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府院之爭是北洋政府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最終又如何收場呢?
4
回覆列表
  • 1 # 情感小課

    1913年12月的一天,湖北武漢迎來一個難得的冬季晴日。時近中午,漢口碼頭鼓樂喧天,氣氛熱烈而隆重。黎元洪副總統親率眾人,送幾天前來鄂考察的陸軍總長段祺瑞啟程回京。誰知,就在二人即將揮手告別之際,只見段祺瑞的心腹親信徐樹錚猛地躥到黎元洪身邊,拔出手槍,抵在黎元洪腰間,低沉而陰冷地說道:“請黎副總統隨我們一起到北京就職!”頓時,黎元洪驚出了一身冷汗,隨後立即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只好乖乖跟著段祺瑞一行動身北上。

    黎元洪,字宋卿,湖北黃陂人,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兩任大總統和三任副總統的人。黎元洪早年求學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畢業後服役於北洋水師,曾參加過“甲午海戰”並死裡逃生。武昌起義爆發時,時任清軍協統的黎元洪踏上了傳奇之路。據說,當時起義新軍把他從床底下硬拽而出,在黑洞洞槍口的威逼之下,黎元洪才硬著頭皮當上了湖北軍政府都督,一躍而成高舉革命大旗的辛亥元老。大清王朝之亡,黎元洪當屬頭號掘墓人。

    1912年1月,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黎元洪以湖北都督身份被選為臨時副總統。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出任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黎元洪又當選正式副總統。當選後,本該北上就職的黎元洪卻遙領副總統身份,坐鎮武漢不動,依然牢牢控制著整個湖北地區。

    於是,陸軍總長段祺瑞主動請纓,以“磋商要政”為名南下武漢,劫持黎元洪北上就職。一路之上,徐樹錚橫眉冷對,副總統黎元洪威風掃地,形同被押囚徒。更沮喪的是,劫持黎元洪的專列行至半路,袁世凱便發來電令,委任段祺瑞代行湖北都督一職,徹底解除了黎元洪的兵權。從此,黎元洪和段祺瑞、徐樹錚結冤成仇,為日後的“府院之爭”埋下了一道伏筆。

    劫持到北京之後,黎元洪立即被軟禁在中南海瀛臺。在此期間,袁世凱極盡拉攏籠絡之能事,先是與黎元洪結為兒女親家,後來稱帝時又冊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黎元洪堅辭不就,甚至當著來使的面,把封王金冊、冠冕綬帶全部扔到了窗外,以示對袁世凱稱帝的憤慨。儘管如此,袁世凱病逝之前,依然指名黎元洪繼任民國大總統,段祺瑞執掌國務總理。從此,人稱“黎菩薩”的黎元洪榮登大寶,開始和人稱“北洋之虎”的段祺瑞共掌國柄。本來二人應該同心協力,好好治理已是千瘡百孔的國家。可是怎麼也沒想到,在此後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黎、段二人針尖對麥芒,爭鬥不已,史稱“府院之爭”。

    1916年6月7日,黎元洪正式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身為江蘇督軍的馮國璋出任副總統,段祺瑞則出任內閣總理兼陸軍總長,軍政大權集於一身。  

    隨著袁世凱的病逝,北洋舊部群龍無首,逐漸分裂為直系、皖系和奉系,人人都成了資歷、地位、威望都相差無幾的北洋大佬,相互之間誰也不服誰。那麼,最終到底誰人能呼風喚雨呢?這就要看誰的政治手段更厲害,誰的政治資源更豐富。最為關鍵的一條是,還看誰擁有威力強大的軍隊。誰的軍隊佔據上風,誰就可以控制中央政權。於是,段祺瑞以陸軍總長的名義,把省級軍事長官的名稱由原來的“將軍”改為“督軍”。至此,各省督軍盤踞一方,中國進入了南北分裂、軍閥割據的時代,民國曆史上著名的“督軍團”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  

    而此時的北京城裡,“府院之爭”開始鳴鑼上演。  

    段祺瑞提出任命心腹親信徐樹錚為國務院秘書長,誰曾想遭到了黎元洪的堅決反對。  

    徐樹錚與段祺瑞的關係非同一般,可以說是情同父子。據說,當年貧寒書生徐樹錚進京趕考,因為囊中盤纏告罄,困居在一個小旅店賣字為生,偶遇段祺瑞。段祺瑞一看此人書法,筆鋒之間十分了得,攀談之後更覺其才華過人,於是當即收留了徐樹錚。此後,徐樹錚跟隨段祺瑞鞍前馬後,漸成左膀右臂,須臾難離。  

    最終,手中沒有兵權的黎元洪還是扭不過段祺瑞,徐樹錚一臉春風當上了國務院秘書長。  

    那時候,由於恢復了《臨時約法》,民國政體也隨之變為了“內閣制”,但所有出自國務院的行政文書在下發之前,必須加蓋一道總統印章,方能生效頒佈。“府院”相互制約,總統印章成為了大總統權力的象徵。這樣,新任國務院秘書長的徐樹錚每隔幾天,便要抱著一摞檔案,去找黎元洪加蓋總統印章。此時,徐樹錚早已知道了黎元洪阻撓自己上位,所以每次見到黎元洪時,更是蠻橫無理,甚至指手畫腳,根本沒把大總統放在眼裡。  

