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國明2016
-
2 # 詩詞娛樂
中華民族,是指古來生長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各族人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愈來愈興旺繁盛,目前人口總數佔世界人口的25%左右。
提問者講,中華民族雷打不倒,火燒不滅,風雨不垮,是個形象比喻。指華人民無論經歷何種災難,依然能堅強地生存並壯大起來。這反應在我們民族基因之強壯、民族生產力之進步、民族凝聚力之強大等諸多方面。
一,重視生育,是人口繁盛的基礎。尤其進入父糸社會後,傳宗接代是每個男人的使命。這使得家族香火不斷。集合成人丁興旺的部落、國。
二、戰爭消滅人口,但戰勝方以掠取人口和土地為主。
三、如果不是內戰太多太殘酷,華人口和疆域更多更大。盤點歷史,與外部戰爭相比,內戰死損人口數量十分驚人。
四、不管任何朝代的開放,都使得中華民眾的種子播灑四海,有效改變了外華人口結構和人口基因。
五、人口繁洐而生成的文化影響、生產力影響十分有效。
篇幅所限,大致寫一個輪廓供批評
-
3 # 舊事舊人歷史說
多難興邦:中華民族鋼鐵一般的脊樑。
這位作家的這樣一句話,與元代劇作家關漢卿這期悲劇名著《竇娥冤》中的一句話十分相像,頗有異曲同工之妙。現摘錄如下,一共讀者比較:
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鑽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如果說作家唐國明說說的那一句話是形容整個中華民族,那麼關漢卿先生的這一句話則是形容的,是每一個具有兼任優秀品質的中華兒女。為什麼中華民族是這樣一個“雷打不倒,火燒不滅,風雨不垮的民族。”就是因為中華民族優秀兒女具有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爛的銅豌豆精神。
魯迅先生摘其一篇著名的文章《華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很鮮明地指出,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正是有了這樣的一段脊樑,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屹立不倒,久經風霜而容顏不改!
從春秋戰國的大動亂,到五胡十六國的大分裂,再到宋,遼,金,西夏多政權並立的局面,中華民族雖然幾經分裂,但最終能以一統之事屹立在現當代世界東方,無論是漢族,滿族,回族,蒙古族,壯族還是以及中華大地版圖內其他的少數民族都能以中華民族的整體事態和諧的處在人類族群當中。正是因為華人的脊樑,中華民族兒女的脊樑讓我們自信挺立!
從漢武盛世到貞觀之治再到康乾盛世,華人在漫長的歲月中經歷過無與倫比的輝煌歲月,也經歷過諸如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及抗日戰爭這樣艱難困苦的年代。無論是在輝煌的歲月裡,還是在艱難困苦的年代裡,中華民族始終是中華民族!
溫家寶總理說:多難興邦。誠哉斯言!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年,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兒女團結起來共度難關的勝利之年!我相信,歷經這麼多風風雨雨而從不面不改色的中華民族,一定會戰勝疫情,渡過難關!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中華民族加油!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加油! -
4 # 漠漠孤煙籠翠微
唐國明寫的還真貼切,漫長曲折的歷史證明了我們民族的堅韌,既雷打不倒,火燒不滅,風雨不垮。我們中國這片幅員遼闊的土地,以及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我們,是從炎黃到現在,我們經歷了多少苦難,多少戰爭,我們不但沒有垮掉,我們卻更加堅強。因為我們有文明的文化思想,這種文化思想不斷的隨著社會的進步而完善,以至於經歷革命而創新,她符合人類的文明生活,當下的疫情,世界上唯有中國處理得好,這就是最好的說明。
我們的民族越鍛鍊越堅強!
-
5 # 日月當明
中華民族有血性!血氣!血骨!血脈!血統!血緣!代代傳承,淵遠流長!
誰辱我民族必恨之記之!誰欺我民族必反之抗之!誰害我民族必恥之殺之!誰侵我民族必以血還血以牙還牙!誰毀我民族家國必戮之誅之!誰損我民族家國尊嚴必對誰口誅筆伐!華人的脊樑頂天立地!華人的精神震天地泣鬼神!華人的傲骨捍五嶽衛乾坤!華人的氣魄雄偉陽剛正氣!華人的血脈一脈相承!華人的血統萬壽無疆!華人的血緣如黃河滔滔長江湯湯源遠流長!
