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壹點伍億上書房

    林亦含,你很好,是這個世界不好

    臺灣26歲女作家林亦含自殺了。她只出版了一本自傳性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本書寫的是「有一個老師,長年用他老師的職權,在誘姦、強暴、性 虐待女學生」。

    但林奕含解讀認為:這是一個關於「女孩子愛上了誘姦犯」的故事,愛貫徹全文。

    思琪她註定會終將走向毀滅且不可回頭,是因為她心中充滿了柔情,她有慾望,有愛,甚至到最後她心中還有性,這並不是一本憤怒的書,一本控訴的書。

    林亦含曾說,當你閱讀時感覺到痛苦,這其實是真實的。當你閱讀時感覺到美,這也是真實的。這本書折磨、摧毀了我的一生。

    她無意助人、也無意喚起社會的良知,更無力去改變社會現狀。她只是想拷問:“藝術是不是巧言令色?”,“或者說,巧言令色是不是就是藝術的本質?”

    林奕含接受採訪時反覆地拷問,其實就是那些道貌岸然的衣冠禽獸,利用職業的光環、小女孩的崇拜、對長輩的信任、甚至還有文學的痴迷與信仰,摧毀了她。導致了她的糾結與痛苦:「她恍然覺得不是學文學的人,而是文學辜負了她們。」

    「都是你的錯,你太美了」,「當然要藉口,不藉口,我和你這些,就活不下去了,不是嗎」,「你現在是曹衣帶水,我就是吳帶當風」,「我在愛情,是懷才不遇」。

    ——如果上面這些話不是出自犯罪者口中,那該多美。

    在林奕含被性侵之後,曾小心翼翼地問過母親,假如學校裡有同學被性侵,母親是什麼看法?

    母親給出的答案是:“一定是那個女生很騷”,這讓她打消了對母親訴說的念頭。而當她試探性追問媽媽,“我們家教裡好像沒有性教育”時,母親是這樣回答她的,“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

    這讓她無法坦陳被傷害的過程,母親的態度讓她失望。她本想尋求自己以外別人安慰、認同的聲音,以為被傾訴者會和她一起同仇敵愾,為她討回公道,但結果事與願違。這個女孩在被性強暴之後,感受到的只有來自親人的冷漠和敵視。

    於是她在書中寫道: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最終讓李國華決心走這一步的是房思琪的自尊心。一個如此精繳的小孩是不會說出去的,因為這太髒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傷人傷己的針, 但是在這裡,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

    這個世界對女性充斥著滿滿的惡意。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自尊自愛,為什麼沒人教導施暴者不要傷害?

    曾經被人當面問過:你是處女嗎?曾經被人猥瑣過;曾經坐地鐵公交被性騷擾;曾經……這些並不是個例,許多人都有過同樣的遭遇,但是不敢跟任何人說,只能默默埋在心裡。不說並不代表沒有事情發生。

    受害者為什麼不能像被偷、被搶一樣理直氣壯?因為丟人。因為有色眼鏡。因為人、言、可、畏!

    我們沒有錯,為什麼要道歉?要被鄙夷,被謾罵?做錯事的人卻得意洋洋的炫耀,若無其事地尋找、狩獵下一個目標。

    少年時期的孩子如果被侵犯,會產生羞愧和害怕,對異性有深深的恐懼。

    不敢相信任何人,與他人疏遠隔離。沒有正確的戀愛觀,婚姻觀,更無法正常地去接觸異性。總是覺得自己髒,有自殘傾向。

    人渣帶給了她們噁心和難以擺脫的噩夢,不自主地湧現與創傷有關的情境或內容,也可出現嚴重的觸景生情反應,甚至感覺創傷性事件好像再次發生一樣。

    夢一次就複習一次。沒有救贖,無能為力,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在沼澤裡掙扎。嚴重的甚至精神分裂。

    只因為她們過早地接觸到了人性的黑暗,對這個世界失望。沒有經歷過的人大概是無法感同身受這份痛楚。

    醫學上統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她沒有辦法說出口:其實是我配不上你們。我是餿掉的橙子汁和濃湯,我是爬滿蟲卵的玫瑰 和百合,我是一個燈火流麗的都市裡明明存在卻 沒有人看得到也沒有人需要的北極星。那些男生天真而蠻勇的喜歡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感情。

    其實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女中學生被誘姦的情況。如果僅僅被性侵,可能還不會那麼讓她感覺痛苦,可糟糕的是,她愛上了性侵者。最後,她總結似的說:

    我原諒他(這位老師),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你們不能原諒他,是為了讓更多的女孩活下去。

    可是,她原諒了老師,卻終究沒原諒自己。她形容她的書寫,「是屈辱的書寫」,她說「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

    於是她在4月27日那一天,孤零零的死在了自己家裡。如果沒有遭遇過這種事情的話,她明明,會有更好的人生啊!

    多想抱抱她,對她說,奕含,你很好,是這個世界不好;你沒錯,錯的是這個畸形又醜陋的社會。

    你可以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假裝從沒有小女孩被強暴,假裝思琪從不存在,你可以過一個和平安逸的日子,假裝世界上沒有精神上的癌,你也可以變成思琪,然後,替她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

    你要替思琪上大學,念研宄所,談戀愛,結婚,生小孩,也許會被退學,也許會離婚,也許會死胎,但是,思琪連那種最庸俗、呆鈍、刻板的人生都沒有辦法經歷。

    性侵這種事一再一再的發生,是因為犯罪成本太低,是因為親近的人不相信,是因為父母談“性”色變,是因為周圍人的有色眼鏡,是因為社會對受害者的不包容。

    所以大多數人選擇忍氣吞聲,導致施暴者更加肆無忌憚。

    所以林奕含死了,因為——活著實在太痛苦了。

  • 2 # 有故事的你

    唯一不明白的一點就是,第一次遭遇了這樣的事,為什麼還要去李老師家交作文。

    我的室友回答了我的這個問題:“喜歡文學的人,都是神經病”

  • 3 # 你值得被愛520

    這個小說出版的時間和林奕含自殺的時間非常接近。不得不讓人覺得他寫書的目的更像是在為自己告別人世之前的宣洩和控訴。也許她的輕身是早有計劃的。

    一個人越不懼怕死亡的時候也是越敢於面對內心的時候。所以告誡我們活著的人當有一天我們被心靈痛苦折磨得生無可戀時,一定記得面對是最後的拯救。勇敢的面對意味著坦然的放下。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失敗和傷害幾乎是永久的命題。認識到無常才是人生才可以做到心安。抑鬱在於控制結果。活在當下,接受無常才能解脫。

  • 4 # 未知151187301

    文中比喻句用的很多,是太多了,甚至有些比喻我都選擇不看直接跳掉了,但大致看出了她的纖細的微小的細如毫髮的那種感受力,並且能把這種感受力寫出文字來還真的很形象,很多場景裡的包括灰塵,陽光中的一束打出來在你的眼前,你也有過這種感覺,但你只是感覺,想寫也寫不出來這個意境,但她能把握出來,所以我覺得她寫的特別有靈氣,總體是孤獨矛盾的,她的憂傷和掙扎都在書裡,她好孤獨,我覺得很為她傷心,因為看的繁體豎版,十分看的辛苦,特別糾結,一路看下來覺得頭腦暈漲,惋惜她的生命,願一路走好。

