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柳子烏

    這個不分男孩女孩,這個時候孩子不知道怎麼去表達自己的情緒,絕大多數都會有的。主要還是跟父母的教育有關係,有些時候孩子可能是玩耍爾並非是發脾氣。我們也需要正確區分。父母要樹立良好榜樣,在平常的教育中更是不能打罵,建議多帶孩子看看繪本讀物,讓孩子正確的認知情緒。同時推薦家長看看正面管教,每位父母都沒有父母從業資格證,我們也有需要不斷學習,才能成為一位合格的家長!

  • 2 # 小LL一個人

    說起孩子的叛逆行為,媽媽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

    特別是家有男孩,簡直不知從何說起。

    而說起最多的情形,就是本來乖乖的孩子,到了兩歲半或者三歲以後,簡直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前幾天收到一封粉絲媽媽來的郵件。

    “家有男孩,三歲半,單親,跟我就沒分開過。這是背景。

    兩歲前,他是人見人誇的好孩子,因為從小我按書養,給他講道理,所以他自然特別聽道理,好好說,從不調皮。

    兩歲半以後,開始反著來了,但也還好,熬過來了。

    最近三歲半,真把我逼瘋了!譬如,去餐廳吃飯,他吃好了就在旁邊空餘的椅子上跳來跳去,以前說過不允許在公共場合影響到別人。

    而現在我說了後,孩子回:我就不聽我就不聽!我就要跳!

    在路上走路,也是橫衝直撞,撞到了別人就跟沒事人一樣繼續走他自己的,更別提道歉了。

    以前可是會在我叫他以後立馬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現在我叫他,他直接躲起來!我找他,他就跑來跑去躲我!

    今晚帶他走在人行道,更是可怕至極!突然他就差點走到車道了,後面呼嘯過去一輛車。我飛奔把他抓回來,他也認識到自己錯了,腦袋一下子耷拉下來。我厲聲批評了後,就蹲下來跟他好好說話,結果沒兩分鐘就又開始皮了!

    有時憤怒到失去理智,我會直接抽他屁股,打紫了!

    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我更怕我打他以後會停不下手!

    我知道教育裡最沒用的就是拳頭!

    真的好崩潰!我不知道原因在哪,更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我想要和這個叛逆期的小子好好處,哪怕不能成為朋友,也要是一段和諧的親子關係。

    看到這封郵件,是不是感覺自己也曾經歷或者正在經歷呢?

    講真,我自己都經歷過,所以特別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

    幸運的是,這位媽媽是屬於能反省的媽媽,明白打罵是最無效的教養方式。但是遇到這樣的情形,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這幾年我自己親自帶寶寶,就根據他的實際情況,說說我的處理辦法,在說之前,先看看孩子們的心理發展特徵,因為只有更懂孩子,才能找到更好的辦法。

    從個體心理發展來看,孩子從幼年到成年,都會經歷3個特別的時期,期間都會表現得很逆反,所以很多父母幾乎接近崩潰,不知道在這樣的階段,怎麼教養孩子。

    “叛逆期”是心理學家們的一個說法,代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

    若父母能夠讀懂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要,學會尊重孩子,親子衝突就不再是必然的結果了。

    其實很多父母都知道青春期叛逆期這個概念,而對寶寶叛逆期的認識是不足的。

    在2-4歲,孩子會出現第一個叛逆期。

    比如我以前跟朋友們聊天,談到兩歲多的寶寶有點叛逆。

    就有朋友打趣說,這麼小就叛逆啊!他們覺得是不可能的,因為一般人認為只有青少年才叛逆,這是一個誤區。

    孩子從兩歲的時候開始就會形成自我意識,這個時候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去展示自己的力量。於是總是說“不”,他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

    比如:“睡覺!”“不去!”“去吃飯!”“不吃!”“叫叔叔”“不叫!”等等,有時甚至懶得回答,直接甩頭就走。

    另外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經常說“我的”!

