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劉侃評書
-
2 # 深圳觀瀾劉教練
他作為史官的職業道德就是忠於歷史,因他如實記錄當時漢王朝的李陵冤假錯案。惹怒漢武帝,被設局株連,被判死刑或交50萬兩贖金。
當時司馬遷官小錢少無人敢保,為了完成「史記」,只能接受奇恥大辱的宮刑保命完成史記。漢武帝本來看司馬遷不順眼,為了震懾百官,便同意處宮刑。
古代君叫臣死,不得不死。
-
3 # L不負韶華C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和漢武帝的時代,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關係。他不僅是這個時代的觀察者和記錄者,他還是這個時代的參與者,甚至於是受害者。這些經歷無不對《史記》的寫作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大家都知道,漢武帝時代有一位名將:“飛將軍”李廣。司馬遷和漢武帝之間的恩怨過節最終爆發出來的時候,這根導火線就埋在李家。這話怎麼說呢?李廣有一個孫子叫李陵,所謂將門無犬子,李陵也繼承了先人的遺志,在戰場上很積極地和匈奴人作戰,表現很不平凡。但李陵在一次和匈奴作戰過程中所做的事情,卻給與他素無來往的司馬遷招來了不測之禍。天漢二年,漢武帝派遣李廣利帶領三萬騎兵出擊匈奴。這個李廣利,就是到大宛搶汗血寶馬的貳師將軍。同時,漢武帝又派李陵率領五千步兵,作為偏軍。結果就在這次戰爭中,李陵投降匈奴了。李陵不是很英勇嗎?怎麼投降了?在投降前,李陵的確做過艱苦的抵抗。但李陵率領的軍隊只有五千人,而且都是步兵,他們被一支八萬人的匈奴部隊包圍了,凶多吉少可想而知。李陵率領部下且戰且退,連續戰鬥了八天。李陵的爺爺李廣,最大的特長就是善於射箭。李陵也繼承了這門絕技,他率領的部下,基本上都是他訓練出來的神箭手。但連續戰鬥八天,隨身攜帶的箭,漸漸射完了,糧食補給又跟不上,也沒有援軍,所以儘管李陵作戰非常英勇,帶領著部下殺敵萬餘,但自己的隊伍也損失了一大半。這個時候單于一面加緊對李陵部隊的攻擊,一面派人招降李陵。李陵說自己把仗打成這樣,沒臉回去了,於是就投降了匈奴。訊息傳回長安,漢武帝雷霆大怒。需要注意,這個事情發生在公元前99年,已經是漢武帝晚年了。這個時候的漢武帝,年長威重,已經是一位權威不容置疑的帝王了。所以龍顏一怒,幾乎所有公卿大臣都順著漢武帝的旨意,紛紛譴責李陵的叛國行為,說他罪不容誅。這時候,只有一位地位並不算太高的臣僚願意為李陵作辯護。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太史令司馬遷。太史令負責觀察記錄天文星象,主持編定曆法,也負責歷史文獻的整理、儲存。所以太史令往往是很有學問,但政治地位並不高的人。司馬遷說:第一,司馬遷和李陵雖然沒有深交,但透過多方觀察,司馬遷稱讚李陵是“國士”,是國家難得的賢才。為什麼呢?司馬遷說李陵這個人,仁孝、誠信,平時善待士卒,很得人心,上了戰場以後,經常懷著以身殉國的豪情壯志。第二,李陵這次率領的只有五千騎兵,面對匈奴八萬鐵騎,能夠這麼勇敢作戰,堅持這麼久,已經很了不起了,已經大長了漢朝的軍威。第三,根據對李陵為人的判斷,根據對這次戰爭經過的瞭解,司馬遷強調李陵的投降可能有隱衷。有句老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李陵不像是個貪生怕死的人,投降很可能是權宜之計,因為敵人實在太多,實在是寡不敵眾。李陵可能是打算先在匈奴潛伏下來,等待機會為漢朝做事。其實司馬遷和李陵並沒有什麼太深的交往,再加上他地位不高,本來不一定需要發言。他這樣做的原因,可能是司馬遷對世代為將的李家比較敬佩,尤其對充滿了傳奇色彩的“飛將軍”李廣,充滿景仰之情,所以願意為他的孫子李陵說句話。另外,司馬遷後來自己回憶這件事情,說他當時講這番話“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司馬遷《報任少卿書》)。