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慧達講故事
-
2 # 歷史研習社
按照人們歷來的看法,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的關係並不和諧,兩人互相猜忌,互相防備,甚至互相攻擊、暗害,在彼此心中,對方完全是政敵一樣的存在,毫無母子親情可言。但是,這種“歷來的看法”從何而來呢?從康梁處來。戊戌變法失敗以後,康梁被慈禧太后通緝,流亡海外。對慈禧太后恨之入骨的兩人做了很多抹黑慈禧的宣傳,其中就包括將慈禧與光緒的關係塑造成光緒生活在慈禧淫威之下的樣子,企圖以此來爭取列強和華人對光緒的支援。比如梁啟超的《戊戌政變記》裡,就有關於慈禧與光緒關係的片段,在他的筆下,慈禧疾言厲色,光緒戰戰兢兢,兩人吃飯、請安的細節都有涉及,可謂栩栩如生。然而,梁啟超甚至連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面都沒見過,僅是為宣傳而書寫,可見有多不靠譜。那麼慈禧與光緒的關係到底如何呢?一手史料中沒有太多的記載,不過,我們可以根據兩人的經歷分析一下。一語蔽之,相愛相殺。首先看如何相愛。毫不誇張的說,光緒的皇位是慈禧給的,所以光緒必定對慈禧心存感激。光緒進宮的時候四歲不到,如果不是慈禧的悉心照顧,光緒如何長大成人?而慈禧中年喪子,根據常理,光緒的到來剛好可以彌補慈禧的一些傷痛,慈禧有什麼理由去苛待這個孩子呢?何況這還是自己親妹妹的兒子,當年慈禧選擇光緒繼位,不就是因為光緒與自己的血緣關係更近一層嗎?至於在光緒成長的過程中,慈禧時常疾言厲色也是正常的,畢竟慈禧是個女強人,但是,我們應該搞清楚慈禧的角色——母親,一位嚴厲的母親,準確地說,一位因望子成龍而嚴厲的母親,試想如果不是慈禧悉心的調教,光緒皇帝怎麼會成長為一位有頭腦而且有魄力的皇帝?如果慈禧真的把光緒當做傀儡,任他紙醉金迷,花天酒地豈不是更好?又何必煞費苦心,疾言厲色?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慈禧與光緒之間是有親情的。很多人說,光緒親政以後,慈禧並未完全歸隱,而是以“訓政”的方式把持權力,這是慈禧為與光緒爭奪權力的一個幌子。但是,如果排除掉後人對慈禧的偏見,僅看留存下來的諭旨和奏摺,會有另一種感覺:慈禧撤簾真誠而乾脆;禮親王、醇親王和光緒請求慈禧訓政謙遜而執著。當然,奏摺未必真的與本人意願一致,但是,拋開先入為主的看法,相比於徹底歸政廣獲人心,慈禧何必非要不顧名節地再在政治舞臺上苟延殘喘幾年?難不成她可以未卜先知,知道十年以後權力還會回到她手裡,知道自己遲早會因為干政而遺臭?站在親王們和皇帝的角度想,讓一位老練的太后再給年輕的皇帝把幾年關又有什麼奇怪的呢?所以,慈禧與光緒在權力上的紛爭,未必像我們想的那麼嚴重,至少在戊戌政變以前,不會是這樣。至於相殺,就是我們都熟知的一些事情了,主要有兩件事:戊戌政變和珍妃之死。一件是政治上的分歧,一件是家庭裡的矛盾。這兩件事,讓慈禧與光緒的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我們也沒必要誇張這種變化,畢竟是母子之間的分歧和矛盾,絕不會到相互暗害的地步,而且,從史料上來看,康有為兵圍頤和園的計劃與光緒皇帝並無關係,而光緒之死也不能證明是慈禧太后所為,至於慈禧太后晚光緒皇帝一天去世,安知不是因為光緒之死給慈禧太后的打擊太大所致?畢竟這是慈禧中年喪子之後的老年喪子。慈禧與光緒的關係絕非我們想象的那樣僵硬,他們之間應該是一種總體和諧但是又很微妙的關係。母子兩人多年相處,不可能沒有親情,只是因為很多事情的影響,兩人的親情可能沒有那麼單純,就像正常的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有代溝那樣,相互之間會有不理解的時候,只是在帝王之家,孝行會放大,矛盾也會放大。有句話說,“歷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說的是我們看到的歷史。以前的人與事,經過千百年的傳說,肯定不會保持原貌,肯定被有意無意地誇張、扭曲甚至篡改過。