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老魚T神

      由於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行為金融學至今還沒有為學術界所公認的嚴格定義,因而在此只能給出幾種由行為金融學領域一些頗有影響的學者所提出的定義。雖然無法避免其侷限性,但各有其獨到的見解,可以作為行為金融學研究的基 礎性概念。

      (1)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Thaler認為,行為金融學是指研究人類理解資訊並隨之行動,作出投資決策的學科。透過大量的實驗模型,它發現投資者行為並不總是理性、可預測和公正的,實際上,投資者經常會犯錯。

      (2)美國耶魯大學教授Shiller認為,行為金融學是從對人們決策時的實際心理特徵研究人手討論投資者決策行為的,其投資決策模型是建立在人們投資決策時的心理因素的假設基礎上的(當然這些關於投資者心理因素的假設是建立在心理學實證研究結果基礎上的)。

      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思想相對於傳統經濟學是一種逆向的邏輯。傳統經濟學理論是首先創造理想然後逐步走向現實,其關注的重心是在理想狀況下應該發生什麼;而行為金融學則是以經驗的態度關注實際上發生了什麼及其深層的原因是什麼。這種邏輯是一種現實的邏輯、發現的邏輯。從根本上來說,行為金融學所研究的是市場參與者表現出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以及從市場參與者所表現出的特性來解釋一些金融現象。

      行為金融學家認為:

      ①投資者是有限理性的,投資者是會犯錯誤的。

      ② 在絕大多數時候,市場中理性和有限理性的投資者都是起作用的(而非標準金融理論中的非理性投資者最終將被趕出市場,理性投資者最終決定價格)。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著名行為金融學教授德朋特認為,行為金融學的主要理論貢獻在於打破了傳統經濟學中關於人類行為規律不變的前提假設,將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成果引人到金融市場演變的微觀過程中來。行為金融學家和經濟心理學家們透過個案研究、實驗室研究以及現場研究等多種實證研究方法的運用,使得人

  • 2 # 姚凱副教授

    這個問題和之前的一個問題幾乎是一樣的。可以參照我的對另外一個問題的回答。

    行為金融學通俗點來說可以理解為:

    行為金融學 = 傳統金融理論 + 心理學(認知科學)。

    傳統金融理論又稱新古典主義理論。它一個重要的假設就是理性人假設:即人們在做決策的時候都是理性的。基於這個假設,又衍生出來市場也是有效的(有效市場假說)。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來很多數學模型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期權定價模型等都在金融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然而理性人這個假設在很多時候並不能切實的反映現實。比如說,遇到金融危機和金融泡沫的時候,人的行為很難說是理性。要研究這類問題的時候,傳統金融理論就行不通了。

    一些學者們開始試著把心理和行為的納入金融學的研究中:比如很多人都存在的“羊群效應”,“過度自信"等現象。

    學者們發現把這些”人“的因素納入金融研究後,能更好的解釋現實問題。近二十年來,有幾位行為經濟學家,如羅伯特·希勒(代表作《非理性繁榮》),理查德·塞勒(代表作《助推》)都獲得了諾貝爾獎。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行為金融學逐漸為大眾所重視。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行為金融學其實是對於傳統金融理論的一個發展和補充,而非獨樹一幟的學科。

    幾本我認為比較好的行為金融學的科普讀物推薦一下。

    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by Daniel Kahneman, 2011

    中譯本:《思考,快與慢》,丹尼爾·卡尼曼 (作者為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2. Misbehaving: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by Richard H. Thaler, 2016

    中譯本:《“錯誤”的行為》理查德·泰勒 (作者為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3. Nudge by Richard H. Thaler, 2009

    中譯本:《助推》理查德·泰勒

    4. The Winner"s Curse by Richard H. Thaler, 1994

    中譯本:《贏家的詛咒》 理查德·泰勒

    5. Irrational Exuberance by Robert J. Shiller, 2000

    中譯本:《非理性繁榮》 羅伯特·希勒 (作者為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沃斯基(Amos Tversky,1937年3月16號- 1996年6月2日), 與他的合作者Daniel Kahneman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 3 # 林鵝實盤交易

