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爛剪輯
-
2 # 襄陽佳悅
小說中哈利波特的性格沒有經過很劇烈的轉化,他最關鍵的概念,所謂愛這個概念,也是來自於繼承。
這就跟小說中一個很重要的主題有矛盾了。
這個主題是什麼呢?小說裡說整個魔法世界有兩種巫師,一種就是所謂血統純正的巫師,另一種遭的就是所謂麻瓜,完全不是巫師出身,但有時候也會生下一些小孩,天賦異稟,有魔法能力。
我們看到伏地魔,他很痛恨自己有麻瓜的那一脈血統,他想要掩飾它,想要消滅它。後來他控制到整個魔法世界的魔法部之後,把魔法部改造成了幾乎像是納粹黨控制的政府一樣,驅逐所有血統不純正的人,鼓吹一種血統純正的概念。
而哈利波特他們一方,想要做到的就是要破除跟對抗這麼一種種族歧視的觀念。我們把這個概念放大了來看。它其實不只是種族歧視與否的問題,它甚至可以是對任何所謂的純正性的挑戰,民族的純正性,血統的純正性,語言的純正性……
這本小說很強調寬容,這點是很不錯。但是就像我剛剛講的,如果到了最後,哈利波特他的所謂的愛,他這最大的能力,原來也是來自母親的繼承,母親對他的犧牲,而不是他主動經過某些很劇烈的選擇而取得,我覺得這是第七部《哈利波特》最大的敗筆。
-
3 # 小熊軍迷you
《哈利波特》的“六大敗筆”
1.一本好的小說,結局對它不影響
為什麼《哈利波特》的結局要搞得像一個國家機密?
到了第七部要出版之前,簡直要像一個國家機密,(甚至)這本書運出去做發行零售之前,都是按最高機密的方法來對待,有護衛把書的箱子封起來,嚴防裡面的內容提前外洩。
很可惜,還是洩露出來了。《紐約時報》在這本書出版前一天就發表了一篇評價,說到了故事的結局,據說JK.羅琳非常不滿,她覺得《紐約時報》剝奪了讀者自己去完成一趟旅程的樂趣。
我以前有一個很固執的偏見,認為凡是一本小說,它的結局如果是事先不能張揚的,要這樣寫才能夠吸引讀者去看的話,我覺得它就大概不是一本好的小說。
這跟我看足球的經驗有關。有時候我沒辦法看一場現場的球賽,我會把它錄下來。我不擔心你告訴我最後比分是怎麼樣,真正好的球賽,就算你事先知道了結局,也不會減損它的技術性樂趣的。
《哈利波特》這個小說系列有一個特點,它每一本都有某種懸疑小說的色彩在裡面。它有一個結構,結局是你要去猜謎的。你是不應該事先揭穿的,事先揭穿好象似乎是不道德的。
但是回想一下,有些非常有名的這類小說,結局也是早被張揚的。比如007系列小說。
2.《哈利波特》的文字很粗糙
《哈利波特》這個小說寫得不算很好,其中一個原因,就像美國文學評論界泰斗哈羅德·布魯姆的一個說法,他認為羅琳的用字非常的膚淺,非常的粗糙,好象沒有什麼語言可以選擇。當然你也可以說,就是因為這樣,《哈利波特》才淺白易讀。英文不大好的人呢,也能夠隨便看得懂,不需要靠字典。
可是有時候,我覺得她的有些對話真的是非常粗糙。我隨便舉個例子,各位《哈利波特》的讀者,你們有沒有發現,在過去這麼多年來《哈利波特》小說裡面,每次出現一個很關鍵的時刻,主角遇到很驚險萬分,或者有人死了,有人受傷的時候,他們會做什麼反映?
他們的反映就是“NO”!
