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冬天裡的冰卡布奇諾

    中國現象!掙四位數工資,買三位數鞋子!阿迪、耐克除非新聯名款,大都50刀左右一雙,打折季還會更便宜……家長掙4000刀月工資,給幾個孩子買運動鞋都不會嫌貴……孩子初中以後,買幾雙效能好的運動鞋子,方便運動,無可非議

  • 2 # 咖啡加Tang

    不是家長願意不願意,而是看每個家庭的經濟能力,如果沒有這個經濟能力就不買這麼貴的人如果有能力可以買500的甚至更貴的。我姑娘初中時鞋子也就是300左右的,現在上高中了就是500元左右的,她不挑款式不追求好看,只要穿著舒服。

  • 3 # 喲幼又

    看經濟條件或者價值觀了,但不建議把買耐克或阿迪的鞋作為獎勵,平常心對待品牌,我只對孩子說這類鞋子裡某些是專業跑步鞋,穿著會較為舒適,畢竟初中了800米就是個坎,一般出去看到喜歡的就買一雙,所以對於我家孩子來說1000多的在穿但是100多的也喜歡,有些100多的鞋款式比較漂亮。

  • 4 # 晨非晨

    孩子今年5歲,從小到現在穿的鞋子有專賣店四五百的Nike、Adidas,也有網上買的四五十的帆布鞋。我覺得在自己經濟能力承受範圍之內沒必要太強調價格,尤其是給孩子不要強調這個是什麼什麼牌子的,這個多貴什麼之類的。貴的也好,便宜的也罷,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之內孩子穿著舒服就可以了。有的時候反而是大人的一些話造成了孩子的攀比心理。純屬個人看法。

  • 5 # 古月136201060

    其實,一兩歲的孩子能有什麼品牌意識,只是好不好看,舒不舒服而已,攀比心是大人教給小孩的,穿的是大人的面子,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畫個什麼就是什麼,吃喝穿用,經濟能力好,買貴點也沒什麼,各人量力而行,但打腫臉充胖子就不提倡了

  • 6 # 韓小寶-er

    孩子今年六歲半,一歲時候剛準備走路,姥姥給買了一雙打折的斯乃納,我覺得,半個巴掌大點兒的鞋,就要100多?簡直是太黑了……

    隨著孩子會走了,一雙鞋不夠,需要替換的。嘗試了很多鞋子,有淘寶買的小布鞋,有國內的一些小牌子,最後老老實實迴歸到阿迪 耐克 nb……

    經過一年多,基本就固定了nk的free系列。阿迪版型偏瘦,兒子腳丫肥,還厚……合適的版型幾乎沒有了。nb嬰童好看,隨著長大,款式 鞋底都不如nk 舒服了。

    現在就是經常性同款不同色,碰到打折囤好幾雙……原價的不捨得買,畢竟,一個季度2-3雙替換,下一季,就小了。

    去年abc打折,買了一雙涼鞋,一雙白色夏天款運動鞋。結果今年穿合適。可是孩子不穿涼鞋,說不舒服……開學穿白色鞋,好說歹說穿了一個周,回家說腳底太累了。好吧,又乖乖回nk了。

    鞋子,不在乎牌子,對於孩子來說,合適又舒適,這才是最重要的。

    對孩子來說,就目前六七歲的年齡,還不知道品牌的含義,但是他們卻會最直觀地告訴你,這個舒服,那個不舒服。

    不過不得不說,nb夏天的涼鞋舒適度秒殺nk啊!

  • 7 # 古清玲

    女兒三歲之前的衣服鞋子最便宜的都是200起步,平均一件衣服都在300多,最貴的1800元一件愛慕的居家服。買了二件。一買都二件,雙胞胎。一次購物衣服至少5K起。二個女兒三個衣櫃衣服。你說捨不得捨得,合不合適。得分情況與實力。我女兒早產,雙胎體重不達標,可能是呆過保溫箱的緣故,加上膚質像她們爸,所以面板特別容易過敏。對衣服的料子特別注意。很多人會說純棉衣服最適合幼兒,其實不然。像純棉的衣服,毛容容的衣服我女兒幾乎都不穿,一穿就過敏。所以我女兒二歲沒長好時,幾個月就得花幾K買衣服。買的特多的是在一歲半時候。三歲過後,孩子膚質有所改善,買衣服也隨便多了,三歲過後的衣服,除了“愛幕”小內褲,睡衣外,衣服基本平均在100多元一件,從沒買超過300元的,鞋子也是。並不是買不起,而是覺得沒太必要浪費。小內褲還是要100多一條,因為別的內褲幾乎不穿,不舒服,睡衣也是,只穿愛慕的。

