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shton-達拉崩吧lv

    在日本待了三年半,感到在日本遇到的日本人和外國人都比較熱情和真誠。日本基本就是日式的歐美國家,歐化特別明顯,聖誕節感恩節萬聖節,都很火。有一點跪舔歐美的感覺。畢竟脫亞入歐100多年了。

    由於我們在東亞歷史系,學生比較少。但是接觸的日本教授比較多,那些在日本那個歷史圈子的大名鼎鼎教授,都特別好,就是感覺他們對學術的嚴謹和追求精神,特別感動。

  • 2 # 美之星暖通

    日本只要在上班時間(除特殊工種),一般都是穿襯衫打領帶。汽車維修工也打領帶。日本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高濃縮版(30%法華宗+40%儒學心學+30%西方管理學)。這種文化和歐美國家競爭綽綽有餘。但是真正遇到原版中原文化,很難取得競爭的成功。眼看著日本品牌在中國內地接二連三的淪陷,仍然固步自封,確實悲催。(松下,索尼,夏普,東芝不是破產,就是被收購)中國人,特別是中國企業家不傻。他們像觀察小白鼠一樣,看著日本的工匠精神。如果這個精神能提高利潤率,他們就模仿並超越。如果這個精神不能提高利潤率,他們也會使用“工匠精神”這個詞兒,包裝一下自己的產品,借勢生財。沒有任何中國企業家會為了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

  • 3 # 今世傾斜

    垃圾分類。。。

    說真的,這個特別無語,在中國最多給兩類,在日本十幾種!而且不是每天都可以扔垃圾的!你住那以後房東會給你一張垃圾分類的圖解,不過更多時候房東阿姨會主動幫你分類,前天晚上會和你說什麼什麼先準備好。

  • 4 # 歐元4

    日本是法制化民主化十分健全的國家,他們很養生,生活很科學,吃的很講究、精緻,對不起打擾了這樣的話一天能聽無數遍,電梯上從來都是左側通行、右側快速通行,行人絕不闖紅燈,非常有秩序。中華古文化都在日本,很講究禮儀,總說中國是禮儀之邦,我看日本才把這個繼承去了,回國後覺得咱們很多地方很粗鄙。

  • 5 # 持齡

    我是一名女性在日本做針灸工作。在國內病人露出身體很不好意思 用衣服遮蓋很多 在日本事前要換治療服 有大學生女孩子治療服下面不穿短褲 讓我扎她屁股很彆扭 有的男性事前準備好緊身小三角短褲 一副請你大大方方扎吧 我不挑剔你的態度,當時就是一個心情 沒搞反吧 現在習慣了 多虧她們露得多 把肌肉整個走行都顯現出來 我扎針更重視身體整體治療 要是在國內我可能區域性為主吧

  • 6 # 錢二王八

    說日本人刻板的,有點表面。日本人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絕對不刻板。他們會在制度內想辦法推脫他們該承擔的責任。如果沒有制度的,他們會制定制度來規避自己的風險並嚴格遵守。

    但是,已經發生的確實屬於他們的責任的事情,只要證據確鑿,他們會承擔起來。

    1.在規避風險的意識上,他們比我們先進。這跟我們文化中“醜話說在前面”是一個意思。但是因為日本經歷過的經濟事件更多,他們能在處理事情上保持執行這種正確、優秀的經驗。

    這方面是造成刻板印象的主要原因。

    但是,這方面是最不該評價其刻板的。

    2.他們敢於承擔屬於自己的錯誤。

    這點在跟國內同行比較的時候差距很大。國內企業在針對具體事件面臨問責的時候,對方是把自己的責任承擔起來還是會推卸責任很不確定。

    3.日本企業的品質底線。

    在研究產品的配方的時候,不會推出低於自己設計好的品質底線的配方。

    通常來說,一個企業推出過於低質的產品不存在技術難度,難在能夠非常熟悉產品的配方、合理的迎合市場來設計這個標準。

    4.日本人不愛多事。

    事情按照規則處理完了就可以了。他們不會節外生枝,比如:猜測出來的人際喜好、對於別人的失誤不依不饒、對於別人的惡劣態度抓住不放等。

    這種性格他們自己的文化原因,他們文化是壓制個性化的。

    我們的文化雖然開放、包容,但是目前我們的大部分人意識水平還很低,時常對於做事、做人分不清楚。時常會有不恰當的情緒左右做事。

    5.日本人的服務意識。

    良好的服務態度,是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的。

    我們大多數人還把服務與尊嚴分不清楚。對於日本人來說,服務態度只是解決大多數交易本身和具體事件外的所有問題的方式。

    有時候,這種服務意識在國內是行不通的。一味的迎合,會讓別人進一步釋放自己的事件外的行為,會增加很多麻煩。

    6.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尊重。

    這應該是大多數的日本人發自內心的尊重和認可。

    我當年應聘,日本人就問了兩個問題:孔子的故鄉是哪兒?孟子現在的傳人是第幾代?

