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朝代這麼多,大一統的不少,裂土割據的也不少,那就有不少的亡國之君。咱們來聊一聊他們。我先說幾個常見的:比如劉阿斗,人稱扶不起的阿斗。大概就是大多的意見是這個傢伙昏庸無能,但是好歹結局很好。比如大宋的徽欽二帝,基本也落個昏庸無能,結局也不是很慘,如今徽宗還有個藝術家的稱謂。比如明代的崇禎,就有點慘了,不僅昏庸無能,還落個濫殺忠良的罪名(比如大多人都覺得袁崇煥是個忠臣),最後還吊死了。再比如溥儀,雖然慘一點,不過結局還好,和我們一樣成了普羅大眾,但卻沒人說他昏庸無能或者濫殺無辜的。我舉的例子不代表我的最終觀點,且看大家討論。是不是很有意思?來聊聊吧!
回覆列表
-
1 # 愛寧卡屯
-
2 # 農村老頭001
謝邀請!這個沒有什麼亡國之君不亡國之君的哪朝哪代都一樣有,是天數己定是必然的,歷史發展規律,不是亡國從古至今最起碼有五千年曆史了,不一直髮展生存到現在嗎?沒聽說哪個國滅亡了?不是亡國而是改朝換代換新的皇帝了,而是新的政權取消舊的制度。世界上哪個國家滅亡沒了?只能增加沒有減少其他國家有叫總統的日本叫首相,他們掌握政權制定政策管理國家。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想盡述中華歷史不太容易。今天我先談一我國談封建制度之前,也就是戰國之前大大小小的朝代,以及那些大大小小,有名無名的亡國之君。
中國的王朝從夏朝正式開始。
夏朝(約公元前2070—約公元前1600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啟即位後,夏朝內部的貴族有扈氏反對夏啟即位,啟動用軍隊鎮壓了有扈氏的叛亂,才鞏固了夏朝的統治。夏啟在位十年後去世,其子太康繼立。太康治國無方,追求奢侈淫樂的生活,由此發生太康兄弟五人爭奪王位的鬥爭。在太康的孫子相統治期間,東夷的后羿趁夏朝內部王權之爭奪取了統治權,夏朝自此中斷了四十年。相的兒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幫助,組織夏的舊部,奪回了政權,才恢復了夏朝的統治。這就是夏代歷史上的“太康失國”、“后羿代夏”和“少康中興”。少康死後,其子予即位。予重視發展武裝和製造兵甲,形成了夏代中興的局面。夏王朝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中興穩定後,到孔甲時,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使夏王朝逐漸走向覆亡。夏的末代國君是桀。
夏桀又名癸(guǐ)、履癸,生卒年不詳,商湯給他的諡號為桀(兇猛的意思)。桀是夏朝第16代君主發之子,在位54年(前1653—前1600)。履癸文武雙全,赤手可以把鐵鉤拉直,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國亡,被放逐而餓死。
當發在位時,各方諸侯已經不來朝賀了,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國進一步衰落。至桀時,延續了400多年的夏朝,更是德政衰敗,民不聊生,危機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驕奢自恣、迷戀美色,成為夏朝的掘墓人。
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築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於後宮,日夜與妹喜及宮女飲酒作樂。據說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荒唐無稽之事,常使妹喜歡笑不已。
民眾的生活則十分困苦,他們每年的收成難得溫飽,更無兼年之食,每遇天災則妻離子散。夏代臣民指著太陽咒罵夏桀說:“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說,你幾時滅亡,我情願與你同歸於盡。同時,四方的諸侯也多背叛,夏王朝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
他即位後的第三十三年,發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擋不住,進貢給他一個美女,名叫妹喜。桀十分寵愛妹喜,特地為她造了富麗堂皇的瓊室、象廊、瑤臺和玉床,這一切的負擔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異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個名叫趙梁的小人,專門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樂,如何勒索,殘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寵信。