    所以,直不直,合不合適,看孩子的需求及自己的實力,如果確時需要,那就是值,如果不太必要,就沒必要追求貴。合適就是最好的·

  • 8 # 魚憶

    不願意,可是我也會買。孩子十二歲了,開始有了虛榮心。我買東西不喜歡大一號,都是剛剛好,孩子想要安踏,李寧品牌衣服和鞋子。我不會一下給他買,而會答應他,等過一段我手頭錢富裕了給你買。孩子聽了很高興,那一段時間特別會表現,聽話,做家務,認真寫作業!到了時間我會履行承諾帶他去買,讓他挑,一套短袖三百多,一雙鞋三百多。買完之後孩子想想問,你的工資是不是快沒有了?我點點頭

  • 9 # 食神食神

    我兒子的鞋都是Nike的,從小都是我買的,他現在初三了,有自己的喜好啦,款式就隨他心意了。為什麼不願意買呢,自己的孩子穿上舒服帥氣,我看著也養眼啊。但是不是無限制的買,生日、節日、考試成績好獎勵有理由才買的。而且有最高限價的,不超過一千塊。一週七天不重樣的換。

  • 10 # 麗麗姐137398187

    我覺得這個就要跟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和孩子的喜歡來看待了,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買更貴更好的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我女兒今年上高一了,初中一直都是讀的私立學校,平時規定都是穿校服,但是鞋子都是自己喜歡的牌子,因為在上學,有體育課,所以買的全部都是運動鞋,一直都是買的耐克和阿迪達斯兩個品牌的鞋子。之前女兒喜歡上了AJ,我們帶她去TFS金融中心買了一款,899元,但是是秋季款的,夏天就比較熱了,8月份帶她去香港旅遊的時候,在海港城耐克專賣店,看到了一款最新款的女鞋,非常適合夏天穿著,港幣1299,0.88的匯率,摺合人民幣1143元,她很喜歡,就和她的閨蜜一人買了一雙,現在開學了天天穿的這雙運動鞋。不過,在她所有的鞋子中,她現在最喜歡的就是這雙AJ和這雙新款耐克了。順便發張她喜歡的這兩雙鞋子的圖片,看看是不是她們年輕人喜歡的版型

  • 11 # 開心的考拉

    這要看經濟條件吧!如果條件允許,幾千的都願意買,畢竟質量好點的穿著也舒服!如果經濟一般那就算了,畢竟孩子長的太快了,衣服鞋子換的太勤了!

  • 12 # 紹棠麻麻愛墨墨

    我想一般的家長即使不願意,也肯定會給孩子買的。

    我倆感覺在孩子發育時期不用買特別好的鞋子,因為孩子腳長得很快,有可能剛買的鞋過幾個月就不能穿了,結果,現實堅實的給我倆一巴掌。我家孩子是個小汗腳,並且小胖孩腳肥,當時買了一雙國內小品牌子的鞋,外形很好看,我倆就買了,每次穿完都感覺孩子腳很潮,開始並沒有注意,有一次出去玩,孩子總哭鬧,我倆還不知道什麼原因,回家發現孩子腳不僅溼漉漉的,還有點紅腫,給我倆心疼壞了,從那以後再也不選擇這種小牌子的鞋了,一般都會選著阿迪、耐克等成熟的大品牌。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俗話說得好“人老腳先老,長壽始於腳”,所以腳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十幾歲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他們一般都是活潑好動,孩子的腳還處於發育期,很容易受外部因素影響發生變形,而一雙好鞋就會有助於預防腳變形,還能幫助孩子跑得更快、更省力。

    由此可見,選擇一雙好點的鞋子還是很重要。現在市面上哪個好點的鞋子不是500多呢?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大部分的家長都會選擇購買的,但是這個購買也要有個度,條件好的可以多買幾雙,條件一般的買兩雙換著穿就好,千萬不要養成孩子攀比的思想。

  • 13 # 我說的確實是真的

    不會買,現在的小孩金錢觀太可怕,家裡負擔的起我也不會買,她不知道錢的來之不易,我們家從小就愛逛三福這樣的小飾品店,小女孩嗎都愛這些,打小進去就是限制型的購物,從只能買三五的到現在變成全場東西都可以買但不能超過二十塊的一個,消費習慣,十歲了,消費要有度,女兒雖然要富養但還是要循序漸進,畢竟都是尋常百姓家,花錢要有規劃

  • 14 # 憂愁少少快樂多多

    這個好像沒有什麼標準答案,每個人經濟條件不同,看法不同,不可以一概而論。我兒子初中高中都是住宿學校,初中校方規定不許給孩子買400以上的鞋子,當然,估計執行起來也不那麼省心。我家算是一線中產,但是我當時基本上都是給娃買的300左右的,大多是過季打折的品牌鞋。後來娃香港考試,看中一雙限量版的好像1200,我老公一口答應了。然後幾個好朋友聊天的時候我就抱怨,其中一個媽媽就說,她家娃已經買過好幾雙類似的了。我知道她家條件大概還不及我1/5。也許我算是對娃一直比較嚴苛的媽媽。

