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棟樑151

    古時的韓國順勢變法,國力增強,武器先進,名赫一時,但後來都被秦所滅,是因為六國不和各懷異心,被秦各個擊破,實際秦始皇借鑑了韓國的經驗,兵強馬壯,武器先進,國力增強。

  • 2 # 歷史的風痕

    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秦、楚、燕與齊合稱戰國七雄。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韓國值得稱道的五點:勁韓之名,滅鄭之實力,抗秦之勇,人才之傑出,申不害變法

    一、勁韓之名

    韓國起源於三家分晉,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襄子、魏獻子和韓宣子於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殺智伯,然後再將晉的領地瓜分,成為三個諸侯國。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合稱為三晉。 韓國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敵。幸而韓國以其著名的兵器--弩,為各國所畏懼。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除此以外,韓國的劍也異常鋒利,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

    二,滅鄭國之實力。

    要知道,鄭國本算是春秋時期第一個發展起來的大國,深得周天子親近和信任。當時鄭國的自然條件也很不錯,農業產量也較高。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天時地利兼具的國家,卻因為中央政治鬥爭激烈、王權更迭頻繁、內部鬥爭激烈,而逐漸從中央開始式微。前375年,韓便曾以其厲兵滅了中原傳統古國鄭國。而韓國國勢最強要數韓釐侯在位之時。他用法家的申不害為相,內政修明,國成小康之治。 由於地處黃河中游地區,韓國東部和北部都被魏國包圍、西有秦國、南有楚國、以及有當時已很薄弱的東周(洛陽),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國土在七國之中最小,屢遭列強欺凌。早年已經為魏齊之間的爭霸資本,於前341年的馬陵之戰是圍魏救韓的結果。秦楚爭霸時,秦又要挾韓魏共同伐楚。晚年韓國成了秦國和山東各國的緩衝地,苟延殘存;前265年,秦國大舉進攻韓國上黨,上黨不願被秦佔有,降於趙國,引發了長平之戰。兩場決定霸主局勢之戰都由韓國而起,充分體現了韓國被列強圍欺的困境。前230年,韓國軍隊屢戰屢敗,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

    三、合縱抗秦

    韓國屢次抗秦,且都擔當主力,沒被打殘之前一直都叫囂滅秦,甚至於連秦惠文王這樣的虎狼之君,都感慨“秦國有種”。

    四、人才之傑出

    鄭國是晚期的著名人物,他是韓國派去秦國的工程師,他修築了鄭國渠。

    韓非是晚期的著名人物,他是韓國晚年貴族,是法家代表人物,兼採商鞅重法、申不害重術、慎到重勢等三家學說之長,集法家思想的大成,後為秦國所用。

    俠累,他官拜相國,與濮陽嚴仲子有惡。嚴仲子僱聶政殺之,於威烈王五年(甲申,公元前397年)被殺。

    申不害是初期的著名人物,他官拜相國,是法家中“術”的代表人物。

    戰國時期法家五大代表人物(商申慎李韓),兩位和韓國淵源頗深。

    另有一位,韓國五代丞相世家出身的謀聖張良,,這就不用多介紹了吧。

    五,申不害變法

    申不害變法 是戰國時期法家人物申不害在韓國境內的一個改革。申不害除了與其他法家人物一樣講法治外,主要強調君主的統治之“術”,即任用、監督、考核臣下的方法。他認為君主委任官吏,要考察他們是否名副其實,工作是否稱職,言行是否一致,對君主是否忠誠,再根據瞭解到的情況進行提拔和清除。“術”的提出,對於當時建立官吏的任免考課制度,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變法使韓國國內政局得到穩定,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漸趨富裕。

