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0*33*35的裸缸,什麼樣的冷水魚好樣不愛死,過濾盒二個20CM的夠不夠用,多久換一次水,藻類怎麼治療,放幾條魚合適5CM左右的,求幫助
14
回覆列表
  • 1 # 木子水族

    首先得看你養什麼魚,每種魚的習性不一樣,養法也不一樣,總的來說離不開幾樣東西。

    魚缸

    根據你選擇飼養的魚的品種來決定你需要的魚缸型別,和魚缸大小,魚缸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內濾缸:適用於小型魚缸使用的內建過濾,這種過濾相對較差,因為髒東西吸附在內建過濾裡同時也泡在水裡,自然水體就需要承載髒東西的負擔,打理相對也麻煩一些。

    外濾缸:同樣適用於小型魚缸,就是在魚缸外面放一個過濾桶,透過把魚缸裡的水吸進濾筒裡經過三層過濾再迴圈至魚缸中,達到淨水目的,清洗也比較麻煩。

    上濾缸:也稱養殖缸,這種過濾我個人比較喜歡,就是有點噪音,不過噪音也是可以解決的,在下水口裝一個彎頭,技能降噪,又能造浪。然後過濾效果也很不錯,主要是能DIY很多功能,動手能力強的魚友可以考慮上濾缸。

    底濾缸:底濾缸現在是市面上最常見的,外觀好看,多樣性,可以配合各種裝修風格,過濾相對也比較好,當然價格也比前幾款要貴。

    濾材

    在《濾材選擇原理》中我們強調:濾材應該具備以下兩個要求:

    一、具有很大的表面積和空隙,能夠使更多的硝化細菌附著在表面從而進行繁衍;

    二、透水性要好,附著在固體上的硝化細菌是不會動的,所以需要靠水流將氨帶過來。

    根據上述這兩點,我們將市面上較多出現的幾種濾材做個對比和介紹。

    陶瓷環VS玻璃環

    陶瓷環和玻璃環是存在時間較長,也是較原始的濾材。

    陶瓷環佈滿微細孔,適合硝化細菌繁殖,主要起到培養硝化細菌、淨化水質的作用,陶瓷環分為大環和小磁環,要根據不同的容器選擇購買。

    玻璃環一般由滑石粉燒製而成。在魚缸中所起到的作用與陶瓷環相同,均是為硝化細菌提供繁殖和工作的場所。

    從表面積上來講,玻璃環無論是橫截面還是側面都佈滿了細密的小孔,而陶瓷環則較為光滑,細孔較少。此外,有一個實驗證明,同時將同等高度的陶瓷環和玻璃環放置在水盤中,過段時間後觀察可發現,玻璃環浸溼的高度要比陶瓷環高出許多。也就是說,玻璃環的透水性要比陶瓷環好。再從pH方面做下對比,玻璃環的pH在7.0-7.5之間,而陶瓷環則在7.5-8.0左右。也就是說,在同pH值的水中放入陶瓷環和玻璃環,放置幾天後測得它們的pH將會不同,放有陶瓷環的水,其pH將高於放有玻璃環的水體。當然,這個前提是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下。

    細菌屋

    細菌屋也是現在比較受歡迎的濾材之一。細菌屋多呈圓柱形,表面多細孔,但是在透水性方面有所差異,不同廠家所生產的細菌屋也會有一些差別。在pH方面,由於細菌屋在燒製過程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它的pH會產生細微的浮動,同廠不同批的細菌屋在pH方面都會不盡相同。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個挑選細菌屋的方法:將細菌屋的一端堵住,在另一端吹氣,如果氣流非常暢快、沒有受阻,那麼這樣的濾材就可以選購。但如果感覺吹起來很費事,那最好不要購買。

    石英球

    石英球在日本和新加坡是使用率很高的濾材之一。石英球主要是德國石英和日本溫泉石結合,壽命很長。在放大鏡下觀察可以發現它表面有很多細密的小孔,使用時最好不要用袋子裝,應散放在底濾槽中,它可以起到很好地分散水流和一定的物理過濾作用。與其它濾材相比,石英球的價格比較高,但是綜合考慮,它也是價效比很高的一款濾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做好物理過濾的前提下,石英球的維護非常簡單,每年用清水沖洗5-6次即可,它的使用壽命非常長。

    藤棉

    藤棉是日本進口生化過濾材料,也是現在使用率較高的一種濾材。它具有很高的耐藥、耐水、耐光、難燃性。藤棉除了具有傳統濾材要求的透水性和透氣性外,其使用壽命也很值得一提,它可多次沖洗、迴圈使用,使用壽命長,可在水中使用 5年以上,不鬆脫、不阻塞、不變形,清洗後可重複使用。經由專家分析藤棉的密孔間隙及柔軟度最適合培養的硝化細菌,對分解排洩物及飼料殘渣、改善水質、過濾清潔,其效果最佳,由此可降低魚只死亡率。

    毛刷

    毛刷分為兩種:一種是不鏽鋼刷毛;另一種是塑膠刷毛。一般大型地缸或魚池會使用毛刷,其韌性好、不易變形,能長時間反覆使用。十字型毛絲空間結構使其吸附能力大大加強,更易攔截顆粒物和培養硝化細菌,在表面積增大的同時,這樣掛膜的數量更加強大(硝化菌生長的場所更多),強化了過濾毛刷的物理過濾和生物過濾的功能。在同等體積的過濾池或過濾缸中,過濾及穩定水質的效果更加顯著,且需要維護的次數較少。

    生化棉

    生化棉不易堵塞,其主要作用也是培養硝化細菌來分解水中毒素,是非常理想的一種濾材。生化棉不僅可以當過濾棉使用,還能培養硝化細菌,其孔間隙及柔軟度,最適合培養硝化細菌,從而分解排洩物及飼料殘渣,改善水質。

    普透過濾棉

    生化棉不易堵塞,其主要作用也是培養硝化細菌來分解水中毒素,是非常理想的一種濾材。生化棉不僅可以當過濾棉使用,還能培養硝化細菌,其孔間隙及柔軟度,最適合培養硝化細菌,從而分解排洩物及飼料殘渣,改善水質。

    生化球

    生化球是觀賞魚生化濾材中的一種,多用於大型滴流過濾和底缸過濾的主缸溢流區,主要起保溫、消音、增氧的作用。生化球一般由塑膠製成,多數為球形、方形或不規則形狀, 在上面有很多黑色的突起。生化球也是一種使用比較廣泛的生化濾材,但使用的範圍有限,其特殊的結構造成它在很多過濾方式中並不適用,故不能發揮很高的效率。在外接、內建、上部過濾器當中均不適合使用,若使用會使生化效果大打折扣。一般最適用的是在滴流過濾器中,使用的時候儘量不要把生化球全部浸泡在水中,而是讓水流從上面衝過,這樣會帶來更多的氧氣,寄生更多的硝化細菌,能從達到更好的生化效果。

    珊瑚骨

    珊瑚骨是以珊瑚碎屑為主,同時還由石灰藻、孔蟲、棘皮動物碎片等組成的鈣質砂。鈣質含量高達90%,適合於偏硬酸鹼度的魚缸使用,珊瑚骨培養硝化菌速度非常快,同時還能提高和穩定水質硬度及pH值。但在使用前,需測準pH,以此來考慮是否需要使用珊瑚骨。

    活性炭

    活性炭屬於化學性過濾的一種濾材。由於它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所以可用來吸附廢水中具有溶解性的有機汙染物及有毒物質。它可用於水族方面,用以除色、除臭、除腥味,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除去水中的殘留氯及下藥後的殘留藥劑等,以此來保證水質清澈、乾淨透亮。

    NO.1濾球

    NO.1生態濾球是採自純天然的沙碩,經過精密陶瓷燒結技術而製成的小顆粒結合體,其構造呈現柱形,每個沙碩顆粒間存在不規則的小孔。

    市面上常見的NO.1生態濾球可分為五種:多孔、全鈣鎂、甲殼素、遠紅外以及奈米銀能量,這五種NO.1濾材的作用各有不同。

    1、NO.1多孔生態濾球

    是由大量的純天然沙碩石燒製而成,它擁有與不堵塞型多孔陶瓷一樣非常大的表面積,約38000m2。NO.1多孔生態濾球燒製結構緊密,無殘留物,水流經多次迴圈後又可亂流而出,以此達到最大化地培養硝化細菌來控制水質。

