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點點關注BuckyWang
-
2 # 浣熊小弟弟
電影的世界觀是自己創造的,影片的英雄是自己一步一步電影堆出來的,而且現在每個人都想宇宙不同,都想成為英雄,影片也是抓住了現在人的心理 不甘平凡
-
3 # 活久氣人
DC漫畫公司(Detective Comics)與漫威漫畫公司(Marvel Comics)並稱美國兩大漫畫巨頭,它創建於1934年。1938年6月,公司在《動作漫畫》創刊號上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超級英雄--超人,從此改寫了美國漫畫史。1939年5月,公司在《偵探漫畫》第27期上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蝙蝠俠。自此超人和蝙蝠俠作為DC的招牌角色,各自擁有自己的連載漫畫,也開始了長期搭檔,被稱為"世界最佳拍檔"。1967年公司正式定名為DC漫畫並沿用至今。1969年DC被時代華納集團收購,目前是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的子公司。旗下擁有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閃電俠、綠燈俠、海王、鋼骨、沙贊、火星獵人、綠箭俠、鷹俠、火風暴、原子俠、黑霹靂、藍甲蟲、命運博士、康斯坦丁、扎塔娜等超級英雄,和正義聯盟、綠燈軍團、美國正義協會、少年泰坦、黑暗正義聯盟、自殺小隊、超級英雄軍團等超級英雄團隊。
1. 超級英雄是每個人兒時的夢想。
2. 事在人為,經營宣傳策略得當。得到了各個節點環節的投資人的認可。
3. 劇情跌宕起伏,每個英雄都能獨立成一個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吸引不同的人群,最終聯盟大合集的疊加效應顯現。
-
4 # 土土耳總
漫威的成功還是因鋼鐵俠大火,而且漫威請了小羅伯特·唐尼來演鋼鐵俠,而且最後事實證明唐尼與這名漫畫超級英雄相當吻合,這樣的化學反應在當時引起轟動,並且導演親口承認“He is the Iron Man ”,他就是鋼鐵俠!沒人能取代他,10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是就這10年之中,漫威電影在全球範圍內吸金超過100億美元。誰敢說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對全球的電影市場沒有衝擊?
也就是這10年期間,鋼鐵俠從一個二線英雄變成超一線的人氣英雄,不光將漫威起死回生,更是羅伯特唐尼也從一個二線演員變成了國際巨星。
鋼鐵俠的成名導致了漫威宇宙計劃產生,這就有了後面的復仇者聯盟。
-
5 # 懶狗看電影
小編說說自己觀念哈 ! 實際上漫威和DC早早就在那個網路不發達的時候就在我們的腦子中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小時候收集過他們的漫畫書呢!反正小編有哈(不小心又暴露了年齡啦,哈哈哈)小時候在網路這個不發達的時候就可以讓大家都知道的前提下,說明DC做的可以就是抓住了新時代的人的心理,在網路發達的時候我們也成長大了! 華人基本都有懷舊情結,單單懷舊的話是沒用的,在這點之後,漫威的投資都是比較巨大的,視覺效果的東西做的很好,大家都是視覺動物哈!
請問:大家看一個女孩子都是先看哪裡哈!!!嘿嘿嘿
毋庸置疑,DC 把這點做的可以說非常的好! 劇情上面的話 都是做了鋪墊,賣了個關子,讓我們會接下去看的下一部!個人認為主要是抓住了我們的心理和視覺的感官這塊,少不了其他的因素!
-
6 # 豐子笑侃世界
大家這幾天看《蟻人2》的時候應該注意到了,片頭漫威logo上出現了一個醒目的“10”,同樣的片頭logo,我們在《復仇者聯盟3》中也看到過。
2018年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10個年頭,上半年的《黑豹》、《復仇者聯盟3》先後橫掃全球票房、重新整理各種紀錄,此時我們又舒舒服服地坐在電影院裡被《蟻人2》逗得哈哈大笑,一個問題在這一年不斷浮現到我們每個人面前:漫威為什麼能成功?
