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今年不想去打工了,想在菜市場開一間豆腐作坊賣豆腐,但是我不知道豆腐的具體做法還有我不知道賣多少錢合適!有那位好心人回答!非常感謝!
7
回覆列表
  • 1 # 楊哥看世界Y

    做豆腐算是中國的一個特別技能吧,在以前年代應該說很多人都會尤其農村人。那就說說咋個做的吧:豆腐是把黃豆水磨成汁煮熟加入石膏水後瀝乾而成,至於豆皮,豆乾等製品只是瀝乾的程度不同,再有些小工序調整即可製作完成。

  • 2 # 小帥的生活空間

    豆腐的具體做法:

    用料:

    幹黃豆,水,內酯。

    做法:

    幹黃豆用清水泡發。

    將泡好的溼黃豆放入豆漿機中,用果汁模式打成豆漿。

    用濾布過濾出豆漿裡面的豆渣。

    把豆漿倒入鍋內煮,煮到起泡沸騰,轉小火繼續煮,這時候可以邊撈出裡面的浮沫。

    內酯用水溶解備用。

    待豆漿再煮幾分鐘以後關火。

    將煮好的豆漿關火晾1到2分鐘,將內酯倒入鍋內稍微攪拌下。

    待豆漿形成豆腐腦狀後,在豆腐模具內墊一層純棉棉布,倒入豆腐腦,然後把棉布包好。

    在模具上面壓比較重的器具,便於壓出豆腐裡的水。

    豆腐壓一個小時就可以取出,這時候的豆腐比較嫩,跟買的盒裝內酯豆腐差不多;如果喜歡吃老一點的豆腐,可以多壓一會兒。

    以下是豆腐泡的具體做法

    空心豆腐(俗稱油豆腐、豆腐泡),猛火燒熱油炸,這樣炸出來的豆腐外酥內嫩,是你所說的空心滴。

    食材,主料:豆腐適量。配料、植物油、鹽等適量。

    廚具:高壓鍋、盆子等。

    1、買新鮮的豆腐回家;洗淨後切成小塊待用。

    2、油豆腐的做法炒鍋洗淨後加植物油和適量的鹽,大火炒熱後,將豆腐塊放入油鍋內,用大火進行油炸。

    3、油豆腐的做法,炸的途中,用菜勺輕輕翻動豆腐塊,使其受熱均勻。

    4、油豆腐的做法,看到豆腐表面稍微變為棕色時,就轉中小火慢慢炸。

    5、待豆腐塊全都變色後,撈出瀝油即可。鑑別好壞,油豆腐富含優質蛋白、多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及磷脂等,鐵、鈣的含量也很高。

  • 3 # 天評頭

    要開豆腐作坊,必須要具備以下工具:煮豆漿鍋(有錢就備自動豆漿鍋,定時定溫度不沾鍋的,錢少就備鐵鍋),豆漿機(自動隔渣的),豆腐隔板,豆腐布。

    一、豆漿的製作:

    1:黃豆浸泡3一5小時,洗淨撈起,按比例加水打漿,放入鍋內煮熟(如用鐵鍋中火煮開後,繼續煮5一10分鐘即可

    (注:甜豆漿加白糖,鹹豆漿加鹽)

    二:豆腐的製作:

    煮好的豆漿(無糖無鹽)盛入一隻桶內,再將豆漿一次性倒入按比例盛有熟石膏粉的缸或桶內,5分鐘後盛入鋪好豆腐布的豆腐格內,再蓋好布,上面蓋上一塊板,用重物壓榨而成豆腐。

    三:豆腐泡的製作:

    豆腐(要比賣的豆腐水份少)切成小方形,鍋中植物油加熱至150度,投入豆腐,邊炸邊翻動,炸至金黃色撈起瀝乾即可。

  • 4 # 吃貨的美食日記本

    先來說說豆腐的製作方法:

    首先要洗豆腐包。這要分是做幹豆腐還是做大豆腐。做幹豆腐,那是長長的粗紗白布,大約半米寬,幾十米長。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則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紗布,邊長大約要兩米左右。把豆腐包洗淨後,晾乾,備用。

