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強sir說職場

    大家好我是強sir,

    通常情況下,老闆套路員工主要是為了收買員工通,老闆常用的收買套路:

    一、給員工戴高帽子,各式各樣的榮譽證書和各式各樣的表揚,

    實際上這是老闆們設計的一個遊戲規則,獎的越多員工越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

    給員工多戴高帽子,讓他們有一種尊嚴和關懷。

    二、是打感情牌,和員工稱兄道弟、吃飯、K歌、打麻將,像朋友一樣相處,

    生活中給予一些關懷和幫助,然後時不時的給一點小恩小惠。

    三、打親情牌,設計一個這樣的規定,

    員工在單位裡表現出色,

    公司就獎勵給他們父母幾百塊錢的生活費(送月餅、交話費等等),

    這樣不光員工臉上有面子,父母也非常有面子,

    這樣的套路員工基本上很是受用,

    對於老闆的影響力和威望也有提高。

    很多時候企業進步和員工的成長,

    都是這樣在老闆的套路下一步步走過來的,

    有些職場小夥伴認為這是老闆的套路,

    也有些認為老闆也是套路那些職場上有能力表現好的人,

    對老闆對企業沒有價值的不容易被老闆套路。

    當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老闆和員工不再是單一的勞動合同關係,

    而是一種合夥的關係雙贏的關係,

    只有企業發展了員工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只有員工成長進步了才會推動企業不斷的發展。

    所以被老闆套路並不一定是壞事,如果你是員工,你願意被老闆這樣套路嗎?

  • 2 # 四十不惑性情中人

    關於網友提出的職場大佬有哪些套路。我的回答是,當老闆跟你講套路時,你要看你所處的位置。比如說網友提出的年輕人不應該太在乎錢這句話。如果你是出入職場的話老闆給你講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年輕人你首先要做出業績來,而不是說你什麼業績和貢獻都沒有,就要求我給你高薪。如果你是已經在這個公司已經工作兩三年。你跟老闆提到加薪的問題的時候,老闆跟你說這句話,那這句話的意思就可以理解為,你在這公司幹了這麼久還沒有做出業績,你還有臉跟我談前工資。

  • 3 # ligaofeng

    首先說明一點,我不認為自己是職場大佬,但作為12年的職場屌絲來說有必要嘮幾句:

    除了對公益扶貧事業有全身心投入的人,年輕人必須要在乎錢,不得不承認錢確實能解決這世上99%的事情,包括感情這事,因為我認為愛人之間的感情在某種情況下也可以先得到愛人再事後一起培養的。作為男的我從小被家庭教育的是不要早戀,要專注學習,只要學習好了才能上個好大學,只有上個好大學才能找份體面的工作,只有一個體面的工作到時也不差有女人追求了,只可惜至今我還不是有錢人,雖然我認為家長這麼教育我也沒問題。

    換個角度說,如果你有錢後再從事公益扶貧事業是不是更容易些呢?對正道上的金錢的追求是大多數人最大的追求目標,娶媳婦得有錢吧?扶養孩子得有錢吧?孝敬長輩得有錢吧?給長輩養老得有錢吧?當然掙錢不能走歪門邪道,不能幹不合法的事情,不能幹違背良心誠信的事情。

    說到職場套路我遇到過以下幾點:

    1、都拿馬雲當初創業十八羅漢類似的為榜樣,畫大餅,打雞血,談理想,許願望,至今我還記得我一個前領導對我們說的好好幹,到時讓大家在三環邊上買套大房子,現在回想起來,確實起作用了,我們也確實跟打了雞血似的使勁幹,但結果說多了都是淚。最後離職時還忍不住哭了。