  • 5 # 有感情的小告

    我幾乎沒有看過這本小說的內容,但大概瞭解這是說一個女孩被一些看似正義光芒卻道貌岸然的社會人士所蹂躪、踐踏而引發的一系列情節故事,我也看過本書作者的採訪視屏,真的能從她的眼神中感覺到悲傷、憤怒、甚至是對這個世界的絕望,正如她本人說的那樣,那樣的人還在逍遙自在,他們沒有死去,也不會死去,那樣類似的事情也不會消失,會一直存在,這是一件挺讓人懊惱的事情,可能是法律的不完善,或是受害人的容忍,亦或是像作者那樣即使說了也會被世人不重視,甚至被誤解、當作玩笑去看待,致使這等事情的連續發生且不被重視。

    其實作者寫作我想他們多少都會帶點自己的事情或者情緒進去,對於讀者來說,有些故事或者感情可能會引起他們的共鳴,繼而引發一系列的思考,對自身、對社會、對在或者不存在的東西的思考,這可能是作者想要傳達的東西和讀者讀書的意義吧,所以,這本小說可能有一部分因素是讓人們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及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法吧,至少我覺得應該得到重視。

  • 6 # 使用者5734968012

    小說裡的主人翁和作者都是被誘姦,可見,這個事情在女生這邊是有相當部分的自願情緒,當然,另一方面,她也非常痛恨老師的所做,就是這種情緒讓女生很崩潰,恨自己,也恨老師,無力自拔,最最痛苦的是這種情緒,最後抑鬱而死,也算解脫。

  • 7 # 為人民服務的韓芳

    沒有看過這本書,但是對這個女孩,卻是油然而生的心疼和敬佩!她真誠,因為她會把自己甚至那一代女孩子所處的環境真實的呈現出來。她善良,因為在自己最痛的時候沒有抱怨家庭,親人,而是在自責自卑中糾結。她勇敢,因為太多人即使有過這樣的經歷都沒有勇氣以任何形式讓大家知道。

    害死她的是禽獸不如的老師,是冷漠無知的親人,是缺乏性的教育,更是傳統封建的固守思想!

  • 8 # 娛樂王者歸來ing

    上週的《金星秀》提到了林奕含和她的這本小說,這期節目的主題是和女性在公共場合遇到性騷擾應該怎麼辦有關。

    林奕含,臺灣女作家,1991年出生,發表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其少時遭老師誘姦,後來創作了一本故事相似的小說。她生前接受採訪曾說:“這個故事折磨、摧毀了我一生。”2017年4月27日傍晚被警方發現於自家臥室上吊自殺。

    當今的中國社會,不時會有媒體爆出老師性侵學生的新聞,彷彿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家長對於孩子的性教育不夠關注。

    提起性教育,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太小,還不到知道這些的歲數。以至於“性”這個字眼在當代社會變成了一個難於啟齒的話題。所以,很多孩子在遇到問題時的第一反應是懵了,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也正是因為這樣,社會的整個環境才為那些“衣冠禽獸”提供了可乘之機。

    林奕含才26歲,她的寫作依據的是真人真事,確切地說是真實經歷。她的書名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很甜,乍一看以為是個傻白甜的愛情故事。

    然而,其內容卻驚悚得足以讓人合不攏嘴。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 “有一個老師,長年用他的老師職權,在誘姦、強暴、性虐待他的學生。”書中的三個女主角, 思琪、曉奇、怡婷等人,都是林奕含一人的親身遭遇,來自於她被一個名師強暴的經歷。

    讓我心痛的是什麼,在這樣的文字中我看到的是,這種強暴是不是不夠文學——林奕含一直在擔心的是這個。

    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像溺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制服衣裙踢到床下。她看著衣裳的表情,就好像被蹋下去的是她,他的鬍渣磨紅、磨腫了她的面板。他一面說:「我是獅子,要在自己的領土留下痕跡。」她馬上想著一定要寫下來,他說話怎麼那麼俗。不是她愛慕文字, 不想想別的,實在太痛苦了。

    一個十三歲的女孩愛慕她的老師,老師卻說,“愛我的方式是將陽具塞進十三歲的我嘴裡”;老師說我是全世界最好的禮物,卻“殘酷撕裂地折著我的身體 。”

    李國華對著天花板說: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你懂嗎?你不要生我的氣,你是讀過書的人,應該知道美麗是不屬於它自己的。你那麼美,但總也不可能屬於全部的人,那隻好屬於我了。你知道嗎?你是我的,你喜歡老師,老師喜歡你,我們沒有做不對的事情,這是兩個互相喜歡的人能做的最極致的事情,你不可以生我的氣。你不知道我花了多大的勇氣才走到這一步。 第一次見到你我就知道你是我命中註定的小天使。你知道我讀你的作文,你說:『在愛裡,我時常看見天堂,這個天堂有著白金色鬃毛的馬匹成對地親吻,一點點的土腥氣蒸上來』。我從不背學生的作文,但是剛剛我真的在你身上嚐到了天堂。一面拿著紅筆,我一面看見你咬著筆桿寫下這句話的樣子。你為什麼就不離開我的腦子呢?你可以責備我走太遠,你可以責備我做太過,但是你能責備我的愛嗎?你能責備自己的美嗎?更何況,再過幾天就是敎師節了,你是全世界最好的敎師節禮物。」

    在林奕含看似清醒而近乎夢囈的言語中,可以看出來她一直在痛苦,一直在糾結,那個老師強暴的不不止是她,同時還強暴的是她對文學的理解。她一直反覆追尋的是,一個懂得中國五千年浩浩湯湯文學傳統的人,一個傳播著真善美,懂得藝術的真諦的人,怎麼可以做出這樣卑汙的行為?

    這是直到26歲的自殺前夕,林奕含一直拷問的問題,文學是不是更讓人巧言令色?文學是不是一種虛偽?

    所以她說,她恍然得不是學文學的人,而是文學辜負了他們。

  • 9 # 碧池就是矯情ZZ

    人對骯髒汙穢的事物總有著好奇與厭惡的感情,對於性這件事明明如國吃飯喝水一樣平常,有什麼好掩飾的?這是大人的錯也是作者本身的錯,因為覺得性很髒,不瞭解所以盲目向前,一切都因為中國的性教育太隱穢,太缺失了,所以導致一個15..6歲的小女生才會如此迷茫痛苦,面對禽獸選擇妥協,因為太過無知,無助,花言巧語,用美麗的話言編織一個美好的夢,而女孩恰恰不願面對那所謂的骯髒,痛苦,所以選擇一時的逃避,不料痛苦卻更加深。面對世人,以及日後的愛人,她沒勇氣,這個世界是殘酷的,每個人面對這樣的事,都會手足無措,可人們只會譴責,只會覺得那個女孩子很賤,很傻,沒人會太多憐憫她,只會覺得與我無關,我單純地可憐一下,甚至謾罵一下,都無關痛癢,可是就是這種無關自己的態度,讓作者心寒,好不容易起來的勇氣,連生的希望都打散了

    不是文學欠你的,也不是文學欺騙了你,是人性使然,是世界如此,面對殘酷的現實,人們會自欺欺人,會厭惡,唯獨不會憐憫,因為世界如此,現實如此,沒人能改變!!