    2、NO.1全鈣鎂生態濾球

    能提供給硝化細菌所需營養元素鉀、鈉、鈣、鎂、鐵、硼、鋅等元素。如果使用此種生態濾球,一般比普通的多孔生態濾球更有利於硝化細菌的繁殖,水質也會較長時間地保持清澈。

    3、NO.1甲克素吸附性生態濾球

    則是由海洋提取生物利用精密生物科技手段萃練而成。可以分解並吸除魚缸水的有害物氨、亞硝酸態氮、硫化輕及重金屬等,所具有的多價陽離子,更能吸附硝化細菌幫組繁殖,達到更強的淨化水質功能。

    4、NO.1遠紅外能量生態濾球

    是用電氣石、神山麥飯石、桂陽石、火山岩等高負離子、遠紅外材料按照不同的比例配製特有的陶瓷材料燒製而成。透過使水分子產生共振變成獨立的水分子,提高生物細胞活力、改善微迴圈系統、促進新陳代謝、平衡水中酸鹼度來改變魚蝦的抗病能力,提高食慾等。

    5、NO.1奈米銀生態濾球

    採用奈米銀抗菌微粉結合精密陶瓷技術燒製而成。透過奈米銀跟蛋白酶結合,發生反應並分解蛋白酶,使細菌從根本上失去其活性,且沒有副作用,對硝化細菌沒有任何影響。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養魚技術的不斷提升,市面上的濾材種類已經愈發多樣,飼養者則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搭配,為愛打造良好的水質生存環境。

    水泵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適合魚缸使用的水泵主要有兩種:潛水泵和水陸兩用泵,從名稱上就可輕易看出它們的區別。

    潛水泵又被稱為沉水式水泵,只能在魚缸水體內使用;而水陸兩用泵的功能就要更高階些,除了能在水中直接使用外,還可以輕鬆地透過水管將其接到魚缸外使用。

    由於潛水泵必須在水中使用,因此要杜絕“乾燒”,乾燒會減少潛水泵使用壽命。同時,潛水泵放在魚缸中,佔據“一席之地”,對需要造景的魚缸來講,會產生一定影響。

    水路兩用泵則完全不同,它的功率大,易於擺動外表美觀,唯一的不足就是價格比潛水泵昂貴。

    事實上,二者在使用過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分上下的,它們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抽水”:透過水泵將水抽離,再配合過濾重新迴圈回魚缸內,與濾材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過濾系統。

    水泵的重要因素及彼此間的關係

    真正瞭解後,才能正確的選擇和購買符合要求的時候。對水泵而言,最關鍵的因素莫過於功率、流量、揚程和它的綜合性價比。

    1、功 率

    功率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功的快慢。如果功的數量一定,時間越短,功率值就越大。功率=功/時間,單位為千瓦(KW)。

    2、流 量

    流量又被稱為輸水量,主要指單位時間內透過水泵出口的水量或單位時間內水泵抽離水的數量,其單位為升/秒(L/s)、升/分(L/min)、立方米/小時(m3/h)。

    3、揚 程

    水泵的揚程指水泵能夠揚水的高度,其單位為米(m)。

    4、價效比

    在綜合功率、流量、揚程適合的前提下,用最合適的價格購買最高質量的水泵,可使其價效比達到最高。水泵的質量好壞直接決定其噪音大小、易鏽程度、電線安全等。選擇質量較差的水泵,會存在很大的隱安全患。所以一定要選擇在口碑好、信譽高的商家處進行購買。

    既然存在這麼多的關鍵因素,那麼如何協調它們之間的關係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功能呢?

    只有在功率足夠的前提下,揚程和流量才能發揮最大作用。如果選擇一個小功率的水泵,那麼它在提升水的能力方面必然較差的。這種情況下,水泵的揚程就會降低。如果揚程的高度增加,那麼水泵的流量就必然無法發揮它的最大作用。因此在挑選水泵揚程和流量時,應最先考慮的是功率。水泵的功率、流量、揚程這些引數,在購買水泵的說明書上都有詳細的說明,但在實際的使用中,一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這些標準數值就未必是真正的實際使用值。

    根據揚程和流量的關係,水泵可以分為流量泵和揚程泵。在眾多的水泵中,最為典型的流量泵是軸流泵,而最為典型的揚程泵則是離心泵,特別是多級離心泵。流量泵的特點是流量大而揚程小,揚程泵的特點則正好相反,其揚程可以達到很高,但是流量卻校小。從流量泵和揚程泵的衰減曲線對比中即可發現,當水泵的揚程增高時,揚程泵的流量衰減明顯要比流量泵的衰減平緩很多。

    這些工作原理雖然在潛水泵中並沒有明確的區分,但在設計上,不同的廠家和品牌,都會有不同的側重點。有些水泵流量大、功率小,看似節約,但是它所付出的代價是揚程的縮減。在實際的運用中,如果揚程不夠,當提水高度增加時,流量就會急劇衰減。如果水泵的揚程是1.2m,但因功率小,當提水高度增加0.5m時,它的實際流量就可能只有標準流量的50%左右;再提高0.5m時,可能連10%都無法達到。因此在保證流量和揚程的前提下,功率是絕對不可忽略的。

    那麼是不是越大的流量就越好呢?一般來講,水泵的流量達到魚缸容積的2-3倍最佳。如果300L的魚缸,水泵的流量最起碼要保證至少為600L/h,最好能超過900 L/h。這裡所說的流量並非是說明書上的標準流量,而是使用過程中的實際流量。一般情況下,實際流量大概是標準流量的60%左右,具體實際流量需要按照水泵的功率和揚程來判斷。

    選擇適合的水泵:

    瞭解了水泵的重要構成因素及它們的相互關係後,就可以選擇一款合適的水泵了,其中要考慮的因素包括魚缸大小、過濾形式、濾材多少、養殖密度、魚體大小等。這些因素往往決定著水中有害物質的多少,當飼養密度越大、容積越大、甚至是投餵次數越多、魚的新陳代謝越快時,對過濾系統的要求也就越高。這時,水泵的功率自然是偏大一點比較好。

    水泵的流量和水族箱的容積有一定比例關係,一般來說,水泵流量至少要達到每一小時迴圈水族箱水用量的6-10次

    舉個例子,100升水的水族箱,最低需要600L/h的水泵,這樣水泵一小時可以迴圈水總量6次,(不計功率和損耗)基本上算合格。

    流量和過濾系統的能力有著緊密的聯絡,濾材越多,所需的流量相應也就越大。只有它們恰到好處的配合,才能保證過濾系統無負擔執行、維持水質“無毒素”,從而為魚只的健康生長提供優質條件。

    加熱棒

    加熱棒是觀賞魚飼養者非常熟悉的工具。觀賞魚,尤其是龍魚對水溫有一定的要求。適合龍魚生存的水溫為24-28℃,水溫過高或過低及水溫的突然改變都會引起龍魚的不適,所以在水族箱中一定要放置加熱棒,以使水溫保持在恆定範圍之內。

    加熱棒的構造並不複雜。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加熱棒主要有兩種,一種透過雙金屬片控溫,另一種透過熱敏電阻探測溫度,再配合可控矽等來控制加熱棒的通斷,從而進行水溫控制。

    透過雙金屬片控溫的加熱棒,是在加熱棒的內部放入一個雙金屬片。由於雙金屬片是不同材質的,因此受熱膨脹的係數並不相同,這樣一來,加熱棒就可以在達到設定溫度後自動斷開,從而發揮控溫作用。這種構造的加熱棒構造簡單,因此價格並不昂貴,也比較安全,但受到金屬片會老化的影響,因此需要根據加熱棒使用說明中的使用年限進行更換。

    而透過熱敏電阻進行溫度探測的加熱棒,是透過可控矽等來控制加熱棒的通斷電,其熱敏電阻並不全部都是加熱棒合為一體的。

    當熱敏電阻與加熱棒是一體時,安裝較方便,但缺點是這種加熱棒會因熱敏電阻與加熱棒距離過近而出現加熱棒內部的溫度到達設定溫度停止運作、但水族箱中的實際水溫卻沒有達到設定溫度的情況。但只有當熱敏電阻與加熱棒不是一體時,才能很好地克服上述缺點,加溫也較為迅速,不過在通電使用時千萬不能把熱敏電阻從水族箱中移出。如果熱敏電阻從水族箱中移出,再進行加溫,後果會非常嚴重。

