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抗癌防癌之五大要素
-
2 # 樂齡家
僅代表個人意見
我認為養老院並不是獨生子女父母晚年的唯一出路。
前兩天看了白巖松的一則影片,影片裡有句話戳中了我:
想要養兒防老幾乎不可能,不是兒子不孝順,而是一對小年輕上面四個,上面這四個頂上還剩兩三個呢,請問他養得起嗎?
一個人的老後生活,可以是冬天,可以是夏天,關鍵的選擇權在自己手中。所以我認為,老人的第一位是攢健康,第二位是有錢,第三位是有閒。這樣不僅減輕了孩子的壓力,也讓自己的晚年更加體面,確切的說是更有尊嚴地晚年生活。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的晚年生活只能依靠養老院,我還可以選擇居家養老,就在這間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屋子裡,享受我的晚年生活,不需要晚年需要照顧的時候迫於現狀而選擇去養老院,去重新熟悉環境。
大多數人認為家庭養老和居家養老是大同小異,然而事實卻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家庭養老,主要依靠家庭的力量實現養老,簡單說就是子女、親屬照顧老人,老人居住在自己活著親友家中。當然照護老人中出現的問題也是此起彼伏。
最近刷抖音看到這樣的影片,百歲奶奶躺在床上,顫抖的手吃力的夾起放在床上盤子裡的餃子,慢吞吞的往下吞嚥。螢幕上的網友不淡定了,隔著螢幕就開始著急忙慌的“幫忙喂一下啊”,其實細心的網友會發現,影片螢幕上赫然寫著,百歲奶奶堅持自己吃飯。
對於這個現象,網友的想法很簡單,給老人餵飯,簡單粗暴。但細心的網友會發現,老人內心的語言,老人想要獨立地靠自己吃完一頓飯,甚至做好一件我們認為不起眼的小事情,對她而言都是莫大的精神支撐。這就是被我們常常忽略的“老人尊嚴”問題。
我們總是放大“人老必衰”和“人老萬事休”的觀點,卻忘了“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的豁然心態。照護老人固然艱難,但事實證明我們也是對養老知識的極其缺乏。迴歸上述案例,老人手抖,吃飯夾不起來,我們卻不知道如今市場上有進食輔助防滑防抖這樣的餐具,可以解決老人手抖吃飯難的問題。
除此之外,市場上針對老人的適配輔具產品數不勝數,也許你會嘆息,這麼先進的技術產品價格肯定十分昂貴,經濟吃不消,但網際網路時代,很多產品都可以直接租賃,為家庭減負,讓老人樂享晚年。
如果您的父母是家庭養老,那就讓自己的知識豐富起來,人的一輩子,倉促的來,舒服的走,沒毛病,作為子女多費點心,修來的緣分不虧。
居家養老,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村(社群)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服務。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是破解中國日趨尖銳的養老服務難題,切實提供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
-
3 # 於六小姐
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問題,是許多人擔憂的一個問題,也是需要社會來關注的一個問題。
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孩子,父母老了之後,養老問題自然而然就會落到這個孩子身上。如果孩子的物件也是獨生子女,那麼兩個人就得負擔雙方一共四位老人的養老問題,再加上孩子還要扶養自己的下一代,還要工作,那麼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許多這樣的父母晚年之後為了不給孩子增加負擔而選擇去養老院,但是去養老院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因為去養老院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就是經濟上有能力承擔,尤其是需要找保姆伺候的那種,更得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有的老人不具備這個條件,沒有退休金,孩子可能條件也比較差,去養老院這個辦法就很難實施。
總之,獨生子女的父母年老之後,養老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在這裡淺顯得發表一下我的意見,和一點建議。
1、子女與父母家離得比較近的
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如果自己的家離父母的家比較近,父母身體尚可,能自己照顧自己,那麼子女就沒必要把父母搬去自己家裡照顧,而是選擇經常去照看,生活起居一應事務安排好。
