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墨聞
-
2 # 撒滿大地的向日葵
我來回答一下!
諡號和廟號帝王駕崩後,繼任者往往會按照他們生前的功績、德行等情況,將其中功績尤著、德行極佳的皇帝“請入”宗廟中進行祭祀,並會為他們取一個表示褒獎的稱號,此即廟號。廟號跟諡號雖然不同,但所用字的含義卻一樣(廟號與諡號所用字中,有很多是重合的),比如“英”、“明”、“文”、“武”等。諡號誕生於西周早期。
自西漢到隋唐的皇帝多稱諡號,自唐朝到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文人和大臣可以用諡號,但是不能用廟號。
一般廟號常用”祖”字和“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繼任的皇帝一般稱為“宗”。一般說,太宗、聖祖發揚光大。 世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譽,但也指世系傳承發生偏移。 仁宗、聖宗、孝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哲宗、興宗、成宗是守成之君。憲宗、宣宗功業不足、有功有過。寧宗過於懦弱。德宗遭遇動亂被迫逃亡。高宗由盛轉衰。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
何為英宗?在《諡法》中,“英”代表著出類拔萃、聰明智慧,屬於美諡,往往被贈予年少有為的帝王(“出類拔萃曰英;道德應物曰英;德華茂著曰英;明識大略曰英”)史上年輕有為的帝王不在少數,然而能獲得“英”這個廟號的僅有三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三位“英宗”的命運無一例外都以坎坷著稱,第二位甚至還死於非命。
宋英宗宋英宗趙曙,是北宋第五任皇帝,仁宗的堂侄,濮王趙允讓的第十三子。由於仁宗所生諸子都早夭,所以趙曙在三歲時便被接入宮中作為“備胎”儲君來撫養,但一直沒有皇子的名分。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仁宗自知不可能再得子,才正式冊立趙曙為皇子,後者此時已是而立之年的中年人。次年,仁宗駕崩、趙曙即位,是為英宗。由於身份長期得不到認可,英宗長期遭受壓抑、恐懼情緒的困擾,早早地便患上了精神病(“心疾”),等到即位後,病情變得更加嚴重。還在為仁宗守孝期間,英宗便在內殿狂號奔走、舉止失常,嚇壞了在場的宰相韓琦等人。宋英宗
英宗病情稍好後,因為身邊太監的挑唆,又對養母曹太后產生了猜忌,以致於兩宮關係一度很緊張(“帝疾甚,舉措或改常度,遇宦官尤少恩。左右多不悅者,乃共為讒間,兩宮遂成隙。”見《宋史·韓琦傳》)。幸好有重臣韓琦、歐陽修在其中調和,情況才有所改善。英宗在位4年時間,身體狀況一直比較糟,結果在36歲時便駕崩。
元英宗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是仁宗的嫡子,蒙古汗國第九任大汗,元朝第五任皇帝,延祐七年(1320年)三月即位,時年才17歲。英宗即位之初,朝政被太皇太后弘吉剌·答己和權相鐵木迭兒掌控,其施政處處受到掣肘,很難有大作為。兩年後,答己和鐵木迭兒相繼離世,英宗才開始乾綱獨斷。
英宗親政後,重用右丞相拜住實施改革,同時加大對鐵木迭兒黨羽的清除力度,雖然對挽救帝國命運大有裨益,但同時卻觸及到了蒙古保守貴族的利益,尤其是引起鐵木迭兒的黨羽鐵失等人的恐懼。鐵失等人害怕被殺,便圖謀發動政變推翻英宗。
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英宗與拜住自上都南返大都,途徑南坡店駐蹕並舉行宴會,結果在宴會後被鐵失等人弒殺,此即史上著名的“南坡事變”。南坡事變將元朝中後期最有希望的改革扼殺於初級階段,帝國從此再無振興的可能。