    時間一長,黎元洪忍無可忍。他對段祺瑞說,你趕緊把那個徐樹錚轟走,否則我跟你沒完。段祺瑞回答說,要免徐樹錚也可以,你把我也一塊兒免了。弄得黎元洪愣在那裡,不知所措。  

    但是,徐樹錚的囂張氣焰,讓黎元洪的親信幕僚們看在眼裡,氣在心頭。尤其是內務部長孫洪伊實在看不下去,開始出手反擊。孫洪伊利用自己在國會中的影響力,聯合“反段”力量,與徐樹錚針鋒相對,頻頻引發衝突。 

    一怒之下,段祺瑞以內閣總理身份簽署了對孫洪伊的罷免令,仍派徐樹錚前去加蓋總統印章,卻連續四次遭到總統府秘書長丁世鐸的拒絕。最後,段祺瑞親自出馬,黎元洪依舊不準,氣得段祺瑞甩袖而去,居然棄職離京。

    段祺瑞以辭職相威逼,黎元洪不得不再次屈服。最終,徐樹錚、孫洪伊、丁世鐸同時被免職。段祺瑞“二比一”獲勝,才同意回京復職。

    這番爭鬥,段祺瑞之所以獲勝,因為他背後有各省督軍的支援。而黎元洪麾下沒有一兵一卒,只能做有名無實的國家元首,地位幾乎就是段祺瑞手中的一枚“橡皮圖章”。因此,黎元洪必須依靠段祺瑞的支援,而段祺瑞則需要黎元洪這樣一位各方各派都能接受的人物裝點門面,維護“中央政府”形象。

    《民國紙牌屋》,宮兆波(著)

    團結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 2 # 愛看愛思考

    所謂的府院之爭,就是段祺瑞主持的國務院和馮國璋以及黎元紅主持的總統府的權力之爭。段祺瑞的總理府,要大權獨攬的而總統府又拒絕簽署檔案才會引發了所謂府院之爭。段祺瑞當時控制住了北京的軍隊以軍隊包圍了,總統府禁止出入逼迫總統簽字,從而引出來了督軍團的調解。而張勳就藉機領兵北上,進而搞出張勳復辟的鬧劇。段祺瑞明知道會如此,之後又演出了再造共和的鬧劇!這個就是府院之爭的原因和簡單的陳訴。

  • 3 # 藍海173824745

    1917年在中國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件事上,以段琪瑞為首的國務院同以黎元洪為首的總統府發生了爭執。段祺瑞主張參戰,黎元洪反對參戰。雙方相持不下,段祺瑞企圖軟禁黎元洪,黎元洪逃入外國使館。這便是北洋政府時期有名的府院之爭。

  • 4 # 歷史研習社

    1917年北京城的夏日,可謂中國歷史上最吊詭的一個夏天。作為中華民國首都的北京城,不僅有民國的總統,居然還有重新登基的清帝,而民國的總理落跑去了天津。更詭異的是此時北京,城外駐紮著民國的新軍,而城內卻滿是身著滿清軍服的“辮子軍”。為何1917年的北京城,會出現如此荒唐的一幕呢。其實,事情的起因還應追溯到一年之前的1916年。1916年6月,稱帝失敗的民國總統袁世凱在內外交困中去世,總統之位由副總統黎元洪接任,段祺瑞就任國務總理。然而,黎元洪雖然貴為民國最高元首的總統,可是其並非“北洋”出身,只因武昌起義中被推舉為臨時領導,才使他取得了如今的高位。因此,他在北京的政府中更是既無派系、又無軍隊,北洋系活脫脫就是一“光桿”總統。國務總理段祺瑞則不同,他曾是袁世凱手下的得力干將,並與王士珍、馮國璋一起被稱為“北洋三傑”。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更是以北洋正統自居,深得北京政界支援,實際掌控著北京政局。正因段祺瑞、黎元洪二人,有著差距懸殊的政治背景,所以段祺瑞乃至其他北洋系官員,都十分輕視非北洋系出身的總統黎元洪,甚至坊間都戲稱黎元洪為“床下都督”(傳聞武昌起義時,革命黨推舉其為領導,可黎元洪卻藏在床下躲避)。雖然黎元洪被北洋眾人所輕視,可他畢竟還是民國的總統。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民國所有的政務,必須經總統蓋章後才能生效。可這項規定並未給黎元洪帶來應有的尊重,段祺瑞為首的國務院,依舊不把黎元洪放在眼裡,只把他作為蓋章用的“橡皮圖章”。段祺瑞的秘書徐樹錚更是對黎元洪蠻橫無禮,聲稱總統只需蓋章,而無需過問政務,這已令黎元洪十分不快。可徐樹錚還不肯罷手,為打擊與自己有矛盾的內務總長孫洪尹。他便慫恿總理段祺瑞下令將孫撤職。當徐樹錚拿著這紙命令到到總統府蓋章時,隱忍多時的黎元洪開始了反擊,他直接拒絕了蓋章的要求。這下總統府與國務院陷入了僵局,民國政府的運作也因為府院的對峙而陷入的了停擺。最終,民國元老徐世昌出面,段、黎二人才達成和解,並將徐樹錚、孫洪伊共同解職了事。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府院和解後不到一月,雙方又起政爭。只是這回的導火索,由原先的派系之見,變為是否對德宣戰,加入一戰。段祺瑞,多受日本支援,因此極力鼓動中國加入協約國,對德宣戰。黎元洪則不願中國於此時就加入一戰,雙方就此發生激烈爭論。3月,段祺瑞為讓黎元洪蓋章,更是偕同全體內閣成員到總統府“逼宮”。可是黎元洪依舊不同意。段祺瑞惱羞成怒,認為黎元洪這是蓄意報復,遂提出辭職,離京赴天津。索性經過北洋大佬馮國璋調解,段祺瑞才返回了北京,並經國會通過了對德“絕交”。然而,黎元洪並不買賬,他藉口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聽聞後,憤然離京前往天津。隨後,段祺瑞借《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來反擊黎元洪,聲稱總統無權撤銷總理,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同時,為了徹底打倒黎元洪,段祺瑞更是策動安徽、奉天等八省宣佈獨立。黎元洪不得已,只好請督軍團長張勳進京調解。可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個張勳其實是個“滿清遺黨”。張勳一帶兵進北京,就立馬迎接溥儀重新登基復位了,這也就出現了文章開始所說的弔詭一幕。所幸,張勳復辟僅僅12天,就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也因為復辟事件引咎辭職,總統由北洋系的馮國璋擔任,段祺瑞繼續擔任總理。這場總統、總理之爭,最終以總理段祺瑞的獲勝而告終。而這場歷時近一年,由民國總統府與國務院聯袂上演,並以張勳復辟為結尾的政爭大戲,就是民國史上赫赫有名的“府院之爭”了。參考資料:郭廷以:《中國近代史綱》,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年。

