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景獵人
-
2 # 教育孩子早知道
英語啟蒙是透過引導和啟發的方式,培養孩子對英語的好感、誘發孩子對英語的興趣,讓孩子將來對英語交流不排斥。
學習任何語言的前提和關鍵都是先熟悉這種語言的聲音,而且1歲前的寶寶對各種語音非常敏感,有非常強的掌握語音的能力。
所以1歲前,英語啟蒙的工作主要是給孩子“磨耳朵”。
有的家長一聽到“磨耳朵”,就以為是天天放英文兒歌給孩子聽,給孩子看動畫片就行了。
但這種“磨耳朵”其實是無效的輸入!
嬰幼兒的語音學習,需要透過與真人的互動才能實現,這在庫爾教授的演講中是有重點強調過的。
真正有效的“磨耳朵”,是把英語童謠作為親子游戲的內容,結合歌詞內容來跟寶寶互動,即聽英文童謠+真人對話。
聽英文童謠
嬰幼兒尤其喜歡韻律感強、富有節奏、重複度高的童謠。
給寶寶聽童謠時,最好家長能跟著音樂唱出來,或者使用誇張的肢體語言和豐富的表情把歌謠表演出來。
對小嬰兒來說,沒有什麼聲音能比爸爸媽媽的聲音更有溫度了。
童謠推薦: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ABC》
《Silent Night》
《Edelweiss》
《Do Re Me》
《It"s a small world》
《Ten little Indians》
《Row Row Row your boat》
《If you"re happy》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真人對話
0-1歲的孩子還不會說話,自然是不能跟我們對話,所以這個時候主要是靠爸媽自言自語。
如果家長英語比較好,那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吃飯的時候,洗澡的時候,起床的時候......一切能想起來的時候,要儘可能多的跟寶寶說英語。
那父母英語不好怎麼辦呢?
有個權宜之計是,透過“點讀筆+大幅掛畫”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積累起一定的詞彙量。
當然,這個方法的效果很有限,剛開始英語啟蒙的時候,家長還是要儘可能開口跟寶寶說英語。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對話時最好要讓孩子看到家長的嘴型,也就是說,父母最好跟寶寶面對面地對話,讓孩子知道,父母在跟他對話,這樣的語音輸入更有效果哦!
上面是我對一歲寶寶英語啟蒙的一些建議,可能不太全面,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3 # 英語啟蒙之英文動畫片
1/一歲的孩子由於視力發育還沒完全成熟,這個時候不適合看電視或者電子產品。等到2歲多點就可以看些情節簡單的英語動畫片了。
2/可以找一些經典的英文兒歌,經常放給寶寶聽。也可以找一些啟蒙類的英文原版動畫片的音訊來聽。這類動畫片有個特點,發音純正舒緩,每集都有好聽的插曲或歌曲。
3/選些英文繪本,把一邊播放音訊一邊帶孩子指讀,一般來說也要等孩子到2歲多,太小了的孩子不太好操作。
-
4 # 智童趣的濤哥
對於小孩子的啟蒙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的家長經過對比之後發現啟蒙教育對孩子的健康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啟蒙教育做得好的話寶寶的成長會更加的穩定和健康。而一歲寶寶就應該開始做啟蒙教育了,那麼一歲的寶寶啟蒙教育應該用哪些方法呢?