    申不害變法與商鞅變法同時期,雖然最終因魏國入侵,申不害自殺於城頭而導致變法失敗,但是是戰國變法的偉大嘗試,戰國後期,韓國國力凋敝時,還有國民高呼“還我申不害”。

  • 3 # 大秦鐵鷹劍士

    韓國在戰國中前期,可是一個實力強勁的國家,趙國在胡服騎射之前,綜合國力尚不及韓國。由於韓國跟秦國離得最近,因此韓國備受秦國欺凌,到戰國後期韓國尚不及秦國一郡之力。韓國有什麼值得稱道的事呢?一則韓國有宜陽鐵山,故韓國兵器天下聞名;二則韓國有審不害變法,故有勁韓之稱;三則韓國為了對抗秦國,奇計頻出,可謂智慧超群。

    戰國前期,武器的製作上很多都是用青銅作為原材料,特別是在戈、矛、戟以及劍等常規制式武器上,青銅使用都十分普遍,而青銅卻有致命的缺點,就是脆,容易折斷。韓國坐擁宜陽鐵山,故韓國軍隊率先裝備鐵質兵器,在戰場上韓軍士卒的單兵裝備較六國略強。蘇秦曾評價韓國的優勢,其中之一就是“天下強弓、勁弩、利劍皆出於韓”。韓國兵器製作精糧,在戰場上威力不俗,故韓國的兵器是當時的搶手貨。

    韓國也不是一個守舊的國家,早在商鞅變法之前,韓國就用法家名士申不害變法,韓國變法早於趙國的胡服騎射。韓國滅掉鄭國後,韓昭侯重用申不害為丞相,在韓國主持改革,他在韓為相15年,"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幫助韓昭侯推行"法"治、"術"治,使韓國君主專制得到加強,國內政局得到穩定,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漸趨富裕。史稱"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十五年間便使韓國強盛起來。

    韓國變法功成,國富民強,且韓國數次出兵攻擊周圍的國家,均取得勝利。韓國這頭肥豬引起了魏國的注意,於是魏國發動滅韓大戰,意圖佔有韓國的變法成果。韓國一方面頑強抵抗魏國,一方面向齊國求援。齊國等魏韓兩國消耗得差不多了,一戰救韓,並重創魏國,從此魏韓兩衰。秦國強盛後,屢屢出兵伐韓,韓國不得不割土求和,軍隊打不贏,就用計謀。韓國謀秦,有了資周抗秦計,移趙攻秦計,水工疲秦計、軍爭疲秦計,這些驚世大謀都是智慧的結晶,只不過沒有實力做為後盾,最終淪為笑談。

  • 4 # 小傷聊史

    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在三家分晉後,和魏、趙一起建國,但因為地處四戰之地,被魏、楚、齊、秦等強國包圍,所以一直沒有發展空間,不過韓國在漢昭侯時期也曾經有短暫的強盛期。

    韓國在戰國初期也曾四處征戰,曾經滅掉了號稱春秋小霸的鄭國,並且遷都到了鄭國國都新鄭,但隨著魏國在魏文侯的治理下稱霸諸侯,韓國只能受魏國欺凌。後來韓國到了漢昭侯時期,任用申不害變法實行法家術治(雖然都是法家但和商鞅變法有很大區別),在申不害變法後,韓國增強,十年間其他各國不敢進攻韓國。

    韓國的兵器也是一大特色,史稱天下強攻勁弩皆出於韓,據說韓國的弩箭能射八百米遠。

    韓國經過申不害變法短暫強盛後,就開始迅速沒落。在魏國和齊國爭霸時,齊國用圍魏救韓來對付魏國;戰國中期秦國和楚國爭霸,韓國又被秦國挾制攻打楚國;戰國中後期秦國和齊國爭霸,韓國也只能左右逢源,還成為了兩國相爭的緩衝地;後期韓國被秦國攻打,無奈丟棄上黨郡又引發了秦趙長平之戰。最後韓國在被各國魚肉幾百年後,第一個被秦國所滅。