    經典投資理論的前提是假定投資者是理性的,那麼在競爭性市場條件下就不會長期存在套利機會。卡尼曼和特維斯基透過實驗對比發現,大多數投資者並非是標準金融投資者而是行為投資者,他們的行為不總是理性的,也並不總是風險迴避的,他們由此開創了“展望理論”的分析正規化,成為80年代之後行為金融學的開拓者。同時,許多金融研究者指出,現實中的套利是受很多約束條件的“有限套利”。

    展望理論是將心理研究領域的綜合洞察力應用在了經濟學當中,尤其是在不確定情況下人們的判斷和決策。展望理論透過一系列的實驗觀測認為人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選擇,取決於結果與展望(預期、設想)的差距而非結果本身。這個研究結果比較符合心理學觀察結果,能比較寫實地描述一個人,在風險決策(如金融投資)之時的心理。

    展望理論衍生出來三個結論:人在面臨獲利時,不願冒風險;而在面臨損失時,人人都成了冒險家。而損失和獲利是相對於參照點而言的,改變評價事物時的參照點,就會改變對風險的態度。

    哈哈~ 有沒有發現這就是許多散戶的交易行為呢?要反省,要反省~ 對照我自己的交易行為,我算是一個非常理性的投資者,而不是典型的行為投資者;相反,我還會利用市場心理和情緒帶來波動,來投機獲利呢。當你讀到這裡,有沒有什麼感想要分享呢,記得留言交流。

    正是因為行為金融理論直接挑戰了經典投資理論的兩大前提假設,並在此基礎上開創了“行為資產定價模型”。該理論和傳統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主要區別在於區分了“知情交易者”和“噪音交易者”兩類群體,從而資產的預期收益不是由傳統的貝塔係數而是由“行為貝塔”來決定,進而發展出行為資產組合理論。行為金融理論對金融危機、資產泡沫等宏觀金融問題以及羊群行為、市場異象等微觀金融問題作出了新的解釋,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行為金融學的代表人物,著名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其代表作《非理性繁榮》也在出版之後引起了金融界的巨大反響。

    在傳統的教育體系中,我沒有正式的接觸心理學教育,但是我卻在高中時期就透過大量的課外閱讀,接觸到了心理學,尤其是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書就看了一套六本。同時,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旁觀者的心態,這對於我觀察周圍的人,以及他們的心理也提供了豐富的經驗。由於過去有一段時間專職做交易的經歷,我對於市場心理和情緒的演化還是有著比較深刻的認知,有時候看準了市場的情緒去交易,就像市場先生給你送錢一樣簡單輕鬆。

    最後,我要提醒的是,金融市場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行為投資者,應該有不少理性的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一般都是非常理性的;除了這些,還有大家都知道的壞人(理性的壞人),專門來市場上騙錢、坑人的。因此,你在金融市場上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你一定要清楚;如果你是個行為投資者,一定要儘快的向理性投資者進化。

    再補充一點兒建議,學點兒心理學吧,這個非常重要,或許對你投資之外的生活和工作也會很有幫助喲!

    行為投資者需要向理性投資者進化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讀懂經濟學

    行為金融學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心理等動因來解釋、研究和預測金融市場的發展。這一研究視角透過分析金融市場主體在市場行為中的偏差和反常,來尋求不同市場主體在不同環境下的經營理念及決策行為特徵,力求建立一種能正確反映市場主體實際決策行為和市場執行狀況的描述性模型。

  • 5 # 財經小卉卉

    談談我的一點理解:行為金融學通俗點來說可以理解為:

    行為金融學 = 傳統金融理論 + 心理學(認知科學)。

    傳統金融理論又稱新古典主義理論。它一個重要的假設就是理性人假設:即人們在做決策的時候都是理性的。基於這個假設,又衍生出來市場也是有效的(有效市場假說)。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來很多數學模型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期權定價模型等都在金融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然而理性人這個假設在很多時候並不能切實的反映現實。比如說,遇到金融危機和金融泡沫的時候,人的行為很難說是理性。要研究這類問題的時候,傳統金融理論就行不通了。

    一些學者們開始試著把心理和行為的納入金融學的研究中:比如很多人都存在的“羊群效應”,“過度自信"等現象。

    學者們發現把這些”人“的因素納入金融研究後,能更好的解釋現實問題。近二十年來,有幾位行為經濟學家,如羅伯特·希勒(代表作《非理性繁榮》),理查德·塞勒(代表作《助推》)都獲得了諾貝爾獎。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行為金融學逐漸為大眾所重視。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行為金融學其實是對於傳統金融理論的一個發展和補充,而非獨樹一幟的學科。

