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
2 # 友人口木
現在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接觸資訊的工具多了,資訊量也是巨大的。成年人尚且眼花繚亂,東看看西瞧瞧,容易迷失自我,更何況小孩子。
成年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擯棄其它資訊。而小孩子就不行了,只要眼睛看到的都想瞧個遍。個人覺得可以透過以下幾點培養小孩子的專注力:
一,瞭解小孩子想要什麼。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
二,唯一
只給小孩子一種資訊或事物(和興趣有關就更好了),讓小孩子不受其它資訊的影響。
三,階梯形目標
今天先完成個小目標(比如:讀一段話,寫好一行字,搭一個房子,畫十朵花),明天再完成一個大目標。只要完成目標,不要吝嗇表揚,孩子需要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有動力!
四,父母的陪伴和鼓勵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父母言傳身教勝過千言萬語,陪伴孩子一起成長,一起培養專注力,孩子有了榜樣,他就有了燈塔!
本人的淺薄想法,希望對您有丁點用處
-
3 # 石榴微學院
首先查一個微量元素,看是否有缺,如果有,先將身體調理一下。然後就找一些訓練孩子專注力的事情做,比方說拼圖,從幾十塊拼、幾百塊拼、幾千塊拼......循序漸進,不斷鼓勵,一定會有變化,關鍵不要煩孩子!因為他是您的孩子,趕不走,賴不掉,怎麼辦哩,只有自已念著親生的、親生的.....
-
4 # 爸媽育娃
首先要觀察孩子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只是部分事情不集中的話,可能他是對這事不感興趣。如果做很多事情都不集中,那可能是孩子的專注力出現問題!
其實想要學會專注的能力,要先學會安靜,可以和家人孩子一起玩些遊戲,比如木頭人的遊戲。這個遊戲,很多人都聽過玩過,它其實有很多花樣和玩法,一開始的時候可以設定身體的某個部位(手、頭、腳等)不動,最後再是全身不許動!讓孩子沉浸在聽上面,有助於提高孩子感官的敏銳度,提升孩子的專注能力!
但有些家長的行為常常會在不經意間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比如孩子正在堆積木,你跑過去,“不對,大的應該放下邊,小的放上面”“房子應該放這裡,汽車放哪裡”。孩子還小,正是他探索世界的時候,不要輕易打斷,他本來正在專注的完積木,你說他這不對那不對,他一會就不玩了,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
5 # 五道口的顏學姐
你都把原因說出來了,他愛看電視,不動腦筋,意味著他的思考方式是淺、短,注意力無法集中。要改進,第一把電視和手機等全收走。第二,培養他的思考力和專注力。
收走電視和手機的原因是,看電視是被動接收資訊,電視按自己節奏來傳遞資訊,人如果跟不上思考,就會不再思考,任由大量的資訊流流過自己的大腦,不經過加工,慢慢就忘記了。手機或者說是網際網路資訊跟電視資訊稍有點不同,主要是資訊量大,知識碎片化,沒有足夠邏輯知識的人,無法處理這麼大量和碎片的資訊,也就變得不會思考了。
所以,要培養思考的能力。第一可以看書,尤其看經典書。書是作者思考的呈現,是一個人完整思維的呈現,不再是碎片的,只要小孩讀進去,就會跟隨作者一起思考,能鍛鍊小孩的思考力。第二,培養小孩的興趣,做他喜歡做的事情,可以是運動,也可以是搭積木或者科學小實驗……小孩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時,容易神情專注,而且每件事要做好都必須要動腦筋,要思考。
培養專注力和思考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此期間,家長不要著急,而是要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來激發他,讓他投入,而不是靠強迫、責罵等等。關於電視、手機問題,父母則要以身作則,也不使用,跟孩子一起看書。看上一年書,小孩會有大變化的。
-
6 # 媽咪樂享邦
天才,在於專注!
你說的問題,我的大兒子也是這樣子。
孩子沒有專注力,做什麼事情都不認真,而且還做不好!