1、藝術薰陶
一歲的孩子還不知道什麼是藝術,而寶寶是否喜歡藝術也還是未知數,但是一歲的寶寶會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家長們經常帶寶寶聽音樂以及幫助寶寶認識各種色彩的話,寶寶也會培養出一定的藝術能力。這裡的音樂和認知上的東西都用英語表示
2、跟著音樂拍手
父母們可以躲在家中播放可愛的兒童音樂,讓寶寶和家長們一起跟著音樂拍手或者咿呀哼哼,這樣有助於寶寶的四肢協調能力、
3、上街買菜
人們會發現,經常帶孩子出去外面的話,寶寶們並不會容易怕生,反倒是一些不怎麼出門見人的寶寶會牴觸陌生人的接觸。而經常帶寶寶上街買菜可以讓寶寶多一些和外界的人接觸,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學習和參與的能力。父母們在過程中可以念著買來物品的名稱,寶寶會學到更多的名稱。隨著接受教育群體年齡的下降,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教育的物件發生了變化,我們的教學工作該如何應對呢?說“應對”其實並不確切,因為這麼說顯得很被動。我們應該主動地去研究、去探索這種低年齡段的教學問題,即所謂的啟蒙教育。我們通常把“使初學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叫做啟蒙,那麼啟蒙教育就是使初學者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的一種教育。這種教育的物件包含的範圍很大。凡是初學的人,不計年齡,都可以視為在接受啟蒙教育。另外啟蒙教育的內容涉及的範圍很廣,有藝術類的,有文史類的等等,而我在這裡僅對兒童英語的啟蒙教育略抒拙見。
先入為主是人的天性,因而兒童英語的啟蒙教育就尤為重要。從教育物件的角度來講,這種英語啟蒙教育的物件是兒童。他們年齡小,缺乏生活經驗,不懂得如何去理性思考,所以學習起來主觀性極強,換句話說就是學習隨性。往往他們喜歡學英語是因為喜歡英語老師或喜歡老師的講課方式,並不是意識到這門課的重要才來學。
因此,啟蒙教育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孩子今後對這門課的學習態度。現實的情況是,目前大部分升入初中的男同學不喜歡學英語,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他們這種無興趣,甚至是厭惡的學習情緒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效果。所以這些同學在上初中時就被甩掉了。這種現實值得我們深思。從語言的角度來說,英語本身是一種語言,它對中國的孩子們來說是一門外語,且與我們的母語有很大差別,因此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腦分為兩個半球,分管語言的半球是左半球。它對語言的控制很特殊,僅有一種語言通道是開啟的,也就是說孩子們的語言環境決定了這條開著的通道是英語、法語、漢語或是其它語言。
總之,只有一種語言形成通道,其他的無法開通。這就是說任何人學習外語所達到的程度都不會超過本身以這門外語為母語的人。所以啟蒙英語教師不要一味地定下一個目標,從小教授英語就能使學生可以像說母語一樣說外語。這是兒童英語啟蒙教育的一種誤區。英語啟蒙教師應設立的目標是,儘可能的增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多學、多用;會學、會用;愛學、愛用。盡力使他們的英語越來越像母語,即所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而達到這種狀態的關鍵因素就是成功的英語啟蒙教育。
既然兒童英語啟蒙教育如此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啟兒童英語啟蒙教育的成功之門呢?首先,我們要掌握兒童的心理特徵、生理特徵,記憶規律及學習取向,然後根據這些特點來進行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心理特徵:兒童對新事物都有強烈的新鮮感,從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而且兒童有好動的特點,這樣,在教師的組織下有序地好動便成了課堂遊戲。而遊戲中便會產生競爭,兒童就會產生好勝的心理。勝利後希望得到認同,受到表揚,產生成功感。這樣一來,教師便很自然地誘發了兒童學習的直接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積極、自發地去學習的動機)。
(二)生理特徵:理論上說,人腦的發育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兒童大腦發育尚不完善,在其某個區域內細胞活動太多就會引起大腦區域性缺氧而產生大腦疲勞,於是大腦就會形成保護性抑制,這時兒童的注意力開始不集中。所以,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很短暫,大約在15分鐘左右。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注意動靜結合,規劃課堂活動的時間,安排好授課程式。
(三)記憶規律。兒童的記憶方式以機械記憶為主,然後逐步遞加理解記憶的比重,發展運動記憶和情緒記憶,利用多種感官協同記憶。只有當兒童把獲取的有效資訊意義化了,才能達到長期記憶的效果,因此兒童對語言有較強的記憶力。(四)學習取向:基於兒童的心理、生理特徵及記憶規律,兒童對於形象性強的學習內容更感興趣,易於學習、掌握。目標教育對兒童來說很難奏效。教師要不斷培養、鞏固並發展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可以說兒童學習英語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與兒童興趣淡化做鬥爭的過程。
