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極境
-
2 # 走路啃麵包的人
《這才是心理學》-看穿偽心理學的本質(第10版)
豆瓣評分:8.8
《這才是心理學》這本書可以教你如何站在批判性思維的角度,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心理學,徹底走出偽心理學的誤區。
《社會心理學》(第19版)
豆瓣評分:9.0
這本書將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以富有邏輯性的組織結構引領學生了解人們是如何思索、影響他人並與他人建立聯絡的。
屬於幫助人們瞭解自身、瞭解社會、瞭解自己與社會之間關係的最佳的指導性書籍。
《心理學與生活》(第19版)
豆瓣評分:9.3
它適合想要系統瞭解心理學這個學科整體脈絡,發展,框架,主要結構的非專業同學,也有能讓你對自己增加了解的內容。
希望這些書籍可以幫助到你
-
3 # 董一諾
必須要推薦給您的一本,也是我的導師鍾傑老師在我們臨床心理的第一堂課就鄭重地推薦給我們的——《對偽心理學說不》,它可以說是我們心理學圖書的定海神針。
心理學其實是一個偽科學的重災區,很多號稱是心理學的,其實可能有一半以上都根本不是真正的心理。比如我曾在有個地方看到招牌:占卜、算命和心理諮詢放在一起。這本書能夠告訴您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心理學。
只有那些用科學的實證手段來探索心理行為和規律的才是真正的心理學,如果一個理論不可證偽,並且與自然界的真實事件沒有關聯,那它就是無用的。讀了這本書之後,您可能就會對心理學和偽心理學有了一定的鑑別能力。
唯一要提醒您的是,這本書可能不那麼容易讀下去,畢竟不是看小說,但是如果您讀下去了,會對您理解心理學有非常大的幫助,
另外因為我的專長是兒童心理學和情緒管理,在我的領域我可以推薦您幾本,只是不知道您是否感興趣。
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所著的《孩子:挑戰》,他的理論直接影響了正面管教、父母PET效能等方法的提出。裡面有非常多的案例,很有代表性。
魯道夫·謝弗版本的《兒童心理學》。這是瞭解兒童發展階段的經典之作,就不多介紹了。
以及我最近非常喜歡的《身體從未忘記》,它主要講心理創傷的,心理創傷是心理領域中一個永恆的話題,同時它又是一個讓人難以面對的話題。這本書是美國心理創傷療愈書籍中的聖經,介紹了到目前為止美國心理創傷治療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但是它有非常豐富的比喻和臨床案例讓即便沒有心理學背景的人也能讀懂和理解。目前疫情期間,很多人可能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情緒困擾,有一些人也可能有一些創傷體驗,看看這本書還是會有很多收穫的。
希望對您有幫助。
-
4 # 品味人間的小付同學
先說在最前面,大家在挑選心理學的書籍時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了!
現在大眾媒體上的心理學都充斥著催眠讀心術,色彩星座等偽心理學的東西,非常容易誤導大眾。
我從很小就開始對心理學感興趣了,一直有在堅持學習心理學,看了挺多的書了。
先推薦兩本給你:
《少有人走的路》
豆瓣評分:8.6
內容簡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學著作,也是一本偉大的心理學著作,它出自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斯科特的傑出不僅在於他的智慧,更在於他的誠懇和勇氣。他第一次說出了人們從來不敢說的話,提醒了人們從來不敢提醒的事,這就是: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
