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閱微草堂筆記

    嫡長子繼承製,自商朝後期已經出現雛形,及至周代商,周公制禮作樂,第一次把嫡長子繼承製以明文規定的方式確立下來。

    自從周平王東遷,周王室逐漸衰微,昔日掛靠在周朝名下的各諸侯國,在領地、經濟、軍事等實力上已經大過周王室掌握的王畿,由此開啟了禮樂崩壞,諸侯爭霸的春秋戰國。

    春秋初期,各國還是依舊按照周王室制定的繼承製度。但是自各諸侯國的經濟發展大大提高,各國之間的摩擦變得激烈,特別是已經出現小諸侯國被吞併的現象,這時候,維護諸侯國內政治傳遞穩定的嫡長子繼承製就成了諸侯國存滅的不穩定因素,因為你無法保證每一個掌握最高權力的嫡長子都是賢明能幹的人。

    再加上週王室對各諸侯的繼承無力插手,因此自春秋起,非嫡長子逆襲繼位的事情時有發生(注意,還是嫡長子繼承為主),這是出於動盪時期的社會現實所決定的,而且非嫡長子也不是誰先搶到就能繼位的,這是依靠有權繼承者本身的素質、背後的支援勢力已經政治博弈所決定的。

  • 2 # 兩宋春秋

    春秋戰國遵循的是周禮中的宗法制度,嫡長子繼承製就是宗法制度的重要組成。

    宗法制度,簡單來說,就是把宗族結構分為大宗和小宗,規定它們相互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是人們制定的規範宗族制度的一系列原則和辦法。

    對於某一個諸侯來說,他的繼承,安宗法制度首先是嫡長子繼承。嫡子就是正妻生的孩子,庶子是其它妻妾生的孩子。嫡長子就是正妻生的第一個兒子。如果正妻沒有兒子。那麼從庶子中選繼承人,一般選年長的。

    如果諸侯沒有嫡子,也沒有庶子。那麼可以從宗室下一代中過繼合適的孩子來繼承。

    除了嫡長子繼承製度,還有兄兄終弟及。也就是弟弟來繼承哥哥的爵位。

    有的情況下,正妻沒有孩子,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也會收養某庶子成為嫡子,從而繼承上一代的爵位。

    例如:秦國的華陽夫人是安國君趙柱(秦太子)正妻,卻沒有兒子,後在呂不韋的推動下,收安國君庶子趙楚(異人)為嗣子。秦昭襄王趙稷去世後,安國君趙柱繼位,是為秦孝文王趙柱。以華陽夫人為王后,趙楚為太子。後來趙楚即位為秦王又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趙政,趙政就是後來秦始皇。

  • 3 # 老李頭有話說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不再堅持嫡長子繼承的原因,是各侯國講實際也可以說講實惠所致。華人好面子雖然由來已久,但骨子裡是更好“裡子”———講實際。

      

      由此衍生出選擇繼承人也不再嚴格尊守“嫡長子”繼承製。這一制度發生變化是很正常的事!選賢與能,或者賢能者上位理所當然。戰國,故名思義,是列國互相征戰,所謂戰國無義戰,此之謂也。強者為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誰的實力大誰就是王幾乎成了鐵律!

      

      一是政治鬥爭。雖說亂世當皇帝是風險很大的一件事,但當一把手的好處還是很多,比如泡妞,吃喝等。加之,當你身處那個環境,你不往上爬,結果可能就是被別人踩死,與其這樣,還不如博一把。

      

      二是環境所迫。春秋各國的外部環境實在糟糕,讓一個不太成熟的娃娃做老大,風險太大,作為手下誰願意選這樣的人做領導。

      三是老大的決定。選繼承人這件事情雖說預設是嫡長子,但也不一定都是這樣,如果那天老子看兒子不順眼,想換個人,也是可以的。

      