朱祁鎮明英宗朱祁鎮,明朝第六任皇帝,宣宗的嫡長子,宣德十年(1435年)即位,時年才8歲。英宗即位之初,帝國由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賢臣“三楊”主政。等到張氏駕崩、三楊相繼離世,大宦官王振隨之而起,逐漸把控了帝國大權。王振掌權後,慫恿英宗親政瓦剌,結果在土木堡一戰中(1449年)被全殲,英宗淪為對方的俘虜。
英宗被俘後,異母弟朱祁鈺被擁立為帝,是為景帝。瓦剌見英宗已無利用價值,便在一年後將其遣返回國。可皇權之下無親情,對於重返故國的英宗,景帝將其視為“眼中釘”,總想找個藉口藉口將他殺死。所以在被幽禁南宮的七年時間裡,英宗日日驚恐不安,唯恐遭遇毒手。
景泰八年(1457年),景帝病重,大將石亨、政客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迎立英宗復辟,後者至此才死亡威脅。英宗復辟後,重用石、徐、曹三人,並大肆誅殺忠臣于謙等人,一度使得朝政混亂不堪。好在英宗晚年迷途知返,在貶斥三人的基礎上重用名臣李賢,才使得局勢改善。
天順八年(1464年),英宗駕崩,終年37歲。在臨終前,英宗下詔廢除明初以來施行的嬪妃“殉葬”制度,大為後世所稱頌(“前後在位二十四年,無甚稗政。至於上恭讓後諡,釋建庶人之系,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
-
3 # 經典守望者
根據宋代蘇洵的《諡法》記載“ 出類抜萃曰英,新改舊法曰英,德正應和曰英,又曰道德應物曰英。”從這個字來看很多指的是個人的品質才能,而不是治國理政的能力。從明英宗的行為看來,在他為政初期也算是勵精圖治,令南方諸省籌措糧餉,派遣南兵穩定因宣德皇帝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引發地緣地震後動盪不安的雲南承宣布政使司。從這一點上講也可以算得上是新改舊法。
而且在他臨終的時候留下遺詔,廢除自明太祖開始的宮妃殉葬制度,這一點也算得上是德正應和,廢除了這項殘忍的人殉制度。此外他還釋放了從永樂朝就開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幼子朱文圭,靖難後被幽禁宮中逾五十年),恢復宣德朝胡皇后的稱號,種種行為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
從清朝張廷玉的《明史》當中的評贊也可以看出英宗的一生是值得肯定的。“英宗承仁、宣之業,海內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楊、胡濙、張輔,皆累朝勳舊,受遺輔政,綱紀未弛。獨以王振擅權開釁,遂至乘輿播遷。乃復辟而後,猶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後在位二十四年,無甚稗政。至於上恭讓後諡,釋建庶人之系,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
-
4 # 梓元小維
“英”是一個褒義的諡號,按理說,死後上“英”字的諡號的過世君王應該符合“出類拔萃;道德應物;德華茂著;明識大略”,但是縱觀明英宗的一生,卻與這樣的評價有較大差異。
一,出師徵麓川,勞民傷財,致使國庫空虛,北面出現防禦漏洞。
明徵麓川之役,是明英宗朱祁鎮時期征伐雲南麓川宣慰司思任發、思機發父子叛亂的四次戰爭。四次征討分別發生於1439年(正統四年)、1441年(正統六年)、1442年(正統七年)、1448年(正統十三年)。經過連年征戰,仍未徹底平息叛亂,最終以盟約形式結束戰爭,但是,戰爭期間,明朝朝廷連續發動數十萬人的進攻,致使大軍疲憊、國庫虧空,造成了對北面蒙古瓦剌的防禦空虛。而李賢撰《古穣雜錄》中記載“謂麓川初叛,沭晟尚在,彼時只遣人宣佈朝廷恩威,赦其罪撫安之,未必不從,遂輕動舉兵。又不委(沐)晟,而另遣將,以致王師失利。適王振操柄逞忿,(王)驥阿其意。”也就是說明英宗在麓川之役中判斷失誤,沒有及時任用沐晟平叛,而造成戰爭膠著,人力,財力的巨大損耗。
二,識人不清,重用王振,而導致自己被俘,國家受辱。