    2、最近遇到的一個估計是專門坑人的職場套路:公司實際控制人在2000年時就被《福布斯》評選為中國大陸50名首富第X名、IT界第就Y名,這個名氣大吧?但可能最近幾年不知因為是誠信問題還是投機不成,還是混的不好,事後百度上搜了一下原來惹了一身欠薪的事件和欠帳的官司,不知道從什麼時間開始玩背後控股的套路,且掛名股東基本上都被列入了限制高消費行列,掛名的公司也一堆欠薪欠帳官司,估計是覺得名聲臭了就開始找身邊的老夥計當掛名股東,然後辦公室弄在看似高大尚且不差錢的望京SOHO,但新註冊的公司帳面上其實一開始就是沒錢的,新註冊的公司就只為了這個專案,如果萬一這個專案黃了,也隻影響到這個新註冊的公司而已,反正是個空殼公司,且故意把註冊資金寫成一個億,實際上也沒驗資,但不妨他的投機心理,在公司帳面上沒錢的情況下還招聘研發、運營等人員辛苦加班加點開發拜年小程式準備給各個甲方演示,然後新招的人瘋狂加班996式的幹了一個多月,中間還發生過另一家控股公司前員工來公司討薪大鬧的,還吶喊著提醒我們公司是股東是老賴.....

    因為其中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甲方某**籌可能覺得不靠譜後不願意投入了而專案黃了,甲方打的第一筆款也不知道花哪去了,據說一週都花沒了,我們也都不知到道花哪了,春節後就開始勸適用期的人離職,至今不管離職還未離職的欠薪快三個月了(從入職也沒發過工資,勞動合同到離職時催要著才給,故意把發薪時間定到25號)每次問何時發薪,回覆都是公司帳面上沒錢,至於何時有錢,何時發,不知道。針對公司帳面上沒錢發不了工資的,我還專門查了,如果真沒錢即使是走仲裁、起訴流程,也頂多把掛名股東列為限制高消費而已,難道現在老闆們都這麼投機拿著別人的辛苦來賭博了?新註冊的公司帳面上沒錢,都敢大肆招人研發運營,然後黃了,也只拿公司帳面上沒錢來說發不了工資。這也就是所謂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吧,人家事先都想好退路了。

    說這麼多,是想說如果一個公司是剛註冊不久的,且註冊資金弄的很高的話,入職這樣的公司最好先查下股東及背後控制人的誠信背景再決定是否入職。

    3、還有一個套路就是入職時HR和你談好的是14薪,但幹了一年了加了那麼多班,發了那麼多版,到年底了,老闆說公司今年沒賺到錢,就說沒年終獎了或者說年終獎發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月工資,此時咱還沒話說,只是覺得有點可惜,心裡還在想著和公司共度難關,加油幹。

    4、還有個套路是名義上對公司內宣傳的你是中層領導幹部,然後你的私人時間就開始了隨意被佔用的情況,週一要提前一個多小時到公司開中層管理會議且遲到了罰款,每週週五下班後開周總結會議到很晚,然後連打車回家的車費報銷都要算到部門人均100的活動經費中,甚至週末喊你到公司開會也不能算加班不能調休,誰讓你是中層幹部呢?我這麼說估計要被很被很多人說成沒有奉獻或創業精神或幹勁,不適加入公司等。但我想說的是如果我是公司創始合夥人這個搞毫無抱怨可言,或者說如果錢和福利到位了怎麼折騰倒也行。

    5、還有個套路時明明想裁員,但卻非得找個理由證明你不行,就全員搞了套年度述職報告,還找幾個評委,最後借述職報告不合格為由勸退,搞笑的是最終那幾個評委除了老闆也都走了。當然我當時述職過了但由於和老闆據理力爭不想讓裁下面的一個人被老闆認為技術部控制不了了,事後隔了幾個月就開始找人替代我了,說多了也是淚。事後想想自己也傻,公司是老闆的,我爭個什麼勁。

  • 4 # 職場心世界

    年輕人不要在乎錢,我只想說,我不在乎錢,那我的價值如何體現,我的付出如何證明,我的勞動成果如何展現,難道就一句“年輕人不要太在乎錢,能力的提升才重要”,只能呵呵。

    反過來,是不是可以在我能力逐步提升,能夠承擔更多的時候,與我能力相匹配的價值和職級也能有一個機會實現金錢的激勵和回報呢。這並不影響正年輕的我依然保持的一顆奮鬥向上的心啊。我年輕,但是我也要生存的,我也有權利透過我自己的努力奮鬥實現收入的提高,哪怕我有幸努力到某一天實現了階級的跨越啊。階級跨越也是需要財富的累積不是嗎!

