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3A影視
-
2 # 80後老男人的快樂
這部電影細膩刻畫天主教教會在歷史上的重要轉捩點,並邀來安東尼·霍普金斯和強納森·普萊斯大展演技,更由曾榮獲奧斯卡導演提名的費南多·梅雷萊斯親自執導。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了近 2000 年來最戲劇性的權力交接事件之一。主教貝爾格利奧(喬納森·普雷斯飾演)對教會的發展方向感到十分失望,因此向教皇本篤(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申請在 2012 年退休。然而,面對醜聞和自我懷疑,善於內省的教皇本篤召見對他最嚴厲的批判者和未來的繼任者來到羅馬,在梵蒂岡的圍牆之內,展開了一場傳統與進步、罪惡與寬恕之間的鬥爭,這兩位截然不同的人直面各自的過去,以圖尋找共同點,以及為全世界十億信徒開創未來。
-
3 # 給你不一樣心情
《兩個教皇》是一部精彩的電影,用幽默而高雅的方式詮釋了一個棘手的主題,兩位主演的演技也算得上是年度最佳表演了。
多倫多訊傳記喜劇《兩個教皇》正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映,電影大體上改編自真實的故事。該片由費爾南多·梅里爾斯()擔任導演,由奧斯卡獎得主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教皇本篤十六世,由託尼獎得主喬納森·普雷斯飾演紅衣主教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也就是後來的教皇方濟各。 電影講述了在21世紀初天主教會醜聞爆出之後,教皇本篤十六世辭去職務,權力交換之下,貝爾格里奧成為了新一任教皇。電影基調比較輕快,但依然很有戲劇性,透過普雷斯跟霍普金斯的精彩表演,從兩個非常不一樣的男人的視角展現了天主教會的內部工作。 我個人非常喜歡費爾南多·梅里爾斯的《不朽的園丁》,我認為它是本世紀最好的電影之一,所以我對《兩個教皇》非常期待,我現在也可以很開心地說,我並沒有失望。梅里爾斯在畫面上有著非常好的審美,他跟攝影師愷撒·查隆一起用鏡頭刻畫了羅馬,特別是梵蒂岡城的絕美景色。 儘管《不朽的園丁》也有一定的幽默,但那部電影基本上還是一部政治驚悚片,但《兩個教皇》更像一部政治喜劇片,同時也有幾場非常具有戲劇性的戲。儘管影片的戲劇主題非常沉重,但其中的喜劇元素髮揮得恰到好處,這恐怕要歸功於鏡頭前兩位傳奇演員的精彩演繹了。對這樣一部電影來說,節奏和基調是非常重要的,梅里爾斯非常擅長把握強戲劇衝突和體現人性的現實主義之間的平衡,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大師。 我也很喜歡電影的敘事手法,一開始就給觀眾展現了教皇的選舉過程,也刻畫出了拉辛格和貝爾格里奧之間的巨大差異,給整部片子打下了基礎。之後故事迅速發展到2013年,並且用一段蒙太奇展現了教皇本篤十六世掌權期間遇到的爭議,為接下來的情節做了鋪墊。
