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於小小

    陳金旺傻嗎?

    未必。

    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叫陳山,一個叫陳河,陳山說阿爸給他們兩兄弟取名為“河”、“山”是希望他們長大之後,能夠保護河山。

    可見,陳山小的時候,他的阿爸一點兒也不傻。

    後來怎麼就傻了?

    這得從陳金旺傻的時間說起,陳河考上北京的大學後,沒畢業就和家裡失去了聯絡,沒過多久陳金旺就變得痴傻了。

    他不認得陳山,記不清陳夏,只知道吃生煎包。

    陳山說他是因為想陳河想的了,其實不全是。陳河的失蹤讓陳金旺明白,他引以為傲的大兒子,已經去從事革命事業了,因為他知道,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孩子們心裡早就生下了愛國的種子。

    為了不拖累兒子,不讓兒子有後顧之憂,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裝瘋賣傻、不認識任何人了。這樣他不但保護了自己,還順帶保護了陳山和陳夏。

    陳金旺是大智若愚。

    他不待見陳山,是因為假扮肖正國之前的陳山,整天只會幹些沒有意義的事,雖然陳山也在孝敬他,並照顧著妹妹。但這並不是陳金旺希望看到的,他希望自己的小兒子也和大兒子一樣,去保家衛國。

    所以,當陳山帶著張離從重慶回來後,一改往日的小混混形象出現在陳金旺面前,他很開心。他知道,自己的小兒子也開始幹起了正事,不再是那個整日無所事事的人了。

    但嘴裡仍然不願意提陳山的隻字片語,仍然說他只有陳河一個兒子。但卻把陳山最愛給他做的飯,說成是他最愛的兒子做的。

    說明,他心裡是非常愛陳山的,也說明,他已經知道了陳山所做的一切,並沒有愧對他的諄諄教誨。

    對於陳夏,很長一段時間不見她,陳金旺肯定是思念的,畢竟那是自己最心愛的女兒。可是,小夏帶著食物出現在他面前時,他表現出來的是厭惡的。他寧願承認餘小晚是小夏,也不願意承認真正的小夏,為什麼?

    因為,小夏變了,人比以前開朗了,眼睛能看見東西了,而在陳金旺的認知裡,上海還沒有人能治好眼盲症。此時的陳金旺無比明白,小夏被日本人收買了。而且看得出來,她很享受日本人帶給她的一切。

    特別是小夏拿著她小時候想吃卻買不起的東西,在陳金旺面前炫耀時,陳金旺失望透頂了,他覺得自己的女兒已經完全變成一個和他的教育背道而馳的人,他不願意認這樣的人為自己的女兒。

    陳金旺的傻,和張離說陳山的那句:“你什麼時能夠義無反顧地拋開一切”不謀而合,陳河、陳山沒有了後顧之憂,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當中去。

    為了保衛河山,他的兒子們連犧牲都不怕,區區一個裝傻,陳金忘還是能做到的。

  • 2 # 尬笑天君

    如果《驚蟄》是一部愛情劇,陳金旺可能是真傻。

    但是,《驚蟄》卻是一部諜戰劇,任何人都可能擁有第二重身份,陳金旺恐怕真沒有那麼傻!

    或許,在後面的情節裡,陳金旺會有驚豔的表現,不然,為什麼要用那麼多的鏡頭去表現他?

    為什麼說他沒有想像中的傻,可以從幾個細節得以窺探。

    第一,陳河、陳山、陳夏,名字不就是“河山華夏”,換言之就是“華夏山河”!

