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貴極登峰
-
2 # 小美影視分享
老子被後人按照西方哲學體系的標準,被歸入自然主義哲學家的範疇,是有道理的,他對社會、個人存在、發展的哲思觀點,都是從自然規律類比推理過來的,一句話以天道推理人道,用道德經的話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就會產生傷害,有傷害就有怨恨,怨恨則是其他不良情緒的根源。人與人的怨恨是社會組織最大的毒藥,也是人生的大敵。怨恨必須想辦法消除。
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深厚,有必要回顧一下老子的道德經哲學批判觀點,找到古典社會從有序到混沌的歷史原因,減少社會問題的發生,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發展。在老子看來,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水不僅是衡量個人道德品質的標準與處世修養的尺度,同時更體現出一種順其自然而與世無爭的人生心態。 上善若水,老子認為水是天地之間最有善德的事物。水柔弱而不爭,養育萬物,無所不容,無所不用而澤被萬物;水行天道,順自然,處卑下而不亢,始終如一而勇往直前。
在當今有為了利益而反目的兄弟,還有為了利益而越來越疏遠的人際關係,我認為我們應該倡導大家學習道家返璞歸真的思想,少一些利益征討,多一些親情友誼。細看人生許多日子,不要因為他短就可以忽略,因為再小的一天也是昨天所不能擁有的明天,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夠真正的超然不受拘束?是“道”所衍生的人民。
-
3 # 尹先生生生
這個問題很大,我理解是問在清靜無為下,又能做一番事業。那就是首先要證道,證得清靜無為的道體。既然已經證道,那一切答案都已經具足。如果說《道德經》思維是指一種意識,擬心思維的境界,那麼和真正的“無為”猶如天地之別。以上僅是討論研究,不代表我真懂了。
-
4 # 道德圖
我知不道你所說的《道德經》的思維下生活,是否指的是無為不爭?大家普遍認為老子是消極避世的,主張無為不爭。其實老子說“無為不爭”重點在那個“為”,而不是在“不爭”。行動上要有為,語言上不爭。就是最主要的是去把事情做好,語言上不用去過多的爭辯。如果一個人不爭,怎麼可能會在社會上過的好,機會需要努力爭取,好好把握的。
另外,老子所說的“道”指的是一切規律,主張要識別規律,按照規律辦事。不被社會紛亂的資訊洗腦,不隨波逐流,知道自己心裡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為人做事要自利利人,就是做一件事情對自己好,但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對別人也有利。在生活中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做一個內心坦蕩,沒有掛礙的人。
-
5 # 食禹人
不可否認,世上的事情無法提前,更無法後退。人能活著和感覺到的只有當下。認為當下之外能夠經驗過、做過、思想過、或感覺過任何事嗎?任何事有可能發生或存在當下之外嗎?答案是:過去不曾發生過什麼;它發生在當下。因此,我們唯有過好當下生活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活在當下,心存美好,快樂幸福其實就在眼前。以《道德經》的觀點思維如何過好當下?首選例舉看《道德經》裡的一些經典名句: 如【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此觀點說明“修身之道”:穩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所以有道的人終日行事仍保持慎重,就像軍隊行軍離不開輜重一樣。即使有奢華的享受,他也漠然處之,從不沉溺其中。為什麼有萬乘之車的大國君主,還輕率躁動以治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躁動就會喪失主宰。
人能活著和感覺到的只有當下。傳遞著時時反省就會變得強大、自信;時時提醒自己做個正直的人、善惡只在一念間、改變命運從日行一善開始;無不說明,如何過當下的智慧之辦法。
如【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此觀點說明“養心之要”:要延年益壽,返老還童,須不離常德,要做到先人後己、厚人薄己,過歸於己、功歸於人,勿執我見,我是而人非,勿非人而自高,貶人以自大,勿逞強用術,逞才運巧,仗勢欺人,盛氣凌人,言筆缺德嫉謗別人,更宜自食其力,自修自度。老子的“養心”思想尤為突出,其中蘊含的諸多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的途徑和方法,對化解心理衝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心涵動靜,心不動則虛極靜篤,明心見性,人我兩忘,心無其心,無正其心,不為名動心,無心可動則近道矣。無不反應了當下境況的對峙應用和心理修煉。
在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百丈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此觀點說明“謀事之慧”: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闡述了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事情都是從“生於毫末”、“起於累土”、“始於足下”為開端的,說明大的東西都是從細小的東西發展而來的。告誡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說明當下就是從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開始。沒有當下之因何有未來之果!