電影還很明智地在拉辛格和貝爾格里奧的會面中穿插了一系列的閃回,交代了貝爾格里奧一路走到現在這個位置的經歷,解釋了他是如何成為改革派的,以及他為什麼想要退休的原因。胡安·米奴金飾演年輕的貝爾格里奧,演得很好,儘管他長得跟普雷斯並不像。 但這部電影真正精彩的看點還是兩位主演,他們在片中都展現了精湛的演技,讓電影有了很多樂趣。安東尼·霍普金斯完美演繹了教皇本篤十六世,演出了憤怒、痛苦、固執,冷漠的感覺,但他又找到了一種方法讓這個人物在結尾的時候轉變成了一個脆弱且富有同情心的人。 相應的,喬納森·普雷斯飾演的紅衣主教貝爾格里奧則是一個生機勃勃,過得很愉快的人,儘管他內心也有掙扎與痛苦。我必須要說,普雷斯在這部電影裡的表演是他職業生涯裡最好的表演之一,而且很有可能入圍奧斯卡獎。如果霍普金斯也入圍獎項的角逐,我也絲毫不會覺得驚訝。看這部電影的樂趣就在於看著這兩位演技巨匠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面對面,電影基本上都是這兩人的對話。電影寫得有點像戲劇,恐怕只有像霍普金斯和普雷斯這樣的演員才能撐得起這種作品。 最後,《兩個教皇》是一部精彩的電影,用幽默而高雅的方式詮釋了一個棘手的主題,兩位主演的演技也算得上是年度最佳表演了。
-
4 # 三顆石頭張
電影講述了在21世紀初天主教會醜聞爆出之後,教皇本篤十六世辭去職務,權力交換之下,貝爾格里奧成為了新一任教皇。電影基調比較輕快,但依然很有戲劇性,透過普雷斯跟霍普金斯的精彩表演,從兩個非常不一樣的男人的視角展現了天主教會的內部工作。
-
5 # 大光聽歌看電影
這部片子真正出色的看點仍是兩位主演,他們在片中都揭示了高深的演技,讓片子有了良多樂趣。安東尼·霍普金斯完善歸納了教皇本篤十六世,表演了憤慨、疾苦、剛強,冷酷的感受,但他又找到了一種方式讓這小我物在開頭的時辰改變成了一個懦弱且富有同情心的人。
-
6 # 瓜瓜混圈日記
電影本身是講教廷世俗化這一關鍵節點。但是現任教宗的宣傳傳記色彩也很明顯。
眾所周知,奧斯卡的入圍是需要遊說的。而這部電影在主演和立意方面的硬體條件又十分優秀,完全符合硬體條件,入圍自然在情理之中。
選角拿捏的很好,喬納森·普雷斯本身長的很像方濟各,倆人的對手戲也很精彩。而安東尼霍普金斯更勝一籌,如果說喬納森·普雷斯的表演是在儘可能貼近展示方濟各,霍普金斯的表演則是完全塑造出了自己的特色,沒有痕跡。
當然,出於電影的衝突設計和某些現任教宗的影響關係,本篤十六本人被設計成了影片中這種形象,他本人並非如此。而方濟各的上臺也是教廷內部激烈博弈後的結果。教廷內部各種勢力還是非常複雜的,美劇搞宮鬥一定很好看。
-
7 # 大雜會愛剪輯愛生活
時光網多倫多訊 傳記喜劇《兩個教皇》正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映,電影大體上改編自真實的故事。該片由費爾南多·梅里爾斯(《不朽的園丁》)擔任導演,由奧斯卡獎得主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教皇本篤十六世,由託尼獎得主喬納森·普雷斯飾演紅衣主教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也就是後來的教皇方濟各。
電影講述了在21世紀初天主教會醜聞爆出之後,教皇本篤十六世辭去職務,權力交換之下,貝爾格里奧成為了新一任教皇。電影基調比較輕快,但依然很有戲劇性,透過普雷斯跟霍普金斯的精彩表演,從兩個非常不一樣的男人的視角展現了天主教會的內部工作。
我個人非常喜歡費爾南多·梅里爾斯的《不朽的園丁》,我認為它是本世紀最好的電影之一,所以我對《兩個教皇》非常期待,我現在也可以很開心地說,我並沒有失望。梅里爾斯在畫面上有著非常好的審美,他跟攝影師愷撒·查隆一起用鏡頭刻畫了羅馬,特別是梵蒂岡城的絕美景色。
儘管《不朽的園丁》也有一定的幽默,但那部電影基本上還是一部政治驚悚片,但《兩個教皇》更像一部政治喜劇片,同時也有幾場非常具有戲劇性的戲。儘管影片的戲劇主題非常沉重,但其中的喜劇元素髮揮得恰到好處,這恐怕要歸功於鏡頭前兩位傳奇演員的精彩演繹了。對這樣一部電影來說,節奏和基調是非常重要的,梅里爾斯非常擅長把握強戲劇衝突和體現人性的現實主義之間的平衡,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大師。