    從陳家三兄妹的名字由來,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每天只惦記吃生煎包的陳金旺,根本不是沒有文化的人,甚至還是一個愛國人士,不然不會在子女的名字中,有這樣宏大的佈局。如此有文化素養的人,在那個時代是不多的,這也讓陳金旺的真實身份蒙上了一層細沙,可能會在之後的劇情裡來一次“驚喜”呈現。

    第二,不記得陳山,卻記得他的菜,似乎他只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陳金旺的病,應該是在大兒子陳河到北平後才開始的,然後,他就時常將兩個兒子當成一個兒子,作為小兒子的陳山就沒有了自己的存在,在我看來,這其實是陳金旺在知道自己大兒子的愛國行為後,以自己的裝傻,使得另一個兒子“消失”的方式,來保護陳河,當然,陳金旺也有可能是間歇性痴呆的症狀,有時糊塗,有時又很聰明。

    第三,從日本歸來的陳夏回去看陳金旺,陳金旺顧左右而言他,也是他假傻的表現

    陳夏從日本回來後,其身份也變得撲朔迷離,她到底是最後的大反派,還是隱藏在敵人心臟的另一個臥底,實在看不懂。當她回去看陳金旺時,陳金旺表面上不認識自己的女兒——陳夏,卻讓我感覺到,其實這也是他故意為之。因為,他也不瞭解自己的女兒到底是什麼身份,相認,隱患太多,不如直接來個不知道,不記得,反正也和自己的人物設定相符合,誰也不會懷疑。

  • 3 # 老徐說事999

    《驚蟄之諜戰深海》這是我最近一直在追的一部劇,

    陳金旺,作為主角背後的老爸,

    應該算是最大的正面人物的代表了,

    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的鏡頭給他呢,

    一個裝傻的老頭,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子女和自己,

    才能更好的隱藏,而不會引起日本人的注意。

    陳金旺是真傻嗎?真傻的話,怎麼可能給自己的子女起那麼有深意的名字

    陳山,陳河,陳夏。

    這樣的胸懷和氣度,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想出來的。

    這樣的名字,簡單而寓意明顯深刻。

    很明顯,陳金旺不傻,他只是希望自己傻而已。

    陳山去看他的時候,他不記得陳山,

    但他知道陳山會給他做紅燒大腸。

    並且,說成是陳河做的,很明顯,他想忽略掉陳山,

    簡單的說,是想保護陳山。

    他寧願他的兒子,是失蹤了,而不是犧牲在他面前。

    他不想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他是惦念陳夏,但真正的陳夏站在他面前的時候,

    他猶豫了,他不知道該不該認這個女兒呢,

    很顯然,他應該已經看出來這個女兒的變化,

    但他不敢確定,不願意相信,

    這個女兒已經徹底被日本人收買 ,為日本人服務,

    所以,他寧願不認這個女兒,只是希望父女倆成為仇人而已,

    我覺得陳金旺是一個隱藏的大boss

    後期一定會有大的動作,或者是關鍵時刻起大作用,

    希望陳金旺身體健康,為國家做貢獻吧。

  • 4 # 晨曦侃娛樂

    電視劇《諜戰深海之驚蟄》是繼《風箏》、《麻雀》以及《偽裝者》之後的又一部經典諜戰劇。該劇由張若昀、闞清子、王鷗、孫藝洲等一眾演技派演員攜手主演,劇情跌宕起伏,引人注目。

    劇中有一位名叫陳金旺的老人,他有三個子女,分別名叫陳山、陳河以及陳夏。陳氏自家可謂是該劇的核心人物,陳氏三兄妹都是了不得的人物。但是在主角陳山的眼裡,父親陳金旺最在意最心疼的孩子是大哥陳河,妹妹陳夏從小乖巧懂事,所以也很惹他喜歡,唯獨陳山不爭氣,整天與一群混混朋友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沒個正經,感覺父親並不鍾愛他,所以陳山一直口口聲聲地稱陳金旺為“老東西”。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不,事情並沒有像陳山想的那麼簡單,陳山只是“當局者迷”,並不懂得父親陳金旺的真正最心疼最在意的就是陳山了。

    為什麼說陳金旺這個陳山口中的“老東西”並不糊塗,為什麼他最在意最心疼陳山呢?這就要來分析一下陳氏三兄妹的為人了。

    陳河,陳金旺的大兒子,外形俊朗,學習成績好,懂事而且省心,所以在陳山看來,陳河是陳金旺最得意的兒子。

    但是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陳河最後還是選擇忠於自己的信仰,拋下了父親陳金旺,離開了陳山以及陳夏兄妹兩,之後再也沒有回家看望過他們,他這一走就再也沒有了音信,這一點傷透了陳山的心,同樣也傷了父親陳金旺的心。