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比如聽音樂,做冥想。
每天堅持5分鐘的音樂冥想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比如,畫畫塗色,秘密花園,喜歡畫畫的孩子可以選擇這個。
比如,聽故事記某個特定的詞語出現了多少次。
比如複述句子,段落,故事。
比如,玩找不同的遊戲,連線的遊戲等。
專注力訓練分為很多型別,有靜心的,有視覺的,有聽覺的,有感統的,具體還是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看,建議做一個專業的測試。這樣可以少做一些無用功。
-
7 # 跟著娃一起學
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出現,坑害了一代人,但也成就了一代人。最關鍵的是看你怎麼對待它、利用它。利用得當,那麼你能夠拓展視野、增長見聞;利用不得當,則破壞你的視力、思維。
經常外出,總是看見有孩子拿著父母的手機,玩遊戲看影片。而有些父母也樂得輕鬆。想一想,越來越多的手機癮出現,大人如此,更何況沒有多少自制力的孩子呢。有多少父母敢拍著良心說,在家與孩子的親子時光裡,完全沒有用手機娛樂的。
要想改善孩子的注意力,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父母必先以身作則,放下手機。
我家小侄女剛上小學,很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有時候,大人說她小小年紀不能沉迷電視,要有節制。她會反駁的理直氣壯,你們一樣是沉迷手機,為什麼我不可以。這就是父母的榜樣啊。如果你沒做到,如何讓孩子做到呢?
二、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
孩子的業餘生活,絕對不只是在家看看書,寫寫字而已。在閒暇時間可以帶孩子外出,減少與電視接觸的時間,鍛鍊孩子的體能。拓展孩子的視野。
三、不要人為的破壞孩子的注意力
四、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給孩子佈置任務前,告訴孩子這次任務的目的以及重要性,加強孩子對任務的重視。在孩子完成過程中,若出現注意力分散及時提醒。若圓滿完成任務,給予鼓勵。
-
8 # 專注力首席導師
這是我的專業,我是青少年專注力專案河北省首席講師李順弘老師。來回答您的問題。
青少年專注力,分為專注力,聽覺記憶,視覺記憶三大部分。所有基本素質都需要和記憶能力結合起來。每個孩子的專注力能力都不相同。這個我們需要區分。在專注力這個專案中,又細分為了十四個小的專案,我們只需要找到這個孩子具體在哪個專案上比較弱,有針對性的做出練習,很快就會得到提高的。
例如,視覺分辨能力,視覺追蹤能力,聽覺的穩定性等等。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專案,也會有自己的弱勢專案。
-
9 # 益身君
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並不難,做到這5點就可以!
很多媽媽“吐槽”自己家孩子:
“寫作業時一會要喝水,一會上廁所,每晚都能寫到快十點!”
“老師說他上課盡做些小動作,就是不好好聽課”
【專注力】差的孩子,不僅在寫作業上拖拉不集中,長遠來說,學習成績也會下降,而且對孩子的成長也有消極影響,家長們不可不重視!
1、專注力,影響孩子學習的一大「障礙」
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是指能將自己的意志持續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不被外界刺激所幹擾的能力。
在1998年,“專注力”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影響兒童學習的重要因素。
而中國的一項心理調查研究也表明,大部分兒童存在著專注力的問題:
60%的孩子聽課最多隻能堅持30分鐘;
42%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方面很差;
30%的孩子經常“走神”!
可以說,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專注力」低下是主要原因。
2、成才or庸才?就看是否擁有足夠的專注力
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終身成就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
專注力缺乏,對孩子會有哪些消極影響?
學習成績低下。 專注力不好,孩子寫作業時易分心拖拉,上課聽講容易會走神,也跟不上學習進度,嚴重影響學習效率和質量。
拉低孩子的自信心。 專注力不足、課堂表現不佳、學習成績低下等都會讓孩子漸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變得不自信,產生自卑。
阻礙自我管理能力發展。 專注力低的孩子,容易丟三落四,學習用品和個人生活用品都會亂糟糟,自我管理提升意識極薄弱。
學習狀態、自我管理能力等都是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個人綜合能力如何,則是影響一個人「成才」還是「庸才」的最直接因素。
3、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可以從這5方面做起
不同年齡階段,孩子可以維持專注的時間是不同的。對於7歲的孩子來說,平均來說可以維持專注的時間只有20分鐘,而學校每一節課程有40分鐘,這樣就會大大降低學習效果。
父母們如果想增加孩子的專注時間,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01、不打斷,不干擾孩子正在做的事
孩子寫作業時,家裡人不要一會送盤水果一會送杯牛奶;蹲路邊看螞蟻時,父母也不要說“這有什麼好看的,趕緊回家吃午飯”。
在孩子對身邊的環境進行探索、沉迷於做某一件事時,不要去打斷或者打擾他,讓他安靜地完成正在做的事情。
02、訓練孩子把行為培養成習慣
孩子喜歡搭樂高,就每天都陪他搭一會;
孩子喜歡閱讀,就把閱讀變為每日習慣。
在此強烈推薦把【繪本閱讀】作為習慣來培養!