    使用加熱棒時,要根據水族箱的體積來計算所需加熱棒的功率。一般來說,每升水需要2W的加熱功率來加熱,當水族箱中有300L水時,加熱棒的功率至少要在600W以上;當需要600W的加熱棒時,並不建議使用一根600W的加熱棒進行加熱,而是建議使用兩根功率分別為300W的加熱棒,可以將這兩根加熱棒放置在水族箱的兩邊,使水族箱均勻加熱。冬天使用加熱棒時建議配合相應的加熱措施,如增加水族箱保溫套或泡沫板等,這樣會水族箱中的熱量不易散去。

    在飼養龍魚這樣的大型魚只時,要將加熱棒穩妥地固定在水族箱中,避免龍魚在遊動時將加熱棒撞到缸壁產生破損。加熱棒不適合埋在底砂中或直接與玻璃接觸,將加熱棒斜放或平放更有利於加熱棒工作。有時,為了避免魚只被加熱棒燙傷,飼養者應給加熱棒加上管套。

    值得注意的是,加熱棒在空氣中通電後會極速升溫,因此很容易使加熱棒燒壞,甚至導致加熱棒的玻璃破碎。因此不要在空氣中給加熱棒通電,斷電後也不要立刻從水族箱中取出。

    使用加熱棒時,要經常觀察加熱棒和溫度計,切不可只以加熱棒的指示燈為準。同時,也建議飼主在家中放置備用的加熱棒,避免水族箱中的加熱棒突然壞掉而沒有新的加熱棒可替代使用。

    氧氣泵

    氧氣泵也叫氣泵,即空氣泵,指從一個封閉空間內排出空氣或從封閉空間新增空氣的一種裝置。

    氣泵分為電動氣泵、手動氣泵和腳動氣泵。通常飼養觀賞魚所用的氣泵均為電動氣泵,因為觀賞魚需要的氧氣較多,並要24小時供給,而手動氣泵和腳動氣泵都難以滿足觀賞魚的需求。

    電動氣泵,顧名思義,指以電力為動力的氣泵,透過電力不停壓縮空氣、產生氣壓,將空氣輸送到水體中。

    在氣泵的選擇方面,需要根據魚缸大小、魚只的密度來進行選擇,其次還需根據瓦數的大小及接頭數多少來挑選。通常魚只密度適中情況下,1.5m的魚缸使用5W的氣泵即可。

    因停電導致觀賞魚缺氧死亡的案例屢見不鮮,一旦停電,水泵和氣泵便會停止工作,從而導致魚缸的水體中沒有向內持續充氧,水體中的溶氧量有限,如果停電時間長,必然會導致魚只缺氧。為防止此類情況發生,建議購買氣泵時選擇交直流氣泵,這種氣泵即使在停電的情況下仍可以繼續工作幾小時,因此能夠保證水體中的溶氧量。

    一般氣泵可以分成三個部分:氣泵、氧氣管和氣石。

    氣泵是氣體壓縮和輸送的主要源頭;氧氣管主要起到輸送氣體的作用,可以保證氣體在無耗損的情況下輸送至魚缸底部;氣石則是由細密、四通八達的小孔組成,可以將氧氣管輸送過來的氣體細碎化並充入魚缸水體中,以便更有效地增加水體的溶氧量。通常在市場上可以見到的氣石有兩種,一種呈圓柱型,另一種則呈圓盤狀,這種圓盤狀的氣石也被稱為氣盤。圓柱型氣石面積較小;氣盤面積較大,所發出的氣體柱較粗,與水體的接觸面也較多。由於氣盤較重,不像氣石那麼靈活,所以多放置在魚缸底部。

    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需要選購止流閥。止流閥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魚缸中的水體倒流進氣泵,而造成氣泵損壞。

    魚缸的選擇和魚缸的三大件都詳細的說明了,至於你要怎麼選擇取決於你個人,希望可以在養魚路上幫到你。

  • 2 # bo碩士的烏托邦

    大家好,我是bobo的手作世界。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問題。很多養魚新手費時費力買入大水族箱,結果疏於管理,魚養死了,缸也廢了。因此採用省錢又方便快捷的方法自制一個家用魚缸生態系統,非常重要。 不費時不費力也不費錢,就可以在家觀魚聽水聲。我建議採用下面的方法。 1.缸的擺放位置和尺寸選擇。中國傳統風水學認為,魚缸擺放正確的位置有招財避邪之功效。通常魚缸不能擺放在臥室,臨近廚房或正對大門的位置。魚缸大小要充分考量空間的大小以及魚的種類。最好的選擇是把魚缸放在陽臺通風光照良好的角落。這樣有利於水草進行光合作用,進而為魚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另外,最好選用土缸,便宜又有中式景物的古樸之美。 2.購買合適的水草和魚。水草,筆者頂力推薦的是水榕。它是水陸兩生植物。水榕既耐陰又特別好養活,在20-30度的溫度下會長得枝繁葉茂。另外加上一些金魚藻、蜈蚣草,綠菊、大葉綠九冠等增加缸內生物多樣性。魚最好選用好養活的淡水魚。魚迷愛好者首選金魚、普通的鯽魚,錦鯉等。注意條數不要太多。否則會造成缸內水質惡化魚因缺氧而死亡。 3.增氧系統的選擇。方便又花費不多的方法是購買一套竹製或木置水流增氧裝置。這種裝置配置簡單,元件只有一個小型水泵加軟管。它易於拆洗清理,並且採用上置式擺放方式。只需擱在缸沿上,就產生流水的效果。這種裝置網上可買,很便宜。比起那些動輒幾百,上千的養魚系統而言,是不錯的選擇。 4.買來的魚缸和水草首先要消毒。可以加入少量高錳酸鉀消毒,水呈桃紅色,即可。 5.魚和魚草先單獨分開。魚草放在Sunny下靜養1 —2周,待水變清,水草能充分光合作用適應生長環境後,再放入魚。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透過水流增氧營造一個自迴圈的水生態系統。切記,這點很重要!! 6.把石籽、貝殼放入缸中,魚草置於石籽中。再放入魚。為了及時清理水中的糞便和雜質,還需添些小蝦、小螺,其它貝類。切記,餵食不宜過多,通常2一3天一次為益。 7.魚缸周邊環境美化。為了營造出古樸自然的美感。我建議,可以在魚缸周圍佈置一些假山,堆放一點圓石或白石粒。再配點竹子或中型綠植。這樣魚缸與綠植可以相映成趣,在侷促的空間內增加自然生動的氣息。最後,上置買來的流水增氧裝置,插上電源即可。這樣一個小的養魚生態系統就弄好了。新手們趕快動手吧!!附上我家魚缸影片,大家靜靜欣賞吧。喜歡的請點評,謝謝!!

  • 3 # 必點鍋包肉

    養魚先養水1.新買的魚缸最好用鹽水泡泡,起到殺菌的作用2.購買水泵,氧氣泵,滴漏盒(用來裝濾材的),濾材(過濾海綿,生物環等),想要養水草,還需水草燈3.佈置魚缸,佈景,安裝好過濾裝置,並執行幾天,培養硝化細菌,不要放魚4.放幾條魚,試試水,看魚的狀態,狀態好,再放入全部的魚樓主兩個20cm的過濾盒,夠用了!藻類植物蘋果螺可以解決,但是蘋果螺容易爆缸,慎重考慮黑皮蝦,說也可以沒有嘗試過養20條5cm的魚是可以的我養的是熱帶魚,孔雀魚,黑瑪麗,紅斑馬,彩裙都挺好養的有過濾器我反正沒換過水,水損耗了我加點就好了

  • 4 # 千山雪資深金魚玩家

    不請自來,俺是千山雪。你的魚缸的尺寸正好和俺家的魚缸一樣,這樣大小的魚缸養金魚剛剛好。既然你的魚缸已經有了兩個自制的過濾器,已經能起到一定作用了。需要注意的事,第一過濾器應該全天候開啟,其次不定時地給魚缸換一部分新水。這裡指的新水,是指已經經過晾曬處理過的自來水。通常剛從水籠頭裡放出來的自來水,