這句話有兩種理解,一是認為當時很多人落井下石,尤其是和李陵有過節的人,趁機打擊他。司馬遷希望漢武帝不要偏聽偏信。還有一種理解,司馬遷講這些是為了寬慰漢武帝,讓他想開些。因為漢武帝以前蠻欣賞李陵,聽到李陵投降的訊息,除了一般的憤怒之外,還有一種被辜負的感覺,這種感覺更加令人傷心。所以司馬遷說,李陵很可能是假投降,這是安慰漢武帝,說你不會看錯人的,他會報答你知遇之恩的。司馬遷認為自己這番話是為了平撫漢武帝的心情,但卻在無意中觸碰到了漢武帝的一個軟肋。不要忘了,這次李陵率領的只是偏師,真正主力是李廣利率領的三萬騎兵。李廣利戰況如何?首先,李廣利面對的不是由單于親自率領的匈奴精兵,因為單于的部隊被李陵遇上了。其次,李廣利雖然在戰爭初期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後來被匈奴軍隊包圍,損失了百分之六七十的兵力。把李廣利的戰績和李陵的戰績比對一下,誰更英勇?顯然是李陵。根據這個情況,司馬遷越是盛讚李陵的作戰能力和成績,越反襯出李廣利的無能。不幸的是,這位李廣利正是漢武帝的親郎舅。從打大宛開始,漢武帝就希望這個大舅子能立點戰功,以便於封賞他。但李廣利實在不爭氣,漢武帝不斷給他機會,他卻從來沒有大搖大擺地勝利過。這在當時很可能已經成了輿論的一個笑柄。所以一聽司馬遷這些話,漢武帝的神經就很敏感,以為這是拐彎抹角地抨擊李廣利,當然也牽涉到他自己的用人問題。於是司馬遷說這番意在勸慰漢武帝的話,漢武帝不僅沒有領情,反而產生了誤會,一怒之下把司馬遷打入大牢,處以宮刑。這不僅是十分殘忍的刑罰,而且是極大的人格侮辱。司馬遷遭受的心理打擊很大。但也正是這樣不幸的遭遇,促使他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被後世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不朽鴻篇——《史記》。
-
4 # 考古軍中馬前卒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們常說以史為鑑,一個人如果讀了不少史書,按說多少都會從歷史當中學到一點經驗,最起碼也能知道不跟昏君講道理,特別是在氣頭上的時候,更何況是司馬遷這樣能夠從三皇五帝寫到漢武帝的人呢?
其實,司馬遷當然懂歷史,也看得清現實情況,只是他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罷了。
想要理解司馬遷在李陵一事上的想法,最直接的材料莫過於他的《報任安書》,在這封寫給至交好友信裡,司馬遷提到了他對李陵的看法:
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異路,未嘗銜杯酒,接殷勤之餘歡。然僕觀其為人,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蓄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
司馬遷跟李陵沒有密切的來往,都沒有私下吃過飯喝過酒。但是根據司馬遷的觀察,李陵這個人不錯,是忠臣孝子,而且不驕傲,有“國士之風”。須知,國士這樣的稱號可不是隨便一個好人就能夠獲得的。
李陵北伐之初,捷報頻傳,漢武帝大喜,群臣皆恭賀,把李陵吹到天上;李陵一敗,情況不明,漢武帝怒火沖天,馬屁精們望風改口,紛紛詆譭李陵,沒有一個人肯說句公道話。
漢武帝呢,不分青紅皂白,逼死了李陵的部下陳步樂,還想要殺掉李陵全家。這時候司馬遷實在忍不住了。剛好漢武帝問司馬遷怎麼看,司馬遷就竹筒倒豆子,講了李陵是什麼樣的人品,他出徵有多麼不容易,並且推測李陵之所以不自殺,是為了尋找機會重新歸漢。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司馬遷本來是要被處死的,又沒錢贖罪,為了完成《太史公書》的編撰,只能接受了最屈辱的宮刑。
是司馬遷預料不到這樣的風險嗎?
自然不是,他也不是頭一天認識漢武帝。漢武帝性格中剛愎自用以及殘酷無情的一面,他自然也是清楚的。
那為何偏向虎山行?