我也很喜歡電影的敘事手法,一開始就給觀眾展現了教皇的選舉過程,也刻畫出了拉辛格和貝爾格里奧之間的巨大差異,給整部片子打下了基礎。之後故事迅速發展到2013年,並且用一段蒙太奇展現了教皇本篤十六世掌權期間遇到的爭議,為接下來的情節做了鋪
-
8 # 糖小果520
有信仰是一件幸福的事……電影講述了在21世紀初天主教會醜聞爆出之後,教皇本篤十六世辭去職務,權力交換之下,貝爾格里奧成為了新一任教皇。電影基調比較輕快,但依然很有戲劇性,透過普雷斯跟霍普金斯的精彩表演,從兩個非常不一樣的男人的視角展現了天主教會的內部工作。
兩位教皇就上帝,信仰和道德責任進行了富有創意的對話。這部電影是德國樞機主教約瑟夫·拉津格(Joseph Ratzinger)(他於2005年成為教皇本尼迪克特十六世)與阿根廷紅衣主教豪爾赫·馬里奧·貝格里奧之間的虛構故事。貝格里奧利於 2013年本尼迪克特辭職後當選,成為現任教皇方濟各。電影 的吸引力與人文氣息和天主教教會的實質性全球性有關
-
9 # 碟碟不休的Kevin
2019年的電影《教宗的承繼》,獲得了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提名,但是最後都可惜的名落孫山。
看似平淡的電影電影《兩個教皇》描寫了本篤十六世與他的繼任者方濟各之間一次重要的見面,但是限於兩位主演年齡的關係,電影主要是在對話中進行。
飾演本篤十六世的安東尼·霍普金斯(82歲)和飾演方濟各教宗的喬納森·普雷斯(72歲)在電影中表演出色,兩位教宗互相併不認可對方的意見,但是又真誠相待互相傾聽。
電影虛構了一次重要的會面,貝爾格利奧主教(日後的方濟各教宗)由於不滿教會的保守前往梵蒂岡遞交辭呈。然而在與本篤教宗的數次交談之中,雙方都對自身在過去所犯下的錯誤進行了深刻探討,並且互相做出懺悔。到最後,本篤教宗出人意料的向貝爾格利奧主教提出自己想要退位的想法,並且希望貝爾格利奧主教接任。而最終貝爾格利奧主教順利地被選舉為方濟各教宗,並且對天主教會開始了一系列改革。
電影所傳達的思想電影《兩個教皇》拍得雲淡風輕,並沒有刻意為了商業目的而加入過多的戲劇化元素。但是最終要的是,電影傳達除了“寬容和諒解”的思想。
在兩人的數次談話中,本篤教宗承認了天主教會對一系列性醜聞進行了掩蓋,並且深表痛心。而貝爾格利奧主教也回憶了自己在擔任阿根廷耶穌會長期間,沒有能夠旗幟鮮明的反對當時的軍政府,並且為沒有保護更多的普通民眾而難過。
本篤教皇最後竟然向貝爾格利奧主教下跪做了懺悔,讓世人從電影中看到正是“寬容和諒解”的思想才使得天主教能夠在千百年來傳遍世界,並且撫慰了無數人的心靈。
電影沒有獲獎的原因電影《兩個教皇》演員陣容強大,導演和編劇都是奧斯卡級別的,這樣一部嚴肅題材的電影完全是為了奧斯卡度身定做的。但是最終名落孫山,只能說今年奧斯卡的競爭太激烈了。
反觀得獎的電影,南韓《寄生蟲》中表達出來具有極強衝擊力的價值觀挑戰,而漫畫改編電影《小丑》中男主角的表演極具震撼力,使得《兩個教皇》這部過於平靜的電影無法打動大多數評委。
儘管電影沒有獲獎,但是所傳達出來的人性偉大卻是其他得獎作品之中缺少的,同時也是現在這個矛盾衝突不斷的世界所需要的。正像方濟各教皇在電影中說的一句話:“ We need bridges, not walls”
-
10 # 米說影視挖掘機
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兩個教皇》,看似平淡的電影究竟想表達什麼?
