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事實上步兵會選擇射人,而不是馬。古代戰場馬存活率很高。
不要說捨不得殺戰馬,殘酷無情的古戰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瞬間而已!你還有這個心思講究?到底為啥不射馬?先設定一個古代戰場。
①對陣雙方☞ 步兵/弓箭手 PK 騎兵
②適合戰場☞ 開闊平原
說明☞ 古代戰馬經過專業訓練,普通馬不能上沙場。與古代士兵一樣,戰馬同樣配備護甲。
大片開始……
冷兵器,增加了士兵攻擊長度和硬度,而戰馬則增加了攻擊長度、硬度和速度。因此,步兵對陣騎兵,先削弱對方速度,可以儘量平衡戰場,否則,等待步兵的將是一陣摧枯拉朽。
大家都是長兵器,騎兵居高臨下+戰馬包夾衝撞,攻擊速度、力度和範圍都大的多,氣勢更強勁。騎兵後面還有步兵跟上……
步兵佈陣☞ 弓箭手不是神箭手,遠距離命中移動目標效果較差。一般眾多弓箭手射出箭雨,靠密集覆蓋,箭會不會落到自己手臂上,鬼也不知。
騎兵☞ 以最快速度和最小傷亡接近對方步兵。
步兵☞ 弓箭手須在騎兵進入射程就發威,避免騎兵近身。騎兵也有弓箭,但射程小於步兵。
如此看,進入有效距離時,射馬好像是阻止騎兵推進的好方式?實際弓箭手不會瞄準馬……
①一個錯覺☞馬體積大,易射中。騎兵遠處衝來,弓箭手視角主要是馬頭部,它不比人體積大多少,就算箭矢落到馬腚上,跟扎針似的有啥用?戰馬速度快,受過特訓,非常靈活,比射人還難。相比,馬上士兵目標更明顯、更直接。
②馬強壯且配護甲,更難被射倒。馬被射中幾箭,有兩支有效,大機率馬還再往前跑。馬身強力壯個頭大,可比人挺的住!就算馬受驚或倒地,騎兵變步兵,只是持平。你不還得繼續射?
何不直接射騎兵?馬只是工具,人才是目標。騎兵中箭,摔下馬失去戰鬥力,馬或受驚自亂陣腳。最後馬成了戰利品,回去等著領賞不香嗎?
射馬不射人,你多出兩倍命中率也未必能射倒馬,戰馬會繼續往前衝。一旦讓馬陣衝上來,無異於找死。即便馬死了,騎兵還可以滿血戰鬥……
兩軍對陣,騎兵是以什麼方陣向敵陣衝刺?
騎兵絕不會排成幾縱隊向前衝,不是我們正面看百米衝刺那種。雖然那樣看起目標好像很小、很安全,但幾千弓箭手會全部對準12點一個方向猛射,根本不用管射到人或馬。
那樣,一旦前面戰馬倒下,後面騎兵閃躲空間太小,都會被絆倒。騎兵全軍覆沒……
騎兵是這種橫向排開衝刺,戰線拉的很開闊
騎兵方陣會一字排開,千軍萬馬橫掃而來。一般來說兩邊速度更快,形成弧形包夾陣型。
弓箭手視角,遠處騎兵以快速移動的弧線陣型衝來。不像步兵的整齊方陣,平原開闊,後面騎兵儘量散開。一個足球場大的騎兵方陣,跑成幾個足球場。對方箭雨覆蓋率大大降低……
騎兵彩虹陣型包夾而來,速度快,陣型可據需要快速變化,萬馬奔騰,塵土飛揚,很快殺到眼前,你怎麼瞄準快速移動的戰馬?抖箭術?