所以,無論從事何種人事。都需時時反省,《道德經》講:“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就給我們講了如果過好當下的辦法。因為曲折,所以事物就會有 向完美方向發展的趨勢;因為錯誤,所以事物就會有 向正確的方向發展的趨勢;因為低窪,所以事物就會有 向盈滿的方向發展的趨勢;因為破敗,所以事物就會有 向進步的方向發展的趨勢;因為少求取,所以才能獲得更多;因為貪多,所以會產生迷惑和昏亂。不自以為是所以能彰顯;不顯示自己 所以賢明;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總之怎樣過好當下,裡子用《道德經》的思維觀點,面上最通俗的語言表達就是: l 時時反省就會變得強大、自信; l 自傲是失敗的根源; l 妄言自損,守中多做 l 自我感覺不要太好 l 以不爭的態度處事 l 幼稚者才相信才能 l 取長補短的“盲人”和“跛子” l 不要計較世間的汙言穢語 l 時時提醒自己做個正直的人 l 善惡只在一念間 l 改變命運從日行一善開始 l 心靈的寧靜改變焦躁不安的情緒 l 心無掛礙才會瀟灑自在 l “貓的快樂在尾巴上” l 把否定思維轉化為肯定思維 l 保持自己純真的本性 l 心靜如水方可屹立不倒 l 慾望太多就會心煩意亂 l 少一點慾望就會多一些快樂 l 全心全意地投入現在的生活
-
6 # 寂了366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做好應該做的,放下那些不務正業的事情!
-
7 # 童廣禮
道德經把天地人之間的關係講得通透明瞭,運用到當下就是對內心可以充分的內解放,對外在可以歡喜精進入世,經世致用
-
8 # 瓜多多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以柔克剛。寧折不彎,充其量是一時之英雄。陰陽要平衡,自然界生態要平衡,人世間需要公平正義公道,人心需要平衡。雙方矛盾需要調節,法律也需要公平正義。柔不是軟弱、讓步,是一種處事哲學,一是適者生存,二是用智慧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人心態要靜,要正,也可以說是中庸之道,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我認為在這樣的思維下,才能在社會上生活的更好,披荊斬棘,如魚得水,大展宏圖,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
9 # 問道黃老
老子五千言,字字珠璣,句句箴言,不光是帝王之學,也是人生之道,哪段話都可以作為我們的人生指南。若說在《道德經》思維下過好當下,最有實效意義的莫過於“上善若水”了,因此領會並運用好它,人生無處不精彩。
上善若水,就是要學習水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就是要學習水的善待萬物的品德,視天下萬物“若己身”,與人為善,與物為善,不傷人不害物,與萬物平等。
但這不是水德的全部,如果這就是水的品德的全部,乾脆皈依佛門算了。所以這不是老子的用意所在,老子說它“幾於道”(第八章),是因為它隨方就圓,能伸能縮,目標明確,時機來臨時,決不放棄,直至目標實現。
老子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至善之德,表現在他的七種德性上,這七種德性就是我們應該領會和效法的。
第一,居善地。就是停留在最合適的地方。這個合適,不是人意識下的合適,人總是向著高處走的,而水性善下,水總是順其自然地向著低下之處流動,直到找到合適的容身之處。此之謂居善地。人也應該居善地,所謂善地,就是適合施展自己的地方流動。
第二,心善淵,淵,深也。水心向淵,可居之地則沉潛剛克,優遊自適。莊子雲:“夫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雖盜蹠與伯夷,是同為淫僻也。”意思是說:人若失去自我,總是依著他人的意願 做出抉擇或人生走向,即便他是大賢伯夷,也跟盜蹠沒啥兩樣,因為他心浮氣躁,心虛沒譜。所以人就應該像水那樣,時刻保持深沉寧靜的心理,和光同塵於環境,而不處處彰顯自己,自矜自誇,將自己孤立於環境之外。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一個形單影隻,失去群眾基礎的人,怎麼可能成功呢?