《兩個教皇》這本電影講述了兩位教皇權力交接的故事,整體敘事主要是透過兩個年過半百的老人的交談來推進,風格上略顯平淡,不過故事情節卻設計的一波三折。這部電影想表達的主題也許是方濟各教皇說的一句話:“ We need bridges, not walls”,我們需要的是橋樑,而不是一面牆。
傳統和進步扮演教皇本篤十六世的是安東尼,扮演方濟各教皇的是喬納森·普雷斯。為了突出影視效果,導演將兩個人塑造成了性格,脾氣,愛好等都截然不同的兩個老人。一個是喜歡奢華,享受教皇特有待遇的本篤十六世教皇,一個是親力親為,力行儉樸的方濟各教皇,一個是喜歡古典樂,而另一個卻是喜愛足球。最終兩個人在教會的性醜聞事件上發生了衝突,本篤十六世教皇在處理這件重大事件上做法傳統,方濟各教皇對此強烈不滿,也正是傳統的忍讓也促使了本篤教皇退位。
接納與寬容隨著故事的發展,讓我想起了另外一部奧斯卡電影《綠皮車》,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經過一段旅程後相互尊重,改變固有印象的故事。影片開始2005年本篤教皇和方濟各教皇在梵蒂岡的秘密會議上,兩個人關係冷淡,理念更是大相徑庭,故事的最後。兩個人不僅在古典樂和足球上找到了共同愛好,還向對方講述了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做了真誠的祈禱和懺悔。兩個教皇的權利交接讓我們認識到寬容和接納的力量,雖然理念和經歷可能不同,但是我們需要的是一架橋樑而不是一堵牆。
最後,這部電影雖然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是更多細節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比如兩個人共同觀看2014年世界盃決賽的橋段等等。不過電影表達出來的自我反思和接納改變卻讓人感到溫暖。
-
11 # 小柒影庫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由真實故事改編的喜劇電影《兩個教皇》精彩十足,無論畫面、臺詞,還是兩位主演精湛的演技,都可圈可點。雖然主題有些沉重,但也抵不過幽默和典雅的敘事風格,讓人看後意猶未盡。
1.守舊或革新
當信仰面臨妥協的危機,當教會被內憂與外患夾擊,世俗化的浪潮撲面襲來,教會在其中該如何表明自己?選擇教義還是選擇信徒?選擇保守還是選擇改革?
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去世,保守派與改革派隨著一場備受矚目的選舉再次展開他們的競爭,雙方都在推銷自己的主張。保守派認為要維護那個唯一的真理,維護教會的傳統與權威;改革派則認為要修復主的教會。
但在這一次,天主教會選擇了保守派,拉辛格當選教宗。
電影《兩個教皇The Two Popes》,又譯教宗的繼承,講述的故事主要發生在2012年,當時拉辛格與貝爾格里奧都面臨著自己的困境,在大選後的這些年裡,一些已經顯露的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變本加厲的威脅著天主教會。
此時的拉辛格早已心力交瘁,對於教會的未來也有心無力,正在猶豫退位。而貝爾格里奧對教會的走向大失所望,決定退休,好好做一位教區神父。
就在教會面臨內憂外患的境況下,拉辛格和貝爾格里奧這兩位立場、風格迥異的人終於坐到了一起,他們開始理解對方,並透過對方的視角,重新審視當下。
若瑟·拉辛格,2005年被選為教宗,名號為本篤十六世。他是典型的保守主義者,反對相對主義,主張與世俗劃清界限,嚴格堅守著教會的各種規條和傳統。他在2013年辭去教宗一職,並希望貝爾格里奧能繼任,帶領教會走出困境。