答案可以很簡單——都在漫威的電影裡。
哪有什麼成功秘訣?用心拍出好電影才最重要,故事、角色、對白,這三樣最基本要素都做對才最重要——聽起來容易,每年這麼多商業大片,有多少能達到合格線?
凱文·費吉那番話再次在耳畔響起:“別為宇宙操心,為你的電影操心。我們當初不是為了宇宙而開始的,我們只想從一部偉大的鋼鐵俠電影開始。”
答案也可以很複雜。
任何商業電影都如同一個複雜的工程,涉及到太多方面。漫威的成功,離不開整體的規劃、長期的統籌、高效的管理和卓越的團隊,離不開奇招頻出、招招見效的營銷術,也離不開作為立足之本的粉絲文化與極客精神,以及社交網路提供的傳播沃土。
如果真的想尋找答案,去重溫十年來的MCU吧!去挖掘每部電影的製作幕後、花絮點滴,每位漫威人的心得感懷、真知灼見吧!
在2018年,恐怕全世界的電影從業者,包括媒體同行,都在給出自己的答案,而我也試著為漫威總結幾條“成功規律”。
一、漫畫
漫威是一家漫畫公司,漫威影業是一家專門拍攝漫畫改編電影的公司,“漫畫”有多關鍵不言自明。實際上,“宇宙”這一概念本來就拜漫畫所賜;而漫威漫畫在21世紀之初的故事線重啟,也為日後的漫威電影宇宙鋪好了路。
在好萊塢,沒有誰能做到像漫威影業一樣,從上至下,從管理到創意,從最高層到製片人再到導演和編劇,都熱愛漫畫也理解漫畫,幾乎沒有一個像凱文·費吉這樣懂漫畫的管理者,能從更高、更遠的角度來把控全域性。
FOCUS和索尼等超級英雄片的先行者,或許可以拍出一兩部佳作,卻很難保持穩定性和持續力。他們無法跳出行業的傳統思維,況且在這些大片廠內部,“漫改電影”只不過是很多個同時開展的大專案之一。凱文·費吉這番對自己早年在FOCUS參與拍攝《X戰警》經歷的回憶,頗能說明問題——
“我聽到其他製片人為如何塑造角色、聯接情節,或者如何讓片子有點內涵而爭論不休。要是我的話,只管坐下來看漫畫就好,我會告訴他們:‘看看這個,就按這個拍,這已經好到沒挑了啊。’”
漫威從一開始就把“漫畫第一、漫迷第一”作為準則,還設立了“創意委員會”以約束漫威影業,確保它不偏航。委員會中的漫畫大牛,如喬·奎薩達、布萊恩·邁克爾·班迪斯,扮演著“漫畫百科全書”式的角色,沒少為漫威電影出謀劃策。
當然,後來這一模式逐漸成為拖累效率、干擾創作的桎梏,終於被凱文·費吉擺脫。這也意味著,經過數年摸索,在漫畫與電影、核心粉絲與普通觀眾之間,漫威影業找到了新的平衡點——
一方面透過對漫畫的引用和致敬,可以與漫畫迷形成呼應,營造獨有的文化氛圍;
另一方面,既借鑑“內戰”、“無限戰爭”之類漫畫故事線,又大刀闊斧地加以修改,使之更適合娛樂大眾。
但無論如何,漫畫將永遠是漫威電影的立足之本。
二、宇宙
這一概念源於60年代的漫威漫畫,在電影領域也屬漫威首創,其效率和吸金能力都是好萊塢傳統的“系列電影”(film franchise)模式所無法相比的。
“宇宙”令漫威電影在營銷、成本控制和資源配置方面事半功倍。MCU猶如一張擁有自我擴張能力的網,新電影和新角色不僅受到來自“宇宙”的加成效應,也令整個系列的影響力和生命力持續增強,形成完美的良性迴圈。
但MCU並非一日之功。它離不開《鋼鐵俠》等前期作品的冒險開拓——當年若有一次失手,恐怕整個“宇宙”的夢想都得灰飛煙滅。它更離不開凱文·費吉的耐心佈局,漫威並未急於發力——起初大部分觀眾甚至都沒意識到“宇宙”的存在。在幾位主力成員逐個亮相、觀眾建立起足夠認同感後,漫威才推出開天闢地的《復仇者聯盟》。
這一點尤其值得電影宇宙模式的效仿者們借鑑。比如DC電影宇宙就操之過急,導致影片臃腫、雜亂,而觀眾也來不及對角色付出感情。當頭炮就啞火的“環球怪物宇宙”?只能說是徒有其表。而且,MCU的輝煌背後,是漫威影業強大的執行力,是周密的計劃書和不容半點偏差的日程表,是許多藝術家們的齊心協力。從任何角度來看,漫威電影宇宙都是個了不起的奇蹟,也很難被複制。
三、角色
漫威電影最吸引觀眾之處是什麼?