如果是個比較成熟的小說家去寫的話,一定不會總是千篇一律的“NO”,他一定有很多別的寫法。而這個“NO”呢,就讓我聯想到一些很廉價的肥皂劇,那裡面的主角發生什麼驚險的情節時,他們也是喊“NO”。
這是很無聊的一種寫法。
3.在同類型文學中,也不算出類拔萃
《哈利波特》系列,如果只是一個懸疑小說的話,那世界上這麼多懸疑小說,它為什麼還會那麼紅呢?它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它是所謂的奇幻小說,就像《魔戒》或著中國的《封神榜》,它特別強調有一種魔法世界的存在。
可是,我看過不少奇幻文學的作品,放在整個奇幻文學作品裡面,《哈利波特》實在不算是其中最出類拔萃的作品。不要說那些經典之作,如托爾金的《魔戒》,又或者是《地海故事集》,即使放在後來其他很多的作家,他們的作品面前,我覺得《哈利波特》也不算是最好的作品。
4.《哈利玻特》的成功其實是“借勢”
結果最後哈利波特能夠弄成這麼大的一個產業,從小說到電影、電玩、周邊等等,幫那麼多人賺錢,光是羅琳自己就已經賺了差不多10億美金。
《哈利波特》是怎麼樣從一個單身母親的一個小小的想法,發展成這一巨大的產業呢?
首先是兒童文學的成長。我們知道,所謂“兒童”其實是個很現代的概念,到了20世紀,有一些人更目標清晰的要對準這批學童,去寫故事給他們看。於是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字,這個東西在不斷茁壯,七十年代的時候,《魔戒》在全球非常的暢銷,又打下了一個基礎。
換句話說,幾個大的潮流在背後慢慢會聚,到了90年代末的時候,讓《哈利波特》這本書爆發出來了。
但是燃爆它的那點到底是什麼呢,很多年前,有一本非常紅的書叫做《TIPPINGPOINT》。書裡面有一點我覺得很能夠幫我們來理解《哈利波特》,它說口碑是重要的。現在哈利波特變成一個文化產業,但是在最初一開始,他受歡迎,是由口碑帶動的。是有一群小學生讀者無意中發現有這麼一本書,大家說他好看,然後慢慢傳播出去的,接著一下子燃爆了起來。
《TIPPIN GPOINT》理論說,要有一些小孩在同輩之中,被認為是潮流的引領者,被認為是值得信任的人。他們作為引爆點在幹什麼,其他人就會跟著上。
5.哈利波特這個人物有過成長嗎?
《哈利波特》這個系列小說,它又是一種所謂的成長小說或教育小說。這個概念來自德國的文學,它很強調一個年輕人他的成長經驗,這種型別最有名的的小說就是大文豪歌德的《少年維克的煩惱》。
大部分這種型別的小說,它裡面的主角都必須經歷過一個強烈的轉化。他經歷過某個考驗之後,他會突然之間展現出另一種形態的性格出來,這另一種形態說不定是死亡。比如說《少年維特的煩惱》,他最後選擇了自殺。
又或者是變成一個非常成熟,非常優秀的人,或者是變得非常的墮落。有各種選擇,但哈利波特,我覺得他從頭到尾,他的命運就是被選定的。他的命運被預定為,因為他母親當年為他而犧牲,使得他擁有“愛”。
七集小說裡面,雖然不斷地跟他強調,能力不是一切,選擇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是哈利波特有選擇嗎?他這個選擇對他來講,構成了一個很明顯的戲劇張力嗎?