      為什麼後世又要立長立嫡?原因是為王為帝者也是人,是人就精力有限,這些帝王們也希望有一定之規,免得為立儲之事勞心費神,何況嫡長子未必遜於次子又次子等等,又未必遜於眾庶子。

      

      因此上統治者選擇繼承人,大多是從利益上考慮,凡事看情況,立長立嫡是遠古時的規矩,墨守成規不符合物質規律。戰國時期,世昜時移,情況變矣,嫡長子繼承製發生了變化,統治階級的觀念也隨之發生了與時俱進的變化,僅此而已。我們應該這樣看:這種變化,只是說明了統治階級是狡猾的善變的而已,沒有其他的。

      

  • 4 # 張越智872

    其實,嫡長子世襲制是周朝制定的“周禮”,它的核心內容就是按照宗族血緣關係的親疏確定貴賤等級關係和權力,用來維護王、候、卿、大夫等對國家和人民的統治。是王權和族權的統一。自天子到諸候、卿、大夫、士只能是同族人擔任,而且是嫡長子世襲制。

    奴隸不能擁有財產,並且連人身也屬於天子一族。

    司馬光是這樣解釋“禮教”的。“禮教”中最重要的是區分地位,匡正名分。禮教就是法紀。天子統領三公,三公督率諸候國君,諸候國君節制卿、大夫官員,卿、大夫官員又統治士和百姓。權貴支配賤民,賤民服從權貴。

    並不是誰搶到了就是誰的!

  • 5 # 老王聊歷史

    原則上是嫡長子繼承製。周朝時宗法制得到全面的完善,最終確立了“立嫡立長不立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嫡長子繼承製。

    但這個屬於大原則,就是一般情況下出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會按照這個原則進行順位繼承,但卻不是絕對的。

    例外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立庶不立嫡。

    春秋末年,晉國公室衰落,諸大夫掌握國家實際權力,互相之間長期攻伐兼併,最終出現智、韓、趙、魏四家爭雄的局面。四家當中智氏最強,面對咄咄逼人的智家,其餘三家只能選擇隱忍,伺機而動。這樣的局勢也直接影響到三家對家主繼承人的確定。以趙國為例,起初確立的世子是嫡子伯魯,但一代梟雄趙簡子最終還是廢伯魯而立毋恤,趙毋恤的母親是從妾還是狄人之女,趙毋恤應該是諸子中地位最低的庶子。因此不管立嫡還是立貴,立毋恤都是對宗法制的完全違背。但當時趙氏的形式如此危急,只能立賢以應對,至於宗法制只能暫時放一邊了。當然,趙毋恤即趙襄子因為是違禮而登大位,因此他揹負的精神壓力很大,他自己雖然也有五個兒子,但他死後卻將大位傳給了伯魯的後代。

    二、武力奪取。

    這樣的例子就多了,所以孔子才說春秋戰國時代是“禮崩樂壞”。司馬光用“天下以智、力相雄長”來形容。

    晉文公。晉獻公因聽信驪姬的讒言,逼死了太子申生,逼走了公子重耳和夷吾。後來晉獻公死後,晉國大將裡克兵變,殺死驪姬的兒子奚齊,迎回公子夷吾,是為晉惠公。最後晉文公重耳在秦國和諸異姓家族的支援下,殺掉夷吾的兒子晉懷公,取得晉國政權。齊桓公。齊桓公晚年因為寵信佞臣易牙、開方、豎刁,在他病重時易牙等人假傳旨意,堵塞宮門,隔絕內外溝通。致使齊桓公最終被餓死。他的五個兒子互相攻伐,公子無虧最終也是靠武力取得政權。趙武靈王。趙武靈王的嫡長子是公子章,最初被立為太子。但趙武靈王后又因為耳根子軟廢了趙章,改立趙何,並且提前退位給趙何,就是趙惠王。趙武靈王退位後,開始憐憫趙章,又感覺趙章無論長相性格都很像自己,就不斷的加大對趙章的支援,最終封趙章為代王,就是因為趙武靈王的搖擺不定,最終既害了趙章又害了自己,被趙惠王圍困在沙丘宮,餓死。