  • 5 # 跪射俑

    申不害變法

    申不害變法是戰國時期法家人物申不害在韓國境內的一個改革。申不害除了與其他法家人物一樣講法治外,主要強調君主的統治之“術”,即任用、監督、考核臣下的方法。他認為君主委任官吏,要考察他們是否名副其實,工作是否稱職,言行是否一致,對君主是否忠誠,再根據瞭解到的情況進行提拔和清除。“術”的提出,對於當時建立官吏的任免考課制度,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變法使韓國國內政局得到穩定,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漸趨富裕。

    背景

    申不害,原為鄭國京(今河南滎陽東南)人,戰國中期法家著名代表人物。

    公元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滅亡,鄭地納入韓國版圖,韓國的版圖擴充套件到中原一帶,與楚國接壤。但是韓國與其他大國相比,無論從國土面積,還是從國力上講,都不能算是強國(地理位置使韓無擴張空間)。此時,各國的變法運動風起雲湧,不變法就有落後和被別人吃掉的危險。在已經進行的變法中,魏國的李悝變法是比較成功的一個榜樣。李悝是法家人物,所以,韓昭侯也想用一個法家人物主持變法。他選中了法家重要的代表人物——申不害。公元前351年,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相,在韓國實行變法。

    申不害除了與其他法家人物一樣講法治外,主要強調君主的統治之“術”,即任用、監督、考核臣下的方法。他認為君主委任官吏,要考察他們是否名副其實,工作是否稱職,言行是否一致,對君主是否忠誠,再根據瞭解到的情況進行提拔和清除。“術”的提出,對於當時建立官吏的任免考課制度,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申不害特別指出君主要暗中用“術”,不讓臣子知道,這實際上成了一種權術。這種權術保證了君主的權威,不至於旁落。但是,過分強調“術”,沒有相應法治制約,那麼臣下也可以運用權術來應付君主,所以,申不害教韓昭侯用術的結果,使相當一部分大臣也變得老奸巨猾起來。

    但總體上來說,申不害的改革是很有成績的。《史記》上說:申不害在韓國變法十幾年,國家太平,兵力強盛。而且,韓國還在擴張上取得不小成績。公元前353年攻東周,取陵觀、刑丘(今河南溫縣東北)、高都(今河南洛陽南)、利(不詳),公元前346年韓國又與魏國聯合出兵,攻取了楚國的上蔡(今河

    南上蔡西南)。看來,申不害的學說盡管被韓非指出有許多不足,但他主持的韓國變法,確實是收到了富國強兵的效果。

    所以,在韓國曆史上,申不害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政治改革家。

    變法內容

    申不害主張以法治國,實行進一步改革,並汲取道家“君人南面之術”加以改造,提出了一整套“修術行道”,“內修政教”的“術”治方略。

    申不害在韓國變法改革,第一步就是整頓吏治,加強君主集權統治。在韓昭侯的支援下,首先向挾封地自重的俠氏、公釐和段氏三大強族開刀。果斷收回其特權,推毀其城堡,清理其府庫財富充盈國庫,這不但穩固了韓國的政治局面,而且使韓國實力大增。與此同時,大行“術”治,整頓官吏隊伍,對官吏加強考核和監督,“見功而與賞,因能而授官”(《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效提高了國家政權的行政效率,使韓國顯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局面。隨後,他又向韓昭侯建議整肅軍兵,並主動請命,自任韓國上將軍,將貴族私家親兵收編為國家軍隊,與原有國兵混編,進行嚴酷的軍事訓練,使韓國的戰鬥力大為提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申不害為富國強兵,還十分重視土地問題。他說:“四海之內,六合之間,曰‘奚貴,土,食之本也。(《太平御覽》引)又說:“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號令不同,而俱王天下,何也?必當國富而粟多也。”(《申子"大體編》)因而他極力主張百姓多開荒地,多種糧食。同時,他還重視和鼓勵發展手工業,特別是兵器製造。所以戰國時代,韓國冶鑄業是比較發達的。當時就有“天下之寶劍韓為眾”、“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戰國策"韓策一》)的說法。