回覆列表
唐國明:我們中華這個民族,是一個“雷打不倒,火燒不滅,風雨不垮”的民族
————————————————————————————————
中華民族在這些長城的鑄造下,逐漸形成了居安思危、奮發圖強、全眾以德、安和天下的精神人格,也可以說成了一個思危奮發圖強、以德安和天下,“雷打不倒,火燒不滅,風雨不垮”的民族。竟因為我們是一個這樣的民族,而使得我們中華文明是至今世界上從沒有中斷過,而綿綿延續、繼往開來。而支撐這種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就是來自於時刻思危奮發圖強、以德安和天下主要以耕讀狩獵放牧勤勞勇敢、求真務實的中華子孫。
————————————————————————————————
(本文作者唐國明)
————————————————————————————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紅樓工匠、作家唐國明作品:《我們這個民族》
————————————————————————————
++++++++++
(一)、
++++++++++
在這片土地上,我們中華民族來自於不同文化不同膚色不同人種,甚至不同地域不同國家與文明匯合而成的一個多元民族。尤其偉大的大唐帝國表現得更為典型。也只有這樣以“共和”方式組成的民族國家才是開放的多元的強盛的有活力的有能力共同實現偉大夢想的民族,也只有這樣胸襟的“共和”民族與國度才是一個有活力有發展動力的國度。也只有這樣“共和”群體創造的文明才是一個生生不息有活力不會中斷的有強大生命力的文明,也只有這種有強大生命力的文明共同構築的長城,才是一道永遠不會倒下的長城。也只有這道文明長城衛護下的長城民族,才會時刻不忘居安思危、奮發圖強,不忘不斷強大繁華自己的家國,“以德安和天下”地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
翻開我們的歷史我們就明白,我們的中華開始於各類民族的部落戰爭,透過戰爭與其他的方式不斷進行融合分裂融合,使各族的血液在這塊大地上交融,各種文化在這塊大地上傳播碰撞,各種智慧在較量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最終成就了中華文化,也形成了有中華特徵的中華民族。
以前把中華歷史文化規範為漢文化,不過只是習慣叫“漢文化”而已,漢文化不是由漢家一族創立的文化,而是中華這塊大地上許多民族的文化經過一個自然融合、刪取淘汰過程後自然形成的文化,這個過程今天還在進行。而漢族,只要懂點歷史的人就知道,起初的漢族也是由許多少數民族組合形成的族類。如今的中華960多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也是通過幾千年的民族融合戰爭而形成的結果。有人追問過,為什麼中華文明是世界幾大古老文明中唯一不斷的文明?是因為中華文明是一個從來沒有中斷過與時俱進更新的文明,不斷有新鮮血液注入的文明。在中華版圖上,曾有過許多個由少數民族主政的政權。他們雖然最後仍是用儒家文化為政,但他們民族的一些適合於這塊大地的文化也注入結合了進來。使得中華文明就如同一條河流一樣,一路前行,不斷有新的水源注入,使得它永不幹枯,只會越流越寬廣,越往前流越生命力十足。
到底是文化選擇了人類,還是人類在選擇文化。文化是人類創造的。人類創造文化,就是希望尋求到一種最適合自己本民族的文明。尋求到了,我們的大地就能生長出豐富的供養我們自己的食品。我們只要遵循事物各自的規律,讓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發展自己,我們就會一步一步的達到那種安居無憂的逍遙境界。
我們內心渴望能生存在一個“安寧”的國度,希望不斷地出現那“無為而無不為”已達“逍遙”境界的“大人”,更希望不斷湧現出能“立功、立德、立言”“治國、齊家、平天下”影響我們的君子,使我們不斷延續我們自己的文明,守著自己的本分,看清無常的世事。
不管是“道”,“儒”,還是佛的“空”,都抵達了一個共同的目的,像三面牆圍繞了一個開了正門的院子,那牆中的門上寫有:“奮發耕讀、天下安和。”
我們就是這樣在既封閉又開放,既固守又包容,既堅韌又柔軟的陰陽宅裡延續著從沒間斷的中華文明。我們華人永遠處在既用牆防著你,又開門迎著你的陰陽心態打理世事,又永遠一手陽硬一手陰軟地管理著自己的家與自己的事業。同時一邊以龍虎之剛威懾八方,一邊又以鳳凰之柔安和四鄰;也以我不侵犯你,你也不要侵犯我,各自以牆為界,來可以守,出可以攻的長久相安無事的處世觀面對著天下,嚮往著追求著共富同裕、安居樂業。尤其說中華是一個保守的民族,不如說是一個極為開放包容的民族。
對於我們這個具有民族文化象徵意義的長城,它只是中華民族以牆為界長久相安無事的一種心態表現,一種心理情節而已。
++++++++++
(二)、
++++++++++
自從盤古開天地以來,可以說我們的祖先就開始追求著天下安和,從而歷經滄桑,而發展出了耕讀齊家、安和天下的家國文化。回味中國幾千年,從三皇五帝始,到東周西周,人民不是處在自然的災難裡,就面臨著禮崩樂壞的戰亂。一向強調禮制的周朝,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為了追求天下安和,為了安和天下,各士大夫與讀書人四處奔走遊說,宣揚自己安和天下的思想。於是自從周易誕生後,表達諸子思想的散文出現了。到秦朝統一六國,再到漢朝,天下似乎安和了。為了追求更鞏固的“安和天下、天下安和”的思想,自西漢董仲舒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使孔子的思想一直延續至今,甚至影響到東南亞,以致如今的世界。