角色。特別是在CG技術早已成熟,人們普遍對特效轟炸產生審美疲勞的今天,“角色”才是漫威立於不敗之地的最大秘訣。很多時候,提到漫威電影,我們首先想起的不是某部具體的片子,而是那些角色。
漫威的超級英雄為什麼如此“討人喜歡”?因為他們是有缺陷的英雄。
這得從漫畫說起。漫威崛起於60年代,不論是其“挑戰者”(DC先於漫威誕生)身份,還是時代背景,都決定了他們必須另闢蹊徑。
於是,在斯坦·李帶領下,漫威的漫畫家開始塑造全新一代的超級英雄。這些角色身上帶有反叛精神和冷戰印記:愛嘲諷,會抱怨,有時候乾脆厭煩自己有超能力,他們不完美,也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人們曾評價這種新風格為“超級英雄進入現實世界”。
當漫威的超級英雄進入銀幕,他們的缺陷便成了先天優勢。當觀眾發現這些傢伙居然也和凡人一樣有各種小毛病和煩心事,怎能不倍感親切?
四、彩蛋
人們早已習慣於在漫威電影結束後等待片尾彩蛋——準確地說,應該叫“post-credits scene”。這短短的十幾秒鐘不僅能像“返場小段”一樣滿足餘興未盡的觀眾,更是把漫威電影宇宙聯結到一起的關鍵樞紐。別忘了,當年神盾局長正是在《鋼鐵俠》彩蛋中宣佈了“宇宙”的存在。
而出現在正片中的彩蛋,包括斯坦·李的花樣客串,以及多如牛毛的引經據典、致敬戲仿等,無論哪一種,本質上都是與鐵桿粉絲的親密互動,是對極客精神的深情讚頌——換句話說就是“漫威最懂你們”。而漫威也藉此向大眾展示漫畫文化的魅力,拉更多人“入坑”。
五、幽默
幽默曾經是漫威的獨門兵器,如今則是漫威電影的基本風格。似乎一切早就由MCU的首部電影《鋼鐵俠》註定。本來託尼·斯塔克就是個充滿喜劇色彩的“自大狂”,本來小羅伯特·唐尼就擅於塑造充滿自嘲意味的喜劇角色,本來喬恩·費儒就是喜劇演員和喜劇導演——他的心得是:“如果你想把《鋼鐵俠》拍成喜劇,別直接拍,先拍部動作片,再把段子掖進去。”
眾所周知,漫威非常喜歡從情景喜劇裡挖掘演員和導演,不管克里斯·普拉特還是羅素兄弟,搞笑都是他們的職業本能。而《雷神》三部曲的變遷最能說明MCU的“喜劇化”趨勢——第一部追求“莎翁範兒”,第二部開始加入喜劇演員,第三部乾脆拍成了喜劇。
觀眾喜歡搞笑。在這個視覺刺激已經氾濫的世界,幽默也許是最有生命力,也最能迅速抓住人們注意力的手段了。曾有一家研究機構做過實驗,請志願者觀看漫威電影的預告片,同時用儀器監測他們的面部表情,以分析其情感變化。結論是:搞笑內容對觀眾的情緒影響最大,最能幫助人們與角色建立聯絡。
不過也並非所有人都贊同搞笑路線。在一些資深漫畫迷看來,漫威此舉稀釋了漫畫原作的嚴肅性。然而,當追求“黑暗深沉有內涵”的DC電影都開始嘗試搞笑路線時,至少也能說明“幽默”是條捷徑吧?再說,別忘了,當年蒂姆·伯頓的《蝙蝠俠》可是很歡樂很胡鬧的。
六、營銷
