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陽映照不老松

    過去是這樣説,姑舅親輩輩親,打斷了骨頭也連著筋,倆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過去一提起來是姑舅親就覺得血緣很近就特別親,現在的年輕人誰還倫這個,

  • 2 # 老谷聊天

    以前確實有這個說法兒,現在已經改變很多了!

    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我認為主要是因為以前都是“養兒防老”,老人都是跟著兒子生活,而兒子家也就成了女兒唯一的孃家。

    女兒要看望老人,就要去哥哥或弟弟家,所以兄妹之間或者姐弟之間的交往就會比較多,關係也會親密一些,受此影響,姑舅家的表兄弟、表姐妹之間的關係也會因為交往得多而親密!

    但兩姨親之間的交集少、交往不多,只有在外公外婆家巧遇了才有機會在一起,感情當然不會那麼深。

    所以才有了“姑表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根”這樣的說法兒。

    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少了,特別是獨生子女一代已經慢慢進入中年,他們的子女哪兒還有什麼姑表親、姨表親啊?

  • 3 # 長江三農

    大家好!我是長江老農。農村人常說“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這話的意思呢?姑姑比較親近一點,姨可能疏遠一點。在農村,論親疏關係,按血緣關係來分,姑姑是自己家裡嫁出去的姑娘,與孃家人又走的比較近,孃家侄兒們與姑姑比較親 密些,姑表親與姨表親,當然姑表親近一點,即使姑姑死了,表兄弟姐妹們還會來往走動,只是“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所以說“姑死連著筋”。姨表親不一樣,是母親的姊妹,看在母親的份上表兄弟姐妹們在來往走動,平時也是大事就來,小事不往,很少走動,姨死後,一般就不禮尚往來了,斷了聯絡了,也就了了姨表親這層關係了,所以說“姨死斷了根”。

    在農村,女人一輩子都需要孃家人,我母親九十歲了,還惦記著孃家兄弟、兄弟媳婦、孃家侄子們,逢年過節 敦促我們給八十九舅舅送禮,老舅舅和老表們經常上門探望母親,來往密切,姑姑是父親的姐妹,姓氏與父親一樣,做為孃家侄兒們對姑姑格外尊敬。在農村家庭,農民夫妻經常鬧矛盾,為家庭瑣事吵架,女人就往孃家跑,去孃家傾訴,請求孃家人做主。去年下半年,我們當地有位結婚不到一年的小媳婦,跑回孃家至今未歸,婆家人去接了幾回,不肯回來,正月十五之後,婆家人再去接,說是外出打工了,可能不想回婆家了。農村女人對孃家人格外親,因為孃家是女人依靠,是“靠山”,孃家勢力越強,女人在婆家越享福,婆家惹不起,只能忍聲吞氣地。農村女人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孃家就是來了一隻小貓小狗心裡都是高興的、親切的”。甚至孃家鄰居來了也當貴客招待,足見姑姑與侄兒的親密。姑姑也有意識的與孃家侄子搞好關係,建立感情,把侄兒當自己兒子一樣看待,從小哄著、帶著、抱著、寵著,上孃家去第一就去看看孃家侄兒,再去看看老父母。所以姑姑肯定親近一點,感情肯定深一點,即使姑姑去世後,對錶兄弟姐妹能照顧就照顧一下,看在姑姑的份上,看在血親的份上,仍然互相走動,只是關係開始疏遠了,沒有姑姑在世那麼親了。但事情也不是絕對的,如果你有錢、有勢、有地位,即使姨死了,姨老表們也會繼續走動的,只是親情關係變成利益關係。農村有農村文明,農村在農民長期生活和社會活動中,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社會關係。在封建社會,女人是沒有社會地位的,是男人的“附屬品”,只有依靠孃家人,為了孃家人可以無私奉獻,幫助孃家人提高社會地位,使自己的“靠山”更牢,這也使姑表親更深一點。農村人稱姑表親為“打斷骨頭連著筋”、“除了豬肉無大葷,除了郎舅無好親”。而姨表親自始至終都不深厚,姨死後,就大多不來往了,見面也只是禮節性打聲招呼。