    含有餘氯,這種水是不能直接用來給金魚換水的。本人以前曾經看見新手直接用自來水給金魚換水,結果金魚沒過多久就全死了。作為一名養魚新手,需要去書店購買養觀賞魚的書籍,系統地學習並將所學到的養魚知識,應用到現實的養魚過程中去,理論聯實踐。本人養了三十年的金魚,家裡光養觀賞魚的書籍就有幾十本之多。此外,作為新手,不能光買金魚,

    應該在買金魚的同時,另外再備點魚藥,建議選購敵白蟲和黃粉,以備不時之需。建議你5釐米的金魚買上十條先練一下手,剛開始養金魚,密度不能太大了。密度越小,金魚生存的空間就越大,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養活你的金魚,就寫這些。

  • 5 # 小立說魚池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需要我們從“基底”做起的。養魚,是一個需要耐心和不斷學習的過程,只能一步一步的摸索前進去領會,生命力在頑強的魚,你不懂,不瞭解魚的“衣食住行”同樣的養不活。

    所以新手養魚,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養好魚的關鍵是水質

    水很清澈,並不能代表水很“乾淨”,我們日常飲用的自來水,經過工業消毒、殺菌會產生大量的漂白劑、消毒劑等,因水源來自水庫等地方,水源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與細菌,需要經過消毒殺菌後,方可達到飲用標準,而我們日常接水都是用來做飯,水燒開了基本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直接用自來水,是不可以養魚的,自來水中殘留的消毒劑、化學殘留劑,會對魚兒造成直接性的傷害。

    養水也是困水,用自然晾曬的方式,使水中的化學殘留劑、有害物質,自然的蒸發、分解,為魚兒創造一個舒適的水環境。

    養魚先養水,水好魚自好

    養水其實很簡單,將水注滿,養魚的魚缸內,開啟過濾系統,一直開著不用關,每天光照八小時,簡單來講就是缸內沒有魚,當“有魚”來養。持續(7-10)天之後,自來水中的化學殘留劑與有害物質會透過自然的方式揮發、分解,這樣水就養好了。太陽能中的熱水,也可以用來養魚,也就是“熟水”養魚,當然熱水肯定是要放涼後使用的,或者中和自來水使用,加熱後的水,水中的氯、細菌、微生物等都會被殺死,同時也沒有任何溶解氧,因此在使用太陽能水時,需要用增氧裝置,為水中增加溶解氧,給魚兒提供需要呼吸的氧氣。

    * 以上為養水的基礎步驟,想要把魚養好,還需要進行下一步。

    過濾與闖缸魚

    過濾是把魚養好的關鍵,它關乎著水質的好壞與水質的穩定,所謂的過濾也就是水迴圈系統,一般是物理過濾、生化過濾與細菌屋。

    物理過濾,是第一層過濾一般為普通濾棉,主要過濾魚的糞便與食物殘渣等一些較粗的顆粒物生化過濾,為第二層過濾,主要材料就是魔毯、蛋白棉,過濾更細小的糞便與食物殘渣細菌屋為最後一層過濾,也是過濾中最主要的一層,主要放的是陶瓷環、細菌磚等一些帶孔的濾材,目的是為了培養硝化細菌。

    魚的糞便長期泡水裡,經過其它微生物的代謝,會產生氨、這種物質會對魚兒造成致命的傷害,而硝化細菌作為最後一層過濾,會分解、轉化氨,變成亞硝酸鹽,而這個亞硝酸鹽對魚兒也是非常不友好的,但這時魚缸中另一種菌亞硝酸菌就發揮作用了,亞硝酸菌在轉化亞硝酸鹽成為硝酸鹽,而硝酸鹽的存在就不會對魚兒造成傷害了,也就形成了硝化系統,這就是過濾的整體作用。

    過濾肯定是越大,效果就越好,如果條件不允許,那麼過濾最小也不能小過魚缸整體的1/3,不然過濾的效果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闖缸魚

    闖缸魚的存在,一是為了測試水養好了嗎,二則是為魚缸中帶入有機物,促進硝化系統快速的建立,有機物就是魚的糞便與食物的殘渣。

    闖缸魚,可以選擇一些便宜且耐養的魚,比如:“草金、鯉魚”,不用放很多,兩三條即可,正常餵食,正常約三天左右換1/3的水,持續一個星期,期間如果闖缸魚死了,就及時撈出,也不用再添新魚進去了,雖然有些殘忍,但是這也是為了能把魚養好,所必須要做的準備。

    待闖缸魚,在新魚缸中生存了一個星期左右之後,這段時間內,足夠硝化系統建立了,就可以將想要養的魚,過溫、過水之後放進魚缸中了。

    * 以上可以說是完成了,魚兒所需要的水質,那麼接下里,就是日常的護理。

    養魚的密度與日常養護

    魚缸中只要養魚,那麼缸的內壁一定會,生長出一些藻類,如:“綠藻、絲藻、褐藻”,雖然對魚兒沒有傷害,但是卻大大的影響了觀賞性,這些藻類是依靠魚的糞便,為養分,加上光照好,而生長出來的,沒有辦法可以徹底清除只能,抑制和勤清理。

    想要抑制藻類瘋狂的生長,首先就需要適合的養魚密度,(密度也就是養魚的數量),魚的數量越少,能為藻類提供的養分就越少。其次是光照,在Sunny充足的情況下,藻類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孢子與溶解氧,而孢子就相當於藻類的種子,慢慢的會在魚缸的內壁上長大、繁殖形成藻類,減少光照,可以減慢藻類的繁殖速度,最後,已經生長出來的藻類,沒有什麼可取的好辦法,只能使用刮刀、銀行卡之類的東西,沿著魚缸的內壁一點一點清理乾淨。

    換水篇

    無論過濾系統多麼強大,它也只是迴圈水,並不是水髒了才去換的水,而是減輕水中硝酸鹽的濃度,少量硝酸鹽雖然對魚兒沒有傷害,但是濃度過高,同時也會為魚兒帶來傷害,所以換水就是減輕硝酸鹽的濃度,3-5天左右換約1/3的水即保持了水質的穩定,魚兒生長的也更加舒適。

    千萬不可以將水全部換掉,或者過量的換水,這樣會導致硝化系統的崩潰,水質容易變得不穩定,同時水的溫度差會變大,會使魚兒應激,發生腸炎、掉鱗等疾病。

    ***【小結】***

    水生魚,魚生財,有水有魚福自來,新手學習養魚的關鍵,就是先學會養水,水好了,魚自然好,同樣的魚好水也好!而練手魚,可以選擇金鯽魚,便宜又好看,而且金鯽魚,是中國古代最早作為的觀賞魚類,皮實好養還耐活。

  • 6 # 好大一條魚1589591922

    從簡單入手,網上有幾塊錢的魚苗。水泵有幾瓦的靜音水泵,家裡能盛水的器具。自已動手。頭孢。高錳酸鉀預備一點,吃飯時把瘦肉咬爛了,你也吃魚也喜歡吃!