    他們開始強調“我”這個詞,發現了自己,發現自己原來跟媽媽不是一體的,而是可以分開的。

    所以我們不要覺得孩子叛逆期的出現是個壞事。

    其實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孩子就是透過“叛逆”來找到自我、表達自我。

    擺脫父母的控制,成長為一個獨立個體。

    只是每個孩子表達的方式不一樣。

    而且跟家庭教養方式息息相關。

    所以,我們要先接納孩子的這些行為特徵。

    但是提醒一點,接納並不等於忽視不管,全盤肯定。

    我們接納,代表我理解你,能接受你。

    但是我們有責任保持積極的思考,進行引導。

    那些好的東西要保留下來,比如孩子展示出來的獨立性,民主意識的萌芽,內在的秩序感等。

    但是那些不好的行為,比如打罵人、損害物品等,就需要父母引導。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在談及個體發展時提到,“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裡的情感發展構成了人類個體心理健康地基礎。”

    很多案例指出:大部分問題孩子,小時候都常常表現出壓抑性地乖巧。而到了青春期,他們往往容易發展出反社會人格,叛逆,形成壞的癖好等。

    怎麼引導?這就是說的怎麼辦的問題。

    我一直提倡用“規則”管孩子。

    有了那個接納和理解的基礎。

    很多問題其實就會消退。

    因為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很多孩子的行為都是被不良的家庭環境激發的,或者被父母影響的。

    假如家人不和睦,整個家的風氣很差,這樣的家庭裡,孩子只想趕緊跑掉,孩子還會聽你的嗎?

    不會,當大人的行為得不到孩子的尊重,那所謂的教養幾乎會陷入癱瘓。

    孩子不會聽一個自己“瞧”不起的人的話。

    人願意聽從自己尊重的人給予的建議。

    繼續回到我們談論的規則培養。

    可以說,沒有規則感的孩子,天天都是叛逆期。

    因為沒有規矩,孩子的行為會隨心所欲。

    所以就會出現這樣的行為:

    在餐廳吃飯,吃好了就在旁邊空餘的椅子上跳來跳去。

    你說了他後,他會跟你說:我就不聽我就不聽!我就要跳!

    在路上走路,也是橫衝直撞,撞到了別人就跟沒事人一樣繼續走他自己的,更別提道歉了。

    那怎麼辦?

    記得剛開始帶孩子去餐廳吃飯。

    他也是這個表現,脫了鞋子在椅子上爬,甚至把頭伸到了隔壁的桌子,看別人吃什麼菜。

    我當時只是把他叫回來,然後跟他說:吃好了飯,也不要四處吵鬧,這是餐廳,是大家吃飯的地方,你不能打擾別人。

    他會點點頭。

    可沒多久又會這樣。

    那我的懲罰是直接把他帶到外邊去,站在門口吹風。

    他知道我說到做到,所以就願意遵循這個規則。

    很多父母會說我們這樣會有損孩子的天性。

    但我覺得,這並沒有影響到天性。

    他在家裡,可以在沙發上蹦跳,沒問題。

    在床上打滾,也沒事。

    在廣場上開始撒野也可以。

    但是不能打擾到別人。

    這是必須樹立的一個規矩。

    如今他在電影院、餐廳,有時也會興奮。

    但是隻要我提醒,就能控制自己的音量,也不會再去打擾別人。

    他自己也覺得這是對的事,那就更會去主動遵守了。

    如果我們不去引導,他們的行為不僅僅會打擾別人,也可能傷害到自己。

    比如在馬路上橫衝直撞,這是危及生命的行為。

    3歲多的時候,他拉著表妹的手,一下樓就興奮地衝,一下子就不見人影。

    有一次在即將上馬路前被我截住。

    但是一輛摩托車呼嘯而過。

    那次就直接上手打了他的屁股。

    屁股疼一下,記住這事不能做非常重要。

    當孩子進入小學之後,思想進一步獨立起來,特別是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們,此時已經有強烈的獨立的思想意識,於是行動也開始獨立。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

    於是這個“小大人兒”就會極力地去掙脫父母的掌控,希望凡是自己說了算。

    處處喜歡跟大人“唱反調”。

    既然孩子成長變化了,父母的教養方式就得跟著變!