    這分明就是一碗味道濃郁的職場毒雞湯啊,妥妥的職場套路。

    當然,我們在職場中也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毒雞湯和職場套路,在這裡我列舉幾個我曾經經歷過耳聞過,甚至深受其害過的,這一碗碗毒雞湯,看看要不要乾了這碗,你們可以細細品一下。

    1.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那個誰誰誰,這句話曾經是不是就是你的QQ簽名或者微信簽名,或者就是你的座右銘啊。我有時候做了什麼讓別人一時想不明白的事情,也會收到好心同事的安慰,“走你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抱歉,你不如不說這句話,我還能好受點。我的做法可能只是一時別人沒明白過來,但是正確的方法,總會明白,我不必苦惱於別人不理解,要麼我再去說一次,要麼過陣子對方就明白了。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句話有可能就是說明在職場中你有著自己的個性和處事方式,活在自己的標準裡,別人說什麼好的壞的,都充耳不聞,對不起,你自己的這條路可能就越走越遠了,沒有回頭路了。經鑑定,毒雞湯,謹慎小心。

    2.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這句話類同於這道問題的意思,不要在乎錢?眼前的苟且還是要去關注一下,如果眼前的苟且都沒能整明白,都弄的自己心力憔悴的,那你的詩和遠方,你也就只能幻想一下了。就算你去追逐詩和遠方了,那你總得回來再處理你擱置下來的眼前的苟且啊,對不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你可能讀不懂的詩和你永遠也到不了的遠方。經鑑定,毒雞湯,謹慎小心。

    3. 失敗是成功之母

    我們從小學開始有知識記憶意識時,這句話就牢牢印在腦中,脫口而出,學校的黑板上,校園的圍牆上,你的鉛筆盒裡座右銘,你練習書法時的第一副不成名的小作品,可能都是這句話。失敗的確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哪來的成功。但是一味地失敗,也許你就沒有成功的機會了。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失敗中汲取教訓和經驗,不要在同樣的事情上再次摔倒,一次次的失敗後的進步和提高,才是真正的成功他母親。經鑑定,毒雞湯,謹慎小心。

    4. 別痛苦了,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

    你想做什麼事情,你在離開目前的工作之後最想去做的事情是什麼,這件事情可不可以在你工作之餘或者節假日空餘時間去做一做?

    很多人都中了這句話的毒,盲目辭職,任性罷工,輕易換行業換工作,到最後,可能發現我沒有想做的事,只是覺得現在手頭的事情無聊了,想去體驗下其他的事情。有些人的確是把自己的愛好發展成為了自己的事業,但這些人畢竟是少數,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應該是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跟你專業或者更你的能力有相關性的一些職業和行業。

    先好好的活,再活得漂亮點,這是有先後順序的。你真發現自己有愛好,那你一定也要想清楚規劃好如何把你的愛好發揚光大,靠你的興趣和愛好為你的收入新增幸福的砝碼。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把你的飯碗端穩當的時候,你可以再加點你想吃的佐料,來點豐富的美味。經鑑定,毒雞湯,謹慎小心。

  • 5 # 八神焉

    我的觀點是,職場中,不談錢的年輕人,不是好員工,不談錢的領導,也不是好領導!

    一個正常的年輕人,哪有不愛錢的,或許,只是假裝不在乎錢,但是,總有一天,我等凡夫俗子終究會被金錢所困擾。

    1.你我皆凡人,談錢不丟人。

    作為年輕人,我認為,要勇於承認內心的慾望,我的慾望就是賺很多很多的錢,給家人一個體面的生活,我覺得,大大方方的跟領導談自己的薪資待遇,未來的上升趨勢等方面是很正常的事情,換句話說,領導拿錢僱我幹事,提前談好酬勞問題,天經地義,無可厚非。

    2.不談錢,何來遠方?

