃,合作農場根據計劃進行採摘、包裝、冷鏈運送到門店。其二是與佳沃、多利農莊等農業品牌企業合作打造品牌基地,由企業對品牌基地進行全產業鏈管理,農戶獲得種植生產的勞動收入、分紅收入等。
4、加強農業基地的品質管理,保障農產品的產品質量。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農產品具有市場比較優勢,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農業基地品質的優劣直接關係到產品的產出質量(包括產品口感、新鮮程度、食品安全等)。不同於精品加工模式,生鮮電商模式只需要簡單的加工車間完成諸如蔬菜清洗、肉類分件、簡易包裝等工序,但其對於冷鏈儲存和運輸的需求較大,需要加強基地的品質管理,建設必要的設施裝置等。
(三)高階定製模式:以“高階定製”農業為核心,促進三次產業融合,打造特色農產品莊園,滿足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需要。適用於具有觀賞價值或養生價值突出的高階品類(如茶葉、中藥材等)。
1、以“莊園經濟”為引領,打造品牌化、定製化農業莊園。透過定製農業生產、精細化加工、文創包裝設計、生態休閒度假等活動,挖掘農業多重價值,打造有種植、有加工、有體驗、有品牌的農業莊園。與前兩種模式不同,高階定製模式更強調一二三產的融合,因此極大地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有利於地域性農業品牌的培育。
2、以高階品類為核心吸引物,定製產品和服務以滿足消費需求。高階定製模式對資源稟賦的獨特性尤為重視,主要適用於高階、具有較強觀賞價值和養生價值的農業品類,如茶葉、中草藥等。以高階茶葉領軍企業——小罐茶為例(市場售價每4g小罐48元起,遠超於同類產品)。小罐茶從茶葉品牌化出發,透過嚴格的全環節檢驗,和4g小罐裝、大師之作、特色包裝設計等,滿足茶葉愛好者和企業客戶的多樣化需要。
3、以“莊園群+合作社/企業”的基本形式組建,強調莊園的複合功能。以專業合作社或企業為引領,依據消費者定製化需求組織莊園群進行農業生產,並負責產品銷售和品牌等綜合管理。此外,莊園不同於基地,不單隻有生產種植功能,還有農業觀光、農事體驗、養生度假等,鼓勵莊園開發旅遊活動,實現“以農促旅、以旅興農”。
4、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亟需相關配套的完善。高階定製模式需要對產品進行精細化加工和設計等,因此對於相應設施裝置的完善更加註重,如產品加工坊、文創設計中心、品牌推廣中心等。另外,作為農旅融合發展的新模式,用以支撐莊園農業觀光、休閒度假、綜合服務等功能的相關配套也應加強。
-
6 # 農業白頭翁
你好,相對來說山地和平地最大的區別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山地坡度較大生產投入會比較多,機械化困難,管理麻煩,生產成本明顯增加。
2.山地相對來說水資源缺乏,水利灌溉設施修建難度偏大。
3.山地一般都存在高低差海拔高的地方農業生長影響比較大,海拔低的地方溫度相對較低。
4.山地一般都是半日照區域,光照不太均勻,東邊早上日照好,下午背陰,西邊傍晚日照好。
5.農產品成熟以後不利於採摘和運輸增加成本。
針對以上問題其實要發展農業限制性較大,需要因地制宜來發展農業,特色農業。如何來讓我們的山地也達到現代化種植可以完成的方面。
6.施肥打藥利用無人機操作,減少成本。
@植保科學
7.利用高低水源引種利用高低差水壓按照噴灌或者滴管降低人工澆水問題。
滴管技術
噴灌技術
8.利用反光膜原理儘量增加日照強度和時間達到滿足其生長的光照要求。
反光膜
9.標準化做臺階式種植平面,保證農業機械可以正常進去並且施工。
10.大力修建主道路減少交通帶來的負面影響,交通方便可以降低大部分額外開支。
個人建議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山地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管理。
-
7 # 笨蛋貴哥哥
我家長在福建閩北,福建境內峰嶺聳峙,丘陵連綿,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山地、丘陵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因而山地農業現代化建設對於福建來說是個棘手之事!最近這些年,透過土地流轉,資金的扶持,對以往的小農經濟作耕形式往現代化規模經濟作耕形式有所轉變,但難度還是很大。
建議發展林下經濟,多層次發展,搞好種養殖結合經濟!多往種植管理半自動現代化、養殖規模化,加工自動化方向發展!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附加值!