    …………………………

    準備好豆腐包就可以開始正式做豆腐了

    …………………………

    黃豆泡開,大約要泡一個晚上,上磨拉成豆漿,放在備好的鍋裡熬,直到熬開,停火。這時,要過包,使豆腐渣和豆漿分離。在棚上吊一個十字架,將一塊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個角上,就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網兜。

    將熬開的豆漿一飄一瓢地倒進豆腐包中,另一個人就一搖一搖地晃動著豆腐包,使純豆漿從豆腐包中漏下來,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裡。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夾板夾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將殘留的豆漿擠淨。直到所有的豆漿都過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漿完全分離了。

    將豆漿放在大缸裡稍微涼一下以後,就開始點滷水了。豆腐倌將滷水盛在一個小碗裡,倒裡邊一點,就用勺子在豆漿中攪一攪,眼睛始終注意著豆漿的變化。再放一點滷水,再攪一攪,直到認為滿意為止。這是做豆腐的最關鍵的手藝。

    這時候,把缸的蓋子蓋上,等一會兒,看到豆漿已經成了腦了,裡邊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與清水相伴的時候,也就是豆漿分離為豆腐花和清水的時候,就可以壓豆腐了。

    先將壓大豆腐的木框擺好,用那種大豆腐包,即極為寬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開始將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裡,水嘩嘩地從下邊流出來,豆腐花沉積在木框裡。等到木框裡的豆腐花積滿了,將豆腐包的四角翻過來,將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壓好,上邊再用石頭壓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時候,揭開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割成一塊一塊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

    接下來說說豆腐泡的做法

    我們可以用剛才做好的豆腐

    步驟:

    1、先起鍋,倒入油,大概有大鍋的一大半,火要燒旺,油要燒熱。

    2、用剛做好的豆腐,切成大方塊最好,太薄容易碎,不好炸。

    3、油溫不能太高,把豆腐慢慢下進去,炸一會之後,要翻一下,這個時候就能看到一塊塊的豆腐像吹氣似的都慢慢的鼓起來了,等到豆腐全部金黃,浮到油上面即可。

    ————————————————

    接著來說說豆腐乾的做法:

    豆腐乾的製作工藝和豆腐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澆製時厚度較小,一般為5~6cm,壓制時間為15~30 min,要求壓制後豆腐乾的含水量在60%~65%,壓制後按不同成品的要求切成豆腐白乾胚子,即為成品

    。具體如下:

    豆漿——煮漿及冷卻——點腦——蹲腦——澆製——壓制——出包——切塊——成品

    豆腐乾含水率為豆腐的40%— 50%。其製作方法如下:

    1、備料。上等黃豆3公斤,精鹽 600克,醬油250克,桂皮15克,姜丁25克,香蔥15克,味精10克。

    2、磨漿。先將黃豆洗淨,用清水浸泡一晝夜,然後磨成漿,濾渣後備用。

    3、煮漿。將磨好的生豆漿上鍋煮好後,再新增 20%-25%的水,以降低豆漿濃度和減慢疑固速度,使蛋白質凝固物網路的形成變慢,減少水分和可溶物的包裹,以利壓榨時水分排出暢通。

    4、凝固。漿溫降至8_0_-90℃時,即可用滷水點漿。點漿時應注意均勻一致,要勤攪,但要防止亂攪。當漿出現芝麻大小的顆粒時停點,蓋上蓋約過30-40分鐘,當漿溫降至70~C左右時上包。

    5、劃腦。上包前要把豆腐劃碎,這樣既有利於打破網路放出包水,又能使,豆腐腦均勻地攤在包布上,製出的產品質量緊密,能避免厚薄不勻,空隙較多。

    6、上包。先將包布鋪在格板 (板上的格子按所需要的豆腐乾的尺寸制定)上,再將豆腐腦加在包布上,這樣一層豆腐腦一層布地加,豆腐腦要鋪勻,可稍高於格子幾毫米,數量要根據豆腐乾的厚薄來確定,但每批厚薄要一致。然後將包布包紮緊,加壓成型,1小時後拆下包布,用刀將豆腐乾按格子印割開,放在清水中浸包 30分鐘後左右取出。