桀即位後的第三十七年,東方商部落的首領湯將一個德才兼備的賢人伊尹引見給桀。伊尹以堯、舜的仁政來勸說桀,希望桀體諒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聽不進去,伊尹只得離去。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無度,竟命人造了一個大池,稱為夜宮,他帶著一大群男女雜處在池內,一個月不上朝。太史令終古哭著進諫,桀反而很不耐煩,斥責終古多管閒事,終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藥,就投奔了商湯。夏桀手下有個叫關龍逄的臣子,聽到老百姓的憤怒聲音,便對桀進諫說:“天子謙恭而講究信義,節儉又愛護賢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穩固。哪今陛下奢侈無度,嗜殺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滅亡。陛下已經失去了民心,只有趕快改正過錯,才能挽回人心。”桀聽了又怒罵關龍逄,最後更下令將他殺死。
之後是商朝。
商朝(約前1600年前後—前1046年)。因契被封於商,所以他的後世子孫商湯將自己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的王朝稱為“商”;至盤庚,又將國都遷往殷,所以商朝又稱為又稱殷商。
商朝是一個迷信鬼神的朝代,王室貴族遇上大小事情,都要在龜甲或獸骨上占卜,稱為“卜辭”。這些卜辭就叫做甲骨文。
是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後的一個王朝,相對於夏朝具有更豐富的考古發現。原夏朝之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商朝。
經歷17代31王后,
帝乙去世,應立長子啟,雖啟與辛為同母,但生啟時其母是妃,而生辛時已是後,故啟不能立,而立少子辛為帝。帝辛自幼聰敏過人。《荀子·非相篇》說帝辛“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 《史記·殷本記》也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帝辛繼位後,定都於沫,後改沬邑為朝歌(今河南淇縣)。帝辛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展,國力強盛。他繼續發起對東夷用兵,打退東夷向中原擴張,把商朝勢力擴充套件到江淮一帶。特別是討伐徐夷的勝利,把商朝的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對東南夷的用兵,保衛商朝的安全。帝辛統一東南以後,把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向東南傳播,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促進民族融合。
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合西方11個小國會師孟津,乘機對商朝發起進攻,史稱牧野之戰。此戰商朝大批俘虜倒戈,周軍攻至朝歌。帝辛登上鹿臺,投火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帝辛死後,葬於淇水之濱,今墓尚存。
桀紂被後世用來泛指暴君。
之後是周朝。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周朝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建立,定都酆鎬(宗周,今陝西西安),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此後的周朝稱為東周。而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周朝存在的時間: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計約791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一百多年,問題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其後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一政府的大一統國家。