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小君Angela

    感覺孩子發育遲緩有給孩子做過測評沒?或者去醫院體檢的時候醫生有告訴我們孩子發育遲緩?如果沒有其實是家長把我們的孩子跟別人孩子對比了,這樣橫向比較沒有多大意義,每個孩子發育不一樣,況且生長環境還有差別。想知道孩子的認知溝通情況,首先要明白一點,孩子的認知不是到了一個年齡階段他就應該知道什麼,而是作為家長你有沒有帶他認識瞭解過。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連續發展但是又有階段性的一個過程,所以在每個階段的孩子需要家長提供不同的方式。如果日常的認知有問題就從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一步步開始,一個個瞭解,那些看的見摸得著的東西都向他解釋。

  • 2 # 麥拉風17

    寶寶到了 4 歲的時候,他能理解 5000 個左右詞語了,包括名詞、動詞、副詞、形容詞、連詞等,更重要的是,他能聽懂含有六個詞語的句子,基本能理解所有日常對話。

    會根據不同的人改變說話方式

    會和人商量或討價還價

    和小朋友玩耍的時候,孩子會和他們商量誰先玩,比如“你先滑滑梯,我先盪鞦韆”,也會討價還價,比如“如果你讓我決定搭什麼,我就讓你玩積木”。另外,他還會進行自我批評和表揚。

    如何培養語言能力?

    每天和孩子單獨交流半小時

    雖然你可能經常會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但是每天還是要抽出半個小時和他單獨進行交流,這是他學習語言的最好時間。你可以和孩子說些他關注的事物,吸引他的注意力,比如他正推著玩具轉圓圈時,你可以說:“哦,它正在一圈一圈轉,你推它的話,他就會一圈一圈轉。”

    說話的時候,儘量保證周圍環境安靜一些,有助於他聽清你說的話。

    別讓孩子注意他的說話方式

    在這個階段,一半以上的孩子會出現說話不流利的現象,這個時候不要對孩子說“再說一遍”、“說慢一點”等,因為這樣會增加他的心理負擔。

    ​教孩子唱簡單的兒歌

    可以教孩子唱一些歌詞經常重複的兒歌,比如《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讓他跟著節奏跳舞或拍手,享受聽聲音的樂趣。

    不用特意說簡短的句子

    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你不用特意說簡短的句子,也不用放慢語速、大聲地說話了,可以按照平常的說話方式來,如果他不理解某個詞語,會直接問:“這是什麼意思?”

    把孩子的話補充得更完整

    如果孩子說得比較簡短,你可以適當新增一些內容,比如他說“我們去玩蹦蹦床了”,你可以說“是的,我們去玩蹦蹦床了,你玩得滿頭大汗,但是你很開心,後來我們又去吃了冰淇淋。”

    留意異常情況

    孩子滿 4 歲時,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可能存在異常,需要諮詢醫生:

    經常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也不會按照你的話去做。

    不熟悉的人會聽不懂他的話。

    ​不能比較連貫地講清楚一件事。

  • 3 # 大超創生活vlog

    哈嘍,大家好,男孩4歲感覺發育有些遲緩,四歲男孩認知和溝通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在這裡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娃的情況,和我對四歲男孩的瞭解情況;

    第一發育方面:

    首先男孩四歲應該上約兒園了,他的身高體重都應該在110釐米和20公斤左右;家長要注意孩子發育方面,營養方面要照顧好,這個階段也是孩子長身體階段。

    第二認知方面:

    認知方面,應該是可以認識所有事物了,而且這個年齡小孩正式認知時候,會對一切食事物都充滿著好奇,這個時候家長要加以引導,多教教孩子,比如數數,比如認識水果,認識小動物等等。

    第三溝通方面:

    四歲孩子是具備溝通能力,他喜歡什麼玩具會和大人溝通商量,喜歡吃什麼會和大人溝通,做錯了事情也會和大人溝通說明原因,當然現在基本都是不會直接認錯的,但這也恰恰是孩子一個很好的溝通推責任的能力。