    時下,很多年輕人追求夢想,享受自由,堅持個性,我都很贊同,但前提是,你能養活自己,有經濟能力去追求你的詩和遠方,對於一個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的年輕人,談什麼理想,要什麼個性?!同理,我要解決溫飽問題,談錢更應該理直氣壯。

    3.年輕人不談錢,領導更不會談

    職場中,年輕人經常遇到這類領導:跟你談理想,和你話家常,和藹可親,春風拂面,聊公司前景動不動就展望世界,稱霸全球,工資待遇往往對你是欲語還休,羞羞答答,不跟你談錢談實際,就跟你談理想說平臺。

    實際情況呢?你要是動他200塊的工資試試看?肯定叫你灰飛煙滅!

    職場中,年輕人談錢的時候膽子可以大一點,路子可以野一點,你的收入,從側面也反映了你的能力和稀缺性,不要被領導忽悠,不要被同事左右,不要人到中年,一地雞毛,喝個枸杞都不敢買最好的,過年給小輩壓歲錢都不敢痛快點。

    “絕大多數人都是一樣的,到了一定年紀都逃脫不了金錢的束縛與限制,都是到了不得已的時候才開始重視金錢,那‘慘淡的結局’其實從一開始就註定的,並不像大多數人想的那樣,直到‘中年’才遇到所謂‘中年危機’——那危機,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所以,從策略上看,在年輕的時候認真思考金錢、重視金錢才是實際上的優勢策略。”

  • 6 # 叭叭炮

    說的有道理,年輕人不要在乎錢!你在乎的是與什麼人為伍,企業段位怎麼樣?和你共事的人必須高出你3到5個段位,企業在同行業前三,才可以說這樣的話。要能學到東西,自己要能值錢!

  • 7 # 職場飯

    職場套路很多,不過目前比較流行的就是各種偽雞湯餵養從業者。另外不要覺得入職後才有套路,其實在面試的時候,公司已經開始植入套路,從而為以後光明正大的壓榨做鋪墊。

    面試時的套路

    招聘人員說:我們這個崗位招的是踏實勤快能吃苦的員工。你覺得你符合條件麼?

    其實這就是個坑,如果你說不合適,肯定不會用你。如果你說符合,那麼也就意味著以後你可能面臨著各種冗雜的工作,且不能抱怨、不能懈怠。因為面試的時候人事已經很明確的表達了這個崗位上的從業者需要有那些特質。

    招聘人員說:我們公司氛圍很好,只要你願意,還可以接觸其他崗位的工作內容。

    聽到這句話不要高興的太早,面試的時候,雖然說了前提是“你願意”,但是現實卻不是根據你的意願來決定,而是公司是否需要你。一般說出這句話的公司,崗位分工都不會特別明確,一人身兼多職是很正常的事。雖然能學到很多東西,但如果總結能力一般,就會覺得工作雜而亂,沒有重點,加班加點不僅會變成常態,侵佔個人時間也會越來越長。

    其實面試時夾雜的套路有很多,所以不要被招聘專員牽著鼻子走。在面試前,一定要明確自己想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最好把自己對工作心理預期給寫下來,然後在可以提問的環節,把自己的要求給準確的表達出來。面試是雙向選擇,切忌不要剃頭挑子一頭熱。

    入職後的套路

    現在比較流行套路的是用偽雞湯餵養從業人員,公司最終的目的不過是即想馬兒不吃草,又想馬兒跑的好。

    年輕人要明白,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不可否認幸福和奮鬥有關係,但並不是絕對的因果關係。因為有一部分人奮鬥出來的結果不是幸福,而是ICU。超出身體負荷的奮鬥,幸運的人換來的是功成名就,名利雙收。而倒黴的人換來可能是一身疾病,提前到來的生命終點。