  • 5 # 猴子軍師

    府院之爭指民國五年至民國六年(1916年至1917年), 以黎元洪為首的總統府集團與以段祺瑞為首的國務院集團之間爭權奪利的鬥爭。

    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原第一任副總統黎元洪依法繼任大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段以北洋正統派首領自居,依附日本軍閥,掌握軍政大權,與黎元洪分庭抗禮。

    先是在國務院秘書長人選問題上,黎元洪和段祺瑞發生了爭執,最後由徐世昌出面了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雙方鬥爭更趨激烈。

    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後來段祺瑞又叫人寫了對德宣戰書要總統蓋印,黎元洪為了平息風波,勉強在檔案上蓋了章。即使這樣,段祺瑞仍不滿足,在國會開會討論時,又大肆干涉,終於觸動了眾怒。

    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準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鬥被稱為“府院之爭”。

    之後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勳於6月14日入京調解。張勳入京後,擁立宣統復辟。事件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於事後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府院之爭告一段落。

    府院之爭表面上是一次“憲法漏洞”引起的國家機構爭權,實際上是內部利益集團的爭權奪利。

  • 6 # 王志豪67

    府院之爭有兩次。第一次主要原因是因為,袁世凱死後,根據約法及袁世凱遺囑,總統死後副總統繼的指示。副總統黎元洪是當然的合法的第三任總統。

    可是南方系的黎元洪較前任相比,無德無能無胸懷。雖然位居總統可是難以服眾,主持大局的全是皖系的頭領段祺瑞。

    儘管如此,他還是不識時務,攥著手裡的總統大印,對總理段祺瑞處處刁難。再加上段祺瑞的心腹總理府秘書長徐樹錚恃才傲物,專橫跋扈。從來就看不上他這個總統,時常和他對抗。第一次府院之爭是因為徐世昌的調停,徐樹錚與總統府的秘書長孫洪伊雙雙離開而告終;

    第二次府院之爭,是因為對德國宣戰的事,段祺瑞主張宣戰,黎元洪反對。其實也就是名義上的事,段祺瑞總不能開著部隊去德國本土開戰吧?老段的主要目的是以開展為名騙取日本的支援。從而壯大皖系的力量,為統一全國做準備。結果老段的陰謀被美華人曝光,老段黯然解除了內閣,決定重組班底,繼續自己的主張。沒想到黎元洪藉此解除了老段的總理一職。老段因此憤然離京。

    為了重返政壇,老段策劃了張勳復辟這一鬧劇,利用張勳趕走黎元洪,從而名正言順地率軍進入北京討伐張勳,重返政壇。

    自此,府院之爭結束。

  • 7 # 兔大聖公社

    對於黎元洪來說,可以概述為“前門驅虎,後門進狼”。

    在北洋歷史上,無論是段祺瑞亦或是黎元洪,那都是數一數二的人傑,但是兩個人搭班子共事則是另一番光景。在強勢的段祺瑞面前,畢竟人家背後甲士數十萬,吵起架來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淹死你,所以黎元洪雖說也頭頂首義之城掌舵人的光環,但是畢竟中看不中用,京畿重地畢竟是人家北洋軍的地盤,所以在府院之爭中一直像一個受氣的小媳婦,但是常在河邊走的段祺瑞,也有溼了鞋的時候,兩人之間的過招,在一戰對德開戰的問題上就讓黎元洪揪住了小辮子,段祺瑞被罷免,不得不祭出武力手段方才扳回面子。