  • 4 # 淳于優優

    四歲屬於學齡前期的寶寶,你感覺孩子有點發育遲緩,特別想了解四歲男孩的認知與溝通能力,想有所對比來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

    孩子的生長髮育過程是一個複雜和綜合的過程,主要是包括三個方面:

    一、體格發育指標:就是通常我們帶孩子體檢常做的專案,如身高、體重、營養狀況。

    二、心理行為發育:動作、語言、情感、認知等,比如自主行走、自己吃飯、開囗說話等。

    三、社會能力發育:人際交流能力、主動性、自信心等,這是一個長期發展的能力,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

    那作為四歲的小朋友,應該達到什麼樣能力呢?

    1、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嗎?

    2、能使用兒童小剪刀剪東西嗎?

    3、能自己上衛生間嗎?

    4、能自己獨立穿衣服嗎?

    5、能講有形容詞的句子與小故事嗎?

    6、能單腳站立嗎?

    7、能溝通順暢按要求學會等待嗎?

    以上幾項是我們在婦幼工作中,遵循兒童生長髮育標準,經常與孩子互動,詢問的內容。可以讓你參考一下,如有不同可去兒童保健尋求專家診斷。

    每一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生長髮育的節奏也不是一樣的。而且孩子的各個方面發育是相互關聯的,它是一個全面的整體。作為父母,要按時進行兒童體檢,有發育的異常,要早發現早干預。

    對於認知溝通的能力,是一個孩子長期在家庭、社會、學校中慢慢習得的!父母想加強這方面的能力,可以多陪伴孩子,多讀書,多去遊玩。孩子看得多、感受多,自然而然會提高認知,學會溝通與表達!

  • 5 # 煜媽媽

    每個孩子的發育狀況不一樣,對新事物的掌握能力也不樣。我們從他的日常生活中就能看到孩子發育早還是發育晚。下面我給大家講一講男孩4歲的時候認知溝通是什麼樣的?下面就從衣、食、住、行這四個方面來探討一下。

    1、衣。4歲的男孩子已經自己會穿一些簡單的衣服,比如說背心、褲衩、襪子、鞋。而且他們對自己的衣服喜歡的顏色和款式已經有了認知。他們有了自己的意見,自己喜歡什麼顏色,什麼樣子好看,他們都已經有了認知。有的時候還會帶眼鏡,穿上好看的衣服耍酷,擺個造型之類的,甚至還有的男孩子喜歡讓家人拍照。這個時候為了培養孩子自己的主見,只要不違反大的選擇的情況下要尊重孩子的要求。

    2、食。男孩子在4歲的時候對吃飯也有了自己的主見,喜歡吃的就多吃一點,對於自己喜歡吃的,有的男孩會有吃撐的現象,對於不好吃的食物是一點都不吃。這時候的男孩子不是說家長讓吃什麼就吃什麼了,讓吃多少就吃多少了的時候了。有的孩子在這個時候已經會自己點餐了,想吃什麼就會很明確的跟家長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會使用筷子了。這個家長一定注意,使用筷子也對孩子寫字有幫助,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儘早使用筷子。還能鍛鍊孩子的手的靈活度。

    3、住。4歲的男孩對自己的房間佈置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兒子在4歲的時候就開始自己規劃自己的房間。他把喜歡的擺件、圖畫、還有被子的顏色都跟我們說,讓我們給他準備。他也知道冷暖了,天氣涼的時候,就會讓我們給準備厚一點的被子,說晚上睡覺冷。有的男孩子4歲的時候已經自己單獨睡覺了。自己知道上廁所、有事情叫父母了。

    4、行。男孩子到4歲的時候很調皮。尤其是帶他出去遛彎的時候,一會兒跑兒,一會兒跳兒。他不會乖乖的在跟著你走,他會自己走,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他哪裡不好走往哪裡走。一眨眼就跑沒影了,這個時候就鍛鍊了家長的肺活量和體力。家長在後面是一邊喊一邊跑。他們專走哪些溝溝坎坎,有的看見小石頭上去就踢。那是真費鞋呀!