    幾本我認為比較好的行為金融學的科普讀物推薦一下。

    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by Daniel Kahneman, 2011

    中譯本:《思考,快與慢》,丹尼爾·卡尼曼 (作者為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2. Misbehaving: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by Richard H. Thaler, 2016

    中譯本:《“錯誤”的行為》理查德·泰勒 (作者為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3. Nudge by Richard H. Thaler, 2009

    中譯本:《助推》理查德·泰勒

    4. The Winner"s Curse by Richard H. Thaler, 1994

    中譯本:《贏家的詛咒》 理查德·泰勒

    5. Irrational Exuberance by Robert J. Shiller, 2000

    中譯本:《非理性繁榮》 羅伯特·希勒 (作者為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順便介紹幾位行為金融學知名學者:

    1.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1934年3月5日-),以色列裔美國心理學家。由於在前景理論的貢獻,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前景理論認為人們通常不是從財富的角度考慮問題,而是從輸贏的角度考慮,關心收益和損失的多少。

    2. 理查德·塞勒 (Richard H.Thaler),在行為金融學方面,塞勒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為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並作出了很多重要貢獻。塞勒的學術觀點是:完全理性的經濟人不可能存在,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經濟行為必然會受到各種“非理性”的影響。很多從傳統經濟學角度看來是“錯誤”的行為,經常被忽視,但往往正是這些行為導致了那些“看起來很美”的決策最終失效乃至釀成惡果。1980年,塞勒提出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也稱原賦效應):指的是當一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

    3. 羅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耶魯大學,2013年因“資產價格實證分析方面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理由:在資產定價實證分析領域有重要貢獻。

    4. 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1937年3月16號- 1996年6月2日), 與他的合作者Daniel Kahneman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 6 # 金融見聞錄

    如果投資者和市場只根據基本面和企業的經濟和財務分析來波動,那就太好了。

    但有時,投資者似乎缺乏自制力,行為不理智,做出的決定更多地基於個人偏見,而不是事實。

    這種對投資者和市場的心理影響的研究被稱為行為金融學。

    什麼是行為金融學?

    你可以說,行為金融學是以一種理性的方式來解釋市場和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或者,正如一位著名經濟學家所說,從更廣泛的社會科學角度來解釋金融學,包括心理學和社會學。

    傳統金融理論認為市場和投資者是理性的;投資者有完美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會被認知錯誤或資訊處理錯誤所迷惑。——顯然,我們不是這樣的人。

    實際上,我們是正常人,而不是“理性的”人;

    人類的自我控制是有限度的,會受到自身偏見的影響,並會犯認知錯誤,從而導致錯誤的決策。

    行為金融學是行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其研究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當時被認為是有效市場假說的理論開始出現裂縫。

    有效市場假說

    有效市場假說(EMH)是一種投資理論,認為股價在任何時候都反映了某一特定投資或市場的所有資訊,因此投資者不能購買價值被低估的股票,也不能以虛高的價格賣出股票。在有效市場假說中,風險調整後的超額收益,即阿爾法,是不可能保持的,這意味著只有內部資訊才能導致風險調整後的超額收益。

    但如果有效市場假說是事實,即使有專家選股或選時,也不可能跑贏大盤。投資者“戰勝市場”的唯一方法是購買風險更高的投資。因此,那些相信有效市場假說的人表示,尋找估值過低的股票,或者試圖透過基本面或技術分析來預測市場趨勢,都是沒有價值的。而像沃倫•巴菲特這樣的投資者則透過長期持續的“跑贏市場”,或獲得更高的回報,來對抗有效市場假說——這是不可能的。

    EMH的批評者將1987年股市崩盤作為股價可能偏離公允價值的證據,當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單日跌幅超過20%。

    在20世紀70年代,一些“異常現象”,如股票市場回報的輕微序列依賴性,開始作為有效市場假說的裂縫出現。

    諾貝爾獎得住席勒指出,市場對有效市場假說的信心受到“一系列反常現象的發現(其中許多是在上世紀80年代發現的)”,特別是回報過度波動的證據的侵蝕。

    但是直到1980年代,“以過度波動性概念所代表的反常現象”開始引起人們對這一理論的深刻分歧,甚至比所謂的“一月效應”或“星期幾效應”還要嚴重。

    席勒寫道:“有關過度波動的證據似乎……暗示價格變化根本沒有根本原因,而是由於"黑子"或"動物精神"或只是出於大眾心理而發生的。”