    不是人改變世界,是世界改變人,學不會接受,只能痛苦,其實世界就是人類嘛,是人類太殘酷,所以也自食惡果,我同情自己,但我沒本事同情人類,同情世界。

    思琪,一路走好

  • 10 # 爭議121

    這裡面錯的不是什麼什麼對性教育的缺失,這是一種痛,這種痛不能用對性教育的缺失來概括。就算當時的林奕含已經瞭解了一些事,但是面對老師的威逼利誘,她又能做些什麼?她知道了又怎麼樣?因為老師說那是愛她的方式,她迷惑了,相信了,其實她這是她痛苦的源泉。對於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她又能做點什麼呢?她明明知道自己絢麗的前程,她是一個精緻的女孩,她已經意識到自己不再精緻,她極力挽回這點尊嚴,騙自己仍然精緻,因為老師是愛她的。她也是愛老師的。這點自欺欺人更加重了她對自己的否定,她致死都不敢說出那書裡的主角是自己,她還是對美麗的人生有美好的一點幻想,但是回憶太痛苦。她又太脆弱

  • 11 # 鵝媽媽講閱讀

    沒看過小說,但是作者的故事瞭解。

    這麼優秀的女孩就這樣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心痛,可惜。

    用這樣的方式來告示世人自己遇到的無法擺脫的陰影,和不公正待遇,是多麼的絕望、決絕和無奈。

    留給我們無盡的唏噓,和無限地自責。

    希望社會,父母,師長,朋友都來反思,究竟如何保護身邊人。

    祈禱她來生幸福!

  • 12 # Lizzy22169959693

    這個作者的遭遇確實令人同情。但如果文學不能夠救世,甚至不能自救,那麼我覺得這樣的文字是沒有什麼積極意義的。站在法律和道德的層面,我們應該去譴責狼師,但迴歸到女性自身,是不是應該展開積極的自我救贖?作家與自己不能夠達成自我諒解,所以在抑鬱的情緒裡越陷越深。社會的改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是自我的改造,應該說是相對比較容易的。年輕的時候跌過的跤受過的罪為什麼就不能夠在未來的人生路上翻篇,卻讓其發展成為成長道路上的一個巨大的障礙?無論是大陸還是臺灣,我相信誰都沒有給狼師以特權去侵犯女生,我們除了尋求社會保護,制度保護,家庭保護之外,更應該也不能夠忽略自我保護。不僅是要保護自己不遭受厄運,還應該在萬一遭受了厄運之後擁有自我治癒的能力。

  • 13 # 小魚笑笑

    今年4月,二十六歲的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在結束自己生命的八天前用影片為讀者留下了最後一段話:

    我的整個小說,從李國華這個角色,到我的書寫行為本身,它都是非常非常巨大的詭辯,都是對藝術所謂真善美的質疑。我想用一句話來結束,怡婷她在回顧整個大樓故事的時候,她有一句心裡話,她說:她恍然覺得不是學文學的人,而是文學辜負了她們。

    林奕含從小的理想就是當作家,高中時能“把張愛玲的全集一字不漏地從頭背到尾”,後來就讀中文系,今年二月出版以自己的體驗為原型的第一本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兩個月已印五次,成功地邁出了“從書呆子變成讀書人,再從讀書人變成知識分子”(電子版作者簡介)夢想的第一步。

    然而,就在此時,她自殺身亡。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http://cloud.189.cn/t/a2uURjI7B73q。這樣一部很美的數的標題,可裡面的故事一點也不美好,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被她補習班名師誘姦的故事。刷屏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部小說的作者。一名26歲臺灣女作家林奕含,作為有名的校花女神,林奕含在中學時就身高4200px,擔任排球隊長以及校刊主編,同時又是全臺灣數學科展第一名,在網上論壇小有名氣。然而在4月27日她親手給還沒展開的人生畫上了句號。

    本書在2月的時候已出版。新書座談會時,有讀者好奇“方思琪”是否就是她本人,她否認了不是故事的主人公。

    但是林奕含寫的故事不是虛構,她所著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http://dwz.cn/3sGTVH改編自她的真實經歷,書中她寫到房思琪悲劇的發生的根本原因。那個13歲卻被她的補習語文老師誘姦的女孩子就是她本人。

    這事件一直是林奕含最沉重的陰影,她不能告訴父母,她不能告訴別的老師,她不能接受自己被老師誘姦的事實,反而安慰自己,我應該愛上老師,這樣我們的事情就可以變成真愛了吧?

    不久之後,林奕含得了抑鬱症,一直在抑鬱中度過沒有走出來。她不得不透過寫小說的講述這個故事,否則她覺得自己一天也活不下去了,她說:

    「我必須寫下來,墨水會稀釋我的感覺,否則我會發瘋的。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像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雖然也不是我的功課。老師問我隔週還會再拿一篇作文來吧。

    但是小說寫完之後,她還是不能從抑鬱的陰影中走出來。其實一開始她就已經知道老師要對她做什麼了,只是無法面對老師的性侵犯,她能想出唯一解決的方法就是——我只能愛上老師了

    在她的小說中有寫到:

    他說: 『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你懂嗎?』我心想,他搞錯了,我不是那種會把陰莖誤認成棒棒糖的小孩。我們都最崇拝老師。我們說長大了要找老師那樣的丈夫。我們玩笑開大了會說真希望老師就是丈夫。想了這幾天,我想出唯一的解決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歡老師,我要愛上他。你愛的人要對你做什麼都可以,不是嗎?思想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東西!我是從前的我的贗品。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

    林奕含自殺前8天受訪影片:“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

    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罪惡感又會把她趕回他身邊。罪惡感是古老而血統純正的牧羊犬。

    ——以往讀完悲慘小說我們會鬆口氣:“還好是假的。”但讀完這本書會更沉重,因為都曾經真發生在這個笑容陽光的少女身上。人在面對無法消除的痛苦時,會說服自己那是幸福。

  • 14 # 閱讀一生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從名字來看彷彿是一部關於青少年初戀的故事,但當踏入書中才發現這並不是青少年的初戀,更不是所謂的樂園,反而是少女被老師誘姦直至精神失常的故事。

    對於每一位花季雨季的孩子來說,未來就是一輪永不落的太陽,陽光沐浴著稚嫩的心靈。雖然前方路途漫漫,可也有無限的期待。但社會中總有邪惡的絲網籠罩在孩子的上空,在他們身上打出死結,直至靈魂被甩入死亡的深淵方可解脫。