    7、浸泡。先將500克精鹽放人3公斤清水中攪勻,再把晾涼的豆乾置幹鹽水缸內,浸泡半天后撈出,瀝去水分。取7公斤清水倒人鍋內,放人100克精鹽、姜丁、桂皮(用紗布袋裝好)、醬油、香蔥、味精,製成滷水。

    8、煮幹。將已製成的滷水回鍋燒沸加入豆乾,煮30分鐘左右,取一豆乾觀察,如色呈棕紅,味道香美,即可取出。

    ————————————

    最後來說說豆腐皮的製作方法:

    1、浸泡:將去皮的黃豆清洗2至3遍,再用清水浸泡。浸泡至當手捏泡豆鼓漲或無硬心即可。

    2、磨漿:把浸泡好的黃豆按1:2的比例加水磨漿。

    3、過濾:磨好後的豆漿加溫水(水溫60℃左右)攪拌後倒入分離機或過濾袋進行除渣過濾,以手捏豆渣鬆散,無漿水為標準。

    4、煮漿:把過濾好的豆漿倒入煮漿桶內,迅速將豆漿煮沸,時間3至5分鐘。

    5、成膜:使鍋底溫度保持在78℃至82℃,進行成膜。

    6、揭皮:每間隔8至10分鐘,將鍋內已成形的薄膜揭起。

    7、熬漿:無法揭皮的豆漿在慢火中濃縮成糊狀即可。

    8、上漿:將晾好的溼皮放入熬好漿的鍋內,均勻地把漿掛在豆腐皮表面。

    9、烘烤:將上好漿的豆腐皮烘烤至含水量10%以下。

    10、攤涼:將烘烤好的豆腐皮攤涼,自然冷卻後再包裝,攤涼時要注意防潮。

    ——————————————

    關於賣多少錢的問題,還需要你到本地市場同行逛一逛,具體瞭解一下才行,畢竟各地物價不同

  • 5 # 曙光守護

    朋友你能吃的了這個苦呀!古語撐船,打鐵 磨豆腐指的是民間的諺語,”世上活路三行苦,撐船打鐵磨豆腐“。

    一,撐船

    撐船,這個行當大多是祖輩世代相傳。岸邊始終是野渡無人舟自橫的狀態,撐過船就知道,順風撐船的話還省力些,而逆風的話帆不能張,櫓搖不動。就要使出蠻力,往往一天下來肩膀疼。而撐船人每天都是則是風裡來,雨裡去。蓑衣箬帽不離身,所以算一苦。

    二,打鐵

    打鐵,在之前的農村想必村村都有一家,當時的鋤頭,鐵鍬,釘耙都是出自打鐵匠之手,一般打鐵匠是兩個人,在鐵匠鋪門前過時,一件單薄的衣服,胸前披上一件皮圍腰,外人凍的瑟瑟發抖,打鐵人卻滿頭大汗。

    到了夏天外面驕陽如火,屋內更是暑氣燻蒸像在一個大蒸籠裡,打鐵匠赤膊上陣,下半身只圍著圍裙,坑坑鏘鏘,乒乒乓乓,先掄大錘,然後放進水盆淬火,夾起來用火爐子燒通紅,再換小錘,左手用鉗子夾住,右手再用力敲打。

    打鐵匠的生活單調而辛苦。每天上萬次的敲打,震的手掌虎口生疼,這些工作強度和汗水絲毫不亞於鍊鋼工人和建築工。

    三,磨豆腐

    磨豆腐在外人看來再簡單不過,磨好豆腐出來售賣便是,然後這中間繁瑣的製作過程和時間卻讓許多人難以支撐,磨豆腐首先要挑選好黃豆,把曬乾,接著就開始泡黃豆讓其發軟,每天黃昏就得把浸泡好的黃豆拿出來牽成漿了。

    再把牽出來的豆漿過濾,放鍋裡煮,到一定的時間和溫度就加入鹽滷點化。趁熱把點化好的豆漿倒入模板凝固。稍涼以後,就把豆腐切成塊,盛在容器內,忙忙碌碌中天就已經亮了,這時就得抓緊去集市賣豆腐。生意不好的話下午賣完,中間就無法休息,緊接著就開始挑選黃豆,重複著這樣的工作。

  • 6 # 阿祥7915

    豆付付竹越來越不好吃!工業明膠之過!相關部有/人切管才好,讓天下人都有真切的口福才好!管理方得罪了!!重視千萬啊!