而邊塞長城,可以說它不但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戰爭紀念碑,更是中華民族居安思危奮發圖強,追求天下安和的象徵。也自類似長城一樣的防禦工事誕生以來,人類就開始實驗各種安和天下的法子。不管王朝興了衰了、替了換了,都萬變不離其宗的在為天下的安和而奔波、絞盡腦汁,在不斷探索如何使天下安和。同時也有一大幫人文學者為此思想一生。以及人文與科學的精神也得從安和天下出發,去達其天下安和的目的。
不管怎麼說,開啟歷史的所有頁數,中國很難找到傾一國之力去侵略別國的歷史,倒是常受別族的侵略與統治。不管哪個家族主政,包容融入了多種文化的漢文化最終把它們“安和”成了自己的文化歷史。所以我們不管是誰來過這塊土地,但他們只不過是我們“安和”文化的一個過客,追求安和天下、天下安和的漢文化永遠是主人。
一直追求奮發圖強、天下安和、安和天下的中華民族,一直以龍與鳳凰為圖騰的中華兒女,面對自己的家國以龍的態勢居安思危圖強奮發,面對世界人類以鳳凰之慈心全眾以德安和天下。這不但代表了中華民族天下安和的心願,也代表了世界人民安和共處的心願。也可以說,圖強奮發、安和天下、天下安和是世界各民族共同心聲。
中華民族一直追求的夢想是一個“安和天下、天下安和”的偉大夢想。這是自從華夏民族誕生以來一直從過去追求至今永遠沒有變過也一直在追求的夢想。我們的民族是一個一直以圖強奮發、安和天下追求天下安和的禮法民族。
如果從古物與文學上去體會奮發圖強、安和天下、天下安和的情懷,我們更應該從長城與《紅樓夢》著手體悟。像龍虎一樣的長城、如鳳凰一般的《紅樓夢》在警示我們:思危奮發圖強,以德安和天下。
++++++++++
(三)、
++++++++++
如今的長城就如同曹雪芹寫出的百回《石頭記》,最後因各種原因以脂批的形式東幾回西幾回地散落在民間似的散落在荒山野嶺裡。而曹雪芹寫出的百回《石頭記》也如當今存在荒山野嶺的長城,在寫完後,大致前八十回以脂批形式散失民間,八十回後據我的考古式閱讀,發現被粉碎在程高本《紅樓夢》後四十回中。它們都集中了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古老的智慧與傳統,也似乎它們有著形式相同近似的命運。所以說長城是寫在大地的《紅樓夢》,《紅樓夢》是修築在墨香黃紙裡的長城,它們都期待著考古修補復原。
對於修補復原的意義何在,它的意義是無窮的。如果非得說出一部分,長城與《紅樓夢》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與象徵,也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的兩盞警示燈。我們應該盡到我們自己的一份責任與力量讓一部寫在大地與寫在紙上的《石頭記》完整的奉獻給後代子子孫孫。
紙上長城《紅樓夢》是以一個只知道講排場、擺闊氣、顯奢華、圖樂子,過度溺愛孫子孫女的老太君;一個懷“安和”的情懷安和著大觀園眾紅顏的男子賈寶玉;幾個寄人籬下心懷“零鄉”之感的知己紅顏;一幫深懷居安思危奮發圖強心氣的姐妹;一群命如紙薄,命系懸絲的丫鬟;一夥只管盡興揮霍祖業,今朝有酒今朝醉,享樂過日,坐吃山空,不事前程的男人構成的家族群體,共同畫寫了一幅“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史詩影象;如同雄偉的萬里長城與圓明園被劫後的廢墟一般,警示後人不管處如何境況,必時刻以思危奮發圖強的精神,以德安和天下的情懷處世為人,來避免家敗人亡的命運。
所以把《紅樓夢》比作為中國的文化長城,是再恰當不過的事。可以說,曹雪芹修築了這道文化長城,卻被當時皇權文化政治損毀了,而脂硯齋們為了這座面臨毀滅的長城在脂批中不斷道說著《紅樓夢》創作的真相與八十回後的意圖與本來面目。也是出於皇家的需要,高鶚程偉元又編出了一百二十回《紅樓夢》,重構了這座《紅樓夢》長城,而把曹雪芹原一百回《紅樓夢》掩藏在一百二十回的長城城磚中。後人又似發現挖掘一般,這兒發現挖出幾回,那兒發現挖出幾十回脂批《石頭記》。最全的脂批《石頭記》庚辰本,也只七十八回,缺六十四回與六十七回。六十四回是在其他本里找到了,六十七回雖然在其他本中找到,但久讀之確實是人家在殘片中填補而成的。
發現的這些脂批本《石頭記》,再經人整理校對,終於有了前七十九回的真面目。這八十回的出現是不亞於近人對一些自然完整的長城遺址的發現。到我從程高本後四十回發現曹雪芹原筆,搬出曹雪芹的城磚,移去程偉元與高鶚增添的石頭磚瓦,用萬年灰重新修補復原出了《紅樓夢》八十回後的二十回,同時用各種版本,度曹雪芹真意真韻又修補復原好了第六十七回,重生校訂了剩下的前七十九回,而新編校了百回《紅樓夢》。可以說,我已經把《紅樓夢》這座曹雪芹建築的長城修復了。使百回《紅樓夢》這座長城終於完美完整。
八十回後二十回《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在海內外產生影響後,在越來越多的肯定聲裡,我慶幸我的職業是作家。如果我是持學術思維與學術偏見,我想這道曹雪芹建築的《紅樓夢》萬里長城永遠會修補復原不好,永遠會被那些離題萬里不正常的學術思維殘廢在荒山野嶺之中。