恰恰因為司馬遷是一位“良史”。
所謂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先秦時期的優秀史官們為了秉筆直書,可以不要腦袋。 司馬遷編撰《太史公書》,是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 比寫一朝一代的歷史更加宏大,在他內心深處,想必也是以齊太史、晉董狐這些人為榜樣的。如果面對身邊的不合理都不敢直言,又何談去對歷史說實話?
所以,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結果了。
-
5 # 細說簡史
熟悉歷史的都知道司馬遷是文學史上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在自己的領域中,憑一己之力完成了震古爍今巨物著,對後世產生巨大的影響,那麼他為什麼會慘遭宮刑呢?
震古爍今1、司馬遷的爺爺和父親都屬道家,而且還是朝廷的天官,和現在主管天氣預報不同,古時候的天官那是了不得的,天象風雲,這可是帝王之學,乃天道,是連儒家都不敢輕易染指的領域。而司馬遷的父親在教導他時,又加入儒家的思想,也是希望兒子能綜合所長,成為一代大家,這就是司馬遷的教育背景。
2、和幾乎所有的天才一樣,司馬遷也是一個非常浪漫和率性的人,他熱愛一切,尤其愛才,無論古今。所以他專門跑去韓信的墳前拜祭;去看過堯舜的歸宿;去看過屈原投水的羅江;他為李斯不能與周召並列而惋惜;他為賈誼抑鬱逝去而同情。哪怕受刑之後,那些行刑的酷吏在他的書中依然有客觀可取的一面。
慘遭宮刑1、可以說司馬遷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在這種由衷讚賞的感情裡傾注出來的,而項羽和李廣這兩人尤甚。同樣是失敗的英雄,同樣是才氣天下無雙,同樣的豪氣干雲浪漫無比,在他們身上的精神,司馬遷應該是最能體會和共鳴的。所以《項羽本紀》才能寫得那樣精彩,《李將軍列傳》才能寫得那樣耀人。報任安書已經明確說了,司馬遷李陵並無私交,只是司馬遷觀察李陵,其人孝,信,廉,義,讓,常思奮不顧身以報國,有國士之風。
2、李陵投降乃是迫不得已,在投降之前,其五千步卒幾乎把匈奴掀翻了天,可以自己去看李陵這一仗,真正的天才將領,指揮得當將士用命。這一仗無論如何已經表明李陵忠漢之志,而且戰報已經傳到漢廷了。即使投降了,又怎麼苛責呢?這時候那些貪生怕死保妻子的大臣開始攻詰李陵,司馬遷在漢廷地位並不高,沒多少話語權,他看不過,為這個非親非故的青年將軍仗義執言,便遭受如此橫禍。怎麼說呢?刑餘之人真丈夫,全保之軀盡閹豎。
3、所以,李陵一案,以司馬遷的人物性格來說,悲劇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一個才華橫溢的青年將領遭受誣陷,如果此刻不站出來為之說話的話,那就不是司馬遷了。哪怕整個朝堂寂靜如斯,只有一個人會站出來的話,那一定是司馬遷,也只會是司馬遷。然而,腐刑之後,司馬遷有一千種理由選擇逃避,他卻沒有,他選擇了面對;他也有一千種理由選擇痛斥,他卻沒有,他選擇了熱愛,這也真正是司馬遷。正如羅曼羅蘭所說,在真正認清了生活的黑暗和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這才是真真正正的英雄主義。司馬遷曾經寫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這樣的天下名句,可以說他應該是贊同人性趨利避害這種觀點的。
千古不朽1、那麼很明顯,司馬遷之所以在宮刑和死刑中選擇了宮刑,是因為他認為比起死刑,宮刑更有價值。但這一切與死刑相比都更加美好,在司馬遷眼中,死刑就意味著: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死刑就意味著: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要麼捨棄身前名,用身後的創作來完成自我救贖。他做出了對他而言更簡單的選擇。事實證明,司馬遷選對了,雖然這種喜悅他自己已經體會不了了,但我們所有人讀到史記時,那一聲聲驚歎,一陣陣唏噓都是對他在天之靈的一種告慰。
2、在《太史公自序》中:”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意”是指他父親司馬談對他修明史書,延續周公,孔子事業的期望。司馬遷特意強調了兩遍:這個期望寄託在我身上,我怎麼敢推辭。《史記》的偉大毋庸置疑,但即便除開《史記》,著眼司馬遷其人:他心中的宏願,超越了現實,超越了生死,本身已經是一種偉大人類精神。
結語司馬遷坦然“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可又是多麼無奈,痛苦,悲哀。他將這樣無處傾瀉的憤慨付諸筆端,終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深淵之中沉默,我們分明看見了他的掙扎,他的控訴,他的呼喊。
-
6 # 塵夢憂絲
精通曆史的人,他所追求的境界也就越高。司馬遷精通曆史不代表統治者精通曆史,他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李陵事件,沒有考慮到當時整個政局以及帝皇的想法。封建制度下是不允許有挑戰龍顏的人存在的,所以他此時無異於在老虎身上拔毛。
-
7 # 史家說
“深知所有的道理,仍過不好這一生”,縱使司馬遷精通曆史,知道皇權至高無上,明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禮條,但是司馬遷就一定要按著這些看似明哲保身的“潛規則”來苟延殘喘,苟且偷生嗎?