    加班加點不是奮鬥,而是透支生命。獲得幸福的確需要奮鬥,但享受幸福需要有命在,所以年輕人要奮鬥,但也要愛護自己,並不是每個人的體質都適合996。

    員工要對公司忠誠。

    員工和公司之間是利益關係,是合作關係,是共贏關係,獨獨不是從屬關係,所以為什麼要求員工對公司要忠誠。公司是一個盈利機構,卻要員工付出情感,真的是很搞笑了。不可否認公司的初創人員對公司會有一種特殊情感,但是不能要求其他人從業人員也要有此情感。

    如果公司福利待遇好,管理制度也人性化,員工很容易產生歸屬感,不用灌雞湯就會主動獻出自己的忠心。所以公司在要求員工忠誠時,也要先提供讓其安心的保障。

  • 8 # Coco寶貝1126

    工作中,我們無時無刻被催眠,只要好好幹,一定能熬出頭;996不要怕,一萬小時很快能為行業專家;工作不易,不要輕言放棄。貌似這樣的話,咋一聽很有道理,事實上呢?這是老闆給你煲的一碗毒雞湯,滿滿的職場套路。

    職場套路—毒雞湯1:好好幹,一定能熬出頭

    身邊有這樣一位從事人事行政的朋友,在企業任職3年,每天7點準時準點到公司開門,晚上永遠都是最晚一個下班鎖門。用四個字形容叫“任勞任怨”、三個字形容叫“老黃牛”。

    在她的信念中,永遠都藏著一個道理。“只要我好好幹,把每一件小事幹到極致,就一定能熬出頭。”

    現實呢?她的辛苦付出得到同事和老闆的刻板印象是“老黃牛”,她的付出被大家認為理所應當,最苦最累的活少不了她,需要創造鍛鍊提升的崗位和她成為絕緣體。她熬走了幾任總監,終究也沒有熬出頭。

    後來呢?她雖然熬到了老闆給他分配的少許股份,但是還是難以逃脫離職的無奈,因為太累了,身體累,心更累。

    事實上呢?

    絕大多數的企業或組織都會有兩個共同點——

    在工作效果和價值相差無幾的情況下,用人成本越低越好;

    用熟不用生,很多時候,組織向你傳遞“你很重要”的資訊背後,實則隱藏的潛臺詞是“在這個崗位上,想要花如此便宜的錢招到你這樣任勞任怨的‘老黃牛’,真的是太難了......”

    很多人都抱持著最天真的想法,認為在職場中,我所有的努力終有一天會被看見,也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如果我們把能力比作一棵樹,紮根的土壤就是你所在的環境和崗位,而那顆種子則是你的特質,它攜帶著你的能力基因。

    如果你對自己的能力基因毫無察覺,隨便選了一個不適合的環境或崗位,這片土壤完全不能給到你需要的養分,那麼等待你的,永遠不會是能力之樹的茁壯成長,相反,它可能連芽兒都冒不出來,更談不上成長了。

    職場套路—毒雞湯2:一萬小時,你也能成專家

    最近,996 工作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登上熱搜。

    9 點上班,21 點下班,沒有周末,看起來能夠迅速成長。但幾個月或幾年過去,大多數人卻發現自己仍在原地踏步。

    很多人安慰自己說,「一萬小時定律」要顯靈了。但我想說,你可能陷入了誤區。

    簡單換算下就是:如果每天工作 8 小時,一週工作 5 天,持續不斷花 5 年或更長時間就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如果按照公司要求的 996 進行的話,似乎讓自己成為專家的,時間可以壓縮到4年。

    用時間來打破平凡,對普通人來說實在是極具誘惑力。但我想告訴你的是,可能是一個極其危險的成功學“騙局”。

    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個理論並不靠譜:它只強調了時間,卻忽視了方法。

    10000 小時這個時間是怎麼得來的呢?