    1、被剝奪的人生

    13歲的房思琪,愛好文學,善良活潑,人見人愛。

    與她居住在同一棟樓的李國華是一位國文老師,溫和的外表之下隱藏著醜陋的心靈。李老師喜歡把女學生玩弄於股掌之中,玩膩了就換一個。在房思琪進入到李老師的視野之前,已經有很多女學生成為受害者。

    命運對每個人從來不偏不倚,但是卻跟房思琪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13歲的房思琪被李老師誘姦之後,始終不明白什麼是愛和性,彷彿一切那麼清晰,卻又霧裡看花。

    當房思琪漸漸意識到問題時,自尊心卻無情的把自己逼進死衚衕,就如同書中所說:自尊心往往是一根傷人傷己的針,但是在這裡,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

    最可怕的是李老師不僅把自己的無恥行為合理化,而且房思琪完全被哄騙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罪惡感又會把她趕回到他的身邊。

    從此之後,房思琪就像陷入了惡臭的沼澤地,被李老師一次又一次的侵犯,這也讓房思琪更加的厭惡自己,就如同她在日記中寫道:我是從前的我的贗品。

    在長達幾年的時間裡,房思琪的身心備受摧殘,而李老師則享受著變態的征服感。最終,房思琪的靈魂徹底擰巴,永遠扳不回來了,人生也徹底在黑暗中沉寂。

    對於房思琪而言,人生如衣物,如此容易剝奪。

    2、痛苦的人生中創作出極致作品林奕含

    如果不瞭解作者的經歷,很多讀者會認為這是異想天開,博人眼球的劣質小說而已。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作者是臺灣作家林奕含,她是集美貌與才氣於一身的女人。此書是根據作者幼年的經歷寫成的,與其說是一部小說,不如說是作者的自傳。

    書中對於房思琪心理刻畫得細緻入微,沒有這種經歷的人,很難完成這樣的作品。

    在創作的過程中,林奕含數次處在精神崩潰的邊緣。在無盡的煎熬中,她勇敢的把社會中的黑暗角落拽到陽光下,讓大眾看到卑鄙和醜陋到底長什麼模樣,可是她自己也已體無完膚。

    美國心理學家魯虹說:人的個性就像樹的年輪,是一圈又一圈發展起來的。嬰兒的那一圈代表愛與享受,兒童的那一圈代表創作與幻想,少年的那一圈是玩耍和嬉戲,青年的那一圈是情愛和探索,而成人的那一圈是象徵現實與責任,其中任何一圈未完成,這個人的個性就會負傷。

    最後林奕含在住所上吊自殺,年僅26歲。

    “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這是她生前對整個社會的警告。

    3、孩子的性教育在哪裡

    房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房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當孩子問起父母:我從哪裡來的?父母給出的答案千奇百怪。

    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後,性意識越來越強,而學校對性知識的教育往往一帶而過,這讓很多孩子對於性充滿了困惑和幻想,而這也正是“李老師”容易得逞的原因所在。

    父母不願把性教育放在桌面上說出來,終究網路會把這一切告訴孩子,只不過視覺暴力會把孩子導向錯誤的軌道上,原因在於視覺暴力扭曲了孩子的性價值觀。

    父母對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關乎著他們的未來走向。正如蘇格拉底所言:不管做什麼事,尤其是一些環環相扣的事情,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良好的開始是整件事情能否順利解決的基礎,對事情的後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父母不能孩子的性教育完全推給學校,學校或許可以把性知識告訴孩子,但是孩子的性價值觀則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教育,這是父母不可忽視和逃避的問題。

    每一位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複製房思琪的人生,因此從孩子幼小時就要有意識的進行性教育。

    大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兒童隱藏著未來的命運,隱藏著人性的秘密,早期的毫釐之差會導致日後生活的重大偏離,成人的幸福是與他在兒童期的那種生活緊密相連的。

  • 15 # 是桔子味兒的

    是它們找上她的

    思覺失調,靈肉對立

    她算不上是個偉大的作家,也不希望身上有這樣的標籤。

    “致力於改變世界”、“更正性教育觀”、“一手推動法律新規”

    .....

    或者說——“窺視性暴力?”

    她並不想這樣做。

    在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時,她其實沒辦法理性思考這些問題,站在情緒冰刃上,自然也顧不上世人這些偉大的理想。

    文字用來鐫刻記憶,抒寫情感。

    情緒得以表達,內心才能得到紓解,自古以來的道理。

    我以為她寫下痛苦,還原故事,之後便會走出深淵。不是的,她只能選擇被痛苦推著向前走,是它們找上她的。

    思琪歪斜的人生

    氣憤、氣憤、氣憤.....無奈。

    思琪永遠停留在十三歲那年教師節前夕。

    我的共情能力一直不太強,現在我也只是站在二十四歲書外人的立場,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站在性教育觀完全建立的前提上,對思琪和伊紋所遭遇的感到氣憤,為什麼不反抗呢?

    要真想感同身受,我的時間需往前推十一年。

    人類的大腦天生有自己的防禦機制,常常不敢接受壞的已經發生的事情,本能地避免自己反覆受傷害,可是實際已經發生了,說的再多也只是為逃避找藉口。(這話是說給自己聽的)

    「 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 」

    精神失禁,肉體佔據上風

    “我怕消費任何一個房思琪。我不願傷害她們。不願獵奇,不願煽情。我每天寫八個小時,寫的過程痛苦不堪,淚流滿面。寫完以後再看,最可怕的就是:我所寫的、最可怕的事,竟是真實發生過的事。而我能做的只有寫。女孩子被傷害了。女孩子在讀者讀到這段對話的當下也正在被傷害。而惡人還高高掛在招牌上。我恨透了自己只會寫字。”

    “你知道嗎?你的文章裡有一種密碼。只有處在這樣的處境的女孩才能解讀出那密碼。就算只有一個人,千百個人中有一個人看到,她也不再是孤單的了。”

    “真的嗎?”

    “真的。”

    “等待天使的妹妹”,我在世界上最不願傷害的就是你,沒有人比你更值得幸福,我要給你一百個棉花糖的擁抱。

  • 16 # 大名玄機

    姓名玄機《林奕含的初戀樂園,鋒利的刀片一下一下地切碎了嬌嫩的鮮花》

    林奕含,耳邊響起,隨口唸來,多麼美麗、多麼動聽的名字啊,只有才女、美女、仙女三位一體的MM才能夠配得上它。那時,我讀到你的散文、看到你的相簿,真心讚美上天賜予人間的美妙禮物。居然還有夠不到你的酸酸癢癢的令(林)人遺(奕)憾(含)!

    然,排出五行八卦,心裡頓然驚慌了。林奕含,本命己未土,九宮中2土4金2水0木1火,但1土已經落空了,強大的金耗盡了唯一的土所有的元氣,好比是鋒利的刀片一下一下地切碎了嬌嫩的鮮花,這所有的完美只是在映襯凶神惡煞的殘忍,這不正是你的噩夢嗎?