這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推薦理由:這一系列書,總共四本,分別是心智成熟的旅程,勇敢地面對謊言,與心靈對話和在焦慮的時代獲得精神的成長。作者在書中,他第一次說出了人們從來都不曾說過的話,提醒了人們從來不敢提醒的事,這就是: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正如開篇所言:人生苦難重重。M·斯科特·派克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烏合之眾》
豆瓣評分:8.2
內容簡介:本書細緻考察群體的一般性心理特徵,探討群體的道德觀、情感、想象力、信念等諸多層面,指出個人進入群體之後容易喪失自我意識,在集體意志的壓迫下成為盲目、衝動、狂熱、輕信的"烏合之眾"的一員。以非法私利為行為動機的群體通常是犯罪團體,而"為信仰而戰"的暴民團體會表現出崇高的獻身精神。影響群體觀念和信仰的因素有種族、傳統、制度等,此外,極具感染性的語言、理想國的召喚、領袖人物的煽動等也對群體行為產生積極或者消極的作用。
推薦理由: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從野蠻的狀態發展到文明狀態,然後,當這個理想失去優點時,便走向衰弱和死亡,這就是一個民族的生命迴圈過程。建立理想——追求理想——部分實現理想——理想消失衰弱——衰亡。這個過程貌似不僅僅時一個民主的生命迴圈過程,是這社會,是公司,也是我們個體。
其實市面上很多打著心理學旗號但是是偽心理學的書很多很多,典型的就是讀心術,微表情看懂人之類的,如果不是想著去做心理學方向研究的話,大部分人想讀心理學的書籍可能是為了能更瞭解自己,更理解他人,更好的生活。所以先推薦這兩本經典的,科學的大家也容易懂的書。
-
5 # 妖怪老師非妖精
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社會上充斥著好多偽心理學的書籍,一部分讀者由於被書名矇蔽,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浪費了金錢,在這裡想向大家介紹一個心理學家他寫的著作,首先這位心理學家叫做歐文·亞龍,他寫的《診療椅上的謊言》,看這本書你會發現它是那麼的有吸引力,本書以小說的形式揭示了心理諮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文學性和專業完美的結合,讀過他的求之後,你會發現原來心理學的知識是那麼通俗易懂!
-
6 # 職在必得
介紹幾本心理學書籍,要看你喜歡哪個分支的,因為心理學很多分支。
第1步,你“感興趣”的,你想看的是哪一類?
你想搞清楚,為什麼對於“把牛奶瓶碰到,一半的牛奶灑掉了”這同一件事,有的人的態度是“哈哈,真不錯,還剩了一半的牛奶”,有的人的態度卻是“crap,浪費掉了一半的牛奶,你想搞清楚什麼是情緒、態度、意志、興趣,你就該去看“普通心理學”。
你是一個喜歡防患於未然的人,很想搞清楚,當受到侵害,到底是該往人多的地方跑,還是往人少的地方跑,有更大的機率得到幫助,你想知道,作為社會組成體的人,在社會中互動的時候,心理是如何工作和變化,你就該去看“社會心理學”。
比如你是一個新手媽媽,想了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認知和心理是如何變化的,你想知道一個人在生命的每個階段,心理發展規律,和需要應對的首要心理問題是什麼,你就該去看“發展心理學”。
比如你是一名教師,你想根據不同的孩子,給他們設計更好的學習方案和學習環境,以此來幫助他們更好地、更有效地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術,你就該去看“教育心理學”。
比如你想把你接觸過的人,好好分一下類,並且根據他們的型別,來預測他們的行為模式,那麼你就該去看“人格心理學”。
你要想清楚你需要哪個分支,並且找到對應的心理學分支了,接下來,就是可以找一本經典著作來看看了。
第2步,你“感興趣”問題的經典著作是什麼?