    1973年,美國學者西蒙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象棋大師和新手的區別,發現他們至少花了10年時間來刻意練習才成為高手。

    1976年,另一心理學家艾力克森把範圍擴大,把音樂學院學生分為三組跟蹤研究。結果發現,成績最優秀、能夠成為小提琴家的學生,練習時間全都超過了 10000 小時。

    格拉德威爾的一萬小時定律正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延伸和歸納。但這裡有個誤區:他過分聚焦於10000小時,忽視了在這期間個人所付出的努力。

    那個天天起早貪黑關門鎖門的HR,她的工作都被很多事務性的工作所佔據,從月初到月末工作:考勤製作、單位異動表製作、社保、公積金辦理、統計各部門績效表、銷售提成統計、工資表核算、統計次月轉正人員、生日會辦理等。每天很“忙碌”(實則,效率低下,能套用公式,非則不用,覺得套用公式容易出錯),除了事務性工作外,然則就是起早貪黑負責關門鎖門(甚至把保潔阿姨的錢都省下)。

    然則,她的離職,並沒有對公司造成過多的影響,起初只是有點不習慣。後來大家漸漸淡忘,甚至認為當時的她很糟糕,思維陳舊,讓公司的行人工作感覺整體很low(只知道為老闆省錢,摳摳搜搜)。

    後來,她離開公司後,據說沒有在繼續做人事行政方面的工作,反而是選擇了一份財務(之前所在的公司,財務辦公室的人都是準點下班)的工作,從頭開始。

    很可惜,她的人事行政之旅就戛然而止,從過往3年經歷來看,每天7點上班,晚上10:00後下班,單休的工作,她離一萬小時已經很近很近,但確離專家成功的路上漸行漸遠。

    因為她只是強調了時間,忽視了方法。任何職業都有專家,但是成為專家的路上從來不容易,不是死熬,而是有方法的刻意訓練。

    職場套路—毒雞湯3:工作不易,不要輕易放棄

    近來,老闆經常會給大家洗腦,2020年經濟形勢、大的環境越來越差,很多公司都在實施996,現在工作環境不易,工作不易,不要輕易放棄。

    這話咋一聽非常有道理,但是細細聽來,哪個公司不是20%的人創造那80%的價值。能作為老闆洗腦物件的你,一定是優秀的。而在經濟形式環境不好的當下,那些創造不了價值的,肯定是老闆主要最佳化的物件,TA又豈會說出這番意味深長的知心話呢?

    工作的選擇,最重要的還是取決於你自己,你自己內心。對於自己準確的認知定位、敢於正視那個不太優秀的自己。

    年初的時候,我認識了一位心理學專家,忍不住在飯桌上向她說出了自己的困惑。我特別不理解的是為什麼我總是從喜歡一份工作慢慢變成了討厭和逃避,除了單純的喜新厭舊,有沒有一點其他的原因。

    她放下筷子認真地問我,你是討厭你的工作,還是討厭工作中那個不怎麼成功的你。

    我忽然就醍醐灌頂了。世間萬物都是你內心的投射。我喜歡那個意義風發朝氣蓬勃走進寫字樓的自己,所以在一開始我很喜歡這份工作。

    可是我討厭那個犯了錯栽了跟頭,和同事聊不到一起的自己,討厭這種感覺,一直不自覺地逃避這種感覺,所以我狼狽地放棄了它。

    在這個世上,我們總是想方設法的證明自己。

    趙寶剛導演的新劇《青春鬥》,五美之一的丁蘭,她哲學專業畢業,她的理想是去慕尼黑哲學之鄉去深造,但是因為母親的阻撓,她放棄了慕尼黑,放棄了北京,放棄了再次讀研究生的機會。最近一次離開北京時,她和向真說的這番話:

    我想要去慕尼黑哲學之鄉去學習哲學,想要離開家鄉,拜託父母,追求自由、追求愛情,卻發現自己和羅素去放飛自我,可是我吃不了這個苦,我放棄了。為什麼我一定要想法設法證明自己,我就不能認清現實:回老家,找一個愛我的男人嫁了,那樣就有3個人,父母,曾海銘愛我,幸福不就是這麼簡單嘛。

    青蔥歲月裡不吃不喝,瘋狂愛著的那個人(背叛自己,獨自去慕尼黑的高原)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我們更多的是愛著那個無怨無悔的自己啊。多年後再回想起每一次接受了別人的表白,真的是因為非TA莫屬嗎?也許只是想要在那段時間證明自己也是有人愛的吧。

    我們真的討厭現在的工作嗎?你是討厭這份工作壓力大,還是討厭那個動不動就挨批,業績總也上不去的自己呢?你是討厭這份工作太穩定,還是討厭那個磨滅了鬥志,不思進取的自己?