  • 6 # 小喬治恐龍爸爸

    寶寶發育情況如何一直是每個父母所關心的,可是寶寶的發育終究還是和個人情況相關,並不是每一個寶寶都會一樣。那麼如你所說,你的兒子已經四歲了,那麼四歲的男孩發育標準究竟有哪些呢?

    男孩到了四歲,你的兒子已經正式進 入了學齡前年紀了,相信你已經讓他體驗了幼兒園生活,至於你覺得孩子發育遲緩,可是你是和幼兒園同齡孩子做了比較,看出來了孩子的不足。那麼你不妨看看男孩以下發育標準,看看是不是有落後的地方。不過需要提醒你的是,每一個孩子發育有不同,千萬不要盲目著急,以免給孩子造成不必要心理負擔。

    一、4歲男孩生理指標:

    男童身高92.5-116.5釐米之間都是正常的;

    體重一般在12.01-23.73千克之間;

    頭圍46.5-54.2釐米都屬於正常範圍

     (注:根據衛生部《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髮育參照標準》整理而成)

    二、4歲男孩生活發育標準

    1、能用語言基本表達自己感受:

    如看見喜歡玩具或者衣服,能夠清晰說出來自己的想法,並且向父母表達自己想要的意思。如使用類似“真漂亮啊!”這種句子

    2、在課堂上有表達自己的意願:

    正如前文所述,這個年紀的孩子基本都都已經上了幼兒園。這個時候父母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看看孩子是不是有主動發育表現自己的想法。

    3、理解一些簡單自然現象:

    知道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又或者是白天是太陽,晚上是月亮等等。

    4、能夠做一些簡單體能動作:

    如孩子可以單腳站立15秒

    三、父母此時應該做什麼

    前文已經對4歲男孩應該達到發育標準做了一個簡單介紹,如果你覺得孩子發育遲緩,那麼首先需要確定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如果孩子身體健康,建議你不妨試試以下的建議:

    1、正確引導孩子語言發育

    如果孩子一直害羞或者口齒不清楚,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在日常家庭環境之中,多創造一些語言環境讓孩子能夠得煅煉。並且認真回答孩子每一個問答。

    2、游泳不是萬能的: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運動不好,就把孩子送去學游泳。其實這並不能一刀切,因為小於5歲的兒童原則上都不適合學習游泳,這是因為水中的低重力環境不利於孩子骨骼的成長。

    3、科學合理安排孩子飲食

    也 有部分孩子發育遲緩是因為父母平時疏於照顧,在飲食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導致孩子營養不良。如果不知道該怎麼辦,可以參照這個標準。掌握好三餐攝入比例,一日三餐中,每餐的營養總量的比例應當是3:4:3。一定不能缺少蛋白質,一般說來,按照體重計算,每千克體重需要1~2克蛋白質。

    最後還是想再次提醒您,如果不是因為生病造成孩子發育遲緩,那麼一定給孩子一些耐心。多陪孩子。拿我個人來說,我的兒子大運動發育算是比較慢的,二歲半還不怎麼會跳,一段時間我和媳婦也挺愁的。後來確定孩子不是生病,那麼每天晚上都陪著孩子練習跑步、彈跳。經過大半年的訓練,感覺孩子這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此外你覺得孩子發育遲緩,是不是因為孩子的祖父母帶得過多,老人或多或少都偏愛孩子,怕孩子受傷,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 7 # 馬小格

    我自己作為兒童運動教練接觸的三四歲的孩子是比較多的,我個人總結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精力是非常充沛的,不太喜歡受拘束,那麼時刻是準備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即使被嚴令禁止也會非常勇於去嘗試,除了敢於嘗試以外,它可能什麼都比較過度,特別是在各種場合下,甚至拳打腳踢,對別人吐口水等等。

    在情緒的表達上面,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往往會比較極端,如果滿足了他的要求會狂笑不止,如果遭到了拒絕,他就會哭鬧不停。