漫畫是極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漫威電影恰恰趕上了一個極客文化盛行的時代。所以,相比大多數電影公司,漫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與極客群體(影迷、漫畫迷、遊戲迷等)的關係非常密切。
藉助社交網路,每個核心粉絲都有潛力成為自發的“營銷號”,他們創造話題,更傳播話題。而漫威總是很擅長去引導粉絲。電影裡埋彩蛋,自有人去競相分析;預告片中賣關子,自有人去競相揣測。
另一個例子是聖迭戈漫展(SDCC)。這裡早已不止是漫畫迷的朝聖之所,更是電影、電視、電子遊戲等行業的營銷重地。整個好萊塢,又有誰比漫威這家漫畫老店更懂漫展呢?
他們經常把重大訊息放到SDCC之類極客盛事上釋出,從而引發狂歡式的轟動效應,並迅速從線下擴及線上。於是,漫威電影的大事件便成了攪動整個網際網路的大事件——換句話說,變成網路熱詞,跳進主流人群的視野。
而隨著MCU的鋪展,漫威電影角色不斷深入人心,成為針對主流群體,或者說“輕量級非漫迷觀眾”的營銷突破口。於是,傳統上受眾本該以男性為主的漫威電影,竟吸引到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似乎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所愛——
無論你是粉偶像、組“CP”,還是單純圍觀明星們鬥嘴。就像有句玩笑話叫“無基不漫威”,其實,“基”,或者說是英文“bromance”(直譯“兄弟浪漫”)又何嘗不是漫威的一種營銷術呢?
就算官方從未挑明,演員們可都深諳此道。比如《美隊3》宣傳期裡,小羅伯特·唐尼和克里斯·埃文斯就在社交網路上輪番出動,有時是互相調戲,以切合“內戰”之主題,有時候在粉絲看來,就屬於“基情四溢”了。漫威眾星幾乎個個是網紅段子手,而且善於將演員與角色這兩重身份混為一體。於是,每一次他們更新社交網路,都能換來千金難買的宣傳效應。
而漫威拓寬市場的腳步從未停止。創造票房神話的《黑豹》,就是他們的新嘗試。某種程度上,這是一次將電影與社會運動和政治話題相結合的成功營銷案例。
該片伴隨著“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投拍,在美國的“黑人歷史月”(每年2月)上映,儼然已被賦予了某種使命。而迪士尼營銷部門副Quattroporte阿薩德·阿亞茲曾直言不諱地表示:“整個營銷活動最大的側重點是黑人觀眾。當然我們也希望影響範圍儘可能廣泛。這不只是為核心漫威粉絲準備的電影,我們希望製造一場文化事件。”
果然,伴隨影片公映,美國各地的黑人街區紛紛掀起“組團看《黑豹》活動”,甚至還有人發起眾籌,為紐約哈林區的貧困黑人兒童募集電影票錢。當一些演藝界名人也參與其中(其中就包括已與漫威簽約的演員布麗·拉爾森),這場似乎純屬自發的“草根觀影熱潮”,終於上升為一部分人的公益,另一部分人的權益。
七、媒體帝國
當然,不要忘了,漫威的營銷之所以無往而不利,離不開背後那個龐大的媒體帝國:迪士尼。