似乎沒有。我們看到鄧普利多說,你的母親為了愛而犧牲了,所以你跟伏地魔是不一樣的。因為你有愛,你能贏他。但這個愛好象也是個遺傳,也是個繼承,不是他主動去選擇的。小說裡面的哈利波特,是一個善良的小孩,慢慢長大還是那麼好,偶爾發點壞脾氣,沒什麼別的。
6.哈利波特的最大敗筆
小說中哈利波特的性格沒有經過很劇烈的轉化,他最關鍵的概念,所謂愛這個概念,也是來自於繼承。
這就跟小說中一個很重要的主題有矛盾了。
這個主題是什麼呢?小說裡說整個魔法世界有兩種巫師,一種就是所謂血統純正的巫師,另一種遭的就是所謂麻瓜,完全不是巫師出身,但有時候也會生下一些小孩,天賦異稟,有魔法能力。
我們看到伏地魔,他很痛恨自己有麻瓜的那一脈血統,他想要掩飾它,想要消滅它。後來他控制到整個魔法世界的魔法部之後,把魔法部改造成了幾乎像是納粹黨控制的政府一樣,驅逐所有血統不純正的人,鼓吹一種血統純正的概念。
而哈利波特他們一方,想要做到的就是要破除跟對抗這麼一種種族歧視的觀念。我們把這個概念放大了來看。它其實不只是種族歧視與否的問題,它甚至可以是對任何所謂的純正性的挑戰,民族的純正性,血統的純正性,語言的純正性……
這本小說很強調寬容,這點是很不錯。但是就像我剛剛講的,如果到了最後,哈利波特他的所謂的愛,他這最大的能力,原來也是來自母親的繼承,母親對他的犧牲,而不是他主動經過某些很劇烈的選擇而取得,我覺得這是第七部《哈利波特》最大的敗筆!
-
4 # 兩節課影視
,當大家紛紛在回顧這本小說的偉大和傳奇的時候,我們給大家端上一盤涼水,請讀者們自行取用。 十年前,道長(梁文道)在“開卷八分鐘”花了5期節目來談《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20年,它真的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嗎? 請看Mr“梁”內普教授是如何說的。 《哈利波特》的“六大敗筆” “梁”內普:準備好接受批評了,波特~ 1.一本好的小說,結局對它不影響 為什麼《哈利波特》的結局要搞得像一個國家機密? 《哈利波特》大結局篇出來之前,很多人就有種種的預測,有很多的猜想。很多書迷、網迷在無數的部落格跟論壇上面留言,大家都在說,主角哈利波特會死呢?甚至JK.羅琳,她也說,這個有可能的。 到了第七部要出版之前,簡直要像一個國家機密,(甚至)這本書運出去做發行零售之前,都是按最高機密的方法來對待,有護衛把書的箱子封起來,嚴防裡面的內容提前外洩。 很可惜,還是洩露出來了。《紐約時報》在這本書出版前一天就發表了一篇評價,說到了故事的結局,據說JK.羅琳非常不滿,她覺得《紐約時報》剝奪了讀者自己去完成一趟旅程的樂趣。 我以前有一個很固執的偏見,認為凡是一本小說,它的結局如果是事先不能張揚的,要這樣寫才能夠吸引讀者去看的話,我覺得它就大概不是一本好的小說。 這跟我看足球的經驗有關。有時候我沒辦法看一場現場的球賽,我會把它錄下來。我不擔心你告訴我最後比分是怎麼樣,真正好的球賽,就算你事先知道了結局,也不會減損它的技術性樂趣的。 《哈利波特》這個小說系列有一個特點,它每一本都有某種懸疑小說的色彩在裡面。它有一個結構,結局是你要去猜謎的。你是不應該事先揭穿的,事先揭穿好象似乎是不道德的。 但是回想一下,有些非常有名的這類小說,結局也是早被張揚的。比如007系列小說。 2.《哈利波特》的文字很粗糙 《哈利波特》這個小說寫得不算很好,其中一個原因,就像美國文學評論界泰斗哈羅德·布魯姆的一個說法,他認為羅琳的用字非常的膚淺,非常的粗糙,好象沒有什麼語言可以選擇。當然你也可以說,就是因為這樣,《哈利波特》才淺白易讀。英文不大好的人呢,也能夠隨便看得懂,不需要靠字典。 可是有時候,我覺得她的有些對話真的是非常粗糙。我隨便舉個例子,各位《哈利波特》的讀者,你們有沒有發現,在過去這麼多年來《哈利波特》小說裡面,每次出現一個很關鍵的時刻,主角遇到很驚險萬分,或者有人死了,有人受傷的時候,他們會做什麼反映? 