    我記得有一次我在給小朋友們上課的時候,當時讓他們做一個小翅膀開啟的動作。基本上我只需要演示一次,用點獎勵來鼓勵小朋友,小朋友們大都是可以快速掌握的。

    總的來說呢,這個階段的孩子更喜歡嘗試新的事物,敢於冒險面對事情呢,會有相當誇張的反應,比如說愛吹牛啊,也很容易易怒,更加開朗也很容易的加入到其他小朋友的遊戲裡面,也會呼朋喚友的喊小朋友們一起做遊戲,進入到了一個能夠毫無顧忌展現自我的階段。

    孩子的語言能表達能力,交流能力,思維水平都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所以在家長跟他相處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調整一下我們的策略,更好的去幫助我們跟小朋友們互動和溝通。下面我分享一下我自己在面做教練的時候,面對這樣年齡段的小孩子的一些心得。

    適當滿足孩子的要求。你比如說我們很多時候在上課的時候是需要小朋友們聽我們的一些指令的,那在這種時候我們是適當的會給到小朋友一些獎勵。當然這些獎勵是我們根據每個小朋友的特點啊,針對他們的喜好提前準備好的。用新奇的事物吸引孩子。就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喜歡用各種新奇的方式來做事情啊,比如說我們想要小朋友,我們配合,我們完成一個動作的時候,他可能會做出一些奇怪的姿勢。那在這種時候我們也不會去指責他,而是跟他描述我們如果按照教練的動作去做會多麼有趣,也會提起他的興趣。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或反應。難免我們會遇到一些小孩子犯一些錯誤,或者說出現一些衝突啊,我們是不應該有負面情緒或者過激的一些反應的,那同時針對普通的家長我們更加應該平靜的去加以制止,而不要去打擾到別人。很多時候我們在呃課程的時候,遇到小朋友之間有衝突,家長之間反而大吵大鬧,就是會這對小孩子的影響是更加不好的。會有一種負面的引導。講求交流的方法,少用否定句。相當於直接否定孩子,孩子更願意接受家長的建議時的要求,比如說你可以試試這麼做,你這樣做可能會更好等等。而不是你不能這樣,你不能那樣這樣的否定是要求。當然如果是原則性的問題,比如安全問題啊,我們做不管是作為教練還是作為家長,都是要嚴肅明確的指出,是不可以不行的,要讓孩子明白哪些原則是不能觸碰的。

    總而言之,4歲左右的孩子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興趣,幾乎所有的玩具和物品都是可以吸引他的,也會非常喜歡戶外運動,會充滿很多的想象,也不再像小一點的時候那麼依賴家長時刻要求陪玩。是小孩子們非常棒的一個年齡段。

  • 8 # 報告爸媽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4歲的孩子正處於前運算階段。該階段的主要特徵是:

    兒童獲得了運動技能,但是不能理解物理特徵的守恆性。在這一階段的開始,兒童的思維以自我為中心,而在這一階段結束時,兒童對他人的思維有了基本的瞭解。

    其具體表現在:

    1.以自我為中心

    完全以自己的觀點看世界,該階段的兒童不能從他們自己的角度中移開來。比如:面對同一件事情,兒童A和兒童B可以描述地完全不一樣。

    2.思維不可逆

    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是以剛開始經歷的順序為標準。比如:2+3=5懂了,而5-2=3就不太 懂了。

    3.喜歡給物體賦予生命

    在該階段的孩子眼中,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比如:不能壓小草,它會疼。太陽每天都在工作。

    4.推理能力混亂

    主要體現在因果關係混亂。皮亞傑的女兒有一次錯過了平時的午睡時間,然後他的女兒就宣佈:“我還沒有午睡,因此現在不是下午”。

    這些可能不是那麼好理解,美國兒科學會在《育兒百科》一書中對於4-5歲孩子的認知能力特點進行了總結,主要有這幾點:

    可以數出至少10個物體;可以正確地認出4種以上顏色;對時間概念有更好的理解;瞭解家裡每天常用的東西(錢、食物、電器)。

    4歲孩子的溝通能力主要體現在社交能力方面:

    1.社交能力的成長規律

    4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豐富的社交生活,由於認知水平比較低,他們結交同伴的理由很簡單。比如一個簡單的笑容就可以讓他們成為好朋友,只因為“他對著我笑”。研究發現活潑、積極友好的小朋友比較受歡迎,衝動、動作大的孩子通常不被人喜歡,而內向、安靜、膽小的孩子比較容易被同伴忽略。

    2.社交能力的主要特點

    《育兒百科》中對4-5歲孩子的社交能力特點的總結:

    想讓朋友感到高興;想和朋友一樣;更有可能服從一些規矩;喜歡唱歌、跳舞和表演;更加獨立,甚至可以自己去鄰居家玩。
  • 9 # 賢思媽媽

    四歲的孩子處在一個精力最為旺盛的年齡。特別是男寶寶,好奇心會非常強,喜歡嘗試各類事物。

    面對問題的時候,會有自己的認知和意識。反抗性比較強,不會再像三歲前那般“聽話”。在溝通和行為方面,總愛和家長反著來。

    不過,這並非是什麼壞事。這恰恰是這個年齡段孩子該有的正常表現。

    四歲孩子在認知和溝通上具備這些特點,才是正常的表現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其認知和語言溝通都會有所不同。當孩子成長到四歲的時候,這兩個方面都會有很多特殊的表現。

    但也只有呈現出這些狀態,才能證明孩子的心智發育並沒有遲緩。

    愛說大話、吹牛

    曾有一項研究發現,90%左右的四歲孩子會騙人。這個時期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強,特別是遇到他們能夠駕馭的話題時,他們更是會侃侃而談。

    但在與別人溝通的過程中,他們的話語往往可信度不大。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喜歡吹牛和說大話。當然,這不是不好的表現,這正是他們認知發展的標誌。因為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想象力更是極為豐富。

    面對四歲孩子愛說大話的表現,家長要正確的理解和對待。要肯定孩子有自己的認知是好事,但也要加以引導,告訴他們有些重要的事情就該講求實際,不能讓孩子養成任何事情都撒謊的壞習慣。

    有極強的語言辨別能力

    一個四歲的孩子對語言的認知,可能完全超乎我們的想象。這個時期,他們開始懂得話語的“好壞”和“褒貶”。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有時在生氣,或者是面對令自己不滿的人時,就會說粗話的原因。

    當然,這便成了不少家長都很害怕的問題,擔心自己有時不恰當的言語,會被孩子給學去,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對事物的興趣度很難保持住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愛跑跑跳跳,每天都想著往外跑,充滿好奇的探索外面的世界。對什麼事情都是躍躍欲試,動作和反應也極為迅猛。

    正因為如此,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只停留在表面,很難有深入的觀察和理解。即使是發現新奇的東西,興趣轉移也會很快。他們平日裡大體上動作很快,走路就跟“飛奔”一樣,極少會稍微停下腳步來關注某個事物。

    所以,面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要妄想他能夠在感興趣的食物上停留多長時間,經常都只會是三分鐘熱度。這是四歲孩子很正常的表現,但不能讓他這樣長期發展下去。等過了這段時間,就要幫他糾正過來。否則,將來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缺乏持久的熱情,是很難獲得成功的。

    如何才能與這個階段的孩子更好的相處?

    在面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時,家長們還真的需要學習和掌握一些小技巧。否則,是很容易和孩子發生矛盾和衝突的。

    不要太過介意孩子的不良行為

    我們前面有提到,就是四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可能會喜歡說大話,甚至是爆粗口。很多家長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往往因為擔心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於是就大發雷霆斥責孩子。可這樣做,孩子不但難以接受,還會產生逆反心理。

    該這樣做:

    學著正確接納孩子的吹牛,要向孩子表示自己能夠理解,再引導他把真實的情況說出來。別一下子就把孩子否定了,傷了他的自尊心。

    孩子說粗話的時候,也不要太過偏激的去批評他,過分干涉反而會讓孩子感覺大人禁止了自己說話的權利,以後就不願意和大人溝通了。聽到孩子說粗話,可以告訴他,這句話不好聽,然後再引導他正確的表達。