弓箭威力被分化,覆蓋率、殺傷力都電梯式下降……射中什麼是什麼,你還挑挑揀揀,過分了。
古代戰場上,馬腿的確鮮有護甲,電視上見過砍馬腿。實際上,步兵存在砍馬腿的情況,但那只是隨即性的,而不會把砍馬腿作為目標。
高度上,步兵本就處於劣勢,再攻擊底盤,馬腿沒碰到,已被居高臨下的騎兵扎到土裡了。再說戰馬很靈活,不會傻到站等你來砍它。
騎兵長兵器從上往下扎,步兵緩衝餘地很小,你能躲到小草後面?步兵是向上扎,騎兵可以360°躲閃。戰馬對步兵來說也是個干擾因素。
騎兵陣衝向步兵時,可藉助馬的高度和衝擊力用兵器橫掃對方。騎兵作戰半徑更大,殺傷力更強,步兵只有多對一才有機會取勝。
戰場殘酷,瞬息萬變,混戰中殺聲震天,有喊殺的,怒吼的,哭爹喊孃的,別以為我知不道還有罵對方主帥的,說不定還有喊著活捉對方王后的……數萬人都殺紅眼了,哪還有時間去想"馬和人到底砍哪個好呢?"逮到啥就是啥了……
所以砍馬腿會有,但不會作為攻擊目標,基本是混戰中自然發生而已。若能偷襲馬腿,當然會砍,若人和馬都有機會被偷襲,當然是對人下手,不然騎兵變步兵,自找麻煩。
射人先射馬☞古代戰場不是這樣。擒賊先擒王☞主帥後方指揮,他們都是鎮國之寶,隨便讓你擒?對方潰敗撤退,此時射馬擒王還是有道理的。
影視上戰馬多沒護甲,真實戰場戰馬有護甲,且健壯靈活,不易被射廢。砍馬腿?騎兵居高臨下,那不是找死呢?士兵才是要消滅的目標,當然射人。戰馬寶貴,作為戰利品多好。
古代戰場列隊廝殺,非生即死,殘酷無情,重在高效直接!當然消滅兵力,而非工具戰馬。
當然,破騎兵的方式不少,除了弓箭方陣,還有長槍盾牌陣。另外,陷馬坑、拒馬樁、鉤鐮槍、長柄斧等,都是辦法。效果如何,在於謀帥。北宋開國名將李繼隆曾詐降,用陷馬坑大敗遼軍。
古代戰場,騎兵是非常強大的存在。步兵有法破騎兵,騎兵也會反破步兵。
步兵戰術高明,即便勝了你追不上騎兵,很難消滅對手。騎兵可以再來個回首殺,再跑……
大宋步兵對蒙古鐵騎,騎兵以馬待勞,速度又快,贏了攻,敗了跑。如此反覆折騰,步兵受得了麼?南宋滅,元朝開始……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事實上步兵會選擇射人,而不是馬。古代戰場馬存活率很高。
不要說捨不得殺戰馬,殘酷無情的古戰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瞬間而已!你還有這個心思講究?到底為啥不射馬?先設定一個古代戰場。
①對陣雙方☞ 步兵/弓箭手 PK 騎兵
②適合戰場☞ 開闊平原
說明☞ 古代戰馬經過專業訓練,普通馬不能上沙場。與古代士兵一樣,戰馬同樣配備護甲。
大片開始……
步兵對陣騎兵局勢冷兵器,增加了士兵攻擊長度和硬度,而戰馬則增加了攻擊長度、硬度和速度。因此,步兵對陣騎兵,先削弱對方速度,可以儘量平衡戰場,否則,等待步兵的將是一陣摧枯拉朽。
大家都是長兵器,騎兵居高臨下+戰馬包夾衝撞,攻擊速度、力度和範圍都大的多,氣勢更強勁。騎兵後面還有步兵跟上……
步兵佈陣☞ 弓箭手不是神箭手,遠距離命中移動目標效果較差。一般眾多弓箭手射出箭雨,靠密集覆蓋,箭會不會落到自己手臂上,鬼也不知。
騎兵☞ 以最快速度和最小傷亡接近對方步兵。
步兵☞ 弓箭手須在騎兵進入射程就發威,避免騎兵近身。騎兵也有弓箭,但射程小於步兵。
如此看,進入有效距離時,射馬好像是阻止騎兵推進的好方式?實際弓箭手不會瞄準馬……
一,射馬等於坐以待斃①一個錯覺☞馬體積大,易射中。騎兵遠處衝來,弓箭手視角主要是馬頭部,它不比人體積大多少,就算箭矢落到馬腚上,跟扎針似的有啥用?戰馬速度快,受過特訓,非常靈活,比射人還難。相比,馬上士兵目標更明顯、更直接。
②馬強壯且配護甲,更難被射倒。馬被射中幾箭,有兩支有效,大機率馬還再往前跑。馬身強力壯個頭大,可比人挺的住!就算馬受驚或倒地,騎兵變步兵,只是持平。你不還得繼續射?
