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我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以內也是沉迷於galgame,基本上達到了非文字冒險不玩的地步,那大概是在NDS和PSP的時代,當時PC上也有一批不錯的galgame,而且也是《fate》只有原作,還沒有動畫的時候。
當時也玩了一批戀愛日常的galgame,比如《秋之回憶》,而且一玩就是一個系列。
後來逐漸淡出了galgame的坑,我也說不出來為什麼會淡出,但是我明顯記得為什麼我喜歡玩文字冒險,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命運的不確定性”和“選擇權”。
實際上日本人真的很會做遊戲。galgame最大的特點在於,他完全符合心理學上關於“支配欲”的條件。人總是喜歡有選擇權和自由的權利,而這一點恰恰是galgame所能賦予的感受。也就是說,我們能夠從不同的支線中選擇一條我們最喜歡的。簡單並說的俗氣一些,一排妹子站著讓你挑,是不是聽上去就很刺激?
當然了,這只是說明了一眾戀愛向為何受歡迎。galgame還有一批解密向我也非常喜歡,首當其衝就是《海貓鳴泣之時》。這部galgame被改編為動畫之後反而比較知名,但是其遊戲本身的內容質量超級高。另外就是《逆轉裁判》和《雷頓教授》。而和最近大熱的“密室逃脫”遊戲一樣,這類遊戲是滿足的人們的“智商需求”。
簡單來說,galgame就是在不斷的滿足你心理上的需求,看似你在支配遊戲,其實是不斷的被遊戲戳中G點,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如此沉迷的原因:誰不喜歡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呢?
20
我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以內也是沉迷於galgame,基本上達到了非文字冒險不玩的地步,那大概是在NDS和PSP的時代,當時PC上也有一批不錯的galgame,而且也是《fate》只有原作,還沒有動畫的時候。
當時也玩了一批戀愛日常的galgame,比如《秋之回憶》,而且一玩就是一個系列。
後來逐漸淡出了galgame的坑,我也說不出來為什麼會淡出,但是我明顯記得為什麼我喜歡玩文字冒險,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命運的不確定性”和“選擇權”。
實際上日本人真的很會做遊戲。galgame最大的特點在於,他完全符合心理學上關於“支配欲”的條件。人總是喜歡有選擇權和自由的權利,而這一點恰恰是galgame所能賦予的感受。也就是說,我們能夠從不同的支線中選擇一條我們最喜歡的。簡單並說的俗氣一些,一排妹子站著讓你挑,是不是聽上去就很刺激?
“來,挑一個你喜歡的~”當然了,這只是說明了一眾戀愛向為何受歡迎。galgame還有一批解密向我也非常喜歡,首當其衝就是《海貓鳴泣之時》。這部galgame被改編為動畫之後反而比較知名,但是其遊戲本身的內容質量超級高。另外就是《逆轉裁判》和《雷頓教授》。而和最近大熱的“密室逃脫”遊戲一樣,這類遊戲是滿足的人們的“智商需求”。
海貓鳴泣之時遊戲截圖簡單來說,galgame就是在不斷的滿足你心理上的需求,看似你在支配遊戲,其實是不斷的被遊戲戳中G點,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如此沉迷的原因:誰不喜歡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