名家繪本的圖片形象又生動,對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孩子有極大的吸引力。而配以故事講解,孩子會和爸爸媽媽一起進入童話世界,享受書本帶來的快樂和寧靜,無形中也加強了孩子“坐得住、聽得進”的專注感受。
而另一方面,越小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和考試,都會更有幫助!
03、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
在很多事沒有形成習慣之前,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是陌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而且此時的他們也是沒有自制力的。此時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時間表:每天幾點可以看一會電視,睡前要讀書半小時等。
藉此來形成習慣後,孩子就會對一天的生活明確,做事時也容易更專心。
04、幫助、引導孩子分階段完成目標
由於孩子現有的專注力有限,他們不可能一次性完成一件事,往往缺乏耐心和持久力。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制定計劃,然後進行目標分解,引導孩子一階段一階段完成任務,他們就不會感覺那麼困難或者難以集中。
05、為孩子創造簡約、乾淨的環境
乾淨整潔的書桌、整齊有序的房間都是良好的外在環境,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更容易精神集中,專注到學習中去。
作為父母,我們也要以身作則,因為對於孩子來說,我們也是會對他們產生影響的“人文環境”!
在很多時候,因為作業寫不完或者丟三落四,很多父母會吼叫孩子。這樣的結果只是大人發洩了情緒,而孩子只得到了責罵和害怕。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什麼。
對待孩子,需要耐心,更需要等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為孩子做什麼?
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然後改善或者解決。
願大家的教育和成長,願大家都成為更智慧,更包容的父母。
-
10 # 手機使用者97155631130
大致來說,如果是很小的小孩子,在他最專心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不要打斷他。
讓周圍的環境儘可能有規律,比如作息時間規律,東西擺放有規律,減少干擾,利於孩子認知世界。
減少孩子的電視,電腦等數碼類產品的觀看或者使用時間。因為這類特別生動特別有吸引力的東西,會使得孩子很難抵抗,相比較之下吸引力不那麼強的事情(比如穿衣服、吃飯)就會更容易讓孩子失去興趣。
另外,小孩子總要等他長大,大人別太著急,大部分被父母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其實注意力都在同齡正常程度上……
比起“訓練”孩子,想辦法讓你希望他多做一會兒的事兒顯得更“有趣”會更有效果。
回覆列表
孩子沒有專注力,做什麼事情都不認真,該怎麼辦?
兒童專注力水平參照
3歲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3-5分鐘;
4歲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10分鐘左右;
5-6歲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15分鐘;
6-7歲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20-25分鐘。
很多孩子智力正常但學習成績落後,研究發現,注意力障礙是造成他們學習障礙的主要心理原因之一。所以,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耐心專注習慣可以預防孩子將來出現學習困難。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方法1:每次延長一點點
給孩子講一個故事,看他的注意力能集中幾分鐘,作為初始狀況記錄下來,下一次講故事延長一兩秒(分鐘),如果他能堅持聽下來,就給她一個小獎勵(如一張小貼畫),這種情況穩定以後,父母接著適當延長時間。做遊戲、畫畫等也可以這樣訓練孩子。
方法2:孩子游戲,請勿打擾
如果孩子正在專注地玩耍和遊戲,這正是他們自主發展耐心專注習慣的過程,成人要把它當成嚴肅的工作來尊重,不要輕易地打斷他們。例如孩子玩沙、玩水、玩土通常很專注,大人只要在旁邊保證孩子必要的健康和安全就行,隨隨他們玩個夠,不要怕不衛生而打斷和組織他們。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耐心專注習慣將會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