    日本人很多優秀的地方是他們文化與經濟的共同體現。很多方面是因為他們經歷過了,所以經驗上更加優秀罷了。單從文化上講日本文化一定沒有優越性。

    要講文化,我們的文化一定是可以包含日本文化的。但是,我們的文化又過於厚重,學習吸收理解起來過於困難。這或許是我們未來發展潛力的主要動力,當然文化就在這放著,但是也不一定是你的文化。

  • 7 # A東北大米哥A

    強者為尊、崇洋媚外、團隊的文化。日本人眼中,你只要足夠強大,即使他羨慕嫉妒恨,也是非常尊敬你的。和他們交往,你安排一個美國或歐洲面孔的老外去,往往會事半功倍。團隊精神感覺深入到日本每個人心中了,大到國家是一個團隊,小到工作中一個小組的團隊,雖說日本汽車廠家成本管控很嚴格,但即使質量相同,也絕不會因為你中國供應商產品便宜就放棄本土供應商,他會優先考慮原有的供應商,即使成本會提高。他可能會拉著他們到海外共同建廠來降低成本,也不會輕易放棄他們,因為日本人認為客戶和供應商是一個團隊。為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崛起和復興,真的需要師夷長技以制夷啊!

  • 8 # 塵_天

    1.禮貌,禮貌的有點讓你接受不了,問個路恨不得把你帶到目的地。2.守時,日方董事開車帶我們去某個供應商那,早到了十分鐘,然後董事長開著車繞著廠房外面轉,轉到點才進去,還有拜訪必帶小禮物。3.垃圾,路上很少看到垃圾桶,有的話一般3個起一排分類,最多看到五六個一排,我都不敢扔,因為不懂分類。暫時就想到這麼多

  • 9 # 柴可夫老斯基

    去過一次日本,十分佩服日本人的嚴謹敬業。當時去旅遊,主要接觸是服務類的行業,從計程車司機,公交車司機,售貨員,售票員,飯店員工,都會表現出他們的熱情。即使是不起眼的工作,著裝整齊、禮貌待人都成了他們的標配。

  • 10 # 咖哩驢丸

    作為一個資深動漫迷,也很喜歡日本流行樂的我,對日本文化和這個民族還是很感興趣的。在國內認識一些日本人,也去過幾次日本,感覺日本人有幾個特點,當然這是一個粗略的總結,具體還是因人而異,不過風俗和基本的民族特性還是有點共性的。

    本人性格開朗,不時開個玩笑娛樂一下大眾,在中國有不少同道中人,不過日本人好像不一樣,他們平日裡有點不苟言笑,就算在非工作時間,感覺也兜著點兒自己的情感,沒有想象中那種壓制後的釋放感。不過小館子裡那些喝酒的人看起來快活多了,沒有那麼多禮儀的舒服,他們還是能享受一下生活的。

    日本生活節奏太快,尤其是城市裡的日本人,感覺非常不容易。去過北京上海的人肯定知道擠地鐵的感覺,可是和東京的地鐵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本來已經沒有空間進人了,還是有一個專門推人的工作人員往裡推人,儘管都呲牙咧嘴,不過所有人都很習慣,並沒有面露難色。很難想象這個經濟和文化高度發達的國家如何在狹小的國土中壯大起來。

    關於大家常說的匠人精神,從普通人身上確實不太容易看出來,不過還是能看出點眉目來。除了上文說的日本人比較嚴謹之外,他們對傳統和老的東西有一種特殊的情懷。都知道日本是非常推崇西方文化的。聖誕節等西方節日在日本基本上也成了民眾必過的節日,但是日本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對自己的文化更加認可,絕不會把文化拿來比較,主心骨還是相當硬的。比如中國很多傳統技藝面臨失傳,商業方面更是少有傳承下來的企業。而日本,尤其是有些小地方,經營了50年或更久的小店卻不少,有做天婦羅的,一家三代就炸天婦羅,店面從來沒擴張過,位子也沒有增加過,菜譜基本上都不變,就一個不起眼的門頭,三代人能夠不甘寂寞地將其傳承下去,還是很震撼的。還見過做一種傳統的容納盒子的店,豆腐店,也都時間不短了。