他們的反映就是“NO”! 如果是個比較成熟的小說家去寫的話,一定不會總是千篇一律的“NO”,他一定有很多別的寫法。而這個“NO”呢,就讓我聯想到一些很廉價的肥皂劇,那裡面的主角發生什麼驚險的情節時,他們也是喊“NO”。 這是很無聊的一種寫法。 3.在同類型文學中,也不算出類拔萃 《哈利波特》系列,如果只是一個懸疑小說的話,那世界上這麼多懸疑小說,它為什麼還會那麼紅呢?它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它是所謂的奇幻小說,就像《魔戒》或著中國的《封神榜》,它特別強調有一種魔法世界的存在。 可是,我看過不少奇幻文學的作品,放在整個奇幻文學作品裡面,《哈利波特》實在不算是其中最出類拔萃的作品。不要說那些經典之作,如托爾金的《魔戒》,又或者是《地海故事集》,即使放在後來其他很多的作家,他們的作品面前,我覺得《哈利波特》也不算是最好的作品。 4.《哈利玻特》的成功其實是“借勢” 我們知道羅琳,她一開始就是一個孤身的母親,坐在咖啡店寫小說,甚至一開始她投給十幾家出版社都沒人理她。也沒有什麼媒體大亨開個高層策劃會議,說我們邀請誰來寫一個這樣的故事出來。 結果最後哈利波特能夠弄成這麼大的一個產業,從小說到電影、電玩、周邊等等,幫那麼多人賺錢,光是羅琳自己就已經賺了差不多10億美金。 《哈利波特》是怎麼樣從一個單身母親的一個小小的想法,發展成這一巨大的產業呢? 首先是兒童文學的成長。我們知道,所謂“兒童”其實是個很現代的概念,到了20世紀,有一些人更目標清晰的要對準這批學童,去寫故事給他們看。於是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字,這個東西在不斷茁壯,七十年代的時候,《魔戒》在全球非常的暢銷,又打下了一個基礎。 換句話說,幾個大的潮流在背後慢慢會聚,到了90年代末的時候,讓《哈利波特》這本書爆發出來了。 但是燃爆它的那點到底是什麼呢,很多年前,有一本非常紅的書叫做《TIPPINGPOINT》。書裡面有一點我覺得很能夠幫我們來理解《哈利波特》,它說口碑是重要的。現在哈利波特變成一個文化產業,但是在最初一開始,他受歡迎,是由口碑帶動的。是有一群小學生讀者無意中發現有這麼一本書,大家說他好看,然後慢慢傳播出去的,接著一下子燃爆了起來。 《TIPPIN GPOINT》理論說,要有一些小孩在同輩之中,被認為是潮流的引領者,被認為是值得信任的人。他們作為引爆點在幹什麼,其他人就會跟著上。 當時90年代末期,有一批小孩,他們看這本書,而正好這批小孩裡面有不少人是上網的。大家就天天在上面互相討論,大夥兒一傳十,十傳百,傳出去。《哈利波特》它的流行,它的走紅,真正在於網際網路,他可以說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第一本全球暢銷書。 5.哈利波特這個人物有過成長嗎? 《哈利波特》這個系列小說,它又是一種所謂的成長小說或教育小說。這個概念來自德國的文學,它很強調一個年輕人他的成長經驗,這種型別最有名的的小說就是大文豪歌德的《少年維克的煩惱》。 大部分這種型別的小說,它裡面的主角都必須經歷過一個強烈的轉化。他經歷過某個考驗之後,他會突然之間展現出另一種形態的性格出來,這另一種形態說不定是死亡。比如說《少年維特的煩惱》,他最後選擇了自殺。 又或者是變成一個非常成熟,非常優秀的人,或者是變得非常的墮落。有各種選擇,但哈利波特,我覺得他從頭到尾,他的命運就是被選定的。他的命運被預定為,因為他母親當年為他而犧牲,使得他擁有“愛”。 七集小說裡面,雖然不斷地跟他強調,能力不是一切,選擇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是哈利波特有選擇嗎?