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國泰我安

    人到了一定年齡,需要人照顧,護理,青年到了一定年齡需要照顧老人,這是一個輪流置換的規律,但是,往往在這個情況下,會出現一些看似不正常又似正常的現象,比如,我,年齡大了以後慢慢顯得有點孤僻了,孩子不來的時候,就想他們,他們來了就感到人多了煩躁,真正到了他們天天不離開的時候,那可能是“不得已“的時候了,反之青年人的想法,可能也是和老年人一樣的吧,不去老人家那裡,有點“非禮“,整天守候著他們,自己可能也是有點那個,我個人認為,和老人一起生活無所謂“好處和弊端“了,只要是兩家不發生很明顯的衝突和矛盾,就是好處,產生矛盾就是弊端了。個人的想法,如有不妥請諒解。

  • 2 # 滌非爸比

    華人理想當中的家庭生活是,三代或者四代同堂,老人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孝子賢孫晨昏定省,承歡膝下。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些家庭,因為幾代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經常是兵荒馬亂,一地雞毛。有人說“人老了,千萬別和子女住一起,那樣誰都不開心”,個人覺得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為什麼呢?

    老人和子女的生活習慣不同。

    老人上了歲數,身體狀況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每天早上,可能早早就醒了。又不愛玩個手機什麼的,在床上也躺不住,就想著起床來,慢慢收拾家務,或者開始做早飯。這樣,難免弄出個動靜來。但是年輕人往往喜歡晚睡晚起,尤其是節假日的時候。甚至有的醒了也不起來洗漱,而是窩在床上玩手機。但是老人這時候早早把飯做好了,就想著讓一家人吃完飯,再各忙各的,難免一次次過去敲孩子們的房門。這樣,就使得年輕人非常反感,甚至說話的態度也不好。而老人也可能覺得委屈,飯我都給你們做好了,這麼晚了還不起床,叫你們吃飯還不落好。雙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對對方的行為不理解,從而產生一些分歧。記得原來跟公婆一起住的時候,週六早上,我們還在睡覺,婆婆做完早飯,打算中午包餃子,就開始在廚房剁肉餡。廚房、臥室也就一牆之隔。後來老公過去說了他媽媽兩句,婆婆一聲不響地放下菜刀,不高興地躲到自己臥室去了。還有,年輕人喜歡經常洗澡,尤其是夏天,天天不衝一回,簡直沒辦法睡覺。而老人不但自己不愛洗,還愛嘮叨年輕人。這就造成了兩代人之間互相嫌棄。這種情緒日積月累,關係可能越來越惡化。

    老人和子女的消費觀念不同。

    老人都是從困難年代過來的,吃過苦,對東西也特別珍惜。平常過日子,都是能省就省。去買菜,專挑賣剩下的,幾塊錢一堆。往往買回來,還要擇半天,扔一大半,算起來比買新鮮的也省不下幾個錢,而且吃起來味道也差得多。但是他們習慣了,覺得一花錢就有一種犯罪感。還有一些沒必要的節省,不但沒省下錢,還因小失大。小霞的公婆就特別節儉。小霞說,公婆衛生間裡的座便器,前些日子徹底堵了,什麼清潔劑也不管用,連通下水道的也說沒辦法。原來,公婆平時小便不沖水,等解了大便,才拿小盆從大盆裡舀點髒水衝一下。大盆裡的水,往往是洗過墩布的,一些泥沙、碎頭髮、毛絮等也都在裡面。時間長了,座便器下水道的地方,被尿鹼鏽蝕住了,再加上還有一些髒東西沉積,再也不能用了。一千多的座便器,用了五、六年,就成這樣了。想想公婆省下的水費,能有幾個錢?但是老人也有看不慣年輕人的時候。現在網際網路這麼發達,好多年輕人都有網購的習慣。老人看不慣年輕人買買買,認為他們不知道省細,亂花錢買沒用的東西。老人嫌年輕人浪費,年輕人嫌老人不必要地節省,不如各過各的,倒也相安無事。