    這個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工作,如果真的是沒有興趣,大可以跳槽轉行,瀟灑的揮一揮衣袖,但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夠,實力不強,走到哪,幹什麼工作,都只會灰頭土臉滿處碰壁,最終變成了幹一行罵一行,可是再怎麼罵也不敢改行。

    我們不是在討厭工作,而是在討厭那個不爭氣的自己,同樣,我們也許不太喜歡這份工作,但依舊會感激那個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的自己。

    忽然想起心靈作家張德芬說過的一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工作雖不易,不要輕易放棄,是因為我們會感激那個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的自己,而非別人。

  • 9 # 佳佳來了

    而其中往往說出這句話的人,這樣的公司和老闆是非常在意錢的。不然他們怎麼可能會給年輕人洗這樣的一個腦呢?

    最後我自己在求職過程中和麵試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畫大餅的套路,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我們不談底薪,只談年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面試的時候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們不談底薪只談年薪。一個靠著底薪生活的年輕人,是沒有志向,沒有目標,也不是我們想要找的人。

    我真的很想問一下他底薪難道有錯嗎?一個最基本的保障工作不就是為了錢嗎?難道還告訴我是為了夢想嗎?

    談底薪就是一個沒有夢想,沒有目標,沒有志向的人嗎?這種被定義的標籤化的人群,我覺得是一種很務實的人群。

    而那些只要年薪不要底薪的人,或許吧,他們有他們的夢想和目標。但有多少人能夠這樣達到呢?

    二、目標遠大,一切皆有可能

    這種情況很多在創業公司出現。因為是初創型的公司,所以他們的根基會比較薄弱一些。更多的時候會給所招聘的員工畫大餅,比如說啊,承諾的給他們一些現在公司做不到的給低廉的薪資,告訴他只要目標遠大,一切皆有可能,以後年薪百萬不是問題。

    試想一下,從公司一步一步的起步到成為一個成熟型的公司要有多久?目標遠大固然是好事。這不就是拿著低廉的薪資,還要操著老闆的心。那真的是太沒有意思。

    三、成績做起來,錢不是問題

    成績做起來錢都不是問題,這是曾經老闆給我們承諾過的一句話。當時正好正值招聘旺季,人員需求量比較大,所以那個時候我們部門卯足勁去招人。

    因為當時公司是一個人力資源公司,同時也會為其他的公司去招人。當時業績做的還是非常不錯的得了小組冠軍。

    按照當時的一個獎勵機制來說的話,那個月的月薪還是非常可觀的。我滿懷期待的去等的發工資的那一天。

    等來的結果就是非常的糟糕,經理告訴我們那個獎勵方案已經不做效了。綜合下來每個人的薪資都很高,所以就被取消掉了。老闆認為招人是我們應該盡的義務和責任,也是我們的崗位職責。所以不應該以獎勵的方式來促進大家的績效。

    但大家都感覺到事情不妙之後,對領導所做的這個決定非常的不解,同時也覺得承諾一點都不作數。是一個沒有誠信的企業。後來我們基本上小組的優質成員都走了。

    雖說領導有挽留,但是大家都知道一個沒有誠信的企業是沒有底線的。早離開是最好的選擇。

    這以上了三個大餅,是根據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所體會和遇到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相同的情況?雖說職場套路不好,但是偏偏套路又得人心。很多人利用這樣那樣的一個套路,把一些新晉的職場小白哄得團團轉。

    可能這也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至少讓大家能夠有多的職場經歷。不斷地讓自己在職場的路上升級打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太敏感了嗎,我男朋友說了一句,要你管,就聽起來不舒服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