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91拍照聊相機
-
2 # 寒光的攝影生活
"能夠以電影般的氣氛記錄”,注意這裡說的是“氣氛”,所以我理解它不是指逐行每秒25幀,而是說的如電影般色調。況且25P很早的卡片機都支援,沒必要強調出來。
大家知道數碼相機是以sRGB或Adobe RGB色彩空間記錄的,色彩動態範圍有限,這也是很多人懷念膠片色調或喜歡電影色調的原因。
數字影片中早期採用的Rec·709色彩空間,相容性低色彩空間也有限,目前普遍採用了叫做LOG模式的色彩空間,能夠將攝影機的動態範圍充分發揮出來,LOG影像看起來灰而平,但記錄了豐富的亮部和暗部細節,形成了電影特有的氛圍。
索尼相機說明書如此說,應該是透過機內最佳化校準軟體對照片進行影調處理,形成類似電影色調的效果。其實對任何相機拍出的照片,我們都可以通過後期處理得到類似的效果,但畢竟數碼相機原始資料所限,不可能達到真正的電影色調效果。
索尼在說明書上寫的很清楚了,“能夠以電影般的氣氛記錄”特指25P. 注意看25P. 是一秒鐘25幀.
這裡的25幀,是全尺寸的畫面.也就是接近電影拍攝的模式.
50i是一秒鐘50場, 是電視的隔行掃描機制.聽上去數字高. 其實一場只有電影一幀畫面清晰度的50%.一秒鐘內掃描2次,拼合成一幀.是PAL電視制式的機制.
25P模擬的是25幀/秒(電影是24幀/秒). 可以理解為每幀給你的實打實的全幅畫面.
補充一下:
P (Progressive),代表逐行掃描。 i (Interlaced), 代表隔行掃描。
逐行掃描是指顯示屏顯示影象進行掃描時,從螢幕左上角的第一行開始逐行進行,整個影象掃描一次完成。隔行掃描就是每一幀被分割為兩場,每一場包含了一幀中所有的奇數掃描行或者偶數掃描行,通常是先掃描奇數行得到第一場,然後掃描偶數行得到第二場。也就是說,奇數場、偶數場分兩次掃描後,才形成一幀完整影象。
如果數字後面帶 i 的,它的幀數就要除以2。比如50i 就是25幀,60i 就是30幀。帶 p 的,數字是多少,就是多少。比如25p就是25幀,30p就是30幀,50p就是50幀。。。以此類推。比如:1920x1080 50i 和1920x1080 25P,每秒都是25幀,只是成像和顯示方式不同,前者是隔行,後者是逐行。25P是每次一幀完整影象掃描,而50i是奇偶場分兩次掃描後形成一幀完整影象,也就是1秒鐘內共完成了50場的掃描,而形成了25幀的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