    日本人比較現實,上班族對職位的要求都很高,不甘落後,雖然現在很卑微,但是感覺心裡都住著猛虎啊。還有對於文化碰撞方面,日本也比中國人理智得多。雖然年輕人之間在網上也經常互罵,誰也瞧不起誰,但是日本人不太會因為本民族的人推崇外國而內鬥,中國人果然還是內鬥的老祖宗,對自己人最狠。

    最後,再說一下愛國賊群體和噴子群體。這兩個群體全世界都有,尤其是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國家或經濟發展速度遠高於國民素質發展速度的國家。日本也有噴子,不過這些所謂的噴子是對外的,而中國的噴子是對內的,只會噴自己人,他們愛國的表現手法就是透過批判其他的中國人來表現自己的愛國,其實呢,都是些生活中的失敗者罷了,這一點,中國噴子要好好向日本噴子學習學習。

  • 11 # qzuser203196520

    我就坐著遊輪去日本玩了兩天,文化內涵什麼的看不出來,我就談談從觀察到的現象裡發現的一些事情。

    先說感觸最大的吧,那就是日本交通人的文明程度。適逢國內也正在轟轟烈烈的搞禮讓行人活動。我就說說。日本的小車開車都很守規矩,當時去的是福岡和長崎,也沒發現亂停車的,也沒加塞亂開的。

    最最突出的一點,他們會停車等行人。有次我和我老婆站路口看路標,有輛車綠燈了也沒走,我和我老婆趕緊尷尬的回頭就走,等那車走了我們才回去看路標。同樣的,在日本也很少有人會站在路口沒事不過馬路。因為那樣子,人家車子只能等你。

    換成在國內,先是車流量比較大,隨便等幾波行人,路可能就堵了。另外一個很大的差距就是,行人的素質差距。國內闖紅燈的,站人行道發呆的,玩手機的,等個紅燈還站人行道的,到處都有。這無形中加重了國內擁堵的情況。

    然後是日本街道的乾淨程度。國內經常看見環衛工人掃馬路,但乾淨程度還是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更何況日本街上都沒發現掃馬路的人。至於廢紙塑膠瓶之類,那基本就是看不見的。

    而且,正好遇到一位鏟屎官出來遛狗,狗狗拉完了屎,鏟屎官還會拿紙包好了帶走。換成國內,到處都能遇見狗屎。

    還有就是日本的電車和公交,首先是大家不會擁擠。然後是隻要有人需要下車還沒下,電車就不會走。另外只要站臺有人等車,電車也不會走。所以,去日本沒事千萬別站站臺發呆。

    國內的公交咧。哎,跟公路賽車似的。不吐槽了。大家自行感受。

    還有就是,日本所有上班的人都會西裝出行,無論男女。而國內,穿西裝的不是騙子就是推銷的。咳咳,這個觀念至今也還沒完全消除吧。

    別的暫時就想不出來了,總結來說,日本的文明程度,城市的整潔程度,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

    別說我崇洋媚外,羨慕小日本,我只是就事論事。有的地方確實有差距。

  • 12 # lawson8899

    垃圾分類,衛生間的人性化設計,自動販賣機的普及,這些小細節絕對會讓你感到震撼,而且全部是國民化,日本人的醫療,教育,國民素質,還有兒童的獨立能力,真的咱們和人家的差距太大了,以前總以為現在生活好了,比以前強太多了,就覺得自己步入發達國家了,見了真正的發達國家才知道,發達國家發達的不僅僅是經濟體制,而是全面的發達,真的希望我們國家加快發展,爭取早日步入發達國家行列!