    千萬不要嫌棄孩子太煩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奇心理強,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會特別感興趣。但興趣維持度卻不大,可每次又總愛問十萬個為什麼。等你幫他解答了這個問題後,下一個問題就又出現了。這時,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不耐煩。

    該這樣做:

    四歲的寶寶,其思想認知和語言溝通能力能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家長不應該抑制寶寶的言語表達,不論好壞。

    而且,當孩子發問的時候,證明他在思考,這是他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提升的一個過程。因此,家長應該給孩子製造一個溫馨的氛圍,耐心的幫他解答,讓他從中得到學習。而不是因為不耐煩,就乾脆讓孩子“閉嘴”,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總而言之,一個正常的四歲孩子該有的表現就該是認知和溝通能力極強的。而且,作為家長,也應該積極的面對這個時期的孩子,親子之間才能更好的相處。

    但要是孩子出現了思想認知和溝通能力發育遲緩的問題,又會有什麼表現呢?

    寶爸寶媽需知:孩子有這些表現,就很可能是認知和溝通能力遲緩

    正常情況下,一個四歲的孩子,會有自我意識,能夠掌握很多屬於自己的詞彙,表達能力很強,有自己的觀點,特別喜歡說話。喜歡結交朋友,也有自己的個性,情緒多樣化,不容許別人“侵犯”……

    當孩子具備了以上這些特點,通常就沒有多大問題了。可要是孩子的表現情況反著來,家長可就要留心了!

    注意力分散,很難集中對很多事物都提不起興趣抗拒心理太強,依賴性也很大情緒表達不豐富,經常是消極和暴躁不愛說話、不願意與其他小朋友來往

    …………

    這樣的孩子,其心智發育相對而言就是很不成熟的,沒有這個年齡段孩子該有的認知和溝通能力。這可能是大腦發育異常所致,也可能是心理健康問題。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不良的表現,建議寶爸寶媽們要多留意孩子的生活狀態,並儘早帶他前往醫院做下檢查和接受治療。

  • 10 # 超媽阿凡達

    男孩發育相對於女孩來說,語言溝通和認知比同齡的女孩要稍微弱一些。我媽說我小時候三歲還不會走路,更別提說話了,從小在外婆身邊長大,都是大人出去幹活放屋裡一放一整天,不見人不鍛鍊,肯定是比較遲緩的,後來我媽把我接回家後天天逗我說話,扶我走路,不到一年就慢慢好轉了。除了先天性因素,主要是環境影響。不管是否遲緩,家長平時多和寶寶遊戲,說話,多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慢慢就會好的。

  • 11 # 木木多媽

    1發音問題: 發音不準、吐字不清是最常見的構音障礙,比如“老師”讀成“襖師”或者“腦師”。

    2、節奏問題: 一般表現為重複、停頓、卡殼、拉長音等,沒錯,就是我們常見的口吃。

    3、認知問題: 3歲以後還沒有良好的語法表達,說話語無倫次,失去表達的邏輯。 3-6歲後,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慎言!

    3歲後,孩子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父母之間的關係,孩子可以透過語言、表情、肢體等方面,感受一切。有些話真的不能亂說,特別是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 夫妻感情不合,將來孩子沒有責任感、安全感、信任感。那麼夫妻鬧矛盾如何避免對孩子產生傷害呢?

    1、絕不當著孩子面爭吵。

    2、絕不讓孩子參與進來當裁判。

    3、絕不讓孩子成為矛盾的籌碼。

    4、夫妻矛盾過後,一定要給孩子解釋。

    5、絕不動用暴力,絕不摔東西。

    3-6歲的孩子面臨家庭矛盾,怎麼辦?