    總結:宗法制是天下的禮儀,既是制度規定又是道德規範,但面對王位繼承這個全天下最大的利益,最終還是靠實力說了算。

  • 6 # 隱愚者

    自周朝確立“禮法”制度,歷朝歷代都是嫡長子繼承製,絕大多數嫡長子從出生便被當作繼承者,同時“立嫡不立長”也是為了防止權力糾紛導致手足相殘,春秋戰國時期更甚。

    中國古代遵循嚴格的禮法制度,嫡長子繼承製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一個諸侯國只有一個君主,一個君主也只有一個嫡妻,挑選妻子也是非常嚴格的,德才兼備才能擔任,迎娶儀式也非常隆重。而其他的都屬於妾,是沒有名分的,就算生了兒子也得不到名分,孩子也進不了宗室。所以,嫡長子天生就高人一等。

    比如秦孝公的嫡長子嬴虔,被封為太子,只是後來因反對商鞅變法,並觸犯刑律,才被剝奪了太子位。還有明朝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朱標太子英年早逝,朱元璋都沒有讓其他兒子繼位,直接傳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文。

    至於說搶,那都是為了爭權奪利,不惜手足相殘。最典型的就是秦二世胡亥了,在趙高的謀劃下,將本來應該繼位的扶蘇陷害自殺,從而坐上了帝位。還有唐太宗李世民,因功高震主,手下強將如雲,最後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從而繼承了帝位。

    可見,嫡長子繼承製度源遠流長,也根深蒂固,不過歷史上的嫡長子要麼英年早逝、要麼沒有成年、還有的德不配位,才讓其他人有了機會。

  • 7 # 臥牛說歷史

    常用來形容春秋戰國的詞是什麼?禮崩樂壞!

    嫡長子繼承製西周用的挺好,秦漢以後也不賴,偏偏春秋戰國什麼都有。

    早年的晉國就發生一起小宗取代大宗的事蹟——曲沃代翼。這可是比庶子繼承還要嚴重的事情,不也沒事麼?

    至於被卿大夫殺死的公侯更多了,齊桓公的哥哥齊襄公,不就是被大夫謀殺後,才有機會上臺的的麼。

    春秋時期多少看重些名分,因此哪怕主君被臣子弒殺,上臺的也是君主的血親,而沒有士大夫上臺的。

    所以春秋戰國的劃分以出自士大夫趙魏韓三家分晉為分界線。

    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搶著回國,那是因為他倆都有繼承齊侯的權力,並且有著各自的支援,若沒人支援,哪怕跑的比博爾特快,也沒用,靠的還是實力,

    齊桓公死後,宋襄公不就是打著幫助齊孝公的名義,過把霸主癮麼。順便說下,齊孝公是齊桓公的長子,也是太子,就這還被攆跑,不就是沒實力麼。

  • 8 # 狼君歷史

    我是狼君,一個愛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一個大分裂大混亂的時期,這一時期,成熟於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崩壞,對於王位的繼承,也不再嚴格的執行嫡長子繼承製,為爭奪王位的繼承權,公子間又興起腥風血雨,給社會增添了諸多不穩定的因素。

    春秋戰國時期,公子們通常要經過激烈的鬥爭之後才能繼位,最終繼位者往往不再是嫡長子,而是能力最出眾者,庶子取代嫡長子繼位諸侯王成為了當時普遍的現象,齊桓公、秦昭襄王、趙惠文王、楚武王等就是以庶代嫡的代表諸侯。

    嫡長子繼承製的產生與發展

    ①商中期以前的混合繼承製

    在夏朝,禹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啟,標誌著家天下的開始,也標誌著王位繼承由禪讓制向世襲制的轉變。但夏朝時期的生產力仍然十分落後,還處於家族公社階段,這也就決定了夏朝的長子支系兄終弟及制,是一個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和叔終長侄繼三種繼承製度的集合體。