    因此,在1990年代,有關行為金融的研究應運而生。

    希勒寫道:“的確,我們必須遠離這樣的假設,即金融市場總是運轉良好,而價格變化總是反映出真實的資訊。”

    席勒在所謂的網路繁榮和隨後的蕭條之後寫道,他指出,投機泡沫“起源於人類的脆弱性和任意的反饋關係,一定造成了資源的實際和嚴重的分配錯誤”。

    行為金融概念

    行為金融學有四個主要的關鍵概念。

    這裡有一些行為金融實踐的例子。

    對公司提起訴訟。投資者從過去的公司經驗中得知,有關訴訟的訊息很可能會使公司的股價下跌。許多投資者出售了他們持有的公司股份,導致資產價值進一步下降。其次,同一行業中其他公司的投資者擔心訴訟,因為他們知道已對類似公司提起訴訟。這些投資者出售他們的股份。然後,同一行業中其他公司的股票價格也會下跌。沒有明顯的理由使股票價格下跌。這就是板塊效應。

    為什麼行為金融很重要?

    瞭解行為金融學的規則可以幫助投資者將他們的觀點與事實相對照。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錨定。這是指投資者“錨定”前一個投資組合價值的價格水平,並不斷地將前一個(通常更高的)價值與當前價值進行比較,而不考慮市場甚至前景的變化。

    投資者也可以對某一特定證券的價格進行錨定,即使表現不佳也拒絕出售,希望至少能實現盈虧平衡,而不是在沒有仔細評估其價值損失背後的原因的情況下蒙受損失。

    在你自己的投資中,羊群是另一種需要注意並儘量避免的行為。羊群的表現方式和你想象的完全一樣——從眾。這就是缺乏經驗的投資者經常陷入困境的原因。如果“每個人”都在購買某一種證券,而不去探究其原因,只是因為它的價格在上漲(因為人們在買入),那麼投資者往往不願被拋在一件好事之外。這正是市場和證券“泡沫”形成的方式。羊群效應會導致投資者買入不適合的投資。

    高的自我評價也可以被認為是過度自信。這種行為通常也會給投資者帶來麻煩,因為它是建立在你比實際更聰明或更有能力的信念之上的,比如在發現下一隻“熱門”股票或投資趨勢方面。過度自信的投資者經常比其他人更頻繁地交易,他們相信自己比別人擁有更好的資訊。頻繁的交易常常會導致低於平均水平的投資組合表現,這是由佣金、稅收和損失的增加引起的。

    所以,你知道,瞭解行為投資,包括你自己的和其他人的,可以幫助你省錢,並在採取行動前更仔細地考慮。

  • 7 # 魯老師LuClass

    我們從一個例子說起吧:

    話說,都2020年了,馬上春節也就要到了,發年終獎的時候到了,分享過去的2019年的經營成果的時間也到了。當然,總結2019年的經驗教訓也是應該要做的。

    銷售經理小黑哥在2019年的年終總結會上正在思考著以上的問題……

    這時,老闆白老大突然點名:“小黑,說說你在過去的2019年幹得咋樣,有什麼成績,有什麼經驗教訓?”

    小黑哥早有準備,站起來,噼裡啪啦說了一大堆成績,後面吞吞吐吐說了一點教訓。

    白老大回復:“小黑說得挺好,大家鼓掌”,然後頓了頓嗓子,“按照我們公司的規定,有功就要獎,有過就得罰”,然後對著小黑說:“你說對吧?”