    雖然說陳河不與家裡人聯絡,可能是為了保護家裡人的安全,他為了信仰,棄家人於不顧,可以說是舍小家為大家,因為陳河知道,有國才有家,但是在一個父親眼裡,陳河永遠都是自己的兒子,兒子不要父親了,多年不回家探望他,連訊息都沒有,作為父親的不傷心才怪呢。

    說完哥哥陳河,再來分析一下妹妹陳夏。

    陳夏是個盲人,但是從小就乖巧聽話而且懂事,所以在父親陳金旺的眼裡也覺得她是個好孩子,但是陳夏似乎並不關心陳金旺的死活,從電視劇開始到結束,陳夏都沒有關心過陳金旺,就好像沒有這個父親的存在似的。

    後來陳夏被荒木惟(王瀧正 飾演)帶走,把她的眼睛治好了,還把她帶到日本培訓,回國後,陳夏竟然心甘情願為日本人做事,不僅不顧兄妹之情,而且在原著中,陳夏竟然幫助日本人親自抓獲了她的親哥哥陳河,直接害死了陳河。

    像陳夏這種不懂得民族大義,只會助紂為虐的愚蠢女子,其實陳金旺早就看出來了,畢竟自己的女兒,自己最瞭解,陳夏不關心陳金旺,陳金旺也不提陳夏,兩人各自安好。

    分析完陳河與陳夏,再來分析主角陳山。

    陳山雖然從小就遊手好閒,無所事事,但是陳山最懂得照顧父親,什麼事都為陳金旺著想,就怕他受苦受累。

    當陳山被荒木惟脅迫假冒肖正國潛伏到軍統內部竊取情報的時候,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東西”陳金旺。所以臨走之前,還有特地回去看望他。

    當陳山與張離(王鷗 飾演)回到上海,陳山第一件事就是回去看望老父親陳金旺。陳山口口聲聲叫著“老東西”其實是對父親陳金旺愛得深沉,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對父親的那份深情,所以故意叫陳金旺為“老東西”。

    那麼“老東西”陳金旺到底是最心疼誰?其實劇中已經有體現,陳山與張離一起去看望陳金旺的時候,他的手裡一直拿著陳山以前玩過的“彈弓”,雖然陳金旺嘴上唸叨的是大哥陳河,其實心裡最心疼的是陳山,所以即使患有老年痴呆症的陳金旺在潛意識裡還懂得死死拽住陳山以前完過的彈弓。

    所以說,“老東西”陳金旺並不糊塗.

  • 5 # 娛少言

    陳金旺傻嗎?在我看來他不但不傻,而且他的心很通透,明亮的跟個鏡子一樣。

    當陳金旺被日軍野狗撕碎的時候,神志不清的他終於清醒了一回,他喊,“還我河山!陳河的河!陳山的山!”你敢說他這個時候是糊塗的嗎?不敢說,他這個時候想必是無比清醒的。陳金旺在所有大事上面全部都是清醒的,所謂的“痴呆”恐怕只是他保護自己保護兒女們的一個手段。(陳金旺)

    為什麼忘記陳山?

    電視劇一開場,我們就知道陳山的家庭情況比較悲慘,老媽去世了,老爸痴呆了,大哥失蹤了,小妹失明瞭,只剩下他自己一個人來支撐起這個家。 令我們大家奇怪的是,陳金旺只記得自己有一個兒子叫陳河有個女兒叫陳夏,他完全把陳山忘記了。

    雖然他口口聲聲說自己只有一個兒子,名字叫做陳河,但他腦子裡卻記將陳山第一次給他做飯的事情記得清清楚楚,手裡面成天把玩的也是二兒子陳山小時候最喜歡的彈弓。雖然陳金旺嘴上不說,但是他卻將二兒子陳山對他的好潛移默化的表達了出來。(陳山與陳金旺)

    陳河走了,雖然失蹤的原因他誰也沒有告訴,但是父子連心,自己的兒子失蹤多年杳無音訊,難道做父親的猜不出來陳河是幹什麼去了嗎?陳金旺看著陳河長大,他當然知道陳河內心有一腔熱血報國之心,自己給他們兄弟倆取名“河山”也是想表達“保衛河山”。陳河不告而別,陳金旺也能猜出個大概,為了保護陳河斷了他的後顧之憂,他就索性裝傻只記自己只有一個兒子。

    為什麼陳夏歸來後認不出來她?