    起初一戰爆發,北洋王朝對是否參戰的態度比較混亂,畢竟軍閥們就是靠打架起家,但是對於向德軍這個北洋軍的“師者”宣戰,心底還是有些打怵,敢率一省之軍揮師西南的安徽督軍倪嗣沖更是每日拍發一電,直言不諱:“以全交誼,不可彌釁端!”段祺瑞進退兩難,不得不步袁世凱後塵,豈援於地方實力派,臨時拼湊的“督軍團”儼然成為朝堂發聲的主要機構,廟堂上下烏煙瘴氣,典型的用槍口說話,一時間怨聲載道。黎元洪仍然選擇冷眼旁觀,他需要靜靜地等待時機,看著焦頭爛額的段祺瑞,他需要一個絕佳機會給予致命一擊,段祺瑞果然又走出一步臭棋,為了編練所謂的參戰軍,將自己參戰馬車綁上了日軍的戰車,大肆借款練兵,聘用日軍教官等舉措更是令段祺瑞聲譽掃地,讓其下臺的呼聲也甚囂塵上。

    其後,領了盒飯許久的黎元洪終於等到了上場的機會,他隨及順應呼聲祭出罷免段祺瑞的舉措,同時請來淮系老人李經羲出任北洋總理,寄希望於淮系老人的聲望可以力排眾議.作為北洋大時代的戲精,黎胖子還不忘在段祺瑞被免離京之時,差遣侍從武官蔭昌前往車站送行並大加撫慰:“非君有不妥,望君勿介懷。”段祺瑞也是一番推心置腹的應酬,畢竟一切為了演戲,但是孤傲了一輩子的北洋之虎是絕對咽不下這口氣,在天津車站一下車,當即一封措辭嚴厲的通電發出:“未經祺瑞副署,將來發生何等影響,祺瑞概不負責。”看到通電的黎元洪立馬傻了眼,這封電報的用意極為明顯,那就是唆使各省督軍起兵造反。

    最終,長江巡閱使張勳率先來電,斥責免職段祺瑞為非法,並威脅說各省將自由行動,緊接著奉天督軍張作霖、山西督軍閻錫山、直隸督軍曹錕等北洋舊將群起響應,公然揚言起兵。黎元洪無計可施,只得四處請求調停,徐世昌等人相繼出面但是毫無結果,此時躲在督軍團背後的張勳又轉變風向,聲稱可以出面斡旋,願意出面擔任“調停人”的角色,黎元洪對於這位願意出任“艱鉅任務“的人物自然感激萬分,甚至派遣專使前往徐州迎接,張勳也當仁不讓地啟程赴京,背後卻跟著軍旗獵獵的虎狼之師,那是五千餘人被稱為“北洋怪物”的辮子軍,驅虎不成的黎元洪,反而引狼入室,這隻大尾巴狼將會上演一場啼笑皆非的鬧劇。

    答主:十七年北洋史扒糞者,參考資料:《北洋軍閥史》。

  • 8 # 號條頭史歷hhh

    1916年到1917年,關於中國要不要參與一戰的問題,中華民國總統黎元洪與總理段祺瑞兩人分庭抗禮,致使國民政府一度停擺,最後段祺瑞略勝一籌,決定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向德國宣戰。

    袁世凱去世後,原先的副總統黎元洪成為了一把手,繼任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北洋軍閥巨頭段祺瑞,憑藉著軍事實力填上了總理之位的空缺。他手裡有兵,腰桿子也硬,不把黎元洪放在眼裡,打心眼裡對他不服氣。

    黎元洪

    黎元洪與段祺瑞不對付,沒過多久,他們之間的矛盾就擺到了檯面上,人盡皆知。

    矛盾出在國務院秘書長徐樹錚身上。他本來是段祺瑞的心腹,仗著背後有段祺瑞撐腰,行事做派非常囂張,哪怕是對總統黎元洪,徐樹錚的態度也是蠻橫無理。時間一久,黎元洪不想再忍,當徐樹錚又一次找黎元洪簽字蓋章的時候,黎元洪也沒好氣地拒絕了。

    可在段祺瑞眼裡,拒絕自己的心腹就是在打自己的臉,當下就不幹了,氣氛變得緊張起來。雖然在元老徐世昌的調和下,這件事以徐樹錚被撤職告終,不過府院衝突已現端倪,雙方間火藥味十足。

    黎元洪與段祺瑞的關係本來鬧得就很僵,沒過多久,中國是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問題,彷彿火上澆油一般,把兩人間的衝突越燃越旺。

    這個時候,一戰已經打了兩年多了,中國這個東方大國被視作影響戰局的關鍵力量,受到了美日兩國的積極拉攏。段祺瑞一向親日,加上日本答應借給他一筆鉅款用作軍費,就帶頭宣傳起參戰的好處。而黎元洪更與美國交好,美國不希望中國倒向日本那一邊,就暗中授意黎元洪,反對參戰。

    這下可麻煩了,要知道,依照《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裡的規定,總理的權力並不亞於總統,現在兩個人意見相左,誰也不肯退後一步,一時僵持不下。