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週。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遊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亶dǎn)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於渭河流域(陝西關中地區),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后稷”,《說文》雲“黃帝居姬水(一說是陝西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另一說位於陝西關中北部黃陵縣附近的沮河,兩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採用的漢字字型為大篆。周朝行分封制,周王為“天下共主”。
西周亡在周幽王手裡。
姬宮湦出生於公元前795年(周宣王三十三年,據幹寶《搜神記》記載),是周宣王姬靜之子,母親姜後是齊國國君之女。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四十六年),周宣王去世,姬宮湦繼位,是為周幽王,以第二年為元年。
周幽王在位時期貪婪腐敗,不問政事,重用“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的虢石父進行專利,引起國人強烈不滿。又廢嫡立庶,廢除申後及太子姬宜臼,立褒姒為後及其子姬伯服為太子,並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侯、繒侯和犬戎各部攻宗周。
周幽王為取悅褒姒,數舉驪山烽火,失信於諸侯,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被犬戎兵殺死於驪山之下,西周滅亡。
在政治上,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國事,在位期間各種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政局不穩,自然災害嚴重—涇、渭、洛「三川皆震」。為政貪婪腐敗,重用「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起國人怨憤。周幽王因為“烽火戲諸侯”一事而為後人所知。
可以說,這又是一個昏君。
接下來就是春秋戰國,這是一個周天子權力日益衰微的時代。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下面介紹一下春秋戰國除秦國以外幾個著名的大國的末代君王。
西周分封天下諸侯,其中周太伯被封到了當時還是很落後的江南,封國吳國。吳國(前12世紀―前473年),存在於長江下游地區的姬姓諸侯國,也叫勾吳、工吳、攻吾、大吳、天吳、皇吳。
吳國國境位於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吳國的核心。後吞併淮夷徐夷等小國而擴張到今蘇皖兩省全境、浙中北、贛東北地區。國都前期位於梅里(今無錫梅村),後期位於吳(今江蘇蘇州),是春秋中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在吳王闔閭、夫差時達到鼎盛。當時吳國於柏舉之戰西破楚;於夫椒之戰南服越;於艾陵之戰北敗齊;於黃池之會會盟晉。這是吳王夫差的功勞,也是他一生功業的頂峰。
“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吳越之戰,是春秋末期位居長江下游的兩個諸侯國吳和越之間進行的最後一次爭霸戰爭。自公元前510年開始,持續至公元前475年,歷時共35年,中經吳伐越的槜李之戰、 越伐吳的夫椒之戰、笠澤之戰和姑蘇圍困戰,最終以吳的滅亡和越的勝利而告結束。 公元前514年,闔閭登上吳國王位,即任用逃亡到吳國的原楚國貴族伍員(伍子胥) 和齊國的孫武,改革內政,“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擴充軍隊,加強戰備,並制定了“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的戰略方針。其時,定都會稽(今浙江紹興)。