  • 13 # Tink-Liu

    有一朋友,在日本叫了一個小姐,然後後悔了,不想幹了,就想給錢讓她走人,結果人家不走,不走的原因是“我接到了這個工作,拿了你的錢,我就一定要完成才可以。”結果這事一直搞到他老婆購物回來,然後導遊一頓解釋,一頓說,終於走了。然後他們兩口子在房間裡,叮咣一頓打。

  • 14 # 自由在1984

    不問政治,只看文化。來日本之前,日本是《東京愛情故事》裡的忙碌,是《白夜行》中的灰暗,是村上春樹筆下的無奈與哀愁。來到日本之後,這裡真實的讓人產生懷疑,懷疑中又感嘆它如此真實。

    一、自律與秩序

    1、自律——乾淨的國土最體現民族的自律

    初到日本,在走出機場的那一瞬間,被這個國家的乾淨程度而震驚了。

    深秋時節的日本,走在路上幾乎看不到垃圾桶,也沒有國內隨處可見的環衛工人,馬路上除了偶有掉落的樹葉之外,沒有任何人為丟棄垃圾的現象,所到之處,都像剛被清洗過。日本的垃圾分類在不同的城市可以細化為幾十種甚至上百種,在日本垃圾是一種資源。

    每一個人隨身都會帶著包,把產生的垃圾放在包裡,回家進行清洗分類,之後才可以按不同的時間放在固定的地方,等待專門的回收。

    從小學生到老年人,全民的自律讓日本國土無論是街頭鬧事還是僻巷山野都展現出非同一般的乾淨。

    2、秩序——日本的夜晚只有月光還有交替亮起的交通燈

    不同於我國的城市夜晚燈光通明的璀璨,日本的夜晚只有月光靜謐地籠罩著這座島。

    夜晚街上交替亮起的交通燈所見證的日本,與白天是無差別的。

    每一個路口,行人和車輛都在看著交通燈的指示出發或停駐,即使你的周圍空無一人。沒有打破規則的僥倖,也沒有破例優先的狡黠。

    夜晚獨自走在路上抬頭看見閃爍的星光伴隨著溫柔的月光,那一刻即使身處黑暗之中,竟然不覺得害怕,安全感原來並非來自於耀眼奪目。

    二、尊重與傳承

    3、尊重——人與自然的共容是最高階的尊重

    行走在日本,有時感覺就像行走在一座童話鎮。

    乘坐郵輪穿過東京灣,耳畔的風吹過彩虹大橋發出聲響,就像在講述這座島上最動人的情話,海面上星星般成群的海鷗,它們不時地飛起,劃過鏡頭,唱著自由的歡歌;

    奈良公園裡乖巧的小鹿,有的在湖邊悠閒飲水,有的靠近人群追逐嬉戲,有的如樹深時見鹿,隱沒在樹林裡;鹿與人類彼此親近而疏離,不打擾是最溫柔的相處;

    合掌村邊綠色河流在陽光下像清透的寶石,村落仍然是他們最初的模樣,近在咫尺的是層林盡染的山巒,這裡質樸、清新、原始,一如一顆遺世明珠。

    這就是隨處可見的日本風光,城市像一座花園,沒有一處裸露的土地,這裡有人,有樹,有花,有草,有鳥,有松鼠……村落像穿越回過去,彷彿從未變過,安靜的座落於山腳下,鮮有人來似的歲月靜好。

    這裡人不像主宰,與所有的生物一起共享自然。

    4、傳承——這裡的建築記憶著唐朝長安的神韻

    淺草寺塔的斗拱與飛簷,在落日餘暉中交相輝映著方塊文字;

    建仁寺在鏡頭下的那一幅大唐庭院畫卷般的園林風景;

    莊嚴華麗的平安神宮紅柱碧瓦,對稱巍峨;

    秀麗的花見小路,旁枝錯節風情萬千;

    輝煌歡快的平等院鳳凰堂,還原著敦煌壁畫中極樂世界的淨土;

    鏡湖池畔耀眼的金閣寺融合著禪宗佛殿的神秘;

    行走在京都,這裡仍然是古老的平安京,有一瞬間你會錯覺這是風雅的唐朝。

    傳承是最深刻的銘記。

  • 15 # smile159072451

    禮貌,買一個冰激凌也鞠躬,不停的感謝。垃圾分類,日本街頭基本看不到垃圾桶,一個飲料瓶要瓶蓋,瓶子上的塑膠薄膜,瓶身,三個類別分開。許多地方不能抽菸,街上沒有菸頭,而且街上有人巡邏,發現抽菸的立即罰款。日本廁所都有衛生紙,根本不怕沒有紙的尷尬。

  • 16 # 王一原

    1. 日本大街小巷都是扭蛋機,成田機場往地鐵站去的電梯下面有一大排,邊上豎著告示牌「把你的零錢用掉吧」,我朋友每次從國內回日本都要在這些機器上花費好幾千日幣:)哪兒是零錢啊