    段祺瑞

    不過,段祺瑞手裡的軍隊可派上了用場。武將出身的段祺瑞鼓動了一眾軍閥,從全國各地率領部隊,組成督軍團,浩浩蕩蕩地進京向黎元洪施壓,想以此威懾黎元洪。

    可沒萬萬想到,黎元洪根本不吃這一套。他等段祺瑞把事情越鬧越大,坊間流傳出反對段祺瑞的聲音,正好順水推舟,下令罷免段祺瑞的總理職務,乾脆除掉這個跟自己唱反調的人。

    這下子段祺瑞反倒落了下風,在北京失去了容身之所,出走去了天津。但他也沒就此罷休,千方百計讓黎元洪的日子也不好過。

    段祺瑞先是搬出了《臨時約法》,這畢竟是一部尚不完善的法律,段祺瑞抓住其中的漏洞,說黎元洪不經過參議院同意,根本無權罷免自己的總理一職。藉著,他又策動各省督軍,紛紛搞起獨立,處處唱反調,攪得黎元洪不得安寧。事情發展到這個態勢,國民政府陷入了危機,一時進退兩難。

    為了緩解困局,黎元洪找到了督軍團團長張勳,本想讓張勳調節一下,好讓國民政府重新走回正軌。可沒料到,張勳有著自己的小心思,他帶著不少清朝的遺老,組成辮子軍,進京擁立末代皇帝溥儀復辟。

    張勳

    這下子黎元洪可吃了大虧,不僅沒能重拾總統威信,反倒被張勳暗算,再沒有顏面坐在總統位置上,便草草辭職了事。

    這對段祺瑞來說可是好機會,沒了黎元洪這個死對頭,張勳的實力更不值一提。段祺瑞立即返京,趕走張勳,重新坐穩了總理之位。這回,段祺瑞終於可以得償所願,參與一戰,向德國宣戰了。

    至此,第一次府院之爭才總算告一段落。

    第一次府院之爭總地來說是權力鬥爭,一方是以黎元洪為首的大總統府,另一方則是以段祺瑞為首的國務院。

    雖說段祺瑞在這次鬥爭中略勝一籌,坐穩了總理的位子,還趕走了張勳,既把握了北京的權勢,又為自己搏得了“再造共和”的名聲。可他廢除了《臨時約法》,又拒絕重組國會,將中國的命運再次引向動盪與混亂。

  • 9 # 澹奕

    府院之爭中的“府”指的是總統府,“院”指的是國務院,而府院之爭指的是總統與總理之間的爭執。北洋時的府院之爭共兩次,一次是黎元洪與段祺瑞,一次是馮國璋與段祺瑞,兩次的爭執,段祺瑞都在其中。

    北洋政府有一種奇怪的制度構成,沒有絕對的主導核心,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後來經常被世人戲謔的府院之爭。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之後,孫中山以大總統的職位作為交換,使得北洋首領袁世凱促成了清帝的遜位。

    然而對於實力雄厚的袁世凱,革命黨人非常不放心,為了限制袁世凱的總統之權,孫中山等革命派在最後關頭弄出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按臨時約法的相關規定,大總統一下子變成了禮儀性的元首,總理成為了新的首腦,擁有內閣成員的提名權,大總統提出的所有法案與命令,都要得到總理的簽署才能生效施行。

    另外,總理以至於還可以直接干涉各部的部長下達命令,一旦認為將要發生的事情有礙國政,可直接中止。

    如此,總理就成為了大總統之下的第一人,甚至可以說沒有總理的配合,大總統都無法單獨主持大事,這倒是與如今的印度、新加坡、德國等相似,總統只是禮儀性的,總理才是真正的當家管事的人。

    很顯然,孫中山的這個決定就是為了限制袁世凱,因人設法,然而這種不倫不類的做法最終產生了極大的破壞性。

    中國施行了數千年帝制度,民國的憲法本就是以美國憲法作為藍本的,總統就是原始框架的最高決策者,議會等雖然對其有所限制約束,但二者並非完全對立。

    臨時約法這一套,把歐洲當時普遍實行的那種模式塞了進去,總理相當於另一個總統,但他又沒有法律層面上的同等地位,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二虎相爭不能容,引起對立撕扯。

    當時國會中的議員,其實也並不是地方上的民眾選出來的,甚至與地方民眾沒什麼交集,地方上的權柄也都掌握在軍閥的手裡,一旦他們奪了大權,就能推舉一個木偶作為大總統,實權依舊在總理派系之人的手中,總統府與國務院發生了爭執,那麼整體的運作就會崩解。

    袁世凱在世時,能完全掌握住總理與國務院,當時的府院意見都保持一致,然而袁世凱一死,所有的問題就立刻顯示了出來,最終也就釀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府院之爭。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與實力強悍的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之間意見不和,由此引發了第一次的府院之爭。

    黎元洪做大總統的時候,段祺瑞成為總理,而段祺瑞實力雄厚且為人專橫,與黎元洪之間的矛盾愈發深刻尖銳,也難以調和。

    而且另一方面,段祺瑞作為皖系軍閥,向來都以袁世凱嫡系繼承人身份自居,認為自己才是北洋之首,非常看不起黎元洪。

    他的心腹徐樹錚,在讓黎元洪簽署法案的時候,黎元洪想要看一下內容,徐樹錚竟然用手按住檔案道:“段總理已經看過,您只要籤個字就行了。”