    小黑緊了緊身子,陪著笑臉,“嘻嘻,對對對,老大說得對”,身後汗毛已經豎了起來……

    白老大接著說:“按照你今年的成績,年終獎應該給你發10萬,考慮你為公司發展盡職盡責,我給你2個選擇:一個是馬上拿這個錢,第二個選擇是留到明年這個時候再拿,可以給你12萬”。

    “另外”,白老大臉色一變,“對於你的教訓,也應該要進行一定的懲罰,同樣給你2個選擇:一個是馬上認罰5萬,第二個是暫時不罰,你承諾完成明年的業績,若明年這個時候完成了,就不罰了,若明年沒完成,那麼罰款會變成10萬”,白老大看著有點懵逼的小黑,喝了一口茶,“你好好考慮一下,今天下班前給我答覆吧。”

    小黑雖然沒等到傳說中的重罰,但是這2個摸不著頭腦的選項,應該怎麼選呢?頓時小黑陷入了沉思……

    “第一個選項中,如果我等到明年能拿12萬,那不是年化收益有20%,現在的市場,哪有那麼好的收益率,這個20%的收益確實很吸引,回頭又想,錢沒在自己手裡不放心啊,不過白老大應該也不會騙我……”

    “第二個選項中,現在直接扣5萬,那可是著實心疼啊,不如拼一拼明年的業績,爭取明年不用罰這個款,但是對於公司要求的業績能否達標,客觀的估計,也只有50%的把握啊,咋辦呢?……”

    讀者同學們,如果你是小黑,你會怎麼選擇呢?

    請你先暫停一下閱讀本篇文章,先思考一下,對於這個問題,你會如何選擇?

    問題1:對於年終獎10萬,你是現在拿呢,還是等明年這個時候享受20%的收益拿到12萬呢?

    問題2:對於罰款5萬,你是現在認罰呢,還是去拼一下,50%的機率明年不用罰,50%的機率明年罰10萬?

    相信大家經過思考,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問題1的回答:選擇馬上拿到10萬年終獎

    問題2的回答:希望拼一把,50%的機率賭明年不用罰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有炒股的朋友,你是不是買到上漲的股票沒賺一點就趕緊賣掉落袋為安,結果股價一飛沖天,你只能望股興嘆;買到下跌的股票,卻一直死扛,甚至越跌越加倉,乃至虧損連連?

    這種很有意思的回答體現了我們大眾群體共同的特點,用行為金融的話來說,稱為“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

    它包含兩層含義:

    在面對潛在收益的時候,我們懼怕風險,希望落袋為安,表現出“風險厭惡/Risk Aversion”

    在面對潛在虧損的時候,我們又擁抱風險,希望有一天能翻本,表現出“風險偏好/Risk Seeking”。

    用下圖來解釋,大家可能會看得更清楚:

    首先解釋一下“效用/Utility”這個經濟學的名詞,效用是指商品滿足人的慾望的能力,即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時所感受到的滿足程度,是一種主觀的心理評價。

    圖中,紅色曲線表示對於決策人的無風險潛在收益效用(Risk-free Utility),綠色曲線表示對於決策人的無風險潛在虧損效用(Risk-free Utility),虛線表示考慮了風險的期望收益(Risky Expected Return)。

    我們可以看到,在財富增量為正值的右半軸,即面對潛在收益的時候,紅色曲線上的點在虛線上方,決策人認為不承擔風險比承擔風險的效用更高,體現出“風險厭惡”;而在財富增量為負值的左半軸,即面對潛在虧損的時候,綠色曲線上的點在虛線的下方,決策人認為承擔風險比不承擔風險的效用更高,體現出“風險偏好”。

    “損失厭惡”在行為金融學裡是一個典型的行為偏差,類似這樣還有很多,魯老師都給大家羅列了出來,大家看看對什麼行為偏差有興趣,下次再詳細進行講解:

    信念固執 Belief perseverance bias

    代表性差異Representativeness:主要指以過去的經驗直接去推斷未來控制幻覺illusion of control:感覺自己可以控制投資的某個部分或者整個過程,但其實不能保守偏差Conservatism:做投資決策時,傾向於給現有資訊更大的權重,新的資訊更小的權重後見之明Hindsight:事後諸葛亮,結果發生之後才聲稱自己有先見之明,根據結果調整自己的意見確認偏差Confirmation:指看見並贊同與自己相同意見的投資決策,對不同的意見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

    資訊處理 Information processing bias

    框架依賴Framing:表達問題或者傳達資訊受到表達方式的影響

    錨定效應Anchoring:投資決策中,某變數的前特定值會影響決策人的定量決策

    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指投資人對投資目標進行分層處理,透過不同的資產組合去達成不同的目標

    易得依賴Availability:投資決策中,傾向於依靠已有的、容易獲得的資訊,而不是真正正確的資訊

    情緒偏差 Emotional bias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指投資人厭惡損失,在面對可能的損失時體現風險偏好,而在面對可能的收益體現風險厭惡