他這個選擇對他來講,構成了一個很明顯的戲劇張力嗎? 似乎沒有。我們看到鄧普利多說,你的母親為了愛而犧牲了,所以你跟伏地魔是不一樣的。因為你有愛,你能贏他。但這個愛好象也是個遺傳,也是個繼承,不是他主動去選擇的。小說裡面的哈利波特,是一個善良的小孩,慢慢長大還是那麼好,偶爾發點壞脾氣,沒什麼別的。 6.哈利波特的最大敗筆 小說中哈利波特的性格沒有經過很劇烈的轉化,他最關鍵的概念,所謂愛這個概念,也是來自於繼承。 這就跟小說中一個很重要的主題有矛盾了。 這個主題是什麼呢?小說裡說整個魔法世界有兩種巫師,一種就是所謂血統純正的巫師,另一種遭的就是所謂麻瓜,完全不是巫師出身,但有時候也會生下一些小孩,天賦異稟,有魔法能力。 我們看到伏地魔,他很痛恨自己有麻瓜的那一脈血統,他想要掩飾它,想要消滅它。後來他控制到整個魔法世界的魔法部之後,把魔法部改造成了幾乎像是納粹黨控制的政府一樣,驅逐所有血統不純正的人,鼓吹一種血統純正的概念。 而哈利波特他們一方,想要做到的就是要破除跟對抗這麼一種種族歧視的觀念。我們把這個概念放大了來看。它其實不只是種族歧視與否的問題,它甚至可以是對任何所謂的純正性的挑戰,民族的純正性,血統的純正性,語言的純正性…… 這本小說很強調寬容,這點是很不錯。但是就像我剛剛講的,如果到了最後,哈利波特他的所謂的愛,他這最大的能力,原來也是來自母親的繼承,母親對他的犧牲,而不是他主動經過某些很劇烈的選擇而取得,我覺得這是第七部《哈利波特》最大的敗筆。 ……
-
5 # 追風少女Linr
不算敗筆,但……就突然覺得,貝拉特里克斯·萊斯特蘭奇,反正也是因為得意忘形、戰鬥失誤加上愛的力量被打敗的。
那,殺死她的人如果不是莫麗,換成納威好像也不錯?
這樣一來,兩個預言裡的男孩,都分別為自己的父母報了仇。
我覺得還挺好的……
-
6 # 花開沿途
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霍格沃茲保衛之戰後,雙子再也不是完整的雙子,從此以後喬治看每一面鏡子都是厄里斯魔鏡,
談不上敗筆,只是真真的意難平!
PS最後附上雙子的帥照
-
7 # 天影圖文
1一本好的小說,結局對它不影響
為什麼《哈利波特》的結局要搞得像一個國家機密?
到了第七部要出版之前,簡直要像一個國家機密,(甚至)這本書運出去做發行零售之前,都是按最高機密的方法來對待,有護衛把書的箱子封起來,嚴防裡面的內容提前外洩。
很可惜,還是洩露出來了。《紐約時報》在這本書出版前一天就發表了一篇評價,說到了故事的結局,據說JK.羅琳非常不滿,她覺得《紐約時報》剝奪了讀者自己去完成一趟旅程的樂趣。
我以前有一個很固執的偏見,認為凡是一本小說,它的結局如果是事先不能張揚的,要這樣寫才能夠吸引讀者去看的話,我覺得它就大概不是一本好的小說。
這跟我看足球的經驗有關。有時候我沒辦法看一場現場的球賽,我會把它錄下來。我不擔心你告訴我最後比分是怎麼樣,真正好的球賽,就算你事先知道了結局,也不會減損它的技術性樂趣的。
《哈利波特》這個小說系列有一個特點,它每一本都有某種懸疑小說的色彩在裡面。它有一個結構,結局是你要去猜謎的。你是不應該事先揭穿的,事先揭穿好象似乎是不道德的。
但是回想一下,有些非常有名的這類小說,結局也是早被張揚的。比如007系列小說。
2.《哈利波特》的文字很粗糙
《哈利波特》這個小說寫得不算很好,其中一個原因,就像美國文學評論界泰斗哈羅德·布魯姆的一個說法,他認為羅琳的用字非常的膚淺,非常的粗糙,好象沒有什麼語言可以選擇。當然你也可以說,就是因為這樣,《哈利波特》才淺白易讀。英文不大好的人呢,也能夠隨便看得懂,不需要靠字典。
可是有時候,我覺得她的有些對話真的是非常粗糙。我隨便舉個例子,各位《哈利波特》的讀者,你們有沒有發現,在過去這麼多年來《哈利波特》小說裡面,每次出現一個很關鍵的時刻,主角遇到很驚險萬分,或者有人死了,有人受傷的時候,他們會做什麼反映?