    ②商後期的向嫡長子繼承製的發展

    夏朝以及商前期的長子支系兄終弟及制,就已經顯現出長子、長孫的凸出地位,不過此時並無嫡庶之分。不過發展到商朝後期,自康丁以後,開始出現穩定的父死子繼,並逐漸顯示出以嫡為尊的發展趨勢。比如商紂王,就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繼位,其異母兄微子啟,雖然年長但是庶出,未能繼承王位。

    西周繼續在商朝的基礎上發展王位繼承製,積極吸取商王朝的教訓,總結出了康丁前後商朝政局混亂與安定的巨大反差,之所以康丁以後能夠出現較為安定的局面,就是父死子繼終結了兄死弟及的兄弟相爭的局面。

    周公以此為鑑“制禮作樂”,西周的嫡長子繼承製被正式創造並確立。當然嫡長子繼承製的快速確立,與西周開國為了維護統治階級內部的團結和等級秩序,鞏固王朝政權有關,這一制度在西周得到了很好的推行。

    春秋戰國諸侯國的王位繼承

    ①嫡長子繼承

    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對王位嫡長子繼承製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但是各國在法理上,依舊承認嫡長子繼承製,其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是長期存在的,而且大量諸侯王也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的王位。

    嫡長子繼承製透過周朝幾百年時間的發展,又於當時的宗法制相結合,成為社會發展的根本制度,嫡長子繼承製依舊深入人心。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王位的,依舊是大多數。

    ②庶子恃寵奪嫡

    雖然在當時依舊由嫡長子繼承製的存在,但是在諸侯王一人獨掌權力的時代,立嫡立庶還是看君王個人的選擇,君王想要廢嫡立庶,誰也攔不住,在人治的時代,規矩也是人立得,自然也可以由人更改。

    庶子恃寵奪嫡,多數是因為自己的母親受寵,“子憑母貴”從而被選為儲君。有太多這樣的例子,比如趙武靈王立寵姬吳娃的兒子趙惠文王。趙武靈王甚至為了保障趙惠文王繼位,提前禪位,為其順利繼位保駕護航。

    在嫡長子繼承製的背景下,立嫡依舊為各國的首選,而有能力有才幹的庶子,就要把握時機,等待嫡子為儲君時去世,擇機而上。或者直接動用自己的力量,逼儲君自殺,自己再為儲君。

    或者儲君已經繼位,成為新的君主,但是庶出的王子依舊不死心,伺機而動,等待國君死後同侄子爭奪王位繼承權。亦或者新繼位的君王無子嗣,這也是庶出王子繼承的機會,比如秦昭襄王,在秦武王突然去世後,在大臣的擁立下繼位。

    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族孟說。武王取魏女為後,無子。立異母弟,是為昭襄王。——《史記》

    ④最直接的手段——弒君奪位

    嫡長子繼承製創立的初衷之一,就是為了防止兄弟為奪位而發生的衝突,以維護政局的穩定。但是王位的誘惑力,大到可以使人拋棄一切,以命相搏。血緣關係就更算不得什麼牽絆,弒君奪位,甚至弒父奪位在當時也屢見不鮮。

    “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就是當時弒父奪位的例子。而楚國也是弒君奪權的高發國,有三位君王弒君奪位,分別是楚武王、楚靈王和楚平王。其中楚靈王以探問楚康王身體為由,殺死楚康王和他的熊莫和熊平夏。

    圍(楚靈王熊圍)入問王疾,絞而弒之,遂殺其子莫及平夏。子比奔晉,而圍立,是為靈王。——《史記》春秋戰國出現以庶代嫡的原因

    進入到春秋戰國之後,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奴隸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轉變,在西周成熟和延續了數百年的嫡長子繼承製也隨之發生改變,雖然名義上仍然是嫡長子繼承製,但是以庶代嫡成為當時王位繼承的主流,其中原因可概括為一下幾點。