其次,教師要具備一定素質才能成功地完成啟蒙教育。在教學活動中,兒童無疑是教學圍繞的中心,但教師是引導這個中心的關鍵所在。兒童英語啟蒙教育的特點決定了從事教學的教師應具備極強的創造性、良好的示範性、出色的專業性以及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性。在啟蒙教育中,要激發並鞏固兒童的學習興趣就必須不斷地在教育方法上有創新,而這裡指的示範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學術方面的示範性。兒童學英語方言的干擾很小,母語的保護系統也不成熟,這樣,兒童學英語時極易受啟蒙教師語音、語調、語速等方面的影響。所以,英語啟蒙教師一定要有準確的示範性及用英語思維的方式。其二是文化習慣方面的示範性,教師要透過教授語言本身來傳遞西方國家優秀的文化、特有的習俗和個人品質。如處世方式、各種體態語、守時觀念等。出色的專業性是每位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無論在語音、語法、口語、聽力、寫作等哪一方面,啟蒙教師都應做到時時強、樣樣強。這就是說啟蒙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刻苦鑽研,並具備教學預見能力、指導能力以及應變能力。此外,對教育工作的忠誠與熱愛也極為重要。試想一位不熱愛教育事業的老師怎能全情投入教育工作?尤其是從事兒童英語啟蒙教育事業的教師,一定要時刻牢記自己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意義,不讓一位孩子從你這裡掉隊。面對孩子要充滿愛心和童心,影響他們走進英語的世界,主動探詢英語知識。
最後我們來談談具體的教學方法。兒童英語啟蒙教育應選活潑有趣的內容為教材,例如童話故事、生活故事等,引起兒童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應做到“四個為主”。(1)以語言練習為主;(2)以使用英語授課為主;(3)以學生之間練習為主;(4)以口頭練習為主。這樣教師就要精心研究適合兒童學習的一套教學方法。現在很多兒童英語學校都在試行課堂遊戲教學。兒童學習英語時心理障礙小,害羞意識淡薄,進行遊戲教學既可以學到知識,又給了他們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如果這種方法運用得當,必定會取得突出的成績。那麼,如何把課堂教學遊戲化呢?這就涉及到遊戲設計的原則問題。其實原則就是在滿足兒童好模仿、自制力差,自我表現欲強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因此所投計的遊戲應具備:
(1)猜測性。如:在教了幾個單詞後,教師可以讓學生猜,老師心裡想的是這幾個單詞中的哪一個。這樣就鞏固了他們所學的內容,教師還可進行糾音。
(2)對抗性。兒童的好勝心極強,關注遊戲結果,希望自己獲勝。如:可以把學生分組,看哪組同學能快速補充老師所說的句子。
(3)趣味性。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有時一個簡單的動作孩子們就能重複很多遍。因此把教學內容動作化,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4)可控性。教師要隨時掌握課堂的教學程序和課堂紀律,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效果。
(5)授課時要注意每個遊戲均為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為掌握課堂的教學內容服務,為複習、鞏固以前所學知識服務,並且應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另外,版書要活潑多變,多用簡筆畫來吸引孩子們的視線。在遊戲教學前教師應有充分的準備,包括物質上的(卡片、頭飾等)、知識上的(所應掌握的知識)、還有心理上的(對遊戲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應對)。教育還應注意遊戲教學中應遵循順序性、公平性、把握讓學生多說,多練的原則。
兒童英語啟蒙教學是英語教學基礎的基礎,理應引起我們大家的重視。據有關資料表明,在美國,幼兒學外語的有關雜誌就有二千多種。而在日本,高中學生就可以流利地掌握一門外語。這就是日本能夠從二戰的廢墟中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重視啟蒙教育是“科教興國的關鍵環節”。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交流的不斷加強,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不斷提高,英語已成為中國連線世界的一條紐帶,學好英語對於每個華人來說迫在眉睫。英語啟蒙教育的重要性也在於此。儘管目前我們的教學研究,教學條件、對啟蒙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有一定距離,但我們仍然看到這種狀況在迅速發生著改變。相信不久之後會有更多的人來參與研究啟蒙教學,更多的孩子可以自由快樂地在這個地球村中生活、成長。
-
5 # 橙子影視vlog
一歲的寶寶正在處於身體發育的高速階段,這個階段考慮啟蒙教育,可能偏早了一點,建議先學習母語漢語。
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此時孩子的知覺感覺,模仿性是比較強的。
知覺的最明顯的反應就是視覺:建議購買兒童圖畫冊,像一些基礎的水果,字母等。
其次則是感覺,聽覺也是最靈敏的,建議購買有聲讀物,點讀筆。
建立一個週期性的,學習—練習—複習閉環,不要貪圖追求快,寶寶啟蒙會有一定的效果。
-
6 # 簡妮Vlog
你好一歲的寶寶還比較小,現在正在學說話的階段建議寶媽給她簡單聽一些英語的律動操啊,簡單的兒歌就可以了具體請看影片
-
7 # 段香尚禮
一歲寶寶還是先把母語學好吧,英語真的不用這麼早,漢語會越來越重要的,以後的高考語文是180分,而英語會變成資格考試。
-
8 # 東森九慧
學前兒童學英語,可以營造一點英語氛圍,不要刻意去教,英語氣氛的營造可以看看優秀的動畫片,播放英語廣播,英語電影電視等,對英語有種感覺就好。每天讓孩子聽有質量的英語音訊一個小時,長期堅持,在以後英語的學習中會事半功倍!
