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在這兒遙望

    這東西不好說,網上書法名家揮毫的影片很多,你仔細看看,學學。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辦法是去報班培訓!有親戚朋友會書法的也可以去取經!

  • 2 # 歸真的書畫與文字

    用毛筆寫字,首先要利用好毛筆的柔性,只有掌握了柔性,寫字才有控制力。有一定駕馭毛筆的能力,才能寫好字,無論是臨帖,還是創作,都會得心應手。

  • 3 # 傳風園藝

    毛筆的筆頭,主要由筆鋒和副毫組成.所謂筆鋒,是指筆頭中心一簇長而尖的部分,所謂副毫,是指包裹在筆鋒四周的一些較短的毛。在運筆過程中,筆鋒與副毫髮揮著不同的作用。筆鋒是筆毫中最富有彈性的地方,它決定著筆畫的走向和力度,所以有“筆鋒主筋骨”之說。

    但是光有筋骨而無血肉的毛筆字是不美的,所以歷代書家在書寫時都不是單用筆鋒的(而且筆鋒與副毫也無法截然分開),而須兼用副毫。

    副毫控制著筆畫的粗細。副毫與紙的接觸越多,筆畫越顯豐滿。故又有“副毫豐血肉”之說。書家在運筆過程中,總是根據自己的審美觀來協調運用筆鋒和副毫的。看重筋骨,以瘦勁為美的人,就少用副毫;而既重筋骨又重血肉,以豐腴為美的人,就必然多用副毫。

    一般說來,使用三分筆寫字,是用筆的極限。古人有“使筆不過腰”的說法。如“過腰”用筆,一是極易出現“墨豬”,而且筆鋒提起時無法彈回;二是容易導致筆鋒開叉收不攏;三是大大縮短筆的使用壽命。

    對於初習字者,往往易出現兩個極端:一是不敢鋪毫,單用筆鋒書寫,字顯得纖弱無力;二是肆意鋪毫,甚至用筆根書寫,字顯得臃腫、贅疣。所以,初習字者應首先注意正確地使用筆位。

  • 4 # 雲逸書院

    孔子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書法愛好者的毛筆容易掉毛或開裂等問題,有些時候是毛筆本身質量問題,但也有大量書友,是洗筆方法不對導致。

    1

    不泡筆直接洗

    洗毛筆,最好是在一個固定的器皿裡,比如盆子、洗面池等。把毛筆泡在一定量的水裡,水也不用太多,能覆蓋到毛筆就好了。泡大約20秒即可,這樣可以把筆腹裡的墨髮散出來,便於洗筆。不能把毛筆泡在水裡即可,這樣過不了幾天,毛筆筆管就會開裂,損壞了價格不菲的好筆。洗筆的事,懶惰不得。所以,有一個好筆洗,很重要!

    2

    洗筆用力捏搓

    洗筆的過程中,要始終筆頭向下,可以用手指輕輕地撥弄筆毛,但是不能用力地拔筆毛。可以在水裡攪動筆頭,但是不能時間太長,這樣會傷及筆根。要洗到把毛筆提出水面,用手指擠壓筆毛滲出的水沒有過多墨色,這樣這支毛筆就基本洗乾淨了。最後把筆裡面殘存的水用手指或者吸水的紙擠出,即可結束洗筆的程式了。

    3

    隔夜不洗,毛掉杆裂

    硯臺可以不經常洗,隔夜的墨,謂之宿墨。毛筆就萬萬不能偷懶,因為毛筆會褪毛,筆毫會折斷,筆桿會開裂,甚至彎曲。況且在如今,好的毛筆必然價格不菲,寫出滿意的作品,自然得仰仗於好的毛筆。所以我認為,毛筆在文房四寶當中,是最需要大家珍惜的。洗毛筆,離不開水,水當然要是清水。水還不能吝惜,因為洗淨一支毛筆要不少的水。

    4

    多支毛筆混合洗

    如果是多支毛筆同時洗,為了更好地護筆,最好把毛筆分開洗,因為毛筆的材料不同,有兼毫、羊毫、狼毫、紫毫等等之分,羊毫和狼毫的含墨量,必然大相徑庭。分開洗,基本可以做到每支筆都洗乾淨。