  • 7 # 但願人嘗酒

    先說豆腐的做法吧:

    豆腐,總是離不開人們的飯桌,其獨特的味道和超高的營養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在雲南的一些農村,家裡有事大多會自己做這樣的豆腐來做菜,漸漸地就形成了一種習慣。圖裡的豆腐就是家裡自己做的。那麼圖裡這樣的豆腐是怎樣做出來的呢?請隨小編來看個明白!

    要做出豆腐,首先把黃豆用機器做成豆瓣。

    把黃豆做打成豆瓣以後放入專業機器加水碾成漿,裝在盆裡。

    漿弄好以後,找一塊乾淨的布和兩根木棒,一根繩子,一個大盆,然後組裝成圖裡的樣子(盆放在最下面),用於方便過濾豆渣和豆漿。

    把豆漿和豆渣一起倒入布里過濾,途中要不停的抖動,讓豆漿流入大盆中。

    這就是抖動的過程,需要兩個人來操作。

    豆漿過濾出來以後裝入塑膠桶,等待加熱。

    把塑膠桶裡的豆漿倒入鐵鍋中,用柴火加熱至沸騰。

    這是奶奶正在用柴火加熱豆漿,一目瞭然。

    加熱至沸騰過後把豆漿弄出來就成了豆花,豆花可甜了。

    然後在桌子上放一個製作豆腐專用的木框,用一些稻草墊在下面。

    在豆腐框上裝上一塊乾淨的布,如圖所示,然後把豆腐花倒入框裡。

    用布把豆花嚴嚴實實的包裹上,方便壓榨。

    把豆花包上以後蓋上豆腐框的木蓋子,然後用一塊大石頭壓在上面,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把豆花裡多餘的水分壓榨出來,以至於變成豆腐。

    等待半小時左右開啟木框,就是這個樣子,豆腐就成型了。

    豆腐泡製作過程:

    油豆腐(豆腐泡)製作方法

    油的選擇:炸油以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為主。

    制油炸坯方法有兩種

    1、一斤幹豆子磨8.5到9斤漿,先把第二遍漿和第三遍漿混合一起煮,千萬不要煮開,煮到85度到90度之間就停止加熱出鍋,然後把第一遍生漿(生漿比較濃)與出鍋的漿液混合,衝勻後用凝固劑衝之。蹲腦15分鐘左右上框,上滿眶大概壓下去一半,油炸豆腐坯的含水量是介於豆腐和豆腐乾之間。

    2、油炸豆腐坯的含水量是介於豆腐和豆腐乾之間。豆漿的濃度與制豆腐乾的濃度相同,濾漿後待漿溫降至80℃左右時加入涼水,降至70℃時點腦。每100千克豆漿加入涼水10千克、蘇打100克、用滷水點之;或者豆漿中不加蘇打,每100千克豆漿加入涼水15千克,用滷水點之。下滷水要慢,翻漿也要慢。腦要點嫩些,蹲腦時間稍長些。點好腦後上模型壓榨,壓好後的坯子應表面亮無麻點,一斤幹豆出兩斤左右的坯子。

    油炸方法

    採用兩步法:油炸第一階段,第一階段採用較低的油溫炸之,溫油時入鍋,坯子內部的水分氣化膨脹,表面緩慢失水,使豆腐坯徐徐膨脹。第二階段為高溫定型階段,其目的是在初膨脹的基礎上,使坯子充分膨脹,油溫一般控制在160度到180度之間,炸好後撈出。

    油炸後要注意:豆腐坯子含水量過低,或炸制時攪動過大,或坯子表面不光滑,或在油溫中炸制時間過長,都容易產生豆腐泡喝油現象。油溫要控制好,油溫過高,則不易起泡,引起 “放泡”,很不安全。