-
9 # 鼠哥打油詩
一歲寶寶的英語啟蒙不要開始。孩子吃喝拉撒還沒啟蒙呢,啟蒙哪門子英語,先讓寶寶自然成長,起碼等到三歲再“折騰”他吧。
-
10 # 喜歡紫葡萄
每天給寶寶播放英語歌曲先磨耳朵,灌耳音,0歲寶寶就開始更好,時間長了就像母語自然就脫口而出,粑粑麻麻還要經常給寶寶講些英語繪本,帶些誇張的表情孩子能更好的領悟,趕快行動起來吧
-
11 # 軒媽加油站
首先,還是要給您個大大的贊,因為您能想到一歲就給寶寶英語啟蒙,已經是非常超前的媽媽了,那麼根據我自身的經驗,可以提供給您一些個人的英語啟蒙方法,僅供參考
英語啟蒙說白了就是讓寶寶先有一個對英語這樣的第二語言的印象,留下一個好感,接受併產生興趣的過程,也為以後的深度英語學習打基礎,那既然是語言學習,就離不開說,所以如果您自身英語基礎和口語還可以的情況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貫穿其中
1、日常會話用語:從簡單的睡覺、吃飯、喝奶、做遊戲、拿、跑、送等指令詞開始,讓孩子能夠透過實際運用聽懂指令
2、英文兒歌:兒歌和中文詩詞一樣都是有韻律感的,3歲以前韻律的啟蒙很重要,也是為了後期語言學習打好基礎,所以每天可以早晚或是不定時的播放一些韻律感強的英文兒歌,讓孩子先喜歡上,如果孩子聽兒歌時會手舞足蹈或是會跟著發某些音節,那就是初見成效了。接下來就是一個細水長流,堅持的過程
3、英文遊戲:做一些簡單的英語遊戲,可以動作誇張一些,讓孩子透過動作和說結合起來,簡單理解遊戲要表達的意思。
4、英文繪本:繪本啟蒙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和中文繪本一樣,可以挑選簡單的一些,圖片多一些,文字少一些的,先讓孩子接觸,透過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孩子產生興趣,這個階段以家長讀為主,不要強迫孩子跟著學,畢竟很多孩子1歲說話還都只是簡單的疊詞,甚至還有的不會說話。
-
12 # 寶媽麗麗在修行
1 一歲正是英語啟蒙好時機
6歲前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在此階段學語言,學的最快。
一歲寶寶正當時。
2 怎麼學?營造英語環境。
如果有條件,一個家長說英語一個家長說漢語,將來孩子自然會說英語。做不到至少也要多跟孩子用英語對話。
然後配合英文兒歌,英文繪本。從最簡單的開始,慢慢升級。
我就是這樣開始的。
現在效果還不錯。如果你想了解跟多,可以看看我寫的文章。
-
13 # a小雨a
寶寶在一歲以後,就可以給寶寶看有聲英文繪本,為什麼要有聲的呢?寶寶那麼小還不能識字,只能透過聽來學習語言,讓寶寶在看繪本的同時,給寶寶輸入對應情景的英文,讓寶寶透過聽音訊對繪本內容產生關聯,當寶寶形成記憶之後,再次看到繪本時,就會聯想到音訊中的內容,從而也知道了音訊所表達的意思,也就是理解了聽到的音訊,形成了有效的輸入。
當寶寶到兩歲了,就可以增加英文影片輸入了,這時候寶寶在兩歲前已經有了英文的聽音辨音能力,也有了最初的英文思維,對英文動畫會很感興趣。每天都要給寶寶看一些經典的英文動畫或者英文原聲電影,進一步提高寶寶的英文思維和英文對話能力。孩子呢?
-
14 # 話梅薯片
1、2歲的孩子完全可以進行英語啟蒙了,主要方法就是讓孩子多聽到英語。
有的爸爸媽媽可能覺得孩子還小,聽著也沒有什麼用:自己母語還沒說利索呢,外語又怎麼能學得了呢?