    陳夏之前眼睛雖然看不見,但是心還是清澈透亮的,現在雖然眼睛治好了,心卻盲了。她分不清是非黑白、好壞對錯,錯把敵人當做愛人從而直接害死自己的親人,這是她這輩子犯下的最大的錯。(陳山與陳夏)

    陳金旺知道小夏被日本人帶走了,他不知道的是小夏歸來後是否還會保持自己的一顆初心?陳夏央求荒木惟批准她回家看父親的時候,說明她的心裡還是惦記著自己的老父親的。當陳夏滿心歡喜地拎著之前從沒吃過的飯菜、糕點回家看往陳金旺的時候,她卻沒想到父親已經把她完全忘記了。

    陳夏一進門就被陳金旺拿著一面鏡子照,他口口聲聲還說著“照妖鏡”,估計他想照出陳夏到底有沒有“成妖”。陳金旺不知道自己日思夜想的小女兒現在是否已經背叛了國家,如果背叛了那麼這個女兒不認也罷!一番試探之後,陳夏果然沒有表達出自己被日本人帶走的憤懣,她說給陳金旺的都是她在日本人那邊得到的好處與福利,陳夏最終還是忘記了自己是一位中國人。所以,陳金旺才會選擇不認陳夏。(陳金旺與陳夏)

    溫情對待餘小晚。

    陳金旺不認小夏,但是卻把餘小晚當做自己的親女兒,甚至將陳夏帶來的好吃的放餿了也要留給餘小晚吃。也許他真的喜歡餘小晚,他也知道餘小晚是喜歡陳山的,這麼好的姑娘給自己做不成兒媳婦做女兒也是挺好的。(餘小晚與陳金旺)

    後來餘小晚說她要離開一段時間,可能這段時間就看不了他了。陳金旺卻說:“會回來的,不好不回來的。”而且還一直重複了好幾遍,聽的小晚淚眼婆娑。當餘小晚低下頭一臉憂傷的時候,陳金旺卻溫柔的撫摸她的臉頰給她安慰,陳金旺真的是一位很好的父親。(陳金旺與餘小晚)

    最後陳金旺被日軍殺死時,嘴裡那句“還我河山,陳河的河,陳山的山!”感動了無數人,河山既是國家,又是自己為國捐軀的兒子,想必陳金旺被殺的時候心裡是無比痛苦與不甘的!這部劇的人物結局真的太慘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 6 # 娛雷

    依我個人愚見——陳金旺未必真傻!

    陳金旺的“快意人生”

    從目前播出的劇情來看,我其實特別羨慕陳金旺這個角色。臺詞少、場景簡單、睡著躺椅、吃著生煎——“快意人生”也不過如此了吧!不過他的“病情”好像越來越重了,思維混亂、健忘這些都像極了“老年痴呆”的症狀。陳山一直說陳金旺不記得自己,只記得有“一兒一女”:兒子叫陳河、女兒叫陳夏。可是,在陳夏從日本回來後,前去看他,陳金旺好像依舊“糊塗”,顧左右而言他,難道陳金旺病情惡化嚴重了嗎?連“女兒”都不記得了?

    陳金旺“裝瘋賣傻”為哪般?

    根據劇情推斷,陳金旺“神神叨叨”的症狀應該是在陳河去北平讀書與家裡失聯之後。按照正常邏輯可以理解為陳金旺念子心切,不如願才會瘋瘋癲癲的。但是我們換個角度來說,這一切有沒有可能是一齣戲呢?一出陳金旺持續多年的“表演”?