前一步當中提到的6個心理學分支,是大部分生活中的問題都會涉及到的。
當你搞清楚,你感興趣的問題,集中在哪個分支裡面了。那麼就可以找一本我下面列出的經典書籍,去學習和分析了。
普通心理學:Richard J. Gerrig & Philip G. Zimbardo,《心理學與生活》
社會心理學:David G. Myers,《社會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D. R. Shaffer,《發展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Anita Woolfolk,《教育心理學》
人格心理學:Jerry M. Burger,《人格心理學》
變態心理學:Lauren B. Alloy & John H. Riskind,《變態心理學》
根據這兩步,去找自己喜歡的那個分支及那本深奧的書籍。
-
7 # 濤哥找好貨
(生命的重建)
(當下的力量)
(身體知道答案)
(遇見未知的自己)
還有海靈格的(這不是你的錯)
以上幾本書籍是我一直重複在看的書籍,對我自身幫助很大,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需要我們可以一起交流和探討。
-
8 # 心理老師左叔
心理學,在21世紀是顯學,個人成長、事業發展、家庭建設、情感經營、組織發展、國民健康幸福、軍隊建設等都離不開心理學。
特別是在國家提出實施《健康中國2030年規劃剛要》以後,心理學的作用凸顯,心理學是“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的基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科學傳播、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等心理健康服務都離不開心理學。可以說,心理學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發展中起著支撐作用。
第一本《持續的幸福》。
作者為家馬丁·塞利格曼,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被譽為 積極心理學之父 。 在本書之前,塞利格曼寫過《真實的幸福》,被他成為幸福1.0版本;本書是幸福2.0版本,在本書裡,塞利格曼提出,幸福人生應具有5個元素,積極的情緒、投入、良好的人際關係、做事有意義、有成就感。真實的幸福為我們感受幸福鋪就了道路,而持續的幸福讓我們可以持續的體驗人生的快樂。
第二本《進化心理學》(第二版)。
作者戴維·巴斯,是美國進化心理學的領軍人物,他所寫的這部《進化心理學》專業性和可讀性兼備,西方很多大學的心理學專業都採用它作為首選教材。
身為人類,我們有時候並不太能理解人類這一物種的一些特質和行為表現。人心之所以難以捉摸,其實只是因為我們沒有站在合適的角度來看待。將人類迴歸動物水平,從宏觀的進化視角來分析人類的心理,一切就會變得容易理解了。比如,讓社會學家傷透腦筋的“殺嬰現象”,如果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件眾人眼裡十分“邪惡”事情似乎就不那麼不可理解了;又比如,當今社會熱議的婚姻話題“沒房+沒車=沒媳婦”、“女孩為相親整形”,以及其他種種看似可笑或殘忍的社會現象,其實可找到進化理論的根據。這些不能被人理解或接受的現象其實是進化的結果(或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部分),也就是無可避免的“人性”。
第三本《心理學與個人成長》(第十版)。
從童年、少年,到青年、中年甚至老年,我們一步步地走過,伴隨著時間的流逝,也伴隨著身體的變化和心靈的成熟。本書由美國著名心理諮詢大師、暢銷書作家科裡夫婦所著,至今已更新至第十版,依然長銷不衰。作者從專業的心理學角度出發,就年輕人如何應對成長中的種種煩惱提供了全面的、能讓人受益一生的建議。本書的內容涵蓋了回顧童年、獨立、身體與健康、應對壓力、愛、親密關係、理想、性、工作、孤獨、死亡、人生意義與價值等豐富主題,為每一個年輕人都送去一筆獨一無二的寶貴財富,讓讀者真正理解和體會到——只要找準方向,在任何艱難的選擇面前,我們都能夠有所作為,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旅程。 成長是青春的必修課題,但並非青春的專利——在生命的全部過程中,每個人都需要不斷成長,以獲得我們想獲得的生活,成為我們想成為的人。在青春這個激烈而迷茫的特別季節裡,每個人都不得不面臨讓人眼花繚亂的選項。我們可能會試著獨自決策,也可能會試著向身邊人學習;然而,似乎有越來越多的事情,難以找到正確答案。
第四本《人效能達到的境界》。