    油豆腐常見的質量問題

    1、油豆腐坯過於密實 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凝固溫度高、凝固(靜置時)時間長、豆漿濃度大。為保證油炸時能發泡,製坯時首先對豆漿進行調整,新煮好的豆漿溫度較高,應降溫,油豆腐製坯凝固溫度以70到75度最好。

    2、油炸時溫度的影響 豆腐坯下鍋油炸時,油溫要掌握在120度左右,才能使豆腐坯膨脹變形鼓起。當油溫低於要求時要少下坯,豆腐坯炸至鼓起定型時撈出,再放到180度高溫中炸透,撈出控油、冷卻、不要大堆存放,避免擠壓變形,就能得到理想的發泡效果。

    豆腐皮製作過程:

    1、先買一些好的大豆回來,如圖豆漿專用,

    2、用大的水桶把你要做的大豆倒進來,加水浸泡,

    3、等上兩個小時看豆表面很光亮,整個豆都鼓鼓的,水快沒有了,就在加滿水繼續泡上兩小時。

    4、這時的大豆已經喝飽了水,用漏網把水漏掉,加少量的水把豆用榨汁機磨成豆漿,

    5、把打好的豆漿加水用紗布篩一下,剩下的豆渣倒掉。

    6、篩好以後的豆漿倒進鍋裡燒大火去表面的泡泡,

    7、這時鍋裡的豆漿表面就有一成薄薄的皮,這就是所謂的豆皮了。把這豆皮用長長的竹籤從豆皮的中間挑起。拿到太陽下曬乾即可。完成。

    豆腐乾製作過程:

    豆腐乾的生產工藝和豆腐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澆製時厚度較小,一般為5~6cm,壓制時間為15~30 min,要求壓制後豆腐乾的含水量在60%~65%,壓制後按不同成品的要求切成豆腐白乾胚子,即為成品[1] 。具體如下:

    豆漿——煮漿及冷卻——點腦——蹲腦——澆製——壓制——出包——切塊——成品[1]

    豆腐乾含水率為豆腐的40%— 50%。其製作方法如下:

    (1)備料。上等黃豆3公斤,精鹽 600克,醬油250克,桂皮15克,姜丁25克,香蔥15克,味精10克。

    (2)磨漿。先將黃豆洗淨,用清水浸泡一晝夜,然後磨成漿,濾渣後備用。

    (3)煮漿。將磨好的生豆漿上鍋煮好後,再新增 20%-25%的水,以降低豆漿濃度和減慢疑固速度,使蛋白質凝固物網路的形成變慢,減少水分和可溶物的包裹,以利壓榨時水分排出暢通。

    (4)凝固。漿溫降至8_0_-90℃時,即可用滷水點漿。點漿時應注意均勻一致,要勤攪,但要防止亂攪。當漿出現芝麻大小的顆粒時停點,蓋上蓋約過30-40分鐘,當漿溫降至70~C左右時上包。

    (5)劃腦。上包前要把豆腐劃碎,這樣既有利於打破網路放出包水,又能使,豆腐腦均勻地攤在包布上,製出的產品質量緊密,能避免厚薄不勻,空隙較多。

    (6)上包。先將包布鋪在格板 (板上的格子按所需要的豆腐乾的尺寸制定)上,再將豆腐腦加在包布上,這樣一層豆腐腦一層布地加,豆腐腦要鋪勻,可稍高於格子幾毫米,數量要根據豆腐乾的厚薄來確定,但每批厚薄要一致。然後將包布包紮緊,加壓成型,1小時後拆下包布,用刀將豆腐乾按格子印割開,放在清水中浸包 30分鐘後左右取出。

    (7)浸泡。先將500克精鹽放人3公斤清水中攪勻,再把晾涼的豆乾置幹鹽水缸內,浸泡半天后撈出,瀝去水分。取7公斤清水倒人鍋內,放人100克精鹽、姜丁、桂皮(用紗布袋裝好)、醬油、香蔥、味精,製成滷水。