他們的反映就是“NO”!
如果是個比較成熟的小說家去寫的話,一定不會總是千篇一律的“NO”,他一定有很多別的寫法。而這個“NO”呢,就讓我聯想到一些很廉價的肥皂劇,那裡面的主角發生什麼驚險的情節時,他們也是喊“NO”。
這是很無聊的一種寫法。
3在同類型文學中,也不算出類拔萃
《哈利波特》系列,如果只是一個懸疑小說的話,那世界上這麼多懸疑小說,它為什麼還會那麼紅呢?它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它是所謂的奇幻小說,就像《魔戒》或著中國的《封神榜》,它特別強調有一種魔法世界的存在。
可是,我看過不少奇幻文學的作品,放在整個奇幻文學作品裡面,《哈利波特》實在不算是其中最出類拔萃的作品。不要說那些經典之作,如托爾金的《魔戒》,又或者是《地海故事集》,即使放在後來其他很多的作家,他們的作品面前,我覺得《哈利波特》也不算是最好的作品。
-
8 # 曉祺說影
我覺得最大的敗筆其實是分院帽。
對於童話來說,世界上只存在好人和壞人,所以人在出生那一剎那,就已經被定好了要去的學院。
我知道人可以改過自新也可以墮入黑暗,我知道環境對人成長的影響有多麼大,我知道我們之所以能成長為人格比較健全的人,是因為我們身邊的人形形色色,被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不敢想象把一群品質類似的人積年累月的放在一起成長,最後會多麼跑偏;我不敢想象這些一點點走向偏執的人怎麼變成社會的中流砥柱。
分院帽其實是否定了孩子的可塑性,單純的根據一個十歲兒童內心所想就直接蓋棺定論。
君不讀傷仲永乎?不知方仲永進了霍格沃茨會被分到哪個學院。拉文克勞亦或是赫奇帕奇?
對於那些世界觀還沒成型的孩子,霍格沃茨是多麼可怕啊!因為戴上分院帽的一瞬間,我就已經被定義,或野心或勇敢或聰明或平庸。
對於赫奇帕奇的孩子們,霍格沃茨是多麼可怕啊!因為在踏入學院的那一瞬間,全世界的人都在無聲的告訴你,你就是一個平庸的人。這對於滿腦子想當科學家大將軍,對長大充滿期許的孩子,是多麼的殘酷。
對於斯萊特林的孩子們,霍格沃茨是多麼可怕啊!因為在踏入學院的那一瞬間,全世界的人都在無聲的非議你,你就是一個陰謀家野心家。對於心存陽光藍天白雲綠樹,對黑暗一無所知的孩子,是多麼的可怕。
對於獅院鷹院的孩子們,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精英教育?
對於蛇院獾院的孩子難道用的是挫折教育?