第三,與善仁。水不管流到何處,都能與環境友好相處,利澤萬物,恩不圖報,隨方就圓,曲直隨形,不與環境爭長短,只做利他不害己的事情。隨方就圓是至善德性,水的原則是能方能圓,隨物賦形,沒有人設,不要固定形態,不標榜所謂的個性。
事實上,所謂的個性,只是不成熟的代名詞,人,既要有性,也要有格,若是光耍性子沒有原則,就會失控。而做人最高的原則就是像水那樣“隨方就圓”,不拘一格。
第四,言善信。水有什麼信用可言?李益詩曰: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長漲潮落,成雲結冰,到點必然,絕不失信於人,這便是水的善信。
同時,遇圓必旋,遇方必折,遇塞必止,遇決則流,也不失信於人。
人總是希望跟誠信的人打交道,誠信靠譜,誠信為立足之本,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會讓人失望的人,最靠得住。總是讓人失望的人,終將一事無成。
第五,正善治。水是最公平的,沒有等級觀念,沒有親疏厚薄,一視同仁,不偏不向,唯公是從,無私無慾,能一碗水端平,處理好各種關係。故云“善治”。人之所以有矛盾有糾紛,多是偏袒、不公造成。只有像水那樣守中持公,才能獲得眾人稱道。
第六,事善能。
水無定形,以器為形;水無定性,以勢呈性,或方或圓,或緩或急,什麼樣的容器,什麼樣的地形,它就會呈現出什麼樣的形態,沒有自己固有的形態。
水不只謙下,更不是退讓妥協,而是能為之,則定為之,此“為”,是其水德水性決定的,不是不想為之,或者不想不為之,當它沒有力量時,它是安靜的,當它有力量時,一定會竭盡其力,用而為之。
第七,動善時。水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不保守,也不固步自封。它會審時度勢,策應環境。它會夏散冬凝,應期而動,不失天時,不失地利。堵則止,決則流,不凝不滯,順其自然。
有此“七善”之美,人學而得之,不亦善乎?
-
10 # 遠志說畫
道德經是中國第一本,甚至是唯一一本哲學著作,整篇沒有廢話,常讀常新,空間感、對比性很強,對當下的啟示,我覺得其中一句“知止不殆”,可以與《大學》中講的“知止而後有靜,靜而後能定,定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以及《佛家》的“戒定慧”,相印證和關照。
-
11 # 丁佔愛
人類歷史文化文明發展到今天,還是要繼續發楊道德精神,緊跟新時代,新新思想,新理念,新境界,更好的完善自我,實現人生最高夢想,以德,義,禮,智,信,作為人生的左右銘。
-
12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在《道德經》的思維下怎樣才能過好當下?這個問題提得“既很好,又很及時”。用《道德經》思維來提高自我道德修養,引導人們生活過得穩定,和諧,幸福,安康很有必要。用《道德經》思維來端正人們思想。用《道德經》思維來規範人們追求物質利益的行為。勢在必行,很有必要,以下就來分別論述:首先來論述,用《道德經》思維來端正人們的思想
《道德經》中倡導的,為人,謀事,養生,管理等之道。就是教導我們處世哲理。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德經》第四十章。
這句話引導人們思維,要反向思考,反向行動。不要追求“多”,而要追求“少”,這裡指的“多”與“少”就是《道德經》“陰柔”思維。這樣去做了,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為人處世更加圓滿。這樣的思維之道,對當今社會的人際關係最為實用,對我們當下生活有很好指導作用。
當下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生活節湊越來越快,選擇越來越多。環境,生態,自然加劇,使人心變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焦慮,困惑越來越多,幸福指數反而降低。這樣就要以《道德經》思維來修心,開智慧,看破紅塵,洞見世界的智者。做一個心地清靜,心態平和,心靈純淨的哲者,用《道德經》思維心就可以沉靜下來,就沒有那麼多浮躁,那麼多焦慮。生活過得輕鬆又快樂。
再來論述,用《道德經》思想來規範追求物質利益行為。當今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人的主觀意識發揮不斷增強,自主創業,自我發展來獲得更多財富已是現實,為此要用《道德經》思維來提高自我道德修養非常重要。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這句話不難理解,也並不難做到。其實就是教導人們為人做事要“本份”。“本份”就是不刻意去追求德,是自然而能的行為,就是有道德。反之,有目的去追求德,把德的行為有意表現出來,就是別有用心行為,這就是無道德。只要人人有《道德經》這種思維,就不會為了利益而去弄非作假,想方設法來得利益而不擇手段。這樣得來的利益也是暫時的,不會長久的,搞不好還會違規違法懲處。活在當下,牢記遵紀守法。