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2013年當選為教宗,名號方濟各。他性格開朗樂觀,熱愛探戈和足球,特別關注窮人和弱勢群體。主張教會改革,要打破教會與世界的高牆,主張走入世界,並影響世界。他是本篤十六世的反對者,常常批評本篤的保守和不作為。
保守派與改革派,是兩種相反的典範。前者往往更多考慮如何去維繫、維持,要保證教會這架大機器有序、健康的運轉,這是他們修復教會的方式。而後者就沒有那麼大的傳統包袱了,他們通常會選擇改變、革新,使教會恢復到最佳狀態,步入正軌。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兩種立場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對錯之分,只有合適與否。
所以,即使拉辛格與貝爾格里奧的立場相反,但因著共同的目的——修復主的教會,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無論主張保守或是主張變革,都是在守衛獨一真理。
2.面具和真相
面具與真相往往交織糾纏在一起,這阻礙了我們下一個清晰的判斷。
我們看到的這些都是真的嗎?表象與真相往往相去甚遠。例如守舊刻板的教宗,也喜歡流行歌曲和新奇的電視節目,縱然表面多麼威嚴,內心卻也有孤單、冷漠和無助。
對於拉辛格來說,最難的是聽見天主的聲音。教會所面臨的也是同樣的問題,在教會所處的時代,神的心意究竟如何?
而貝爾格里奧則苦惱於教會的不作為,以及與人群的疏遠,他想要退休已有多年,但作為樞機主教,退休必須要得到教宗的同意。於是他給拉辛格寫信,請求教宗同意自己退休,但遲遲得不到答覆。
不得已,貝爾格里奧只好親自前往梵蒂岡向教宗請辭。湊巧的是,拉辛格也正準備召見他。
到達梵蒂岡後,拉辛格並沒有迴應貝爾格里奧的退休申請,反而與他探討起教會、神學問題,社會議題,以及個人生命境況。拉辛格雖然知道貝爾格里奧的主張與他不同,甚至會因此遭受批評,但還是主動挑起許多話題。
拉辛格遲遲不迴應貝爾格里奧辭職的原因有二,他認為差點選上教宗的貝爾格里奧在這個關節上辭職,等同於在批評教會,也是主動拋棄教會將教會丟給敵人的行為。
另外是拉辛格自己有意退位,他希望貝爾格里奧能繼任,成為教會改變的那股力量。兩位原本競爭的人,反而突然推崇起對方來了。於是辭職的事愈發顯得複雜起來。
貝爾格里奧想要退休,除非拉辛格同意放人。
拉辛格想要辭職,除非貝爾格里奧同意留下。
既然誰也無法讓步,索性就繼續辯論起教會上上下下種種議題,直到兩人生命相交,最終達成某種共識。
例如面對神父的性醜聞事件,拉辛格認為神父已經進行了神聖的懺悔,教會也已經作出調離的處置,而這些懺悔和處置都是有效的,足以讓他們悔過並重新開始。
但貝爾格里奧卻不認同這種做法,他認為,即使懺悔能淨化罪人的靈魂,但無法幫到受害者。罪,是傷口,不是汙點,它需要的是癒合和治療,只有赦免不夠。所以貝爾格里奧主張免去神父的職務,並進行教會審判。
可見兩人的神學是如此不同,即便兩人都在朝著自己所理解的方向努力。
如果說差異是基督教信仰的表象,那麼合一便是更深層的真理,兩個不同的人能坐在一起,即是信仰的魅力所在。
另外在面對“罪人”這一問題上,若是按照傳統的做法,則會將他們逐出教會,但貝爾格里奧也表達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公開為脫離團契的人主持聖禮,認為聖禮應是給飢者的禮物,而非品德高尚者的獎勵。
這引出拉辛格極具反思意義的質問:所以你相信什麼才要緊,而不是教會幾百年來的教義?