    老人和子女的處事方式不同。

    有些老人,思想比較固執,也缺少原則性,而且有些事情往往拎不清。反過來,他們還會責怪子女多管閒事。與老人住在一起,有些婆婆特別溺愛自己的兒子,往往兒媳婦讓兒子做點家務,婆婆就很不高興,甚至賭氣說,我去做吧,幹嘛讓一個老爺們幹這個?兒媳婦可能說,同樣是上班掙錢,他乾點家務怎麼了?只許我幫他洗衣服,他幫我洗一次,就委屈他了?那天,隔壁李叔的兒媳婦提起公婆,也是牢騷滿腹。李叔老兩口平時省吃儉用,但是對於親戚,卻有求必應。李叔的侄子、侄女來借錢,李叔二說不說,借一萬給兩萬。後來,那個借了他兩萬塊錢的侄子生病了,李叔更不提還錢的事了。而且那次李叔住院,他這個侄子來城裡辦事,順便看他,買了二斤水果。李叔不但把侄子拿來的東西都讓他帶回去了,還把別人拿來的高檔牛奶、補品,也讓侄子拿走了。李叔還有一個侄女,借了李叔三萬塊錢。她因為參與非法集資上當受騙了,李叔連個催要的電話也不忍心打,說不能再讓侄女為難。另外,李叔還開玩笑說,要給他七十五歲的哥哥在城裡買套房子。雖然是喝了點酒說的,但是他的兒子、兒媳婦聽了也真夠崩潰的。李叔的兒媳婦說,七十歲的老人,雖然有點退休金,也應該給自己留下點養老錢了。你沒有義務養你的哥哥,因為他有兩個兒子。你也沒有義務養侄子、侄女。你這個當叔叔的,反過來“孝敬”他們,這是什麼邏輯?李叔的兒子媳婦因為表達了對父親的異議,李叔還罵他們“光知道錢!”“沒人情味!”之類。唉!真是一言難盡!其實老人的一些做法,是很難改變的。有的時候子女是眼不見心不煩。如果住在一起,這些事情都是引發兩代人矛盾的觸點。

    老人和子女對家庭話語權的認知不同。

    有人說,世界上最難處的關係,就是婆媳關係。婆婆是一個家原來的女主人,娶了兒媳婦以後,如果還住在一起,兒媳婦當然也想樹立“女主”的地位。這種情況下,婆婆一般不會很容易轉變觀念,還可能頤指氣使。在家庭的話語權方面,婆媳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分歧。小葉說,她跟老公結婚後五、六年,老公的工資卡,婆婆還攥在手裡。婆婆每個月給他兒子幾百塊的零花錢。直到後來小葉跟老公想買房,才藉機從婆婆手裡把卡要過來。但是卡里的錢,卻少得可憐。而當初小葉向婆婆要老公的工資卡的時候,婆婆還說,兒子是她生的,她幫著兒子管錢,不是天經地義嗎?可見,老人跟子女住在一起,確實在生活習慣、消費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尤其是住在一起時,不得不面臨著婆媳關係這個大難題。有人說,其實外華人對中國的婆媳關係感覺很困惑。因為在他們看來,婆媳關係就是一種社會關係,並不存在著血緣親情,因此,就不要把婆媳關係混同於親情關係。對對方的期望少,也就無所謂失望。我覺得,老人如果生活能自理,還是不要跟兒女住在一起,也防止因為一些瑣事產生分歧,影響和諧的家庭氛圍。如果有條件,父母與子女不妨“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兩代人既有各自的生活空間,又可以及時互相幫襯。這樣,既減少了矛盾的觸點,和平相處,也能適時體會親情的珍貴與溫暖。

  • 3 # 羅秀連61350140

    每個人的思想教育和意見不一,有人想和老人住是因為他的一想法比較傳統,不在一起住其實也沒什麼,現在社會不是想住在一起就能住一起的,各自都為生活奮鬥勞碌

  • 4 # dfkbs-lt

    和老人一起住有利有弊,有利是:家裡家外的事都由年輕人處理,不用老人操心,一旦有病孩子們能儘快幫你送到醫院,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弊端是老人不自由,不能隨心所欲,想上啥就去哪,有病不能及時送醫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還是尊重老人的意願吧。