張太皇太后過世後,明英宗放任王振殘害文武官員,聽信其一面之詞,在沒有認清形勢的情況下御駕親征,期間又任由其胡亂指揮,導致自己被俘,張輔,埜勳等武將勳貴死於非命。在親征前,鄺埜和于謙都曾勸阻,可其一意孤行,終釀苦果,河套地區因此丟失,為後世留下來禍患。
更誇張的是,明英宗復位之後,不僅不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教訓,還下旨給王振弄了個紀念碑,內容闡述了土木堡一戰王振“腹心扈從”,但是“將臣失律”,於是王振壯烈自刎殉國。碑上還刻有王振畫像,身穿蟒袍,據說此碑現在仍儲存在北京智化寺裡。
二,復位之初,為了正名,罔顧對錯,擅殺功臣。
土木之變後,明英宗兵敗被俘,于謙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以文臣的身份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成功抵禦了瓦剌大軍。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要挾逼和,于謙以“社稷為重,君為輕”逼的也先釋放明英宗。可謂民族英雄,救國於危難之間,但是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朱祁鎮復位當日,他傳旨逮捕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文。都御史蕭惟禎建議以謀逆罪處死二人。他明知道當年抵禦瓦剌,于謙功在社稷,卻因為徐有貞的一句“不殺了于謙,您復位無名”而最終在二十二日以謀逆罪處死於謙、王文,籍沒其家。隨之,于謙所推薦的文武官員都被波及,這是由於明英宗無能,無德造成的第二次明官員無謂損失。《明史》曾贊曰:“于謙為巡撫時,聲績表著,卓然負經世之才。及時遘艱虞,繕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謙亦憂國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偉矣。”
-
5 # sunjin6278
在《諡法》中,“英”代表著出類拔萃、聰明智慧,屬於美諡,往往被贈予年少有為的帝王(“出類拔萃曰英;道德應物曰英;德華茂著曰英;明識大略曰英”)。明朝時期的皇帝朱祁鎮死後被諡廟號英宗,他在皇帝任上所經的幾件大事,真的很難與“英”字相稱。
在朱祁鎮繼位不久,雲南麓川的思任發父子發動叛亂,其時威鎮雲南的沐晟還在朝,如果派他去雲南按撫,思任發父子當會被說動招安的。但朱祁鎮卻並沒派沐晟前往按撫,自己也不帶沐晟,親率大軍四次遠征雲南,最終也沒能平定思任發父子叛亂,只是講和作罷。四次遠征共動用大軍數十萬,勞民傷財,掏空國庫,又因抽兵,致使北方防禦瓦剌邊防出現漏洞。在土木堡之戰中,朱祁鎮輕信太監王振,輕率親帶大軍五十萬出征,因無戰場指揮經驗,在土木堡被瓦剌重兵包圍,導致明軍潰敗,朱祁鎮被俘,辱己敗國,如果不是救時宰相於謙力主保衛北京,恐怕大明早已亡國了。朱祁鎮後來被瓦剌送歸後,趁景泰帝病重之際,與貼心之臣發動了“奪門之變”,廢掉景泰帝,自己復辟成功。他復辟上位後,不是想著怎樣按撫朝臣驚民,首先想到的是報復救大明於危難的忠臣于謙。國不可一日無主,朱祁鎮被俘後,北京城很多大臣主張放棄北京南逃,以于謙為首的主戰派,力主保衛北京,擁景泰帝朱祁鈺為帝,以杜絕瓦剌拿朱祁鎮作要脅,帶領兵民奮力抵禦瓦剌兵的圍攻,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可以說于謙有再造大明之功,但朱祁鎮惱恨于謙擁立景泰帝,讓自己差點被廢,他一復辟上位,不顧京都人民的反對,馬上斬殺了大功臣于謙。
從發生的這幾件大事可以看出,朱祁鎮做得一點兒也不怎麼樣,根本看不出他哪裡有出類拔萃,哪裡有聰明智慧,哪裡年少有為。也許是朱祁鎮後期有了反省?對華人施了不少仁政,受到了臣下和人民的愛戴?經查明史,朱祁鎮在位真的乏善可陳,他真的很不配“英”字廟號。
-
6 # roshan123456
戰爭只靠兵法?戰爭取勝因素很多,士氣很重要,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人和,人和。只一味想單一的兵法就會取勝那叫紙上談兵。