2、子女離父母家比較遠
這樣的情況是不太好解決的,父母離自己比較遠,在他們年老之後無法照顧,把他們留在老家又不放心,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解決的辦法有三個:
01、如果自己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可以送老人去老年公寓或者醫養結合中心。現在的老年公寓更偏重於醫養結合,不僅解決的老人吃喝拉撒的日常生活,還有一定的醫護人員,在這裡老人的生活質量可以得到保證,精神生活也很豐富,因為一般的老年公寓或者醫養結合中心都會有老年娛樂中心,給老人提供娛樂散心的場所。
02、如果沒有這個經濟能力,只能是把父母接去與自己同住,以方便照顧,這會給自己的生活帶去很多麻煩。尤其是對自己的另一半來說,因為你的另一半也有父母,怎麼解決?真是個讓人頭痛的問題。當然如果覺得不方便,也可以在附近給老人租一處房子,以放便去照顧。
3、抱團養老
這是當下被許多人推崇的一種新興的養老辦法。
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無論你是有錢還是沒錢。都可以以兩家或者三家為一個單位,抱團養老。老人之間互相照顧。
當然這裡面也會出現很多矛盾,不是一開始就很完美的。需要老人們有好的素養和好的心態。
這種抱團養老的方式,組合物件很關鍵,要找興趣相投的,脾氣性格合得來的,也就是說要找能融洽相處的人來組合。
這種組合一般是鄰居之間,親戚之間,或者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間。各自的孩子都在外地,老人又不願意給孩子增添負擔或者自己不喜歡去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就會選擇這樣的方式,一起生活,相互照顧。
曾看過這樣的一個新聞,姑姑一家,舅舅一家和自己的父母,在農村共同出資建了一棟三層別墅,六位老人共同生活,互相照顧,解決了三個都在外地的孩子的後顧之憂,十分明智和科學。值得人們效仿。
總之,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問題,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見仁見智。國家也應該多關注,多設定一些這樣的福利機構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
—END—
-
4 # 金毛乖乖的玩樂狗生
這個問題首先應該是社會和政府好好思考和回答的問題。在當前這種社會結構和社會環境下,養老機構匱乏不規範,養老福利較低不健全,養老從業人員高價低質,子女壓力巨大力不從心,老年人收入普遍較低的現實狀況下,養老院是老年人無奈的選擇。在目前政府已經出臺許多鼓勵扶植養老業發展政策的大好時機下,有識之士積極投入此行業,必將帶來情況的轉變,所謂的夕陽產業也會發展為朝陽類產業。
-
5 # 小溪原石七星子
不是唯一,卻也在一定條件下解決很多家庭問題。這個要看各家庭情況來說吧。
沒有辦法在一起生活的都工作或有家庭矛盾不能和解的,老人不想住一塊的。孩子因有生活代溝不想住一起的。在養老院有能說話同伴玩玩樂樂,比天天臥在家裡空空蕩蕩一個人的要好些。
能和諧相處矛盾少的喜歡住一大家子人的樂融融的也很不錯。家庭歡聲笑語比什麼都重要。
現在很多的退休的叔叔阿姨們其實內心並不喜歡和子女住在一起,相互會受約束都不自由都想按自己的來,有時好心也能辦壞事。家庭都是瑣碎的小事。久而久之矛盾會讓兩個家庭失去歡聲笑語。
何必去孩子的家裡管孩子的事,成家立業的孩子就是飛上天空的雄鷹,給他們自由去迎接屬於他們自己的風雨吧!需要和被需要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會改變,最後不要在需要的時候說明你的孩子真正的成家立業了。這應該是心慰的而叔叔阿姨也要開啟人生中另一種生活狀態了。
我熟悉的就是自己退休和姐妹們唱歌跳舞旅遊讀書寫作會友,孩子有需要就幫忙,有空了就把自己的生活按排的很好,不去孩子的家裡去提意見,兒子都成家了,那個家和自己的家又不一樣。孩子是生命的延續,生命的意義也是如此,孩子大了就放手,等孩子的孩子大了,一樣也是放手。不放手怎麼去成長,這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另一種能和諧相處喜歡和孩子住在一起的叔叔阿姨也都沒閒著,早起送孩子中午晚上在接送課外班,夏天烈日,冬天雨雪的。風雨無阻,幫看孩子出錢出力,無私奉獻不求回報,跑前跑後忙忙乎乎其樂融融。
他們有一顆操不完的心,喜歡嘮叨喜歡囑咐喜歡管你冬天多穿別露腳裸,穿秋褲還得穿保暖滴!你說喜歡吃魚,好嗎頓頓魚!大外孫子晚上說想吃梨,馬上下樓就去給買回來。不管是姥姥姥爺,還是爺爺奶奶,這都是愛無私的愛!