    (8)煮幹。將已製成的滷水回鍋燒沸加入豆乾,煮30分鐘左右,取一豆乾觀察,如色呈棕紅,味道香美,即可取出。

  • 8 # BIUFOOD

    嗯,[捂臉]靠問答知道的方法做不了這些生意的。雖然不難,能知道答案基本都是家常做法,自己diy下還行吧。但是要到做生意級別還是不夠的。建議可以找相關賣機器的廠家,基本都負責培訓。

  • 9 # 小快樂CheerfuI

    我做一道家常豆腐吧。

    做家常豆腐的豆腐塊需壓制鬆軟適度。

    將豆腐切成5CM×5CM×1CM的立方塊。將鐵鍋洗淨燒紅(湘南一般用生茶油煎燒),放入適量生茶油,待茶油燒出煙時,一塊塊放入豆腐塊。注意到每一塊豆腐都應該帶到油。“急火豆腐慢火魚”,意思是煎豆腐時火不能太小。這道菜的訣竅也就是在很短的時間裡把豆腐的一面煎黃。將一面煎黃後的豆腐塊都翻過來,隨即倒入冷水,水需要漫過豆腐約兩釐米。撒少量鹽,少量紅辣椒粉,蓋鍋蓋燜煮3-5分鐘。

    起鍋蓋,撒入青蒜絲,生抽少量,輕輕翻動少頃。

    出鍋。

    香軟嫩辣、紅白青黃相間的家常豆腐即成。

  • 10 # 君輝9792535875898

    有創業精神很好。自己開豆腐坊先尋找技術有頭腦。下面我簡單的說說做豆腐的工藝流程。一,選擇顆粒勻稱的新鮮黃豆,用磨破開去掉豆皮加水浸泡,夏天時間較短,冬季時間較長些,標準中度以手能捏碎即可磨漿。二,去渣,準備好濾布,把用熱水稀好的粗豆漿放入濾布壓榨濾幹漿水。三,煮漿,大火煮沸豆漿。四,點豆腐,想要多出豆腐可去市場購買豆腐凝日固劑葡萄糖酸內脂。五,定型,把做好的豆腐腦裝進模俱成型即可開賣。見議,豆腐,豆皮只能選擇一種,因其有豆腐就沒有豆皮,要豆皮就沒有豆漿做豆腐。

  • 11 # 清墨染指

    現在普通的白豆腐市場已經不多了,你可以做一些加了果素汁的,彩色豆腐,小孩子都比較喜歡,也健康。價格是市場白豆腐的1.5-2倍

  • 12 # 河山59286680

    記憶猶新,有一年幫大隊上測量水渠,社員按照我們測量點進行開挖,真是水到渠成,大隊幹部為了表示感謝打豆腐給我們吃,這是苐一次看到打豆腐的經過①將黃豆子用水浸泡磨漿,②放石交粉攪勻,③煮豆漿過濾,④裝箱壓成豆腐乾⑤可將豆腐乾泡成油豆腐,煎豆腐片,水豆腐,百葉,豆腐皮等等(以上做法僅供參考),油豆腐,煎豆腐可炒肉,放大蒜,辣椒,味道鮮美,脆嫩。水豆腐可做湯放蔥花,味精鮮嫩可口。百葉與白蘿蔔絲混炒,爽口是下酒的好菜,總之,透過巧手豆腐可做出多種菜蔬是人們喜歡的食品。

  • 13 # 魚人小戈

    黃豆先浸泡一晚上,第二天晚上夾成黃豆糊糊,燒熱水將黃豆糊糊攪拌,然後過濾,將過濾的豆漿小火慢慢燒開 水缸中加入鹼水攪拌在四周,燒開的豆將衝進水缸中,蓋好蓋子 出現豆腐腦狀即可用包袱過濾擠出水,後用平板重物壓一下,豆腐就做成功了,豆腐泡是豆腐切成小塊油炸成的,豆腐乾、豆腐皮沒做過 估計是壓制的時候用料薄一些吧,目前市場上一塊豆腐4元左右 ,具體做法還是要找人學習的,好吃的豆腐以及豆製品主要是放鹼的多少,燒豆漿到什麼程度,謝謝

  • 14 # 私家美食日記

    對於如何開店做豆腐;這個問題確實很專業;我對於豆腐的美食略有研究;但是對於如何製作豆腐和豆皮;豆乾等;我可能在這方面不能幫助你;但是我可以給你一些建議:第一如果真的想去開店自己賣豆腐;應該是去找個專業的師傅或者找個門店打工去學,這樣學到的東西才是貨真價實的,或者去網上找教程然後自己去實踐;自己學到手藝後再開店!然後至於開店後如何運營這個也需要邊做邊學;這裡面的門道我覺得書裡面和網上的內容再好;也是紙上談兵,都不如自己去做起來;當然不是說書上的道理不對;只是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希望你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也希望真正會做豆腐的人能看到然後幫助你!