迪士尼建立了自己的“漫展”——D23,成為繼聖迭戈之後漫威的又一大宣傳陣地,而且大有後來者居上的野心。
迪士尼樂園裡的漫威主題遊樂設施日漸增多、商店中的漫威衍生品銷售數字不斷看漲……更別提迪士尼為漫威帶來的雄厚資金支援,以及大量有可能伴隨迪士尼收購FOCUS而回歸漫威的角色IP了。
如果具體到一部電影的營銷,“媒體帝國”又意味著哪些優勢呢?不妨仍然以《黑豹》為例,看看米老鼠都做了什麼。
《黑豹》的首支預告片是在2017年NBA總決賽電視轉播中放出的,而轉播比賽的ABC電視臺屬於迪士尼。據統計,有1900萬電視觀眾觀看了預告片。
迪士尼請來人氣嘻哈歌手肯德里克·拉馬爾為影片創作並演唱主題曲,《黑豹》原聲碟一面市便衝上暢銷榜頭名。
2018年美國大學生橄欖球賽冠軍賽中場表演時,拉馬爾登臺演唱《黑豹》主題歌,一支新預告片也在此期間投放。這場比賽由ESPN電視臺轉播,有2800萬觀眾觀看了直播,創下有線電視史上的新紀錄。實際上,在美國,大學生橄欖球賽的熱度甚至要超過NBA,而這兩大運動的主要觀眾群體,都是黑人。
對了,ESPN也屬於迪士尼。
迪士尼安排旗下多名黑人明星為《黑豹》站腳助威——包括奧普拉這種自帶陣營的大腕。
迪士尼還在紐約時裝週期間組織了《黑豹》主題時裝秀。人們認為這是為了進一步吸引年輕女性。
《黑豹》的營銷費用估計在2億美元上下,幾乎與影片的製作費用持平。且不說漫威自己能否拿出這樣的大手筆(目前漫威電影的營銷由迪士尼全權負責),放眼好萊塢,除了迪士尼,還有誰能提供如此豐富的媒體渠道和資源?
八、創造力
漫威影業以擅於發掘新人著稱。無論喬恩·費儒、喬斯·韋登還是如今的羅素兄弟,在漫威把上億美元成本的電影交給他們時,都還是些不折不扣的新人導演——33歲就擔任製作部門Quattroporte的凱文·費吉自己,何嘗不也是個新人?
凱文·費吉曾這樣概括漫威的選才理念:“給我們拍大片,你不一定非得拍過大片。你只需要做出過某些牛到沒朋友的東西就好。”
在選擇導演前,漫威會把對電影的預想告訴候選人,然後雙方會經歷好幾輪會面。“在談過三到五次之後,如果他拿出來的東西比我們當時丟給他的要出色,那這活兒一般就歸他了。”凱文·費吉說。
年輕人還有個好處就是省錢、聽話。不過漫威一向對導演給予充分信任,敢於放權給他們。“漫威不會告訴電影人:‘這是下一部電影。’他們會反過來問我們:‘下一部電影是什麼?’這就是漫威的行事方式。”安東尼·羅素說。
由於漫威電影是相互聯絡的“宇宙”,導演與導演之間的協作也就非常普遍。拿《復聯3》來說,很多導演都曾為羅素兄弟出謀劃策。
“詹姆斯·岡對塑造角色提供了很多幫助,所以他也被列為執行製片人,我覺得這是對他貢獻的一種認可;佩頓·裡德的《蟻人2》當時即將開拍,我們必須得經常聯絡,共享故事細節;瑞恩·庫格勒正在拍《黑豹》,我們聊過不少次,經常彼此發信息,還跟他的場景設計師和製片人碰面,收穫挺多。”安東尼·羅素如是說。
這種自由的、協作的氛圍,怎能不促進創造力呢?