    申不害相韓15年,“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幫助韓昭侯推行“法”治、“術”治,使韓國君主專制得到加強,國內政局得到穩定,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漸趨富裕,史稱“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韓國雖然處於強國的包圍之中,卻能相安無事,成為與齊、楚、燕、趙、魏、秦並列的戰國七雄之一。

    評價

    申不害在韓國實行以“術”為主的法制,經過15年改革,加強了君主集權,使韓國“國治兵強”,政治局面比較穩定,國力也有所增強。但實行這種政策也產生了另一個後果,即“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術”取決於君主本人的才能,君主本人比較正確,有能力,國家就會比較興旺;相反,國家就會陷入混亂,老百姓就會遭殃。正因為申不害與韓昭侯用“術”有餘,定法不足,“不擅其法,不一其憲令”,因此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韓國的問題。韓昭侯一死,韓國很快又衰落了,因此申不害變法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但申不害重“術”的法制思想卻為歷代封建帝王加強君主集權提供了理論和經驗,也為一些人搞陰謀詭計開了先河。

    申不害相韓19年,“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幫助韓昭侯推行“法”治、“術”治,使韓國君主專制得到加強,國內政局得到穩定,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漸趨富裕,史稱“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韓國雖然處於強國的包圍之中,卻能相安無事,成為與齊、楚、燕、趙、魏、秦並列的戰國七雄之一。”

    與商鞅變法對比

    同一時期秦國(商鞅)變法和韓國(申不害)變法結果很不同在於,與其說是變法不徹底,不如說是變法的立足點不同:前者秦國立足的法,君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爵位不得功不能世襲,奴隸可封將軍;而後者韓國也是法制,但是側重的不是法律條文,而是執法的國君。

    君臣關係,秦國變法之後,司馬錯、甘茂、張儀、甚至水工鄭國都不是秦國人,秦國按法律按軍工或者政績封官,同時這些人可以在朝堂之上大膽諫言,比如司馬錯諫言取四川。而韓國呢,雖然也是按律按軍工或者政績封官,但是還得看看韓國國君的臉色,還得看看現在在位大臣的臉色,

    公元前353年,魏國又起兵伐趙,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成侯派人向齊國和韓國求援。韓昭侯一時拿不定主意,就詢問申不害,應如何應對。“申不害始合於韓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擔心自己的意見萬一不合國君心意,不僅於事無補還可能惹火燒身,便回答說:“此安危之要,國家之大事也。臣請深惟而苦思之。”意為“這是國家大事,讓我考慮成熟再答覆您吧”。隨後,申不害不露聲色地遊說韓國能言善辯的名臣趙卓和韓晁,鼓動他們分別向韓昭侯進言,陳述是否出兵救趙的意見,自己則暗中觀察韓昭侯的態度,摸透了韓昭侯的心思。於是便進諫說應當聯合齊國,伐魏救趙。韓昭侯果然“大悅”,即聽從申不害意見,與齊國一起發兵討魏,迫使魏軍回師自救,從而解了趙國之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韓昭侯從申不害處理外交事務的卓越表現及其獨到的見解,發現這位“鄭之賤臣”,原來是難得的治國人才,於是便力排眾議,於公元前351年,破格拜申不害為相,以求變革圖強。同樣是懲罰,秦國太子犯法,太子傅秦孝公的兄弟被割去了鼻子。而韓國,同樣要看韓君和大臣的臉色。

    韓國也是按能力用人,可申不害本人卻給別人走過“後門”總而言之,秦國變法雖然也看君王,也看秦孝公的支援,沒他的支援秦國成不了。但是秦國變法,立足於法,法不必權貴,猶如洪水猛烈沖刷革新,等秦孝公死後,雖然商鞅被車裂了,但是變法的成果卻深入人心,於是法令繼續執行。而韓國,立足的是執法的君王,必不是完全的法制,多少帶一點人制,其結果猶如江河入海,遇大山要繞行,半天入不了海。。。結果等韓昭侯死後,法令也就容易被廢除,也就不夠徹底。