  • 15 # 楊門小醬

    來了,❤️想要做好豆腐,豆製品,還是要去現場實操學習,畢竟也是技術活。

    從選豆子,清洗,浸泡,打碎,蒸汽高溫煮,分離豆渣,

    到點制豆腐,模具濾壓過程,需要的不僅是流程,更多的還得實操,所以建議還是找專業的學習下

  • 16 # 娛樂影視製作

    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豆腐製作的一個簡單方法,

    準備的材料有黃豆一斤、白突醋一兩、沙布一張。製作的步驟如下:

    1、將1斤黃豆挑出壞的出來,然後浸泡一個小時。2、用豆漿機打成豆漿水,水跟黃豆的比例為1:10。3打好豆漿水之後我們就要把豆漿水用濾網過濾。4、濾好後就用大鍋燒豆漿了,燒豆漿的時候注意不要溢鍋,還要不停的攪拌防止沾鍋,豆漿開了以後關火涼到80度左右,下一步就來點豆腐了。5、將1兩白醋用200毫升兌好,用飯勺分多次的在豆漿上慢慢將白醋水放進去,放進去這後就看到了豆花出來了,豆花出來後還別急,這時候還要用小火加熱一下,看到豆花和水分得很清了就可以進行下一步包豆腐了。6、將準備好的濾布放在菜蘭裡一倒上豆花包成正方形就好了,上面放個平的板什麼的,用盆放上水壓一下,吃老豆腐就多壓一下,就這樣好吃又衛生的豆腐就自己做成了。

  • 17 # 小磊談美食

    本期導讀:豆腐的具體做法,豆腐泡、豆腐乾、豆腐皮的做法

    我的回答是:豆製品屬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品,尤其是豆腐、豆皮。如果要是自己在家偶爾做一次是不需要太多的裝置的,如果要開作坊,那麼需要的東西就比較多了,其中豆皮機、蒸鍋、打漿機是必備的

    要說開作坊,實不相瞞,我家已經在這個行業幹了大約15年左右了,由於父母年紀大了,今年才不做了。開作坊的話需要的東西還是比較多,單單在網上學習是不可行的,尤其是這種比較大的投資,我建議還是去找個作坊好好學習一段時間。今天既然遇到了,那麼我就先說說具體的操作以及注意事項等等。廢話不多說下,下面進入大家最喜歡的教學時間------如何開一間豆製品作坊,需要什麼東西等等