    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

    很多孩子一到了這個階段就變的“不聽話”,而且學習也提不起勁兒。

    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缺少真正的陪伴。

    很多人的觀念認為只要給予小寶貝親密的愛與陪伴,等孩子上學了就可以放鬆一下了。

    於是父母開始把重心又轉移到事業上去了。

    所以留守兒童以這個階段的為主。

    父母的缺位,導致親子關係緊張。孩子把精力都用來對抗父母了。

    不要孩子出了問題就怪孩子,要先從自己身上,從家庭找原因。

    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非常有道理。

    在孩子最初的成長階段,父母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所以要抓緊這做父母的有效期。

    越用心的父母養育的孩子,叛逆的問題會越少,而孩子的叛逆期,就是父母最好的成長期。

  • 3 # 小芳先生

    你好,我是小芳,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帶孩子呢是個辛苦的事情,您說的這個問題可能很多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這需要慢慢的教導孩子,孩子太小不懂得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他認為那樣可能是最快最有效的能讓他得到想要的一種很有用的方法!所以家長們要用心讓還提慢慢懂得!

  • 4 # 老龔紀實

    男孩子天生調皮好動。如果不是大的毛病,也不要太束縛他了。 但是像您說的動不動就摔東西罵人,這樣的壞習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說不定將來會影響他的一生。 我對孩子的方法就是遇事冷處理。不急不躁。可以照我的方法試一下。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祝你好運!

  • 5 # 立陽的世界

    三歲半的孩子,我的感受是,他的性格一方面是天性,一方面是家庭氛圍影響的。我們在看到孩子性格有問題時,是不是去審思自己平時是怎麼和孩子相處的,夫妻間又是怎麼營造家庭氣氛的。

  • 6 # 嬰幼兒奶粉第一線

    孩子發脾氣及扔東西罵人,都是一種情緒的發洩,也是寶寶引起大人注意爭取關愛的一種方式。3歲多寶寶也具有模仿大人的能力,大人應該有耐心的多關注寶寶,給予更多關愛,耐心說服教育,平時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防孩子模仿。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在寶寶再次犯錯誤的情況下用適當的方法教育,比如罰站。

  • 7 # icantloseyou

    1/6 分步閱讀

    首先,對於孩子愛發脾氣這件事情,家長要能夠比較客觀的去看待。不管多大的小朋友,對於自己情緒的控制,都是很有限的,很多時候他們透過摔東西表達的只是自己生氣憤怒的一種情感,家長要能夠針對不同的事情去更好的理解幫助孩子,才能夠讓他們慢慢變得理性。

    2/6

    當小孩子生氣摔東西的時候,家長最好不要急於去責罵孩子,而是最好給他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排解自己心理的不舒服。如果他摔的是他自己的玩具,那麼家長更不要去理會,而是讓他自己去冷靜一下,這對3歲的小孩子來說,也是學習的一種方式。

    3/6

    當孩子的情緒冷靜下來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給孩子一個擁抱,這在情感上也是一種慰藉,然後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心平氣和的跟孩子進行一下溝通,找到孩子發脾氣的那個點,然後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幫他分析,這樣的話就能夠在他比較好的發現自己不對的地方。

    4/6

    在孩子能夠進行很好溝通的情況下,要引導孩子站在所摔東西的立場上去看事情,比如告訴他哪些東西也會痛,也會難過等等,這樣也能夠加深孩子對於外界事物的一種理解,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學著更好的換位思考。

    5/6

    當孩子能夠接受引導後,作為家長也要想辦法多去了解孩子,同時能夠給予他們更高質量的陪伴。對於3歲的小孩子而言,雖然沒有足夠辨別是非的能力,但是他們卻有很強的學習力,所以在生活中養成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6/6

    每個小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作為家長,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一味的責罵不但解決不了問題,更是會無意中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這樣時候,一定要冷靜下來去理解包容孩子,這樣也會更利於小孩子的健康成長。