    林奕含,生於1991年3月16日,時辰不知,只排六字:辛未、辛卯、乙酉、XX,大運癸巳,2017丁酉流年,又克又洩。已經不忍再看了,柔弱的乙木嫩草,怎能抗的住一排利刃的切割? 女孩,你是多麼的炫麗,多麼的嬌嫩,多麼的敏感!

    姓名,是性命,是符咒。原本可以有所補救,多給一些些保護。臺灣盛行姓名學,你父母確實是用心了,可惜用的是缺陷的五格姓名學、無知的平庸姓名師,只會在數理上套用公式、追求高分。林奕含,五行八卦的兇象竟成了《紅樓夢》金陵十二釵隱諱的判詞,令人遺憾,一語成讖!

    林奕含,逝於2017年4月27日,留下的是用青春生命書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你說:“我希望每個人讀這本書時,不只是覺得殘忍,而要感同身受。”——無法釋懷的遭遇、無處釋放的悲涼、無心留戀的人間、無畏無懼的死亡,還好,還可以有悽美的文字,還可以聽到勇士的吶喊。4月27日,無法忘卻的紀念!

  • 17 # 愛李愛布丁

    把我一些真實感受分享給你,值不值得看那得你親自看了才能有判斷。閱讀是私人的,或許你有不一樣的感悟。

  • 18 # 木木讀書

    奧斯維辛之後,寫詩即為野蠻。——阿多諾

    0

    “我怕消費任何一個房思琪。我不願傷害她們。不願獵奇。不願煽情。我每天寫八個小時,寫的過程中痛苦不堪,淚流滿面。寫完以後再看,最可怕的就是:我所寫的、最可怕的事,竟然是真實發生過的事。而我能做的只有寫。女孩子被傷害了。女孩子在讀者讀到這段對話的當下也正在被傷害。而惡人還高高掛在招牌上。我恨透了自己只會寫字。”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後記

    這是後記中的一段話,特地摘出來,放在文前。提醒自己,也提醒這本書的所有讀者。所有讀到這本書的人都是幸運的,因為“他們不必經歷,就可以看到這個世界的反面”。

    讀了兩遍,像草藥一樣咀嚼完每一個修辭,才敢動筆寫這篇書評。以任何未經推敲的、心懷叵測的文字,來寫這篇書評,都將是對房思琪的褻瀆。

    如果說讀第一遍的時候,心裡還不自覺地藏匿著對於“自殺的美女作者”、“被誘姦的未成年少女”懷有本能的獵奇或猥瑣心態的話,在讀第二遍時,則在自慚形穢之際,心懷虔誠,正襟危坐,將這以血淚祭出的文字奉為神聖。

    這不僅僅是一個老師誘姦少女的故事,也不僅僅是一個博學多識的語文老師,誘姦一個早慧、未成年、敏感的文學少女的故事——這更是一個關於這個世界的兩面的故事——毋寧說,這不是故事,而是事實。

    這兩個世界,一個是夢幻、童真、真誠、美麗的,一個是現實、圓滑、虛偽、醜陋的,一個是孩子的,一個是成人的。而後者,無恥地偽裝成前者的模樣,並對前者大加殺戮。

    更可怕的是,這場殺戮,不僅僅是肉體的入侵,更是靈魂的屠宰。在這裡,真正的魔鬼,偽裝成了最光明的天使。

    1

    劉怡婷要過好幾年才會理解,運用一個你其實根本不懂的詞,這根本就是犯罪,就像一個人心中沒有愛,卻說我愛你一樣。

    這個道理,房思琪同樣也要過好多年才懂。在她的詞彙量裡還沒有“愛”這個字的時候,老師就是用他的陽具頂著愛的外衣,進入到她幼小的心靈深處的。

    那個時候,她連“慈善”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辭典告訴她,慈善就是“人次善良,富同情心”。早慧的她只是感覺到,這跟媽媽她們說的不一樣。

    冬天到了,她去幫忙給流浪漢施湯圓。她本來是要去學習慈善,學習善良,學習同情心的。可是她看到的跟書本里的都不一樣。

    書上說,那些來討湯圓的,應該有“對嗟來之食的羞恥感”,她沒看到。看到的卻是——沒有受到颱風之災的叔叔阿姨,竟然也來拿塑膠袋,要打包回家吃。還有阿姨問她們要衣服。

    這就是她們要學習的慈善。可是,為什麼路過李老師家的時候,師母的茶几上也放了滿滿一碗湯圓?那些大人怎麼了,哪裡有些不對勁。

    思琪施湯圓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不該穿新大衣的——“看到那些流浪漢穿成那樣,我覺得我做了很壞的事。”

    思琪回去換衣服的時候,也沒有大人告訴她:你其實不用學習慈善,你活著,就是最大的慈善。

    2

    伊紋的出現,是思琪和怡婷的幸運,同時也是她們的不幸。

    伊紋,這個比較文學的博士生,竟然單純的像永遠也長不大的思琪。如果思琪不遇到伊紋,也不遇到李老師,那麼,她長大的時候,會不會就變成下一個伊紋呢?

    因為伊紋和思琪、怡婷一樣,都是還沒長大的孩子。所以,當伊紋為了愛情,為了婚姻,而中斷博士學業的時候,她心中浮起的對錢一維的愛意,恐怕不亞於小女孩思琪和怡婷對李老師的崇拜。

    那都是純潔的感情,是來自那個“夢幻、童真、真誠、美麗”的世界的感情。可是,當她們把這樣的感情交給另一個“現實、圓滑、虛偽、醜陋”的世界的之後,她們才發現,不知道是哪裡出錯了——而且錯的離譜。

    開始的時候,伊紋問這個大她很多的男人,怎麼四十幾歲了還沒結婚?

    錢一維給她的解釋是,“以前接近我的女人都是要錢,這次所幸找一個本來就有錢的,而且你是我看過最美最善良的女人”。

    單純的伊紋,白白讀了那麼多文學書,竟然也沒能識別出這種複製貼上的“戀愛教戰守策的句子”。

    當然,她更不可能識別出,張媽媽說要介紹錢一維給她時那一閃而過的詭異神色——這位媽媽,都不願意自己三十五歲的女人嫁給錢一維,卻在女兒成婚之後轉眼把伊紋介紹給了錢一維。

    張媽媽當然不會告訴伊紋,錢一維這個男人有暴力傾向,不知道打跑多少女人了。

    伊紋不知道這些,她看到他在臺風天溼著褲腿,在學校門口等她的那一剎那才知道,“心動”是一個很重的詞。她愛上錢一維了,這個單純到甚至有些傻的純情女孩,在“心動”的一瞬間愛上了一個她並不瞭解的男人。

