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代人都說自己姓什麼,從來不說自己氏什麼。但是姓氏卻總是放在一起解釋的,他們真的一樣嗎?
3
回覆列表
  • 1 # 武天老師

    關於姓和氏的概念,用途,以及定義,如果真要說是可以寫成畢業論文長篇大論一下的,就目前考古學來說,姓氏的很多用法都尚未有明確的定論,一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也都存在諸多爭議。

    所以我之後聊的姓氏都是比較簡單,或者說通俗易懂的,方便針對沒有姓氏概念的朋友來了解姓和氏的區別。

    姓和氏的發展

    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開的,秦漢以後,氏逐漸消失,或者說被納入姓中,在之後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氏的概念,到今天來看,可以說氏已經徹底不存在,或者我們所說的氏其實就是姓的意思。

    不過在先秦時代,尤其是以夏商周為代表的上古史,姓氏的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當時人們對於姓氏這兩個詞的認知跟現在完全不同。

    姓和氏的區別

    先來了解一下姓氏的區別。簡單來說,姓比氏大,氏屬於姓。姓是家族系統,血緣系統。氏則是姓的一部分,是姓的分支。氏是用於區別同姓家族不同分支,在上古時代,一般只有貴族擁有氏,普通人沒有氏。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講,氏就是一部分人身份的象徵,證明自己曾經是貴族,跟普通人不同。漢班固在《白虎通德論·姓名篇》卷八中記載: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貴功德,賤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聞其氏即可知,其所以勉人為善也。或氏王父字何?所以別諸侯之後,為興滅國、繼絕世也。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各以其王父字為氏。

    在《通志·氏族略》也有關於姓氏的記載,寫的更加直白:“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別貴賤。”

    所以簡單的理解就是:老百姓沒有氏,牛批的人才有氏!

    氏的來源之一:根據地名

    我們以一些真實存在過得著名人物為例子,先來看看姓氏的區別。周朝開國元勳姜子牙,這個人大家都很熟了,不多做介紹了。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所以姜子牙也被叫做姜尚或者呂尚,姜就是他的姓,呂就是他的氏。

    這個呂氏怎麼來的呢?姜子牙祖上曾經是夏朝忠臣,禹時期輔佐過禹的大官,之後被賜姓姜,還給他封在呂地和申地(今河南境內),所以這個呂地和申地就成了這個祖先後裔的兩個不同氏,姜子牙就是呂氏的後代,當然還有另一脈,姜姓申氏。

    這就是典型的根據地名變成一個氏,用以區分同宗的不同支脈,大家上古都是一家同姓,由於祖先被分在不同的地方,於是逐漸形成了多股不同的家族,一般這種家族都會用自己地盤的地名作為氏。

  • 2 # 虛實難證主客唯心

    姓氏就是判定同宗同脈的符號。

    遠古,母系社會,宗脈是以母親為紐帶的,故“姓”=女生,遠古姓多含有“女”部首,如上古八大: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妊?)全部含有女部。

    即使到了父系社會,姓也得到了繼承,只不過是姓由女兒繼承改為了由兒子繼承而已。

    隨著宗族擴大,分家就成了必然的事情,於是分家後的大族又有新的標誌,稱為氏。

    姜子牙,姜姓,呂氏,也可稱呂子牙。

    始皇贏政,贏姓,趙氏,也可稱趙政。

    姓氏分家後,剛開始以姓為榮,但後來氏越來越大,是以氏為榮,當再後來氏全面替代了姓,其實如果穿越回去喊始皇帝為贏政他應該是不高興的,喊他趙政他可能還更歡快些,你看呂不韋寫《呂氏春秋》而不是《姜家春秋》等,但如果穿越到西周早期,稱姜子牙或姜尚就沒什麼,但稱呂子牙或呂尚可能就不高興了。

    當然,我的比喻可能不當,但不得不承認氏族越來越大,以至於完全替代了姓,比如呂氏演變成了呂姓,呂氏自稱呂姓了,趙氏也自稱趙姓了,氏就淡化了。

    再後來,儒家的綱常倫理,女子嫁夫要隨夫姓,但原來的姓完全丟了也太不近人情,於是嫁人後原來的姓就降為氏,比如陳某嫁給張三改夫姓後就是陳氏張某或張陳氏。

  • 3 # 一老沈一

    在古代,姓和氏有關聯,但又不一樣。

    關於“姓”。

    遠古時代的“姓”,表示著血緣,更反映著先民經歷過一個母系社會的史實。

    許慎《說文解字》說,“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因生以為姓,從女生。春秋傳曰,天子因生以賜姓”。