    5

    洗完後不是向下垂掛

    毛筆洗完後,就涉及到毛筆的日常養護。切切要注意的一點,是毛筆不能頭向上放置。因為那樣毛筆裡面殘存的水份會下滲到筆管中去,使筆管開裂,最終筆頭脫落。這種情況,在北方的同好,尤其需要注意。儘量將毛筆筆頭向下懸掛,這樣毛筆會自然乾燥,筆毛分散,便於下次使用。

    6

    筆耕不輟,臨帖百十遍

    如是被你這樣毀的,你的毛筆兄弟死而無憾了。

  • 5 # 書畫趙青山

    要想學好毛筆書法,首先要掌執筆的基本要領。對於初學者來說,毛筆的執筆方法有點不習慣,因它與鋼筆的執筆姿不姿勢同,有些人一下子適應不過來。毛筆的執筆要領是:指實、掌虛、筆直、挺胸收腹、胸與桌有一定距離。毛筆的執筆姿勢(如下圖)。手指間握緊筆桿即可,筆桿要能在手指之間互相轉動而不僵化,特別是拇指與食指、中指的配合發力非常講究。

    毛筆基本執筆姿勢

    執筆要領

    手腕在寫字當中起到支撐平衡的作用。只有執筆姿勢對了,才能運筆。運筆的力度是否到位,是寫出筆畫輪廓的關鍵。那麼,初學書法如何運筆呢?

    第一,書寫的坐姿要端正,執筆要規範。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開始練字。筆端入紙面之前,要深呼吸,然後屏住呼吸,如射擊瞄準目標一樣,一定要呼吸平緩,確保整個手臂不顫抖。寫字也一樣。只有這樣運筆的力度才均勻。

    橫畫的寫法初學者平時要多練習上面的偏旁部首

    第二,運筆的腕力要收縮自如,力度有講究,有輕重,有深淺。哪一筆是露鋒起筆,哪一筆是藏鋒收筆,在臨帖的時候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寫“下”字(如下圖),起筆稍往下壓,再側鋒運筆,中間略輕,末端藏鋒收筆。但是,寫“下”的豎畫,很多初學者要麼寫不直,要麼頭重腳輕,要麼頭大尾細,缺乏厚重感。

    “下”字的豎畫是垂露豎

    第三,運筆要果斷,收筆要緩慢。這一點在寫豎的筆畫時,特別講究,不少人初學毛筆,寫豎的筆畫時,要麼前段太用力,過於粗大,而收筆太唐突,顯得細長而不飽滿(如下圖)。

    懸針豎失敗的寫法

    在寫“懸針豎”和“垂露豎”的時候,末端收筆完全不同(如下圖)。

    懸針豎和垂露豎的寫法“中”字的寫法

    運筆,要慢慢摸索筆鋒的運用技巧,熟悉筆尖起落形成的筆畫特徵。逆鋒運筆和側鋒運筆的區別在什麼地方。要養成一種習慣,寫字之前,弄清楚哪一筆用逆鋒起筆,藏鋒收筆,這樣下筆的時候才會心領神會。初學者買筆,不能總是執著於“純毫”。真正的純毫指的是不摻雜一絲其他材料的毛筆,對大部分人來說,尤其是初學者,是很難駕馭的。所以兼毫相對而言會更適合。

    兼毫多取一健一柔相配,依其混合比例命名,如三紫七羊、五紫五羊等。常見的種類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紫毫即為兔毫),識別的方法是筆毫有兩種顏色。如羊狼兼毫就是外部白色羊毫毛,內部黃色狼毫毛,但一般不開筆之前內部狼毫被覆蓋,僅筆尖可見。而羊紫毫則是外部白色毫毛,內部黑紫色兔毫。

  • 6 # 林邊書屋

    我的粗淺地看法是:用毛筆寫字,就像拿槍打敵人一樣。做到“穩,準,狠”。穩,就是不要抖。準就是把筆畫寫準。狠,就是不把字寫出古人的味道誓不罷休。唯此一途,方能學好書法,而不是隻會寫字。