    一、婚姻是兩個大人的事,是兩個人的生活關係選擇,這種選擇不會影響和孩子的親子關係。

    二、爸爸和媽媽雖然分開了,但還會和以前一樣愛他,這一點永遠都不會變。

    三、絕對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說另一方的壞話。

    四、孩子選擇和誰生活在一起,是孩子的自由和權利,離開的一方仍然有撫養教育責任。

    3-6歲孩子注意性格發展,父母要注意交流方式 父母經常拿孩子撒氣,孩子大了就會拿父母撒氣,有位作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試,就獲得孩子的教育權利,真的太可怕了!”很多父母素質、修養,人格不健全比比皆是,當父母把一肚子牢騷,委屈,在真實的生活化場景,不斷的放大給孩子,就會帶來更大的麻煩。 所以千萬不要和孩子抱怨這些話 你放下別動了,笨手笨腳的。你能不能安靜一會,能不能不鬧了。我累了一天了,能不能不煩我。你什麼時候能懂點事啊。

    3-6歲注意學前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則,提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0-6歲的孩子最需要親自陪伴,千萬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哪怕每天只玩一會也不行,因為這個習慣在孩子眼裡充滿了誘惑和好奇。 千萬不要這樣做: 孩子在睡前需要父母講故事時,你在玩兒手機 孩子睡醒了找不到父母,你在玩手機 孩子在玩玩具時,你在玩手機 孩子在吃飯時,你在玩手機 孩子問你問題時,你還在玩手機 你看手機的眼神,在孩子眼裡都是無窮無盡的誘惑。 你玩手機的笑容,在孩子眼裡都是無法抗拒的好奇。

    3-6歲是語言啟蒙的最後一個高峰,父母應該避免那些? 有一項調研,很多孩子面對面交流時,要麼膽小羞澀,要麼語言笨拙,口語表達能力很差,這樣的孩子往往因為語言表達問題,變得脾氣差,沒有耐心,遇到問題經常崩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些孩子在0-6歲時,父母缺少足夠的親子陪伴。很多時間父母沉浸在網路社交,手機遊戲中,孩子得不到頻繁的對話機會,接受不到新詞彙的學習。《兒科》雜誌調研顯示,語言能力差的孩子, 將來出現閱讀障礙的可能性比正常高4到5倍。對學習和認知的影響會延續到成年。

  • 12 # LA街舞學苑天天老師

    您好,我是一名LA街舞學苑的老師,從事幼兒教育已經6年的時間,我遇到過很多個家庭,孩子不善於與人溝通,被家長認為發育遲緩,首先,在沒有權威醫療機構的確診下,4歲兒童完全沒有可能出現發育遲緩的現象,很多幼兒園在體檢的時候會出現發育遲緩的檢查結果,更多的是身高體重不達標而已,完全不用擔心,孩子在3歲的時候,大腦已經開始發育了,此時家長要和寶貝進行良性的互動,例:每晚堅持講故事,放碟片。

    1.讓孩子開口說話,父母要創造一個交流和談話的氛圍,用聽得懂的語言來描述問題,加上形象生動的肢體語言,讓寶貝表達出心裡產生的想法,不要在意說的好不好,也不要糾正錯誤,培養起說話的信心

    2.聽覺,視覺知覺,重點要在這三方面接手,要讓寶貝先學會模仿別人講話,階段性學習,題目要適合,要保證孩子可以學會(很重要)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可以藉助講故事的方式,描繪一個特定的場景,反覆讀寫筆畫,分辨,認知,熟悉,理解,四個步驟,記得不要貪圖快。

    3.音樂,歌謠只要寶貝不反感,就反覆播放,反覆唱,現在網易雲有育兒電臺,會經常分享素材,讓寶貝被聲音包圍著,由聽變說,也是從量變到質變

    補充2點,如果要孩子接受早教,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的方法,絕對不能一味的灌輸超前教育,絕對不可以,會使孩子不堪重負的,還會讓孩子焦慮,緊張,不安,這對認知期兒童影響是非常大的。再有就是語言環境,要統一的語言環境,不要爺爺上海話,奶奶河南話,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子觀影時開閃光燈拍照,散場時被暴揍,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