-
7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歷史上繞不過去的一個皇帝,因為他是明朝唯一一位兩次登基稱帝的皇帝。他傳奇的一生,被描寫成了很多文學作品。在他死後,明朝臣子們根據他一生的經歷,給他的廟號為明英宗。
所謂英宗,意思很明顯,絕對是褒義詞,那就是在誇讚朱祁鎮這一生是功大於過的。在封建王朝之中,能夠有這樣的褒獎,其實算是不錯了。因為大多數皇帝都是過錯大於功勞。
01少年天子無實權,張太后和三楊是執政主力。明英宗朱祁鎮登基的時候,才不過9歲,是名副其實的少年天子。他甚至不知道什麼叫做皇帝,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朝政只能由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張太后主持。
不過張太后一直以來都拒絕後宮干政這件事,她認為後宮干政的先例一旦開啟,將會是大明王朝的厄運。
英宗承仁、宣之業,海內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楊、胡濙、張輔,皆累朝勳舊,受遺輔政,綱紀未弛。獨以王振擅權開釁,遂至乘輿播遷。乃復辟而後,猶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後在位二十四年,無甚稗政。至於上恭讓後諡,釋建庶人之系,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 ---《明史》
很顯然張太后是飽讀詩書的人,他明白漢朝外戚干政的後果是什麼。可是皇帝太小了,太后如果不主政的話,壓根就沒有人主持大局。
所以在群臣的建議下,張太后還是主持了政局,不過她主政的時候,沒有讓他們張家任何人入朝為官,避免了外戚亂政的局面。
此外張太后啟用中楊士奇、楊榮和楊溥這三位作為輔政大臣,總領全國政務。這三個人不僅忠心耿耿,而且飽讀詩書,是難得的人才。
所以有這三個人配合張太后處理政務,大明王朝在短時間內顯示出了太平盛世的局面。明英宗的少年生活也就是這麼度過了。
一直到朱祁鎮20歲左右的時候,三楊和太后相繼去世,明英宗才真正親政掌握了政權。然而這也標誌著大明王朝的衰敗期來臨了。所以說,在朱祁鎮20歲以前,朝廷的所有詔令,無論英明與否,跟朱祁鎮都沒什麼關係。
有功勞不是朱祁鎮的,有罪過也不能怪罪朱祁鎮,這才是比較公正的評價。可是20歲以後的朱祁鎮,真正掌權了,這個時候大明王朝的走向就跟他息息相關了。
02朱祁鎮引發土木堡之變,自己被瓦剌抓去關了一年多時間。沒有外戚干政的煩惱,不代表大明王朝就沒有煩惱。與外戚集團幾乎同時存在的,那就是宦官集團。宦官集團在漢朝四百多年的歷史當中,幾乎是片刻不離。尤其是到了東漢時期,外戚和宦官之間的鬥爭,簡直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明朝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宦官問題,明英宗時期最臭名昭著的宦官,鐵定就是王振了。當時王振非常受寵,幾乎是朱祁鎮時期總攬朝政大權的宦官。
辛酉,次土木,被圍。壬戌,師潰,死者數十萬。英國公張輔,奉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並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尚書王佐、鄺野,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棨等,皆死,帝北狩。---《明史》
瓦剌大軍要求明朝交錢,否則就揮師南下打進京城。這件事王振覺得很惱火,所以就鼓動朱祁鎮御駕親征。
他告訴朱祁鎮,瓦剌大軍沒什麼可怕的,何況朱祁鎮是有過御駕親征的經驗的。在王振的一番支援下,朱祁鎮果然御駕親征。
結果明軍死傷殆盡,朱祁鎮本人也被瓦剌大軍給俘虜了。這下子大明王朝陷入了絕境,大明的皇帝居然被人俘虜了,這難道是要亡國了嗎?