不過,孩子小的時候聽英語,目的不是讓他跟著念、跟著讀,而是透過聽大量的英文資料,讓孩子熟悉英文音素。想要聽清、說清某種語言,一定得熟悉這種語言中的音素。
從小多聽英文資料,孩子就能聽出一個單詞中包含哪些音素;能分辨出不同的音素和相同的音素,這樣一個詞換個語境,他仍然能聽得懂。擁有了這些能力,孩子以後聽英文、學說英文就會更加容易,也更加準確。
在孩子1、2歲時,爸爸媽媽給孩子餵奶、換尿布、玩遊戲時,都可以用MP3播放器在一旁外放英文兒歌、動畫片音訊等。
聲音不用太大,也不用刻意地要求孩子湊過去仔細聽,只是保證孩子能聽到就可以。
孩子稍微大一些後,可以先領孩子看一些英文短影片,幾分鐘的那種。
接下來的日子裡專門放這段影片對應的音訊給他聽,爸爸媽媽會發現孩子其實是有印象的,他能把聽到的一些英文和當時的畫面對應起來。
當然最好是選適合孩子年齡的動畫片,這樣他比較感興趣,看影片時印象會更深一些。像小豬佩奇、大紅狗、萬能阿曼這些系列動畫片都可以。
英語的啟蒙要學,我們的國語也是要從小抓起的。再跟你分享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驗吧,我家寶寶兩歲半的時候我就已經教他去認識簡單的漢字,但是自己教的又有點含糊,畢竟不是當老師的,之後我就在網上買了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帥識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一有千多個簡單易學的漢字還很多的冒險故事,還有把漢字變成有趣的動畫和圖形,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
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所以極力推薦你去試試。
-
15 # 才智寶貝學堂
1歲前的寶寶辨音能力強,讓孩子進行語言的啟蒙有助於鍛鍊孩子對語音辨別的敏感,為以後的語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啟蒙教育從培養興趣開始,父母可以給孩子放一些韻感、節奏強烈、簡單易學的英語兒歌、音訊來聽。父母可以把這些兒歌、童謠當做一種遊戲來和孩子來一起玩,結合各種有趣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親自引導孩子模仿,讓孩子感受學習英語童謠的樂趣。實際上,父母這種親身參與到孩子的英語啟蒙方式比單純給孩子放英語音訊、英語動畫有效很多,建議父母用這種方式進行英語啟蒙。
父母注意區分英語啟蒙與英語學習,英語啟蒙是引導孩子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而英語學習在於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掌握英語知識。因此,父母要引導孩子發現英語的樂趣,有效地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
-
16 # 兒童百科故事
如果是英語大神級別 那麼就忽略我的文章
下面是我的啟蒙第一個月分享
❤開啟興趣大門❤
結合自己的寶貝啟蒙 總結三十天啟蒙入門
⭐⭐
補充說明
❤1下騰訊翻譯君
生活中你能看到的你要一一教給她
電視冰箱洗衣機等等 不會的就查翻譯君
單詞記憶一段時間了 句子要跟上 從最簡單的 如你做好飯了 中午就說lunch time 晚上就說dinner time 比如睡覺了 你教完good night 就加個sweet dream 你天天都教幾句天天說就會讓孩子形成英語的思維
(理解什麼是英語思維嗎 就是你問了一個問題 比如你拿著一個蘋果 問她what"s this 她的腦海中直接想的是apple 而不是她想啊這是蘋果 蘋果用英語怎麼說呢 啊 apple然後在回答apple 這就是正常英語思維 )
❤2買一些實物模擬玩具教單詞效果非常好 以後也可以拿來過家家不會浪費的 買動物的 水果的都是比較適合啟蒙的
❤3準備二十首英文歌儘量互動性強的反覆唱給他聽
❤4每天看1-2集動畫
我們選擇的是一集動畫 一次app學習
時間可以隨著月齡大逐漸增加
間隔使用電子產品不會造成疲勞
兩歲之前我們都是控制在十五分鐘之內的 現在兩歲多了我放寬了一些 一天也就最多半小時 單次看螢幕時間不會超過十五分鐘
給寶貝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以後的學習涯也是好處多多
❤5所有學習的單詞短句 儘量融入到場景當中
這樣學起來才會一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很多單詞和句子在使用中就學會了
而不是刻意去記憶
比如每次和寶貝要去幹什麼就說go
總這樣去說寶貝就會理解了 然後在延伸到le"s go
這樣從單詞到短句學習非常的容易
當你輸入的足夠多。輸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6繪本閱讀方式
建議選擇大迴圈去讀
比如前期一天2-3本 慢慢的累積5-6本或者更多
看完第二天再換另外幾本 這套讀完了可以在重新迴圈 而不是一天就看一本 一直重複
這樣太枯燥了
當英語啟蒙成為了你和寶貝的主旋律 你會發現寶貝很愛看書了 自己經常拿著點讀筆玩的不亦樂乎 你會發現她不會吵著看電視了 她總會拿著繪本讓你來讀 你不讀都不行[微笑R] 你更會發現 學習會讓全職的你多了一種精神的安慰 看著寶貝的進步 你會變得很有成就感 學習知識真的會讓一個人變得有正能量!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啟蒙的你
-
17 # 番茄ABC
一歲半到三歲左右
孩子常常把"不"或"不要"掛在嘴邊,即便一向乖巧的寶寶也突然間變成了小對頭,你讓他做什麼他不做,不讓他做什麼事情卻偏做,很多家長不免感到頭疼.其實,孩子要證明自我的存在,證實自己的能力,這些都是進步的表現.