    一如年幼的房思琪,在還不懂愛的年紀,被一個她所崇拜的、冠冕堂皇的惡魔老師,引入歧途。

    3

    嫁到錢家不久,她就學到了人生中在文學之外學到的第一課。這現實的一課。這慘烈的一課。

    錢一維打她。過門還不到一年,她曾經所有的夢幻就都被現實擊的粉碎。她像一個小女孩,看著自己的水晶球從手中滑落,在地上摔得粉碎。卻也只是長大了嘴巴,慌張的張著雙手,不知所措。

    這個時候,她遇到了同樓思琪和怡婷。她便彷彿找到了寄託,看到了希望,因為這兩個孩子如此聰慧。尤其是思婷,又那麼漂亮,從思琪身上,她好像穿越了時空,回到年幼時自己的那些美好時光裡。

    她努力地在兩姐妹面前,把自己裝扮成美麗、堅強、勇敢的伊紋姐姐的模樣。

    其實,伊紋姐姐給她們唸書,其實多半是念給自己聽。那時候的伊紋,大概是像卡捷琳娜一樣,無可救藥地愛著那個不斷傷害她,又無可救藥的男人。一維之於伊紋,或許就像德米特里之於卡捷琳娜。那時候他們在讀的是《卡拉馬佐夫兄弟》。

    伊紋告訴兩姐妹那麼多,或許是希望,思琪和怡婷在她被折斷的地方上,銜接上去吧。可是伊紋不知道,即便這兩個孩子聰慧異常,讓現在的她們去讀陀思妥耶夫斯基,還是未免早了點。

    她還告訴她們,柏拉圖說人求索他缺失的另一半,那就是說兩個人合在一起才是完成,可是合起來就變成一個了,你們懂嗎?

    或許這個時候,善良的伊紋已經完全準備以“柏拉圖的戀愛觀”來說服自己,使自己放棄。放棄什麼呢?放棄自己。因為她愛一維,那麼就為了愛而取消自己,犧牲自己吧。讓一維去打他,下午上她,晚上打她。

    伊紋的這種善良的“自我閹割”,就像不久之後的房思琪在日記中寫的那樣——最好的辦法就是愛上老師。

    4

    藍字(當時的思琪):

    想了這幾天,我想出唯一的解決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歡老師,我要愛上他。你愛的人要對你做什麼都可以,不是嗎?思想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東西!我是從前的我的贗品。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

    紅字(後來的批註):

    為什麼是我不會?為什麼不是我不要?為什麼不是你不可以?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這整起事件很可以約化成這樣一幕: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

    當思琪寫下紅字的時候,她的思想已經飛快地成長了。在這樣一種畸形關係中,李老師想要把她的詞彙量一直封鎖在中學、小學、甚至幼兒園。

    但是,從一開始他就錯了。思琪跟其他的女孩子不一樣。她從小讀的是詩人波德萊爾,而非童書《波德萊爾大遇險》,是《包法利夫人》,而非九品芝麻官。

    所以,李老師的送的“劉墉”和“劇照”在她看來簡直幼稚,和其他的中學男生沒什麼兩樣。

    但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她卻完全沒有戒備心。電梯裡,第一次見到李國華,他問她們你們誰是思琪,誰是怡婷。

    怡婷急吼吼地先反問,“你怎麼知道我們叫什麼名字?”而思琪則一下子就暴露自己心底的秘密,“無論你在背後喊劉怡婷或房思琪,我都會回頭的。”這個時候,

    李國華知道自己是安全的,第一次感謝歲月。這個天生的演員,他比所有的明星都要更厲害。因為明星只能在熒幕上,透過外表來表演故事。

    而他,博學廣識的語文老師李國華,卻能夠在生活中,表演各式各樣的真誠的靈魂。

    5

    思琪還是太小了,太單純了,純潔的像一朵白蓮花。她還看不透老師的花招:

    老師要告訴她,她是在他混沌的中年一個瑩白的希望。老師要先讓她粉碎在話語裡,在中學男生還不懂的詞彙之海里,讓她在話語裡感到長大,再讓她的靈魂欺騙她的身體。

    從頭到尾都是欺騙。李國華吃準了她。一個如此有自尊心的小孩,如此精緻的小孩是不會說出去的。因為這太髒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傷人傷己的針,但是在這裡,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

    但是,令李國華沒想到的是。她真的不是一般的小孩,她就在這種欺騙裡發芽、成長、開花。直到她自己已經懂了什麼是愛,而這個時候,她早已在破碎的話語和編制的謊言中站不起來了。

    畸形的童話褪去本色,殘酷的現實露出底蘊,巨大的撕裂將她扯碎。在這樣的關係和過程中,她當然是有快樂的。但是,那卻是在自己痛苦的根基之上建造起來的虛假的快樂。

    一如李國華在謊言和虛偽的基礎之上,為她建造起來的真實和美麗的愛情城堡。

    悲劇真正的開始,是她們一起在伊紋姐姐家裡看電影《活著》的那天。看到福貴的太太家珍說“我什麼都不圖,圖的就跟你過個安生日子”的時候,思琪和怡婷發現伊紋姐姐流淚了。

    她們看到,美麗、堅強、勇敢的伊紋姐姐,哭了。她想那感覺比伊紋在她們面前排洩還自我褻瀆。這個時候,李老師來了,“我有一個好想法,你們一人一週交一篇作文給我好不好?”

    她們不願意看到伊紋姐姐的哭。覺得李老師的到來,就是把她們從她們的女神就在旁邊形象崩潰所帶來的驚愕之中拯救出來。——幾乎所有的情節、火花、人物都集中在這一剎那。

    但是,為什麼要走向美麗而虛偽的謊言呢?伊紋的哭才是真實的,就像排洩雖然不雅,卻也是必須的一樣。

    這是思琪逃脫的第一次機會。

    如果她能鼓起勇氣,撕裂“伊紋臉上拉開的拉鍊”,直視伊紋姐姐“金玉里面的敗絮”的話,她就從此和伊紋一起認識了這個世界的真實。而不會緊接著就被裝入李國華所編制的,另一個更大、更假、更虛偽的謊言。

    6

    一切都為時已晚。多米諾骨牌已經推倒第一枚,蝴蝶翅膀已經煽動第一下。一切都晚了。

    所有的痛苦都只能一個人承受。

    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你懂嗎?你不要生我的氣,你是讀過書的人,應該知道美麗是不屬於它自己的。你那麼美,但總也不可能屬於全部的人,那隻好屬於我了。你知道嗎?你是我的。你喜歡老師,老師喜歡你,我們沒有做不對的事情。