何不直接射騎兵?馬只是工具,人才是目標。騎兵中箭,摔下馬失去戰鬥力,馬或受驚自亂陣腳。最後馬成了戰利品,回去等著領賞不香嗎?
射馬不射人,你多出兩倍命中率也未必能射倒馬,戰馬會繼續往前衝。一旦讓馬陣衝上來,無異於找死。即便馬死了,騎兵還可以滿血戰鬥……
二,步兵沒得選擇射人或射馬兩軍對陣,騎兵是以什麼方陣向敵陣衝刺?
騎兵絕不會排成幾縱隊向前衝,不是我們正面看百米衝刺那種。雖然那樣看起目標好像很小、很安全,但幾千弓箭手會全部對準12點一個方向猛射,根本不用管射到人或馬。
那樣,一旦前面戰馬倒下,後面騎兵閃躲空間太小,都會被絆倒。騎兵全軍覆沒……
騎兵是這種橫向排開衝刺,戰線拉的很開闊
騎兵方陣會一字排開,千軍萬馬橫掃而來。一般來說兩邊速度更快,形成弧形包夾陣型。
弓箭手視角,遠處騎兵以快速移動的弧線陣型衝來。不像步兵的整齊方陣,平原開闊,後面騎兵儘量散開。一個足球場大的騎兵方陣,跑成幾個足球場。對方箭雨覆蓋率大大降低……
騎兵彩虹陣型包夾而來,速度快,陣型可據需要快速變化,萬馬奔騰,塵土飛揚,很快殺到眼前,你怎麼瞄準快速移動的戰馬?抖箭術?
弓箭威力被分化,覆蓋率、殺傷力都電梯式下降……射中什麼是什麼,你還挑挑揀揀,過分了。
三,廝殺時步兵為啥不砍馬腿古代戰場上,馬腿的確鮮有護甲,電視上見過砍馬腿。實際上,步兵存在砍馬腿的情況,但那只是隨即性的,而不會把砍馬腿作為目標。
高度上,步兵本就處於劣勢,再攻擊底盤,馬腿沒碰到,已被居高臨下的騎兵扎到土裡了。再說戰馬很靈活,不會傻到站等你來砍它。
騎兵長兵器從上往下扎,步兵緩衝餘地很小,你能躲到小草後面?步兵是向上扎,騎兵可以360°躲閃。戰馬對步兵來說也是個干擾因素。
騎兵陣衝向步兵時,可藉助馬的高度和衝擊力用兵器橫掃對方。騎兵作戰半徑更大,殺傷力更強,步兵只有多對一才有機會取勝。
戰場殘酷,瞬息萬變,混戰中殺聲震天,有喊殺的,怒吼的,哭爹喊孃的,別以為我知不道還有罵對方主帥的,說不定還有喊著活捉對方王后的……數萬人都殺紅眼了,哪還有時間去想"馬和人到底砍哪個好呢?"逮到啥就是啥了……
所以砍馬腿會有,但不會作為攻擊目標,基本是混戰中自然發生而已。若能偷襲馬腿,當然會砍,若人和馬都有機會被偷襲,當然是對人下手,不然騎兵變步兵,自找麻煩。
結束語射人先射馬☞古代戰場不是這樣。擒賊先擒王☞主帥後方指揮,他們都是鎮國之寶,隨便讓你擒?對方潰敗撤退,此時射馬擒王還是有道理的。
影視上戰馬多沒護甲,真實戰場戰馬有護甲,且健壯靈活,不易被射廢。砍馬腿?騎兵居高臨下,那不是找死呢?士兵才是要消滅的目標,當然射人。戰馬寶貴,作為戰利品多好。
古代戰場列隊廝殺,非生即死,殘酷無情,重在高效直接!當然消滅兵力,而非工具戰馬。
當然,破騎兵的方式不少,除了弓箭方陣,還有長槍盾牌陣。另外,陷馬坑、拒馬樁、鉤鐮槍、長柄斧等,都是辦法。效果如何,在於謀帥。北宋開國名將李繼隆曾詐降,用陷馬坑大敗遼軍。
古代戰場,騎兵是非常強大的存在。步兵有法破騎兵,騎兵也會反破步兵。
步兵戰術高明,即便勝了你追不上騎兵,很難消滅對手。騎兵可以再來個回首殺,再跑……
大宋步兵對蒙古鐵騎,騎兵以馬待勞,速度又快,贏了攻,敗了跑。如此反覆折騰,步兵受得了麼?南宋滅,元朝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