    2.日本的垃圾分類煩而複雜,每個區市的要求各不相同,一般公寓樓下都會有一個小小的垃圾場,我家樓下一般會按可燃/不可燃/塑膠瓶/玻璃瓶/易拉罐分類。最近公寓裡突然住進很多中國人,管理員貼心的準備了中文標識,可是翻得比機翻還過分…(圖中 空き缶=易拉罐)

    3.日本人其實挺愛看書,電車上經常也能看到有人捧著一本書,另外什麼內容都能出書,比容教你如何使用iPhone

    4.國內看電影常常外帶,有一次坐在隔壁的阿婆突然掏出飯盒吃起了飯,旁邊的我一臉懵逼…日本人在影院購買小食率還挺高,標配就是爆米花+可樂,來日本之後才知道原來還有人吃鹹的,我愛吃甜的…

    5.棒球是日本的國民運動,擊球中心在日本也隨處可見(好像也沒那麼多),我常去的那家是18球/300日元,經常可以看見穿著西裝的男男女女來揮杆,可能是工作壓力太大了

    6.日本很愛福袋,不要以為只有商店喜歡搞福袋這一套,我們圖書館也愛

    7.日本人愛吃甜食的人非常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零食也以巧克力、餅乾居多。直到有一天我在超市裡看到了草莓蛋糕味的炒麵,這個國家…厲害了

    8.喝的也是,常常有新奇飲料出現。之前在學校的販賣機買到了…可樂味咖啡…口感…嗯

    9.工廠見學在日本非常普遍,工廠、機場、商場、公司、警察署等等。北海道的白色戀人工廠可以隨意去,還有餐廳,甜點還不錯

    10.日本的KTV,普遍破舊設施老。每次回國去唱K,都要拍照拍影片回來給日本朋友看:)高大洋氣上檔次

    11.日本的路口、人行道前都會畫白線,所有車都會減速駛向白線,再在白線前緩停一兩秒,以防交通事故。車都會先讓人,被讓的路人都會微微鞠躬跟司機示意感謝。白線如下圖(不好意思,強行出鏡,沒有更合適的白線圖了哈哈哈哈哈)

    12.日本人在小細節都很用心。學校的清潔工裡有一批智力有問題的人們,他們看見我們會主動打招呼,會很陽光地對著我們笑,會在洗手間裡放上一張卡片,上面寫著“我們打掃過了”

    13.日本的啤酒罐都還挺好看的

    14.日本人很愛搞活動,便利店一直有集貼紙換東西的活動,我家的碗都是集貼紙從羅森換的…最近可口可樂出了蝴蝶結包裝,中獎的話抽出來的絲帶上會有一串程式碼,就可以上網輸碼換獎品,今年的獎品是限量100萬份的蛋糕。歐氣的我:)噢對了,之前還中過兩張可口可樂的購物卡

    15.日本人很愛手帳,我們學部還自己出了手帳,每年開學送給學生

    16.日本的大學幾乎都有自己的周邊,以文具用品為主,涉獵服飾、日常用品等

  • 17 # 讀日本

    首先不得不讚嘆的是日本任何地方的公共廁所都乾淨得可怕,在商場中就不用說了,乾淨沒有異味,設施齊全,紙、一次性馬桶墊紙、洗手液,等等應有盡有。現在很多國內的大商場也能做到這樣。

    但是最讓我震驚的是我當時定了一個長途巴士,巴士途中會有休息,在休息站的時候大家都去買一些吃的,去衛生間什麼的。

    因為在國內對這種高速公路服務站衛生間的印象都是十分髒,味道也......但是日本服務站的衛生間極其乾淨,剛才說的那些公共用品都十分齊全。而且當時是冬季,馬桶還是可發熱的,並帶有音姬功能(就是可以放音樂,女生上廁所的時候點開,避免周圍的人聽到自己上廁所的聲音尷尬)。

    還有就是日本的街道的乾淨程度,因為當時去日本主要待在京都,京都真的是一個非常乾淨、古樸、典雅的城市。大街上也沒有什麼異物。

    便利店前的垃圾桶也有分類,有專門裝瓶子的、專門裝紙的、專門裝不可燃物的,等等。

    去大阪的時候倒還好,感覺回到了國內,路面上整體也很乾淨,但是也會有稍微破舊髒亂的地方,路上的人也會普通地闖紅燈......