    1. 國破家亡,白色恐怖籠罩全國之際,一向進步好學的大兒子——陳河去了北平,與家裡失聯。作為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他已經預感到一切“最壞的可能”——在那樣一個特殊的時代,面對身邊的陳山、陳夏,為了保護家人,不受牽連,他只有裝瘋賣傻來矇蔽所有人。

    2. 從陳金旺給孩子取名來看,他也絕非弄堂裡“尋常”之人。陳河、陳山、陳夏——合起來就是“華夏山河”,在那樣一個動盪的年代,不是每個中國人都能有他這樣的覺悟!越是如此,我越相信所謂的“傻”只是他迫於無奈下的自我保護,總有一天他會“恢復正常”。

    3. 至於他“不認識”陳山、陳夏我覺得更是刻意而為,在陳河沒有回來前,陳金旺無法預判身邊的形勢,特別是他被尚公館“軟禁”起來後,他更加覺得形勢之複雜。所以哪怕是治好了眼睛的陳夏出現在他面前,他都沒有流露出一絲的欣喜。此時的陳金旺已經陷入極度矛盾漩渦之中——陳河失蹤、陳山、陳夏疑似“漢奸”——一切都是那麼突然,他毫無防備,所以在一切事情沒有真相大白之前,裝瘋賣傻是唯一辦法!

    4. 至於所謂的“隱藏身份”,起碼目前我沒發現任何可以支援這一猜測的“證據”。如果他真有隱藏身份,那麼作為長期陪伴他的子女,特別是進步青年陳河不可能沒有發覺。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這或許是陳金旺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 7 # 夢三年等三年

    我才看到20集,第一我覺得陳金旺可能真的是老年痴呆。第二也有可能他假裝老年痴呆掩護自己大兒子的身份,讓日本人就算抓住他大兒子也拿他沒有辦法,因為看到現在為止,我覺得櫻花最大的可能就是陳河,至於陳金旺是不是老年痴呆,後面就知道。

  • 8 # 娛樂界的打工仔

    在《驚蟄》這部劇中,陳山一出場就在“主角光環”的影響下,非常的幸運。雖然一開始他的妹妹陳夏成為了荒木惟的人質,但是陳山自從成為一個諜者後,無論是遊走于軍統,還是尚公館,每次都能很幸運的脫身。而且陳山每次在劇中遇險和脫險的過程,都能夠給觀眾帶來緊迫感,讓劇情看起來更加的飽滿。

    不過陳山在劇中,雖然是一個有擔當,有情義之人,但是他在生活中,卻一直都有一個不滿,那就是他的父親陳金旺太偏心,對待妹妹陳夏和哥哥陳河都非常好,唯獨對他太冷淡了。甚至在陳金旺老年痴呆後,直接就把他給忘記了。所以這件事在陳山心裡,一直耿耿於懷。

    因此當陳山再次見到陳河時,還在陳河面前抱怨,父親對他是多麼的不公平。如今陳金旺給觀眾的感覺就是老年痴呆了。難道陳金旺就真的什麼也不記得了嗎?其實從三件事可見,陳金旺一直在裝傻,他心裡其實什麼都懂。

    第一件事:當陳山和張離剛剛逃出重慶,來到上海後,他和張離一塊來看父親陳金旺。當陳山站到陳金旺面前時,陳金旺看起來並不認識陳山了,甚至連名字都忘記了。但是等待一,張離帶著物品,說是陳山給他買的時候,陳金旺立馬就想起來,還說陳山在十歲時就會給他做紅燒大腸吃了。

    為何陳金旺在見到張離後,會突然變得如此清醒呢?因為這次對於張離的到來,陳金旺以為是陳山帶著兒媳婦來看他了,所以陳金旺即使在裝傻,也不能在兒媳婦面前,裝作不認識陳山,因此陳金旺提陳山做紅燒大腸這件事,所是給足了張離面子