-
8 # 山婦黃翠麗
山地農業要實現現代化,需要現代化農業的先進的裝置,水資源引入,動力資源的架設等,要讓這些裝置和資源進入山地農業發展的場所,首先就要先行修築道路。
山地修築道路並不容易,今日能夠符合農業發展的山地,一般都較為偏僻,修築道路也更長。土地確權後,許多修築道路必經之所,常常涉及到私人的財產,這就需要協調或給予賠償。由此就產生了較多的資金投入。
在山地發展現代化的農業,要有一定的規模,小打小鬧無法立足生存的。必須得有一定規模的發展範圍,才能夠得到發展。
要在山地發展有規模的農業現代化,資金問題必須得到解決,其次就是發展的專案,山地不適合種植熱帶水果和熱帶植物,甚至有的地方連水稻都不能種植,這就必須選擇適合山地發展的養殖、種植業,由於投資較大,不宜做低產值農業的發展。
只有高產值的農業發展,才能實現山地農業現代化,才能維持農業現代化裝置的運轉!
建議種植名貴中藥材和高質量茶葉,養殖方面,可考慮牛羊植入晶片編號放養
-
9 # 叒果三千
現代化只是一個理念。只要規模提升了,合理化了,商業化,得到有效的經濟效益,我們應該都可以說是現代化了。
現代化的山地產業很多了,可參考山地旅遊,山地茶葉,山地果園,山地養殖。
那如何才是實現了現代化呢?
第一 ,規模化。山地由於限制比較多,如何有效的規模化得根據不同物件來說。山地養殖 ,山地果園,只要實現大規模化,現代化已有初具模型。
第二,合理化。何為山地農業合理化?科學的種植養殖,標準合規的加工,衛生環保的發展理念。
第三,商業化。現在我們處於資訊時代的高速發展時期,有效的合理的商業化道路很多,電商網商社交網路,這班車上車條件很容易。
-
10 # 千面人生之來過
山地農業如何實現現代農業一直是我們貴州山區的一大難題。它牽涉到很多比較實際的問題,首先是人均土地少,難管理,難耕作,梯田多,山地多,不宜使用現代化機械裝置。機械裝置以微耕機之類的半自動機械為主。要想讓山地農業實現現代化農業生產必須另劈溪徑,大膽創新,開劈出新型山地現代化農業。
例如幾年前,我們遵義這邊,我的一個兄弟就成功的開劈了一條新的山地現代化農業道路。他是怎麼辦到的呢?這就是他的信心和實幹精神所至。
當初他和我都是農民工,做電焊的。因為打工掙了點兒錢,去了趟北京,學習了大棚種植技術,回來後利用自己的兩畝地做實驗,幾經周折,克服了很多困難,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得到了政府的表彰,政府借鑑他的經驗把我們村的土地整合後統一做成了現代化農業的大棚荒菜基地。後來全縣各地都有了自己的特色現代化農業。
-
11 # 智慧農業經理人
管理方面可以用無線智慧水肥灌溉系統,土壤墒情監測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病蟲害防治系統,影片監控系統,這幾塊系統相結合,可以形成物聯網智慧農業,基本能夠實現基地的日常管理。
-
12 # 秦風熱線
中國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難點在山區,尤其是貧困邊遠山區。
這裡地形複雜,地塊大多是坡底或臺狀地,大小不一,機械化使用率低,有的地方至今還保持著傳統的農耕方式。
要實現山地農業現代化,就要強化山地農業的研發,國家必須組織力量聯合攻關,可調動全國科研力量,根據氣候、地理、地形、市場等,進行聯合攻關。
同時,國家透過政策扶持,鼓勵和調動當地農民購買試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加強適合山地農業作業生產機具的研發,多生產農民朋友喜愛的現代農機具,以提高他們的生產力。
大力引進現代農業企業,根據各地特色,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漁則魚,宜牧則牧,以示範帶動農民改變傳統觀念和生產方式,走共同富裕之路。
-
13 # 無敵鄉村小媛子
西南農村,老家屬於丘陵地帶,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
山地農業難,難在地形,更難在人心!