  • 4 # 黃豆甲方

    俗語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是有一定道理的,意思是即使姑姑不在了,也不會與姑家斷了來往,但姨家就不一樣了,一旦姨不在了,那與姨家之間的來往也就斷了,簡單的說就是姑比姨更親。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1. 姑死連著筋

    我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社會文化濃厚,在這樣的社會中,男性占主導地位,是實打實的父系社會。我們所說的說親戚的遠近是看他們與父親的關係。

    姑姑與父親是親兄妹,我們既是同姓又有血緣關係,自然會比其他人要更親密。姑姑雖然會外嫁出去,但是因為血緣關係,做姑的肯定會經常回自己的孃家看望自己的孃家人,時間久了,我們不僅和姑姑的關係越來越近,也會順道與姑姑的家人保持非常親密的關係。雖然姑姑的家人和我們不同姓,但是長久的相互走動,我們已經形成了親如一家的關係。即使是姑姑不在了,我們依舊會和姑姑的家人們繼續來往,保持這種親人關係不會斷。所以,我們說姑死連著筋,我們和姑姑家之間的關係是不會斷的。

    2. 姨死斷了根

    與姑家相比,姨是母親那一方的親戚,按照父系社會的觀念,姨家自然是要疏遠一些。因為姨家幾乎很少會到自己的姐夫或妹夫家走動,即使有走動,與姨家其他家庭成員的交往也比較少,時間久了,自然會產生疏遠感,陌生感。與他們的聯絡全靠自己的母親與姨聯絡,似乎是隻有姨是聯絡這兩個家庭的關係紐帶,一旦有一天姨不在了,那麼這個紐帶就斷了,後代就更不會再有什麼聯絡了。所以說姨死斷了根。

    3.不過現今社會,交通,通訊都非常便利,人們之間的聯絡日益密切,不管是姑姑家還是姨家都能來往的很方便。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是文化積澱的產物,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侷限性。

  • 5 # 二哥拾影

    這句話不用多解釋,很好理解,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就是爸爸的姊妹去世了,但是老表還會互相來往,而如果媽媽的姊妹去世了,這門親戚也就斷了,因為在農村姑的親情要遠比姨的親情大得多,也說明以前在農村親情也是有嚴格分類的。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關係?我認為根源還是出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上,有句話特別不好聽,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女人的地位還是很低的,孃家人永遠是女人的靠山,對於所嫁的人也只能是外姓人,男女不平等隨處可見。

    其實在孩子的心目中,到底是姑親還是姨親?這個還真的不是絕對的,比如像我,在孩子的眼裡就沒有這種觀念,我姑姑通常對我的印象都非常嚴厲,而阿姨都特別的好,只是現在我也不太與我姑姑的那些老表聯絡,經常不聯絡也感覺到關係越來越淡,而與我姨的這些親人特別的自在。

    現在已不流行這句話了,有句話更能很好地反映出現在的親情現狀,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沒有了第一代的親情,第二代幾乎不走動了,就更別說是第三代了。

    不過我爸現在還和他的老表聯絡著,每年還都會走動,對於我爸這一代人來說,的確是這樣,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至於以後只要孩子對自己父母孝心,就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了。

  • 6 # 鵬哥在農村

    這個問題其實說的親緣關係和親戚的關係。這裡所說的姑死連著筋,就是說姑姑是孃家人,是有血緣關係的。而姨媽就沒有血緣關係,是親戚關係,沒有血緣關係,俗話說得好,血濃於水,就是說的這個意思。

  • 7 # 珞珈社

    這話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現實中多少年人情世故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事實就是這樣,姑姑去世了,可是親戚起碼要持續一輩人以後才可能疏遠,而姨媽去世了,好的當然能持續一代人,但是絕大多數就沒有了往來,要說這是什麼原因?其實很簡單,姑姑是自己一姓人嫁出去的,而表兄弟姐妹的外公外婆家,即使姑姑去世了,這一門親尚不能斷。