如果“紅學”研究不再回歸到《紅樓夢》文字本身,貼近《紅樓夢》本身的真理,“紅學”就會被時代與讀者拋棄,會被人看成是一場鬧劇與笑話,“紅學”就會再也沒有生命活力,而會成為一個虛假的殭屍,從而無辜死亡。尤其把時間浪費在風馬牛不相及的爭論上,不如回到《紅樓夢》這道長城的本身上,挖掘其文學上的價值及其對世界的貢獻,重新用新的思維方式與新的語言詮釋《紅樓夢》本身散發出的真義,真誠的向社會傳播本真的《紅樓夢》,這才是“紅學”本身唯一的出路,也是讓《紅樓夢》引申出的“紅學”一起組成的萬里長城永不倒的保證。否則就會有一天必會有讀者宣告他們一直看好的“紅學”已死。
圓明園殘破在北京,長城殘破在荒山野嶺,至今無人去修復,圓明園卻被花巨資仿建,稱為新圓明園。而殘缺不全的《紅樓夢》,經過唐國明31年尋殘覓缺的考古準備,17年深居嶽麓山食風餐月的修復,於2018年終於恢復了曹雪芹所完成的百回本文字原貌。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長城是歷代人民用勤勞智慧與苦難血淚寫成的、用磚石泥灰刻成的張開在大地上的《紅樓夢》;《紅樓夢》是曹雪芹用血淚寫成經過後人冒著生命危險儲存下來的長城。我們所做的,就是應當倍加珍惜這些老祖宗們留給我們的不可再生的無價遺產。
每在燈下閱讀《紅樓夢》如在閱讀長城,每想起長城又不由想起《紅樓夢》。長城從春秋戰國以來,總是修了倒,倒了修;或是缺了補,補了缺。一個朝代修補它,一個朝代荒廢它。直到旅遊興起,能開發的又開發了出來,沒開發的仍讓它如遺址一樣荒廢在荒山野嶺上。每看到夕陽殘照下殘缺的長城我不由得心痛萬分。就如面對《紅樓夢》版本中的各種殘缺的脂批《石頭記》。
《石頭記》是《紅樓夢》的另一個名字。《紅樓夢》與長城一樣,同樣是我們幾千年社會文化智慧與血淚的結晶,《紅樓夢》如長城一樣也在向我們呈現著居安思危、奮發圖強,全眾以德、安和天下的道理。《紅樓夢》並不是有些理解不全面的人認為的那樣,它並不是一本叫人消極的書,反而是一部警示人要時刻在居安思危中奮發向上的書。《紅樓夢》在譜寫一個家族從榮華富貴到貧困衰落的過程中警告我們在享受榮華詩意的生活夢裡要時刻謹慎打理好現實的家業,防止家敗人散或曲終人散的悲劇降臨。可以說長城是歷史血淚、中華英烈軀體凝固的城牆,《紅樓夢》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高度用形象思維形式濃縮了中華幾千年文化思想精髓,由曹雪芹創造,後人尋覓、編整、校訂、考古修補復原、體驗與反思共同築出的長城。《紅樓夢》更不是要預示什麼興衰,而是希望我們能逃離興衰這個規律,永遠在居安思危奮發圖強中興平安和下去。
++++++++++
(四)、
++++++++++
那些在長城兩邊建立的王朝都已如風飄過,而唯在的仍是那在荒原中殘破的長城。面對長城,我想它不再應該是殘破的,而是一道完整的時常在我們夢裡的氣勢雄偉的偉大精神紀念碑,更是一部展開在華夏大地的民族史詩。
如果說長城與《紅樓夢》給中華民族賦予了思危奮發圖強、以德安和天下的精神,黃河、長江與東南沿海同樣是譜寫中華民族這種精神的篇章。長城是在侵入與防衛中給人民戰亂與安居,而黃河與長江是在泛濫與平靜中給人民災難與福祉。東南沿海在潮湧潮退時,既讓我們面臨著來自東夷的海盜,也讓我們得知海那邊也存在著對我們威脅的世界。
黃河、長江是一邊流通一邊彙集一邊傳達各種智慧文明的長城,東南沿海是用滔天巨浪阻礙我們遠行又是阻礙外面世界的人進來,同時給我們開放思維又是使我們擁有保守思維的長城。
中華民族在這些長城的鑄造下,逐漸形成了居安思危、奮發圖強、全眾以德、安和天下的精神人格,也可以說成了一個思危奮發圖強、以德安和天下,“雷打不倒,火燒不滅,風雨不垮”的民族。竟因為我們是一個這樣的民族,而使得我們中華文明是至今世界上從沒有中斷過,而綿綿延續、繼往開來。而支撐這種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就是來自於時刻思危奮發圖強、以德安和天下主要以耕讀狩獵放牧勤勞勇敢、求真務實的中華子孫。
——————————————————————
……………………………………………………
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名言:
1、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
2、我們都是途中人。
3、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
唐國明說過:續寫《紅樓夢》一萬年也沒有意義
————————————————————————————————
————————————————————————————————
——————————————————————————
唐國明簡介:
………………………………………………………………………………
唐國明是誰,他是——
一個“雷打不動,火燒不倒,風雨不垮”的漢子
一個“流血不失長風情懷,火燒無損鵝毛風範”的文人;
一個胸懷“與時俱進思危奮發、實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懷的人類知識分子;
一個提出“半途哲論”的命運跋涉者、文學執著者、思想開拓者、靈魂共鳴者的“半途哲人”;