九、控制力
雖然對新人充分放權,但漫威也始終注重保持控制力。
尤其是在涉及“宇宙”大方針的時候,可謂從不放鬆。每個新加入的導演或編劇都會被灌輸一番有關“宇宙”的整體概念,確保他們能從宏觀角度理解整個MCU的故事架構。
為此,除了凱文·費吉之外,還要有專人負責協調整個“宇宙”的創意程序。這個角色之前由喬斯·韋登擔任,“MCU第二階段”所有電影的劇本和粗剪版他都要過問;如今則交給了羅素兄弟,他們幾乎每星期都要跟其他漫威導演面談一次。
而對於演員,漫威則以簽下打破常規的超長片約而著稱。別忘了他們還有個如今不常被提起的本事:壓低片酬。
但唐尼一直是例外。按照本·弗裡茨的說法,克里斯·埃文斯出演《美隊》的片酬是100萬美元,而2011年“錘哥”第一次演《雷神》時,只掙15萬。
最後,如有必要,漫威也不惜施展“鐵腕”。為MCU打響頭炮的喬恩·費儒因為薪酬談不攏只得離開導演的位子;同樣是元老級人物的埃德加·賴特則乾脆被中途解職;特倫斯·霍華德與愛德華·諾頓也都與漫威不歡而散。
十、型別化
漫威以自己的方式定義了超級英雄電影——但與其說是革命性創新,倒不如說是再創造——將超級英雄角色與傳統型別片巧妙融合在一起。
一部好看的漫威電影,首先是一部精彩的型別片。《鋼鐵俠》(喜劇加動作片)、《美隊2》(政治驚悚片)、《雷神3》(公路喜劇)、《銀河護衛隊》(太空冒險片)都屬此列。如果拋開超能力要素,我們會發現,這都是些地道的、還帶有幾分復古味道的型別片。
而在如今的好萊塢,已經沒多少大片廠願意花重金拍這種片子了。所以,從某種角度說,漫威填補了空白。他們證明如果有好的角色、故事,和精心編排的動作戲,觀眾依然會趨之若鶩。
漫威的成功,真不完全是靠“IP”的魔力,他們只是迴歸了電影的本源。
-
7 # 小程學弟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在那個世界動盪的年代,各地都在發生戰爭,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早已表明了對外的態度,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國隊長』美國隊長,一個身穿紅藍白星條服,手持鐵盾,充滿美國主義色彩的人物,在美國隊長誕生之初,漫威創始人-『古德曼』就看出這個英雄人物一定會成功,結果也是在古德曼的意料之中。美國隊長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青年,為了報效國家,自願參加軍方實驗。美國隊長也不是天生擁有神力,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美國青年,他聰明、善良、勇敢、敢於付出。當美國隊長誕生之時,漫威就已經提高了一個層次,在美國宣戰的時候,美國隊長的漫畫書被送往前線,鼓勵士兵。這個人物的成功,讓漫威和DC有資本和高度的競爭,但這僅僅只是漫威未來更大成功的開端。
▂ ▄ ▅ ▆ ▇ █ 感謝關注█ ▇ ▆ ▅ ▄ ▂
-
8 # 潮叔說電影
要回答漫威DC為什麼這麼成功,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DC漫畫。DC漫畫公司(Detective Comics)與漫威漫畫公司(Marvel Comics)並稱美國兩大漫畫巨頭,它創建於1934年。1938年6月,公司在《動作漫畫》創刊號上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超級英雄——超人,從此改寫了美國漫畫史。1939年5月,公司在《偵探漫畫》第27期上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蝙蝠俠。自此超人和蝙蝠俠作為DC的招牌角色,各自擁有自己的連載漫畫,也開始了長期搭檔,被稱為“世界最佳拍檔”。1967年公司正式定名為DC漫畫並沿用至今。
1969年DC被時代華納集團收購,目前是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的子公司。旗下擁有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閃電俠、綠燈俠、海王、鋼骨、沙贊、火星獵人、綠箭俠、鷹俠、火風暴、原子俠、黑霹靂、藍甲蟲、命運博士、康斯坦丁、扎塔娜等超級英雄,和正義聯盟、綠燈軍團、美國正義協會、少年泰坦、黑暗正義聯盟、自殺小隊、超級英雄軍團等超級英雄團隊。
此外DC還出版過《V字仇殺隊》、《守望者》等經典作品。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為什麼DC這麼成功了吧,熒幕中給我們創造帶來了如此多的超級英雄和強大的宇宙世界觀,讓觀眾莫名的心裡覺得這家公司牛逼。而且這麼多優秀的超級英雄漫畫最終拍成電影,其影響力也是大大提升了,都出自同一家公司,這能不成功嗎?