  • 6 # 絕塵的時光

    由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晉國一分為三,即分為趙國、魏國、韓國,而韓國是其中最為弱小的。

    戰國幾百年韓國在各強國間生存,處在秦齊楚魏等強國之間,雖然國力較弱,但是也有一些值得稱道的地方。

    一、滅鄭顯威。

    戰國前中期,由於趙魏韓三國還處於比較團結友好的時期,當時的魏國以魏武卒稱霸天下,諸侯各國皆避其鋒芒,韓國與魏國交好,自然諸侯國不敢輕視,韓哀侯帥十五萬軍隊以閃電戰進攻鄭國,鄭國國都新鄭被破,國家滅亡,此為韓國在戰國時期值得稱道的一個方面。

    二、武器先進,強弓勁弩。

    韓國國內有一個很大的鐵礦叫宜陽鐵礦,並且韓國的冶煉技術非常先進,當時的韓國軍隊裝備的均為強弓勁弩,裝備可以說是其他六國都比不上的,此為其值得稱道的另一方面。

    三、申不害變法,勁韓名聲在外。

    戰國各個國家都在競爭,韓國地處中原,夾在各強國之間,最為弱小,戰國前期有魏國的庇護尚不被攻伐,到魏武侯即位後,三晉同盟不在,韓國面臨著各國欺凌,韓昭侯重用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支援申不害變法圖存,申不害以嚴厲的法律整頓韓國吏治,使韓國朝堂上下煥然一新,使各諸侯國不敢輕視韓國,為其贏得了"勁韓"的美譽。

    結論

    韓國雖然在戰國七雄之中勢力較弱,但是在戰國這個風起雲湧的局勢裡,憑藉著自己的各種結盟,在戰國的世界屹立不倒,也有其值得稱道之處。

  • 7 # 世界史圖鑑

    韓國作為戰國七雄之一,更多的時候會被人們認為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這樣理解,韓國之所以處於四戰之地,但卻依然撐到最後,自然有它的亮點。韓國這個國家不僅有自身的亮點,也有自身的汙點而飽受詬病。作為春秋五霸當中的晉國分裂出來的國家,韓國在建立之初確實有自己的強項,而且這也是立足於戰國舞臺的根本。

    首先第一點就是韓趙魏三個國家,雖然瓜分了晉國,但在戰國前期和中期都以一種相對友好的國家團結方針,共同對外作戰。當時的魏武卒已經稱霸天下,各國都避其鋒芒,韓國也與魏國交好,所以很多時候諸侯國也不敢輕視這個國家。在這個國家建立之初也曾以十數萬的軍隊猛烈進攻鄭國並滅掉鄭國,改國都為新鄭作為自己的國都。這也是韓國在戰國前期初露鋒芒的一次戰役。韓國能立足於戰國時期,最主要的並非是因為滅掉鄭國,而是韓國有當時最大的鐵礦宜陽鐵山。

    而且韓國的工匠技術高超,冶煉技術先進。當時韓國軍隊的裝備都有強弓勁弩,這是包括之後的秦國也難以與之相比的,直到商鞅變法招攬六國工匠,韓國在兵器上的優勢才逐漸消失,再加上其處於四戰之地,而韓趙魏三國聯合在戰國中期又被打破。韓國才逐漸被列國進攻,淪為弱國。但在此之前,我們不能依照地圖的狹小與趙魏兩國犬牙交錯就認為韓國是弱國。在戰國中期競爭激烈的時刻,韓國也想到了變法,由於它地處中原又夾在各個大國之間,所以很多戰爭,韓國都不可避免,尤其是在魏武侯繼位以後三晉同盟被打破,韓國面臨著三晉內部的壓力,同時也面臨著其他國家的征伐。