    第二件事:陳金旺第一次見張離時,只是把他當作一個普通人對待,但是當她見到餘小晚時,卻把餘小晚當成了陳夏,為何陳金旺會把餘小晚和張離區別對待呢?要知道,餘小晚之所以來看陳金旺,陳金旺知道,這肯定也是兒子陳山的愛慕者,既然陳山之前已經帶著張離來過了,說明陳山是認準了張離的。因此對於餘小晚的到來,陳金旺為了不讓她尷尬,只有把她錯認為是自己的女兒陳夏,才能既能給餘小晚抬價下,又能替兒子陳山,擺脫情債。

    第三件事:陳夏自從被荒木惟騙走後,她已經一年多沒有回家了。等到陳夏再次回國,成了中日親善大使後,對於陳夏這樣的身份,陳金旺可能已經聽說了。所以等到陳夏來看她時,陳金旺假裝不認識她,實則也是給他一種警告,讓她不要忘本。

    綜上所述,由這三件事可以看出,陳金旺不僅沒有老年痴呆,他反而還很聰明。既然陳金旺什麼都懂,他為何要假裝不認識兒子陳山呢?其實陳金旺之所以這樣做,也是有兩層深意的。

    第一,在陳金旺的三個孩子中,老大陳河學習好,又懂事,老三陳夏,從小眼睛雖然瞎了,但是也很懂事。唯獨二兒子陳山,一直都是一個小混混。所以在陳金旺的心中,更加擔憂陳河和陳夏在社會上遇到挫折,並不擔心陳山在社會上混不開。

    第二,既然陳山是一個小混混,所以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因此當陳山成為日諜後,陳金旺假裝不認識陳山,實則也是對他的一種保護。要知道,一個人最大的軟肋,就是他的家人,如果陳金旺和陳山的關係搞得很不好,外人就不會打他的注意,這樣也能免除陳山在日諜的後顧之憂。

  • 9 # 七話影視

    諜戰劇燒腦反轉的套路,讓不少觀眾覺得陳山之父陳金旺不簡單,鏡頭多次給到他的特寫,甚至觀眾在彈幕中刷起了“他麻雀、他是駱駝、他是特工、他有身份”等等猜測。

    其實,觀眾們將角色想得太過開掛,他並沒有那麼複雜的身份。

    陳金旺只是一名普通的群眾,一個普通的父親,一個普通的中國人。

    生病確實存在,最初他並沒有偽裝理由

    後期鏡頭多次給到陳金旺微表情特寫,讓不少觀眾覺得他是裝“瘋”,進而懷疑他的身份。但觀眾在不斷燒腦反轉的故事中遺忘了編劇最初的設定,在他只是上海灘小混混陳山之父時,便是一名老年痴呆患者。

    彼時,陳山為了撫養生病的父親與失明的妹妹在上海灘摸爬滾打,雖然他足夠機敏聰慧,也不可避免生活的辛苦勞累。從出局試圖截胡舞女金條被抓包後的圓滑反應,便可以推斷出承擔家庭重擔多年的他,過得並不如口中那麼瀟灑。

    這種情況下,陳金旺作為一名父親,他原本可以為兒子分擔辛苦,也能更好的照顧女兒,沒必要裝傻。即使他如一些觀眾突發奇想的猜測一樣是潛伏“特工”,亦沒有裝瘋的理由,畢竟蝸居在弄堂行動不便的老人完全沒有收集情報的條件。

    出場背景已經很清晰,陳金旺的確患有老年痴呆症。

    陳金旺患病,但並沒有完全“失控”

    看過黃渤綜藝《忘不了餐廳》的觀眾會很清楚,老年痴呆患者病情是循序漸進的,不會一步走到完全失控的地步,患者記憶經常會處於時清醒時混亂的狀態。陳金旺顯然也是這種情況,後期陳山、陳夏與父親團聚,他們經常提醒父親記起自己。

    這說明,在陳山被荒木惟要挾之前,陳金旺對子女的記憶並沒有完全喪失。

    所以,當陳家出事後,他透過兒女突然間的變化已經意識到家人被日本人控制。育有三名高智商子女的陳金旺,又怎能沒有分析出自己成為敵人要挾陳山的法碼,這個時候繼續裝傻是他最好的選擇。