    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對自己的投資預測過度自信,特別喜歡把對歸因於自己,錯的歸因於別人

    自我控制Self-control:指在投資和消費中缺乏自我控制,過度消費導致不能達到投資目的

    維持現狀Status quo:投資中表現的只願意維持現狀而不願做過多改變的現象,通常指懶惰

    感情依賴Endowment:對持有時間較長或者繼承而來的資產產生感情,進而高估其價值

    後悔厭惡Regret aversion:投資中害怕獨立決策,而是體現隨大流,人云亦云,羊群效應的現象

  • 8 # 專案申報專家姜佐

    用個笑話幫助理解。有人說地上有一百塊錢。傳統金融學會認為:不可能,有的話早就被撿走了;行為金融學則認為:怎麼不可能,跑去一看果然有一百塊。

    傳統金融學研究的是,市場“應該”是什麼樣,行為金融學從心理學出發,研究的是市場“實際”是什麼樣。

    一、行為金融學的定義

    行為金融學是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它將心理學尤其是行為科學的理論融入到金融學之中。

    行為金融學是金融學的熱門邊緣交叉學科,它是和有效市場假說相對應的一種學說,主要內容可分為套利限制和心理學兩部分。

    行為金融學是金融學、心理學、行為學、社會學等學科相交叉的邊緣學科,力圖揭示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和決策規律。二、行為金融學的誕生過程

    1.20世紀50年代,馮·紐曼和摩根斯坦在公理化假設的基礎上建立了不確定條件下對理性人選擇進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數理論。

    2.阿羅和德布魯發展並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論,成為經濟學分析的基礎,從而建立了現代經濟學統一的分析正規化,成為現代金融學分析理性人決策的基礎。

    3.1952年馬克威茨發表了著名的論文“portfolioselection”,建立了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標誌著現代金融學的誕生。

    三、行為金融學的目的和意義

    行為金融學則是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心理等動因來解釋、研究和預測金融市場的發展。

    這一研究視角透過分析金融市場主體在市場行為中的偏差和反常,來尋求不同市場主體在不同環境下的經營理念及決策行為特徵,力求建立一種能正確反映市場主體實際決策行為和市場執行狀況的描述性模型。

    四、金融學行學的應用領域

    在早期,行為金融學不太被接受,但是2013年羅伯特·席勒教授獲得諾貝爾獎,他就是做行為金融學研究的;2017年理查德·塞勒教授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研究的是更加偏向心理學的行為經濟學。

    目前,中國對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更多是把國外新穎的想法借鑑過來用在股票市場上。因為這個市場,更多的是非理性的人在參與、散戶在參與

    比如買1萬塊錢的股票,漲到1.5萬塊錢,相對來講你會想賣掉一些,鎖定一點盈利。但是如果1萬塊錢的股票跌到了5000元,你就不想賣,會一直持有它,但其實這些股票將來收益率反而低。

    除了股票外,行為金融學最擅長的是投資實戰,制定交易策略;比如代表性偏差會導致很多企業過度投資。一個專案過去的表現好一些,結果就一窩蜂大家都去投,從而導致過熱。

    大多數經濟上的活動都是由人來決定的,“賠的時候捨不得割肉,賺的時候又沒拿住”。行為金融學最主要的就是把人的心理偏差,也就是人的心理學方面的一些東西引進到投資、金融市場裡面。人的心理偏差可能會影響各種投資,理解了人的各種偏差,想做的事情就會盡量克服一些偏差,少犯一些錯誤。

  • 9 # 明德商道

    行為金融學雖然試圖深挖金融市場運作背後的奧秘,但並不系統也不透徹,因此現今成型的行為金融學模型還不多,研究的重點還停留在對市場異常和認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歷史觀察上,以及鑑別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有系統影響的行為決策屬性。究其原因,也許就像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爾所說的那樣:“在這個行業裡摸爬滾打了55年,我依然對如何預測投資者的心理一無所知。”

    行為金融學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心理等動因來解釋、研究和預測金融市場的發展。這一研究視角透過分析金融市場主體在市場行為中的偏差和反常,來尋求不同市場主體在不同環境下的經營理念及決策行為特徵,力求建立一種能正確反映市場主體實際決策行為和市場執行狀況的描述性模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養小動物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