據有今浙江北部地區的越國,領土狹小,人口稀少,經濟文化發展相對落後。 楚為聯越制吳,積極扶植越王允常,從而使越力量迅速壯大。公元前510年,吳國進攻越國,兩國爭戰就此展開,雙方你來我往,開始了長期的拉鋸戰。 公元前506年,闔閭率軍攻楚。次年春天,允常乘吳國內空虛,出兵襲擊吳都姑蘇。吳王急忙抽兵回救,允常自知力不能敵,遂在大掠之後主動撤兵而還。公元前496年,允常病死,子勾踐繼位。吳王為“南服越人”,遂乘勾踐新立之機,率軍攻越。雙方對陣於槜李(今浙江嘉興縣西南)。勾踐見吳軍容嚴整,組織敢死隊連續幾次發起衝擊,均被吳軍擊退。在此情況下,勾踐迫使犯了死罪的囚徒,列為三行,持劍走到吳軍陣前,一起舉劍自殺。吳軍將士被這一瘋狂舉動所震懾,紛紛擁上看個究竟,吳軍陣勢因而大亂。越軍乘機發動突然襲擊,大敗吳軍。闔閭本人也受傷不治而死,臨終前再三叮嚀兒子夫差:“必毋忘越!” 夫差時刻牢記殺父之仇,日夜練兵,積極備戰,準備出兵攻越。公元前494年春,越王勾踐得知夫差準備攻越的訊息後,不聽大臣范蠡的勸告,在準備不充分的形勢下,決定先發制人,出兵攻吳。夫差盡發吳國精兵,迎戰於夫椒(今江蘇蘇州西南)。吳軍同仇敵愾,奮勇衝擊,越軍不敵,損失慘重,只剩下5000人退守會稽山。吳軍乘勝追擊,佔領越都會稽,並進而包圍了會稽山。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大夫范蠡提出屈辱求全,主張用卑辭厚禮向吳求降,如若不允,就由勾踐親自去吳國做人質。勾踐採納了這一建議,一面準備死戰,一面派文種去向吳王求和,並用美女、財寶賄賂吳太宰伯嚭,要他從中斡旋,勸說夫差允許越國作為吳的附屬國,並宣告如吳國不許,則越將破釜沉舟,與吳血戰到底。伍子胥認為爭霸中原不如滅越有利,並看出越國君臣卑辭厚禮的背後所隱藏的滅吳野心,因而堅決主張徹底滅越,否則,必將縱虎歸山,養癰遺患,“今不滅越,後必悔之”。但夫差急於北上同齊爭霸,認為越國既已投降,便名存實亡,不足為患。因此答應越國議和,率軍回國。 越經此一戰,元氣大傷。為安撫民心,勾踐下詔罪己: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仇,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並下令“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往者,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然後,把國內事務分別託付諸大夫負責管理,便帶著范蠡等人去吳國給夫差當奴僕。勾踐在吳國忍辱含垢,歷盡艱辛,終於騙得夫差的信任,於3年後被釋放回國。 勾踐歸國後,決心復國滅吳。所謂“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爭取民心,選賢納諫,讓文種治政,范蠡整軍,建立招賢館,禮遇收羅各方面人才。改革內政,減輕刑罰,減免賦稅,開墾荒地,發展生產,獎勵生育,增加人口。在軍事上,築城立廓,修繕被戰爭破壞的都城,訓練部隊,厚賞嚴刑,擴充兵員。在對外政策上,奉行“結齊、親楚、附晉、厚吳”的方針。不斷送給夫差優厚的禮物,表示忠心臣服,以消除他對越國的戒備;送美女西施、鄭旦給他,使他沉溺女色,分散精力;賄賂吳臣,爭取他們的同情和幫助;並離間吳國內部,挑起其大臣不和;破壞吳國的經濟,用高價收買吳國的糧食,使其內部糧價高漲,造成供應困難;採集良材,選派巧匠,送給夫差,促使其大興土木,消耗人力、物力。上述措施,收效顯著,壯大了自己,削弱了敵人,爭取了與國。越國力量大為增強,發兵伐吳所缺乏的只是時機問題了。 在越上下一心、勵精圖治、為復仇雪恥而磨刀霍霍時,吳國卻日趨腐敗。夫差因勝而驕,奢侈淫樂,窮兵黷武。呼叫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姑蘇臺,不分晝夜同西施在上面狂歡作樂。 同時,急於以武力威脅齊晉,稱霸中原。公元前489年,進攻陳國,次年攻魯,懾服了附近的小國,為北進中原開闢了道路。 夫差又徵調大批民工構築邗城,作為北上基地,開鑿邗溝,溝通江淮,以利軍運。為導吳北進中原,使之與晉、齊、楚為敵,造成乘虛襲吳的機會,勾踐向夫差大獻殷勤,讓文種率萬名民夫協助吳國開鑿邗溝,以推動夫差北上。 公元前484年,夫差聽說齊景公已死,決定北上伐齊,聯合魯軍,擊敗齊軍。戰後,夫差更加驕橫,認為只要最後壓服晉國就可取得中原霸權,於是約定晉定公和各國諸侯在公元前482年七月七日到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行前,夫差對太子友提出應防備越乘虛而入的勸諫置若罔聞,認為中原霸權唾手可得,不可坐失良機。因此自率精兵3萬空國遠征,北上黃池,只留下太子友等人率老弱病殘1萬人留守姑蘇,勾踐夢寐以求的機會終於來到了。