甲子,京師聞敗,群臣聚器於朝,侍講徐珵請南遷,兵部侍郎于謙不可。乙丑,皇太后命郕王監國。戊辰,帝至大同。己巳,皇太后命立皇子見深為皇太子。辛未,帝至威寧海子。甲戌,至黑河。九月癸未,郕王即位,遙尊帝為太上皇帝。 ---《明史》
好在這個時候于謙和孫太后商量了一番,決定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帝,暫時幫助大明朝渡過難關。
原本打算利用朱祁鎮好好敲一筆竹槓的瓦剌,發現朱祁鎮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與其就這麼殺了,倒不如把朱祁鎮送回去,讓他們倆皇帝內鬥去。
這方法太絕了,一年以後,朱祁鎮不僅沒有受到多少傷害,反而還養胖了被送了回去。這麼一來朱祁鈺的地位就很尷尬了。不過朱祁鈺此刻已經迷戀上做皇帝的感覺,他就把自己的哥哥朱祁鎮給囚禁了起來,這一囚禁,那就是七年時間。
03朱祁鎮重新奪權,開始了一波大清洗。朱祁鎮被關押的七年裡,受盡了各種折磨,朱祁鈺是把不得朱祁鎮快點死去,可又不好直接下手,說實話,這段時間朱祁鎮的確是吃了不少苦,比在瓦剌那邊吃得苦還要多。
七年以後,朱祁鈺病重,朱祁鎮藉助心腹的力量,發動了奪門之變。老皇帝再次登基為帝,朱祁鈺的皇帝位子直接被廢除,可見朱祁鎮還是有點手段的。
這個時候當年但凡支援朱祁鈺的大臣們,都受到了株連。就連大明王朝的支柱,當年抵擋住瓦剌大軍進攻的于謙,也被朱祁鎮殺害。
丁亥,殺于謙、王文,籍其家。陳循、江淵、俞士悅謫戍,蕭鎡、商輅除名。己丑,復論奪門功,封孫鏜懷寧伯,董興海寧伯,欽天監正湯序禮部右侍郎,官舍旂軍晉級者凡三千餘人。---《明史》
從這一點上來說,朱祁鎮壓根就算不上什麼明君,甚至可以說是昏君。不過誰又能從朱祁鎮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呢?他被關押了七年時間,而那些忠心大明的功臣們,卻絲毫不為他著想,這讓朱祁鎮徹底寒心了。
所以朱祁鎮的這次清洗活動,是順理成章的。不過他的那些心腹們,基本都是奸臣,所以把大明往火坑裡推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總結:明英宗廢除人殉制度,當的起一個英字。先秦時期,不少諸侯國都延續著奴隸制社會的一個愚蠢的習俗,那就是人殉制度。也就是說用活人來給死人殉葬。這是多麼殘忍的一個制度。
秦王朝廢除了這樣的制度,後來雖然也有部分出現,卻已經是比較少見的了。畢竟社會已經進入到了文明時期,這種殘忍的制度理應廢除。
可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後,不光恢復了分封諸侯王的制度,而且還恢復了人殉制度。這簡直就是在開歷史倒車,朱元璋讀書少,他有這樣的想法也是不奇怪的。他又那麼會殺人,手底下的大臣們都不敢勸諫。
所以人殉制度在明王朝初期又重新恢復了,這等於是歷史在往回走,完全是滅絕人性的制度。到了明英宗朱祁鎮時期,人殉制度被他徹底廢除。
所有後世給他一個英宗的廟號,確實不是瞎給的。人殉制度不僅僅是殺害了若干無辜的人,更是一種野蠻社會的表現。明英宗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這一點,足以說明他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