單純的規模種植對於山地農業來說不一定會有良好的經濟效益,但或許能從其它方面彎道超車。
我們談到地形,一望無際的平原讓人覺得遼闊,卻少了幾分神秘,山地的一高一低都能激發人無窮的探索慾望,如果現代農業發展不了,為何不能乾脆點,直接做成傳統農耕,再結合發展現代旅遊業…傳統農耕也是具有極大優勢的,大多數人之所以放棄,恐怕在於它的變現能力微乎其微,但這種歷史價值的經濟效益其實是巨大的,如果能將大家的文化和精神追求結合旅遊業注入到山地農業,我相信一定會看到春天。
-
14 # 蘇北人在寧夏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山區尤其是貧困山區。山區的貧困落後原因在於勞動生產力低下,一個突出的標誌就是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近年來,雖然國家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由於山地農機從研發、生產、推廣的效益比較低,因而發展滯後的瓶頸一直未能突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山地農業的機械化,就沒有全國範圍的農業現代化,也就難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解決山地農機發展問題,需要從全國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將其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做好政府的頂層設計,從政策、方針、措施上形成一整套支援體系。抓住適用性、可能性、可行性三個關鍵點全面突破,實現山區農業機械化的跨越式發展。
一、適用性——以國家的力量強化適合山地的農機研發
山地的共同特點:一是地形複雜,地塊或成梯形或成坡狀;二是地塊大小不一,農機的轉彎半徑不能太大;三是機耕道的覆蓋率低;四是土質結構複雜多樣。這就要求適合山地的農機必須是大功率、組裝式、輕型化,便於運送到待耕地塊。相對於平原使用的農機,山地農機要求科技含量更高,研發生產的成本也會更高。因此,強化山地農機的研發,僅靠經濟、科技落後的西部山區省份自身的力量很難實現,必須以國家的力量組織聯合攻關。一是在科研上,要把山地農機的研發作為國家重大科研專案,國家財政在科研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援;二是實行科研專案招標,調動全國的科研資源聯合攻關;三是在科研產品生產上選擇有實力的企業生產,在產品形成市場前,國家要在資金、原材料、稅收等方面給予企業適當的優惠;四是設立國家級農機研發成果獎,以調動科研人員和生產企業的積極性。
二、可能性——透過國家扶持,調動山地農民購農機、用農機的積極性
隨著“打工潮”的出現與持續,目前農村大部分農戶不同程度都遇上耕地難的問題,農民從思想感情上是歡迎使用農機的,但有一個成本問題。以貴州為例,目前每畝地的耕地價,平地80—120元;水田120—150元,一年兩季耕作費用就分別達近200元到300元,如果是山地,價格還會更高。以種糧食為例,每畝純收入僅為500元左右,不利於調動農民使用農機的積極性。因此要想使山地農業機械真正“化”起來,在推廣初期,國家應有適當的補助,讓農民用得起,幫助農民逐步養成使用農機的習慣。同時,繼續施行現行土地流轉的政策,提高山地農業的規模效應,發揮山地農機的更大的效益。在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種糧地與經濟林地的不同的收費價格,讓山地農機成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實現山地農業現代化的有力推手。
三、可行性——加強山區農機人才培養,培育支撐農機產業發展的人才隊伍
發展山地農業機械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養一支可以支撐山地農業機械化產業整體全面發展的人才隊伍,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專業技術人才短缺是制約山地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要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國家加大對山區農機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投入。一是扶持農機相關院校與高校相關專業的發展,最佳化現有專業結構,打造特色專業,為培養大量包括科研、製造、維修、推廣培訓、農機作業、農機具產業管理等適用型專業人才創造條件;二是完善校地合作機制,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和農業主管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高校提供人才培養平臺,科研院所提供技術支援、農業主管部門加強人才引進力度,可採取訂單式培養人才方式,使人才培養更具目標性,人才更具適用性;三是提高農機化從業人員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待遇,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條件、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穩定現有人才隊伍;四是大力開展繼續教育,提升現有農機從業人員的學歷層次、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五是扶持農機公司社會化服務隊伍的發展,抓好技能培訓,立足當地,服務當地,更好的發揮示範、推廣、輻射和帶動作用。
實現中國山地農業機械化,事關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千秋大計,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應堅持農機研發國家主導,農機推廣國家與地方各司其能各負其責。透過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推動“十二五”期間中國山地農業機械化有一個長足的進展。
-
15 # 旗甲生態農莊
山地農業如何實現現代化?