  • 7 # 雨花石274831931

    首先是握筆姿勢要正確,開始是枕腕練,找一本楷書字貼,從楷書筆畫入手練起,筆畫練好後,再去臨摹整字,不要看一筆寫一筆,要讀貼,字要一氣呵成,然後與字帖對比,糾正錯誤,練好枕腕,再提腕 ,懸腕繼續練,等楷書練完練行書,一樣要臨行書、隸書字帖,不過練好一手好字是不容易的,要有長期堅持練字的精神。本人是書畫愛好者,也在學習中,以上只是本人的淺見。

    下面是本人在報紙上的練習,談不上書法,見笑了。

  • 8 # 識缺堂書苑

    這個問題很抽象,寫好的書法的關鍵是自身的學識、修煉、功力,當然毛筆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就像用一根木棍給書法家,他也寫不出好的作品,用一支非常好的毛筆,給一名不懂書法的人,他也寫不出好的作品一樣。

  • 9 # 翰墨書道

    嚴格意義上說,寫好毛筆字是需要具備書法技法多方面的元素,不是說其中之一做的好就能夠寫出好的書法了。題主所謂的如何使用毛筆的意思,可能是說的正確的執筆法。

    毫無疑問,正確的執筆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如何才能正確執筆呢,古人總結了五字執筆法:擫(ye按)、押、鉤、格、抵 。

    我們按照這個方法去執筆即可。實際上這只是一種基本的形式,能夠做到正確的駕馭這隻毛筆才是最難點也是最關鍵的。

    也就是蘇軾在《論書詩》中說的“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定,只不過其關注重點在執筆的力度上,而不是外在形式。虛而寬,界定了執筆的力度如和,在近一步說則是運轉自如。就是便於發揮腕、心、手的合力作用,才是重點。真正理解其中的技法,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反覆體悟。就是說按照五字執筆法的執筆姿勢執筆去描紅和臨摹練習的過程中自己去體悟,把握。其中還包括腕法以及運筆技法,需要幾個條件結合起來進行。

    無論我們說多麼具體都不如自己去體悟,實踐出真知,實踐見真如。

    五字執筆法只是一般的通用技法,對於不同的人和學習不同書法家的作品,都需要更加微妙的掌控力或者說技巧。也可以這樣說,按照常規的執筆法和運腕法加上運筆技法,去在臨摹實踐過程中磨合,到了一定程度自然能夠運用自如,心手筆相合。

  • 10 # maguihua秧歌舞

    如何使用毛筆,才能寫出好的書法?我是藝術領域歌的舞姿帶來信心。如何使用毛筆,才能寫出越好越漂亮的書法。那麼就敘述如下幾個方面給你敘述…

    第一點…最近幾年人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了。一般人們都用電腦還有手機打字不用毛筆寫字了。手寫字的時間變的少了,有些時候也是提筆忘字。其實還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每天進行堅持練字,練字能夠幫助修身養性,還能幫助我們消除疲勞,練習書法,是一種動與靜的運動過程,與體育運動中打太極拳,與跳秧歌舞,舞蹈,歌的舞姿。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練習毛筆字的幾個小技巧。

    第二點…

    (1)姿勢要正

    在練字的過程中身體的姿勢還要正確。身正,身正就包括胸腹的正以及脖頸、頭部的正。整個人坐在那裡,保持你的視線是正對著你寫字的紙張。這樣有利於練字的時候觀察自己的字是否寫正。你的身體坐的正。那麼你寫出的書法字就會正。

    (2)選好毛筆

    買筆不要圖便宜,你需要把書法的筆選好。不然買回來練字都鬧心,一根好筆是寫好字的前提,差距真的很大。建議初學者使用狼毫或者兼毫筆進行聯絡,狼毫筆偏硬更容易掌握,掌握以後可換兼毫筆繼續練習。

    (3)控制毛

    初學書法時,手往往很難控制住毛筆,寫字時手是抖的,如果沒有控筆能力,那麼即是提按再好也無法運用。控制毛筆有個六字的小竅門“指實、掌虛、腕平”,毛筆與硬筆不同,它的發力點在手腕,這樣執筆可以充分的利用手腕的靈活性,讓書寫更加的自如。