    而姨媽則不是這樣,這不是說姨媽沒有姑姑親,不是這樣的,姨媽就是母親的姐妹,而一旦姨媽去世了,就徹底的沒有了往來,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所以根據祖祖輩輩的祖輩們就總結出來了“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

    姑姑和姨媽其實是一樣親的,可是對於後代來說,並不一樣,姑姑的後代,哪怕是姑姑去世了,姑姑的子女起碼要來往一輩人,而姨媽去世了,就沒有了連線,所以說開往也就基本中斷了。

    記得有個電視劇非常好看,叫孃親舅大,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關係,對於外甥來說,舅舅和自己的母親一樣,是有血緣關係的,是打不斷的親情。

    而姨媽則不同,比起舅舅外甥來說,姨媽一個人作為橋樑,聯絡著親戚,可是一旦這個橋樑斷了,親戚也就沒有了。

  • 8 # 老農說鄉村

    任何俗語的產生,都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因此,俗語都有一定的侷限性;由於俗語能夠在人群中流傳,所以,人們在記住它們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受到它們的影響。“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就是這樣的一條俗語。

    “姑”,是父親的姐或妹,“姑死連著筋”,意思是,即便父親的姐妹去世了,他們的親戚關係還會存在,表兄弟之間還會往來,維繫著親戚的關係;“姨”指的是母親的姐妹,“姨死斷了根”意思是,母親的姐妹一旦去世了,姨兄弟,姐妹之間就不會往來,親戚關係就此結束。也就是俗語所說的“姨親不是親,姨娘死了斷了根”。

    那麼,在舊時代,為什麼會出現“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這條俗語呢?為什麼現在的農村,許多人依然把它當做處理姑親和姨親關係的原則呢?

    原來,在舊時代,重男輕女的觀念非常嚴重,一個家庭中,母親的地位遠沒有父親的地位高,相對應的親戚關係中,姑親關係會比姨親關係更受到重視,在親戚禮尚往來中,把姑親關係看得比姨親關係重要;另外,那時候生活水平極其低下,遇到困難的時候,重要的親戚之間會幫助一下,不重要的親戚,常常難以顧及,親戚關係也就因此斷裂。

    所以,也就產生了“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這個俗語;就是現在,農村的許多人也是秉承這條俗語來處理姑親和姨親之間的親戚關係,原因是這些人的思想仍然受到舊觀念的影響,但大多數人已經擺脫了這個舊觀念,在處理親戚關係時,不再受到“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的影響。

    時代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和思想覺悟不斷的提高,男尊女卑的觀念已經一去不復返;親戚之間的關係,好與壞,取決於如何相處,不再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也就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一種笑談。

  • 9 # 靈子

    這話我深有體會,因為我本人也是這樣。我倒不是因為母系和父系的原因,也不是說跟姨姨關係不好,如果說是因為離著姨家比較遠的緣故吧,也解釋不通,因為小時候沒有車,甚至連腳踏車都沒有,跟著母親是步行到姨姨家去,來回幾十裡的山路,累得夠嗆,不過那時候還是很願意跟著母親到姨家去。

    後來慢慢長大了,去姨家的頻率越來越少,再到後來我姨生了病,我去看過她幾次,等到我姨去世後,跟我姨家的表哥表姐基本上就斷了聯絡。究竟是什麼原因,我自己也解釋不清。其實小時候跟姨家的表哥表姐在一起玩的也很好,而且我也很懷念小時候在姨家玩的情景,現在有時候開車路過我姨家的村子,我還會放慢速度,眼睛搜尋我小時候玩過的地方,大腦也會立即呈現那些已經逝去的光陰。為什麼長大以後就慢慢疏遠了呢?