參考資料:《明史》
-
8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因為他是皇帝。
明英宗朱祁鎮的“英宗”是廟號,他的諡號是“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簡稱睿皇帝。算起來,廟號跟諡號是兩種東西。
廟號起源於商朝,按照當時的規矩,君主逝去後要立廟祭祀,隨著代代相傳,廟越來越多,祭祀耗費越來越多,現任君主也煩了,就搞出個遷廟的規定,把離現任君主五代以外的先君廟毀去,神位遷入太廟統一祭祀,這就是“祧”。但同時,又開發出了特例,那些功高德勳之主的廟不適用此規定,這就是“不祧”,為顯示尊崇,還給他們的廟起名號,也就是廟號。
諡號起源於周朝,是用來蓋棺定論的,用幾個字來高度概括逝者的一生,有褒義之美諡、貶義之惡諡和惋惜之平諡。
秦始皇很霸氣地把這些都廢除了,然而秦朝二世而亡,隨後的漢朝啟用了諡號和廟號,此後沿用至清朝滅亡。
就寓意而言,廟號全是褒義,不會有不好的廟號,只有好、很好和非常好的分別,所以開始一般君主是沒有廟號的。諡號是真的有不好,有一定的監督作用。但隨著皇權不斷加強,從隋唐時期起,只要皇帝不是被逼下位,就一定有廟號,諡號也全是美諡,並且越來越長。
比如漢景帝劉啟,漢文帝的兒子,漢武帝的老爹,文景之治的繼承者,公認的明君,諡號孝景皇帝,沒有廟號。而朱祁鎮諡號長達17字,全是美諡,廟號英宗。
朱祁鎮能夠獲得這個待遇,是時代和身份決定的,跟他的政績如何沒有關係,那朱祁鎮當不當得起這個廟號和諡號呢?
《明憲宗實錄》載:大行皇帝德性聰明,天資英武,曩在幼衝之歲,夙承紹統之尊。覆育法乎乾坤,群生鹹遂;光華揭乎日月,普照無遺。隆孝餋而得聖母之歡心,溥愛誠而全宗親之和氣。政修鉅細,惟成憲之是遵;德懋始終,故大綱之益正。用人必詢於眾,祀神務致其嚴。雖細行而克勤,於萬幾而獨斷;文命敷於華夏;信由協中而致和,武功服乎外夷,罔不革心而效順。先後在位二十有三年,培邦基之鞏固,衍國祚於靈長。方之古昔,繼體守成之君未有盛於大行皇帝者也。不幸奄茲遐棄,慟切臣民。必有羙稱,永昭功德。臣等謹摭聖 神之跡,用陳群議之公。大行皇帝尊諡宜天錫之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廟號英宗, 臣等拜手稽首謹議。以上是群臣給朱祁鎮上廟號、定諡號時給的理由,就一個詞形容——瞎扯。
聰明英武是標配,不管他;幼年繼位倒是真的;孝順母后算個人品德;至於“溥愛誠而全宗親之和氣”,朱祁鈺先拋開,畢竟有皇位之爭,可朱祁鎮的堂叔弋陽王朱奠壏,只因得罪錦衣衛,就被誣陷與其親生母妃亂倫,朱祁鎮在毫無實據的情況下,下令冤殺朱奠壏母子,並焚其屍。
“政修鉅細,惟成憲之是遵;德懋始終,故大綱之益正。用人必詢於眾,祀神務致其嚴。”說的是朱祁鎮在施政、德行、用人、祭祀這些方面的業績,大概就是用人得當,祭祀得體,大德方正,為大明再創輝煌,而像給王振立碑、捕殺于謙王文這些事,跟皇帝無關哦。
“武功服乎外夷,罔不革心而效順。”外夷當然順服,皇帝都去漠北旅遊了,好手好腳回來的,當初宋徽宗父子可沒有這種待遇,只不過門票貴了點,二十萬大軍外加無數文臣武將,明朝盛世積攢的人才精銳,近乎橫掃。
