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漢服很美,我中華老祖宗自古很強大~漢服甚至影響的我們周邊的國家,比如日本。朝鮮。中國各個朝代服裝都各有特色~可是可悲的是千年延續至今我大中華的傳統服裝就只剩下土洋結合的旗袍!作為總有上千年文明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做些什麼呢?
6
回覆列表
  • 1 # 那時花開5683

    我身上穿的漢服,你憑什麼看不起?

    2017-3-10 16:09漢服部落

    從來沒穿過漢服的你,真的知道漢服究竟有多美麼?

    56個民族中有55個少數民族和1個人數最多的民族——漢族。

    多年以來,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裝,漢族也不例外,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服飾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衣櫃中,但是今天F娘就要告訴你:你,根本不知道漢服有多美!你沒有理由不讓我穿!

    漢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黃帝(公元前2717年)即位之時~“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意思就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

    漢服有著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服裝形式製作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

    日本的和服、南韓的韓服、蒙古的蒙古服等周邊國家也都受到了漢服的影響,都可以看到漢服的影子……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都不穿漢服呢?還不讓別人穿呢?

    直到F娘看到了這些文章以後才發現:原來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漢服的!

    ▲“漢服熱”是作秀還是復興傳統文化

    ▲才吃飽飯幾天?就在這裡穿漢服作秀?令人噁心,無非是想借漢朝強盛當今國家強大?還是剋制點好,免得惹是生非。

    ▲對漢服提出的幾點建議,玩漢服的人必須要改改了,別讓別人以為你們在作秀!

    ▲今天我狠狠的教訓了一群穿漢服作秀的年輕人

    都說漢服妹子排外,不好相處……其實F娘覺得也可以這麼想:一位好好的妹子,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出門,一路上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瞧著,這時耳邊突然冒出了一句話:這女的怎麼這麼作秀?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又會怎麼想?

    在日本、南韓這種國家,和服、韓服已經被大家接受和喜愛了,大家完全可以在節日甚至平時穿著本民族的衣服出門而不會被用異樣的眼光圍觀~甚至少女們夢想著自己成人的時候能夠得到一套完美的本族服裝!

    反觀國內現況,很多人不光願意穿,還一直在那裡“噴”漢服。(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跟風噴,其本身根本不明白漢服為何物!)

    漢服那悠久的歷史文化,雖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理解的,但是在F娘看來,只要有心去理解去發揚不是就是好意麼?

    而這種好意為什麼要被一個根本沒有想去了解的人詆譭呢?

    我喜歡我的漢服,你喜歡你的阿迪,互不干擾,僅僅是因為穿著古老血脈留下的服裝,你就要如此尖酸刻薄嗎?

    還是說,你只能讓別人喜歡你喜歡的東西,而不可以有別人的選擇?!

    這樣的道德綁架能不能不要再發生了?

    F娘覺得:穿漢服應該是憑藉我自己意願穿的!你可以不穿,但是你請你尊重我的選擇,以及漢服的文化!

    對於那些想要弘揚漢服文化卻又從沒有了解過漢服的寶寶們,大家可以先了解清楚漢服的文化再去弘揚~

    ▲和朋友穿出去過,她穿的襦裙。很多人覺得我們奇怪,確實很吸引眼球。但是遇到有個叔叔和妻子牽手過來問我們“這是我們傳統的漢服嗎?”我們倆點頭很開心,叔叔說“很漂亮。”是的,我也覺得,我們的傳統服裝很漂亮。

    F娘,一個集美貌、二次元於一身的女子

  • 2 # 城市匯

    中國歷史上有胡服騎射。戰國時期的趙國,從強制穿著胡服開始,實際上是一次軍隊制度的改革。比如馬上弓箭、隨身足食(騎兵隨身攜帶一定數量的食品和馬奶,能保證兩三天沒有後勤供應的情況下,部隊保持持續的戰鬥力)。這些都是匈奴騎兵的特點,也是匈奴作為遊牧民族的優勢。胡服騎射本質上是學習匈奴騎兵的優點,改良並提高趙國騎兵的戰鬥力。所以,胡服騎射,代表的是一種向先進學習、用於改革的精神和文化。

    最近在網上先後看過兩個所謂復興漢服的帖子。兩個帖子的共同點,就是對漢服有沒有文化含義,具體有什麼文化含義始終遮遮掩掩。漢服有文化嘛?若漢服有文化,則這種遮遮掩掩難免給人一種包藏禍心的疑惑。若漢服沒文化,哪復興漢服豈不是浪費布料、服裝倒退?