    父母的購物行為和世界觀一直都在影響著孩子,我兒子現在出國讀大學,依然不是那種大手大腳的娃,他知道父母的不易,現在一比七點多的匯率下,給他多匯一點他也捨不得花出去。

  • 15 # 天河水29209501

    這個問題就看孩子要不要了,他不要也別主動買,孩子要了就買給他,又不是很貴,何必讓孩子難過?其實好多孩子是不在意這些的,但是在意的孩子會特別在意這些東西,得不到可能會成為他們的心裡陰影,其實有的時候真沒必要過分較真,尤其是別相信什麼窮養孩子好,我覺得大多數孩子都知道什麼是該要的,什麼是不該要的,更不會因為你今天給買了五百的鞋子,明天就會要五千的鞋子了。再說了,你要是真攤上那樣不懂事的孩子,你的反對應該也是無效的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滿足孩子的小願望,應該也是一件會讓父母感到幸福的一件事!

  • 16 # 回勺牛肉

    家長願不願意買,還得以經濟條件來說話。以我家的經濟條件,500元的鞋子真是貴了,只能當作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獎勵,平時是絕對不給買的,買不起。

    讓孩子活得現實點,明白家裡是處在什麼樣的生活層次,想要買牌子就長大自己掙錢去買,家裡的錢不能什麼都可孩子花,不想讓孩子成為窮人家的“富二代”。

  • 17 # 簡單就是極致200902

    我家孩子學前買的都是價位一般的鞋子,幾十塊到一百多的,沒有刻意去追求品牌差不多質量就買了,反正孩子腳長得快,小了淘汰也不心疼。直到上了小學,實在是太調皮,一百多的鞋子穿了三天把鞋頭踢破了,我才開始注重質量,選擇皮實的新百倫直至他整個小學,價位也是五百左右。到了初中有的鞋子都有一千多的,就是淘汰起來有點可惜,鞋子穿小了都像新的,我家條件也就一般。土豪家庭不在討論之內,他們的消費不是我們想象的。其實根據自家條件去消費,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如今大多家庭就一個孩子,有條件就給孩子買好點的吧,貴的用起來不貴,便宜的用起來不便宜因為容易壞也不舒適。不攀比不溺愛量力而行,鞋子不管價位多少都是一樣功能的快消品。

  • 18 # 沛澤媽讀心理

    我覺得給孩子買多少錢一雙的鞋子,應該從家庭的收入和鞋子的舒適度兩個方面考慮,如果買貴些的鞋只是為了炫耀、攀比就沒有必要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好。

    我家老大現在8歲,從小到大給他買的最貴的鞋子是200多一點的,其他的鞋子基本上都在150元上下,曾經也給他買過七八十塊錢的鞋,但是這種鞋穿起來很容易壞,而且穿不了多久,鞋子就變形了,沒有個樣子,舒適度也不是很好。

    經過幾次比較,總體上感覺鞋子在150元左右的價效比比較高,所以現在購買的鞋子基本上都是這個價位。我有這樣一個觀點,衣服可以買的稍微差一點,但鞋子一定要買的好一點,讓腳丫子舒服,或許這與我的經歷有關吧,我小時候特別費鞋,最多的時候一年穿壞過13雙鞋,爸爸曾說過給我打一雙鐵鞋穿,我自己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鞋穿到我腳上,用不了多久就壞了呢?所以,我經濟獨立後,對鞋的要求就比較高,鞋穿的一定要舒服才行。

    就目前來說,我不會給孩子買500多元一雙的鞋子,我認為沒有必要,現在一二百的鞋,孩子就穿得很舒服了,幹嘛買那麼貴的呢?除非是真的有必要。

  • 19 # 時尚達人王不二

    我覺得給孩子賣鞋還是要以舒適度和質量為主,價格和牌子什麼的並不重要,不能讓十幾歲的孩子養成非名牌不穿的習慣。不過話說回來,名牌鞋多少情況下還是貴的有道理的,穿著是會舒服一些,如果是這種情況,我會給孩子買質量更好的鞋,500多元不是問題,更貴也可以買。

    我希望孩子在決定是否買一樣東西的時候主要考慮這件東西的內在品質如何?是否適合自己?而不是想著是否要和別人攀比,或者自己是否配得上這個東西。我希望讓孩子明白,他自己才是最珍貴的,外在的東西既不能增加他的價值,也不會減少他的價值。

  • 20 # 楚楚

    艾瑪,這是我兒子的鞋子,16歲不到,愛打球,喜歡鞋子,基本都是1000以上的鞋子,還想買,讓我給打壓下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區物業究竟有沒有合法權力拒絕非業主人員的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