    我跟三個姑姑的感情特別深,三個姑姑也特別疼愛我。逢年過節,每一個姑姑家我都一定會拜訪到,姑姑家的兒子也會去看我老爹。平常的時候,我也很牽掛三個姑姑,我住的地方離我二姑家很近,只要有時間,我就會跑到二姑家裡坐會兒。趕上吃飯的點,不管碰到什麼飯,我也會留在姑姑家吃飯。有時候姑姑做了好吃的,也會打電話給我,或者直接送給我,因為姑姑知道我比較懶,不願意做飯。

    小姑姑住在鄉下,自己種地不需要買麵粉,她們家做的饅頭都是自己磨的麵粉,吃起來有著濃郁的麥香,而且特別有勁道。小姑姑家做的饅頭,都是用農村那種特有的大鐵鍋鋪著麥秸稈蒸出來的,跟樓房裡不鏽鋼鍋蒸出來的饅頭味道很不一樣。小姑姑知道我特別喜歡吃那種大鐵鍋蒸出來的饅頭,所以經常做一鍋饅頭給我送過來。如果是春天或者冬天,她還會捎一袋已經摘好洗乾淨的薺菜給我,因為她知道我喜歡吃薺菜,卻又懶得摘洗。這些東西也許不值什麼錢,但每次我心裡都特別感動。

    大姑住在縣城,離我也不算太遠。大姑年齡大了,對我就像自己的閨女。有一年我在家做縫紉的活,需要個人打下手,大姑每天騎著腳踏車來幫我幹活,夏天那麼熱,也天天來幫我。不僅幫我幹活,經常來的時候,還給我帶吃的。

    三個姑姑都待我如同己出,我怎麼可能跟姑姑不親?跟姑姑家的表弟表妹們也都很親熱,也許是愛屋及烏吧。

  • 10 # 拍品彙

    親戚是人人都避不了的一個群體,每個人都有親戚,親戚也區分遠親和近親,主要區分標準就是血緣關係,誰和自己的血緣關係更近,誰就是近親,當然,除了遠親和近親之外,親戚還分為姻親和血親。

    血親指的是有血緣關係的親戚,而姻親則指的是透過聯姻所形成的親戚,一般指母親那邊的親戚,包括姨娘、舅舅等。自己父親這邊的親戚,則多半是與自己有點血緣關係的,常見的有父親的兄弟姐妹,也就是自己的叔叔和姑姑。

    而姨娘和姑姑一個作為母親的姐妹,一個是父親的姐妹,這兩個按說和自己都是很近的親戚,地位應當是一樣的,可在我國千百年來形成的風俗習慣的影響下,姑姑總是比姨娘要親的多。

    為啥呢?我國是一個父系氏族社會,父親是家庭的權威,因此親戚也主要以父親這邊的親戚為主。因此在農村有這樣的一句俗語,叫做“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親”。

    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為啥這樣說?真的有道理嗎?

    先來說說姑死連著筋,姑姑就是父親的姐姐或者妹妹,與自己是同一姓氏,雖然姑姑嫁出去了,但作為外嫁的女兒,逢年過節的會回到家裡看看自己的母親與兄長,這是農村的傳統,因此姑姑來家裡走動的時間相對是較多的,基於此,自己與姑姑家的孩子,也就是表哥、表姐是從小可能就在一起玩。

    因此即便姑姑年紀大了,不在了,但由於兩家一直以來長期都有來往,且下一輩之間也從小培養了深厚的感情,因此姑姑去世,對於兩家人關係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大家仍舊算是近親。

    那為啥姨死就斷了親呢?同樣作為外嫁女,姨娘雖然和姑姑一個作為母親的姐妹,一個作為父親的姐妹,不應當有親疏之分。但現實中,姨娘來自己家裡走動的,確實會比姑姑少很多。

    一則姨娘逢年過節會回孃家,但不一定會去自己的姐姐或者妹妹家,只有在自己的姐妹家裡出現事情的時候可能才會過去。特意上門聯絡感情的也有,可始終卻比不上和姑姑家裡來往的頻繁。