    還有就是乘坐日本公交車的時候,司機都統一著裝,還戴著統一的帽子。給我最大沖擊的就是公交車司機真的非常耐心,態度很禮貌溫柔,京都的巴士是下車付款,定額230日元,每一個人投錢下車,司機都會輕輕地說——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謝謝)。每個司機都會有一個麥,每到一站都會報站名,然後提醒大家車停穩了之後再移動下車,就算你慢了一點,他們也會溫柔地說不著急,小心一點。反正整個車程下來他都不斷地在說話......

  • 18 # 西丹在日本

    1、不懂變通。這方面日本人簡直要把我逼瘋。有一次要去機場趕路、酒店的大堂在七層、退房得去大堂在機器上辦理。我住五樓、一樓是餐廳。我不小心把卡帶了下來、就跟一樓服務員說能不能把卡交給你。服務員墨跡半天也不說不行也不說行!我又說一遍我在趕飛機、她說她要給樓上打電話、我等打完電話告訴我還是不行。氣得我直奔電梯、簡直無語了!

    其實房間裡根本沒有可消費的、就是交一下卡的事情。刻板的要死!

    2、說話很曖昧!朋友關係也好、還是上下級、或者客戶關係、總之日本人說話特別曖昧!一說「けれども」之類的我就得等半天、等他曖昧完了說出最後一句“行與不行”。簡單直截了當根本不可能、也不合乎規矩!而且官僚裡這種特別噁心、明明可以先拒絕你、他們就得說我去確認一下、這一確認你就得等著、著急?sorry、我在確認、等著吧!等他確認完告訴你不行、你的時間白白浪費了!

    3、過分的客氣、各種禮節太繁瑣太多。就算是很熟悉的朋友了也得說無數次謝謝、sorry、失禮了、託您的福之類的、總之絕不能撕破那層禮儀的紗布。好處呢、你跟誰都客客氣氣、和和氣氣的。壞處呢、你跟誰都客客氣氣地、到最後都是利益關係、沒有什麼真正交心的。我有個日本乾媽、對我還挺好的。但能認我這種大大咧咧的人做乾女兒、估計她肯定下了不少決心。她不會天天聯絡我、但會在我最需要她的時候始終出來拉我一把。還是挺幸運的。

    她就跟我說、你要多學一些敬語、日語敬語說好了對你的工作有幫助。其實我們明白她的意思、她是希望我更好的融入到日本社會、日本人說話非常有講究、有時候一句話就能看出來你的層次。反正我太討厭他們這種過度的客套了、累!

    4、太慢!慢工出細活兒這話雖然在理、但現在同樣的事情交給中國的公司和交給日本公司、進度能差出一個太平洋!太慢了。當然歐美國家也很慢!我覺得這個其實跟我們的發展速度也有關係、國內做事情講究效率、日本講究品質。但是吧、有些溝通一下就可以解決的事情根本看不到品質的。急性子在日本會被磨的什麼都沒了[捂臉]

    5、不是全日本人都很乾淨。這件事兒得這麼說。政府很乾淨、政府要求很乾淨、但國民個人生活就未必了。我們有時候去看房、有些日本人家裡真的超亂。東西真的超多、感覺都捨不得扔那種。衣服到處都是、我覺得日本人太喜歡買衣服和一些餐具了。有些日本人家裡的餐具足夠擺一個小一百人的酒席用了。

    6、太愛洗澡。日本人問你洗澡了麼?千萬別驚訝、這就跟北京人問你吃了麼?一樣的平常。他們非常喜歡洗澡、而且非常在意每天的衣服。如果一個男人連續兩天穿同一件襯衫、同事就會懷疑他前一天沒回自己家住。

    7、美髮理髮太貴了。這個真的是比國內貴出了好幾個級別。我在國內洗剪吹80元算很好的了。在日本起碼要200起步、如果洗剪吹一起得三百起、好一點的地方要六百起步。留學的時候就怕貴就剪短了、後來慢慢留長、在日本留學三年就剪過三次頭髮。