有朋友說了那不合諧的挑事的媳婦兒婆婆讓家不成家離婚愚孝的兒子咋不說呢?這些不合諧的聲音,自有各自家庭內部的去解決我們就不說這些了。
不論那一種方式的養老,只要心中有愛,行動有愛。相互理解,相互關愛。有了孩子從心底表達出來的愛父母的心住在哪裡都會溫暖!
-
6 # 蔣山老徐
題主提到父母獨生子女,晚年生活臨人擔憂,養老院是唯一的出路嗎?
首先黨和政府應該感謝為了國策只生一胎的獨生子女父母們,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們即將步入老年時代,開始享受晚年生活,由於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過去的老人都是多子女照顧父母的晚年生活,唯有你們這一代是獨生子女,使你們擔憂晚年生活,你們心情會理解的,在此提出自已的一點看法!
一,首先奉勸大家不用過早的為晚年生活擔憂,過好當下每一天,想多了反而影響現在的生活質量。
二,雖說你們是獨生子女,與過去的多子女老人相比,晚年生活一定比他們更幸福,社會在發展,時代更文明,社會的發展規律是一代比一代好。
二,雖說你們是獨生子女父母,但是國家,社會以及你個人為了你們晚年的幸福正在積極做準備,如!
1,實現了全民養老保險金,而且逐年增加,為農村老人養老金將設立正常的增漲機制。
2,大力發力養老產業,不僅國家投入資金,同時吸納民間資本參與,如養老院,有的經濟條件好的村集體為老人投供自助餐。
3,你們這一代家庭經濟條件大多數比上代人優越,老了都有點養老本。
三,對你們的晚年生活,結合本人晚午生活提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首先自已要有一個好心態,不管在生活遇到什麼困難,都要積極向上,樂觀對待,不要老想著老了怎麼辦,車到山頭必有路,天無絕人之路,想得開就行了。
2,人並非多子女晚年就幸福,講句唯心的話,人是個命,要看你命運如何,以我為例!
本人1兒2女都成家立業,結婚生子,二老身體很好,經濟條件還可似的,按理講,晚年應該很幸福吧,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朝夕之福,69歲那年兒子中風,至今生活不能自理,而且今年老伴又腦梗,本人也有多種疾病纏身,但這樣的家庭情況晚年能幸福嗎?但是我不以為然,樂觀過好每一天,從70歲開始回憶錄有六七十萬字,現在在今日頭回答問題,這樣減少了憂愁,增加了快樂。
3,再舉一個例子,並非子女多,晚年就幸福,關鍵要有好的身體,我鄰居一位宋姓老太,今年86歲,育4女3男,今年生病臥床3個月,雖有子女輪流值斑,真應了一句老話,久病無孝子,老人在床上拉了屎,子女都已怕清理,因為大女兒也有6o多歲了。老人雖說子女多,晚年同樣不幸福。
四,小結,隨著經濟的發展,雖說中國已進入老年化社會,由於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的關心,和對老年事業的高度重視,大力發展養老產業,今後老年人,含獨生子女父母在內,晚年生活一定很幸福,不必擔憂。
-
7 # 一個蟲蟲的旅行
所謂唯一肯定不對,但現實生活又會有這樣的無奈選擇。