    二則姨娘家,除開姨娘,其他人和自己家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一般走動的也就是姨娘,姨娘是聯絡兩家人關係的紐帶,一旦姨娘去世,這個紐帶就斷了,姨娘家的其他人可能與自己家裡的來往漸漸的就越來越少,最終“斷了親”。

  • 11 # 使用者6341768444149

    姑是外婆家伸出去的枝,母子關係。姨家好姨家是分出去的兩棵枝,平行關係,除了透過外婆家她們之間沒直接聯絡。

    姑結婚了姑家和外婆家往來多。

    姨結婚了姨和姨家之間沒多大往來。

    比如逢年過節都去外婆家拜年,姨家和姨家不拜年。

    也有特殊情況。

  • 12 # 一般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在幾千年的歷史上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話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隨著時代程序的加快,許多農村地區逐漸被人們遺忘。今天說的是農村人俗話“姑姑之死與肌腱相連,姑姑之死斷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既然都是家人,為什麼他們之間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 13 # 豔陽之美

    我媽在農村老家是我姥姥的老生姑娘和我大姨相差了二十歲。作為家裡姊妹五個最小的老生姑娘,備受忽視和寵愛。為啥這莫說,因為我媽在姐姐眼裡是小妹。長大後我才知道我媽和我大姨是同母異父的姐妹。小時候我大姨非常疼愛我媽這個小妹妹,過年過節的經常託表哥們給我家送東西,她們姐妹倆的關係可謂是非常親密。因為都住在農村,兩家隔著有三四里地的距離吧,所以每逢過年過節或者有什麼事情,媽媽我總是和妹妹跟著媽媽到大姨家去。

    但是因為和諧哥哥們年齡相差都比較大,所以也很少能玩,在一起見了面都比較客氣,自從一大姨去世了以後,我們就基本不走動了,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表哥們會來家看看我爸和我媽。這真是硬了,大姨在世的時候常唸叨著這句話:“姨表親,姨表親姨姨一去斷了根”。

    我媽是唯一在同一個村裡出嫁的姑娘和我二舅走的特別近乎,我從小和妹妹就愛和舅舅家的哥哥妹妹在一塊玩,打鬧,甚至我的小辮子都是我二哥給我編,我們之間的關係甚至要比姨姨的表哥們的關係要親近得多。但是媽媽卻不討舅舅舅媽親。雖然這樣,媽媽也非常愛孃家人。凡事都護著孃家。後來83歲的二舅得了腦血栓。我的老媽媽。72歲的媽媽心裡特別掛念二舅,竟然衣不解帶,在醫院和舅媽輪換伺候了一個多星期二舅。還要步行往來醫院回來給他做好吃的。讓我感覺媽媽和舅舅感情更深厚一些。

    我媽作為姑姑來說,對我舅舅家的孩子都特別特別的好。俺二哥生二胎,曉楊出生以後有點早產兒,在我家住了一個多月,媽媽的一天過來跑過來看三遍,高興的比他自己的女兒生了外孫都高興。我都有點嫉妒,我說你怎麼這麼親他,唉呀,這是我的孃家人,我是老姑姑啊,老姑姑親侄兒是正親呀。

    不說過年過節的,即使平時回老家,媽媽也要買上大包小包的舅舅愛吃的東西,還有侄子,愛吃的東西一大堆。生活細節中,我也覺得媽媽作為姑姑輩來說,和孃家走動的特別親近。孃家是他的根,姑姑死了連著根,這句話也是完美詮釋在媽媽的身上。

  • 14 # 一株吊蘭

    “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有沒有道理呢?這要慢慢分析!