    第一次見到你我就知道你是我命中註定的小天使。

    你可以責備我走太遠。你可以責備我做太過。但是你能責備我的愛嗎?你能責備自己的美嗎?更何況,再過幾天就是教師節了,你是全世界最好的教師節禮物。

    強盜的邏輯,卻成為了思琪成長之路必須吃掉的精神食糧。

    不明白房思琪為什麼還要繼續去找李老師的人,可能永遠無法想象,年幼的房思琪,被她所崇拜的、有文化的、博聞廣識的語文老師餵了這些精神食糧之後,會怎樣反應。

    她那個時候,還懵懵懂懂的連愛究竟是什麼還不知道。就連比較文學博士如伊紋,也是在很久之後才明白關於愛的這個道理。

    那時候錢一維又喝醉了,打她,懷孕的她。流產了,她才徹底絕望。她跟毛毛在一起了,毛毛愛她,她感覺得到,那種愛就像她愛錢一維一樣。可是錢一維又去找她,她卻無理拒絕。

    毛毛知道了這件事,很痛苦。他告訴她——

    “我不該騙自己說能陪你就夠了,你幸福就好了,因為我其實想要更多。我真的很愛你,但我不是無私的人,很抱歉讓你失望了。”

    毛毛說完,伊紋笑了,後來他們都笑了。因為毛毛說出了那句解咒的話,“因為我其實想要更多。我真的很愛你,但我不是無私的人。”

    ——愛情永遠是相互的,單方面的付出無論如何偉大,終將步入死衚衕,沒有任何出路。

    7

    可是思琪。思琪卻再也不可能領略了。思琪已經不在了。思琪已經永遠被困在李國華吹出的那個五彩紛呈的肥皂泡泡裡面,她打碎了這個泡泡,卻發現最終卻連自己也一同打碎了。

    後來的世界,國泰民安,歌舞昇平。

    可是倖存下來的怡婷,會在自己跟丈夫的家裡突然醒來,發現自己站著,正試圖把一把水果刀藏到袖子裡。“可以忘記醜惡,可是醜惡不會忘了我”。

    “文學是最徒勞的,且是滑稽的徒勞。寫這麼多,我不能拯救任何人,甚至不能拯救自己。這麼多年,我寫這麼多,我還不如拿把刀衝進去殺了他。真的。”

    徹底的絕望,冰冷的絕望,心如死灰的絕望。話語終究無法成為救贖,兩個世界至今仍然橫亙在處於天堂和地獄交界處的人間。

    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

    怕是怕。可問題是,怎樣救贖房思琪的靈魂呢?又如何懲戒善良、美麗、勇敢的李國華?

    <完>

  • 19 # 徐瘋瘋

    有朋友問我,為什麼大家都在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說,因為林奕含。

    林奕含被自己的補課老師性侵數年,她從16歲就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在2017年4月,林奕含放棄了生命。

    房思琪的故事幾乎就是林奕含的故事,在她生前的採訪中,她說,這個故事折磨摧毀了我的一生。這是屈辱的書寫。

    如今,我們再讀這本書,一字一句都能感受到她的掙扎和屈辱。林奕含長相很美,是典型鄰家女孩的溫柔模樣;她的文筆很好,鐵畫銀鉤。

    如果林奕含沒有遭受不幸,我想,我們會迎來一位文筆細膩又優美,擅長描寫女性的優秀作家。可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一部書,就已經耗盡了她所有能量。

    有人說,這故事如果從李國華的角度來寫,可能就是一本《洛麗塔》,這比喻未免太抬舉他。

    納博科夫的《洛麗塔》中,亨伯特對十二歲洛麗塔的追求,至少有一個心理創傷的原因。洛麗塔之於亨伯特,不僅僅是慾望之火,也是生命之光。

    而李國華是把女孩當做慾望載體,他讓女孩愛上他來滿足病態的控制慾,把一個處女調教成玩物也是他隱秘的快樂。女孩們把他當做老師,性別模糊的長輩,他卻把她們當成獵物。

    李國華侵犯的第一個女孩是餅乾,柔軟而纖細也無知。他帶她到了小旅館的門口,她還毫無芥蒂地笑眯眯問他要幹嘛。我想即使餅乾知道他要幹嘛,只要她跟他邁進了小旅館的門,她就有了足以被釘上十字架的罪行。你不能否認不知道小旅館能有齷齪,信任只是愚蠢,反抗只是矜持。

    還有一個女孩叫郭曉奇,她以為女人會更加維護女人,沒想到她正是被一個女老師以補課的名義送進了李國華的公寓。房思琪也許特別一點,她和好姐妹怡婷本來是他不會輕易碰的有錢人家小孩。她們聰明早慧,渴望會當成大人,以為自己能跟成年人做對手戲。她愛著文學,文學給她插上翅膀,讓少女的幻想遠遠超越了現實的範疇。她們的幻想太超標,李國華身上幾分偽飾的才華,在少女眼中也變成了“深目蛾眉、狀如愁胡,既文既博,亦玄亦史,他甚至曾經是她們理想的情人。”終於,他一邊說著“你們不是說很喜歡老師嗎”,一邊把思琪按向了黑夜。

    這本書里老師沒有一個好人,李國華、英語老師、物理老師,他們都享受的少女愛慕和胴體。但是最無恥莫過於李,他對著每個小女生說情話,從一個人的耳邊輾轉到另一個人的耳邊。他撕裂她們的衣服,硬插進她們的身體,轉而卻告訴她們,都怪你太美了。他可以把這看作是戀愛遊戲,女孩子的戀愛卻永遠畸形了。課堂上的小紙條,期期艾艾的告白,想伸手又難以情的羞澀,還有少年對心儀女孩的矜持和尊重。她們統統都不能看到了,無論對方是哪一種表情,在女孩子的眼裡都變形成了充滿套路的魔掌,伸向她們的身體,試圖把她們撕扯成床上的浮浪。

    十三歲的房思琪和她的好姐妹劉怡婷像是精神上的一對雙胞胎。她們聰明早慧,從書本里獲取了一個不平凡的世界,她們深深渴望被當作成年人來看待。然而,十三歲的少女不會知道,成年人的世界遠遠比書本上的世界要複雜。她們習慣先看見了愛情故事,再去期望愛情。而成年人卻可以壞心眼地編織出一個似是而非的故事,引誘她們上鉤,就像拿著青草引誘綿羊一樣。所以,師生戀是禁忌,與十四歲以下的少女發生性關係是誘姦。權力的不對等,心智的不對等,都可以是一把殺人的刀。在這個故事裡,李國華把自己虛長几歲的閱歷,身為人師的權力化為刀俎,一刀刀地割開房思琪的自尊。

    他用她的身體玩弄她的自尊,知道她會變成一個啞巴,自尊心不允許她把這件事情說出來;她聰慧博學,可以讓他賣弄典故,他自比自己是胡蘭成、沈從文,阿伯拉或海德格,那些跟自己學生晚輩有過感情的名人們。房思琪就是那個美麗柔順,又聰明別緻的晚輩,他喜歡談戀愛的遊戲。

    李國華對房思琪說,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懂得嗎?房思琪在日記裡寫下,我心想他搞錯了,我不是那種會把陰莖誤認為棒棒糖的女孩。