一個“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的作家。
………………………………………………………………………………
唐國明說:“讀書人的精神就是‘與時俱進思危奮發、實事求是安和天下’”。
他說,讀書人的性格就如他追夢10多年租住在長沙嶽麓山8平方米房間裡坐“冷板凳”中,在發揚“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礎上;在網際網路時代,在各種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下,所表現出來的如他詩作名篇《讀書人》中所說的——
“雷劈不倒,火燒不移,風雨不垮,似朗月清風;日食隨時,起住隨所,執筆隨心,如閒雲流水”;
“對洶湧潮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流血不失長風情懷;居安寧山腳,貧則無憂富則無過,火燒無損鵝毛風範”;
“與時俱進認知世界真理,思危奮發圖強;實事求是改造現實命運,修德安和天下”;
————————————————————————————
——————————————————————
………………………………………………………………………………………………………………………………………………………………
唐國明,男,漢族,現居長沙,半途哲人、鵝毛詩人、考古復原紅樓夢曹文工匠,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自發表作品以來,已在《鐘山》《詩刊》及其他國內外書報刊發表文學、紅學、數學方面文章數篇。
自2013年始其墨跡“鵝毛帖”一幅字能換3000元。
2016年出版先後在美國與秘魯《國際日報》中文版連載的成名作《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國紅學會將其列入《紅樓夢學刊》2014年至2016年紅學書目。
2018年以寫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得出自己結論的自傳作品《這樣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於上海作協、華東師大獲獎。
2019年出版網紅至今的詩集《鵝毛詩》。
自2013年起,其開創考古復原曹文紅學、開創鵝毛詩、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論”的追夢事蹟陸續被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貴州衛視、遼寧衛視、湖北衛視等電視臺透過電視節目《中國夢想秀》《奇妙的漢字》《最愛是中華》《有話就說》……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與報道,被美國及其海內外無數報刊網路媒體報道至今。
2017年,分別論證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並從“3x+1”發現了萬有規律公式,透過論證“1+1”與“3x+1”得出了“半途”哲論:你永遠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2018年4月完成《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
…………………………………………………………………………………………………………………………………………………
唐國明在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數學與“半途哲論”成就摘要:
=============================================================
1、“1+1”:
無論一個多大的素數,除素數2與5外,它的個位數總是1、3、7、9;無論多麼大偶數,它的個位數總是0、2、4、6、8,任一偶數表示為兩素數之和時的不對等素數都分佈在“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或說,每一個大於2的正整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的一半,且兩個不同的素數分佈在這個數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這個理論我們在已知的偶數素數區間是成立的,面對無窮無盡的未知數我們只能在一個區間數一個區間數的推進驗證中認可這個理論,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
2、“3x+1”與萬有通變規律“萬有總在途中”公式:
用個位數是1、3、5、7、9的奇數,乘以3加1,則會變為個位數是0、2、4、6、8的偶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奇數變換成偶數的運算規則叫“奇變”,再用2連續整除至此偶數為奇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偶數變換為奇數的運算規則叫“偶變”……任一大於零的正整數,透過連續的這樣的“奇變偶變”運算,如無窮無盡數字的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透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抵達4、2、1數流的終結線,又是從4、2、1迴歸無窮資料宇宙的起始線。在這條2的n次方線上,有無數從4、2、1回時的分流點與抵達4、2、1數流的匯聚點,這些點卻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數點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經過2的n次方合4+6n數的匯聚點,可以迴流分流出奇數x合1+2n或合2+3n的數群,順著這些數群迴流,會迴流出透過“3x+1”“奇變”“偶變”而來抵達4、2、1的無際的數流。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執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無為地從無序到有序從始到終,又從終到始地迴圈往復如此存在於宇宙創造著天生著宇宙萬物詩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當的表述,所以此萬有通變規律公式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在上一波段轉向下一波段過程中若2+3n不合2+4n與1+2n形式,則2+3n根據“奇變”“偶變”規則直接除以2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數的前提下,則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宇宙萬物就是這樣如此詩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這就是萬有的通變規律與“萬有總在途中”通變公式。根據“3x+1”猜想“奇變”“偶變”原理,宇宙萬有的誕生,應是一波段一波段類似於“3x+1”猜想“奇變”“偶變”過程中,隨n資料的變化大小而不斷排列生成。
這個“3x+1”猜想“奇變”“偶變”執行模式已經預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執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萬有總在途中”最好最恰當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個無限的整體最好的表達,更是人類將來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以大資料形式進入4、2、1迴圈有序的運轉後,一種人類夢想的“神”,超越於人類每一個人見識,甚至囊括人類所有智慧無所不能的“超我”將誕生於這個世界的數學告知形式。更是對世界事物是“偶數時”會發生變化回到“奇數時”,回到“奇數時”又會發生變化回到“偶數時”,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在遵循著“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在讓一切守恆,平衡的最好描述。
不管怎樣,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透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萬有的某事某刻與某個歷史時期都只不過處在它“奇變”“偶變”資料流中某個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執行形式的資料分離點上,永遠處在一個未知變數的半途之中,永遠被置於一個未知變數的“零鄉”……
…………………………………………………………………………………………………………………………………………………………
3、“半途”哲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在n是整數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無內,2的n次方就是至大無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終極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終極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仍卻處在4的終極半途中……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永遠會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我們都是途中人。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