    二、漢服也是儒服,復興漢服是變相復興儒教

    百度百科的介紹就有[《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裡的冠服體系一段。可見漢服也是儒服,並非臆斷。

    儒教最多算是一種通俗文化。在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中,黑格爾對老子的思辯哲學做了很高的評價;但對孔子的評價卻是“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其著作不過是“道德的教訓”,”在他哪裡思辯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老子的道家和孔子的儒家都是天壤之別。“道家之學,實為諸家之綱領。諸家皆專明一節之用,道家則總覽齊全。諸家皆其用,而道家則其體“(引自《先秦學術概論》)。儒家、儒服,有資格成為中國的代表嘛?顯然遠遠不夠格。

    三、儒家對中華文化禍害巨大

    孔子作《春秋》,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中華歷史上兩次文化大滅絕。經歷這兩次的浩劫,中華文化的損失幾乎無法衡量。

    諸如什麼文字獄、焚書坑儒等等,跟孔子、董仲舒相比,實在太小兒科了。即便當時對中國文化有所損傷,現在也基本都復原,沒有實際上的損失。而孔子、董仲舒對中華文化是滅絕,是永遠無法彌補的損失。

    漢服、儒服復興?難道還要對中華文化搞第三次滅絕嘛?

    四、漢服本身作為一件物很好,作為民族服飾很好,我也穿,但我依然從來對“漢服復興運動”很不感冒。

    我承認我喜歡漢服就是某些底下的漢服黨抨擊的那種“為好看”。對我來說漢服的意義就是“好看的民族服飾”,跟文化正統什麼的…呵呵。

    那些真正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放在心中的學者們都沒有如此捶胸頓足跳腳地大喊“文化正統啊!你們忘了本啊!”,更何況這漢服復興運動中魚龍混雜,齷齪骯髒的“老鼠屎”遠不止一粒。

    五、“道之不復,其器焉存”,從漂亮的衣服入手吸引身邊的人去接受傳統文化固然不錯,但就如我之前寫如何讓身邊的人喜歡上崑曲那個答案也提到用(偶像演員/服飾)外表當誘餌,但那些華美靚麗的外觀終究只是層皮,卻在這場“復興運動”中被不斷拔高,幾乎讓我感覺許多人只是依附著這個群體找一種優越感。許多“漢服黨”的高高在上實在令人無語。

    最後作者說一句!說說自己的經歷。初一接觸漢服,覺得美,文化,要繼承。然後在漢服吧逛了一段時間,馬上推翻印象,各種漢族優越,瘋狂辱罵唐裝旗袍是妓女洋奴裝,我當時就覺得這群人腦子一定是有病吧?後來又多多少少接觸一些皇漢,簡直服氣,徹底路人轉黑,什麼都賴滿清,外星人入侵也賴滿清,什麼都是漢族受欺負漢族應該重拾輝煌統御其他民族光芒萬丈啊!扣帽子手段一流,認識好幾個漢服黨紛紛退卻心灰意冷,只因說了一句旗袍也好看。

    順便一說,說旗袍是妓女裝的我想問問千年前妓女穿什麼啊?

  • 3 # 向嘎勢力低頭

    如果要興漢服的話,我覺得要滿足以下條件:

    1經濟的高度自由:漢服不比我們平常穿的衣服,現代人都愛美,所以漢服的選料必須要好,才能做出華衣來,你要相信一件好的漢服造價絕對超過一件好的旗袍的

    2外部環境認同:華人好面子,而且媚外,全球皆知,這就必須讓外華人認同漢服而且穿上漢服,這才會讓華人覺得穿上漢服有優越感

    3文化認同:任何一種服裝都有其文化背景,漢服也不列外,這無疑需要華人對漢家文化有所瞭解及敬仰,提高自我文化認同

    4牛逼的營銷手法:在牛逼的東西也要靠吹,可從華人愛攀比和裝逼的性格入手

    以上就是我想到的,具體怎麼做或還需要補充的還需要各位多多幫忙

  • 4 # 憶冷

    衣冠是一個文明的外在體現,能讓人直觀的感受到文明的內涵。左傳有云:中國,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可見漢衣冠對於華夏文明有多深刻的影響。而現在呢?我們自詡有五千年優良文化傳統的文明國,可是章服之美在哪裡?世界上存在沒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卻鮮有沒有自己服飾的民族,因為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我們連本民族的舞蹈都遺失了。炎黃子孫在黃帝陵祭拜先祖的時候,漢家男子穿著歐洲人著一片黑壓壓的西裝,漢族女子身著滿族旗裝改良的緊身旗袍,這樣的陣容成何體統?

    不復興漢服你好意思自稱華夏人?

  • 5 # 念念清瑤

    我個人覺得這是必須的,漢服不僅僅只是一件衣服,它承載著一個民族太多太多的過去,或興或衰,它都一直陪伴著這個民族。但是這都止於三百多年前,它不是自然消逝的,而是人為的。至於是什麼人為的自己去查,說了決對會刪帖的。它既然不是被歷史自然而然的淘汰的,那就證明這個衣服是有可取之處的,像是刺繡,絲綢等傳統工藝都能在這個小小的衣服上體現,所以漢服的復興是必然。我喜歡漢服,你們呢?

  • 6 # oO秋名山車神Oo

    我只看到了影樓裝,自己修改,在不就是改自和服,還有身上秀丹頂鶴的?真正符合形制少之又少,都是自己根據現代理念材料,完後說這是漢服,你們忘本。呵呵呵

  • 7 # 此岸此心1

    恢復漢服,恢復漢文化應該是從心裡油然而生。而不是掛在嘴邊,電視上零星的拍攝播放等。這麼多年了,說是要復興傳統文化,結果真的不盡人意!!我們還是麻木著,苟且中前行,缺少信仰,缺少華夏的那種氣質。在很大程度上我們還在用滿清的方式苟延殘喘著。說文化復興,恢復漢服,其實只是在高喊口號。看看周圍,看看社會,明白了,其實這不過是又一種策略罷了!

  • 8 # 二火火42416272

    我認為應該。

    我就是一名漢服復興者。我認為應該把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留住。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喜歡日本人甚至是討厭,但不得不說在這方面我們不如日本。在日本穿和服出門不會覺得怪異可以說很正常,而且在成人禮的時候要穿和服。日本人的和服在從出生就開始準備。

    再說中國。有一次我們穿漢服出去,在過程中然後碰到幾個人,然後他們問我你穿的是合服嗎,然後我說不是這是漢服是中國的傳統服飾然後那個人說奧奧我知道不就是跟嗯日本人那個嗎就是當時真的很氣日本人的合服是從中國的漢服轉變而來的但是現在日本人的流了下來華人華人卻不知道這是什麼樹其實我只想說只有只有說兒子像爹的沒有說爹姓兒子。

    在很多時候我覺得華人在對這方面都不是很那個沒什麼。比如說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的傳統文化都很都有很多的不瞭解聲。,甚至說很還有的節日被人搶走有的人家有人想要把咱們中國的人說成是他們的過他們的華人而且現在南韓要回武漢死了如果真回覆我的話是不是看著我被他們搶走。。

    我不

    。,甚至說很還有的節日被人搶走有的人想要有人想要把咱們中國的人說成是他們的過他們的華人而且現在南韓要回武漢死了如果真回覆我的話是不是看著我被他們搶走。。

    就先說這麼多吧

  • 9 # 爬峰的蝸牛

    我倒著回答這三個問題吧,首先感覺設立漢服節其實沒有太多的必要,因為所有的節日都有其文化承載,而單純設立漢服節,讓它承載什麼?漢服文化嗎?可是服飾節日之後呢?所以感覺這樣的節日沒有太多必要。