今天藉此問答的形式,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論述司馬遷為何不懂明哲保身的原因,同時和大家分享一下人為何深知很多道理,仍過不好這短暫一生的原因。
原因一:性格決定命運司馬遷遭受宮刑,在西漢的法律中是可以透過錢財來免遭此類羞辱,然為何司馬遷不這樣做呢?就算是其他的好友們深怕累及自己不借給司馬遷錢財,但是司馬遷家族素來為皇家編寫史書,工資還是有的,為何拿不出來錢財呢?
拋開其他的原因來說,司馬遷在內心上是牴觸透過錢財來免遭法律制裁的,他對這樣的法律和行為的人們是很厭煩的。而宮刑發生在自己身上後,司馬遷拒絕花錢來處理宮刑,這是司馬遷的選擇,也是司馬遷性格決定其行為的原因。
同時在影視劇及其正史《史記》中,我們發現司馬遷的性格不適合做官,因為官場的爾虞我詐,世態炎涼等等與司馬遷的秉性不相容。可是,司馬遷的家族就是為帝王編寫書籍的,這份責任使他不得不這樣做。
原因二:家族師訓使然精通曆史的人都是很豁達和明瞭了,但是司馬遷為何卻不這樣做?因為司馬遷不是普普通通的史學家,也不是平凡的野史家,而是被皇家認定的皇家授予的史學家。這是一個責任,當司馬遷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的時候就註定了自己平凡又偉大的一生。
同時在中國古代封建的禮教,及其家族的整個觀念是很濃厚的,一般在規定的時間祭祖,修改宗廟祖墳等等。史學家的責任傳到性格正直的司馬遷這一代,在整個家族中不僅僅是帝皇授予的一種職位,而且演變成為了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
故司馬遷的祖訓及其史學家的師訓等要求史學家“不顧強權,追求真知”,而問題中的明哲保身等思想觀念與祖訓、師訓是不相容的,這就是司馬遷為何深知其歷史,卻不這樣做的原因之一。
歷史會演變,事物會發展,就算皇位朝代也會更替,更何況一介平民。故司馬遷早已把生命看淡,早已把生死置身事外,不然我們相信司馬遷是不會為了李陵的事件敢和皇帝辯護,敢於向皇權挑戰。
原因三:史學家承接著厚重的歷史真相歷史發生過,但是歷史的書籍向來都是掌握在強權者的手中,只能說史學家儘可能的用自己的生命去接近歷史的真相,不可還原為歷史本身。然而這一點歷史的真相,都需要歷史學家們付出鮮活的生命及其家族的性命等等。
司馬遷不明哲保身,是因為司馬遷心中有一種史學家的責任,這種責任早已經超出了祖訓、師訓,甚至是強權的壓制。在他們的眼睛內只有歷史的真相,在他們的筆下只寫真實的歷史案例及其人物事件等等。
這是對後世人們的一種責任,這是對整個歷史本身的一種責任,這種責任促使史學家為其真相拋頭顱、灑熱血等等。故我們發現司馬遷遭到宮刑而強忍著撰寫《史記》,這是他的命,是對歷史及其後世的一個交代。
評價人活著不是為了苟且偷生,而是為了心中的那份責任或是某些活下去的意義本身而活著,這種活拋卻的生死。故我們在歷代中都會發現為何很多有功之臣,甚至是苟延殘喘之人活著的目的。
同時我們深知很多道理仍過不好這一生,用其《易經》的解釋為事物之間都是有關係的,同時事物直接也是有促成和制衡關係的,這些關係看似沒有直接的影響,但是一旦出現甚至會直接決定結局。
故我們要用變化的眼光去看待問題,而不是用現有的道理去謀劃未來。在結尾之處,希望可以和更多酷愛歷史的人們一起細讀歷史。發揚歷史文化知識。
-
8 # 青潁論史
事有可為者,有不可為者,有知其不可而為之者!太史公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又豈不明禍福所繫,然古之賢者,義之所在,雖萬死不辭,何況秉公一言乎?