    --------------我們先說開作坊需要的東西說起--------------

    《1》打漿機必備2個,打漿機磨石3-5塊備用

    《2》煮鍋2個、鍋爐1個、離心泵2個、電液壓泵1個、細塑膠紗布2-3塊

    《3》豆皮機一臺。這個豆皮機需要訂做,根據個人的需求來製作,市面上出售的並不適合家庭使用

    下面說豆腐的做法【以下做法為批次製作的用量】

    《1》黃豆21斤,用涼水浸泡4小時左右

    《2》泡好黃豆打去表面的浮皮和雜質。打漿機上方開小水,把黃豆加入打成豆漿,這裡的黃豆要打2次,第一次打出的豆渣加入清水攪拌後再用打漿機打一次

    《3》打好的豆漿舀出一盆,把剩下的豆漿用蒸汽吹開,然後倒入之前舀出的生豆漿

    《4》這裡用酸漿或者南方用的石膏粉都是可以的,酸漿的話根據凝固程度來加入,石膏粉為4兩左右,用清水衝開加入,放置20分鐘左右,豆漿自然凝固

    《5》取細紗布,過濾出水打出,大約留1/3的水,然後把豆花和水充分攪拌均勻

    《6》豆腐模板放置好,加入攪拌好的豆花定型擠壓即可

    其次說豆皮的製作【以下做法為批次製作的用量】

    《1》黃豆65-70斤左右,根據個人的需求來用量,用清水泡製6小時左右

    《2》泡好的黃豆打去表面的浮皮和雜質,豆漿機上方開小水,把黃豆加入打成豆漿,這裡的黃豆需要打3次,後面的2次需要把豆渣加入清水攪拌後用豆漿機打2次後即可

    《3》打好的豆漿燒開後,可以適量的加入消泡劑,消去泡沫,抽入另一個桶中,加入酸漿,酸漿的多少根據自己的手感來控制,酸漿加入太多的話出品就比較少,酸漿太少不容易呈豆花

    《4》調製好後放置30分鐘左右,用細籠布過濾出多餘的水舀出,剩大約2:2的比例,最後攪拌均勻

    《5》最後把攪拌好的豆糊上豆皮機,製作成豆皮即可

    再說豆乾,這個和豆腐的用量為一樣,主要為最後水和豆花的分離,這裡的水要多舀出一些,這樣做出的豆乾才勁道,壓制好後,風乾即可最後說豆泡,這個和豆乾的製作差不多,就是壓制的時間比豆腐的長,比豆乾的時間短,最後切成小塊,下油鍋炸就可以了,這裡注意的就是籠布一定要乾淨,這樣出來的豆泡表面才光滑,效果更佳的好結語

    其實做這個還是比較辛苦的,每天凌晨2點左右就得起床開始製作,我們家主要是做豆皮,大約6點左右,第一鍋豆皮才做好,然後就開始做豆腐等,介紹就介紹這麼多,看似簡單,其中注意的東西、門道還是很多的,簡簡單單的說幾句也說不清,還是那句話,要想學,就要自己去實踐一下,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可以私信我。

  • 18 # 我的豆腐坊

    感謝誠邀!

    想在菜市場開一間豆腐作坊賣豆腐,這個想法非常好。這個行業是非常不錯的,雖然是傳統行業,但是市場前景好,消費群眾基數大,利潤可觀,門檻比較低,投入也不大。沒有專業的豆腐機豆製品生產技術以及市場經驗不要緊,這些都是可以學習的。個人建議有以下幾點:

    1、開店選址很重要:可以選在菜市場、農貿市場、生鮮商超以及成熟的小區商鋪這樣人流量比較大的場所。開店,人流量大是首要的。可以在當地市場考察這些人流大的地方,選擇合適的門店。

    2、做哪些產品:每個地方的豆製品需求也是有區別的,需要你實地考察當地豆製品市場,看人們喜歡吃那些豆製品,那些豆製品的銷量好,利潤更高,確定自己要做哪些產品,豆製品產品一斤賣多少錢,怎麼定價,心裡也有數了。

    3、選擇自動化的專業豆製品裝置:好的裝置可以讓你生產事半功倍。買裝置一定要到廠家實地考察,現場觀看豆製品生產過程,看裝置操作簡不簡單,做出來豆製品味道口感好不好,一定要品嚐,選擇合適的裝置。

    4、注重豆製品品質:開店賣的是產品,產品好,可以吸引更多消費者。做出來的豆製品一定要好吃,結合當地人的口味來生產。

    5、豆製品技術學習:一般賣豆製品裝置,豆製品技術是包教會的,一定要用心學習,做豆腐,豆腐乾,豆腐泡,豆腐皮,油炸的,滷製的,一定要學習掌握。

    6、門店裝修,裝置佈局:開店現做現賣,一定要把豆製品現做體現出來,透明化的加工區域,消費者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們賣的豆製品是怎樣做出來的,用的是什麼原料,有沒有新增其他不健康的東西。裝置佈局,門店裝修都是很重要的,具體的可以參考彭大順現磨豆腐坊。

    7、起好點名,做好開業活動:起名字也是非常講究的,這個不多說了。開業活動要進行一個宣傳,買送活動,充值活動,滿減活動等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人窮時什麼人都不要見,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