從中國傳統,養子防老,進入獨生子女年代(現在儘管分開二孩,但獨生子女是一個巨大群體),孩子要打拼,父母卻已經老了,特別對於生活保障低的父母來說,生活質量確實不怎麼好,但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國家層面是不可能照顧全部的。非常有限的公立養老院,老人逝後都排不上隊,更何況大多數地方根本就沒有公立養老院,你往哪裡送?有個別的私立,怕也交不起錢。
國家層面還是強調居家養老,包括社群、民間、私企等等。
路有千萬條,看你有那一條,即盡孝道,也自己能工作發展。
-
8 # 勿念A勿戀
其實父母住養老院真的是很好的選擇,現在的養老院條件都很好,裝置也很齊全,有各種興趣班,各種活動,老人住進去也是一種樂趣,會有自己的生活圈,心態也會樂觀開朗。
現在子女工作生活孩子壓力山大,很少有機會和父母溝通交流,就是給再多的錢也不能填充父母空虛寂寞的人,住再大的房子又如何,有時候父母和子女住一起還覺得不自在,現在的老人思想也進步了,不想和子女一起住,也不想子女擔心獨住的安全問題,會喜歡養老院的生活氛圍,兩全其美。住養老院一天有人聊聊天下下棋,學習一點自己的愛好,跳跳舞。
-
9 # user摩羯大叔
首先我認為,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家庭沒有什麼區別!
如果你擔心獨生女父母養老是個問題,多子女就能保證有人給你養老嗎?如果你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在我家姊妹中是老小,除了我以外其他姊妹都是多子女。在我看來,到目前我還沒發現其他姊妹的養老優勢。我家大點的姊妹都70幾歲了,還整天為子女們操勞。與他們相反,我是獨生子女,我反而感覺很輕鬆和自由。
至於養老院是不是唯一的養老出路?我是這樣認為的:第一,獨生子女父母相對比較輕鬆,我們可以儘量搞好自己的身體,儘量居家養老自己照顧自己,必竟現在養老院的條件與服務都還不完善。
第二,等哪天我們照顧不了自己了,一是可以去養老院,二是可以“自生自滅”,我們這代人都有這個心理準備。在這方面我們要多學習外國老人,八九十歲都是一個人獨居,最好不就是一死嗎?
第三,我們這代老人很清楚地知道,現在即使多子女誰能保證他們都能養老?所以現在的老人都懂得自強自立。
-
10 # 平安幸運10
現在養老問題仍是採取多種渠道來解決的,家庭式養老是主體,有著幾千年“養兒防老”傳統養老方式!是值得肯定和發揚的!父母養我們小我們就得養父母老的道理,傳承著做人道理…
就目前說法,獨生子女成家立業,生活壓力大,無力照顧父母…什麼多少對老人壓在一對年輕身上…人哪!直接利益就三代人,孝敬父母,把自已的子女扶養成人,把自已工作生活過好…這就是一代人的責任和義務!
至於老年人上不上養老院,要符合老人的意志和心願…不要用各種各樣借囗說詞…人間自有真情在,父母無論在何種情況,不顧一切,用青春年華扶養自已的子女成人…怎麼父母老了,就得送養老院,獨生子女怎麼了?他們也是父母生!父母養!
-
11 # 沉默是金144195762
這樣的老人想法挺前衛的。我不知道你的孩子啥樣。但我知道家有老人。如有一寶。我是堅決不同意老人去養老院的。除非我死了。這種事不會發生不到我身上。。。永遠不會。。。
-
12 # 亞夫333
要根據父母的經濟狀況、個人意願、子女的家庭情況綜合考慮,不能絕對的說哪種方式好壞。願天下的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安!