    徐樹錚與內務總長髮生齟齬,段祺瑞直接將後者解除職務,而由於更替內閣成員的命令要大總統蓋印才能生效,黎元洪趁機反擊,他遲遲不肯蓋印,使得段祺瑞又進行反擊,最終元老徐世昌親自出面,讓內務總長與徐樹錚一起辭職,雙方各讓一步。

    一戰時,段祺瑞覺得北洋軍是按照德意志的形式建立,因此反對加入協約國陣營,甚至戰爭初期,他認為德軍戰無不勝,覺得德國最終一定能取勝。

    直到1917年德國敗局已定,段祺瑞才突然轉身變成了主戰派,非常尷尬的派人參戰。

    事實上,當時的段祺瑞派人參戰,還是想要讓自己的皖系軍閥獲取好處。

    段祺瑞主張派人參加一戰,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爭取更多的盟友貸款,用貸款來強化自己的皖系軍閥實力,從而掌握絕對的話語權,所謂的參戰軍,其實根本沒有涉足到歐洲戰場,只不過是有大量的民工前去歐洲前線做苦力。

    對於段祺瑞的想法,黎元洪自然是不想看到的。

    原本在戰爭初期,黎元洪就主張加入協約國陣營對德宣戰,可到了1917年,黎元洪卻又變成了和平主義者,拒絕對德宣戰。

    總統府與國務院就是唱反調,完全都不顧自己原本心裡是怎麼想的,國會里的人,也被撕裂成了總統派與總理派。

    段祺瑞原本就是武將出身,對於這種曠日持久的口水仗非常不耐煩,直接出動了軍隊包圍了國會,甚至毆打恐嚇議員,想讓對德宣戰的提案強行透過,他還帶著閣員去請大總統蓋印,結果黎元洪不斷拖延,就是不肯。

    段祺瑞憤怒之下提出辭職搬去天津,想要藉此對黎元洪施壓,而黎元洪搬出了北洋元老馮國璋出面調停,段祺瑞收回了成命。

    至於國會方面,也做出了一定讓步,雖然還是沒有正式透過對德宣戰的提案,卻通過了與德國斷交的提案。

    段祺瑞不肯罷休,為了繼續施壓,他召來了各地的督軍,想要用軍閥的力量威脅議員,而大多數的國會議員無奈之下,直接辭職走人,使得內閣也因此缺人,宣戰提案還是被擱置。

    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段祺瑞與日本內閣簽訂的秘密借款內容被抖露了出來,段祺瑞竟然私自將大量鐵路、森林等權益交給了日本,以此換取日本大筆貸款。

    黎元洪拿住機會,直接下令解除段祺瑞的職務。可這個時候又出了問題,因為大總統並沒有權力直接解除總理的職務。

    然而,段祺瑞以此為契機,前去天津組建軍務總參謀處,想要另行成立臨時政府。

    但這個時候,再生變數,張勳突然又出現,很多前朝遺老與其他人都希望張勳去調停,而他表示如若要自己出面,黎元洪就必須解散國會。

    而張勳想的是卻是另一件事情,等到黎元洪就範之時,張勳就能夠趁勢廢了北洋而扶持溥儀重新登基,著名的張勳復辟,就是因此釀成。

    張勳復辟後,受到了皖系軍閥的猛烈進攻,沒多久這場鬧劇就被段祺瑞給結果了,而憑藉此功勞,段祺瑞獲得了府院之爭的最終勝利,黎元洪被迫辭職,由馮國璋繼任,國會通過了對德國的宣戰提案,正式加入了一戰。

    馮國璋是直係軍閥的首領,與段祺瑞本就不合,加上府院之爭的影響,兩人成為“搭檔”之後再次引發府院之爭。

    參加一戰之後,段祺瑞藉助獲取的大量貸款,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想要藉此消滅其他,而直係軍閥出身的馮國璋主張以和平方式結束紛爭。

    與此同時,馮國璋也是想保留各地的軍閥,藉此牽制強悍的皖系軍閥勢力。

    護法戰爭爆發後,段祺瑞以國府的名義派兵作戰,直係軍閥的人馬拒絕,馮國璋藉助這個機會逼段祺瑞離去,由此引發了第二次府院之爭。

    段祺瑞辭職後,策劃北方十省督軍聯合,攻伐參加護法戰爭的西南地區的軍閥,馮國璋覺得自己在北方站不住了,就想趁著親自率軍進攻的機會,返回當時直系的總部南京,可結果馮國璋在路上被安徽督軍倪嗣沖攔住,無奈折返。

    最終,無計可施的馮國璋只能低頭,將段祺瑞給請了回來繼續出任總理,段祺瑞也借自己強悍的武力擊潰了護法軍,並召開了新一屆的國會。

    之後,段祺瑞與馮國璋都雙雙退出,一個不做總統,一個不做總理,讓徐世昌出任大總統,持續了很多年的北洋府院之爭就此終結。

    其實,北洋時代的北洋軍閥,之所以能夠掌握全域性,主要還是因為他們手裡有強悍的武力,任何有自我主張的大總統,都不可避免地會陷入由各派軍閥之間主導的總理之間的爭執之中,而更甚者,一旦總統變成了實際上的軍閥首領,那麼府院之爭就會變成真正的戰爭。