    8、這個跟日本人關係不大。經常會遇到在日本電器店或者藥妝店打工的中國人。有些是留學生。去年發生一件事兒讓我特別惱火。日本電器店一般不設垃圾桶、但你手上如果喝過的飲料瓶、結賬的時候店員會幫你扔到他們櫃檯裡面的垃圾桶裡。而且一般態度都很客氣的。當時我陪兩個客戶去買電器、服務員是中國人、她當時看到我們在說中文服務態度立馬降了3個級別“你要這個是吧?這種在中國就沒問題!要幾個?”我當時感覺就是突然回到中國菜市場。對我倒無所謂、我倆客戶都是父母年齡差不多的人、小姑娘就這麼毫不客氣的操起了國語。我心想小女孩兒不懂事、算了。我就跟她說“不好意思,這個瓶子可以幫我收了麼?”她立刻語氣特別不客氣的說“我們這兒不收客人的垃圾!你自己拿酒店去扔吧!”我按耐住心裡的火、很客氣的說“你們不是可以幫忙收了麼?別的店都有這個服務哦。”她又大聲說了一句“我們這兒不行!”我說“不行是吧?!”然後轉身去了櫃檯另一角,用日語對日本人服務員說“不好意思,可以幫我收了麼?”日本服務員笑眯眯的說“哦、好的、不用客氣!”然後我走了過來看著她的嘴臉、對她說“小姑娘、你就這樣對你的客戶麼?我們中國人就不是客人了麼?就不能受到你跟日本人一樣的服務麼?”她還在狡辯我們就是不能收垃圾!我實在太氣憤了!這時好像是領班一樣的日本人走過來問怎麼了?我就對她說“請你好好問問她、到底犯了什麼錯。我對她的服務態度非常不滿意!”。我相信她肯定會被日本人批評!但我更希望她能明白、在別的國家、中國人更應該尊重中國人、而不是跪舔日本人、對自己的同胞卻跟欠她一百萬一樣的嘴臉。

    希望這個故事能夠警醒在國外打工的所有華人、我們在國外首先要自己人尊重自己人、而不是在外國人面前自己人不尊重自己人。這樣外國人就會更看不起中國人的。

  • 19 # 愛嘎小G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像日本人喜歡排隊,有良好的秩序,待人有禮,街道乾淨整潔,垃圾分類等等,這些已經是大家普遍瞭解了,也不能算衝擊。

    在文化方面,讓我感到最震驚或者說最不能理解的,還真有一件事…

    畢業工作後,某天和部長下班一起去スナック(小酒吧,帶有陪酒女的那種,但不是可以開房的那種)喝酒,叫了一個陪酒女,大家一起聊天,喝酒,女的也很漂亮特別能說。聊的很嗨…也知道了她晚上做陪酒只是兼職,白天是某公司的OL,收入也不低的。後來我們問她,你為什麼做“這種”工作,她就很不解的回問我們,你們為什麼管我的工作叫“這種”工作,她說我不偷不搶,不做壞事,這個工作我很喜歡啊,可以喝酒,聊天,認識很多朋友,憑本事吃飯,為什麼要這麼問?

    日本的這種スナック小酒館陪酒的是有法律和行業規定的,客人不準帶小姐出去,也不準動手動腳的。客人如果動強,媽媽桑是可以報警的,如果小姐跟客人出去被其他的店知道了,同樣會受到其他店的排擠。但潛規則裡就是陪喝酒拉拉手,摟摟腰,小摸摸這種是不會被禁的,不被吃點豆腐我為什麼要花10倍的價格來找你陪喝酒呢?(我自己買瓶喝不香嗎)

    而在她們日本人眼裡,這種只是職業,而且很受她們歡迎,但在我們國人眼裡,或者說我比較傳統,在我眼裡,是不太能接受這種職業的,這種畢竟吃的是青春飯,如果養成了揮金如土的惡習,到老了又如何保證衣食無憂呢?嫁入豪門的"幸運兒"有幾人,剩下的又該何去何從?還是那些懂得如何累積資本和人脈、踏實肯幹的女人聰明些,人事倥傯,驕奢不可取……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 20 # Yiboyibo

    第一印象就是乾淨,全民都很遵守規則,不亂扔垃圾,都是自覺的。看看我們這邊公務人員上街掃地站崗,那邊還是丟的到處都是,騎車的搶道亂停簡直不要太亂。強制性創文創衛,檢查過後該怎樣還是怎樣,一點效果都沒有。日本他們在外面真的都是安靜的有秩序的。我們什麼都要搶第一。明明有斑馬線在那裡,就要超線停,也就是現在開始管制禮讓行人。不是抓到要罰錢有幾個會禮讓的。真的有煩到,素質教育一定要從小抓起,家長的言行也會影響到孩子。所以我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挽回愛情需要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