  • 7 # 淺心悟

    新手 新缸 開缸步驟:一、開缸初始準備(第一天)不管新缸還是老缸,魚缸都需要消毒,新缸比老缸多了一個步驟,就是要在缸粘好之後晾曬7天,去除缸裡的玻璃膠味道和毒性,老缸就可以直接放水了。1、泡缸消毒我們開始泡缸了,泡缸主要是用缸裡的水來帶走玻璃膠的味道和新水族箱內的味道,也可以用來試水,看看經過24小時的完全浸泡缸會不會漏水,總之這個步驟非常重要。一般我們放滿缸水,加入水族專用鹽浸泡24小時就OK了。24小時後我們就可以正式開始養水了~ 2、把裝置全部安裝到位,開啟水泵讓水迴圈,濾材先不放(陶瓷環.生化棉. 生化球之類的)加熱也不用開(第二天)經過24小時的大鹽消毒我們可以放掉魚缸內所有水,加入新水徹底刷乾淨魚缸,把鹽沖洗乾淨就OK了二、新缸養水,全新的開始 1、缸內曝氣(第三天)一缸新水入內,這個時候我們要開始養水了,開啟充氧泵和過濾系統,24小時不間斷打氧和迴圈,看著缸內水翻騰,慢慢的等待~氧氣要足,氧氣泵開到最大。2、溫度開啟(1)水經過一天的曝氣,可以開加熱棒了,記住水溫要調節到養魚的最佳溫度,(招財,鸚鵡,類的28恆溫為最佳)以後就不動了,具體問題和加熱棒的W數要看缸的大小與所飼養魚的需要而定。過濾器以後就不會再關了,強烈建議7X24小時不間斷過濾。(2)過濾槽內放好濾材(陶瓷環,生化球,生化棉之類) 3、消化細菌的新增(第四天)(個人認為人工新增硝化細菌步驟可有可無,因為硝化細菌可以自然建立,也是最好最適合你的魚兒的消化細菌)水的溫度已經上來了,這個時候缸內的水渾渾的是因為水中有很多細小的氣泡,不用管它,我們可以新增消化細菌了。新增消化細菌有3點需要注意A 消化細菌要放到過濾槽裡面,不要直接倒入主缸裡面B 乾粉消化細菌要先用溫水化開再使用。C 消化細菌在水溫超過20度才可以存活另外消化細菌是屬於喜氧菌,所以氧氣泵不要間斷,保證充足的氧氣給予硝化細菌使用,提高存活率。4、闖缸魚來啦~(第五天)消化細菌需要食物,那麼什麼是它的食物?食物來源主要是魚的便便和吃剩的飼料,所以需要放闖缸魚,能吃能拉的最好。讓他在水裡盡情的折騰吧,不過闖缸魚剛進缸,很難變的很安逸了,這個時候水也會變渾濁,不要急,這是正常現象。 幾條小魚即可四、開缸成功闖缸魚也有了,消化細菌也加入了,我們可以開始等待與觀察了,水會慢慢的邊渾濁,然後從渾濁慢慢的變清,這個過程大概需要7-10天的時間,期間闖缸魚有可能會死亡,沒死最好,不用管他,死就死了,誰叫這是闖缸魚呢?堅持3天換水五分之一,補充新水進去,以後沒必要每次換水都加硝化細菌,硝化細菌只是加速開缸的時間而已直到水邊的清澈無比,整個消化細菌穩定下來需要1個月的時間,但是7天左右水變清了,就可以放自己喜歡的魚了。

  • 8 # 譁仔說魚

    對不起,我是譁仔!

    新手養魚的問題,是一個百家百言的問題。譁仔說說自己的淺見。

    我們不妨先把題主的問題縮小範圍。

    既然題主是新手,肯定不是打算玩海水魚和汽水魚。

    把題主的問題翻譯一下:我想玩淡水觀賞魚,如何入門?

    譁仔分三步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必須先確定適合新手的魚種。

    不是每一種魚都適合新手。比如七彩神仙,比如短鯛、比如蛋種金魚,這些都不適合新手。

    譁仔推薦的新手入門魚友兩種。

    如果你喜歡冷水魚,推薦你紅草金魚。

    如果你喜歡熱帶魚,推薦你鬥魚和鸚鵡魚。(鬥魚適合女性魚友,鸚鵡魚適合男性魚友)

    選好了魚,我們來選裝備。

    首先,我們儘量選大魚缸。小魚缸真的不適合新手,魚缸稍微出點狀況,魚就死給你看,新手應付不來。

    而大魚缸是容許你犯一些低階錯誤的。

    換句話說,你犯了錯,還來得及改正。

    小魚缸是不會給你這個機會的。

    接下來就是配置合適的濾材。不僅種類合適,數量也要合適。

    哪怕你玩的是鬥魚,也要配備一個水妖精過濾器。

    濾材最大的作用是為了滋生硝化細菌的。沒有硝化細菌的魚缸,絕大部分是不可以用來養魚的。

    最後,你必須先去學會養水。

    養魚先養水,這是老掉牙的規矩,不遵守是不可以的。

    養水理論很複雜,譁仔就不贅述了。

    最後,譁仔想要強調一點:不要等死了很多魚了,才知道自己養魚知識儲備嚴重不足,最好先學習,再買魚。這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錢包的尊重。

  • 9 # 養魚老道

    市面上的觀賞魚,大體分為草金,金魚,熱帶魚,錦鯉和海水魚。

    草金就不必養了,好品種也買不到,普通品種又沒啥意思。

    金魚可以先學習硫金品種,飼養容易,既好看又好養。

    熱帶魚中小型熱帶魚的普通品種比如孔雀類的,雖然能繁殖小魚,但是毛病較多。不如養小型的三湖魚比較皮實耐養,也很有觀賞性。再就是中型魚鸚鵡,地圖等。

    錦鯉魚普通品種一樣是魚病較多,高檔品種又太貴,還是不養為佳。海水魚暫時就別玩了。

    金魚養水時間適當長點,先困水一週左右在放魚。熱帶魚的水打氧,過濾二十四小時即可放魚。

    購買魚只挑選要仔細,可讓養過魚的朋友幫忙挑選。

    買魚之後,一定要過溫,過水後再放魚。

    魚缸根據魚兒的品種和密度來選擇,過濾,照明等裝置配備齊全即可。掌握一公斤水一公分魚的原則。如果較愛折騰,可以百度下,如何開缸,如何做檢驗檢疫?在此,我就不介紹了。

    每次餵食保證定時定量,八分飽。每三五天換水四分之一,永遠不用全換水,就介紹這麼多了!

  • 10 # 魚道

    此處應該有掌聲。

    每個養魚愛好者都是從新手過來的,不過有的走了捷徑,有的是踏著幾十上百甚至上千條魚的屍體過來的。

    作為新手,建議你走捷徑。

    所謂捷徑,就是先別忙著買魚,而是多看、多聽、多問、多想、多記。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及“磨刀不誤砍柴工”,都是這個道理。

    沒事的時候,可以到花鳥魚蟲市場上轉轉,和店家聊聊,認識一下各種魚、各種裝置。進而瞭解一下各種魚的優缺點,以及各種裝置的使用方法。當然,對於店主的說法,也要辯證的看,畢竟他的想法是把魚賣出去。

    對魚、養魚裝置有初步瞭解後,我想你應該對自己想養什麼魚、用什麼裝置有了初步打算。

    這個時候,你就要根據你的養魚場地,選擇購買合適的水族箱。建議不要圖便宜,在價格可隨範圍內,一定要買大牌子的。

    至於養什麼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自己的喜好吧。

    我推薦養金魚。先從價格便宜、容易飼養的的草金、龍睛養起。

    最後送你三點:別買病魚,常開過濾,定期換水。

    囉嗦半天,可能有人看了感覺沒一點用處。不好意思,耽誤您時間了。

    我是金魚世家,喜歡請關注。

  • 11 # 有調APP

    本篇文章,小菊將手把手教大家養這些美麗的水中精靈,包教包會~

    目錄:

    一、接觸淡水熱帶魚

    二、養魚的優點

    三、必選裝置

    四、那些基本養不死的魚

    五、飼養注意事項

    接觸淡水熱帶魚大概在小菊初二的時候,無意之中逛街逛到了魚市,其中有一種名叫“鳳尾魚”的熱帶魚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實就是孔雀魚),從此開始了我的養魚之路。當時父母給我的建議就是要養就好好養,於是在那兩年時間,我買了5、6本觀賞魚養殖的書籍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從簡單到困難,一路走了下來。

    花了不少銀子的各種水族養殖書籍

    熱帶魚分為淡水熱帶魚和海水熱帶魚,小菊之前接觸了一點點海水熱帶魚(常見的小丑魚),後面發現飼養難度不僅高,而且太燒錢了,所以本篇講的是淡水熱帶魚。熱帶魚並不是生活在熱帶水域的魚,有一些亞熱帶水域也有熱帶魚,東南亞、非洲、中南美洲以及中國廣東、雲南等地都有熱帶魚的生存。養魚的優點小時候經常買小金魚養在圓形玻璃魚缸裡,一般都活不過一週就死了。開始接觸到熱帶魚後發現,熱帶魚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養,有時候甚至要比金魚還要容易飼養,下面我就來說一下把觀賞魚作為寵物的四大優點:飼養成本較低如果使用普通品牌的魚缸、過濾器以及加熱棒等裝置,500元以內就能搞定。小菊為大家推薦的入門級品種有些低至幾毛錢。後續花銷基本只有魚飼料及濾材,價格低廉,用量省~所需空間小對於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朋友而言,養寵空間則是一個比飼養成本還要重要的問題。魚缸尺寸的選擇非常多,櫃式臺式的都有,一般想讓你的魚兒有一個不錯的生存環境,一個30cm×30cm×30cm魚缸就足夠你發揮了。投入精力、感情少現代化的各種定時器讓開關燈、投食等飼養過程都全部自動化,非常省心。另外,魚這種生物不會與人類建立強烈深厚的感情,所以就算意外去世也不會太過傷心(可以活幾十年的古代魚類除外)。觀賞性高