    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體制向封建社會轉變

    嫡長子繼承製是基於西周發展水平較低的社會生產力所決定的,可以有效地維護周王室的統治和整個社會的穩定。

    立天子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呂氏春秋集釋》

    隨著歷史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本身具有獨立的政治地位,而且鐵器和畜力耕地工具的發明,使得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經濟的迅速發展和軍事實力的變化,使得原來為適應落後生產力而生的嫡長子繼承製變得不再適應當時的社會。

    ②實力增長下的權力慾望與血緣關係的疏遠

    經濟的發展給了旁系別宗加強軍事實力的機會,加之經過百年的時間發展,諸侯國之間血緣關係逐漸疏遠,只能算在體制下還有血緣關係,周朝立國的宗法制逐漸瓦解。

    對於血緣關係較近的內部,對於權力和土地的慾望,也超過了血緣親情。所謂實力支援慾望,實力較強的旁支,就開始脫離宗法制的約束,以求獲得更多的土地和權力,其中以旁支身份奪得晉國王位的曲沃武公,就是以庶代嫡最典型的例項。

    西周末年,作為一國天子的周幽王,就在廢嫡立庶破壞禮制上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在位之君開始以個人喜好立後繼之君,禮樂制度開始失去了道德約束制度。

    “當幽王三年,王之後宮,見而愛之,生子伯服。竟廢申後及太子,以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史記》

    在天子的帶頭作用下,諸侯王也逐漸拋棄了舊的禮制觀念,嫡長子繼承製開始不能很好的被執行。諸侯王開始依舊自己的認知和觀點來選擇合適的繼承人,嫡長子不再視為必須人選,原本沒有繼承權的庶子也能成為儲君。

    ④社會環境與價值觀,決定以賢者為君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諸侯爭霸,強者為王的時代,諸子百家的出現為突破嫡長子繼承製奠定了思想基礎,社會中對於不分才能高低而單純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大統已經存在反思和不滿的思想。

    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荀子

    而在那個強者為王的時代,註定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大統的諸侯王,最終要被能力強的自家旁支或者其他強國所滅,所以打破嫡庶觀念,選賢者為王,才能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活下來的價值觀點已經基本形成。

    結語

    嫡長子繼承製,其背景是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度,這一制度,確立成熟於西周時期,到春秋戰國時期,嫡長子繼承製的作用不再,以庶代嫡越來越多。在當時這種繼承是非法的,但是就時代而言又是合理的,不以嫡而以賢,增加了諸侯國在那個弱肉強食時代的生存機率。

  • 9 # 方圓論壇

    嫡長子繼承製度起於商末時期,成型於周朝初期。商朝時期的繼承製度以父死子繼為主,兄始弟及為輔。雖然這種做法在當時來看是非常普及而且全面的繼承製度。但權利動人心,商朝的繼承製度無法避免統治階級內部兄弟相爭,叔侄相殘的局面。所以到了商朝末期,兄始弟及的政策基本上被廢黜不用了,主要以父死子繼為主。但當時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周朝初期,輔政大臣周公負責制定周禮。周公有感於商朝的統治階級內部的混亂紛爭。所以開始明確了周朝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度的規則。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度就是指在各個階層中,繼承財產和職位者,必須是嫡妻長子;如果嫡妻無子,則立庶妻中地位最尊的貴妾之子。這就是所謂的“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嫡子相比於庶子可謂是佔盡了便宜。商朝末期君主紂王就是佔了嫡子的便宜。要知道紂王上面還有兩個哥哥。比如當時紂王的父母就想要立紂王的哥哥微子啟為繼承人的。但大臣們據理力爭表示“生微子啟時商紂王的母親為妾,生紂王時其母為妻,有妻的兒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兒子為太子,雖然是同一位母親。”所以紂王才得以繼承君王之位。可見從商朝末年時期,實際上就已經實行了“嫡長子繼承製度”了。