  • 5 # 坦誠說事

    和老人一起住有那些好處和弊端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說起。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華人對子女的愛是無以言表的,愛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其目地就是想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受任何一丁點兒的委屈,早一天長大成人,父母的愛才叫人間大愛。

    父母辛辛苦苦供孩子上學,再到成家立業,可以說是操碎了心,儘管孩子有了家庭,可做父母的心永遠是操不完的,還惦記著早點抱上孫子,可憐父母心啊。

    和老人一起住一起生活,從主觀上不能講有什麼好處、什麼弊端?關鍵是你從心裡喜歡不喜歡和老人一起住、一起生活,這裡也關乎老人的一些條件因素,老人的身體狀況、衛生習慣、個人愛好、收入等。如果老人身體好,又沒有什麼不良習慣,即能做做家務,又能接送孫子上學,這樣的老人估計大多都喜歡一起住一起生活的,如果老人年齡大了,身體狀況又不是太好,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兒女的就更應該和老人住在一起,方方面面好有個照顧,孝敬父母天經地義,是兒女應該也必須做的。

    和老人住在一起,方方面面的事情肯定也會有的,老人有老人的想法,有自己的行為方式,有時做的事情青年人是看不慣的,這就要互相溝通和諒解,不能一昧地怪老人這也不是那也不好,年輕人必須要明白誰都有老的一天,父母的養育之恩永遠要記住。

    現在這個年代不和老人住一起的人也大有人在,不住在一起並不代表不孝、不敬、不尊,有些老人還就喜歡自己的獨立生活,有時間就多去看看,只要老人高興、滿意就足矣。

  • 6 # 雨化晨露

    我感覺和老人住在一起還是弊大於利。如果老人尚可自己利手利腳,不用人伺候。最好不要和老人住在一起。

    這樣說,並不是代表不孝敬老人,而是孝敬的方式改變了,你比方說沒事常回家看看,回家常老人乾乾活,陪老人說說話、拉拉呱。經常性的這樣可以拉近與老人的親近關係,還不讓老人煩心,豈不是更好嗎!

    在老人立手立腳的情況下,和老人住在一起。還是有許多的不便,年輕人睡得晚,起得晚,吃點飯都吃不到一塊去,老人時時刻刻還得注意自己的言表,穿戴整潔,做點什麼都感覺到不方便,即便是去趟衛生間,也得看看少沒少人,另外因為你們和老人住在一起,老人在做飯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你們想吃什麼愛吃什麼,而不是出於他們的本意。如果你們不在那裡吃,有可能他們就是對付一口就完事了。

    如果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又體弱多病甚至臥床,那這個時候兒女最好是和老人住在一起了,便於照顧,更好的護理老人,老人歲數大了。也需要兒女們的伺候。如果在這個的時候最好是和老人住在一起了,不管怎樣,有必要的情況下就住在一起,沒有必要。那就儘量不要住在一起。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朋友們看後有什麼想法,請在留言區裡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 7 # 生活新觀察

    和老人一起住一起生活有哪些好處,哪些弊端?

    在一起的好處:

    1.“家有一老,是個寶”。家裡有個老人一起住,有家的溫暖,心裡踏實。能一起享受家庭的歡樂。

    2.和老人一起住,照顧老人方便些,在自己的身邊,可以照料。老人身體衰老,疾病多,在一起有什麼問題及時送醫看病。免得耽誤病情。

    3.家有老人,自己有什麼事出去了,老人可以看個家,看個門,可以照顧一下孩子。幫自己減輕一點家庭負擔。

    在一起的弊端:

    1.年輕人和年老人的代溝。

    年輕人和年老人有思想上的代溝,生活習慣和行為有很大的不同,在一起不一定適應。

    2.在一起沒有單獨自由。

    很多老年人都不喜歡和孩子一起住,主要是在一起不方便,不自由,老人有老人性格,老人有老人的愛好興趣,在一起覺得不方便。

    3.在一起住沒有獨立的隱私。

    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有自己的隱私,都不想別人打擾或者知道,在一起不能很好的保護隱私。