    羅漢魚

    淡水熱帶魚大多有著美豔的花紋,非洲、美洲、東南亞的魚外觀差別很大,總有一種能對你的胃口(不是用來吃的)。必選裝置水族箱(魚缸)水族箱也就是魚缸的選擇,主要看水族箱的樣式與材質。早些年,羅漢、龍魚這樣的大型淡水熱帶魚基本佔據了水族市場的半邊天,這種魚一般選擇上有燈罩、過濾器封起來的封閉式水族箱,著名的品牌比如國內的佳寶。這類水族箱整合程度高,但是由於造型蠢笨,可玩性低,逐漸被市場淘汰了。

    小菊的第一個水族箱就是佳寶的

    隨著水草造景的流行,開放式水族箱開始流行。開放式也就是頂部無蓋無遮擋,這種自由式的設計給了眾多喜歡DIY的魚友更多的選擇。小菊建議大家直接選擇開放式的水族箱,以便為以後養草做準備。

    更自然的開放式水族箱

    下面說材質,浮法玻璃、亞克力、超白玻璃是目前主要的幾種水族箱材質。浮法玻璃也就是最常見的玻璃,透光率特別低,特別影響觀賞體驗;而亞克力玻璃的透光性較高,但耐磨性特別差,且價格較高(我們看到以前那些上千上萬的封閉式水族箱大多是亞克力的)。還有一種就是超白玻璃,超白玻璃的透光率超級高,達到了91.5%以上。一般的玻璃截面是深綠色的,而超白玻璃截面則是呈現迷人的藍白色,很多水族館及博物館會使用超白玻璃。08、09年的時候,超白缸的造價奇高,近兩年價格真的低了不少。

    超白VS浮法

    小菊為大家推薦的這款超白缸的玻璃厚度比市面上的要厚,從安全形度出發,一般魚缸越大,玻璃就應該越厚。那些從小缸到大缸統一厚度的超白缸,大家就不要看了,簡直是坑人!另外,買這家的魚缸也不會送你什麼辣雞的燈具和過濾器,少了很多隱形消費~照明前幾年的水族燈具以日光燈為主,也有一些土豪會選擇購買更自然的三基色燈光、強度更高的鹵素燈。但隨著技術的發展,LED燈具開始流行了起來。

    賣家實拍圖

    LED可以直接發出紅、橙、黃、綠、青、藍、紫、白色的光,不僅體積小而且特別省電。小菊為大家推薦的就是這款ODYSSEY的LED燈具,有藍白雙色和藍白紅綠四色,兩款可選,一般養魚會選擇後者,因為紅光可以讓魚的顏色變得更鮮豔,但小菊建議選擇亮度更高、更自然的藍白雙色。

    賣家實拍圖

    因為LED燈都是一粒一粒的,所以看起來可能不咋好看,那也可以選擇高大上的鹵素燈,這款鹵素燈的造型是和頂級水族品牌ADA相似,鹵素燈需要和水面保持一段距離,懸掛式的鹵素燈也有種氣勢磅礴的感覺。同時。鹵素燈的穿透力強、亮度高,光譜也更接近太Sunny譜。

    鹵素燈

    印水族這家淘寶店是一家11年老店,在我上初中那會就已經收到業內人士的認可了,比起其他店鋪來說,小菊更願意在這家購買水族用品。過濾器過濾器種類頗多,個人比較推薦外接過濾桶,像是德國伊罕這種牌子的濾桶價格較高,不適合新手使用(如果你是土豪也可以選)。森森也是國內老牌水族品牌,它家的過濾器做得也很不錯~

    可以DIY的外接過濾桶

    外接過濾桶不佔用缸內空間、靜音,有著其他過濾器無法比擬的過濾效果。桶內的各種濾材可以自行配置,一般一層過濾棉一層麥飯石、陶瓷環類濾材,直至填滿整個濾桶即可。過濾棉用來過濾泥沙、雜質,而陶瓷環等這類多孔濾材則是為了培養硝化細菌,硝化細菌對於穩定水質起著極大的作用。小菊把對應的過濾棉及濾材連結給在下面~Tips:過濾棉3個月換一次,一般我不會換陶瓷環類濾材,避免破壞硝化系統。加熱棒一般淡水熱帶魚所生活的水體溫度是20℃-30℃,像小菊等下要說的孔雀魚可以忍受更低的溫度,不過對於一般的魚兒來講24℃是比較適中的溫度。南方冬天、北方早春晚秋這兩個季節,氣溫只有幾度,魚兒一定是受不了的,所以加熱棒必須要有!這幾年開始出現了缸外加熱器,價格過百,小菊覺得對於一般人來講,買一個普通加熱棒就可以了。這款加熱棒也是森森的,控溫範圍在13℃-33℃,同樣採用階梯式加熱,加熱棒的使用壽命更長。加熱棒需用吸盤將其固定好,垂直放置於水中,一定要把加熱棒完全放入水中。如果夏天不用需要取出時,要先斷電,等溫度散掉之後再取出。另外,森森還送溫度計,省去了單獨購買的麻煩。一個不用操心的神器前面說過,養魚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現代的科技可以完成很多電器開關的動作。一般情況下,過濾器24小時開啟(不用管),需要你每天手動操作的的只有開關燈這一件事,而公牛定時器就能替代每日開關燈這個動作。這款定時器以24小時為一個週期,可設定開關電器的時間。以養魚為主的缸照明時間可控制在8小時左右,為了晚上回家可以賞魚,設定為下午開燈比較好。另一件需要您每日操勞的就是餵食,市面上有很多“自動餵魚器”,但小菊並不推薦大家購買。原因有二:其一,自動餵魚器最低頻率是一天一次,但小菊養魚的策略是“飢餓養法”,一般兩天才喂一次,餵食多了對水質和魚兒都不好;其二,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餵食是你與魚互動最美好的時光,所以小菊還是建議自己餵魚。小工具還有一些溫度計、魚缸磁力擦、撈魚網、換水器等小工具也是必買產品,這些小物件大家不用過分糾結於品牌,在上面小菊推薦的這些淘寶店都找得到,一併買下即可。

    磁力擦-原理與玻璃窗擦相同

    當然,還有一個更省錢的辦法:買魚缸的時候讓店家送磁力擦,而買加熱棒的時候讓店家送溫度計,買魚的時候再讓老闆送魚網和換水器。這樣,這些小東西的錢也就省下了。那些基本養不死的魚淡水熱帶魚品種非常非常多,除了中南美洲、東南亞、非洲等地有種類眾多的熱帶魚之外,也有像血鸚鵡這樣被人工培育出來的品種。飼養的難易程度,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小菊下面為大家推薦五種基本養不死的品種:孔雀魚孔雀魚,是千千萬萬魚友的初戀情人。我最開始拿來練手的魚就是孔雀魚,當時我養在圓形魚缸中,什麼裝置都沒有,不但沒有死亡,反而還生產了一波又一波的小魚~它就是“養不死之王”!(什麼鬼稱呼)孔雀魚有著非常多的品種,雄魚的背鰭、尾鰭的顏色更是絢麗奪目,而雌魚觀賞價值很低。一般養殖以單品種雄魚為主,加上寥寥幾條雌魚用於繁殖。(如果你幾種雄魚與雌魚混養,生出來的後代花紋將會變得非常詭異)另外,孔雀魚是卵胎生類的魚,雌魚生產出來的不是魚卵而是小魚苗。如果你看雌魚的肚子越來越大,就把它分離出來(裝在盆或者小玻璃缸中),雌魚“分娩”的時候每一次甩尾都會有魚苗出生,在雌魚甩出所有魚苗後,會吃她自己的孩子,所以要及時的把她轉移回“大人的世界”。