    自從周公制定了嫡長子繼承製度之後,整個周朝上至王、公、侯、伯等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需要嚴格遵守嫡長子繼承製度。但所有的事情也並不是沒有特殊情況的。隨著各路諸侯勢力逐漸增強,他們對於周王室的敬畏之心也日漸薄弱。慢慢的對於嫡長子繼承製度也開始了陽奉陰違的做法。很多諸侯內部因為對於權位的爭奪關係,嫡長子繼承製度很多時候也成了一個擺設。但不要誤會,雖然很多時候嫡長子繼承製度成了擺設,但嫡長子繼承製度依舊存在,而且依舊是所有人所認同的唯一合法繼承方式。

    比如歷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就是一個典型的沒有遵循嫡長子繼承製度的例子。歷史上齊桓公並不是齊僖公的長子,而是齊僖公的第三個兒子。歷史上齊僖公死後,齊僖公的長子齊襄公即位,由於齊襄公荒淫無道,昏庸無能,在其任期內,齊僖公的侄子公孫無知和齊襄公開始爭權奪利,結果齊襄公和公孫無知相繼死在了內亂之中。由於齊襄公無子,所以齊襄公死後,齊國陷入了內亂無主的狀態。所以齊僖公的兒子,齊襄公的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就有了機會。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度來說,應該是公子糾即位,但事實上卻是公子糾和公子小白拼命趕回齊國爭奪皇位。結果公子小白技高一籌率先趕回了齊國繼承了王位,也就是之後的齊桓公。可見周朝時期雖然有了嫡長子繼承製度,但到了春秋時期開始,很多時候還是憑藉實力而不是單純只靠著嫡長子繼承製度。畢竟沒實力一切都是白搭。

  • 10 # 天晴愛睡覺

    春秋戰國屬於東周,嫡長子繼承製已經確立了幾百年,基本上時深入民心。

    但時勢比人強,春秋時五霸迭起,戰國時七國爭雄

    基本是打仗就像過家家,想起來就幹一仗,沒消停的

    所以針對你的問題是:大家都認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但是出於形勢需要,都是誰牛逼誰帶大家發財奔小康

  • 11 # 玲瓏文史

    嗨~玲瓏來回答這個問題吧!春秋戰國時期,君位的繼承有幾種形式。

    首先是“國君立愛”。

    所謂“立愛”,又分成兩種狀況,一種是廢掉太子,改立其他兒子;另一種是雖沒有改立太子,但是因為寵愛別的兒子,所以讓他擁有如同太子般的待遇。

    例如鄭國的共叔段因武姜愛之、齊國公孫無智有寵、桓公有寵子五人、楚平王廢太子建、楚太子商臣……等等。

    這些繼承上的亂事,都是來自國君或國君夫人嬖愛太子以外的人所引起的禍端。

    其次是“公卿貴族介入”。

    國內的貴族公卿權力越大,則國君權力越小,而這些大臣貴族們,為了取得權力與利益,會藉著干涉、左右王位繼承來達成目的。

    比如晉國的趙盾、後來的晉厲公、齊國靈公到康公、秦國的靈公到孝公這一段也受到秦庶長的干涉。

    這個問題越到春秋晚期越嚴重,特別是齊國、晉國等後來被公卿給取代的國家,這問題也就特別明顯。

    再次是“其他國家的干涉”。

    春秋戰國時,每個國家都在尋求自己的擴張,藉著干涉或直皆舉兵來決定別國的王嗣,以此謀求自己國家的霸權。

    比如秦與晉多次互相干涉,晉國的夷吾與重耳之立,就受到秦穆公的左右;鄭國的祭仲也說:“子無大援,恐不立。”所以後來的鄭厲公是宋國干涉下立的;齊國在管仲時,將太子託付給宋國……等等。