當今社會,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全面進入小康社會,人們過上了小康生活。活在當下要感到滿足和珍惜。然而,有些人總不知足,賺錢來得慢而挺而走險,道德底線全無,結果害自己又害別人,太不應該。應接受《道德經》思維改變一下人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財富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東西”,這也是《道德經》中的道理,能夠思維到這一點,就會使人“本份”地活在世上,輕鬆又快樂。
綜上所述,僅舉《道德經》中兩句言論來說明,《道德經》中的每句言論,是端正我們的思想,規範自我道德行為,是我們人生為人處世的指路明燈。使我們活在當下這個美好社會懂得知足和珍惜。在《道德經》的思維下,形成有道德觀念,就是一種理念。是一種很自覺的行為表現出來,是仁和義內在的自律。法律是強制性的,而禮是倫理道德,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就是有道德。做一個懂道德,行本份的人,值得全社會尊重,也心安理得。總之,當今的社會謀求自主創業,自我發展的開放社會,真可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有能力確實使你有了很大的財富,更要積德累厚,厚的功德才能承受得起你今天所擁有的物質財富,承受得多,擁有得多,就更要更多的積善行德。否則,只怕德不配位早晚遭殃。這是《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和“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這兩句言論真理。千真萬確! -
13 # 牛仔故事
在道德經思維下如何過好當下?
這個問題提得好,我們崇拜老子的學問和思想,但如何運用老子的思維,來應對過好當下的生活,這還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老子所述道德經,有81章,每章都包含著人生的很多哲理。這些哲理已涉及到人們認知的各個領域。而我們在運用老子《道德經》的思維時,我覺得堅持以下幾個方面的認知觀念最為重要。
一是關於“道”的認知。老子在《道德經》中,開頭一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二十五章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當下,我們用老子的思維,就要明白這個“道”的重要性。道是什麼?《道德經》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來看,道就是一種混成之物,也即是有和無的統一。“夫道若大路然”。萬物歷程,迴圈往復,不可窮極。這是自然的規律。同時,在老子眼中,道是統領一切的,比天還重要,這個看法是很值得領悟的。那麼道法自然又是啥意思,我認為就是遵從事物的內在規律,不要違背原本的公認道德真理。同時,人生一世,選擇什麼樣的道,是正道還是邪道,尤其要明瞭。正道能使人向好的方向邁進,前途必定光明。邪道只會誤入歧途,結果自然不妙。
二是關於德的認知。老子在多處有過對德的敘說。特別是51章有這樣的專論:“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一個人懂了道,就會重視德,沒有德,也不可能有道。道和德是相關聯的。《道德經》本就是論述道與德的,生而為人,有德才會有道,厚德才能載物,這也是每個人需要懂得的基本道理。
三是關於無為的認知。《道德經》48章說:“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所以,老子主張的無為,“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用“無為”之法則,才是治天下之正道。老子所謂的無為,以發展的眼光和我們現代人的理解,其實是指人應有所為,有所不為。比如對人類有益的事,就應該有所為;對人類無益的事,就應該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四是關於善的認知。老子多處論及對善的看法。《道德經》49章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一個人活著,選擇以善處世,十分重要。而對不善者,同樣還要以善應對,這更重要。所謂以德報怨也就是這意思。做人若能有這樣的善心,就不會有狹隘的報復之心,就不會恨人,自然也就少了許多的衝突矛盾。所以,德善之人,終有善報。這個道理,也是人類應明白的智慧。
五是對不爭的認知。《道德經》66章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又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些論述,都強調了不爭的重要性。人與人的相處,若都能理解這個不爭的道理,那無論人與人或每個家庭甚至國家之間都可以減少摩擦,和睦的人類社會就能建成,許多的矛盾衝突就都能化解。
六是對水的認知。老子《道德經》八章有一句話:“上善若水”。水的特性很多,水利萬物,水甘居下,水能化冰,水能化氣,水能包容汙垢,又有吞吐淨化汙穢之能耐。水還能載舟,又能覆舟。水的作用很多,又與萬物不爭。為人處世,只要會像老子所說,像水一樣能“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那麼,任何時候,都自會處於不敗之地。