“培邦基之鞏固。”朱祁鎮去世的第二年,“荊襄流民起義”爆發,朱祁鎮在位期間一直沒有處理的流民問題炸了個大響,明廷剿撫並用,花了十幾年才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總之,朱祁鎮是運氣好生在明朝,要是放到漢朝,他這個皇帝肯定是沒有廟號的,搞不好還能有個惡諡,至不濟也是個平諡。
-
9 # 陸炫
朱祁鎮,大明王朝第六位和第八位皇帝(兩次登基),廟號英宗,諡號睿皇帝。
廟號和諡號還是有區別的,不能混為一談。廟號是帝王駕崩後,為了在太廟中祭祀而起的名號。諡號則是即位者和大臣對先帝生平功績的總結。比如漢景帝劉啟,他的諡號就是孝景皇帝。
朱祁鎮的廟號“英宗”,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英明英武之意,其實不然,這蘊含著一種明褒暗貶的意味,比如唐朝的唐武宗李炎。
廟號與諡號相比較,諡號的含金量更足。漢武帝劉徹,諡號孝武皇帝。漢文帝劉恆,諡號孝文皇帝。漢宣帝劉詢,諡號孝宣皇帝。最高級別的諡號應該是文皇帝。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
-
10 # 漫步史書
朱祁鎮是明代歷史上經歷比較奇特的皇帝,因為他有兩次登基的經歷。
不誇張的說,明朝中期的衰弱,和朱祁鎮在位期間的影響不無關係。要知道明代在太祖、成祖、仁宣之治的情況下,國力已經蒸蒸日上。
然而一場土木堡之變,幾乎將明代幾十年的心血全部斷送,應該說朱祁鎮負有一定的歷史責任。
後來去世以後,朱祁鎮廟號英宗,諡號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表面上來看,朱祁鎮無論是廟號,還是諡號實際上都有讚美的意思。
由於本身是後世之君給前代尊稱,因而都有美化的習慣,有人因此認定對明英宗的諡號名不副實。
不過我們拋開土木堡之變,如果單從治理國家上,朱祁鎮前期確實要差很多。
朱祁鎮8歲即位,政權都操持在張太皇太后的手中,張太皇太后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皇后,資格最老,況且朝廷但是還有“三楊”在。
很快隨著張太皇太后去世,加上“三楊”後來也陸續病逝,朱祁鎮的毛病開始顯露出來。
他個人內心十分崇尚功業,然並未在實際能力上有所增加,加上寵幸宦官王振,造成明中期國家衰弱。
好在復辟以後,吸取了一部分經驗教訓,重用李賢等人,延續了景泰年間的挽救措施,算是一次將功補過的行為。
因而在廟號和諡號的體現上,對明英宗也採取了批評加讚許的方式。
諡號很明顯,表現的是讚許的一面,其實歷代無論是帝王還是臣子,對諡號一直看的都很重要,只要是不出什麼大錯,諡號一般都是以讚許為主。
明清時期的廟號雖然長,但總體來看,都是以最後一個字為主。
“睿”字在古代諡號歷史上,一直有英明睿智的意思。
因而諡號應該是稱讚明英宗朱祁鎮後半生基本的成就,算是比較褒揚的諡號。
然而在廟號上,對於明英宗來說就不是那麼客氣了,英宗雖然看起來像是頌揚,然而實際上,歷史上凡是廟號英宗的,基本上都不算是很有作為的皇帝。
這些皇帝大多在位時間很短,或者說是英年早逝,沒有成就。
朱祁鎮在位時間雖然長,但是歷經土木堡之變,而且後來年僅38歲病逝,也算是英年早逝,因而英宗的廟號,實際上有貶低的意思。