    保持一直生病的模樣,可以降低日本人對他的防備心,也不會拖累陳山等人。要知道,如果陳金旺在外人眼中意識是清醒的,當陳山某些舉動被懷疑時,他就會被成為拷問的物件,彼時,無論他如何應對都不如裝傻來得有效。

    父親、中國人、護他山河

    除了繼續裝傻為家人掩護外,陳金旺還做了兩件事:敲打被迷惑的女兒、護他山河。

    受荒木惟影響,從小被陳山保護起來的陳夏被迷惑,在敏感時期接受了“友好大使”的稱號,讓陳山十分痛心。雖然劇情明顯有刪減的痕跡,觀眾也能從一些蛛絲馬跡中推測,她利用自己的敏感聽力為荒木惟做了很多不利於同胞的事。

    為了敲打小女兒,陳金旺多次“發瘋”不認她,並且用“日本女人”來稱呼對方。他想借此提醒女兒自己的身份,讓她迷途知返,也正是因為一次次的敲打,讓觀眾誤以為陳金旺有特殊身份,甚至期待他能“發大招”。

    但觀眾遺忘了一件事,他只是普通的一個弄堂老人,能夠沉著應對敵人已經是他的極限了。他能做的是不拖累對方,所以,當他聽到陳山安排的轉移計劃時,他“破壞”了這個計劃。

    不是不想活,而是不想成為陳山的拖累,他知道長子已經犧牲,次子在為國家效力。他不願意被轉移,可以為兒子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也可以讓兒子更無後顧之憂,這是一個父親對孩子最後的保護。

    同時,也是一箇中國老人的氣節。

    陳河犧牲前說:“護我山河”,陳金旺中槍後呢喃:“阿河,回家了”。

    山河是孩子,山河也是家國,一語雙關,一愛兩全。

  • 10 # 宇哥帶你讀原著

    早晨從下午開始,帶你深入解析《諜戰深海之驚蟄》第六回。

    看原著,更深入。

    陳金旺是真傻嗎?

    陳金旺是真傻,傻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這就有些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一樣。

    所以陳金旺的“傻”,並非是尋常意義上的傻,而是迴歸了兒童般的思維狀態。

    為什麼我要這樣說呢?

    且聽我,下面一一為你道來。

    其一:陳金旺能夠看透人心,明辨善惡。

    陳夏還是瞎子的時候,陳金旺是認得陳夏的;可是陳夏變成了日本特務之後,他就不認識陳夏了;

    餘小晚來照顧陳金旺的時候,陳金旺把她當成了小夏,因為餘小晚是真心想對他好;

    張離和陳山來的時候,陳金旺對張離也不反感,因為他知道張離是好人;

    他最記得的人是陳河,因為陳河確實應該被人記住,他是為了人民犧牲的;

    他時而記得住陳山,時而忘記陳山,是因為陳山做的事時好時壞,沒有定論。

    其二:陳金旺生了三個傑出的子女。

    他雖然一直活得昏昏沉沉的,但是他的三個子女卻能夠把整個上海灘攪得天翻地覆。

    大兒子陳河是中共上海地下黨的領導,一直為著抗日解放事業而奮鬥著;

    二兒子陳山明面上是荒木惟的特別助理,暗地裡卻一直在為軍統,中共做事,可謂是三面間諜;

    小女兒陳夏視力恢復之後,成了荒木惟最看重的特工,在監聽和行動上都是天才型的人物。

    試問,能生出如此傑出子女的父親,能夠是傻子嗎?

    其三:陳金旺在得知陳河死後,留下了熱淚。

    陳河死的時候,陳金旺在睡夢中突然被一記響雷劈醒。

    醒後的陳金旺,突然有種心慌,好像什麼寶貴東西失去的感覺。

    陳山來對他說:陳河沒了。

    陳金旺聽到後,雖然聯想不到陳河沒了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他為何要流淚,但是他的眼淚就是禁不住地流。

    其四:陳金旺在最後時刻喊出了氣壯山河的口號。

    當荒木惟帶著大部隊來質詢陳金旺的時候,陳金旺這天突然不知為何清醒了。

    他好像感到這天,會是他在這個世上最後一天一樣。

    他上了一盤生煎,擺了四副碗筷。

    他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和他的孩子們吃一頓團圓飯。

    荒木惟要他說出陳山在哪裡,他的回答是:還我河山!陳河的河,陳山的山!