以上幾點,都是《道德經》中最強調突出的觀念和智慧,一般而言,人們若能掌握這五大智慧,並善於運用到生活中去,相信人生的命運大都會通達順暢。當然,除此五點之外,《道德經》中還闡述了“大象無形”、“知足之足”、“自知者明” 、“死而不亡者壽”等許多觀點和智慧。如果我們善用老子的思維,在當下加以正確運用,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Sunny和希望,前景就一定很光明。我所說的是否有道理,還望讀者多加評論。
-
14 # 思維陷阱A
老子作為一代宗師,對天地自然規律有了高度的認識,為了讓大家都有一個正確的思想,一生傳道不止。
《道德經》作為指導人們正常工作生活的真理,道理實際上很簡單,只要按照這個道理去做,就沒有不好的人生。
可是由於沒有實踐,就沒有感悟,沒有感悟就沒有真心的相信,沒有真心的相信,就不會去做。
所以就形成了一個不相信不做,不做就不好的惡性迴圈,如此簡單的道理,只要按照做了就能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然而相信起來卻是那麼的難,人生的幸福,實際上就是相信真理,按照去做就能幸福快樂,成就美好人生!
美好人生的第一關鍵就是相信真理,只要相信真理,其它的事就易如反掌!
什麼是真理?《道德經》裡講的就是真理!
-
15 # 紫天雲
老子的《道德經》,深刻的揭示了天道人世對立統一、物極必反的客觀規律,其核心要義在於教導人們保持謙虛、柔弱、知足的人生態度。老子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保全生命,遠離危險。
《道德經》的這一核心主張,對於我們認認真真過好當下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特別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今天,《道德經》的智慧更是令我們受益匪淺。
當前,全民戰“疫”的阻擊戰,也深刻的印證了《道德經》博大精深的智慧:
01 奢侈必敗,縱慾必亡《道德經》指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咎莫大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說: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紛雜的音調使人聽覺不敏,飲食饜飫會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放蕩,稀有貨品使人行為不軌。
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帶來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長久。
禍患沒有過於不知足的了,罪過沒有過於貪得無厭的了;所以懂得滿足的這種滿足,將是永遠的滿足。
在這幾段話中,老子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就是:人要學會知足,自覺的保持恬淡素樸的人生態度,凡事都要適可而止,把握好尺度,否則的話,就會過猶不及、追悔莫及。
但是,卻往往有這麼一小撮人,他們不謙虛、不知足、不知止,近乎瘋狂的追求極致的味覺體驗和人生享樂,這就必然會導致他們無所不用其極,一再的突破自然、道德的底線,驕奢放縱、醉生夢死,沉迷在“家味”不如“野味”鮮、“家花”不如“野花”香的黃樑美夢裡,直到瘟疫病毒的死神降臨時,才如夢方醒,卻悔之晚矣。
02 寡慾為王《道德經》指出:
“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鄰國之間可以互相看得見,雞鳴狗吠的聲音可以互相聽得著,人民從生到死,互相不往來。在老子看來,要保持樸質恬淡的平常心,減少私慾,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健康長壽。
也許我們曾經嘲笑和批評過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但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今天,我們卻驚奇的發現,最有效的辦法竟然是居家隔離:清心寡慾,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閉門謝客,這才是切斷病毒傳播渠道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
“不相往來”恰恰是阻斷病毒傳播的救命之舉。可見,《道德經》的智慧真可謂博大精深。
03 自然天道《道德經》指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既是生命的起點,也是生命的歸宿。“自然”,即是天道。
既然如此,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愛護自然、保護自然、關愛自然?還有什麼理由再去貪得無厭的榨取自然、蹂躪自然、屠戮自然呢?