    正所謂“國有外援,不可瀆也。”都是因為其他國家會影響國君繼承的問題。

    玲瓏雖然將春秋戰國時期的繼承情況分成了三點,但實際上,王位繼承往往不是單一因素所能解決的。

    比如秦躁公到孝公這一段繼承問題的產生,除了晉國的干涉外,同時,國內的權臣試圖把持政權也是原因,這些都是互為因果的。

    國君寵愛太子以外的人,就會讓貴族公卿有機會選擇壓寶,而國內的王位繼承人實力不足,也就必須依賴國外的勢力,我們不能將這些問題拆開來考慮。

    王位繼承就是政治的運作,它發生的過程與原因牽涉的問題很多,我們無法僅僅用某一種“制度”來概括全部,例如認為楚國是“少子繼承製”、秦國是“立壯”制,這些說法都太過片面。

    如果,君位繼承真的有制度可言,那麼,春秋戰國時期,君主即位的例外未免也太多了吧!

    讓我們沿著歷史溯流而上,仰望前人的縱橫揮灑,豈不快哉!

  • 12 # 小楊品史

    嫡長子繼承製是周朝的通用繼承法則,周王室、各地諸侯大多數是按照這個方法選擇繼承人的,除此之外還有兄終弟及的、爺爺穿孫子的,當然了謀逆篡位的也不在少數。

    01:嫡長子繼承製

    嫡長子繼承製是春秋戰國最普遍的繼承方法,道理很簡單:每一個做父親的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自己的兒子;嫡長子的母親是正妻,通常來自大家族,傳位給嫡長子有利於將政治婚姻利益最大化;傳位給嫡長子,可有效規避兄弟相殘,利於政權穩定。

    這一制度在西周王室執行的最徹底,除了周孝王短暫執政解決危機外,其餘十二位君王均是按照這一制度上位的。東周王室雖然競爭激烈、王子殘殺時有發生,但絕大多數還是按照這種方法傳承的,其他諸侯也差不多,比方說戰國時期的秦國,除了秦昭襄王嬴稷(哥哥意外去世時,沒有兒子)外,其他都是繼承父親君位的。

    02:兄終弟及制

    兄終弟及制在商朝極為流行,是商朝的通行方法,在春秋戰國時期,採用此法的也不少:比方說春秋時期的秦國,秦宣公將君位傳給弟弟秦成公,秦成公去世後,又將君位傳給了秦穆公。類似的傳承方法在其他大諸侯內,都曾經發生過。

    兄終弟及制通常發生在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國家快速發展期,哥哥去世的早,自己的兒子歲數太小,國家需要成熟年長的國君。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三兄弟就屬於這種情況。

    第二,年幼的公子很賢明,國君採用這種方式最終將君位傳給小兒子。吳王壽夢想把君位傳給小兒子季扎,就採用了這種方法。

    第三,弟弟覬覦哥哥的君位,陰謀奪權,最終上位,魯魏公姬沸是周朝歷史上第一個誅殺哥哥等位的國君。

    03:爺孫傳承製

    爺爺直接傳位給孫子的,在春秋戰國時期比較少,通常都是爺爺在位時間很長,太子先去世了,沒辦法,只好將君位傳給太子的兒子。

    東周第一個天子周平王,就是將君位直接傳給孫子周桓王。周平王姬宜臼在位50年,他的太子姬洩父沒來得及繼位,就去世了,周平王最終將天子之位傳給太子的兒子姬林(周天子姬林在位時,慢待鄭桓公,鄭桓公氣憤之下搶收了他的麥子,之後雙方開打,鄭桓公手下射傷了天子的肩膀。)

    04:謀逆篡位的

    春秋戰國時期,是禮崩樂壞的亂世,部分野心家透過誅殺哥哥(或哥哥的兒子)上位。總的來說,這種事春秋時期發生的較多,戰國國家生存壓力大,反而較少。

    吳王闔閭就是透過弒兄上位的。闔閭的父親諸樊曾經做過吳王,後來傳位給二弟餘祭,二弟餘祭又傳給三弟餘眛,餘眛本來打算傳給四弟季扎的,結果季扎死活不願意做王,於是王位就落到了餘眛的兒子僚身上。闔閭覺得自己太虧了,就和伍子胥聯手,將堂哥吳王僚殺了,自己做了吳王。