    所以家中有老人住一起,有好處也有弊端,不管是否在一起住,都要保持家庭的和睦幸福,都要使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 8 # 阿承生活記

    跟老人住一起的好處有:1.和老人住在一起,可以幫助你做家務如做飯,洗碗等;2.和老人住一起,你的孩子比較小,還可以幫你照看孩子;3.和老人住一起,能找到小時候的感覺;4.和老人住一起,我可以陪伴他們,照顧他們

    跟老人住一起有一些不好的有:1.住在一起時間長了,可能婆媳關係處理不好,會發生一些矛盾;2.住在一起,可能產生依賴的毛病;3.如果掌握不好,會給老人增加負擔。4.老人難免會嘮叨,難免受不了。5.跟老人在一起,夫妻間的小情趣的話,不能亂說

  • 9 # 萬華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對年輕人和老人來說,人人都要老,要想好要敬老,家有老人是個寶,比喻說在家看小孩,搞衛生燒飯看家護院等等,當然有老人不喜歡老人,沒有老人想老人,有些人在眼前不去真惜,失去了才知道,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試不一樣,特別是婆媳關係很難搞好,比喻說,在生話啟居,吃喝穿玩等方面老人比較接損,年輕人比較寬鬆,必經時代不一樣,一家人只要真心溝通,以誠相代,生話就過得很完美,人生就幸福。

  • 10 # 廣陽梁山

    從現代行為學來看,同老人住在一起的弊端遠遠大於利!這早已被無數的生活實踐所證明,雙方彼此都會在沒有利害關係人的面前吐露生活在一起百般苦楚和萬般的無奈。所以說同居一個屋簷下的父母兒女雙方几乎沒有十分和睦的案例。

    這是一個涉及到倫理道德的問題,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問題。從中國傳統文化來說四世同堂、甚至於五世同堂,都是華人渴望的家族狀態,幾代人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這種現象是由當時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家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改革開放之後經濟收入增長,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父母和已婚的兒女不在一個屋簷下生活成為了常態。這是歷史的進步。

    為什麼這麼說呢?由於年齡的差距,生活方式的不同,文化水平的差距等因素隔代人生活在一起確有很多不便之處,容易導致矛盾的發生,大家分開居住偶爾相聚反到更加親切。上面講了同老人一起生活的利弊。我非常提倡現代的各自生活的模式,窮時一家人擁擠在斗室中的狀況已一去不返,讓我們共同享受各自生活偶爾相見的幸福生活吧!時代前進了,都有了寬房大屋何必擠在一起呢。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已經成為了歷史。

  • 11 # 小胖的胖

    如無必要,或者在能選擇的情況下,儘可能不和老人(無論是自己的父母還是另一半的父母)一起住。

    當然,和老人一起住的好處是——家裡在一定程度上有人照顧,例如家務活老人會一定程度上承擔起來,如果家裡有小孩,還可以幫忙承擔照顧孩子,這對於現在社會的年輕人,尤其是都在努力奮鬥的年輕人來說解決了很大的後顧之憂。

    但是和老人一起住的弊端也顯而易見。

    首先是觀念的差異會在方方面面體現,大部分老人會習慣性將自己的觀念強加於年輕人身上,這是數年前家長制社會習慣形成的,老人們的唸叨、責備等等,容易引發的年輕人的心理不快,甚至發生到口角衝突。不利於親情的維繫

    其次是文化水平不同導致對下一代教育出現分歧,現代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會從規則、素質、運動、挫折等等多方面考量,但是老人們的教育觀念可能會有所不同,當然還有隔代親導致的溺愛等等行為,對孩子的教育出現分歧體現在老人和年輕人之間的爭吵和衝突上,反而對孩子成長更加不利。

    當然,因為家庭角色不同,具體情況也可以具體分析,總體來說:和男方父母住在一起的婆媳關係難見融洽,與女方父母一起生活的翁婿關係也未見和諧。

    所以在照顧父母和保留獨立空間的平衡上,比較好的選擇是和老人比鄰而居,可以一起吃飯,但不在一起生活,相互照應,但是不相互干涉。這是理想的狀態。在別無選擇只能和老人一起生活的情況下,那麼年輕人必須要讓自己更多理解老人。