-
9 # 北派說書人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我們來看看,司馬遷所謂的精通曆史,司馬遷精通曆史不假,畢竟嘛自己是吃這口飯的,不精通的話,如何做史官,不過話說回來,我們也要看看,他為何遭受宮刑的。
衛家和李家之爭,司馬遷替李陵說話,不逢場合我們都知道,在漢武帝治下,有兩大勢力,一個是衛家,以衛青和太平公主為首,一個是李家,就是李廣及李廣利為首,這倆家子的女兒家都是漢武帝的寵妃,勢頭不小,如今匈奴為禍,兩家都為了拿出成績爭相上陣,本是件好事,但是卻發生了這麼一件事情。
當年漢武帝下令征討匈奴,李陵為了拿出自己一份成績,自告奮勇的帶五千步兵,打算協助眾漢軍,直搗匈奴,但是卻遭遇不測,因為漢軍幾支強軍在廣袤的草原上撲了一個空,唯有攜五千漢軍步卒的李陵遇到了匈奴的主力,八萬之多的騎兵主力部隊,不僅僅是人數上的劣勢,而且還是相剋的劣勢,不過李陵很厲害,攜軍站在制高點,立防禦陣型,發揚漢軍強項弓弩,擊退匈奴主力的數次進攻,擊殺擊傷匈奴軍隊過半有餘,終因箭矢不足,被匈奴騎兵攻破,李陵不敵投降,漢軍五千,唯有400逃回。
起初漢武帝一位李陵陣亡,也是極為悲傷,但是後來聽說李陵投敵憤怒不已,問司馬遷應該如何處置。司馬遷是李陵的之交好友,他知道李陵為人,決然不會輕易投敵的,除非是詐降,司馬遷說李陵轉戰千里,雖敗猶榮,“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結果被盛怒之下的漢武帝處以腐刑。至於李陵後邊的故事,我們暫不多講,這裡就是司馬遷遭受宮刑的起因。
首先這裡司馬遷只顧朋友,沒想那麼多,這個懂歷史沒有半毛錢關係,本來欲要為李陵說情,在盛怒之下,漢武帝逼問,你吱吱唔唔不說話,沒準漢武帝還要砍你腦袋的,伴君如伴虎,切記!
-
10 # 蕭武
精通曆史和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是兩回事,就像現在的歷史學家也一樣,有的人比較會明哲保身,有的人也不會。和大學教授也一樣,有的人對子女的教育比較成功,有的人也失敗,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北大教授的子女也不一定能考上北大,這才是一個社會的常態,也是一個社會群體的常態。如果精通曆史就一定能從中吸取教訓,特別會明哲保身,那就不正常了。
司馬遷遭到宮刑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和司馬遷是否精通曆史也沒什麼關係。就像董狐,也是負責記錄歷史的,但是他也沒有明哲保身,而是選擇了直筆記錄,寧可送命,也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人格,和他的職業有關係,但不是因為他熟悉歷史,他就一定會從中吸取教訓,明哲保身。
後來的司馬光也是如此,也是著名的歷史學家,資治通鑑的作者,對歷史非常熟悉,但他一生宦海浮沉,起起落落,也並沒有因為熟悉歷史就從中得到了特別的明哲保身的智慧,而且多次犯顏直諫,和王安石本來關係還不錯,但因為政見不同,他寧可得罪王安石,去洛陽閒居,修訂資治通鑑,也不屈從王安石。王安石死後他復出,也是按照他的想法做事,並沒有公報私仇。
但是也有的歷史學家人品很差,比如陳壽修訂三國志,是當時各種三國曆史著作中最好的,而且非常簡明扼要,惜字如金,但是他的人品卻很差,因為知道這個作品要傳世,所以當時一些人出錢讓陳壽幫忙替他們的祖先遮掩以前的醜事,陳壽也坦然受之,毫無愧色。但他的人品並不妨礙三國志成為一部經典之作,流傳後世。此外,後漢書的作者範縝人品也不行,但後漢書仍然是不錯的。
在司馬遷的時代,印刷術還沒有,造紙術也沒有普及,所以文化知識的普及程度還非常低,大多數知識都還是秘傳的,所以司馬遷確實要比當時的絕大多數人要更加了解歷史。而且,為了寫作史記,他還蒐集了大量的資料,這些也都是普通人不太容易接觸到的。所以,他確實歷史知識比其他人更豐富,這倒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同樣是讀歷史,但是政治家和學者的角度是很不同的,政治家很容易從中吸取教訓,這也是歷朝歷代皇帝都特別注重讀歷史的原因,像資治通鑑就是專門寫給皇帝學習和參考的,所以才叫資治通鑑。到了明朝,張居正為了把萬曆教育好,也專門編寫了一個適合年幼的萬曆學習的帝鑑,並且該畫了插畫,輔助學習,但是萬曆並沒有從中吸取太多教訓。