-
13 # 燒紅的雲
獨生子女的父母就必須進養老院嗎?他們的晚年生活質量就必須令人擔憂嗎?你提的這個問題就讓人捉摸不透,覺的你在無故的多慮。
現在我們國家獨生子女的家庭很多,但也不是每個家庭的老人生活的不夠好,必須進養老院的,大部分老人還是居家養老,享受兒孫之樂。不要很高尚的說,養老院很漂亮,環境很好,有專門的護工24小時服務等等。反正做為我這個80後的男人,我再苦再累,也不會讓自己的父母住進養老院,我相信大部分人跟我的想法一樣,不會同意讓父母老了進養老院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社群活動,廣場舞比賽,棋藝切磋等等,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愛好和興趣盡情的娛樂,只要兒女平平安安,和和美美,他們在哪裡都可以安享晚年。
-
14 # 美麗草原石平
進入老年的我們,要明智,從心裡懂得,老了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同時要自尊自愛自強,兒女孝順是我們的福氣,但不要忘了,他有自己的小家,有孩子需要培養,有老婆需要疼愛,我們要理解兒女,所以靠誰都不如靠自己,老了要有自己的老本,老屋,靠的是老伴相依相伴,自己能料理自己的生活時,在家養老,要耐得住寂寞,習慣孤獨,平靜淡然的生活,不要什麼事都要兒女為你解決,過不去的坎時,在尋求兒女的幫助,心裡要豁達,不要以為養兒防老,他們也很忙,孝順是他們的職責,但理解是我們老年人的心態,養老的問題不要太糾結兒女,你就不會煩惱你,不會傷心難過,要往前看,不要翻舊賬,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上,自己的存款不要再有生之年都贈予兒女,要放在自己養老的生活上,因為來日並不方長,餘下的可寫入遺囑,自己的生活和財產自己做主,不要讓兒女用養老來綁架你,對於不孝的兒女,心中有數,不靠他們,你自己的財產,你可以有尊嚴的活著,誰對你好,遺囑裡就給誰,死前還是放在你自己身上。再不能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就住養老院,以自己的條件選擇好一點的養老院,在自己完全不能自理了,不拖累兒女,不拖累別人,不讓自己生活毫無意義的拖累他人延長毫無意義無尊嚴的活著,不就醫不治療,坦然的平靜的離開這個世界,人固有一死,活著努力讓自己過的好一些,不要活著就散盡錢財,無錢無力,你怎麼能有尊嚴的活著。
-
15 # 四季芬芳500
我家周圍鄰居我們都是女兒,都嫁出去了,我們都商量好了,將來呆在一個養老院,大家在一起,不麻煩子女,讓他們安心生活。
-
16 # 小姐姐情感星空
我看老人子女多的,或者獨生子女的,都差不多吧。
其實老人有固定的收入,有自己的房子,還是和老伴一塊生活比較好,或者一個人獨居也行。和子女住一起,有諸多不便,去養老院的話,那裡的環境可能會讓人有點不適應。
有些子女孝順的,可是家裡負擔重,心有餘,而力不足。年老的父母,只是增加了他們的負擔。有些女婿、媳婦的能夠接受和伴侶的父母一起生活,而有些人卻是接受不了的。到時候,大家住一起了,就會不斷的吵架什麼,鬧得很不愉快。
最主要,年青的時候,要為自己年老時的生活多做打算。可以買點居民養老保險,社保局有賣的,也可以基金定投,以後老的時候,再取出來用。
多教育孩子,孩子長大後是一個正能量的人,也有能力賺錢養家餬口,也能孝順自己的父母。
-
17 # 嘉越寶貝的生活記
回答這個問題,僅僅是我個人意見啊!,我覺得獨生子女,晚年父母也不一定說一定要進養老院,可以說把雙方的父母接過來跟我們一起生活,這是我的一個真心話
-
18 # 天地間的囚鳥
這是我們不的不面對的現實問題,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水平和生活質量也是越來越高了,但隨之而來的生活壓力和社會困擾也是越來越重了,雖然國家放開政策鼓勵支援生二胎,但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是越來越多,這種趨勢只會越來越加重,父母的晚年生活質量如何得到保障?這嫣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當今社會養育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真的是太不容易了父母付出的心血和成本也是在逐年遞增,小到孩子的吃、穿、住、行大到擇校、住院看病、結婚買房、哪樣不需要金錢鋪路?現在競爭壓力這麼大物價又這麼高,父母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養活一個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個伴以後好互相有個照應,有時不是他們不想要是要的起養不起,他們也不想在折騰自己了有一個就夠了,很多年輕的家庭也都看開了想通了要一個足矣。
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之所以有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家庭,歸根結底還是咱們的經濟基礎和國家福利政策不夠完善,咱們細想想為什麼國外很多家庭都要了很多孩子而他們的生活質量卻沒有受到影響?當然每個國家的基本國情不同,咱們為什麼不能借鑑和學習人家的經驗?出臺一系列措施來完善咱們的福利體系,雖然推廣和實施起來這很難但我認為這是解決當前困境的捷徑之一。有國家的經濟扶持和良好的政策待遇我們還會擔心什麼嗎?