    有句老話“不聾不啞不做家翁”,這適用於老人,也同樣適用於年輕人。除非原則性問題,否則很多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可一笑而過,不放在心上。這樣生活才能和諧,

  • 12 # 小濤的快樂日記

    和老人在一起生活有好處還有弊端,下面請看我的詳細解讀。 華人理想當中的家庭生活是,三代或者四代同堂,老人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孝子賢孫晨昏定省,承歡膝下。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些家庭,因為幾代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經常是兵荒馬亂,一地雞毛。有人說“人老了,千萬別和子女住一起,那樣誰都不開心”,有書君覺得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為什麼呢?

    老人和子女的生活習慣不同。

    老人上了歲數,身體狀況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每天早上,可能早早就醒了。又不愛玩個手機什麼的,在床上也躺不住,就想著起床來,慢慢收拾家務,或者開始做早飯。這樣,難免弄出個動靜來。但是年輕人往往喜歡晚睡晚起,尤其是節假日的時候。甚至有的醒了也不起來洗漱,而是窩在床上玩手機。但是老人這時候早早把飯做好了,就想著讓一家人吃完飯,再各忙各的,難免一次次過去敲孩子們的房門。這樣,就使得年輕人非常反感,甚至說話的態度也不好。而老人也可能覺得委屈,飯我都給你們做好了,這麼晚了還不起床,叫你們吃飯還不落好。雙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對對方的行為不理解,從而產生一些分歧。記得原來跟公婆一起住的時候,週六早上,我們還在睡覺,婆婆做完早飯,打算中午包餃子,就開始在廚房剁肉餡。廚房、臥室也就一牆之隔。後來老公過去說了他媽媽兩句,婆婆一聲不響地放下菜刀,不高興地躲到自己臥室去了。還有,年輕人喜歡經常洗澡,尤其是夏天,天天不衝一回,簡直沒辦法睡覺。而老人不但自己不愛洗,還愛嘮叨年輕人。這就造成了兩代人之間互相嫌棄。這種情緒日積月累,關係可能越來越惡化。

    老人和子女的消費觀念不同。

    老人都是從困難年代過來的,吃過苦,對東西也特別珍惜。平常過日子,都是能省就省。去買菜,專挑賣剩下的,幾塊錢一堆。往往買回來,還要擇半天,扔一大半,算起來比買新鮮的也省不下幾個錢,而且吃起來味道也差得多。但是他們習慣了,覺得一花錢就有一種犯罪感。還有一些沒必要的節省,不但沒省下錢,還因小失大。小霞的公婆就特別節儉。小霞說,公婆衛生間裡的座便器,前些日子徹底堵了,什麼清潔劑也不管用,連通下水道的也說沒辦法。原來,公婆平時小便不沖水,等解了大便,才拿小盆從大盆裡舀點髒水衝一下。大盆裡的水,往往是洗過墩布的,一些泥沙、碎頭髮、毛絮等也都在裡面。時間長了,座便器下水道的地方,被尿鹼鏽蝕住了,再加上還有一些髒東西沉積,再也不能用了。一千多的座便器,用了五、六年,就成這樣了。想想公婆省下的水費,能有幾個錢?但是老人也有看不慣年輕人的時候。現在網際網路這麼發達,好多年輕人都有網購的習慣。老人看不慣年輕人買買買,認為他們不知道省細,亂花錢買沒用的東西。老人嫌年輕人浪費,年輕人嫌老人不必要地節省,不如各過各的,倒也相安無事。