    堅。所以要想寫出毛筆書法的漂亮的字來必須把書法的字的毛筆選好,多選幾種。有的寫書法的字勾,豎彎鉤…

    (4)選好字帖.最佳的字帖範本,就等一請到了良師!認真臨摹學習,就等於為進步學習質量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像著名的顏真卿字型,就很適合初學者學習。現在科技發達,寫出的好的書法字也是藝術形象。(5)寫書法時身體不要離的寫字離的太近。湊在字面上看。在練字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放鬆,如果整個人非常僵硬,手臂夾的很緊,渾身肌肉緊繃,也是寫不好字的。還有一點就是在練字過程中不要著急,需要放鬆放鬆,不要緊張。心態要放平和,不能急於求成,練字至少一年以上才能看見效果,要堅持下去。要有堅持性。(5)就是書法寫字時,手往往很難控制住毛筆,寫字時手是抖的,如果沒有控筆能力,那麼即是提按再好也無法運用。控制毛筆有個六字的小竅門“指實、掌虛、腕平”,毛筆與硬筆不同,它的發力點在手腕,這樣執筆可以充分的利用手腕的靈活性,讓書寫更加的自如。

    (6

    )堅持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了,本來無論什麼事情,都是需要持之以恆的,更何況是書法這件事。不要只求一個星期的刮目相看,真的對書法這件事是喜歡的,希望長久沉浸在其中,才能夠練出好字。

    最後我就是這幾點我的經驗和體會到的敘述給你。不知我也可以能幫助到你不嗎?你把這幾點掌握了你就能寫出好的書法來。
  • 11 # 自己寫的字

    中鋒為主,側鋒為輔,偏鋒不用。書寫時用筆尖為主,筆肚為輔,筆根不用。行筆時,邊提邊按,才體便按。運腕調鋒,不運指。不擱腕枕腕懸腕,要懸肘!這些鍛鍊,只是為了控制筆鋒,寫出筆力。

  • 12 # 王冬軍

    這個問題所包含的內容較多。

    首先是工具的選擇問題。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毛筆對於寫好書法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筆不在貴,好用就行,但也須要符合四德的要求:尖齊圓健。筆者筆者現用兩三元的兼毫筆,感到非常順手,比起三四十元的還好用。紙的因素不可忽視,古人多用熟紙,今人練字也應選擇紙形相近的紙來練習,如毛邊紙報紙,半生半熟紙等。初學者不可用生宣來練字,因功力未到,行筆時多洇溼滯留,筆法全失。今人多用墨汁書寫,墨和硯的問題倒不大。

    其次是選擇古碑帖的問題,選帖時要取法乎上要選經典法帖。筆者認為宋元以前的法帖為好,不要選刻本,儘量選墨本。選好的字帖,要專注,不要輕易更換。

    最後是練字方法的問題,一按時按量,持之以恆,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寫字是寂寞之道,必須要時間的保證,所謂功到自然成,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筆者建議每天一小時。

    二 臨帖時要寫原大,不要放大太多,因為大字和小字的筆法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三要和書法同道,多交流多學習。

  • 13 # 楊章會書法藝術

    感謝你的提問,我是書法家楊章會,現在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要想寫好毛筆字,首先要學會正確的使用毛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應該善待毛筆,特別是得到一支好用的筆不容易,一定要保護好。有些時候,不是筆不好使,是我們不會使,不會善待它。

    1.使用新筆時,可以先用手把筆毛輕輕地捻開,不要用力,然後放在水裡浸泡。最好不要浸泡在茶杯裡或是瓶子裡,如條件所限,只有茶杯或瓶子,最好找一個夾子,把筆桿夾在杯子邊上,不要使筆毛立在杯子或瓶子底上。無論是泡在水裡或不泡在水裡,筆毛都不可以彎曲(寫字時除外)。如一支新筆第一次浸泡時筆毛是彎曲著的,那麼這支筆就算告吹了,再好的筆也完了。

    2.冬天最好用溫水浸泡,水不要太熱,熱水易把筆頭燙掉。一般情況下,在水裡浸泡10分鐘到20分鐘即可。

    3.泡好後,將筆毛的水大體擦乾淨,可以用軟布、衛生紙、或生宣紙擦拭。一定要順著毛擦。不要用力擦,更不要為了把筆毛的水擦乾淨,把筆毛摁在桌子上使勁地來回地擦,新筆殘留點水沒關係。