不要忘了,孩子不是大人,在他們眼中,聰明勇敢的特質是碾壓野心公正的。
所以真實的霍格沃茨裡,難免會充滿歧視。
還記得鄧布利多在迎新宴席上的講話。笨蛋!哭鼻子!殘渣!擰!正是四大學院對別人最直觀的歧視,聰明的拉文克勞看誰都是笨蛋,勇敢的格蘭芬多看誰都是哭鼻子的膽小鬼,高貴的斯萊特林看誰都是殘渣賤人,公正的赫奇帕奇看誰都是扭曲擰巴。
最後,公正的愈加公正,勇敢的愈加勇敢,野心的愈加野心,聰明的愈加聰明。
難怪巫師越來越幹不過麻瓜。
以上。
-
9 # 雲緋
難道沒有人說食死徒這個恐怖主義團體整體實力之菜是《哈利波特》中敗筆中的敗筆麼?而且整個魔法社會的魔法能力強弱的謎之設定也是問號三連。
食死徒作為全書最高反派的總集合,簡直成了搞笑擔當。他們的相處模式讓人懷疑這群黑巫師究竟是不是頭腦健全的成年人。食死徒這些人,聰明的不勇敢,勇敢的不忠誠,忠誠的不聰明。好不容易找到三者都具備的小巴蒂·克勞奇,還沒活過一集。
再說我們大勞德,從沒見過哪個有點情商的反派頭子成天跟自己的部下過不去,偏偏大勞德就喜歡侮辱自己的手下,以此為樂。比如他當著所有食死徒的面,嘲諷最最忠誠的崇拜者貝拉特里克斯的軟肋(外甥女嫁給狼人),讓貝拉特里克斯這個對他一片丹心的女人丟面子下不來臺。大勞德不喜歡貝拉能理解,但是這樣打擊自己追隨者的積極性也是前所未見了。你說這不是個24K純傻逼麼?
就這樣的,也配叫黑魔王麼擦?敵人太廢物,拉低的是正面角色的智商。
貝拉特里克斯丟了面子,居然也沒有一個食死徒肯幫她解圍。不管私下裡他們關係怎麼不好吧,這樣低情商的一群人能堅持到1998年才徹底潰散也算是太陽系的奇蹟了。按理說斯萊特林的人都應該是在爾虞我詐的環境中能夠合縱連橫的淫才,怎麼在食死徒這裡淨是些頭腦超單純的傻白甜了?
再說說食死徒的招牌盧修斯·馬爾福,其實力之菜更是超乎想象,也怪不得很多食死徒不服馬爾福了。第一次出場就被《毒菌大全》砸了眼,《密室》被自己不屑一顧的家養小精靈一招幹翻。《鳳凰社》又被年僅十五的波特小子一招幹翻,然後又被自己的內弟(大約十二年沒施魔法)西里斯·布萊克一肩膀幹翻(純麻瓜方式)。最後霍格沃茨之戰在尖叫棚屋,我也沒見你和什麼人打仗,怎麼最後灰頭土臉成這副德行啊?
如果這就是食死徒的形象代言人,我真奇怪魔法部和鳳凰社到底有多無能,跟這麼一群酒囊飯袋打了N多年。當然啦,魔法部這麼水也不奇怪,給部長當保鏢的大內第一高手德力士不也屢屢被魔咒不及格的納威奶奶一流乾翻麼?
再說坑爹的魔法部,他們也基本師出霍格沃茨。原著中抬高了霍格沃茨學生的戰力,都能跟食死徒拼個幾小時。可是同樣是霍格沃茨的學生,怎麼進了魔法部就魔力衰減,堂堂傲羅連鐵甲咒都搞不定,淪落到在笑話商店買裝備的程度?
《哈利波特》犯了很多文學作品的通病,那就是厚古薄今,戰力一代不如一代。最後很容易得出結論,魔法在衰亡,甚至將來某一點巫師滅絕了也不奇怪。所以在結尾變成了大勞德攻佔一所高中還失敗的可悲情形,大家也不必覺得特別意外。
回覆列表
複方湯劑
古靈閣尚有條瀑布能洗去魔法手段,魔法部卻對複方湯劑毫無防範。哈利一夥能憑藉複方湯劑輕鬆混進魔法部偷取掛墜盒。
魔法部簡直就和地面偽裝一樣,公共廁所,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而且還是戰時,老伏你好不容易控制了魔法部就真的不怕別人滲透嗎??