    韓昭侯繼位以後便任用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變法圖存重在整肅韓國吏治上確實使韓國廟堂煥然一新,各個諸侯不敢輕視。但是之後韓國很快又削弱了下去。到了戰國中後期韓國已經完全成為強國爭奪的物件。但是當時韓國雖然弱小,強大的國家可以直接滅掉它,但依然沒有人敢真正滅掉韓國,畢竟這塊地是交通要道,天下優勢還不明顯,絕不會讓第二個強國完全佔據韓國這塊富庶之地,維持其相對的獨立性也符合當時各國的戰略目標。所以韓國經常參加合眾和連橫,雖然損失慘重,但是國家並沒有遭受到滅國之災。

    之後的韓國則徹底走上了歪路。韓國在戰國爭霸的戰場上先後提出了三項政策,這三項政策也足以改變歷史的發展。

    第一個就是將上黨之地獻於趙國,從而開啟了秦趙在上黨地區的長平之戰。這場戰爭趙國慘敗險些滅國,但是秦國損失也很慘重,傷亡過半。這場戰爭之後,使得戰國舞臺冷靜了下來,秦國20多年都沒有再一次出動大軍,各個國家也相對平穩的發展和恢復著。

    第二項政策就是命水工鄭國入秦修建鄭國渠,實施疲秦之策。如果說將上黨獻於趙國,還不算昏招,至少禍水東引。那麼這一次政策則完全將自己放在火上烤。鄭國雖是間諜,但也是水工。秦王,雖知鄭國為奸細,但依然重用其修建鄭國渠,水渠大成以後關中鹽鹼地得以治理,秦國再也不用利用巴蜀和棧道運輸糧草,在物質上支撐起秦國日後的統一。這一短視的行為也被列國所不齒。

    第三個自尋死路的政策就是讓韓非出使秦國。韓非是韓國公主子弟,多次要求變法圖強,即便不可能扭轉當時戰國局勢,但至少韓國也會被秦國所忌憚不會輕易滅國。但是沒有人願意聽韓非的話,反而因為秦國進攻韓國而主動要求韓非作為使臣出使秦國。臨走時將國家存亡的重擔交給了韓非,要求韓非動用一切辦法留得韓國。作為一個法家大才深知天下大勢,但卻依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向秦王獻策率先進攻趙國,最終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其實從韓國變得弱小以後的這三項政策來看。韓國最對不起的就是趙國,只要自己一有危難便把一切的矛頭都指向趙國。只不過第一次成功了,引發秦趙長平對決。第二次沒有任何改變,第一個被滅掉的戰國也是自己。總之,韓國存在200多年的時間,它的亮點都在前半部分,而後半部分則昏招連連。每一次出手,最終都是對方更加強大。

  • 8 # 王小明侗學

    春秋末年,晉國一分為三,被魏、趙、韓三國瓜分。

    魏國透過李悝變法成為戰國初實力最強的國家,趙國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使趙國也逐漸強大。

    而在戰國七雄當屬韓國最弱,為什麼默默無聞的韓國能稱霸一方,有什麼值得稱道的事?

    我認為“申不害相韓”是韓國能成為戰國七雄的重要改革變法,值得稱讚。

    前354年,韓昭侯任申不害為相,進行以“術”為特徵的政治改革。申不害以“修術行道”為指導思想的改革,強調君子以權術駕馭群臣。改組、整頓官吏隊伍,對各級官吏的職權、任務做出明確規定,以此為標準衡量、選拔人才;對官吏加強考核、監督,實行“操契以責其實”。使韓國政治清明,加強維護統治者地位,促進了韓國的發展。

  • 9 # 怪獸小火龍

    怎麼說呢?就國土而言,韓國是諸侯國中面積最小的一個,在農業時代如果各諸侯國的政治體制基本相同。那麼土地的多寡就會直接決定國力的強弱,而在韓國的四周則環繞著秦,趙、楚、魏為四個實力強勁的諸侯國。國力弱小強國環伺,可見,韓國當年的“國際環境”並不美妙,可偏偏地緣位置又非常的重要。