一方面是處境,另一方面是經驗,究竟哪一個更重要,還是二者並不衝突。
辯論又引出“禱告時能抽菸嗎?抽菸時能禱告嗎?”這樣難解難分的經典問題,就像關於大小兩位浪子的比喻。我認為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心態不同,一個在挑釁,一個帶著懺悔。就像我對保守或革新的理解。
雖然不管持哪一種立場,都難盡善,也正是因為人的有限,神才顯出恩典。正如貝爾格里奧所說:
我們都有弱點,天主才賜恩典。您顯出弱點,他給予我們力量。
3.跨越高牆
本片雖然以貝爾格里奧為主角,主要講述兩位教宗之間的那段動盪歲月故事,但我最關注的是這部電影對於貧窮、不公正等弱勢群體的關注和反思,以及教會如何走進社會發出自己的光芒。
雖然這是一部講述天主教的電影,(有不少人對天主教有所芥蒂,甚至誤解、拒絕瞭解),其中提及的不少社會議題在現實中仍有爭議,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欣賞這部電影及它所表達的主題。
因為天主教所面臨的難題和困境,也正是我們教會正在面對的問題。教宗個人生命的掙扎與反思,也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個體的心路歷程。
這部電影離我們並不遙遠,甚至正在此刻發生。
當教會和世界脫軌,彷彿活在獨立的時空,那麼如何打破傳統的高牆,讓福音回到社會,照向罪人?這便是這部電影提出的第一個大問題。
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無外乎教會有意和無意、主動和被動的孤立自己,就像貝爾格里奧說的,我們好像真的不屬於這個世界了。
一方面教會不夠熟悉社會的語言,和社會離得太遙遠,另一方面不在少數的基督徒總在自己的圈子裡娛樂,缺少與外界的對話,所講述的信仰語言也難以被非信徒朋友理解。
我想,和這個問題相應的,便是當個人和信仰(教會)脫軌,成為一個“格格不入”的個體,生命又該如何活潑起來?這些,都是我們今日最應該關注的信仰問題。
就好像貝爾格里奧尖銳的反問,不關心社會、屬靈的弱者,難道“自保”成了我們的工作嗎?
就像本篤在他著作中說的那樣:真理或許至關重要,但沒有愛,會難以承受。
站在新舊世界的交叉口,教會守舊或是進步,本身不衝突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保護真理和教會的純正,並忠心做好神所託付的工作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2 # 麗姐說電影T
六百多年以來,從來沒有一個教皇知道自己的繼任者名字,也從來沒有一個教皇知道世人對自己歷史地位的評價。原因是所有繼任教皇都是在前任逝世之後才選舉出來的,只有教皇本篤十六世例外。2013年2月11日,本篤十六世宣佈辭去教皇一職,這令其成為600多年來首位主動退位的教皇。
2019年的電影《教宗的承繼》描寫了本篤十六世與他的繼任者方濟各之間一次重要的見面,正是在這次見面之後本篤十六世宣佈退位。阿根廷人方濟各被梵蒂岡選為新一任教皇,並且成為歷史上第一位來自拉丁美洲的教皇。與此同時梵蒂岡也罕見地同時出現兩位教皇,在位的方濟各教皇和“榮譽教皇”本篤十六世。電影中扮演兩代教皇的分別是兩位英國著名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和喬納森·普雷斯,導演則是當年曾經以一部《上帝之城》而享譽世界的巴西人費爾南多·梅里爾斯。由於在本片之中卓越的表現,兩位主要演員同時入選2020年奧斯卡獎提名名單。扮演教皇本篤十六世的安東尼·霍普金斯入選最佳男配角提名,而扮演繼任者方濟各教皇的喬納森·普雷斯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儘管最後兩位都沒能得獎,但是一部電影的主角和配角同時獲得奧斯卡獎提名,已經是對這部電影最大的肯定。電影《教宗的承繼》講述了兩位教皇之間權力交接的故事,受限於兩位主要演員的年齡相加超過一個半世紀,電影幾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對話中進行的。即便如此,導演還是頗費心機地將整個故事情節設計得峰迴路轉。在電影的開頭部分,來自阿根廷的貝爾格利奧主教出於對教會和教皇的不滿,前往梵蒂岡覲見本篤十六世並且準備遞交辭呈。雖然兩人之間的關係長期不睦,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本篤十六世再三推託,拒不接受主教的辭職請求。經過雙方几番深入的交談之後,本篤十六世出人意料地向對方提出退位的想法,並且最終於2013年2月11日宣佈退位。原本準備遞交辭呈的貝爾格利奧主教不久之後被樞機主教團選舉為下一任教皇,也就是日後的方濟各教皇。一個“好教皇”和一個“不怎麼好的教皇”