-
11 # 以史正衣冠
司馬遷,是一個著名的史學家,不是砸缸的那個司馬光哈,《史記》就是他的著作。有了這本書,後代的人才能更加完整的瞭解西漢時期和戰國時期的歷史,可以這樣說,《史記》在歷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
而司馬遷也因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歷史上名垂千史。但是,讀書人都是明事理的人,更何況是像司馬遷這種精通曆史的人,可是為何他卻不懂得明哲保身,而慘遭宮刑呢?
一,司馬遷性格太耿直,不懂為臣之道當時西漢的將軍李陵在攻打匈奴的時候沒有成功,反而被對方圍剿,雙方奮戰許久,最終李陵領導的軍隊彈盡糧絕,在那種境地,人活著才是最重要的,於是,萬般無奈之下,李陵選擇了投降匈奴。一代大將結果淪為了敵軍的階下囚,漢武帝聽到這個訊息的很生氣,在朝堂上發了火,這時漢武帝問大臣李陵這個人怎麼樣時,所有人都說他不好,唯獨司馬遷依舊讚揚他。這耿直的性格,讓漢武帝勃然大怒,對他實施了宮刑。
二,受到小人誣告李陵投誠的影響,漢武帝遷怒之下下令處以宮刑當時的漢武帝在朝堂上雖然很生氣,但是也不至於立即對司馬遷實施宮刑。有一次,漢武帝曾派公孫敖去匈奴把李陵接回來,但是當時的匈奴怎麼可能放了他呢?於是,公孫敖當然是無功而返了,但是當時漢武帝在盛怒之下,所有人辦事都要小心翼翼,公孫敖怕被責罰,於是就撒謊說李陵對匈奴已經投誠,不願意回來。漢武帝聽後,將李陵一家全部殺掉,連帶著牢房裡的司馬遷也慘遭宮刑。
三,無辜的犧牲品司馬遷當時只是說了自己想說的,李陵本身就是一個威武的將軍,他投降只是為了保命,但是卻連累了家人,連累的司馬遷。當時漢武帝的做法只是一時氣極,所以才做了那樣的事,如果他冷靜下來,估計會對自己的錯事感到後悔吧,其實說白了,司馬遷無非不過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爭鬥的犧牲品罷了。
-
12 # 醉眼朦朧看天下
司馬遷精通曆史,為什麼不懂得明哲保身而慘遭宮刑?下面是我的回答:
首先,中國是最尊重歷史的國家,幾乎所有史書記載的事蹟,都可以從文物考察發掘中得到證實;而所以已經發掘的歷史遺蹟,也都可以從史書中找到相關記錄。這說明中國的歷史記錄是非常全面豐富的、真實性可信度都的很高的,這在世界上也是一個奇蹟。
其次,作為史官,司馬遷深知真實是史學的生命,沒有真實史學就是胡編亂造的小說,而不能成為被後人借鑑和查閱的歷史資料了。
第三,古代史官還堅信治史就是治道,明史就是明道,自己不僅僅是事實發生的記錄者,還肩負著透過對歷史的批判而達到勸誡君王循規蹈矩的任務。孟子就曾經說,"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第四,以孔子的《春秋》為榜樣,古代史官們對於"君舉必書"的態度頗為認真,面對權勢和屠刀,史官們寧可殺身成仁也不肯歪曲史實的獻身精神,幾千年來一直像燈塔一樣,指引著後人們勇敢的去探索、追求、堅持真理。
所以,正因為司馬遷精通曆史,他才不會明哲保身去逢君之惡,因為他更明白作為史官的使命,也更理解“齊之南史”、"董狐之筆"等史官們"秉筆直書"的意義所在。
回覆列表
司馬遷為什麼不能明哲保身被判死刑,這是多方面原因所致。
首先根源在漢武帝身上。武帝是一位孤傲自信、喜怒無常、忠奸不辯、好大喜功、愛見阿諛奉承之徒,忠臣良將多數不敢諫言。他自以為一代明君,且疑心甚大,敢諫之士多受其害。據傳,他執政50多年,就打了40年仗,與匈奴就有19次交戰。他統治期間的13位宰相,先後有6位被處死或被逼自殺。在對待司馬遷的問題上,他沒想到遷給了他難堪,丟了他的顏面。而且遷批評他的大舅子——李廣利,讓他非常反感。
所以,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來把遷打入天牢。而酷吏杜周之流,為迎合聖意判遷死刑。其實,武帝內心也怕遷被整死。吩咐杜周說:“這人性烈,千萬不能讓其在受刑時死去。”不讓遷死,怎麼辦呢?