    陳金旺這個角色非常地重要

    海飛為何要將陳金旺寫成一個呆傻之人呢?

    我想“陳金旺”就代表著當時的部分普通民眾,他們在觀望,在忍耐,在等待,在堅持,還充滿幻想。

    他們心懷山河,卻無力抵抗;他們憧憬未來,卻被現實狠狠打臉。

    “陳金旺”的結局告訴我們:任何侵略者在仁慈的面孔下,都包藏著一顆狼子之心。

    只有勇敢地站起來,反抗侵略者,才能真正地守護我們的山河。

    姚安濂詮釋的陳金旺完美

    老戲骨姚安濂飾演的陳金旺,真的是我心目中的陳金旺。

    演得入木三分,讓我們看到了陳金旺的呆,傻,天真與壯烈。

    陳金旺不是一個平凡的人,或者說他曾經不應該是平凡的。

    不然他不會為自己的子女取這麼霸氣的名字,他有可能在沒有得病失憶之前是地下黨,或者有什麼隱藏身份。

    反正我可以肯定的是,他年輕的時候的故事一定很精彩。

    早晨從下午開始,帶你一起看海飛原著《驚蟄》第六回。

  • 11 # 夜魚影評

    閒言少敘,我們直接看看陳金旺自出場以後都有哪些操作:

    1.在陳山回到重慶之後,不認識陳山,只記得陳夏、陳河。

    2.在餘小晚發現劉芬芳跟蹤之後,餘小晚來看望陳金旺,陳金旺錯認餘小晚為女兒陳夏。

    3.陳夏從日本歸來,看望陳金旺,陳金旺不認。

    4.用陳夏送的吃的(已經壞掉)給餘小晚吃。餘小晚為逗陳金旺開心,吃得津津有味。

    5.預言餘小晚“要回來的”——這句“要回來的”,與其說預言“餘小晚”,倒不是如說預言“自己女兒陳夏要回來”更具說服力。

    6.跑回陳佳以前住過的地方,喚醒陳夏兒時的記憶。

    7.陳河犧牲,悲傷不已

    8.打亂陳山原本的逃跑計劃,硬闖守衛,被日本兵打傷。

    9.記起陳山,向荒木惟大喊“還我河山”。

    好了,陳金旺登場操作,我們基本集齊了。那麼陳金旺,到底真傻、假傻?

    我們從上面可以看出來,陳家的兒女,誰給日本人幹活,陳金旺就不認是誰。所以老頭從來沒忘記過陳河。

    先是陳山以“日諜”身份從重慶回來,陳金旺不認陳山。接著陳夏從日本歸來,變成荒木惟的人肉電報偵查儀,不認陳夏。反倒把一心抗日的餘小晚當女兒。但即便如此陳金旺還是期盼女兒回家,(所以“大結局前篇”陳夏告別時,陳金旺有句臺詞是“早點回來”)。回到陳家住過的地方,企圖喚醒陳夏的記憶。

    由此,我們推斷,陳金旺其實是一個,腦瓜傻,但心不傻的老頭子。在他的心裡永遠儲存著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良知:永不背叛自己的國家,並在她破碎之時,守衛她。

    所以他給子女取名:陳夏(華夏),陳山(山),陳河(河)——華夏山河。

    相比人傻心不傻的陳金旺,喬瑜、周海潮之輩唯有汗顏。

    當然,陳金旺除了代表“中國人的良心”之外,在導演的設計下,他的“傻”還充當了推進劇情前進的功能;如果不是他在關鍵時候犯傻,去硬闖守衛,被日本人打傷,打亂陳山的逃跑計劃。後面的有些劇情也許就不會發生。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