    老祖宗的東西肯定要儘可能傳承下去,可是傳承也是分很多種的?漢服現階段想要全民復興顯然是不現實的。如果所說的傳承是全民復興,那肯定很困難。所以傳承很有必要,但要注意形式。

    至於應不應復興,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可是個人認為漢服的復興應該是吧它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形式,和中國審美的一種表現。可以在結婚,成人禮,入學禮等場合透過穿戴漢服恢復相應禮儀程式來推廣漢服。這樣有助於增強儀式感。也可以培養民族文化的審美。因為漢服各朝代各有不同,想要復興可以從主推明代為主。當有一定基礎後可以進行改變發展。

  • 10 # 大周虎賁衛

    有些東西關乎生存,有些東西關乎情懷!關乎生存的東西我們態度一致,土地?糧食?女人?不可捨棄!關乎情懷的東西我們意見不一,倫理?道德?文化?虛無縹緲!所以當你在這裡發問時就首先要清楚,你得不到關乎生存的一致回答。但是這就能證明漢服的復興無關緊要嗎?這種問題不需要徵求任何人的答案。當我們在為四大文明唯一未曾中斷的榮耀驕傲時,卻看到日本繼承著漢服的傳統,而華人卻普遍侮辱漢服愛好者穿的是和服、韓服!你覺得丟人嗎?你是否覺得我們的五千年文明其實正在中斷?如果你覺得漢服只是文化的表象,那麼我問你:為何我們的古人習慣把文化傳承比喻為傳承衣缽?如果文化的表象你們都不屑於傳承,那麼又何談博大的漢文化呢?俗話說由表及裡,我們文化的魅力往往是由建築、服飾這些表象先吸引外華人,然後才逐漸的吸引他們進一步的瞭解我們的文化的。所以因為漢文化沒有繼承好就嘲諷漢服復興的人無疑屬於那種不負責任的噴子。如果它真的珍惜我們的文化,那麼它只會如飢似渴的真愛我們文化的面板、血脈、肉體等等每一部分!因為漢服和漢文化本就是一體。難道這個世界上有這種醫生?會因為要救活一個人的心臟就要扒掉他的臉皮?顯然這是無稽之談!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拒接復興漢服呢?愛漢服的人自有穿著它的自豪!拒絕它的人,別人穿它方不方便並沒有影響你做事。所以這種問題,不需要徵求誰的意見。它只關乎你對華夏民族的愛!你愛她,就去緬懷她,就去繼承她!這不需要只在乎生存的“牲口”們的意見。人是需要生存之外的情懷的。不是嗎?

  • 11 # SKII哦破log您minor

    中華文化之所以強大,主要體現在實用性和包容性上。復興漢服不在衣服上做文章,而是拿文化來說事本來就是一種牽強附會的做法。再說文化是生活的自然產物,強行捏造出來也不過是畫皮的假象。

  • 12 # 老禮兒民俗

    我認為漢服有必要傳承下去。

    漢服作為我們華夏的一個文化符號,應該得到傳承。55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服飾,作為民族文化特徵的一部分,漢服有什麼理由不傳承呢?

    總是能聽到“中國文化流失”,“傳統節日不記得”“節日被搶走”等等這樣的詞語,為什麼文化會流失呢?正是因為不注重,直至不瞭解,到消失……所以,漢服有什麼理由不傳承下去呢?

    當然傳承並不是要每一個人都去穿漢服,每個人穿什麼是自己的自由,只是希望在傳統的節日裡可以自在地選擇漢服而不用擔心被說成作秀,只是希望將來有一天在大街上穿漢服不會被當成奇裝異服,不會被當成和服辱罵,不會被認為是cosplay,穿的人自自然然的穿,不穿的人也不是忘本,就是一件自自然然的事而已。

    戲曲、國畫、書法等等這樣東西都是傳統文化的符號,到戲曲也好,國畫也好都有自己的精神核心和文化價值,所以希望熱愛漢服的人們能認真瞭解漢服的文化,從表象的服飾到文化內涵,使其能真正的傳承下去!