    韓國最值得稱道的就是滅掉了鄭國,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治下的韓國滅掉了鄭國,之後韓哀侯便將韓的國都從陽翟遷至鄭國都城……在戰國時代有兩大主線一個是戰爭,二是變法;韓國也進行過變法,公元前355年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丞相,由此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申不害的變法如果成功,那麼韓國一定會為之一振,可惜的是被魏國入侵打斷。其實,韓國的軍隊的戰鬥力也很強,有“強弓勁弩皆在韓出,天下寶劍韓為眾”的說法,國家的鬥爭,說到底是國力的競爭。公元前291年秦國攻起了韓國的中原重鎮,冶鐵手工業中心宛。短短一年後在秦軍威脅下,韓國被迫割讓出了大片沃土給秦國。公元前262年秦軍取韓國重鎮野王,切斷了太行山上上黨通往新鄭的道路逼迫韓投降。結果,韓國把上黨獻給了趙國引發了長平之戰……

    面對強敵,韓國該何去何從?軍事手段肯定行不通,即將亡國的韓惠王想出一個謀略,他派出了一個手無寸鐵的水利工程師鄭國,去說服秦國興修水利,在韓國看來這是危難之際疲乏秦國救亡圖存的好辦法。在當時秦國沒有常備軍隊,全民皆兵,而修“鄭國渠”這樣的大型灌溉工程,秦國必然要動用所有青壯年勞力,耗費大量財力和人力,這必然影響到秦國統一戰爭的程序。韓國藉此求得暫時的安寧。這件事情最後弄巧成拙,不但未達到“疲秦”的效果反倒給秦國貢獻了一座大糧倉。一計不成,韓國再加一計,韓國又派出了一個貴族韓非,此人是一個有名學者,他入秦後給秦國提出了一個餿主意,就是讓秦國先滅南下楚國,不用多想韓非絕對是間諜……最後,秦始皇並沒有按韓非的套路走,秦國先後消滅了,韓、趙、燕、魏四國,後方以及側翼基本無憂的情況下秦國才開始滅楚……如果秦國先滅楚,那麼歷史會如何發展還真不好說。

    韓國的(連環計),在我看來並沒有完全失敗,起碼讓韓國多存活了幾年,這樣一個小(弱)國,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韓非不但在戰略上誤秦,還以私德不檢為由力主秦王殺姚賈,姚賈是何人?他在列國內部曾經散佈流言,收買權臣,大力扶持親秦勢力,這些都是姚賈的功勞。而此時,姚賈已經是秦國有名的外交部長,他對秦國貢獻相當大。如秦王殺掉這樣的人,對秦國人心是可想而知的。韓國的韓非可以說是已經危及到了秦國的國家安全,後來陰謀敗露後,被秦王下令關押,之後死在了秦國。並非是《史記》所說是因為李斯的妒忌那麼簡單。韓國滅亡《史記》記載的也只有區區二十多個字。“(韓王安)九年,秦虜王安,盡入其地,為穎川郡,韓遂亡”。

  • 10 # 名留青史

    說到戰國韓國,我想到了申不害在韓國變法,此人值得一說。

    申不害變法不僅成功了,他還將韓國從最弱最小的諸侯轉變成“小霸”,終其一生沒有哪個敢於討伐韓國。

    申不害變法的成效極好,在平穩中實現了轉型,韓國從封建諸侯轉為一個類似現在的日本一樣的小型強國,各大國不僅不敢討伐,還總是被韓國佔便宜,擴大了領土。申不害在世之日,韓國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強國。

    申不害融合名家公孫龍、惠施等邏輯學,創立了概念嚴謹、邏輯嚴密的法學體系,這是中國歷史上罕有的;真正意義上的依法治國、兼顧傳統,只有申不害做到了;