這樣中和衝抵,對於明英宗朱祁鎮來說,就算是很中肯的評價了。
回覆列表
先糾正一下,明英宗朱祁鎮的英是廟號,他的諡號很長,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字是睿,所以可以稱他為英宗睿皇帝。
古代是有明確的諡法的,因此諡號理應符合人物生平表現。但是後來皇帝的諡號字數膨脹,逐漸失去了這個功能,取而代之能基本判斷皇帝生平表現的就是廟號了。
然而廟號在周漢時期僅有為的皇帝才配擁有(比如漢武帝是世宗,漢宣帝是中宗)。漢之後每個皇帝基本都有了廟號,前期皇帝取廟號比較簡單,用好聽的字就行了,後代有了前代的參考,也會綜合前朝皇帝的表現來對比。
對於英宗的廟號,可見他兒子憲宗實錄裡關於他的廟號的廷議:
大行皇帝德性聰明,天資英武,曩在幼衝之歲,夙承紹統之尊。覆育法乎乾坤,群生鹹遂;光華揭乎日月,普照無遺。隆孝餋而得聖母之歡心,溥愛誠而全宗親之和氣。政修鉅細,惟成憲之是遵;德懋始終,故大綱之益正。用人必詢於眾,祀神務致其嚴。雖細行而克勤,於萬幾而獨斷;文命敷於華夏;信由協中而致和,武功服乎外夷,罔不革心而效順。先後在位二十有三年,培邦基之鞏固,衍國祚於靈長。方之古昔,繼體守成之君未有盛於大行皇帝者也。不幸奄茲遐棄,慟切臣民。必有羙稱,永昭功德。臣等謹摭聖神之跡,用陳群議之公。大行皇帝尊諡宜天錫之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廟號英宗,臣等拜手稽首謹議。
可以發現除了吹捧還是吹捧,最後定廟號英宗。但是如果說一個處於上升期的統一帝國的皇帝與北邊遊牧民族開戰而被俘虜,不說名字大家都還會以為在說靖康之恥呢。說一下土木堡之變吧,簡單來說就是明朝集結了京師加地方精銳共二十萬人北征瓦剌,對面大約2-3萬軍隊,最後結果是大明這邊死傷超過十萬,皇帝被對方在土木堡這個地方俘虜,朱祁鎮也達成蒙古草原一年遊的歷史級成就。而土木堡之變之所以沒有演變成國土淪喪,朱祁鎮之所以能夠返回故土,靠得是他的弟弟景泰皇帝和大明第一國士于謙死守北京城,最後打穿了瓦剌,恢復了大明對瓦剌的強勢地位。要不是大明這一批忠臣義士,朱祁鎮早就變成亡國之主了。
一年後對面放回了朱祁鎮,他弟弟因為坐上了皇位又不想放權因此在南宮軟禁了他。當然可以說他被軟禁期間生活很慘,但是他還是堅強地在南宮生了三四個孩子。後來他弟弟病重而且無後,一群小人擁立他重回帝位,為了報他弟弟軟禁的仇廢除景泰的皇帝身份也就算了,他把于謙和陳文都被殺了。你要問罪名是什麼,罪名是擁立藩王,圖謀不軌。你要問有證據嗎,證據目前還沒有,但他們就是這麼想的。我的天,你這不是莫須有嗎!
那一群扶持他第二次登上皇位的都是些什麼東西呢,一個武臣石亨後來因為權力慾太強幹預朝政被處死,一個太監曹吉祥後來和自己侄子陰謀造反失敗被殺,一個文臣徐有貞當初土木堡之變時因為提議遷都回南京被于謙怒斥。
土木堡之變的起因是太監王振好大喜功,希望帶著皇帝去自己老家顯擺一下,他稀裡糊塗地就去了,就被俘虜了。結果第二次登基後他還為王振修祠呢。
在武功方面表現為負,大臣卻昧著良心寫“武功服於外夷”;被褒為“協中而致和”,你把功臣殺死了致哪門子的和。甚至說“繼體守成之君未有盛於大行皇帝者”,守成之君能守成這樣也不知道他還有沒有臉去見列祖列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