    4.筆毛的水大體擦乾淨後,開始蘸墨,要 注意把筆毛全部蘸到墨裡,不可以只蘸一半或多一半。雖然寫字時我們只用筆毛的大部分,而不是使用全部,但在初次蘸墨時一定要將墨全部蘸滿,這樣筆毛就可以連為一體,寫字時力量就可以用在筆端了。

    5.每次用完毛筆,一定要將筆毛涮乾淨,雖然不能絕對涮乾淨,但至少殘墨不可太多,越乾淨越好,因為宿墨傷筆。洗筆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先泡筆再洗。洗毛筆,最好是在一個固定的器皿裡,比如盆子、洗面池等。把毛筆泡在一定量的水裡,水也不用太多,能覆蓋到毛筆就好了。泡大約20秒即可,這樣可以把筆腹裡的墨髮散出來,便於洗筆。不能把毛筆一直泡在水裡,這樣過不了幾天,毛筆筆管就會開裂。洗筆的事,懶惰不得。

    (2) 洗筆時不要用力捏搓。洗筆的過程中,要始終筆頭向下,可以用手指輕輕地撥弄筆毛,但是不能用力地拔筆毛。可以在水裡攪動筆頭,但是不能時間太長,這樣會傷及筆根。要洗到把毛筆提出水面,用手指擠壓筆毛滲出的水沒有過多墨色,這樣這支毛筆就基本洗乾淨了。最後把筆裡面殘存的水用手指或者吸水的紙擠出,即可結束洗筆的程式了。

    (3)用清水洗,不留宿墨。硯臺可以不經常洗,隔夜的墨,謂之宿墨,不宜留。隔夜不洗,毛筆會褪毛,筆毫會折斷,筆桿會開裂,甚至彎曲。在文房四寶當中,毛筆是最需要大家珍惜的。洗毛筆,離不開水,要用清水洗,而且還不能吝惜。

    (4)不要多支毛筆混合洗。如果是多支毛筆同時洗,為了更好地護筆,最好把毛筆分開洗,因為毛筆的材料不同,有兼毫、羊毫、狼毫、紫毫等等之分,含墨量是不同的。分開洗,可以做到每支筆都洗乾淨。

    6.毛筆用完、殘墨洗幹後,一定要將筆毛捋齊、捋順,筆尖一定要正,不可歪斜,不可有“卷”毛,不可有“脫離群眾”的毛,一定要將筆毛收拾好,收拾整齊,然後將筆掛在筆架上。如沒有筆架,雖然可以平放,也可以倒著插在筆筒裡,但都不如筆頭向下掛在筆架上。這樣毛筆會自然乾燥,筆毛分散,便於下次使用。

    7.寫字時,短時間不寫時,怕筆毛被風吹乾,可以將筆帽臨時戴上。但長時間不寫時,將筆涮乾淨後,要自然風乾,不要再戴筆帽,筆毛不可以總是溼的,尤其是殘溼墨,絕對傷筆。

    8.因為乾溼交替,筆桿容易開裂,筆頭也有時掉下來,用萬能膠粘上就是了,和筆毛的做工、質量相比這都是小事。

    9.筆用久了,感覺不太好使了,除了正常的自然損耗之外,有時是殘墨粘在了筆毛上,極不容易用水涮洗下來,這時可用護髮素將筆毛清洗一下,多數情況下經護髮素清洗過的毛筆就好用了,因為筆毛也是動物的毛髮呀。

  • 14 # 銘天更美好

    選擇一隻毛筆,主要是你得選擇毛筆的技巧和方式。當你想要用一隻毛筆的時候,你是選擇狼毫還是羊毛的呢?怎麼去區別他們的存在呢?首先,你要選擇一隻狼毫的話,他的質量肯定是要不錯的,你要做好毛筆的選擇,就是去打一盆水,先用水試筆,然後看看毛筆的效果如何。如果寫出來是非常的乾燥的,那麼不建議你選擇這樣的一支毛筆,因為這樣的毛筆不怎麼會吸水,而且質地也是一般的。當你在試水的過程中,發現毛筆一下子就散開了,這樣的毛筆也是一般的,不建議購買的,反而會影響你練書法的心情。如果你在試水的過程中,毛筆一下子就散開,而且散開的速度很快,這樣的毛筆吸附性太強,不建議購買的,這樣的毛筆很容易掉毛的。一支毛筆最忌諱的就是一邊寫一邊掉毛,這樣確實是非常的影響熟悉額人的心情的。