  • 8 # 德意家居楊sir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這個問題你可以去從自身找一下原因,因為有可能是我們本身發脾氣,就喜歡摔東西,造成孩子潛移默化養成了這個習慣。第二一個就是孩子的這個習慣並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可能是最近一段時間顯現的格外明顯,家長才有所察覺,家長應該考慮一下是不是平常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夠,平常回家也只是玩手機,讓孩子自己去玩,養成了一些孤僻的性格跟脾氣。第三一個就是孩子周圍的小夥伴或者朋友是否是有這樣的孩子,造成了孩子有樣學樣,養成了這個習慣。第四一個就是三歲半的孩子,應該是上幼兒園了,是不是因為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或者孩子的牴觸情緒造成。他現在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從各個方面角度去分析一下,然後逐漸的給他改掉這個脾氣。怎麼給給孩子改這種脾氣呢,我有以下的幾種方法家長可以去參考一下,比如我家一孩子一發脾氣呢,我會帶他到他的房間,讓他盡情的發脾氣,盡情的去哭,最後他自己冷靜下來的時候,我會幫他去分析這個事情的對錯,以及下次如何去避免,這樣的話孩子就會知道,無論他發脾氣哭鬧,大人都是不會妥協的,他以後就再也不會去用這種方式去表達他的情緒,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參考。

  • 9 # 清心可66

    是一種正常現象。因為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易衝動,自制力差,對挫折的容忍程度是有限的。孩子要到外面玩,家長不允許,為什麼不允許,他不明白,有可能就要透過發脾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歲以上的孩子,對挫折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初步明白了一些事理,如果還頻頻哭鬧、經常發脾氣,其原因大多在家長身上。說明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存在問題,使孩子養成了好發脾氣的習慣。 脾氣發作不僅嚴重損傷孩子的情緒和生理狀態,而且也使家長狼狽不堪,感到很棘手。所以您要想方設法制止孩子哭鬧、發脾氣。

  • 10 # 時尚育兒師

    三歲半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階段,由於生活體驗有限,生活技能更是在逐步學習過程中,發脾氣是孩子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首先認可孩子孩子的情緒,比如寶貝是生氣了嗎,還是難過?然後再辦法孩子識別情緒,比如是憤怒還是難過亦或失落。再告訴孩子下一次我們可以如何用語言來表達解決問題。

  • 11 # 亂亂的朵尚世界

    很多時候孩子會這樣一是因為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二是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昨天朋友開車來接我們一起去農莊玩,朋友兒子兩歲十個月。

    小哥哥手上有輛攪拌車,磨堅強看到後,非常想玩哥哥的攪拌車,也無數次詢問哥哥:

    哥哥,可以讓我玩一下嗎?給我玩一下,得咩?(柳普,哈哈哈哈!)

    但是哥哥就是不讓,我跟磨堅強說:

    這個是哥哥非常喜歡的玩具,他現在還想玩,你等哥哥玩完了再玩可以嗎?

    磨堅強不依不饒,甚至還抓著我的手,想讓我幫他把哥哥的車子拿過來。

    車子是哥哥的,不是媽媽的,媽媽也不能拿,你還是得問哥哥同意給你玩嗎?如果不同意,你只能玩別的了!

    朋友看到自己的兒子不願意讓磨堅強玩,就跟自己兒子說:

    你不要那麼小氣呀,要學會跟別的小朋友分享啊!……

    我阻止了朋友:不需要這樣!不需要強迫他!

    (事實上,我還有話沒說出來,但是又怕朋友跟我的教育理念不一樣,所以就沒說,我不介意磨堅強被拒絕,因為以後他會碰到很多事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如他所願的。他必須要接受這樣的負面情緒,並學會自己疏導。

    當時因為是在車上,沒有別的東西吸引磨堅強的注意力,他一顆心就撲在攪拌車上,無奈之下,我只能使出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抱著磨堅強側坐,讓他面朝窗外,不讓再看到他心心念唸的攪拌車。也所幸磨堅強很快被窗外的景色和過往的車子吸引了過去,此事才算結束。

    生活是殘酷的,有些時候事情並不是按照我們的意願發展的,我們必須讓我們的娃仔知道地球並不是圍著他們轉的,讓他們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負面情緒。

    就是因為有很多的家長不明白這一點,只知道一味的滿足娃仔的需求,才導致了那麼多的娃仔心裡承受能力差,一旦事情不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他們就容易產生報復或者輕生的念頭。

    也才有了現如今如此多的熊孩子。

    無數的新聞在呼籲,卻從沒有人從細節上指出我們的家長應該如何從小事上讓娃仔學會接受拒絕!接受失敗!