    直接搶哥哥的君位的不多,從哥哥後代中搶的相對較多。公元前741年,楚武王的哥哥楚厲王去世,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將君位傳給了兒子,楚武王心裡很不爽,使了個陰招,將侄子趕下臺,自己做了楚王。楚武王的這個舉動起了個很不好的頭,之後多個楚王被殺,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綜上所述,春秋戰國時代,君位傳承採取的主要還是嫡長子繼承製;像兄終弟及制、爺孫傳承製、搶奪篡位等也有一些,但比較少,一般來說,效果也較差。

  • 13 # 投筆鴻毛

    春秋時期的確是嫡長子繼承製,這是周禮定下的基調,也是為了擺脫商朝“兄終弟及”模式下導致的混亂。

    《春秋公羊傳》記載: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周禮定下規矩之後,明面上的歷代王朝都是嫡長子繼承製,但執行和規定永遠是有差距的,規矩也不能預測未來,總有意外發生。

    嫡長子繼承製

    嫡長子制始於周公,在西周進行了近三百年的統治後,這種模式進本已經被各諸侯國接受了。

    在嫡子品行無過的情況下,穩定繼位,這是最好的結果,畢竟這是自上而下都認可的模式。

    當然也有例外,如春秋時期的宋國,這是商人後裔,所以部分時間還是會走“兄終弟及”的模式。

    有意思的是,孔子家族就是宋國貴族,父親往上都是宋華人,純正的商王后裔,宋國大概就是現在的商丘市。

    孔子本人卻是忠實的“嫡子制”支持者。

    總的來說,春秋各諸侯國還是多以“嫡子制”來執行,只要國內外沒有混亂,都是子承父業。

    繼位問題

    嫡長子制不是萬無一失的辦法,繼位問題一直都是牽扯到各方的利益。

    首先來說,有沒有嫡子就是個問題,王后不一定就能產下嫡子,又或者嫡子意外而亡,又或者嫡子幼小,又或者嫡子品行不端,懦弱無能等等。

    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嫡子無法繼位,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如魯莊公、齊桓公、秦穆公等等,都沒有嫡子的記載。

    更典型的還有秦始皇他老爹子楚,就是因為上一輩的正室華陽夫人無子,才把子楚這個庶出質子接回來當了秦王。

    另外,即便是嫡子,若無法滿足貴族集團的利益,又或惹在任君王不滿,也不一定就能順利繼位。

    如晉獻公不滿太子申生,欲立驪姬之子為太子,結果就是陰謀迫害,太子申生自縊而死;魯莊公冊立太子繼位,但是太子的庶兄卻聚眾圍殺了太子,另立新君。

    再有意外而亡,如秦武王嬴蕩,就是影視劇舉鼎而亡的秦王,正經的嫡子繼位,意外死了之後就爆發的諸公子之亂,最後非嫡非長的秦昭襄王嬴稷上位。

    綜述

    春秋戰國是個長達五百年的亂世,很多西周延續下來的規矩已經守不住了,“弒君三十六,滅國五十二”說的就是春秋亂世。

    這個時期的孔子就說過“禮樂崩壞,人心不古”,可惜他沒見過戰國,因為戰國崩的更徹底,春秋好歹有點規矩,戰國才是塗炭生靈。

    春秋時期的繼位,還是內部的爭權,戰國就有田氏伐齊,奪國自立的事情。

    總體上說,在這個混亂時期,嫡長子制是個臉面,擁有大義的名分,但最終能不能繼承王位,還是得看形勢的發展以及拳頭的大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鍛鍊腹肌有快捷的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