-
9 # darklibra
大家好
我先介紹一下這兩個品牌公司。
1,漫威漫畫公司(Marvel Comics)是美國漫畫巨頭,它創建於1939年,於1961年正式定名為Marvel,舊譯為“驚奇漫畫”,曾用名“時代漫畫”(Timely Comics)、亞特拉斯漫畫(Atlas Comics)。
1939年4月,公司在《電影連環畫週刊》創刊號上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位變種人反英雄——納摩,這是MARVEL的第一位超級英雄,他比公司的成立還要早半年,同年10月,公司在《驚奇漫畫》第1期上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生化人超級英雄——初代霹靂火,並將納摩引入其中,這水與火的雙重合作,打出了MARVEL史上的第一拳。
2009年底,MARVEL被華特迪士尼公司以42.4億美元收購,成為其子公司。2010年9月,MARVEL宣佈其正式中文名稱為“漫威”。旗下擁有蜘蛛俠、金剛狼、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托爾、綠巨人、驚奇隊長、黑豹、死侍、黑寡婦、蟻人、奇異博士、懲罰者、夜魔俠、傑茜卡·瓊斯、盧克·凱奇、鐵拳、尚氣、惡靈騎士、刀鋒戰士、野蠻人柯南等超級英雄,和復仇者聯盟、X戰警、神奇四俠、銀河護衛隊、捍衛者聯盟、光照會、異人族、永恆族、午夜之子等超級英雄團隊。
2,DC漫畫公司(Detective Comics)與漫威漫畫公司(Marvel Comics)並稱美國兩大漫畫巨頭,它創建於1934年。1938年6月,公司在《動作漫畫》創刊號上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超級英雄——超人,從此改寫了美國漫畫史。1939年5月,公司在《偵探漫畫》第27期上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蝙蝠俠。自此超人和蝙蝠俠作為DC的招牌角色,各自擁有自己的連載漫畫,也開始了長期搭檔,被稱為“世界最佳拍檔”。1967年公司正式定名為DC漫畫並沿用至今。1969年DC被時代華納集團收購,目前是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的子公司。旗下擁有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閃電俠、綠燈俠、海王、鋼骨、沙贊、火星獵人、綠箭俠、鷹俠、火風暴、原子俠、黑霹靂、藍甲蟲、命運博士、康斯坦丁、扎塔娜等超級英雄,和正義聯盟、綠燈軍團、美國正義協會、少年泰坦、黑暗正義聯盟、自殺小隊、超級英雄軍團等超級英雄團隊。
此外DC還出版過《V字仇殺隊》、《守望者》等經典作品。
綜上所述,浙江大巨頭都是漫畫改編的,要知道,在美國,美華人非常喜歡超級英雄形象,本身這個民族就有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這點在超級英雄身上顯現得淋漓盡致。而最近幾年中,超級英雄電影層出不窮,因為在漫畫上的競爭關係,導致電影上也繼續廝殺。但無論如何,都非常成功。
2,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影工業也在蓬勃發展,技術越來越好。電影的質量非常高,所以即使是沒有接觸過漫畫的人衝著電影的質量也會去看,畢竟大片就是大片,觀影體驗還是很棒的。