武帝本意是讓遷受宮刑。 當時在西漢,判死刑的人要免死,有三種情況:
一是有先皇頒發的“丹書鐵券”,可以不死。遷不是重臣老將,當然沒有。
二是交錢免死。當時贖金已提到50萬。遷家裡困難,交不起那麼多錢。有些官員想湊錢救他,懾於皇權不敢為之。
宮刑代死這種刑法也叫腐刑,是對一個人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最大摧殘。對司馬遷這樣心境高尚的人,更是莫大恥辱,難以接受。漢武帝不讓遷死,有三點理由:一是遷的史書還沒寫完。
此書也是奉旨而為,不能半途而廢。
二是不捨遷的飽學多才。遷有淹沒皇上的學問,今後還想讓其為朝廷服務。武帝已決定受刑後,任命遷為中書令。
三是他不願意在歷史上落下個殺了史官的罵名。 司馬遷受宮刑,滿朝文武百官態度各異。忠臣良將扼腕嘆息,貪官奸賊幸災樂禍。杜周和李廣利之流,順從聖意準備給遷施以宮刑,讓他男不男女不女,生不如死,活在世上受罪。
特別是李廣利與司馬遷、李陵還有一段感情糾葛。 據說,李陵有一表妹叫柳倩娘,賢能幹練、漂亮多才,李廣利想納為小妾,被倩娘拒絕,後來李陵讓表妹躲藏到司馬府。倩娘愛上了司馬遷,遂結為夫妻。
倩與遷互敬互愛、志同道合,為遷寫書幫助很大。而李廣利卻賊心不死、耿耿於懷。遇此機會,他肆意報復,恨不得讓遷失去做人的尊嚴,難受至死。
司馬遷是一個滿腹才華的正人君子。他通曉古今、熟悉法律。他清醒地知道宮刑意味著什麼。他曾嘆息:“最下腐刑極矣!”“詬莫大於宮刑。”受宮刑之人,“汙辱先人,亦何面目覆上父母之丘墓乎?”對於自己受宮刑,他痛不欲生,曾幾次想血濺牢牆,一死了之。經過他日夜思考,最後還是接受了宮刑。
活下來,就可以實現父親的遺願。活下來,是史官的使命和責任之需。不然著述中斷,愧對歷史。活下來,雖辱沒祖先,自己羞愧,但寫成史書則可楊宗耀祖、留名千古。
活下來,家人也會理解,定會得到妻室兒女對寫書的有效支援。活下來,就能傳承孔子寫《春秋》的精神,也可以感恩朝野名賢們的教誨幫助和真心期待。活下來,就有了話語權。 凡此種種都是司馬遷面對現實,忍辱負重,堅強活下去的內在原因和動力。
於是,在禍事當年,司馬遷被慘痛地施以宮刑。這麼一位整天埋頭篇牘中,忙於閱讀、整理歷史文獻的人,被漢武帝迫害至此,無不讓人覺得手握生殺予奪大權的漢武帝的惡毒陰損和卑鄙下流。這一年,漢武帝59歲,司馬遷46歲。這真是,一代君王布蠶室,千秋太史受腐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