    老人和子女的處事方式不同。

    有些老人,思想比較固執,也缺少原則性,而且有些事情往往拎不清。反過來,他們還會責怪子女多管閒事。與老人住在一起,有些婆婆特別溺愛自己的兒子,往往兒媳婦讓兒子做點家務,婆婆就很不高興,甚至賭氣說,我去做吧,幹嘛讓一個老爺們幹這個?兒媳婦可能說,同樣是上班掙錢,他乾點家務怎麼了?只許我幫他洗衣服,他幫我洗一次,就委屈他了?那天,隔壁李叔的兒媳婦提起公婆,也是牢騷滿腹。李叔老兩口平時省吃儉用,但是對於親戚,卻有求必應。李叔的侄子、侄女來借錢,李叔二說不說,借一萬給兩萬。後來,那個借了他兩萬塊錢的侄子生病了,李叔更不提還錢的事了。而且那次李叔住院,他這個侄子來城裡辦事,順便看他,買了二斤水果。李叔不但把侄子拿來的東西都讓他帶回去了,還把別人拿來的高檔牛奶、補品,也讓侄子拿走了。李叔還有一個侄女,借了李叔三萬塊錢。她因為參與非法集資上當受騙了,李叔連個催要的電話也不忍心打,說不能再讓侄女為難。另外,李叔還開玩笑說,要給他七十五歲的哥哥在城裡買套房子。雖然是喝了點酒說的,但是他的兒子、兒媳婦聽了也真夠崩潰的。李叔的兒媳婦說,七十歲的老人,雖然有點退休金,也應該給自己留下點養老錢了。你沒有義務養你的哥哥,因為他有兩個兒子。你也沒有義務養侄子、侄女。你這個當叔叔的,反過來“孝敬”他們,這是什麼邏輯?李叔的兒子媳婦因為表達了對父親的異議,李叔還罵他們“光知道錢!”“沒人情味!”之類。唉!真是一言難盡!其實老人的一些做法,是很難改變的。有的時候子女是眼不見心不煩。如果住在一起,這些事情都是引發兩代人矛盾的觸點。

    老人和子女對家庭話語權的認知不同。

  • 13 # 王朝乾

    謝謝邀請,我說跟老人住在一起沒有利,都是弊,因為老人老了,啥也不能幹了,無用了,想起來我娘就這樣說她自己,我只能吃,不能幹,說說我還不算,可是我從不閒我娘老,不能幹活,也沒有讓我娘生過氣,我讓我娘每天早6點至7點,喝半斤鮮牛奶一個雞蛋,農村早飯睌,八九點再吃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讓我娘喝鮮牛奶吃一個雞蛋。我娘活到96歲,後來都是我給我娘洗 屎褲子共洗了七年,我敢說比我的沒有,"我娘從生下我,給了我生命,我應該孝敬老人,人要有良心,才是人,什麼利與弊,我說給老人住在一起都是弊也要住,感恩祖國,感恩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 14 # 小姚6763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也要看老人是什麼樣的心態對吧?

    有的老人天生樂觀向上童心未老!生活幸福!開心快樂!會帶給你無形中的快樂和開心!和這種的老人在一起生活是一種愉快的心情!也是一種幸福的生活對吧!

    有的老人那就不一樣了!天天愁眉苦臉!欠他們錢不還似的!

    他們會覺得你生活不節約在浪費金錢對吧!

    用水都會嫌你用的多了!炒菜也會看著你用的油多了!

    煤氣開的太大啦!會嫌棄你吃菜吃的太多了!飯吃的太少了!

    刷碗都會嫌你用的洗潔精多了!用水多了也會說浪費水了對吧!

    要買點新鮮的水果吃!又說現在水果貴了!

    真的很無語對吧!他們也不是故意的刁難你!

    但是他們節省的生活習慣了!就是這樣你說呢!

    買件好衣服嫌貴了!對孩子太溺愛了!

    不讓你們教育了!只有他們疼愛了!如果跟這樣的老人在一起生活不會開心快樂!

    是真的!你們說呢!這樣的老人會無形中會帶給你心理壓力!

    壓得你透不過氣來!你還會開心快樂的嗎對吧!