  • 13 # 盧曦採訪手記

    復興漢服的心情可以理解,不過要想讓華人真心喜歡,都去穿,就要多動腦筋。

    怎樣保持中國傳統美學的精神,又可以穿去工作、聚會,見面的時候人人都誇,而不覺得你是在玩Cosplay。

    我們拿創立於廣州的中國品牌Edition來舉例。是MO & Co.的姐妹品牌,創立於2010年。品牌對東方文化的表達更加含蓄剋制,不是那種一望便知的中國風。

    獨特面料的質感來表達品牌產品風格,多為柔軟絲滑或是針織面料,還有輕盈的紗相配,給人一種東方的溫柔飄盈質感。

    紅色圖案印花的旗袍領長裙,便是光澤度十分舒適的絲綢面料;其所搭配的乳白色鏤空編織袋也與垂墜絲滑的絲綢做了很好的呼應。

    還有細膩的羊毛羊絨面料的西裝外套與針織衫,表現了“應該像鳥兒那樣輕,而不是像羽毛”的Gentlewoman的著裝哲學和輕盈自如的生活自在感。

    Edition愛用黑白配色。剛剛舉辦的這場大秀上,谷黃、乳白、沙色為底色,與正紅、鮮綠和漸變暖色相搭配,大面積留白。

    整場秀以黑白為主,而你又絕對不會將其混淆為Saint Laurent或者Givenchy式的搖滾哥特風。簡潔簡約,而不過於單調,每一個Look最多隻有三種顏色,通常是兩種。

    在一件中式斜扣、側開衩的短袍上,乳白底色上,如同香山紅葉般散開。這可能是整場秀最像國畫的一件作品。中式衣領縫製得精細講究,與之相配的白色闊腿褲與衣襟相互映襯,在垂墜感與飄逸感之間形成平衡。

    扎染、潑灑、粗條紋,不同色彩在白底上有國畫渲染的意境。

    中國傳統文化在民間講求熱鬧喜慶,大紅大綠,充滿了外露的熱情。而文人墨客之間講求的是風雅意趣,美感需要你用心體會才成。

    東方文化講求的是意境,因而不會把“我們都應該是女權主義者”這種標語印在衣服上,這在東方文化中是失禮與粗魯的,所謂意境,需要你體會、品味。可意會而不可言傳,文人與知音之間,講求的是這樣一份懂得與默契。

    蘇東坡有次畫竹沒有墨了,就用了紅色的墨畫。別人很驚詫:哪有紅色的竹子?

    蘇東坡說:你平時用黑色畫竹,可竹子也不是黑色的啊。

    東方美學講究的是神韻和意境,而不是顏色的寫實。莊子說:“五色令人目盲”,老莊文化影響下的東方美學,剋制,喜歡散淡清奇,崇尚寫意的表達。

    而西方人喜歡很多顏色。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畫家嘗試新的顏色,新的調配方式,創造屬於自己的色彩。

    文人無形,古代中國文人追求隨性灑脫。Edition的設計中,服裝都為寬鬆版型或是舒適的針織面料,及腳踝的長裙或大衣佐以腰帶或腰間打結,使得服裝飄逸卻不零亂,溫柔有型。講究“身不為衣所役,心亦不為勞形所役”。

    對東方文化更本質的繼承體現為整個系列對自然與身體的忠誠、對輕逸與自在的追求。整體廓形進一步開啟,彼此之間被允許了更加自由的交疊與互動——披、掛、綁、套、藏、收、繞,每個形象都記錄著肢體的動態。

    時裝的作用不是美化裝點,而是身的棲居之所,隨身心而動, 這也是品牌對東方哲學的一種新的詮釋。

  • 14 # 冰美靜好127

    重要的是,漢服的本質,不僅僅美,還很意境飄逸,瀟灑舒適和大氣。請問西服,大清旗人服,除了拘謹嚴謹突出體態,有這些特點嗎?

    恢不恢復漢服,不從政治的民族的角度看,就沒有區域性牴觸性的障礙。事實上,率先穿起漢服的恰恰是沒有感應和響應任何號召的90後,00後們。

    看到他們個性不羈自信滿滿的穿行於人流不息的大街上,收穫的都是愛慕。你會想政治還民族等等等嗎?我沒想。只想著好美,好灑脫,好大氣,好舒服。不知哪有賣?面料如何?價格如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真的天性就愛自己的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