    我們的娃仔不能接受拒絕,並不是因為我們說了你真棒!而是你沒有讓他體會過什麼是拒絕!

    那個刮花29輛私家車的孩子,僅僅是因為父母不讓玩遊戲,而惱羞成怒。

    那個用滾燙湯鍋對年輕女孩劈頭蓋臉潑過去的六歲孩子,僅僅是因為女孩不讓他玩她的手機。

    那個胖揍他父親的23歲小夥,僅僅是因為他窮困的父親不幫他買手機。

    為什麼熊孩子會產生這樣的報復心理?難道不是因為他們從小就太容易得到滿足了嗎?一旦得不到滿足,他內心的那種不滿足感,無從發洩才導致他走向極端。

    狂熱的慾望,會誘出危險的行動,幹出荒謬的事情來。

    ——馬克.吐溫

    很多父輩們甚至一部分父母,為了不讓娃仔哭泣,一次次的滿足了娃仔的慾望,卻不知他們這樣做是在害他。他們僅僅是覺得,只要他不哭,不要來煩我,任何要求我都可以滿足。

    所以我無數次看到娃仔在父母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後,罵人、吐口水、打人、賴地打滾、潑皮耍賴,好一副母慈子孝的畫面。

    這個事怪娃仔嗎?不,怪大人,是你們把自己的娃仔培養成了這樣一副潑婦的樣子。

    他們不知道人的慾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慾望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你永遠填滿不了。

    但是在你一次次的妥協下,你的娃仔就慢慢的走向了成為一個讓人唾棄的熊孩子之路。

    他今天要臺遙控汽車,你滿足他;下次他要個變形金剛,你滿足他;再下次他要臺iphone,你還是滿足他;再下下次,他要的可能是你的命!

    那個用刀砍死自己母親的娃仔,僅僅是因為他母親沒有給他400元。

    那個在飛機場捅自己母親9刀的留學生,僅僅是因為他媽告訴他,以後再也不會給錢給他。

    那個毒死自己雙親的32歲男人,僅僅是因為騙取高額保險金。

    磨堅強知道手機可以拍照後,每天都要我拿手機幫他拍影片,拍完他要自己看,影片裡都是一副FIE FIE的表情。

    一般我給他看了10-15分鐘左右,我都會把手機收起來,第一次他哭鬧很厲害,我跟他說:

    媽媽可以給你再看一次,但是看一次以後,就必須關掉了,你同意嗎?

    他點頭說:同意。

    並且擊掌約定。

    於是我再次把手機開啟,讓他自己選一個影片看,看完之後,我立即關掉手機。

    而這一次無論他如何鬧,我都不會同意。第一次他鬧的時候,哭了半個小時,我也不理,該幹什麼幹什麼,他就跟在我屁股後面鬧,無論他說什麼,我都反覆問他一個問題:

    你是不是已經答應媽媽只看一次?

    狡猾的磨堅強不會正面回答我的問題,一直狡辯:

    媽媽,再看一次,好嗎?再看一次。

    現在的娃仔真的很聰明,他會一步一步試探你的底線在那裡,然後他會更進一步的要求,典型的退一步得寸進尺。如果父母沒有堅持原則,那就是被自己的娃仔牽著鼻子走了。

    但是磨堅強忘記了他媽是個狠心的人,所以無論他如何詭辯,他媽一直堅持原則,直到他奶奶把他哄走。(家婆這一點很好,對於教育上的問題,她都很支援我,並如我一樣堅持原則。)

    事後,等他平靜之後,我也會再次把他抱入懷中,再次跟他談原則問題:

    不是媽媽不給你看,而是你答應了媽媽再看一次,對嗎?那媽媽也給你再看了一次,對不對?而且你還和媽媽擊掌約定好了,既然你跟媽媽約定了,那你就一定要做到是不是?我們答應別人的事,我們就要做到,你說對嗎?我們要做一個遵守信用的人啊!下次你跟媽媽約定好了,你會遵守信用嗎?