家長要想方設法為寶寶提供可以盡情發揮"創造激情"的安全空間,給他足夠的自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恰當巧妙地將寶寶的衝動引導到積極的方向.遇到不良行為則應採取冷淡和轉移注意的辦法來對待,逐步幫助寶寶瞭解和熟悉社會行為規範.
一歲半這個階段對家長真正是一個考驗,你要過分地限制和控制孩子,可能會打擊他的自信心,損傷他的創造精神.相反你要過分的順從甚至縱容他,將會在不知不覺間培養了寶寶的壞習慣和不良的生活態度.
-
18 # Amber的英語頻道
如果家庭裡沒有會說英語的家長的話,一歲就只能兒歌開始了,先建立這個英語環境,讓寶寶不至於在後面學習的時候太反感。
-
19 # 山姆大叔少兒英語
一歲的寶寶年齡尚小,母語意識尚未清晰,如果孩子在母語還未完全熟悉的情況下就進行英語啟蒙是很容易造成孩子語言混亂,因此不太建議過大力度的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
英語啟蒙的核心要義是擴大孩子與英語接觸,目標是培養並保持對英語的熱情。
三歲,這個年齡是孩子開始英語啟蒙最合適的階段。語言不比理科學科的需要用到邏輯思維,在3歲這個年齡,正式開啟第二語言的啟蒙,是最科學的時間。
然而,很多父母也想提前為孩子營造一種英語學習環境,以便後期能讓孩子更加快速的進行英語啟蒙學習,那麼在孩子0-3歲時該如何營造一個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氛圍)呢?
在此認為,家長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聽,二是看,三是玩。
聽,在英語啟蒙中相信大家沒少聽到“磨耳朵”這個詞,說白了就是持續的音訊輸入加深孩子對英語的熟悉度和興趣感;在此過程中家長應當做相應的功課,找尋合適孩子年齡的音訊資料,而非在網上隨便找些原版英文兒歌就不斷的給孩子聽!