    要想知道“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首先要知道民間血緣關係是怎樣序的。

    (瓜蔓,這象徵著以父系為主的血緣關係)

    姑死連著筋為何連著筋?這筋其實就是血緣、血脈。在我們這樣一個男權社會里,所謂的血緣、血脈,那是從父系計算的。

    姑,是自己父親的姐妹,如同這一棵藤上的兩個瓜。瓜熟蒂落,姑外嫁了,可畢竟是從這棵藤上結出的。姑的子子孫孫永遠與這棵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姨是誰?姨是母親的姐妹!是因為母親嫁到這個家,也就是和這棵藤結了親才有了的關係。

    (兩個藤上的瓜)

    其實,說“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就是這個道理。一個外藤上的瓜,和你到底有什麼關係,只有靠自己來取決了!

  • 15 # HuiNanHistory

    有句農村老話說的是:姑表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

    那麼,什麼是姑表親?什麼又是姨表親呢?

    所謂的姑表親,是指父親與父親的姐妹(姑姑)的後代;至於姨表親,則是來自母親那一方的姐妹的後代。

    具體套用到《紅樓夢》裡,其實姑表親就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關係。林黛玉的母親賈敏是賈寶玉的父親賈政的妹妹。而姨表親,則是賈寶玉和薛寶釵的關係,薛寶釵的母親薛姨媽是賈寶玉的母親王夫人的妹妹。

    那麼,姑表親和姨表親誰與我們更親呢?

    其實,這種話沒有任何道理可言,完全是古代父系氏族社會的印跡。

    誰說舅舅跟你的關係就好?誰說姨媽的關係跟你就不好呢?

    古人輕視女性親屬之間的關係,所以才會說出這種沒有任何根據的話,妄圖洗腦一代代的人。

    事實上,親戚之間的關係是相處出來的,不是靠著這種所謂的名人名言確定的。因此,我們要杜絕這些。

    總而言之,這些話沒有任何根據可言,大家不要相信。

  • 16 # 農村來的作家

    我表姐,表哥從小就經常和我媽媽一起玩,我媽就是他們的姑姑!我媽對他們挺好的,有時候,我都感覺自己不是我媽親生的。平時寒暑假,我表哥,表姐都去我媽那邊,住不到一個月,基本他們兩個都會肥一圈!而我,鄰居看到我,都說我還不如我媽養得狗,我1.58的個子,88斤的體重,而我家小白都超百斤了!我表哥他們,有什麼事情要幫忙,我媽有時自己都很窘迫還是會硬著頭皮幫,我媽說,怎麼說也是自己的親侄子吖!大家看過《楊過小龍女》吧?他們如此親密,也是姑姑和侄子的關係!

    姑姑是孩子爸爸的妹妹或是姐姐,姑姑是嫁出去,可哥哥弟弟還在,根還在,總會有關聯!

    以上,我說這個事,主要就是給大家解釋,農民常說的前半句,姑死連著筋,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姑姑和侄子,侄女都會很親。因為,姑姑雖然是嫁出去了,可是侄子還是自己的親侄子,也許姑姑和家裡其他人沒怎麼聯絡,可是和自己兄弟生的孩子都會很親密。在我們農村這邊,姑姑死了,侄子和侄女都不管多遠,都會去奔喪的。而侄子和侄女和姑姑的兒女關係也很好,我和我表姐他們感情也是從小好到大,因此,就算姑姑死了,還是會有來往,代代相傳下去!也就是所謂的連著筋!

    而農民常說的,姨死斷了根的意思,就是姨要是死了,這關係就徹底斷了,沒有再來往了!這裡的姨,就是所謂的小姨子,大姨子了。姨都是姐妹的關係,比如孩子的媽媽的妹妹,就是孩子的姨!那孩子的媽媽本來就是嫁出去的,而姨也是女孩子,最後也是嫁出去,這樣就都是潑出去的水,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可以說就是斷了根。再者,兩個都出嫁的,平時的來動互動都很少,有聯絡,都是姐妹原本關係好,會來往一下,要是關係不好,姨活著的時候,也很少來往,等姨死了,就徹底沒有來往了,也就斷了根了!