    申不害的術,是一種以司法權、監察權為主的改革路線,不僅效果極好,而且社會平穩,建立起了一個高效的管理體系;他第一次提出“循名責實”,後世沿用了二千年。

  • 11 # 追隨歷史的腳印

    我覺得韓國最出彩的就是為秦國輸送了鄭國這樣一位大水利專家。

    戰國時,我國曆史朝著建立統一國家的方向發展,一些強大的諸侯國,都想以自己為中心,統一全國。兼併戰爭十分劇烈。關中是秦國的基地,它為了增強自己的經濟力量,以便在兼併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很需要發展關中的農田水利,以提高秦國的糧食產量。而當時的韓國,已經孱弱到不堪一擊的地步,隨時都有可能被秦併吞。公元前246年,韓桓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採取了一個非常拙劣的所謂“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員鄭國為間諜,派其入秦,遊說秦國在涇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說是可以發展秦國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實力。

    本來就想發展水利的秦國,很快地採納這一誘人的建議。並立即徵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鄭國主持,興建這一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韓國“疲秦”的陰謀敗露,秦王大怒,要殺鄭國。鄭國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秦王嬴政覺得鄭國說得在理,而當時的秦國確實也需要鄭國這樣一位技術人才,於是就留下了鄭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為了紀念鄭國就叫鄭國渠。

    鄭國渠修成後,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產面貌, 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涇水進行灌溉,增加土質肥力,農業,迅速發達起來,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得富庶起來,大大增強了秦國的國力,為後來秦滅六國奠定了豐厚的經濟基礎。公元前230年,韓國成為了七國中第一個被滅的國家,不知當秦國大軍進入韓國首府新鄭時,當投降的韓王來到關中看到鄭國渠,看到關中的富庶,會不會想起當年那個“間諜”鄭國,會不會後悔當年為秦國送的這麼一位大水利專家。

  • 12 # 劉彥華2017

    韓國能成為戰國七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其製造兵器的水平遠超其他國家,話說,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傳說能射八百米開外。還有劍也異常鋒利, 陸斷牛馬,水截鵠雁。 當敵則斬堅甲鐵幕。

    還有應該就是申不害變法吧。

  • 13 # 帶志逐夢
    前言:韓國作為戰國七雄之一,可以說是七雄中最弱小的一個。它的鄰國有秦國、楚國、魏國、齊國,可以說是強鄰環繞,沒有戰略空間,常被侵伐。太史公在《韓世家》中,引用最多的字句是“秦拔我××”、“秦伐我”、“魏敗我”、“魏攻我”等等。雖然最沒存在感,但也有些為人稱道的事。

    一、趙氏孤兒案

    韓厥之感晉景公,紹趙孤之子武,以成程嬰、公孫杵臼之義。---《韓世家-史記》

    韓國的祖先韓獻子韓厥感動了晉景公,讓趙氏孤兒趙武繼承了趙家的香火,成全了程嬰和公孫杵臼的義舉,沒有韓厥,就沒有趙氏孤兒,也不會有趙國。後期的三家分晉也不一定會出現了。

    二、吊打他國

    文侯二年,伐鄭,取陽城。伐宋,到彭城,執宋君。七年,伐齊,至桑丘。---《韓世家-史記》

    韓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開始,韓國吊打了鄭國、宋國,齊國,還佔領了它們一些城池。

    三、滅亡鄭國

    二年,滅鄭,因徙都鄭。---《韓世家-史記》

    韓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韓國滅掉了鄭國。鄭國在春秋時期第一個強勢起來並稱霸諸侯,從而有“天下諸侯,莫非鄭黨”的國家,其實力不可小覷,韓國前前後後大概花費了70年才滅掉。

    四、裝備精良

    地方九百餘里,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谿子、少府時力、距來者,皆射六百步之外。韓卒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谿、墨陽、合賻、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革抉芮,無不畢具。---《史記·蘇秦列傳》

    韓國具備當時最強的武器,強弓勁弩,武器精良。弓弩可以“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 劍戟可以“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

    五、代表人物

    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的聶政。

    發家代表人物:申不害、韓非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是不是最“殘暴”的朝代?有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