公元前482年六月十二日,勾踐調集越軍4.9萬,兵分兩路,一路由范蠡率領,由海道入淮河,切斷吳軍自黃池的歸路;一路由大夫疇無餘等為先鋒,勾踐自率主力繼後,從陸路北上直襲姑蘇。吳太子友率兵到泓上(今江蘇蘇州近郊)阻止越軍進攻。他感到精銳部隊已全部北上,實力不足,主張堅守待援。但吳將王孫彌庸輕視越軍,不聽調遣,擅自率5000人出戰,擊敗越先頭部隊,更加驕傲輕敵。二十二日,勾踐主力到達,發起猛攻,將吳軍包圍聚殲,並俘虜太子友等。接著揮師進入姑蘇。 此時夫差正在黃池與晉定公爭當霸主,聽說越軍襲破姑蘇,惟恐影響爭霸,一連殺掉7個來報告情況的使者以封鎖這一不利訊息,並用武士威脅晉國讓步,終於勉強做了霸主,然後急忙回國。但是由於姑蘇失守的訊息已洩,軍心動搖,夫差感到反擊越軍沒有把握,便派人向越求和,勾踐也因實力不足以滅吳,允許和議,撤兵回國。 夫差向越求和後,由於征戰連年,生產遭到極大破壞,國內空虛,一時無力反擊,就息民散兵,企圖恢復力量,待機再舉。而越國卻利用繳獲的資財充實了自己,提高了戰勝吳國的信心。公元前478年,吳國發生空前的饑荒,勾踐認為大舉伐吳的時機已經成熟,遂在經過充分的準備後,於三月率軍出征,進至笠澤(水名,今蘇州南)。夫差也率領姑蘇所有的部隊迎擊越軍。吳軍在北,越軍在南,雙方隔水對陣。黃昏時,勾踐在主力的兩翼派出部分兵力隱蔽江中,半夜時鳴鼓吶喊,進行佯攻以調動敵人。夫差誤以為越軍兩路渡江進攻,連忙分兵兩路迎戰。勾踐乘機率主力偃旗息鼓,潛行渡江,出其不意地從吳軍中間薄弱部位展開進攻,實行中央突破。吳軍兵敗潰退,越軍乘勝擴張戰果,揮兵猛追。吳軍一敗再敗,退守姑蘇,越採取了長期圍困的戰術,企圖困斃吳軍。吳軍被圍於姑蘇達3年之久,終於勢窮力竭,突圍逃到站蘇臺上,但旋即又被包圍。夫差企圖效勾踐當年之故伎,卑辭求和,然而此時的勾踐卻非20年前的夫差,為免縱敵貽患,勾踐斷然拒絕了夫差的請求,夫差絕望自殺,吳國滅亡。越挾滅吳的餘威渡淮北上,與諸侯會盟,終於成就了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夢。
再說越國你聽。
越國(公元前1932—公元前110年),處東南揚州之地,是中國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由華夏族在中國東南方建立的諸侯國。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大禹的直系後裔。越國與杞國、繒國、褒國等皆為大禹後裔子孫所分封。越國封地處歐餘山之南(陽)面,國君為姒姓。蹄(宰勳)開基為歐陽氏。越國主要以紹興禹王陵為中心。春秋末期,允常時與吳國發生了矛盾,並相互攻伐。前496年,允常死後,勾踐即位,前473年,勾踐消滅吳國,出兵向北渡過淮河,在徐州與齊、晉諸侯會合,向周王室進獻貢品。勢力範圍一度北達齊魯,東瀕東海,西達今皖淮、贛鄱,雄踞東南。
越王勾踐三十二年(前465年),勾踐去世後,子鹿郢即位。鹿郢逝世,子不壽即位。不壽逝世,子翁即位。翁逝世,子翳即位。翳逝世,子之侯即位,之侯逝世,子無疆即位。勾踐其子孫繼續其霸業,越國強盛一時。戰國初期勾踐之後,越國三代發生了弒君的事件,所謂“越人三弒其君”。越王朱勾是戰國初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越國君王,其在位時間為前449年至前412年。越王勾踐之後的子越王鹿郢和孫越王不壽繼續秉持了勾踐禮義相待諸侯的政策,延續了越國的霸主地位,這一局面在朱勾篡位後遇到突變。對於越王朱勾弒父篡位的過程,《竹書紀年》中的記載較為簡略,"不壽立十年見殺,是為盲姑,次朱勾立",[1] 並沒有前因後果。但是這一事件顯然引發了嚴重後果,不僅僅為後來中期越國不斷出現的試君現象巧下了伏筆,也直接預示了不久後發生的楚越戰爭中越國的慘敗與越國中原霸權的結束。朱勾是越王勾踐之後國勢最強、武功最為顯赫的君王,墨子曰:“今天下好戰之國,齊、晉、楚、越。……今以並國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當時中原諸侯以齊、晉、楚、越等四國為強者。越王朱勾在前414年、(前413年),出兵併吞了滕國(今山東滕州)、郯國(今山東郯城)兩小國,俘虜郯國君主鴣。前411年去世,在位37年,由太子翳即位。王翳七年(前404年),越王翳憑藉強盛的軍事實力,趁齊國執政者田和地位尚不穏固,發兵討伐齊國。當時,繒國(今山東棗莊)倚仗齊國的勢力,輕視越國。越王翳聞訊大怒,下令討伐繒國,一戰將其攻滅。王翳二十年(前391年),齊國田和將齊康公遷於海島,奪取整個齊國。越王翳發兵進逼齊國邊境,齊國大將向田和請求反攻越軍。王翳二十五年(前386年),周安王正式承認田氏齊國為諸侯,田齊虎視越都琅琊。越國面對齊、楚日益強盛,在中原難以維持霸權;而吳國舊貴族圖復仇,必須加以防備。