還有一句話,“歷史是膚色,不是衣服”,說的是真實的歷史,發生過的事情是不會改變的。人總能在混亂中找到線索,就像衣服穿的再漂亮,膚色也會透過手掌、脖子暴露出來。當史料盡羅於眼前的時候,當偏見被清除的時候,當重新思考的時候,真相就會開始向我們靠近。參考文獻:1.朱壽鵬編:《光緒朝東華錄》(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2.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3.梁啟超:《戊戌政變記》,長沙:嶽麓書社,2011年。4.馬勇:《1898年中國故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5.鄧運山:《戊戌變法前後慈禧太后的心態變化芻議》,《遵義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
-
3 # 慘綠青年
慈禧是光緒皇帝的姨媽,光緒是同治的表弟,同治駕崩後,按照祖宗規矩,應該找比他晚一輩的人來繼任新皇帝,但是晚一輩的人一出來,已經是西太后的慈禧就又老了一級,再去“垂簾聽政”就不成體統了,於是,她不給兒子立嗣,就把妹妹家的孩子推出來做皇帝。
光緒皇帝只有4歲的時候,就被慈禧接到皇宮,登基為皇,正式成為親姨媽的傀儡。據說,當時光緒的親生父親醇親王聽說自己的兒子要被派去當皇帝,內心並不情願,跪求了慈禧很久,但是最終沒有挽回這一決定。
慈禧對於光緒,一直處於強勢的壓制地位,尤其是光緒在長大成人後,其思想上出現了“維新”的萌芽,慈禧便對其處處打擊壓制,甚至將他軟禁在瀛臺。
在生活上,慈禧滿足光緒皇帝的一切需求,但在人生價值上,慈禧扼殺了光緒的理想抱負,為了自己的權利不顧外甥的感情、夢想甚至生命,實在毫無親情可言。
-
4 # 南山北海的西柚姑娘
我個人覺得慈禧太后與光緒帝的關係呢,是兩個人表面雖然毫無違和感,維繫著表面的關係但是私下裡,說白了光緒帝不過是慈禧想掌握權利的傀儡,慈禧利用光緒帝來掌握朝政,干預政治,他只是個有名無實的皇帝!
光緒皇帝一直想要衝破慈禧太后的束縛,但卻一直沒有實現。即使他大婚親政之後也沒有獲得實權,更可悲的是他的妻子和妃子,這一後兩妃均是慈禧太后為他選的。特 別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隆裕皇后,更是慈禧太后明晃晃派來監視他的。自己其實一點自由的都沒有! 光緒帝也一直試圖透過自己使得國家實力增強,在甲午戰爭失敗之後,光緒皇帝想要靠變法增強國力,但卻遭到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守舊派的阻撓。他本來是想以袁世 凱來牽制住慈禧的,但不想卻被袁世凱出賣。轟轟烈烈的維新變法,只持續了一百零三天就被廢止了。而他自己也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臺,後來不久就暴病而亡。
後來人們一度猜測光緒皇帝之死與慈禧太后脫不了干係。據說是死於砒霜中毒之後,慈禧太后更是成了幕 後兇手的嫌疑人。
回覆列表
光緒作為清末的皇帝,向來為人們所關注。而慈禧,無疑也是歷史上繞不開的人物。
光緒是皇帝,慈禧是太后,似乎他們的關係就該順理成章的是母子。然而事實卻是,他們確實是母子,確實有血緣關係,可是並不是親母子。
(圖為光緒皇帝)
光緒的親生父親是咸豐皇帝的弟弟醇親王,光緒的親生母親是慈禧的親妹妹。光緒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與慈禧有血緣關係,可是並非親母子。
慈禧的親兒子是同治皇帝,是咸豐皇帝的獨苗。
(圖為同治皇帝)
同治帝早年沉迷花街柳巷,後不幸染病身亡。在同治皇帝英年早逝後,大清的繼位人選成了各方勢力博弈的焦點。既要考慮血緣,又要考慮各方政治利益的制約縱橫。在一番精細考量後,慈禧選中了當時尚且年少的光緒。就這樣,慈禧和光緒成了有血緣的繼母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