    剛開始磨堅強是聽不進去的。但是每次事後,我都會再跟他重申一次,直到他開始同意並接受我的話。

    第二次,他哭了20分鐘;第三次,他哭了10分鐘;現在,他已經可以收放自如了,因為他知道即使他哭,他老孃也是不會答應他的要求的,雖然他還是會不甘心的啊啊幾聲,但是看到我一臉堅決後,他也放棄開始尋找別的東西玩了。

    至此,磨堅強開始擺脫了內心慾望小魔鬼的控制,他現在能正確的處理他被拒絕後的情緒,並學會慢慢適應。

    所以我們作為娃仔的父母,我們不僅要教娃仔學習技能,還要教他們如何疏導和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 12 # 創客瘋子哥

    大家好,我是來自美麗海南島的瘋子哥。很多家長說三歲半男孩一發脾氣就扔東西 罵人怎麼辦。其實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這個我感觸很深。現在的孩子有這些不好的習慣說白了都是我們做父母的給慣出來的。也有很多是因為父母工作忙都沒有時間帶孩子,都是爺爺奶奶老一輩帶,老人帶孩子更不會說如何去教育或者引導孩子。也更不懂得孩子犯錯了如何去糾正孩子一些不好的習慣。老人嘛!都是很慣自己孫子。當我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就會教育孩子如何去分辨哪樣做是對和錯。這樣做會帶來什麼後果。我也會跟家裡長輩說當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她們不要過來干預。孩子做錯了就是錯了,沒有小孩小不懂這樣的說法。該嚴肅對待就要嚴肅,不能放縱。這是我當一名父親真實的觀點,謝謝大家。

  • 13 # 夢思緣

    三歲半男孩一發脾氣就喜歡扔東西、罵人,怎麼辦?

    發脾氣時扔東西罵人在生活中太常見,別說是三歲半男孩,就算是成人也經常見到這麼做!

    什麼原因導致孩子一發脾氣就扔東西、罵人?

    1、模仿他人

    孩子的家裡或身邊一定有一個亂髮脾氣扔東西、罵人的人,孩子很會模仿,很快就學會了這麼處理情緒!

    但是三歲半的孩子並不知道這麼做好還是不好,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感覺行事!

    2、不懂情緒控制

    三歲半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表達情緒,更談不上如何去情緒控制!當孩子感覺糟糕的時候,他們就會被情緒控制,展現他們的破壞力,渾然不知會帶來什麼後果!

    3、父母的溺愛

    孩子想要什麼東西而不得時,父母開始不肯給,但是孩子透過發脾氣扔東西、罵人來和父母對抗,並且父母最後因為溺愛孩子而妥協,讓孩子透過這個方式獲得他想要的!

    這就是再告訴孩子,他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控制父母,來獲得他想要的東西!

    孩子一發脾氣就喜歡扔東西、罵人,應該怎麼辦?

    孩子在發洩情緒的時候儘量不要去說教或乾澀,因為這樣可能會適得其反!等孩子平靜過後,父母就可以介入,問清緣由!

    第一、接納孩子的情緒

    告訴孩子,他亂髮脾氣扔東西罵人,肯定有孩子自己的理由,能真實的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所以父母能夠理解,並也能接納和認可他的情緒!

    第二、情緒表達的方式錯了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雖然認可孩子的這些情緒,但是透過扔東西罵人來表達情緒,肯定不對!

    第三、為自己的錯誤行為道歉

    既然孩子表達情緒的行為方式錯了,那麼孩子應該給父母道歉!道歉以後呢,這件事就算過去了,道歉不是目的,主要是讓孩子認識到問題所在!