3,就像我之前所說,人們都喜歡超級英雄,可能現實中太少,或者人們需要一些超越現實的力量給予自己些激勵跟希望,這也是人類的偶像崇拜主義。當一個個英雄人物越來越深入人心,人們總會希望看到自己的偶像永遠不敗,喜歡多個偶像的,就會想他們要是在一塊兒又能做多麼偉大的事情,所以催生了一系列的英雄聯盟電影。每個人的胃口都得到滿足。
4,宣傳很重要。每次有新片即將上映,片方都會帶著主要滿世界跑,去宣傳他們的電影。宣傳片也非常牛逼,把電影精華的一些片段整合,但又不展示結果,吊足胃口,吸引大家去看。
5,科幻類的,總能滿足大家的好奇心。電影中無論是外星人,高階科技,冷凍人,甚至一些宇宙中的想象空間,人類對這些都有好奇心,都喜歡去看看,自己深處的世界其實是多麼渺小,即使知道這些都是虛幻的,但至少能給自己一個概念。人類的探索欲都很強。
6,演員很重要。一個演員可能演了一個角色非常深入人心,觀眾喜歡這個演員了,都會去搜一些這個人的影片去看,每當有新片上映也比較關注。就像說到小羅伯特唐尼,大多數人都是第一反應鋼鐵俠,說到斯佳麗約翰遜就是黑寡婦。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
10 # 拉萌西斯古里奧馬里奇
D.C.起源比較早。 漫威後面起步,以前一直dc壓著漫威。漫威在最可憐的時候出售了自己很多的版權,例如死侍,蜘蛛俠,金剛狼,神奇四俠等。最後漫威透過一部鋼鐵俠一舉翻身。成立了非常厲害的漫威宇宙。dc就比較悲催了。近幾年拍的超級英雄電影,既不叫好也不叫座。Dc的宇宙也沒有能搭建起來。現在只能靠著神奇女俠勉強撐著。
回覆列表
漫威成功的秘訣,有很多點,而且極難複製,我覺得,這是一個電影業內的奇蹟。
首先,是漫威整個影業完全高度統一,精確地執行,和配合。這是罕見的,所有演員,導演,編劇等等等等全部成為了這臺龐大機器的螺絲和齒輪,完完全全為它服務。
演員簽約往往長達數部電影,而且必須無償拍彩蛋,彩蛋,就是漫威電影用來聯絡彼此,將之籠罩在一個世界觀之下的產物。
選角,可以看出規律,所有電影,主角都是處於低谷,或者在上升期的演員,然後搭配一個影帝級別的反派或者重要人物(克里斯.海莫斯沃斯配安東尼.霍普金斯,小羅伯特.唐尼配傑夫.布里吉斯,克里斯.埃文斯配羅伯特.雷德福等等)這樣的化學反應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最重要是注入了很多新鮮的血液,觀眾看見熟悉的面孔同時也關注那些讓人感到些許陌生的明星,並慢慢帶入自己的感情進去了,也有利於培養核心向觀眾,便於鋪墊開自己的世界觀。
風格多變,從美隊一的復古二戰風格,雷神的宮廷奇幻風格,鋼鐵俠的現代科幻風格,到美隊二的諜戰政治現實風,銀河護衛隊的逗比歌劇風,蟻人的家庭溫情歡樂風,乃至電視劇夜魔俠的血腥暗黑風,漫威一次又一次給我們驚喜,但卻偏偏又能將這多種風格駕馭一起,讓他們在一片天空下大放異彩,實屬不易。
說完這些,我講講一些缺點。
誠然,漫威現階段是成功的,第二階段完美結束,明年是萬眾期待的復聯2.5美隊三內戰,可謂風頭一時無兩,但是眾多的電影和電視劇聯合,必定會導致幾個可怕的問題,那就是演員年齡合約問題,還有面對觀眾問題。
系列一旦達到一定數量,就會遇上這兩個問題,一是因為電影不是遊戲,演員總會隨著時間慢慢無法繼續出演或者厭倦自己的角色,而他深入人心的形象就會給公司帶來困難,也會給後續的演員帶來壓力,許多觀眾甚至會因此放棄。還有一個就是電影數量多起來,就會越來越偏向於核心向觀眾,很多人現在第一次看蟻人,就會對裡面很多的梗感到困惑,雖然不影響他看劇情,但是他得去補前面的電影,也就是觀影門檻會逐步提高,這也是一個問題。
現在最期待的就是隔壁dc家開啟他們的宇宙,畢竟一家獨大的結果將是質量的下降,雙方競爭,得利的是我們觀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