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弦月A
-
2 # 繁華人生33
我結婚那一會兒也要彩禮,沒有現在要的這麼多,但是陪嫁有好多,比男方給的彩禮要多了去了。
感覺現在結婚男方不給彩禮給了好多好多,女方也不用陪嫁什麼都是男方自己準備,開掛了。
我們這邊結婚男方給彩禮最少也得十幾萬。
古代結婚還真不知道
我結婚那一會兒也要彩禮,沒有現在要的這麼多,但是陪嫁有好多,比男方給的彩禮要多了去了。
感覺現在結婚男方不給彩禮給了好多好多,女方也不用陪嫁什麼都是男方自己準備,開掛了。
我們這邊結婚男方給彩禮最少也得十幾萬。
古代結婚還真不知道
三書六禮,三媒六聘。八起迎親,十里紅妝。實乃古今美事,人生大喜。
題主不要激動。讓人家的姑娘坐上你家破炕頭,哪有那麼容易?反之,人家的熱炕頭是什麼姑娘都可以坐的嘛?這就是平衡對標。
生活之事無非衣食住行。時代進步,人們也會變的更清醒和現實。古代婚嫁彩禮屬"衣食"方面,今天彩禮加上了"住行"。
問題來了☞今天的婚姻,車房禮金是熱門話題,好像很少人談論嫁妝。那麼彩禮和嫁妝起源是什麼?它們是同步出現的嗎?
先看彩禮起源和發展①上古時期聘禮丨
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丨詩經·召南·野有死麇
詩經這首說,小夥獵得野鹿一頭,用白茅捆好,作為求親之禮,送給親愛的姑娘。
此詩有不同解讀,上為其一。但看得出,這是男方求好女方的重要方式,側面也反映上古時期的一種婚俗。畢竟,古有"執雁為禮"之說,故送聘禮又稱"委禽"。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秋以為期……丨節自詩經·衛風·氓
這首說的清楚☞ 憨小夥懷抱布匹,以換絲為藉口實則談論婚事。姑娘姑娘還囑咐小夥請媒人。這首反應了以布匹為聘禮的情況。
最早的聘禮多為禽獸,或獸皮,又或布匹等。上古聘禮都是最基礎的衣食方面最。
②聘禮的演變丨
時代發展,婚嫁禮儀向著複雜演變。西周《儀禮·聘禮》篇,洋洋灑灑幾千字,詳細規定了婚姻禮儀☞"三書六禮"。
古代婚禮程式規範,明媒正娶。六禮中過程最繁瑣、講究就是"納徵"。納徵,就涉及今天我們所謂的彩禮事宜。
非常現實的問題☞ 聘禮有習俗和形式,但聘禮物品必然有時代特色。
"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在唐宋文人墨客和主流階層帶動下,茶葉就成了宋代聘禮中的主流禮品。物貴而雅,倍有面兒。
"通常訂婚,以茶為禮。"茶,就開始成了聘禮重要之物。在民間,男方送聘禮謂之"下茶";女方受聘禮謂之"受茶"。
以茶為禮,意味著聘禮由基礎生活層面,向著高層面發展,或說形成婚俗文化。
除了傳統布匹,又或雞鵝等物,寓意美好的禮物豐富起來,諸如花茶、糖果、甜點、糕點、團圓餅,甚至酒類等物都出現了……官貴人家更有"財禮"習俗。
人有窮富,物有多少,但這個聘禮習俗如此。女方回禮也常以果物茶餅之類。
到了明代,廣東一代聘禮比較流行釵鈿、酒茶、布匹、家禽等物。
至此,布匹絲綢、家畜、茶酒、果物、糕點、首飾、錢財……聘禮該有的差不多都有了。
女性朋友們再想想,俺們還差你們什麼?
先禮後兵,看女人們會帶什麼嫁妝給咱們。
嫁妝起源嫁妝,是上古時隨聘禮出現的婚俗。最早時和聘禮差不多,多為簡單生活用品。
一般來說,嫁妝豐厚程度往往和聘禮匹配。這裡涉及"三書"中的"禮書"。
禮書☞ 過大禮時,男方聘禮和女方陪嫁禮品的清單。這些在結婚當天公開呈現。
婚禮前,男方就會把彩禮清單先給女方過目,女方可據對方彩禮來準備嫁妝。
嫁妝是女方父母給女兒的添置,希望女兒過得好些,同時也是孃家留給女兒的紀念。
對於大戶人家,陪嫁和聘禮更匹配,甚至更豐厚。除了生活實惠和紀念,更展現女方家境實力,女方在婆家地位會更高。
最重要的來了……
①女方父母可將男方聘禮作為嫁妝陪送,不返還也沒關係。這由女方父母全權決定。
嫁妝多少難有定論。有時嫁妝比聘禮多的多,有時很少,有時匹配。這和時代,以及雙方家境等諸多因素有關。
②嫁妝屬新娘子私人財物,婆家無權動用。男方若動用嫁妝,需要和媳婦商量爭得同意,否則,就是為人不齒的行為。
這裡或主要指布匹和首飾等陪嫁。實際上,嫁妝多用來補貼家用,或備不時之需。多麼溫暖人心的人家的小媳婦啊。一旦動用嫁妝,也就說明家庭遇到困難和急事。
結束語聘禮、彩禮、嫁妝這些事,自古有之,西周就已成禮法。婚嫁,是很隆重複雜的。
三書☞ 求婚、彩禮、迎親,三部曲三禮書。
三媒☞ 雙方媒人和中間媒人。
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議婚到完婚六個禮節。
總體來說,古代婚姻男方壓力也是挺大的。聘禮少了沒誠意,女方可直接拒婚。即便女方是"看中了你這個人",三媒六禮,明媒正娶,別人也或笑話男方小氣。
古代彩禮屬"衣食"方面。社會發展,現在彩禮屬"衣食"+"住行"☞ 禮金、房、車……當然背後實質是經濟條件,比如你只有幾千萬存款,沒有車房,也不太難找物件。
以上說的是籠統習俗,具體情況各有不同。說不定人家"是看中你人好!"
其實,找個物件結婚,真的很簡單,真的不是一件難事,不要想的太複雜,自己嚇唬自己。難的是後面相處好,要彼此用心理解。
我彷彿看見一群姑娘,在前面向你們招手微笑,年輕小夥們,要加油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