    當你在選擇一隻毛筆的時候,你還要看看毛筆是不是“尖尖的”。這樣的毛筆寫出來是不會讓人書寫的心煩意亂的一種毛筆。當你在選擇一種毛筆的時候,質量肯定要好,不能讓自己在寫書法的過程中心情不好的。如果買上了一隻這樣的毛筆的話,不僅僅會讓你在書寫的過程中高興,還會讓你在書寫的情懷當中產生一絲絲眷戀。

    當你在書寫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一種良好的書法毛筆的。如果自己的毛筆壞了,想要換一隻的話,建議您去屍體都進行購買,這樣的毛筆的選擇性是非常的多的,當你遇到了一種良好的毛筆為伴的話,你的心情肯定是好的,不會在書寫的時候緊張,也會寫出良好的書法字來。

    另外一種鑑別好的毛筆的方式,就是你和賣家之間的溝通了。當你在溝通的過程中,那位賣家他肯定的說自己的毛筆治質量很好,你買回家之後一定會寫出好看的書法字的時候,那就要警惕了,這樣的賣家不要相信他,趕緊找下一家吧!

    如果賣家說的是實話,肯定就可以選擇這樣的店來購買毛筆了。當你在實體店選擇了一支毛筆,如果出現了質量問題,還是可以進行換購的,希望大家能夠購買質量好的毛筆。

  • 15 # 柏客軒

    寫出一手好毛筆字,除了勤學苦練之外沒有任何辦法!但裡面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寫字的心情比較重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分提筆,七分心情!情字代表的很多,如:大氣,開朗,悲傷,苦惱,等,不同的心情,所寫出來的字是不一樣的,所以,寫好毛筆字,首先要做的是靜心!

  • 16 # 最喜無用之用

    毛筆是中國獨有的書寫工具。周邊國家如日本韓國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至今還有書法。若要寫好字,做到以下幾點。

    1、先要了解毛筆的效能。

    蔡邕曰“惟筆軟則奇怪生焉”。毛筆的中、副、側毫,與紙接觸的著力點的分毫差別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2、那麼,就要善於利用毛筆的效能,運用自如。一般情況下,毛筆的提多於按,這樣才能自如使轉,也會力透紙背,如錐劃沙之感。

    3、注意調鋒。一般中鋒為主,側鋒為輔。側鋒出妍,但不宜過多。

    4、指尖靈活,不能過於用力,這樣才能力灌筆尖。

    5、是要選一隻好用的毛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般情況下,狼兼毫適用性較廣。羊毫寫字比較難駕馭,對書者要求更高一些,容易費力不討好。

  • 17 # 六藝泰和軒主

    《書法在用筆 用筆在用鋒》

    對於筆鋒的掌控能力,一直是書法臨習與創作的要領。很多人寫書法,筆鋒軟綿乏力,因為筆鋒發力有很大問題。

    毛筆在紙上執行要留下痕跡,這痕跡就是漢字的點畫。用同樣的一支毛筆,由不同的人來寫相同的一個字,結果是一人一面。其原因是因為每個人的運筆發力方法不同。寫字時,筆毫由於手臂的發力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異,因此,才有“唯筆軟而奇怪生焉”的說法。筆毫在不使用時,形狀是錐狀的,一旦濡墨落筆,鋒毫即變,一寫一變。

    寫字時筆毫始終是處在變化狀態的,這就要求書者在書寫中發力控鋒、調鋒,在控鋒、調鋒中書寫。這種書寫過程中的鋒毫之變,我們稱之為“鋒變”。

    無論何種字型書體中的點畫,其實就是書寫時“鋒變”的結果。研究用筆與筆鋒,實際上,就是要集中在怎樣控制筆鋒之“鋒變”的這一關鍵點上。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筆畫,都是由入、行、收三個技巧環節來完成的,如下:

    入—主要是完成筆畫前端的造型;行—是完成筆畫中部的造型;收—是完成筆畫尾部的造型。發力和鋒變的各種技巧,也就集中體現在這三個細小環節之中。

    在這三個環節中,每一個環節都會直接影響一個筆畫的造型。因此,它是用筆最基本的技巧環節,對筆法的研究也就必須著眼於這三個具體的技巧環節。

    如何控制筆鋒?用手、腕、臂的發力來控制和調領鋒毫,利用鋒變來完成這三個環節,並進行點畫的刻畫,就是用筆的關鍵。古人研究筆法最經典的成果莫如"永字八法",雖然它還是殘缺的理論(如:心鉤、鵝鉤、之捺等,這些極為重要的筆畫,只一個"永"字無法包含其中,說明它還是一個不完整的理論。),但其實踐指導意義確是重大的。

    我們仔細分析"策、勒、弩、趯、側、掠、啄、磔"八字,其實,八法實際上講的就是一個控筆發力的問題。

    由於發力方法的不同而導致鋒變的不同,又由於鋒變的不同而導致點畫的形狀不同。故而才形成了"楷書筆法"、"篆書筆法"、"隸書筆法"、行書筆法"、"草書筆法"的五種筆法分類。

    五種字型各有各的主要行筆特徵,篆書的"鐵線玉箸"、隸書的"蠶頭雁尾"、楷書的"永字八法"、行草書的"絞轉連綿"等既是。在同一種字型之中,無論其風格是怎樣變化,在點畫的刻畫,或者說在發力方法和鋒變上,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共性特徵和個性特徵。

    《張遷碑》與《曹全碑》比較,共性是"波磔"和"蠶頭雁尾",區別是一方一圓、一剛一柔。柳楷和顏楷比較,共性是"藏頭護尾"與"八法",區別是一骨一筋、一峻一樸。

    這些差異的形成,無疑是鋒變的結果。由此,我們又可以推斷出,個性風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原於個性化的運筆發力方法和個性化的鋒變上。人們稱米芾的"刷"、東坡的"畫"、山谷的"描",就是對他們個性鋒變技巧最典型最貼切的形容。

    也正因為,他們各自的這種獨特的變鋒技巧,才形成了他們各自的書風,才形成了宋代"尚意"的書風。這種例子俯拾皆是。下面,我們論述用鋒的幅度與發力的方法有直接關係:

    重發力:鋒變的幅度大,筆畫粗壯;

    輕發力:鋒變的幅度小,筆畫纖細;

    勁發力:筆畫挺而彈,剛硬有力;

    緩發力:筆畫勁而樸,利用側鋒鋒變,筆畫方峻;

    中鋒調鋒:筆畫圓渾。

    不管怎樣發力與鋒變,必須是以刻畫準確而高質量的點畫線條為宗旨的。若求點畫線條造型的準確,首先是要發力與鋒變的準確。不同的點畫,不同的字型,不同的風格,需要不同的發力方法和鋒變技巧。

    筆毫的末梢:鋒,是筆力集中到達,墨水集中流注的地方。善用筆者,能使筆站起來以鋒芒運使,這叫“立峰”,筆鋒挺而健,有效得傳達指腕的力量。在曲張之間“殺”入紙中,獲得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效果,如不能發揮鋒的用場,單以筆腹掃頓按,筆畫必質感薄弱,墨象虛浮。

    古人強調“用筆在用鋒”,包含兩個要求:

    1、“立鋒”行筆。作書是否有“筆力”全看一支筆在你手中能否提得起來,“立”著運使。清代蔣和說:“(用筆)如善舞竿者,神泛竿頭,善用槍者,力在槍尖也。”筆鋒立得起來而不是偃臥平拖,才殺得入紙,才有“澀勢”,寫出來的線條如鑄如刻,凝重,沉著。古人所謂“錐畫沙”,“印印泥”,“屋漏痕”的比喻不外此理。“如利鏤金,長錐界石,仿茲用筆,坐進千里”(唐·張懷瑾)。明董其昌說:“予學書三十年,悟得書法,而不能實證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倒,自處自束處耳”,又說:“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這些都是甘苦之言。

    “立鋒”關健在善於利用筆毫的彈性,因勢利導,更關係到功力,功力到時,雖極柔長鋒羊毫亦錚錚作彈。初學者可能開始時體會不到鋒端的彈力,鋒立不起來,可用薄長如竹蔑一類柔而有彈性之物,做用力壓下又竭力撐起的動作,注意力放在尖端上,領會其運動的技巧,再運用到毛筆上,相信不難掌握。