  • 15 # 遇見麗麗

    人到了老年,很多想法和做法與年輕人不同。和老年人住一起首先要有容忍度,要學會包容。以前是我們做什麼事,他們包容我們,現在是他們做什麼事,我們包容他們。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年輕人也不一樣 。例如有的老人講衛生,有的老人不太講衛生。如果他不愛講衛生,這時要是提醒他們,他們會覺得兒女厭煩他們了,嫌棄他們。

    老年人和年輕人住一起,雖然有弊端也有他的好處 ,比如他們可以幫忙照看家裡的小孩,孩子要是哭了,他們可以去抱抱。假如孩子上學了,離家近的話,他們也可以去接送。有的老年人身體還是很好的,這樣一來減輕了年輕人的一些負擔。讓年輕人可以在公司安心的上班。有時他們還會去菜市場買菜,給家人做一頓豐盛的晚餐。一家人其樂融融真好!

    只是年輕人和老年人吃飯也存在衝突,這時就需要我們包容了。年輕人做飯喜歡吃九分熟的,而老年人說自己消化道不好,則會吃熟透並且是熟爛的食物。我們去吃,一點口感都沒有,吃飯容易吃不到一起,整天包容他們也不是辦法。所以我建議,年輕人還是和老年人分開住比較好,畢竟他們也有他們的生活。等他們什麼都做不了幹不動了,再和他們住一起,給他們養老送終!

  • 16 # 愛笑的枸杞

    之前我和老公一直都是在北京工作所以也沒有和老人一起生活過!不過今年疫情來的措不及防,我們也就跟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到現在!已經有兩個多月了,時間雖然不長但也對一起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想法!

    好處一:有效的監督不良習慣!

    其實跟大多數的家庭一樣,年輕人總是很晚睡覺很晚起床,我們也不例外,再加上今年疫情嚴重我們幾乎都不出門,所以也是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這就導致公公婆婆的正常生活被我們打擾了不過好在我婆婆不會像狗血電視劇裡的婆婆一樣發難,都是會溫和的跟我們說這樣作息習慣對身體不好!嗯,確實是,所以我們也是慢慢改正過來!這一點感覺很好,說實話,自己獨自生活自制力差點的話不好的習慣永遠在那裡不離不棄…

    好處二:

    我們自己生活的時候由於懶及工作時間原因(主要是懶)不怎麼做飯,老吃外賣,後來外賣感覺什麼菜都一個味了跟公公婆婆一起生活的話都是家常菜,而且婆婆很勤快,飯菜打掃都做啦,醒來就有吃的,家裡很乾淨,告別狗窩的感覺太好啦!那咱們在來說說弊端

    弊端一:有代溝,這個問題呢其實不算什麼大事,只是有時候聊一件事發表看法的時候,公公婆婆的意見我會悄悄自動遮蔽…

    弊端二:跟老公吵架的時候,不能太大聲…憋著會有內傷

    不過綜合感覺還可以,家裡日子要想過得好就互相體諒,還有就是不能把老人做的事情當作是理所當然!看到老人在忙自己再懶也應該伸手一起幹活,對婆婆得稍微客氣一些(個人觀點)畢竟以前都是陌生人,客氣一些就會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現出來,當然不是裝模作樣哦,這個度得好好把握!這樣自然就不會有什麼大的矛盾每個家庭構成不一樣,所以我只能說出我的觀點啦!

  • 17 # 你好青春期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和老人在一起住有許多好處呢。

    1、工作之餘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老人日常買菜、做飯,家務基本不用自己做了,可以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閱讀、練琴、學習等。

    2、後方穩定可以全心投入工作

    老人在這裡,孩子有人接送,偶爾出個差不用擔心孩子“無處安放”。

    3、有一盞燈為你而留

    無論出門多早,都有熱騰騰的早餐,讓你的胃暖暖的;無論回來多晚,都有一頓餐,一盞燈為你而留。

    4、家裡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婆婆在的日子裡,隔三差五包餃子、蒸包子、烙菜饃、炸丸子……房子裡滿滿的生活氣息。