    以上,就是整句話的意思了,姑姑比較親,姑姑死了,還是會連著筋,代代還會有聯絡;而姨是出嫁出去,比較不親近,姨死了,就徹底沒來來往,就斷了根!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你們身邊是這樣的嗎?反正我身邊是這樣的,就拿我這個當姨姨的人來說吧,即使我和我表姐關係不錯,可是她出嫁後,回孃家次數也有限。我很少能和她的兒子接觸,關係自然沒有哥哥家裡生的娃來得親密了!

  • 17 # 愛吃肉的小華姐

    農村的俗語不能片面看待,就好比這句俗語“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雖然有著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夠全信。不信,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這句俗語的意思,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先說說姑姑和姨與“我”的關係。

    姑姑:指的是父親的姐妹;

    姨:指的是母親的姐妹。

    這句俗語的含義為:如果姑姑死了,那剩下的晚輩們還像連著筋一樣,彼此之間還是感到很親切;但如果是姨去世,那麼剩下之人就好比斷了根,不會在有往來。說完俗語的含義,咱們再來看看它到底有個什麼道理。

    不管是以前的農村,還是如今的農村,家裡當家做主的總歸是男人,不信您看這農村的親戚關係都是以男人為主線來進行說明的。所以通常情況下這靠近男方的關係比靠近女方的關係更親熱些。

    在姑姑死後,自家的父親還在,這個時候作為老大哥的父親肯定是會想辦法給自己的姐妹幫襯下。但是當小姨這些母親姊妹死後,身為姐姐或妹妹的母親卻不可能拿著家裡的錢去幫助後輩們:一方面是自己是女人,家裡的財政大權不在自己身上,能夠拿出的錢很少;二是家裡還有孩子和老人要贍養,生活壓力本身就大。

    現在這句俗語則不像以前那樣有道理,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如今農村親戚關係本身就沒有以前那麼濃,姑姑死之後,雙方家庭也可能失去往來。這不如今就有一句俗語:姑死了,舅走了,剩下表親不來了。這句俗語充分說明不管你是姑姑還是啥,只要長輩們去世,剩下的小輩們基本上都是各過各的,不會再有來往。

    另一方面在於不少人很看重親情關係,即使老一輩去世,年輕的一輩依舊會想方設法來增加感情。其實這樣的現象在農村還是很多的,這主要是如今有些有知識、有涵養的年輕人也意識到了親情重要性。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其實俗語也只是對某個現實生活的一個寫照,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習俗,不同之人有不同的活動,由此俗語不會適用於每個人。我們要做的終究只是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負年華而已。

  • 18 # 農村小小李

    姨娘親不算親,姑表親才是親,姑姑死了連著筋,這句農村老話在我們菏澤農村幾乎是人盡皆知的,其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是說,姑姑舅舅之間的親人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是血脈相連的,即便是作為長輩的姑姑和舅舅去世,那麼下一輩的表兄弟之間也是會有走動的,而姨兄弟之間,只有在姨活著的時候,會相互來往,等姨過世之後,這門親戚基本上也就斷送了。

    農民常說“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為啥會這樣?有道理嗎?

    這句話其實很符合常理的,在農村姑表親之間的走動是非常多的,農村的大小節日,都是要求必須到場的,相互之間婚喪嫁娶都是必須要到達的,尤其是喪事來往,舅舅和姑姑的地位更是高人要等,並且姑姑舅舅教訓外甥侄子那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舅舅訓導外甥,那更是天經地義,但是姨娘之間的來往卻是非常少的,在農村姑表兄弟之間吃吃喝喝,娶在一起玩耍那是經常遇到的,但是姨兄弟之間的走動卻都是非常少,並且最主要的一點來說,是農村的傳統習俗決定了姨娘親之間的親屬有別,這一點非常重要也非常落後。

    那就是姨娘親之間,有一方去世之後,儘管兩者感情非常深,悲痛的很,但是在農村裡面舉行喪事的時候,這種親戚是不允許要的,也就是說姨娘親在農村連參加葬禮的資格都沒有,所以在大眾的導向之下,在子女從小的耳濡目染之下,就造成了姨娘親之間的誤解,長而久之大家的心裡面也就預設為這種關係的脆弱性了。