出於電影情節的需要,導演有意識地將兩位教皇塑造成截然相反的兩個角色來儘可能製造戲劇衝突。
本篤教皇居住在梵蒂岡豪華的宮殿裡面,夏天有專門的“夏宮”用來度假,並且教會還為教皇大人配備了直升飛機以便他在自己狹小的國度內穿梭。日後的方濟各教皇則是一個厭惡奢華生活的人,電影的開頭和結尾重複著同樣的一個寓意深刻的情節,方濟各教皇本人親自打電話給旅行社訂機票,結果由於對方在聽到訂票人的名字後認為是在惡搞而屢遭拒絕。此外,本篤教皇熱愛高雅的古典音樂,而來自阿根廷的貝爾格利奧主教毫無疑問地痴迷於足球在影片中兩位老人的談笑風生無法掩飾互相之間的意見不合,特別是對待教會中出現的性醜聞,兩個人的態度各異。儘管電影中對這個話題顯得小心翼翼,但是還是能夠讓觀眾感受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主教對於本篤教皇保守和退讓的態度提出強烈質疑,而事實上教會中出現的性醜聞也是促使本篤教皇退位的間接原因之一。電影最終很好地將兩人有限的“衝突”消解,兩位老人融洽地分享一塊義大利比薩餅,主教十分欣賞教皇的音樂才華,而教皇甚至還陪著主教觀看了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轉播。在宗教改革上,本篤教皇某種意義上更是透過退位的方式來消融天主教會中保守與改革勢力的矛盾,同時讓位於有著雄心壯志的方濟各教皇來實現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本篤教皇也許是歷史上第一位親自幫助繼任者改造教會的教皇,這是他對天主教事業的最後一份貢獻。兩位教皇詮釋了“寬容和諒解”的真諦
電影《教宗的承繼 》最為核心的內容就是兩位教皇關係的轉變,而這樣的轉變恰恰反映了天主教的核心思想,“寬容和諒解”。
-
13 # 品優電影
一個紀錄片式的電影,講述13年Pope Benedict XVI退位,Pope Francis被選舉成為新教皇的故事,但它更細微地聚焦在這兩個人物本身與其中的連線,大量對話,探討,質問,陳述,互相碰撞,獲得寬宥。奇怪的是,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對那段歷史一無所知,我不知道那年三月的夜晚全世界聚焦在梵蒂岡廣場上,不知道一位新教宗要獲得至少77張選票,不知道白煙黑煙又分別代表著什麼含義。我的無知讓我對這部電影充滿敬意與喜歡。在影院看完第一遍後回家又去Netflix上重看,從頭到尾,沒有間斷。
它講宗教,但它不枯燥,它甚至很有趣。兩個立場完全對立的人物“打架”,以神學思辨的形式,互不相讓。他倆在夏宮的對話充滿火藥,主教批判自戀的教會在新時代依然固步自封超然於外,教皇本篤無奈地迴應與時代精神結合的教會會遭世人遺棄,一個保守一個激進,是改變還是妥協,是上帝朝我們走來還是他一直在那裡。他們對如何處置教會里的醜聞爭執,懺悔只能淨化罪人的靈魂但無法幫助受害者,build bridges not walls。
而作為“教皇”本身這個角色,電影也給了更多人性的展示。紅塵,音樂,探戈,足球,披薩和芬達,與上帝的聯絡,甚至到最後教皇本篤接近歇斯底里地說“我不能再扮演這個角色了”“I dont hear his voice. Silence. For my entire life I’ve been alone but never lonely, until now.”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臺詞,一個信徒的無助,而作為教皇,要去承認他失去了某種連線這更顯得無助。
我不知道具體在哪裡被電影打動,可能是它無聲無息中傳達的慈愛,痛苦掙扎後獲得的解脫,抑或是人們對於信仰的真誠。它讓我在黑暗裡落淚,受到感動。
但依然,這是部電影,其中多少真實多少藝術,無法判斷。它穿插著當時的圖片、新聞報道與影片,它有著很精彩的配樂與劇情節奏把握,選了兩位能把教宗詮釋的淋漓盡致的演員Anthony Hopkins and Jonathan Pryce, 作為觀眾,依然能在大螢幕上看到這些老爺爺們飆戲就是一件幸福的事。Worth a watch!