本書作者馬斯洛是現當代世界有影響力的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詳細探討了自我實現及其超越、人類的創造性、價值、高峰體驗、需求層次關係等人本主義心理學重要概念和哲學觀點,是一本極佳的人本心理學啟蒙讀物。書中還自述性地解釋了馬斯洛為何開始研究自我實現,使讀者能夠更好地瞭解大師的思想歷程。本書的特色是從心理學大師的角度闡述了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思考過的問題,使我們不僅能夠領略大師的思想魅力,還能透過大師的哲學觀點來解決個人生活的一些實際問題,諸如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如何管理創造性人才等。自我實現者無一例外都是獻身於一項身外的事業,某種他們自身以外的東西。他們專心致志地從事某項工作,某項他們非常珍視的事業——按舊的說法或宗教的說法即天命或天職。他們從事命運以某種方式安排他們去做的事,他們做這件事也喜愛這件事,因此,工作與歡樂的分歧在他們身上已消失了。
讀書不僅僅影響到個人,還影響到整個民族、整個社會。有人感嘆道:“當今社會識字的人多了,讀書的人卻少了。”
很多人把寶貴的時間耗在推杯換盞、打牌搓麻、歡歌勁舞等娛樂應酬中,卻不願花時間認認真真地讀幾本好書。
讀書開闊眼界,讀書獲取滋養心靈的養料,讀書修養身心,讀書催人思考,讀書讓人知不足。養成讀書的習慣,讓書陪伴你前行,照亮你黑暗的心間。
-
9 # 阿憶的思考
《少有人走的路》、
《心理學與生活》、
《社會心理學》、
《個人形成論》
-
10 # 森林精靈03
首先要明確自己想看哪一方面的。比如諮詢領域,諮詢又可以分為團體諮詢和個人諮詢;個人心靈成長還是,生活中想變得更積極自律,那麼相應給你推薦的書也會千差萬別。
關於諮詢:
《人際歷程取向治療》,這是目前在美國比較流行的諮詢技術,也是我的臺灣老師——吳麗娟老師從美國留學帶回來的精華。本書也是由她及同行翻譯校對的。
《成為一個人》,無論你以後諮詢偏向哪個流派,一定要先讀讀這本書,畢竟在助人前,先讓自己成為一個人,活生生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是對來訪者最大的負責。
歐文亞隆的書,他寫的每一本書都值得一看,《成為我自己》《當尼采哭泣》《媽媽及生命的意義》等。
關於心靈成長:
《生命的重建》
《當下的力量》
《與神對話》
《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遇見你的幸福心靈》
《親密關係》
《非暴力溝通》等等。
關於積極心理學:
這也是當下我們國內比較熱的一個研究領域。
《心流》
《象與騎象人》
《幸福的方法》
《刻意練習》
《積極情緒的力量》
《好人會有好報嗎》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等
-
11 # 心之愛心理諮詢
你好!以下推薦的八本書我都曾讀過,本著科學、實用、半專業角度選擇出來,沒有心理學基礎或對心理學稍有了解的讀者可能起到激發興趣、實踐操作和理論精進的作用。
1.《親密伴侶——愛和婚姻的模式》
[美]麥琪•斯卡夫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謝春波/譯
豆瓣評分:9.5
這是一本關於親密關係的經典之作,揭示了親密關係中到底在發生著什麼,伴侶雙方在遵循什麼樣的關係模式,及其深層原因。
傑出的婚姻心理學專家麥琪•斯卡夫在對200對夫妻的訪談和32對夫妻的深度訪談基礎上,用形象生動形象的語言解析了婚姻關係的模式,為我們提供了一把鑰匙,能讓夫妻們理解婚姻為什麼經常失敗以及如何取得成功。
2.《愛的五種語言:創造完美的兩性溝通》
[美]蓋瑞·查普曼/著 王雲良/譯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豆瓣評分:8.6
《愛的五種語言》值得婚前的戀愛男女閱讀,更值得已婚的夫妻閱讀,在離婚率高漲的今天,這本書實在無價。《愛的五種語言》持續50周出現在《出版者週刊》的暢銷書排行榜上,被譯成20種文字在全球發行,十年間銷售突破了100萬冊。
如果愛情是一則神話,那麼這本書可以使美夢成真;如果愛情是一顆蜜糖,那麼這本書將教你如何防潮防腐,讓愛情進入婚姻永不褪色、永葆如新。
3.《親密關係》[美]羅蘭·米勒/著 王偉平/譯 人民郵電出版社
豆瓣評分:9.5
《親密關係》從一出版,就立即獲得讀者的普遍喜愛,不僅得到專業人士的首肯,更是得到普通讀者的高度評價。作者綜合了心理學多個分支的研究理論和成果,用饒有趣味的論述,總結出人們在交往與溝通、愛情與承諾、婚姻與性愛、嫉妒與背叛等方面的行為特點和規律。
本書內容豐富、語言優美;既注重專業性,有強調可讀性。研究親密關係的專業人士可以從中得到學習和參考;而對於社會大眾來說,只要他(她)想獲得一份滿意的親密關係,都可以從中得到啟發。
4.《家譜圖——評估與干預》[美]莫妮卡·麥戈德里克/著 當代中國出版社
豆瓣評分:9.0
家譜圖(genogram)是幫助我們理解家庭模式(family pattern)的實用工具之一。標準化的家譜圖是瞭解家庭歷史和家庭人際關係的通用語言。