    婆婆回老家幾天,很少開火做飯,要不起不來,要不閒麻煩,在外面吃多,竟然想念她做的雞蛋湯,巴不得她老人家趕快回來。

    5、冰箱永遠是滿的

    我們上班,孩子們上學,婆婆閒來無事,超市到處逛逛,買到許多既新鮮又價格划算的蔬菜,家裡的冰箱一年四季都是滿滿當當的,讓人很有食物上的安全感。

    當然,事物都有兩面性,和老人一起習題也有不方便的地方。

    1、缺乏隱私

    婆婆剛來的時候,缺乏界限感,我買什麼東西回家都要盯著看,我扔掉不穿的衣服,她也盯著看,被人監視的感覺。

    2、教育孩子方面理念不同

    有一句叫做:奶奶覺得你冷,奶奶覺得你餓。

    網上經常看到這樣的圖片:孩子被穿的像粽子。因為從身體特點上來看,老人上了年紀通常怕冷。於是他們認為孩子也冷,然後給孩子穿一層又一層。

    而年輕的父母主張:不要給孩子穿太多,因為孩子愛動,活力大,另外,穿太厚活動著也不方便。

    孩子吃完飯了,奶奶總是會追問一句:吃飽可沒有?再吃點吧?

    3、生活方式不一樣

    我們父輩那一代人,吃過許多苦,大多養成了節儉的習慣。看不得年輕人買買買,難免會嘮叨。

    網購買東西像做賊一樣,偷偷摸摸進行。

    4、婆婆只要在,老公就成了甩手掌櫃

    媽媽總是愛孩子的,媽媽都是超人,婆婆也不例外。 只要她在家,什麼事情都不用老公插手。

    但在她回老家期間,老公就有機會成為家務小能手,給孩子洗洗襪子,刷刷鞋,買菜做飯洗碗樣樣都行,履行作為家庭一員的義務。

    並且,感覺到婆婆不在的時候,夫妻之間的關係更融洽,婆婆在的時候,往往有距離感。

    5、干涉生孩子的事情

    如果不幸遇到強勢、重男輕女的公婆,那就不得不面對要生幾個孩子,是否必須要生個男孩的問題了。

    公婆說,人家都有孫子,我沒有,你們必須生個;兒媳說,我的人生我做主,我不要為了傳宗接代成為生育的機器。面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家不再是溫馨的港灣,成了劍拔弩張的戰場。

    總之,和老人在一起有利有弊,有得有失,關鍵在於取捨,你看中有利的一面,就要包容,接納不利的因素。

    沒有對錯,但有得失!

    我是@人鏡 ,透過閱讀、經歷、思考,探索人生,實現成長; 做一盞燈,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 18 # 人傑地靈189576938

    我的十來個打球的乒友夥伴,現有11人,其中9個是姥爺身份的,餘2為爺爺留下來的,或許明後年兩位當爺爺的也就開路了。我覺姥爺留得住,爺爺留不住,我還真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 19 # 貝兒莎莉

    就看你們怎樣認知!你們就把當成一個老小孩溝通交流|好處就是互相有照應!弊端認知不同代溝問題!可能存在看不慣一些事!沒有那麼自由自在!生活觀念!比方說年輕人愛睡懶覺!比較散漫!生活節奏快!沒有那麼整潔!!老人就得嘮叨!我覺得弊端多!如果都能換位思考就是齊樂融融!!處理不好就是怨恨和爭吵!影響一切!

  • 20 # 藍天7261969291918

    前提是:老人好相處,不摻和你的事,若你已經結婚,老人更不能摻和你們夫妻的事。

    好處

    1 : 老人身體健康時能幫忙家務 。

    2 : 忙碌了一天,拖著疲憊回家時看到亮著燈的家溫暖。

    3 : 每天看著父母在身邊好好的,心裡放心,工作也有動力。

    弊端

    1 : 生活習慣不一樣,天長日久雙方都堵心。

    2 : 思想不同,有些事的做法不同,長此以往會有矛盾,影響心情。

    3 : 雙方都不能隨心所欲的自由活動,長久下來會覺得壓抑。

    如果老人不好相處,那弊端更多,還是別一起生活的好,家宅安寧,家庭和睦是做好一切的基礎。

    孝道是我們的美德,每個人都會老,養老也有很多種方式,根據實際情況選對合適的養老方式才能快樂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溫度沒有上限,恆星溫度都能達到幾百萬度,為什麼會有絕對零度這個下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