而且魔法部相當於政府,感覺就好像現實裡你帶個面具就能隨意進出唐寧街10號或者美國白宮,還是在戰時。
而且這玩意也不難做啊,赫敏2年級就能做。就算赫敏是天才(人家更多的是勤奮)且有主角光環。那別的學霸4年期是不是也差不多要參透了?
這玩意一點被濫用那社會就完了呀,你哪天回到家發現你家人其實 不是你家人。。。
門鑰匙,臥槽這簡直太BUG了好吧
感覺第四部小克勞奇費勁心思弄三強爭霸賽簡直是白費功夫。已知門鑰匙什麼都能做,既然已經混進了霍格沃茲,那隨便拿一雜物做一個,然後藉口單獨輔導哈利不就成了嗎?既然偽裝的是穆迪,穆迪又是鳳凰社鐵桿,藉口輔導哈利沒問題吧?
不要說老鄧早就知道了假穆迪,知道了不採取措施?事實上整個伏地魔復活計劃老鄧P都沒幹,你也看熱鬧不嫌事大?
就算霍格沃茨禁止任何魔法移動,但你三強場地不禁啊,比賽前把哈利邀出來說單獨輔導下也很合理吧。作為黑魔法防禦老師給自己學校的還是年級最小的參賽選手補補課也是很合理的吧?就算禁止接觸也總能找到方法的吧?比如開賽前一週帶他去看看場地什麼的。不比你用三強獎盃穩多了?這比賽畢竟有諸多變數,萬一在其中的任意一個環節哈利掉了鏈子,老伏就不活了?你們的計劃了這麼久就白費了?一個明顯小於參賽年齡的低年級學生掉鏈子很正常吧。
門鑰匙雖然號稱私自使用後果嚴重,但你們可是食死徒啊,是全書最惡團伙啊。就好像說美帝禁止一切恐怖組織行為,那些恐怖組織就真的不作為了?不存在的好吧。
老伏為什麼不進魔法部
已知康奈利這個草包可以輕鬆透過魔法部依靠霍格沃茨校董會把老鄧支走。伏地魔你做的到嗎?
已知魔法部可以輕鬆的向霍格沃茲指派黑魔法防禦課老師,老伏你是不是很像要這個位置?
已知門鑰匙這玩意受到魔法部的嚴格控制,那老伏如果進了魔法部,想辦法搞定管門鑰匙的人或者混進“門鑰匙科”。那你搞人是不是特別方便?用得著每次大費周章的變黑魔標誌嗎?寄個快遞或者路邊一個石子就把人辦了。
依靠魔法部的正面偽裝你幹見不得人的事的時候是不是特別方便?
連康奈利這種沙雕都可以混到部長,我英明神武天資聰慧前500年無古人,後500年無來者斯萊特林唯一繼承人的裡德爾先生就爬不上去?
仔細想想老伏是不是特別像你小時候看子供向動漫裡的大魔王。
和後期神奇動物裡的格林德沃一比是不是差距立馬就出來了?
格林德沃有明確的目標和理想,懂得收買人心拉攏勢力。他知道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面對朋友應該怎麼做,面對敵人應該怎麼做。
老伏呢?
就舉一個例子。盧修斯馬爾福。
盧修斯算是全書逼格最高的“貴族”。有錢又是霍格沃茨校董成員。堅定的純血支持者。馬爾福家族是個古老、富裕且有影響力的純血巫師家族。還是鐵桿食死徒。
這種人在他們純血的圈子裡就是風向標一般的存在。
他跟老伏之後成了什麼樣子?老伏是怎麼對待他的?
這是不是對純血巫師們放出了一個訊號:有錢有勢有名望又忠心的馬爾福一家跟老伏尚且只能活得像條狗,那我們這種一般的純血巫師加入後勢必連條狗都不如。
再忠心的這麼搞也不忠心了呀。
老伏你基本盤都穩不住輸的不虧呀。
你說你整天研究各種禁書黑魔法有用嗎?還不如弄本《毛選》好好看好好學。
人不學習要變修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