    2、“筆鋒無處不到”。任何一點一畫,從始至終,四面八方,都應是筆鋒運走形成的。如寫一點頓下後,須頓中有提,使筆鋒走至原筆腹按下的位置,使筆力充分作用於紙面,如此方得收筆處堅實凝重的筆觸。

    劉熙載《書概》說:“張文史(張旭)書,微有點畫處,意態自足,當知微有點畫處,皆是筆鋒實實到了。不然雖大有點畫,筆心反而不到,何足之可雲!”“大有點畫”指簡單的筆腹按下,能按不能提,提而鋒不立,筆畫再大,也是筆腹形成的虛浮呆滯形象,而非鋒端真力貫注的堅實筆質,細審王羲之行書諸帖,歐陽詢行書,褚遂良《陰符經》,趙孟頫、文徵明行楷書墨跡,無不如此。

    理論上所說的筆鋒的頂端,實際運用上,鋒指的是鋒端及筆毫近的那一段,再遠些就是筆腰,筆腰是筆毫產生彈性的部位,也有不少書家慣用筆腰,如顏真卿等,“力點”常不在鋒而在筆腰,腰一觸紙即能彈走,所以頓重而能清勁。可惜很多學他的人,一頓即倒腰軟無力,外形相似而神情大異。近代康有為,筆腹腰也運用得很精彩。

  • 18 # 楚石書法

    如何使用毛筆對於初學書法,初涉臨帖的朋友來說首先要知道如何選擇毛筆,初步掌握毛筆的特性。毛筆有四德即“尖,齊,圓,健”之說。一支的毛筆必須具備筆鋒尖利,毫尖平齊,筆肚圓滿豐腴,筆毫彈性強健,收鋒自如等。而毛筆的效能又分為“硬毫,軟毫,兼毫”三大類,即常使用的“狼毫,羊毫,紫羊兼毫”等。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書寫喜歡稜角分明,遒勁偉茂的字最好選擇硬毫,喜歡圓潤豐滿,靈秀瀟灑的宜用軟毫,剛柔挺勁,筋骨內斂的選用兼毫比較合適。酣暢圓潤,優美瀟灑的行草宜用長鋒羊毫,喜歡粗獷渾厚,灑脫華潤的選用軟毫,若寫工整平穩,秀麗端莊的楷書則要選擇硬毫與兼毫。相信透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與摸索,自然心領意會,融合貫通了。

  • 19 # 張正存

    如果想寫一手好毛筆字,好的書法作品,必須要有一支好的毛筆。孔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如何使用毛筆對於初學者來講,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們不但要會使用毛筆,還應該注意正確保養。使用前要用清水浸潤,使筆毫全部發開,除去散毛,用後要清洗乾淨,然後用手順筆根至筆鋒排出水分。放置毛筆最好懸掛,以免筆鋒受損。

    如何使用毛筆,首先要學會使用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要用大拇指按壓,食指通壓,中指彎曲和無名指推擋。小指輔助無名推擋完成的,需要每一根手指配合才能拿緊毛筆。所以古人總結了五字執筆法:擫、押、鉤、格、抵等,並不是追求執筆的完美形式,而是在於執筆的力度上,使之運轉自如,便於發揮腕、手、心三者合一,才是重點,虛實結合,實踐見真知。運筆即用手腕運轉毛筆包括筆的停頓、提、按、挫、緩、急。指的作用主要在於執筆,腕臂的作用在於運筆。寫小字時,枕腕能使腕部有依託,控制好毛筆,因而執筆穩定。如果書寫稍大的字時,可用懸腕,使之運用靈活自如。懸腕難度更大,能全方位顧及字的點畫和筆勢,能使腕、臂各部自如地調節,能提高書寫水平,大多數書法家喜歡這種方法。

    想寫一手好字,如何使用毛筆很重要,是學好書法的關鍵。

  • 20 # 倔強的稱子

    廢話不多說,兩字:勤學苦練!必須超過3000小時。不管什麼毛筆,哪怕哪個燒火棍,筷子,刀把也能寫的一手好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做算得上容忍?容忍一件事真的對自己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