琅琊遠離江南,軍隊和物資運輸都很困難。權衡再三,於王翳三十三年(前378年)被迫遷都吳(今江蘇蘇州),加強對吳越地區的控制。同時,北方的越人開始大批返回江南,並遷居到嶺南。但是,越國並未放棄琅琊,依然視作北方都城。王翳三十六年(前375年),越王翳的弟弟豫,為了繼承王位,連續謀害三個王子。隨後,豫又挑唆越王,企圖除掉太子諸咎,遭到越王拒絕。七月,諸咎擔心自身被害,索性率領軍隊趕走了豫,又包圍王宮,發動宮廷政動。越王翳被諸咎殺害。十月,越國人殺死太子諸咎,越國陷入內亂。在吳地的越國人擁立諸咎之子錯枝為王。目睹多次宮廷政變和殺戮的錯枝不願意繼位,就逃亡到丹地的洞穴中。追隨而來的大臣,久勸不出,就以煙薰的方法迫使他出來。錯枝被推舉為越王,之後他似乎也在力求逃離此王位。越人不甘讓吳人操縱越國政治,前373年,留在越國故地的卿大夫寺區率兵平叛,殺死禍首豫,又進入吳地,打擊了吳國舊貴族並廢黜錯枝,擁立了越王翳之子之侯(又名初無餘)為越王,號稱莽安。前363年,寺區的弟弟思又弒殺了之侯,擁立其弟無顓為越王。從“諸咎之亂”後,宮廷中不斷上演弒君弒父的悲劇,越國貴族間的互相殘殺,造成越國政局混亂、社會動盪、經濟倒退,越王勾踐開創的霸業也走向衰落。以致越人不能控制自己,讓吳人出面,此時吳國人逐漸掌握越國的政治。前306年,越王無疆欲效法列國征伐中原,於是發兵向北攻打齊國。時齊威王在位,於是派遣使者勸說越王西征楚國。齊使以楚國分兵在列國爭勝,國內空虛為藉口誘引越國伐楚。越王無疆聽從齊使計策,轉頭討伐楚國。然而,楚威王早有滅越之心,曾派大臣昭滑到越國去調查了5年,準備充分。於是楚威王領軍進攻越國,大敗越軍,殺死無疆,北邊在徐州大敗齊軍。由於越王無疆生前未曾明確指定王位繼承人,導致他的長子次子各以正統自居,紛紛建國。閩越王無諸同越東海王搖,他們分別是越王無疆長子玉與次子蹄的後裔。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都自去王號,成為郡長,秦朝把他們這地方設定為閩中郡。待到諸侯反叛秦朝,無諸和搖便率領越人歸附鄱陽縣令吳芮,就是人們所說的鄱君,跟隨諸侯滅亡了秦國。在當時,項籍把持向諸侯釋出命令的大權,沒有立無諸和搖為王,因此,他們沒有歸附楚王。漢王攻擊項籍,無諸和搖就率領越人輔助漢王。漢王五年(前202年)時,漢高祖劉邦重新立無諸為閩越王,在原先的閩中這地方稱王,建都在東冶,繼續越國的奉祀。漢惠帝三年(前193年),列舉高帝時越人的輔佐之功,朝廷認為閩君搖的功勞多,他的百姓也願意歸附,於是就立搖當了東海王,建都在東甌,世俗之人稱他為東甌王。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東甌請求把全國都遷徙到中原去,於是就率領全體民眾到中原來,居住在江淮一帶。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閩越餘部完全歸入漢朝,民眾遷徙到了江淮一帶居住。
再說春秋期間最早的霸主鄭國。
鄭國(公元前806年—前375年),是中國歷史上西周、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伯爵。前806年,鄭國的開國君主鄭桓公建都陝西華縣。第二任君主鄭武公跟隨周平王東遷到虢鄶之間,第三任君主鄭莊公遷都到鄭韓故城遺址,直到滅亡。鄭國立國共計432年,傳位20君,建都鄭州新鄭395年。鄭國主要的版圖位於今天的河南省中部。鄭國是春秋時期第一個強勢起來的諸侯國。鄭國的第三任君主鄭莊公,雄才大略,一代梟雄,使鄭國稱霸中原,“天下諸侯,莫非鄭黨”。鄭國名相子產治國有方,使得鄭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鄭國以商業發達、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詩樂文化聞名於世。鄭國是中國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鄭國是千乘之國,軍力總體較強,楚國和晉國一直想滅掉鄭國,但一直未能如願。鄭國在內亂和外敵入侵的夾擊下逐漸衰落,最終被韓國所滅。進入戰國,鄭國仍然得以苟延殘喘。此時鄭國最大之敵人已經是新興的韓國。然鄭國仍內亂內鬥不止。鄭哀公為國人所殺,共公、幽公相繼而立。韓國攻鄭,殺幽公。於是國人立幽公之弟公子駘為君,是為鄭繻公。韓非則稱鄭國發生了太宰欣取鄭事件,此事詳情已難以考證。鄭繻公在位時,與韓國的戰爭互有勝負,而且形勢曾一度好轉。繻公十五年,韓伐鄭,取鄭之雍丘;繻公十六年,敗韓於負黍;繻公二十三年,圍韓陽翟。前375年,鄭國滅於韓國。在韓即將滅鄭之際,鄭國再次內亂。鄭繻公殺其相子陽,而子陽之黨又殺繻公。鄭國這時根本不需要外國來滅也會自己滅亡。子陽之時,鄭國已經一分為三。鄭君乙二年,鄭負黍反,歸韓,十一年,取陽城,二十一年(前375年)韓滅鄭。末代國君,鄭康公姬乙。春秋時期在鄭國之後,崛起的下一個超級大國是齊國。