    第一次的府院之爭,黎元洪之所以造成了混亂,就是因為黎元洪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力量,所以府院之爭也就嘴上吵吵嚷嚷,並沒有造成真正的戰火。

  • 10 # 當狗容易做人難

    “府院之爭”指的是北洋軍閥主政中華民國時期總統和國務總理兩大系統之間展開的權利鬥爭,一共進行了兩次,分別是總統黎元洪對陣國務總理段祺瑞、總統馮國璋對陣國務總理段祺瑞。“府院之爭”最大的惡果就是黨爭不斷,各派系為了反對而反對甚至於枉顧國家利益,在矛盾徹底激化後使用武力決定勝負,使得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共和體制名存實亡。

    “府院之爭”的源頭還要追溯到辛亥革命的時候。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經過多方努力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並透過《臨時約法》規定政治體制為總統制,也就是總統掌握實權;但是後來南北和談,革命黨將總統之位讓給了袁世凱,為了限制袁世凱,就提前修改了《臨時約法》將政治體制改為內閣制,由總理掌握實權。這種政治體制的變更表面上看是為了限制袁世凱,但是深層次反映的是當時華人對於共和體制國家到底是什麼樣的茫然,進而引發的思想混亂。

    清朝末年,清政府面對列強的侵略連戰連敗,只能任人欺凌,中國的大批有識之士遠赴海外希望找到救亡圖存的方法,而仿照西方制度建立新國家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但是因為這批華人去的國家不一樣,自然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去英國的人認為英國是世界頭號列強,因此君主立憲制好;去法國的人覺得法國強大,法國大革命影響深遠,因此法國式的內閣制好;去美國的人覺得美國和中國一樣幅員遼闊,而且美國發展最迅速,因此美國式的總統制好。這種爭論帶來的結果就是大家互分派系,誰都不能說服對方,最後遇到利益之爭靠武力解決問題,理論之爭變成了流血和戰爭,軍閥混戰時代來臨。

    第一次“府院之爭”發生於1916年至1917年,袁世凱死後按照《約法》由黎元洪繼任總統,而段祺瑞在北洋軍的支援下成為國務總理。黎元洪有中國南方的地方勢力支援,段祺瑞有北洋各路軍頭支援,雙方因為理念、利益爭來吵去,沒個消停,而一戰的爆發徹底引爆了雙方的矛盾。

    1917年美國參加一戰對德國宣戰,同時美國為了拉攏中國對德宣戰,答應替中國出軍費,身為總統的黎元洪就同意了;但是日本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也鼓動段祺瑞參戰,還答應借出鉅款幫助段祺瑞的皖系軍閥勢力擴充實力,這就壞事了。美國擔心日本利用中國參加一戰的機會擴大在華利益,因此美國又鼓動黎元洪反對參戰,而黎元洪也怕段祺瑞勢力繼續壯大,因此否決了段祺瑞的參戰提議,雙方徹底撕破臉。

    段祺瑞惱恨黎元洪的反覆,因此直接將北洋各省督軍招到北京,意圖用武力脅迫黎元洪贊同參戰,但是段祺瑞的手下傅良佐粗暴蠻橫的行為起了反效果,反而激起了國會議員和黎元洪的一致反抗,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國務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前往天津,並稱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元洪的命令,揚言要和各省督軍另組臨時政府,中華民國政府分裂。

    黎元洪和段祺瑞的衝突給了另一位野心家張勳機會,1917年6月張勳以“調停府院之爭”為藉口率兵進京,趁機扶持末代皇帝溥儀復辟,解散國會,總統黎元洪被趕下臺。但是張勳實際上只是段祺瑞利用的棋子,黎元洪被趕下臺後,段祺瑞就組織軍隊將張勳趕走了,段祺瑞既對付了政敵黎元洪,又獲得了再造共和的美名,而這一切是建立在段祺瑞手中武力強大上的。

    第二次“府院之爭”發生於1917年8月至1918年9月,“張勳復辟”事件被解決後,黎元洪名聲盡毀,由直係軍閥首領馮國璋接任總統職務,段祺瑞繼續任國務總理,但是權力之爭還一直存在,同為北洋軍閥嫡系也要鬥一鬥了。馮國璋和段祺瑞的衝突主要集中在對待西南軍閥及廣東護法軍政府的政策上。馮國璋的直係軍閥勢力集中在長江流域,一旦發生戰爭必定首當其衝,而且西南軍閥通電支援馮國璋擔任總統,因此馮國璋主張“和平統一”,好保護直系的利益;段祺瑞的皖系軍閥勢力集中在北方,一直試圖向南方發展,因此主張“武力統一”。

    1917年8月,段祺瑞繞過總統馮國璋,直接任命親信傅良佐為湖南督軍,率軍直接進攻拉開了南北戰爭的序幕。1917年11月,馮國璋麾下的直系督軍聯名通電主張停戰議和,段祺瑞想以辭職威脅馮國璋,但是馮國璋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將段祺瑞免職,讓別人代理國務總理職務。段祺瑞又再次使出了老手段,於12月6日策動北方十位督軍聯名電請馮國璋明令討伐西南,面對強勢的督軍團馮國璋只能讓步,段祺瑞出任參戰督辦,段芝貴為陸軍總長。但是皖系勢力並不滿足,意圖用皖系控制的臨時參議會徹底取代國會,並進行大總統選舉,將馮國璋趕下臺,實現皖系獨裁。馮國璋看出危險,想要離開北京前往直系大本營南京,可惜被皖系軍隊攔截沒跑出去,再加上奉系軍閥和段祺瑞聯手逼宮,馮國璋低頭請段祺瑞再次出任國務總理。在這輪交鋒中,因為段祺瑞手中軍隊多,馮國璋不得不妥協,但是直系勢力也很強大,為了照顧雙方顏面,於1918年選舉了不屬於兩大派系的徐世昌為新任大總統,皖系掌握實權。