回覆列表
最重要講的不是教宗繼承的故事,而是兩個人相互救贖的故事,是兩個相互勸對方放下,也在勸你放下的故事。這,不是妥協,這,是改變。
他用最不該犯錯的人的故事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凡人,每一個人都不曾是天選之子。
沒有人願意去傷害別人,沒有人。
但從來不會有人敢發自真心地說出一句:“我這一生,沒有傷害過一個人。”即使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謹慎著自己,不去傷害別人,我們也不會知道,下意識什麼時候就會出賣了你,你出自真心的那一個選擇,又會傷害到誰。這份傷害令你悲傷,這份傷害令你痛苦,這份傷害讓你覺得,無論做出了多大的犧牲,都不可能對當時的傷害做出一點點的補償。但親愛的,你我都是凡人,即便是與上帝接觸最密切的那一位教宗,也不曾是天選之子,只是一個依賴上帝活著的凡人罷了。
你應當知道,當你對自己曾經的傷害做出挽救時,這不是一份妥協,不是一份對於傷害永遠都在的妥協。這一定是一份改變,是一份你對自己曾經選擇的改變。你的嘗試,你的堅持,都不會是你對於過去生活的妥協,它必然是你的改變,是你勇敢的象徵。親愛的,改變,絕不等於妥協。
十六世總是在說,他們不一樣,不一樣的想法,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但這些表徵上的樣子,依舊還是掩蓋不了他們內在裡最真實的相似,就如十六世所說的那樣,“都遭受著靈性驕傲的痛苦”。這也是讓我覺得他們不曾對立過的理由,都是在不斷逃避,都是因為靈性驕傲而無法面對自己心中的罪孽,都是請求對方救贖自己。
電影裡的幾個細節,讓我到了後面,才懂得它的喻義。一是步數表,當它出現時,我只當它是檢測健康的一個儀器,只當它是一個推進場景轉變的工具。但它不停呼喊著 “keep moving”時,從十六世的手上消失,又在十七世的手上出現時,我更願意相信它是一個救贖之器,不斷的提醒它的主人——“keep moving,向前走”。向前走去改變自己曾經造成的傷害,向前走去完成對自己的救贖,向前走去減少自己過去的痛苦。二是那間屋子,那間選出了教宗,救贖了凡人,充滿光亮的救贖之屋。我最喜歡的一個場景也是出現在這裡。當十七世出現在黑暗的空間裡,每走一步,光就亮一點,每走一步,場景就大一點,直到他走到了房間的分界線前,整個屋子充滿的光亮,黑暗不曾存在,人也渺小到不值一提,說到底,還是那句,凡人罷了。
最高興的是他們分離時跳起了探戈,又在結尾時為世界盃歡呼,彷彿是在拉著你重新進入這個花花世界,拉著你放下疲憊的心,去完整地體會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