姜姓呂氏齊國,是春秋時代的一個重要諸侯國,首封國君是呂尚(姜姓,呂氏),即著名的姜太公。春秋初期,在管仲的幫助下,齊桓公建立了齊國霸業。到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並於前386年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建立田齊,史稱田氏代齊,姜姓呂氏齊國遂亡。
春秋末年覆滅的另一個超級大國是晉國。
晉國(前11世紀—前349年),周朝分封的諸侯國,侯爵,姬姓晉氏[1] ,首任國君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2] 國號初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晉國在晉獻公時期崛起,“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3] 晉文公繼位後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一戰而霸。晉襄公時期先後在餚之戰和彭衙之戰中大敗秦國,繼其父為中原霸主。晉景公時,晉國在邲之戰中敗給老對手楚國,轉而經略北方,在鞌之戰中大敗齊國後,又在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中攻入楚國本土[4] 。晉厲公繼位後連敗秦、狄,並在鄢陵之戰再敗楚國,復霸天下。晉悼公時國勢鼎盛,軍治萬乘,達到晉國霸業的巔峰。晉平公以後,晉國範、中行、智、韓、趙、魏六卿之間鬥爭激烈。晉定公時,範、中行兩家首先敗亡。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共滅智氏,晉國已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韓、趙、魏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前349年,末任晉侯晉靜公被殺,晉國滅亡 。
戰國的開始,是以三家分晉為界限的,進入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的很多國家都已覆滅。殘存下來的小國,有宋國,鄭國,梁國,魯國,衛國,越國,巴國,蜀國,中山國等等。下面介紹一下其中最出名的魯國和宋國。
西周初年周公輔佐天子周成王東征滅掉了夥同武庚叛亂的奄國,受封於奄國故土,由於周公要留在鎬京輔佐周成王,於是讓自己的長子伯禽代為赴任,建立魯國,國都為曲阜。魯國始封時疆域較小,“封土不過百里”,後來陸續吞併了周邊的極、項、須句、根牟等小國,並奪佔了曹、邾、莒、宋等國部分土地,成了“方百里者五”的大國。國力最強時其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淮,東至黃海,西抵定陶一帶,其統治核心區大都位於今山東省濟寧市境內,亦包括泰安南部寧陽,菏澤東部單縣、鄆城,臨沂平邑等市縣。為周王朝控制東方的一個重要邦國。魯桓公、魯莊公、魯僖公時期是魯國最為強盛的時期,一度與齊國爭奪東方的霸主,魯僖公更曾領導諸侯抗衡過楚成王與晉文公。直至戰國初期,仍有數個諸侯國向魯國進貢。魯國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歷時873年。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亡國之君魯頃公姬仇。
周武王伐紂,商朝覆亡後,按照分封制的禮法,國家雖然覆亡,勝利者仍然不能讓以前的貴族宗祀滅絕,
春秋初期因此當武王分封諸侯時,仍然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後,武庚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 另封紂王的庶兄微子啟於商丘(今河南商丘),國號宋,以奉商朝宗祀, 為周朝的二王三恪之一。孔子的論語堯曰篇曾記載此一原則叫做“興滅國,繼絕世”。春秋時期,宋襄公在齊國內亂時,幫助齊公子復國,代齊作為盟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泓水之戰後,宋國國力受創。宋景公時期滅曹國,國力漸盛。戰國時期,宋國國君宋康王“行王政”,實行政治改革,宋國強盛起來。東敗齊、南敗楚、西敗魏,公元前286年,齊、楚、魏三國聯手滅掉宋國,三國瓜分宋國領土。亡國之君宋康王子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