山地農業是指在山地形態下,開展的可耕作或者是從事農事活動的統稱。
這類農業最大的特點是塊多、面小、分佈零散,垂直帶狀分佈明顯。
山地農業相對平原農業來說,耕作難度係數大,單位生產效率低,是農業型別中比較難啃的一塊骨頭。
國家早在很多年前就提出實現農業現代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農業有了質的飛躍。
農業現代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歸根結底是生產要素的現代化,即勞動力、土地、資本、企業家才能,我們總結為人和物的要素組合。
搞清楚了這幾點,我們分析山地農業如何實現現代化,就相對容易的多。
根據山地農業塊多、面小、分佈零散的特點,舉個例子種植大田作物,比如說水稻,玉米,試想這樣的地方使用機器是多麼艱難,普及機器不太可能,會不會多付出勞動成本,整體算下來,僅僅是弄個吃喝,想要盈利不太可能。
那麼我們可不可以不種大田作物,改種其他作物,比如藥材、經濟林、單位產出效益高的品種呢?
那當然可以了,充分發揮土地優勢,種植適合當地土壤結構的品種,發揮資本優勢,企業家才能,提高土地生產效率。
這是從種植的角度去考慮,我們在衍生一些,把種植農業發展成觀賞農業,山地農業良好的地理形態,用心打造一番,吸引城裡人觀賞,體會農業的魅力,豈不是更好?
農業現代化,就是農業不停的追求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有產能優勢,還要有生態優勢。
綜上所述:山地農業的現代化,就是各生產要素的現代化,是各要素有機結合,發揮最大效能的結果。 -
16 # 山鄉吉吉
大家好!我是三鄉吉吉,山地農村如何實現現代化!這個問題我來答一下:
1,我來說說我們這裡的山地,我們這裡山多,田地零散,道路不便,很多田地在兩山之間,而且是小路彎曲窄長。很多農田連一般的農民自己做的木製板車都通不了,我家就有差不多一半這樣的農田,今年疫情期間我已經用鋤頭把它挖好了。
2,真正的山地地區要想實現現代化,是一個比較慢長的過程,需要國家政策和財務的大力支援,需要縣級以上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援,需要地方農民的配合與支援。
3,真正的山地地區,想要實現現代化需要投入很多資金、人力及時間,整合農田、修路及田地山地徵收問題都是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4,希望山地地區在黨的領導下早日實現現代化,讓山地農民感受到現代化的方便和福利。
-
17 # 清晨的陽光38528
我在雲南,山多地少,年輕人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兒童種田種地辛苦啊!個人觀點:山地農業現代化是未來趨勢!