    但是,她做了一個跟其他女孩,如餅乾,如郭曉奇一樣的決定,她們都得愛上老師。餅乾在被老師強姦後,第一個決定是獻身於男朋友。男朋友卻嫌棄她髒。餅乾覺得,如果沒有老師的喜歡,那麼沒有人會喜歡餅乾了。她只能回到惡魔的身邊。郭曉奇也是一樣,曉奇的父親知道這件事後,罵過“他是一個騙子,專門騙小女生的第一次的騙子”,但是轉頭又把女兒當做破壞別人家庭的第三者。有時候生為女生,就是原罪。李國華早已經看懂了這一點。”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的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罪惡感又會把她趕回他身邊。”

    房思琪也曾試圖向母親坦白。她裝作若無其事的口氣,說,我們傢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母親卻覺得,性教育是給需要性的人的。

    她又接著試探母親,聽說學校有個同學跟老師在一起了。母親說,誰,小小年紀就這麼騷。於是,思琪一瞬間決定這一輩子都不說話了。她跟怡婷說,自己和李老師在一起了,怡婷卻也斥責了她,為了什麼不考慮師母她們。她也試圖跟伊雯說,那個學識高雅的卻被家暴的姐姐,她已經看穿了李的虛偽,但是思琪沒有說出口。她的痛苦只在自己的內心發酵,她告訴自己必須愛上老師。如果那種事只能跟心愛的人做,那麼愛上老師吧,也許不會那麼痛苦。

    有人把這個故事稱作,一個少女愛上誘姦她的老師的斯德哥爾摩故事。餅乾在被拋棄後,也在路邊痛苦地睡了一夜。在郭曉奇的憤怒裡,對李國華的恨意來自,她痛苦地說服自己愛上這一個惡魔,但惡魔卻拋棄了她。餅乾和曉奇都成功地為自己洗腦——自己和這個男人是真心相愛的。思琪也會問李國華,是否愛她。少女向誘姦犯問愛,很多時候只是想維持最後的自尊罷了。如果這個男人不愛你,那麼他對你做的一切都只是視你為玩物,要承認這一點,該多痛苦。他彷彿搗毀了你的一切價值,還視你如敝履,該多可悲。

    對思琪來說,也許最恐怖的不是李不愛她,而是他愛她。有一次她醒來,李忽然跳下床抱住她,在她耳鬢廝磨,像在深深地出氣,也像在聞她的頭髮。他問她,你很寵我對不對。思琪感到害怕,這太羅曼蒂克,太像愛情了。但如果這是愛情,這愛情未免讓人太難堪。

    思琪說:我討厭他連俗都懶得掩飾,討厭她以為我喝其他中學女生沒有兩樣。劉墉和剪報本是不能收服我的。可惜來不及了。我已經髒了。髒有髒的快樂。要去想幹淨太苦了。”

    這裡的髒是什麼,是“性恥感”嗎?是對處女膜的執著嗎?我想都不是。林奕含對性描寫的直白,坦蕩又令人痛苦。性不是讓人羞恥的東西,令人羞恥的是暴力之下的性。她的身體,不再是她能控制的。她人生的選擇權,控制感,在那個漆黑的夜晚過後,永遠丟在了十三歲那一年。他透過她的身體熄滅了她。

    她曾經試圖用愛來掩飾這毀滅,但愛上李國華實在太難了。她是同齡人在讀九把刀,藤井樹時,就開始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女孩子。如果李國華用心一點,也許思琪還能編織起一場美夢來欺騙自己,而李國華是連掩飾都難。他給她的書,林清玄、劉墉此類大眾讀物,書本中還夾著明星的劇照。在思琪的眼裡,這個男人只有在睡著時候,她才能把他想象成一個散發著粉紅氣息的愛人。他醒著,所賣弄的風采不過是教科書以及周邊必讀讀物堆砌出來的滑稽,一不小心就露餡了。她嗤笑他把“溫柔鄉”的出處趙合德說成趙飛燕。這也是她僅存的勝利了。一個女性無論如何都是難以愛上自己內心鄙夷的男人。

    思琪精神失常後,怡婷翻看她的日記。她敬重的老師壓向她,強迫她口 交。她驚惶地說,我不會。

    成年後的房思琪在上面批註:“為什麼是我不會?為什麼不是我不要?為什麼不是你不可以?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這整起事件很可以化約為這第一幕: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

    是我不要!是你不可以!這是思琪最想說的話。可她無法返回到13歲那年去拯救自己,她餘生都將是一個“倖存者”。

    反過來再看,我覺得書裡最痛的一句話便是:房媽媽前幾天送我的螃蟹也是綁成這樣。那是思琪瘋之前的事情了。

    李國華闖進她的房間,拿著繩子把她綁成一個螃蟹,剝光她的衣服,把她綁成螃蟹的模樣,拍下裸照。裸照是用去威脅郭曉奇的,因為她竟然敢去揭發他。

    兩人之間,最後的遮羞布也沒有了。他是真的不愛她。

    “房媽媽前幾天送我的螃蟹也是綁成這樣。”思琪在李國華的眼中,和一隻螃蟹沒有什麼兩樣。也是,從來都不談性教育的房媽媽親自把女兒送到了他的手上。

    這次,思琪乾脆把自己的靈魂放逐了。她不再想找回自己了。

  • 20 # 人間是劇場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看後讓人震驚和心疼。一個有著張愛玲一般才思與筆法的純真少女,在老師心懷不軌的計謀之下,那麼輕易地就被玷汙了。那麼幼小稚嫩的女孩被老師的慾望所撕扯、折磨,終其一生,都無法再快樂起來。

    林奕含把她自己的真實故事寫進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她的文筆細膩而生動,靈感如同海面上Sunny的反射,一眼望去,滿篇皆是驚人之語,可惜,她的妙筆寫出的卻是關於自己被強暴的故事,裡面滿是傷口,事實是那麼殘忍,她又是那麼痴迷不悟。

    如果說,第一次的強暴讓人認清了老師的齷齪,然而,之後的廝混,房思琪,或者說林奕含依然走入那個房間,跟老師走入酒店,就讓人非常不解了。看完書,真的不知道應該譴責老師、林奕含本人、命運,或者是“文學”造就瞭如此的悲劇--林奕含一次次地投身到那個她所厭惡的地方,究竟是不是受了文學的蠱惑,受了作家偶像們那迷亂的愛情模式的誘導?早慧的她,並不清楚地知道愛是何物,卻在文學中懵懂地接觸了愛情、嚮往著愛情,在體驗真實的生活之前,文學給了她所有的幻象,她比同齡的孩子更為深切地投入了文學之海,卻也最終葬身於此。

    可嘆的是,作家林奕含在寫完這本書後依然選擇了自殺,而這本書的轟動並沒有讓正義佔在她的一邊,現實中的老師,依然在逍遙法外,因為在現實面前,文學不是證據,文學很美,但裡面有幻想,有誇張。而這也是林奕含的悲哀,她太文學了,以至於,外界難以在她的訴說、她的記憶、她的控訴中挑揀出哪些是真實,哪些是她的臆想。文學之夢攜裹著沉睡的她遠去,真相卻不會破繭而出,法律是冰冷的,一瓢便會澆滅文學的熱度,最終,只有這本書陪葬了林奕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見過哪些最反人類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