    小魚崽子

    由於孔雀魚的體型較小,所以太大的顆粒狀飼料它們是吃不了的,一般我會把飼料碾碎餵魚。同時,與孔雀魚同屬花鱂科的還有紅劍魚、月光魚,都是非常容易養活的魚,可以混養在一起~鬥魚鬥魚也是一種非常好養且好看的魚。鬥魚原產於泰國(本土也有,這裡說的是泰國鬥魚),鬥魚的魚鰭舒展而且美豔,別的魚和它一比就會變得黯然失色!鬥魚特別容易養活,對於水質、水溫要求很低,有些鬥魚甚至可以養在小罐子裡。除了喂常規的成品飼料,你也可以從魚市上買一些速凍紅蟲,偶爾給魚兒開葷。魚如其名,鬥魚生性活潑、非常好鬥,兩隻雄魚放在一起,一定會打得你死我活。能和鬥魚養在一起的魚類並不多,以群遊為主的各種燈魚算是一種,不過小菊仍然建議給你的“鬥美人”開闢一個單獨的空間~麗麗魚像是麗麗魚、藍曼龍、珍珠馬甲魚、馬甲球這類魚有一個特點就是對水中氧氣含量要求極低,它們都具有“褶鰓”這種比較特殊的輔助呼吸器官。同時,它們對水體溫度要求也特別低。

    麗麗魚

    這類魚也特別容易識別,它們都有兩條長長的鬚子,魚身上的花紋也屬於比較豔麗的型別。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這類魚喜靜且膽小,所以缸中不要氣泵這類會引起水流強烈波動的東西。

    分佈在雲南、東南亞等地的藍星魚

    燈魚燈魚多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其實它們不能算是很容易飼養的魚類了,因為亞馬遜河底泥有很多腐殖質,所以燈魚喜歡偏酸性的老水,飼養時建議不要經常換水~想象一下,渾濁陰暗的亞馬遜河中,這群數量龐大的小東西依靠自身反光,成群結隊的形成了絢麗的光效。紅綠燈魚是燈魚乃至整個淡水熱帶魚中最為出名的一種魚兒,紅色的尾部配上似綠似藍的綵帶,在光線的照射下格外的美豔動人。燈魚喜歡群遊,場面非常壯觀,所以單次建議購買30只以上(最好40只,因為會有新魚掛掉)。

    寶蓮燈

    除了紅綠燈,還有寶蓮燈、黑蓮燈、黑白線、紅鼻剪刀等種類的燈魚,每一種都非常好看,可以混養在一起,形成幾波交錯的群遊效果。另外,燈魚也是最適合養在草缸的一類魚,在水草的映襯下,它們的美麗將更上一層樓。在下一篇文章中,小菊將會為大家講解如何輕鬆佈置一個草缸~地圖魚小魚都說完了,下面來說一種非常好養的大型淡水熱帶魚——地圖魚。假如你沒有後續的養草計劃,那地圖魚絕對是你的絕佳伴侶。常見的地圖魚有白底橙紋、黑底橙紋兩種,身上的花紋特別像地圖,所以得名地圖魚。地圖魚非常能吃,吃飽了喜歡躺著(不要以為它要狗帶了,它只是吃撐了),所以如果你喂不起小魚小蝦,就餵它吃普通成品飼料吧!另外,一般這種大型魚類需氧量比較大,所以一個600mm長的魚缸放1-2只就可以了,建議氣泵打氣。(隨便找上面一家店都有氣泵,價格便宜)小菊推薦地圖魚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和狗一樣喜歡親近人,養久了之後,它會和你互動,養久了之後,你甚至可以把手伸進魚缸中撫摸它!有傳聞,地圖魚的肉質鮮美,這在淡水觀賞魚中並不常見,但小菊這個“愛地圖人士”對此行為表示譴責!

    非洲淡水熱帶魚

    這個過程中也可以放入一些水質穩定劑或硝化細菌來培養一個良好的水體環境。有人會問,我一直提的硝化細菌究竟有什麼作用,小菊做了一張圖來說明(其實是PPT)。黑水、水質穩定劑以及硝化細菌的品牌選擇,我一般會用臺灣愛族的,這是個老牌子了,臺灣的水族行業起步比內地早,專業可靠。使用這款硝化細菌,可以快速縮短新開缸及換水的適應期。過水新魚入缸,死亡率特別高,過水就是讓裝魚塑膠袋裡的水慢慢地換成魚缸裡的水,方法有很多。帶魚兒回家後,先將塑膠袋放入準備好水的缸中,讓袋內水溫與缸內一致,以防魚兒無法適應水溫驟變而GG。對於上面這些適應性很強的魚來說,可以舀1/3的塑膠袋的水出來,再注入1/3缸裡的水,每半個小時交換一次,重複3-4次,再把魚和水全部放入缸中。換水老水養魚最好,在保證水體不會汙染的情況下,換水頻率儘可能的低,一般1-2周換1/3的水即可,根據不同品種的魚,換水頻率可適當增減。餵食我的宗旨就是“保持飢餓”。紅樓夢裡面的晴雯生病,餓了兩三天便漸漸地好了,魚也一樣,兩天喂一次就可以,特別是魚的狀態不好時,更要少投食。

    血鸚鵡—小菊曾因沒開氣泵,死了一缸

  • 12 # 釣魚大全

    處理魚缸

    買魚的前三天,魚缸要處理好,首先在魚缸里加鹽再裝三分之二的水浸泡,目的是為了給魚缸消毒,讓新來的小魚有個乾淨的家,浸泡一天就行,然後把魚缸拿到太陽底下暴曬兩天,這魚缸就處理完了。

    佈置魚缸

    魚缸裡如果什麼都不佈置那就是“裸缸”,不太美觀,最好在魚缸底放一些砂礫再栽一些水生植物,放一些裝飾物品以增加魚缸的觀賞性,另外水生植物既有美化魚缸又有給魚兒供氧的作用,這豈不是一舉兩得了嗎?

    安置魚兒

    剛買回來的魚兒非常的脆弱,因此把魚兒放進魚缸後,兩天內除了餵食外,儘量不要靠前觀看,那樣會嚇到小魚,等到兩天後魚兒適應了換新環境後就可以盡情欣賞了。此外,夜晚最好在魚缸上方安置一個照明燈,因為有些魚不喜歡黑暗。

    溫度適宜

    換了一個新環境,溫度一定要把握好,要準備一個溫度計,一般最適宜魚兒的溫度為22—24℃,溫度太高,魚兒食量減小,停止生長。溫度太低,魚兒食量減小,會停止活動,不利於魚兒的生長,更不利於觀賞。

    在冬天,就要準備一個加熱棒,不然魚缸內的溫度會很低,甚至凍死小魚。加熱棒上就有溫度範圍可以控制在適宜魚兒生長的溫度,非常方便。

    合理餵食

    一般一天喂一次,而且要定時,要麼一直在早晨餵食,要麼一直在中午喂,而且餵魚還要注意:天涼多喂,天熱少喂,下雨不喂。一次不要餵食太多,喂太多魚兒吃不完魚食沉底會破壞水質。

    勤於換水

    但凡養魚經驗比較豐富的人就知道,懶人是不能夠養魚的,所以說在養魚這一點上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性格。

    魚缸的水一般三天或一個星期換一回,切記不要換一缸水,換水前一天要提前準備要換出的水,目的是為了讓換出與倒入的水,溫度差別不大,抽出三分之一多一點的水,然後倒入提前準備的水即可。

    魚病防治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有一些魚兒得了病,很容易傳染給其他魚。一般得病的魚兒魚體或魚鰓會有損傷,魚身有白點,停止進食等症狀,大多數是由於感染寄生蟲,這時就要趕緊將病魚隔離,並且進行清缸式換水,將寄生蟲清理。之後可以根據小魚的病症買一些藥物治療病魚。

    有耐心

    最後一點是最關鍵的一點了,新手養魚最關鍵的就是要有耐心,一定不要“三分鐘熱度”,也許這幾天你覺得養魚很新鮮,過幾天就不想養了,或者是作為養魚新手剛開始養魚沒什麼經驗,遇上很多的麻煩,所以,對養魚的新手來說還真需要一些耐心。

  • 13 # 李亞四龍魚的成長曆程

    魚分淡水魚和海水魚,海水魚難養且成本貴,建議從淡水魚入手。淡水魚中又有很多種類,我一一道來,你看喜歡哪種養法:

    1建議從又好看成本又不高的鸚鵡魚入手,養一群鸚鵡魚也是很漂亮的,缺點就是鸚鵡魚容易得病倒遊。

    2養一群錦鯉,錦鯉是很好的風水魚,也很好養,但吃的多,拉的多,過濾系統要好點,魚缸儘量大點,魚缸小就不要養太多

    3鸚鵡魚配合招財魚地圖魚,銀龍,清道夫等魚玩法,這種玩法的優點是可以體驗到不同魚類的樂趣,而且這些魚也都不貴,缺點是最好從小開始體形差不多大小時就開始養,否則容易打架。

    4單養金龍魚,魚缸長度要一米五x60寬大小,龍魚是魚類中的貴族,觀賞價值很高,也是現在流行的魚種,幾百到幾萬不等,幾千塊一條的過背金龍也可以了,看自己要求,而且龍魚有靈性,養好了可以跟人互動,紅龍也很漂亮,看你個人喜歡。

    5龍魚和虎魚和魟魚等高階魚混養,龍魚屬上層魚,虎魚屬中層魚,魟魚屬底層魚,觀賞價值很高,也很漂亮,貴和便宜的都有,看個人追求

  • 14 # 老賈談魚

    新手養魚的幾點大忌!