一是山地農業引進企業,如滇西冬春蔬菜、水果企業規模化種植,透過企業引導帶動農業現代化;
二是政府政策扶持、國有企業惠農補貼,如農用機械費用減免、菸草等國企機耕路水渠補貼等。
三是推廣現代化的節水灌溉技術,推廣噴灌、滴灌技術;
四是推廣溫室大棚,提升光照、溫度、水分管控技術。
回覆列表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山區尤其是貧困山區。山區的貧困落後原因在於勞動生產力低下,一個突出的標誌就是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近年來,雖然國家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由於山地農機從研發、生產、推廣的效益比較低,因而發展滯後的瓶頸一直未能突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山地農業的機械化,就沒有全國範圍的農業現代化,也就難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解決山地農機發展問題,需要從全國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將其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做好政府的頂層設計,從政策、方針、措施上形成一整套支援體系。抓住適用性、可能性、可行性三個關鍵點全面突破,實現山區農業機械化的跨越式發展。
一、適用性——以國家的力量強化適合山地的農機研發
山地的共同特點:一是地形複雜,地塊或成梯形或成坡狀;二是地塊大小不一,農機的轉彎半徑不能太大;三是機耕道的覆蓋率低;四是土質結構複雜多樣。這就要求適合山地的農機必須是大功率、組裝式、輕型化,便於運送到待耕地塊。相對於平原使用的農機,山地農機要求科技含量更高,研發生產的成本也會更高。因此,強化山地農機的研發,僅靠經濟、科技落後的西部山區省份自身的力量很難實現,必須以國家的力量組織聯合攻關。一是在科研上,要把山地農機的研發作為國家重大科研專案,國家財政在科研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援;二是實行科研專案招標,調動全國的科研資源聯合攻關;三是在科研產品生產上選擇有實力的企業生產,在產品形成市場前,國家要在資金、原材料、稅收等方面給予企業適當的優惠;四是設立國家級農機研發成果獎,以調動科研人員和生產企業的積極性。
二、可能性——透過國家扶持,調動山地農民購農機、用農機的積極性
隨著“打工潮”的出現與持續,目前農村大部分農戶不同程度都遇上耕地難的問題,農民從思想感情上是歡迎使用農機的,但有一個成本問題。以貴州為例,目前每畝地的耕地價,平地80—120元;水田120—150元,一年兩季耕作費用就分別達近200元到300元,如果是山地,價格還會更高。以種糧食為例,每畝純收入僅為500元左右,不利於調動農民使用農機的積極性。因此要想使山地農業機械真正“化”起來,在推廣初期,國家應有適當的補助,讓農民用得起,幫助農民逐步養成使用農機的習慣。同時,繼續施行現行土地流轉的政策,提高山地農業的規模效應,發揮山地農機的更大的效益。在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種糧地與經濟林地的不同的收費價格,讓山地農機成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實現山地農業現代化的有力推手。
三、可行性——加強山區農機人才培養,培育支撐農機產業發展的人才隊伍
發展山地農業機械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養一支可以支撐山地農業機械化產業整體全面發展的人才隊伍,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專業技術人才短缺是制約山地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要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國家加大對山區農機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投入。一是扶持農機相關院校與高校相關專業的發展,最佳化現有專業結構,打造特色專業,為培養大量包括科研、製造、維修、推廣培訓、農機作業、農機具產業管理等適用型專業人才創造條件;二是完善校地合作機制,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和農業主管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高校提供人才培養平臺,科研院所提供技術支援、農業主管部門加強人才引進力度,可採取訂單式培養人才方式,使人才培養更具目標性,人才更具適用性;三是提高農機化從業人員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待遇,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條件、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穩定現有人才隊伍;四是大力開展繼續教育,提升現有農機從業人員的學歷層次、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五是扶持農機公司社會化服務隊伍的發展,抓好技能培訓,立足當地,服務當地,更好的發揮示範、推廣、輻射和帶動作用。
實現中國山地農業機械化,事關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千秋大計,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應堅持農機研發國家主導,農機推廣國家與地方各司其能各負其責。透過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推動“十二五”期間中國山地農業機械化有一個長足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