看,其實跟“磨耳朵”差不多,適當的為孩子找尋一些原版的英文動畫片或教學影片,以此吸引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對英語的探索意識,從而為後續的英語啟蒙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玩,玩具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因此父母在為孩子篩選玩具時可以選擇一些能激發孩子英語興趣和提升孩子英語水平的手工玩具。比如彩泥手工藝品,神奇的3D字卡,實物道具,單詞撲克牌等等。這樣既可以豐富孩子的學習體驗,同時也是一項很不錯的親子互動體驗。
如果將孩子英語啟蒙學習劃分為三個階段的話,我認為可以這樣劃分,0-3歲是激發階段,3-6歲是基礎階段,7-12歲是提升階段。因此家長可以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來為其配置不同的教學方式。
-
20 # 羽翼課堂
先說結論:最適合開始英語啟蒙的年齡是2-5歲,千萬不要超過7歲再開始英語啟蒙,0-7歲是孩子的語感敏感期。超過5歲的孩子,不要猶豫了,最好立刻開始英語啟蒙。
一、科學原理:根據腦科學家的研究, 0-7歲學語言能力最強,是最適合學習英語的年齡。7-10歲學習能力會下降30%,10歲之後會進一步30%。主要原因分析:
o生理學原因:人大腦裡的布羅卡區,是掌管語言學習的區域。這個區域2-4歲開始發育, 10歲會關閉。在布羅卡區發育最好的階段,也是語言學習效果最好的階段。
o越小的孩子聽力越敏感,隨著年齡增長,聽力敏感度會逐漸變差,越小的寶寶越能聽出細微的語音差別。
o心理學因素:小孩子喜歡模仿,願意重複,這對語言學習的非常重要。不停的重複是對語言的反覆練習,孩子大了就不會太愛重複了。
o輸出方面,小孩子不會太顧慮說錯,不會有害羞的感覺,說錯了也會願意說,這對於語言練習非常有幫助。
二、2歲之前不建議做英語啟蒙,主要原因是2歲之前啟蒙,對家長能力要求很高,時間投入長,孩子沒有輸出的情況下給家長的心理挑戰很大,需要爸爸媽媽堅強的意志和願望。對大多數家長,建議2-5歲開始啟蒙,英語口音和學習效果都非常好。
三、英語學習不會影響中文母語,不會形成混淆,腦科學證明,兩個語言分別儲存在不同的區域,而且大量雙語國家居民也證明雙母語是沒問題的。
四、最後,從應試角度講,英語是唯一一門可以在小學之前學到小學畢業水平,在小學畢業達到高考水平的科目。在學齡前之前開始學習英語,對於未來的整體學習可以幫助很大,節省孩子很多時間和精力。在所有科目裡,提前學習價效比最高的科目就是是英語,規劃好孩子的學習生涯,找到讓孩子學習的內容。
回覆列表
寶寶在一歲以後,就可以給寶寶看有聲英文繪本,為什麼要有聲的呢?寶寶那麼小還不能識字,只能透過聽來學習語言,讓寶寶在看繪本的同時,給寶寶輸入對應情景的英文,讓寶寶透過聽音訊對繪本內容產生關聯,當寶寶形成記憶之後,再次看到繪本時,就會聯想到音訊中的內容,從而也知道了音訊所表達的意思,也就是理解了聽到的音訊,形成了有效的輸入。
當寶寶到兩歲了,就可以增加英文影片輸入了,這時候寶寶在兩歲前已經有了英文的聽音辨音能力,也有了最初的英文思維,對英文動畫會很感興趣。每天都要給寶寶看一些經典的英文動畫或者英文原聲電影,進一步提高寶寶的英文思維和英文對話能力。孩子呢?
原版英文兒歌童謠為主
根據蒙特梭利提出的敏感期理論,從嬰兒出生到9個月,嬰兒會有一段時間喜歡處在音樂的環境當中。
媽媽可以利用嬰兒這個特點,每天在特定的時間給嬰兒播放20分鐘左右的優美原版音樂,或者哼唱童謠。
如果是決心 培養雙語兒童的寶媽,建議聽 Wee Sing 裡歌曲旋律簡單,曲調起伏不大的輕音樂童謠。
啟蒙方法:
每天固定時間聽15-20分鐘的原版兒歌童謠。精選20-50首反覆播放。
播放歌曲時,多和寶寶互動,眼神交流,身體動作等等。可以參考一下以下影片裡面的做法哦!
讀一些英文繪本
也許很多人在猶豫,這麼小的孩子需要看英文繪本嗎。根據學樂出版社2008年的調查,美國有50%左右的父母會在孩子1歲以下的時候為孩子讀繪本。
這個階段不要在乎孩子是否能讀完一本書,也不用急著去翻書。透過和書的互動,引導他對書感興趣就很好了。
0-1歲孩子適合讀什麼樣的繪本呢?
0-6個月的寶貝:
自我意識尚未萌芽,選什麼繪本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可以拿起任何一本繪本給寶寶讀。
4月齡後,是嬰兒視覺敏感期。此時孩子眼裡只有黑白的顏色,還沒有彩色系的感知。因此,閱讀一些黑白卡的繪本是很好的選擇。
7-12個月的寶貝:
自我意識仍舊沒有甦醒,他們還無法理解故事情節類的繪本。但是這個階段他們喜歡觸覺比較敏感的書。
這個階段可以入手各種各樣的遊戲書,包括:觸控書、翻翻書、洞洞書、立體書、布書、洗澡書、音樂書等。讓寶貝在好奇的摳一摳、摸一摸、碰一碰中逐漸拉進與書的親密感,產生最初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