家譜圖中記錄有至少三代家庭成員的資訊和他們之間的關係,可以直觀生動地展示家庭資訊,讓複雜的家庭模式即刻以完整的形態躍然紙上;家譜圖還有助於我們提出種種假設,來解釋臨床症狀如何以家庭環境為背景隨著時間發展而逐漸顯現。家譜圖還可有效歸納臨床記錄,讓不瞭解病例背景的研究者迅速掌握大量有關研究物件的家庭資訊,檢視其潛在問題以及可調動的資源。
5.《情感依附——為何家會影響我一生》
[美]亨利•馬西/[美]內森•塞恩伯格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豆瓣評分:8.6
這本書是關於從嬰兒期到成年早期的發展。作者記錄了76個嬰兒從出生起到30歲的成長。考察他們不同生活路徑的源頭,以及什麼對他們的影響最為深遠。
作者將本書當作一系列的生活實踐故事來進行寫作,做了很多細節的呈現。作為精神分析師,作者會寫作生活的故事,因為這樣才能把作者思考的這些鮮活的人展現出來。精神分析的本質是發展內在的自由,從某種程度上本書實現了一部分這樣的目標——教導如何去養育內在自由的孩子。
6.《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美]羅傑·霍克 白學軍/譯 人民郵電出版社
豆瓣評分:9.2
本書的獨到之處在於填補了心理學書籍和心理學研究之間的溝壑,從歷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學史上最有名的40項研究,並介紹了這些研究的後續進展和相關研究。透過閱讀本書,讀者能以一個專業人士的眼光看待仍炙手可熱的歷史研究。
本書分十個心理學專題,有“生物學與人類行為”、 “知覺與意識”、“學習和條件反射”、“智力、認知和記憶”、“人的發展”、“情緒和動機”、“人格”、“精神病理學”、“心理治療”和“社會心理學”。每個專題選取了4項研究。每項研究的內容包括:題目、作者、原始出處、問題提出的背景、理論假設、研究方法、結果、討論、意義與批評、近期應用和參考文獻。
本書既適合於初學心理學的人,也適合於那些從事心理學事業、應用心理學的人。閱讀本書,不僅能讓人明白什麼是科學的心理學,還能夠為自己所從事的心理學工作找到依據,並能激發心理學的研究熱情,促進更多新的、對實踐有指導價值的研究出現。
7.《弗洛伊德及其後繼者——現代精神分析思想史》
[美]史蒂芬·A·米切爾/瑪格麗特·J·布萊克 陳祉妍等譯 商務印書館
豆瓣評分:9.3
本書全面易懂地介紹了自弗洛伊德以來現代精神分析思想發展的歷史,內容涵蓋了現代精神分析思想所有的主要分支,如弗洛伊德經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人際精神分析等,對各學派的緣起、流變作了清晰的闡述。這是精神分析愛好者入門的必讀經典書目。
8.《我是誰——意象對話解讀自我》朱建軍/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
豆瓣評分:8.2
心靈的領域浩瀚無比,遠不是大海和星空可以比擬。只有更瞭解心靈,我門才能知道什麼是人真正需要的,才能知道如何減少貪婪、仇恨和不明智的行為。更重要的是,瞭解自己的心靈是最幸福的事情,可以讓每個掙扎於心靈障礙中的人,早日走出自我迷宮。
-
12 # JK心理說
《心理學與生活》
推薦理由:
心理學是一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本書貼近生活實際,是一般大眾瞭解心理學、理解人性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質的首選讀物。
本書是一部心理學經典教科書,在心理學界有著極高的知名度。書中的內容生動流暢,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是學習心理學不可錯過的經典書籍之一。
作者介紹:
菲利普·津巴多是美國心理學協會前主席,科學協會主席委員會前主席,斯坦福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他在斯坦福大學教授心理學導論課程長達50年。
理查德·格里格是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心理學教授。在此之前,他任教於耶魯大學,並在那裡獲得了社會科學傑出教師獎。
02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推薦理由:
本書不同於其他的心理學教材,作者用簡練的思維和生動的語言,將“枯燥的”心理學經典研究,變成了一個又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閱讀此書,會讓你感到心理學不再“高不可攀”。
自1992 年首版以來,本書一直是備受推崇的心理學暢銷書,成為世界各地許多大學和中學的參考教材,已被譯為6 種語言,暢銷多國。
作者介紹:
羅傑·霍克,美國門多西諾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在心理學方面有30多年教學經驗。
03
《對偽心理學說不》
推薦理由:
但在書單狗看來,很多“偽心理學”也藉此機會大行其道。
甚至會有人覺得心理學特別“神秘”!簡直就像是特異功能!