    老許這裡講了如下幾個意思——第一,所有人都是被稱為母親的女人所生,所以,從“女”從“生”為“姓”——此以表示血緣;第二,母親“感天而生”下來的人,叫“天子”;第三,天子具體姓什麼,是以母親所居之地確定的。

    不管怎麼說,“姓”這個事,反正都與父親沒什麼關係——這恰恰是母系社會的特點。 先說“感天而生”。

    《詩經.商頌》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說娀(sōng)女簡狄吞鳥蛋而生下了商族的先祖契。王震中先生在《商族起源與先商社會變遷》一書中,專門考察了母系社會與商族起源的聯絡。

    《竹書紀年》記載,“黃帝親母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於壽丘”。《堯典》說,堯是他的母親慶都“感赤龍而生”。等等。

    再說“以居地為姓”。

    《左傳》說,“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古文獻記載,神農母居姜水,因以“姜”為姓;黃帝母居姬水,據以“姬”為姓;舜母居姚虛,遂以“姚”為姓;等等。

    天子的“姓”是這樣,天子所賜的“姓”,也是這樣。 又說“天子賜姓”。

    古文獻還記載,天子的子女,“復析為眾姓”——逐漸拆分而已。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拆分”成了十二“宗姓”。

    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賜姓“姒”。 夏商周開始,天子賜姓逐漸增多。比如,帝舜還給一個臣下賜姓董,這個人本來是神農和炎帝的“姜”姓後代。姓董以後,就把與姜姓的血緣關係割斷了。所以,春秋傳講,賜姓多了,“姓之義乃完”——其作為血緣象徵的意義逐漸削弱了。

    關於“氏”。

    許慎對“氏”的解釋很有意思,他絲毫沒有說這個字和“姓”有任何關係,而是解釋為巴蜀懸崖峭壁上的大石頭落下,砰然傳於數百里。

    清代段玉裁說,許先生講的,才是“氏”字的本義。他說,與“姓”連用的“氏”,原來是“是”字,後來人們才把“氏”假借過來——可能是因為“是”用法太多,容易混淆。

    咱們不去管這件事,只來說“氏”。 古代,“氏”和“姓”有關聯——它是“姓”的分支。 但是,至此還不夠,最關鍵的,“氏”與權位、土地、國號是直接聯絡的。如伏羲氏、神農氏、夏后氏、塗山氏等等。

    《國語.周語下》說,大禹治水和劃定九州有功,帝舜就“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這是說,帝舜不但賜大禹姓姒,還封給他一塊土地,國名叫夏。

    大禹受封之後,也封了其他人,所以司馬遷說,“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可以知道,此時的“封”,不同於周代的分封——夏代的“封”,是夏后氏作為姒姓族長對其他同姓部族作為諸侯地位的確認。所以,這種賜予“氏”名,又叫“命氏”。不過,“命氏”也是和土地、國名相結合的。它們和夏后氏,形成了一種“複合制國家結構”,或稱“統一的中央集權的貴族國家”,這是王震中和杜勇先生的觀點。

    商代,仍然沿用了這種制度。

    到了周代,特別是東周,“禮崩樂壞”,一切都亂了。賜姓亂了,命氏也亂了。逐漸有了以邑、以官、以祖父的諡號和字為氏的。所以,漢代班固《白虎通.姓名》說,“或氏其官,或氏其事,……或氏王父字者何?所以別諸侯之後,為興滅國繼絕世也”。

    至少在當時和以前,平民無氏之稱——沒有土地,也沒有國家,沒什麼可攀附的理由。

    那麼,當時和以前,平民有姓嗎?至少到西周,平民無姓——先是以“萬姓”統稱之,後來又以“百姓”代稱之——百姓,最早是指百官,還沒有平民的份兒。《尚書.泰誓》說,“惟宮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殘害於萬姓”——沒有個體,只有統稱。《詩.傳》曰,“百姓,百官族姓也”。《尚書.堯典》說,“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這裡百姓還是指的百官,平民被稱為“黎民”。所謂“黎民百姓”,是平民、庶民和百官的統稱。

    到了春秋戰國,“百姓”才有了平民的含義,這要感謝孔老夫子,他在《論語.憲問》裡,首次這麼使用“百姓”。

    由此可知,如果認為“百姓”代表百家之姓,肯定就錯了。 東周以始,天下混亂,有喪諸侯國之女,不稱姓僅稱氏。這是稱女人某某氏的初創。後來進一步引申,按照“三從四德”,女人皆可稱氏——在家從父,嫁後從夫,夫亡從子。

    秦漢以後,姓氏合一。可參見顧炎武的《日知錄.氏族》。 再逐漸的,就只稱姓不稱氏了。清代張澍寫過《姓氏尋源》,四十五卷,嶽麓書社有出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18國道騎行,你騎了哪一程,風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