    每一個高超的養魚人都是從死魚堆裡爬出來!心血來潮就買了缸,放了水,入了魚,剛開始僅僅是喜歡魚,但是沒有學習專業的養魚知識,然後,死魚,在賣魚,經過幾個迴圈之後,學費交夠了,也就開始靜心學習了。

    忌自來水直接入缸 :自來水廠在處理水源時會在自來水中加入氯進行消毒,大家喝過自來水應該都知道,有一股非常濃的消毒水味,而水中的氯會對魚的體表造成傷害,影響魚的狀態,進而使魚生病。我們可以使用晾曬,或者氣泵爆氧的方法消除餘氯,這個過程叫做困水。 忌整缸換水: 大多數觀賞魚對水質都比較敏感,所以整缸換水,容易使魚突然出現應激反應,不適應水質會出現趴缸,沒精神,等情況,忌整缸下藥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品一旦入缸就會對硝化系統產生影響,特別是防毒消菌的魚藥,如果魚生病建議把魚撈出魚缸放置其他容器中單獨藥浴, 希望對愛魚的朋友們有點幫助!

  • 15 # 小魚兒水族

    新手怎麼養魚,根據多年賣魚經驗需要注意幾點

    1.選魚環節

    很多新手魚友因為不懂,在選魚這個最重要環節就出問題,總是買到有問題的魚,造成養幾天就死了,經過幾次失敗,失去信心魚缸送人從此再不敢碰魚。如何去選魚?最簡單辦法就是去水族館後輕碰魚缸,魚能快速做出躲藏反應的基本問題不大,另外再從魚的體色和胖瘦等各方面去觀察選購

    2.養水環節

    很多新手魚友同出一個問題,以前沒養過魚,看到別人養的好看,心血來潮,弄一個缸,立馬就去水族館路上了。回到家放入自來水,這樣肯定是不對的。新手養魚先把水養好,最少養水一週後再去買魚。

    3.平時的操作環節

    新手魚友買魚回家,往往總是怕魚餓著,不按規律餵食造成水體敗壞,魚兒缺氧生病死亡。

    新手魚友餵食方面一定要養成規律,定時定量。寧少勿多選擇,另外換水要有規律,就怕新手魚友三分熱度過了,也想不起來懶得給魚換水了,那樣是不行的。另外換的水要保證是晾曬最少一兩天的,換水量不能太大。有些新手魚友要麼不換,要麼整缸水全部換掉,那是不行的。

    4.其他注意問題

    新手選擇魚缸儘量大一些,小魚缸水質等問題更不適合新手養魚。另外有些裝置該買的準備的不能省,比如加熱棒,氧氣泵,過濾等。有些大神用古法養魚一樣能養好,但新手缺乏的是經驗,一上來最好把最基本的裝置用上,等新手成大神時,就看你以後想怎麼玩的事了,

  • 16 # 臥龍鳳雛119523461

    很多新手魚友因為不懂,在選魚這個最重要環節就出問題,總是買到有問題的魚,造成養幾天就死了,經過幾次失敗,失去信心魚缸送人從此再不敢碰魚。如何去選魚?最簡單辦法就是去水族館後輕碰魚缸,魚能快速做出躲藏反應的基本問題不大,另外再從魚的體色和胖瘦等各方面去觀察選購

    2.養水環節

    很多新手魚友同出一個問題,以前沒養過魚,看到別人養的好看,心血來潮,弄一個缸,立馬就去水族館路上了。回到家放入自來水,這樣肯定是不對的。新手養魚先把水養好,最少養水一週後再去買魚。

    3.平時的操作環節

    新手魚友買魚回家,往往總是怕魚餓著,不按規律餵食造成水體敗壞,魚兒缺氧生病死亡。

    新手魚友餵食方面一定要養成規律,定時定量。寧少勿多選擇,另外換水要有規律,就怕新手魚友三分熱度過了,也想不起來懶得給魚換水了,那樣是不行的。另外換的水要保證是晾曬最少一兩天的,換水量不能太大。有些新手魚友要麼不換,要麼整缸水全部換掉,那是不行的。

    4.其他注意問題

    新手選擇魚缸儘量大一些,小魚缸水質等問題更不適合新手養魚。另外有些裝置該買的準備的不能省,比如加熱棒,氧氣泵,過濾等。有些大神用古法養魚一樣能養好,但新手缺乏的是經驗,一上來最好把最基本的裝置用上,等新手成大神時,就看你以後想怎麼玩的事了

  • 17 # 野路SOLO

    養魚先養心,養心再養魚!

    1心態上要準備好——新手往往心血來潮,喜歡什麼魚就買什麼魚,和你花錢賣到的手機、衣服或其他東西不同,魚兒有生命、你能買回來但它未必屬於你。養魚的第一步就是要去謙卑地學習,學習養魚知識,瞭解魚兒的生存條件,從魚兒角度出發思考問題,所以有一個學習心態是養好魚的第一步。

    2放慢節奏——養魚是較為複雜的課題,其中的變數太多,所以新手一定要放慢節奏,慢慢來一步的進行,可以花時間先把魚缸裝置研究明白,再把如何養水搞清楚,再從好養的魚入門,這樣經過一個正常的成長期,你就自然具備了養好魚的各方面條件。

    3少折騰多學多觀察-新手對魚缸的每一個動作前都有慎重,去網上收索如何正確處理相關事宜,學著做總結經驗。多多觀察魚兒的狀態,對魚的正常和異常都有敏感的察覺。

    4做好本職工作,為社會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創造價值,在此之餘陶冶情操養魚養心,不可玩物喪志。

    以上這幾點希望可以幫助到新手朋友。

  • 18 # 使用者6491404617237

    你喜歡養魚嗎?如果熱愛就能養好!

    1先在網上科普一下,基本的養魚知識!

    如果沒有一點技巧,常識,魚是養不活的!

    2用一些好養的魚試手!比如草金,一些好養的熱帶魚,孔雀魚!試驗一下!慢慢的就會了,魚也養活了!

  • 19 # 花鳥魚蟲和老蘇

    其實如果是這種尺寸的裸缸要養冷水魚,我建議可以養草金,這種魚價格實惠而且對水質的要求不高,很適合做闖缸魚,新手養這種魚不容易死。

  • 20 # 風中奇緣烈火

    謝謝邀請!其實我也是新手,也很喜歡養魚!去年一月份,買了一個大魚缸,買了11條草金魚,感覺自信滿滿的感覺,用自來水把魚缸灌滿,就把魚兒放進去,剛開始魚兒非常歡快,但是不到一個月,魚兒都陸續死亡,基本都是長了一層白毛,也有的爛鰓,百思不得其解,為啥這麼快就死了?後來去魚店以及從網上學了不少東西,然後痛定思痛,邊學邊養,悟出了很多道理!經驗如下: 1,養魚首先養水,如果用自來水的話,一定要把自來水暴曬幾天或者直接把自來水加入魚缸,開迴圈泵,迴圈3到5天,除去水中的氯氣,同時加入足量的在養魚專用鹽,起到殺菌淨化水! 2,挑魚!按照自己想要的要求!選需要好養活或者是尊貴的品種!我一般選擇草金魚或者錦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專家嗎?求助!脖子上長白斑,是白癜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