現在是兩個人要贍養四個老人甚至更多,他們的經濟能力是否能夠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每個家庭情況都不一樣當然如果有錢就可以保證,可以請專職保姆照看老人自己可以更全身心的工作。
尤其是農村的老人他們沒有退休金享受不到國家的一些福利措施,老了以後得生活大部分要依靠兒女接濟照顧,所有的壓力和負擔全都落在他們身上,生老病死、看病住院要是他們沒有錢怎麼辦?沒有錢養老院會收嗎?這個問題很棘手也很尖銳,希望咱們國家能夠重視這個社會問題並找到好的解決方案吧。
-
19 # 2689春天的花兒
獨生子女父母養老的問題已經擺在這裡了,能怎麼辦?有錢有能力的退休父母必竟是少數,普遍的是那些工人級別的父母,退休金維持生活沒有問題。但是看病養老是絕對不夠用的,靠兒女更看不見希望。不是兒女不孝順,而是他們面對四個老人,甚至可能是六七個老人,他們無能為力。
沒有錢的父母對養老迷茫,那麼有錢的就無後顧之憂了嗎?我看不見得。有錢也要有人手給你跑一些事情,比如找養老院或者是找保姆。現在的居家保姆令人難以放心(我婆婆兩年換了六個保姆),兒女們有時間給你監督著嗎?沒有親人在身邊.保姆的服務質量如何?這都是問題。
沒有錢不敢想老的時候怎麼辦,有了錢也要有自己的人才保險些。所以說先活在當下,快樂一天是一天吧。想多了一點用處都沒有,天天被這種問題煩惱著,整日的活在惶惶不可終日中,實在不可取。
-
20 # 伊春美食美客
別看我這個70後已經漸漸的步入了老年的行列,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作為一個老人,要是倚靠著子女來養老的話,那麼這個老人活的也確實是有些悲慘了,我覺得作為一個老人的除了管孩子們結婚工作這些大事之外,作為老人的自己應該有養老的積蓄,應該有養老的本事,應該有不用子女操心自己是的能力。這樣的老人才稱得上晚年幸福。
我覺得如果是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子女,哪怕是搬個煤氣罐,哪怕是買上一袋兒鹽都,想讓兒女們替自己去買,如果這樣的經濟實力我想真的是兒女們的負擔,因此我說作為獨生子女的父母就應該為自己今後的養老問題做好積蓄,做好儲備。靠兒靠兒媳,靠女兒靠女婿,這都是不靠譜的事情,作為老人,如果兜裡有錢,如果生活的灑脫,兒女們也會另眼相看你這個老人,所以說千萬別把自己弄得身無分文。或者是養成經常麻煩兒女的壞習慣,要自己和老伴兒有一個獨立的空間,好好的生活,這才是最好的。
我覺得作為獨生子女的父母,養老院也不是唯一的歸處,我覺得如果老兩口身體健康或者有一個人身體健康,這個晚年生活都不會缺少色彩,而且我覺得如果兩個老人健康出現問題,還可以僱一個鐘點工或者是保姆什麼的,反正自己能夠獨立生活的,堅決不去麻煩兒女,這才是最好的有尊嚴的養老方式。
回覆列表
未來大家要社群養老制!或者群體養老生活,就是一人出頭,建立老年朋友頤養院,一起生活,互相照顧,一塊外出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