    兩次“府院之爭”段祺瑞都依靠手中強大的軍隊獲得了勝利,但也開了最壞的頭,就是誰力量大,誰就有理,徹底打破《中國民國臨時約法》上的規定,破壞了民主共和體制,中華民國進入軍閥混戰時代。而且兩次“府院之爭”的勝利,也助長了皖系唯我獨尊的囂張氣焰,獨斷專行得罪了各方勢力,於1920年7月的直皖戰爭中被直系、奉系聯手擊敗,段祺瑞下野,皖系軍閥徹底沒落,可以說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 11 # 清水空流

    這是民國北洋政府期間最大的一次政治事件,起因就是民國政府是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府指的是民國總統黎元洪為首政治集團與以國務總理段祺瑞為首的政治集團之間爭權奪利之爭,期間發生張勳復辟的鬧劇,而最終以段祺瑞集團獲勝而告終。

    府院之爭發生的時間是在1916年到1917年,在袁世凱死後。副總統黎元洪依法繼任大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兼任陸軍總長。依附日本軍閥,實際掌握北洋政府軍政大權,而黎元洪則沒有死絲毫的權利。段祺瑞希望與黎元洪當傀儡元首。橡皮圖章,而黎元洪自然不願意坐以待斃,必然會分庭抗禮。二人在對待第一次世界的是否參戰的是事情上徹底爆發。

    府院之爭的最先起因是國務院秘書長徐樹錚,此人桀驁不馴,除了段祺瑞誰也瞧不上,誰的話也不聽,而段祺瑞又把徐樹錚引為心腹,徐樹錚對黎元洪極其的不尊重,公開對黎元洪言講,你就是蓋章而已,諸事就不要管了,黎元洪一怒之下,罷免了徐樹錚的職務,而段祺瑞有非要徐樹錚,這是二人的第一個粱子。在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黎元洪和段祺瑞的衝突徹底公開了。

    段祺瑞黎元洪主和,主和的目的自然是不想讓段祺瑞染指兵權,控制總統府,段祺瑞主戰,則是位為了繼續控制北洋政府,加強皖系的集團的實力。段祺瑞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暗示和鼓動麾下手下的個督軍召到北京,組成所謂的“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爭取輿論支援,但強硬黎元洪拒不簽字,段祺瑞居然讓人將對德宣戰書的檔案送往總統府要求黎元洪簽字和蓋印。迫於壓力黎元洪不得不在檔案上蓋章簽字。而跋扈的段祺瑞已經到了目中無人的地步,就在國會開會討論時,實際是不過是做個樣子,難免有人反對,段祺瑞居然派人毆打反對的議員、從而引發議員強烈不滿觸動了眾怒。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段祺瑞私自向日本政府借款用以參加一戰被媒體揭露。在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準有利時機,以總統名義下令罷免段祺瑞國務總理以及一切職務。段祺瑞隨即離開北京前往自己的老巢天津,段祺瑞在天津公開宣稱,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自己是還是國務總理。黎元洪的總統府,段祺瑞的國務院,雙方互不承認相互爭鬥。史稱“府院之爭”。沒有兵權黎元洪情急之處請督軍團團長張勳於入京調解。張勳入京後,猶如昔日“董卓進京”張勳立即驅趕黎元洪,從新擁立宣統復辟。段祺瑞藉機出兵鎮壓,自稱“再造共和”黎元洪則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被迫辭去總統職務,總統改由直係軍閥馮國璋擔任。北洋政府參加一戰而結束。而段祺瑞恢復總理職務。而段祺瑞復職之後,第一件是就是廢除這部《臨時約法》,但是,就此引發在廣州的孫中山不服,他要“保護約法”,並以此為旗號。要求推翻北洋北洋政府,這就是後來的“護法運動。

    可以說,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的設計無論如何完美和完善,都只是理念和法律的上的完美。最關鍵在於這個國家的政治人物是否願意去尊重和遵守他,是否願意依憲法行事。也就是看政治上的博弈與權力的制衡的結果。剛剛建立的民國傳統封建體系被拋棄,而西方現代憲政體系既不健全也不完善,更談不上去遵守。那時候北洋政府。在袁世凱的死後,進入強人政治武人當家,也就是軍閥割據,在北洋軍閥中已經各自林立,各有心腹事。無論是黎元洪還是段祺瑞都的從各自利益來考量府院之爭,而非國家憲政爭執。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也是北洋憲政史的鬧劇。歷史總是充滿偶然性的,我們在北洋時代沒有出現象華盛頓那樣精英,在晚清沒有出現明治維新實在是我們的封建意識的過於濃厚,這也是北洋時代悲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歷史學家人眼中,明朝是最黑暗昏庸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