    其實客觀來說對姨娘親這個關係的誤解是帶有一個很大片面性的,親屬有別絕非是應該展現在姨娘親之間的,親戚之間只有彼此都互相寬容幫助大度,那麼關係相處下來都是非常完美的,如果有一方弄虛作假不是在,那麼即便是兄弟之間一樣反目成仇,所有大家千萬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這種親戚關係。

  • 19 # 果語果緣

    題主的問題“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在農村是一句很流行的話,凡是講究起親戚關係來,有好多人會這麼說。“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其實這可能與血源關係有關吧,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姑姑沒有了,姑舅弟兄和姑舅姊妹還有來往,而如果姨姨不在了,表兄妹之間一般很少來往了。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說“侄女跟姑姑,外甥跟舅舅”,卻很少有人說哪個孩子像姨姨的,這都是由血源關係決定的。無論是侄女的外貌還是性格,有許多的和姑姑很像。就拿我妹妹來說吧,模樣和我姑姑長得特別像,甚至於比我表妹還像。我妹妹去外村走親戚,去趕集,不管走到哪兒,只要認識我姑姑的,都一看就知道是我姑姑的家人,甚至有人問“你是她的妹妹還是閨女”?

    還有就是有些姑姑的思想很封建,很傳統,都會以孃家有侄兒為榮,即使哥哥不在了,侄兒的家也是孃家,這些思想也為晚輩培養了一定的感情。

    另一個俗語“外甥跟舅舅”,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生活中你會發現好多這樣的情況。有時候在閒聊某一個男孩時,講究起孩子將來的脾氣性格、個頭高矮及外貌,都會說他舅舅怎麼樣怎麼樣,能像他舅舅。在農村還有一個現象,在外甥結婚的時候,第一個貴賓就是舅舅,不管舅舅是大還是小,也不管是能力大小,結婚這天,舅舅為大,有的地方舅舅不上席不能動碗筷之說,這也許是我們煙臺地區的風俗吧?

    咱再聊一下姨表親的情況,一般來說和姨姨的血源關係很少,孩子的性格和外貌也很少像姨姨的。血源關係也影響了將來的關係走動,很多家庭還是男人當家做主,姨姨的地位有些尷尬,有時候有的事都不能維護外甥的利益。在農村由於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姑表親走動的關係比較親近些,姨表親沒有重要事情很少來往,這也決定了晚輩們後來的關係來往。

    我媽是老大,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每逢過年,到了正月初一這天,都會準備好吃的,等著她侄兒、侄女的到來,久久不來,嘴裡也是一個勁兒的唸叨“能在家幹什麼?能有什麼事嗎?”,而對我姨家的表弟表妹就不是那麼的想念。

    總之,我認為“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主要還是受血源關係和封建傳統思想影響的吧。在受計劃生育影響,有好多人是隻有一個舅舅或者一個姨姨,有的甚至父母是獨生子女,就不存在這一說法了。

  • 20 # 胖丫說三農

    這裡說的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他是用血脈來衡量的,因為姑跟我們流著同樣的血,而姨卻沒有,我不這樣認為。

    姑和姨親與不親,叢表面看姑當然和我們很親,但除此之外最主要的是要看誰會在你最需要幫助時會伸手拉你一把的人,這個人才是最親的,首先我到感覺和姑的關係好像很陌生,只是互相往來,沒有深交。姨媽就不一樣了,在我的意識裡我到認為所有的親戚之中唯有姨媽是最親的親戚,姑和舅給我的感受是永遠都是害怕不敢靠近,沒有一點親戚的感覺好陌生。

    所以說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是以前人的說法,二十世紀的人已經沒有這樣的想法和看法,以後的孩子有姑沒姨,有姨沒舅,親戚對他們來說已經不多了,也沒有選擇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培植物需要施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