    第四、父母以身作則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有時可能也會亂髮脾氣,但在事後,父母應向孩子真誠道歉!

    第五、學會傾訴和溝通

    告訴孩子遇到啥事都可以跟爸媽講,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或想要什麼東西,可以直接講,父母耐心傾聽即可!

    父母也可以適當的開導孩子,一般小孩子的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孩子很快又可以恢復活力!

    第六、運動使人快樂

    父母可以陪伴著孩子一起做運動,運動可以產生使人快樂的因子,不快情緒很快就會煙消雲散!

    第七、賦予孩子監督權

    父母和孩子商量好,由孩子來監督家裡人,如果誰亂髮脾氣扔東西罵人,那麼就要向家裡其他人道歉!

    一旦孩子有了監督權,孩子不僅可以監督父母家人,也可以更好的約束自己!

    結語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印件,影印件出了問題,那麼一定源於原件—父母!

    父母在要求孩子的時候,首先要求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父母都沒法做到的事情,憑什麼要求三歲半的孩子!

    學會情緒控制是一件漫長的事情,父母孩子彼此監督,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 14 # 熊媽VS熊寶

    能咋辦,家長教育唄,不過你首先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是不是家長有這種問題,孩子一般都是透過看和學才會這樣的,家長得知道原因好下手轉變呀,你說呢

  • 15 # 迷失的羔羊67

    軟硬兼施

    小朋友發脾氣無非就是想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力,或者自己想要的沒有得到,

    前期他發脾氣摔東西大家都別理他,讓他覺得這樣做壓根不起作用,然後好言好語溝通引導,告訴他不高興了要跟爸爸媽媽好好說,為什麼不高興,想要做什麼,不要隨便就發小脾氣,這種行為不好,尤其是摔東西,東西摔壞了就再也沒有了,而且你這樣做爸爸媽媽會很生氣

    不行的話就來硬的,動動手,告訴他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這種方式效果好,立竿見影,就是有點傷感情,總之不好的習慣剛出現就要制止,一旦縱容,後期會越來越過分

  • 16 # 趙a嬌

    好像有不少寶寶這樣的情況,我家寶寶剛好三歲半,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好久,一直在研究怎麼解決,罵過,打過,道理講過,都不起作用,你越跟他說他越跟你反著幹,最後發現解決的辦法:第一:知道他發脾氣,乾脆就不理他,看都不看他,第二:看著他發脾氣摔東西,不做聲,不發表。以上兩點都是在可控寶寶的安全範圍內,他發完脾氣,問他還發嗎?沒發夠你再發,發夠了就過來抱抱,如何再跟他講道理

  • 17 # 使用者2135170820569

    跟他說他不改這麼做,嚴肅的告訴他理由,並告訴他做錯事要得到懲罰,給他懲罰就是一個人呆在一個房間,直到他意識到自己做的不對。不要有半點猶豫。

  • 18 # 雪姐嘯妹

    別人的孩子不去討論。我家小寶,一週半之前都是在他姥姥家帶大的。回來各種不適應,發脾氣打人,咬人。回來也不怕人。我一開始也控制脾氣,畢竟孩子沒跟你一起生活,不要嚇到他。結果我看了,孩子不打不聽話,幾天就給打過來了。孩子打肯定不對,但是他這個年紀講什麼他也似懂非懂的。慢慢引導來吧!現在好多了,也懂不少事了!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我們做父母的要善於引導,適當的體罰!畢竟都是自己生的!心疼愛,不代表溺愛,放縱…

  • 19 # 不甜甜甜圈

    對孩子的教育和大人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關係。大人平時在家罵人,說話不注意,生氣摔東西,孩子可能無意識的,跟著大人學。我家是個女孩,馬上4週歲啦,以前記得有一次摔生氣摔了一個玩具,我就給她說,如果你在摔玩具,我就不給你買啦,給她講一下道理,現在不摔東西啦。我婆婆說,孩子摔東西是大人慣的,一次不聽,二次不停,三次就狠狠的揍一頓,下次肯定不敢啦。俗話說,三歲看老,也 是有道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