我們必須明白:只有遠離“野味”、遠離奢侈、遠離放縱,才能遠離瘟疫、遠離危險、遠離死亡。
同時,老子在《道德經》中也指出: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狂風縱然暴虐,但是也刮不到一早晨;即便是傾盆大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是天地。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更何況是人為的狂暴呢?
老子所揭示的,正是“物極必反”的自然規律,在老子看來,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質如果向極端發展,這些性質一定會轉變成它們的反面,這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道理。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又怎麼可能會一直猖狂肆虐下去呢?
總之,學會運用《道德經》的智慧,我們才會不憂不懼、不惑不迷,才能活得更加明白、更加從容。
回覆列表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中最厲害的8中思維
01
對立統一的思維
老子認為,高下,美醜,前後,禍福這些都是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甚至在某種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辯證法思想,讓我們看到對立物之間的真實關係。
02
逆向思維
春秋時期,儒家提倡仁愛、禮義和忠孝,認為只有仁愛、禮義和忠孝等美的才能改造社會,融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但老子採用逆向思維,他認為,“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紛亂,有忠臣。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老子認為,仁義、孝慈、忠義恰恰是社會風氣壞的表現。是大道被破壞的表現。
03
不爭思維
老子曰:“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是你的不必爭,不是你的不用爭。老子認為,聰明人能在最恰當的時候示弱隱強,做出退讓。老子一向的主張是:退、守、弱、柔。不爭,才能保全自己,才能立足不敗之地。
04
利他思維
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這個世界上,什麼才是真正的無敵?儒家說,仁者無敵。這與老子有相通之處。只有利他的人,才是無敵的。
只有利他的人,才會有精神上的大格局,有靈魂上的高度。反之,如果只是為自己的私慾所矇蔽,看問題、做事情始終離不開自己的慾望,那永遠只能是井底之蛙。
05
戰勝自己的思維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老子認為,能瞭解別人的稱為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有智慧和通達;同樣地,能戰勝別人的只能說明這個人有能力,而只有那些戰勝自己的人才可以稱作強者。
06
守柔貴雌的智慧
老子推崇柔弱的智慧。他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柔弱的東西,更懂得變化。譬如一棵樹,有生命的時候,都是有韌性的,風來了可以隨風搖擺。而一棵枯死的樹,就變得堅硬了,風來了就吹斷了。
07
要重視“無”的價值
老子指出,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告誡我們: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一定要看到“無”的價值。盆子、杯子等器具內部是“無”的,所以能裝東西;人建造的房子內部是“無”的,所以能住人。人們很容易看到眼見的實物,卻忽略了“無”的價值。
08
守正出奇的思維
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意思是說,治國要用“正”,帶兵打仗要用“奇”,取得天下要透過“無事”。
正代表了原則性的東西,奇則代表了打破規則。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懂得守正出奇的思維,首先要尊重規則,有些事一定要名正言順、有條不紊,但又要懂得打破規則,懂得變通創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