比如,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經歷——明明是第一次經歷這件事情,卻感覺這樣的記憶已經存在了!
其實,這個“神秘現象”可以歸結為大腦的“錯誤”。
很有可能是因為大腦,不小心將你現在看到的內容,放到了管理記憶的區域裡,才導致了這種錯覺。
這本書幫我們剝離了籠罩在心理學上的神秘面紗,帶我們瞭解一個真正的心理學。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希望這本理性生存法則,可以讓你不輕信、不盲從,真正做到獨立思考!
04
《身份的焦慮》
推薦理由:
如果要評選這個時代的心理學關鍵詞,“焦慮”很可能佔據一席之地。
為什麼我們這一代人普遍都會焦慮呢?
英倫才子阿蘭·徳波頓在十多年前,就已經看穿了這個問題,並給出了他的答案。他認為,我們對於自身過高的期望帶來了緊張、焦慮的情緒,同時在和他人進行比較的過程中,產生了嫉妒、不平等的想法,也反過來加劇了焦慮的情緒。這就是“身份的焦慮”。
在德波頓看來,克服身份的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降低對自己的期望。
拒絕強加給你的束縛,讓自己擺脫時刻受到他人評價影響的困局。某種意義上來說,減少對自身的期待,和實現自己的期望是一樣,都會讓你體驗到“如釋重負”的快感!
05
《被討厭的勇氣》
推薦理由:
該書講述瞭如何能夠在繁雜的日常瑣碎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真正的幸福。
作為一般讀者,它可以是你接觸心理學自助的第一本書。
你可以不需要任何準備知識,甚至不需要知道阿德勒是誰、他跟弗洛伊德有什麼關係。
很多人覺得,只有當上ceo,贏取白富美,人生才真的開始。其實當我們這麼想的時候,我們就把現在貶低成了實現未來的工具。
然而,就像現在特別流行的一個詞,“活在當下”,現在,卻是我們唯一真正經歷和擁有的。阿德勒哲學特別強調當下的意義,認為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學會自我接納不是自我肯定,不是明明做不到,還暗示自己說我能行,我很強。
自我接納是誠實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礎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
06
《社會心理學》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被翻譯成12種語言,全球800多所高校用作教材的書籍,已持續暢銷10多年,銷量超過600多萬。
書中引用了約5000多項實證研究,每個觀點都言而有據,指明瞭作者和年代,學術嚴謹性強。同時作者的寫作風格生動活潑,讀來輕鬆愉快,讓讀者在快樂閱讀的同時掌握社會心理學的知識。
作者介紹:
戴維·邁爾斯,美國密歇根希望學院心理學教授,國際著名心理學家,美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得主。
07
《烏合之眾》
推薦理由:
本書被譽為大眾心理學的開山之作,以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為背景,透過深刻的觀察、對比和研究,詳細地描述了群體的種種特徵。
作者在書中對群體性格特徵的預測已經得到了後世的印證,具有很高的理論和實踐價值。其觀點不但顛覆了人們對群體的一般認識,還對社會心理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作者介紹:
古斯塔夫·勒龐,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
回覆列表
大多數心理學著作是大部頭的,無趣又充滿了死板的術語,你可能是初學者,我推薦一本有趣而又有很多例項的吧。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美劇lie to me ,一部建立在科學的心理學基礎之上的美劇,主角是doctor lightman,他透過一些人類的微表情就可以看出人們有沒有在說謊,這部美劇一共出了三季,涵蓋了大多數有趣的心理學知識,比如精神分裂,精神病,犯罪心理,當然還有婚姻和職場中的謊言。
我推薦的書的作者就是doctor lightman的原型所寫的,他幫助美國政府和FBI進行了無數次的謊言測試。他就是美國心理學教授保羅·埃克曼,我推薦的書便是他所著的《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