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禪語悟道
-
2 # 布衣小幫
可以說是文學傳記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傳記文學創作植根於西方文化的沃土和現突生活,深受人道主義的滋潤。深入傳主的內心世界,細緻入微地展現傳主心理的發展與變化。同時他的作品也是翻譯語種最多的現代德語作家。
-
3 # 羊岀mo
茨威格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說創作,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慾、女性”為主題,透過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而展現出的各種複雜豐富的感情活動和心理狀態,恰與中國讀者的審美期待視界相融通。這些小說文字或者重視對少男少女青春萌動的心理剖析,或者記錄為情慾所驅使而犯下激情之罪的成年男女的痛苦心靈自白,或者描寫暮年男女激烈情感歷程的悲苦回憶。讀者在茨威格的作品裡“發現了一個陌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併為此與它們產生了“共鳴”。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歐洲並不是個和平世界,貌似安全的表象下隱藏著動盪不安,戰爭陰雲的籠罩使到處呈現出血腥和混亂。生活在這一時代的歐洲人難免或多或少地承受著環境變異歷帶來的負面結果:物質的貧乏、環境的壓抑與精神的負擔。
儘管茨威格小說中的人物在物質生活上屬於不愁溫飽、生存不受威脅的有產者階層,然而茨威格知道飽食終日的物質生活安寧並不能逃避精神的困擾,為了體驗,茨威格給他的人物設定了種種特殊的環境:陌生女人的“生活天地非常狹小”,“設法向別人訴說心事”,沒有人“指點,提醒,毫無閱歷”,“失情少女心冷怠沉”;而馬來狂人由於挪用醫院的公款被逐出鹿特丹,他沒有被放到“有人、有俱樂部、有高爾夫球、有書報的城市裡去”,而是去了一個離最近的城市還有兩天的路程的地方,社交圈子只有幾個令人乏味的官員和幾個混血兒,其他的就是茫茫無盡的森林、種植園、沼木叢和沼澤地。他們沉溺於自我內心世界的人,是一些被遺棄者,這些人物通常是有些空虛、孤獨和自閉的,他們缺乏正常社交的機會,缺乏正常且平庸日子的充實,久而久之、也隨之失去了社交的能力和願望,感情也失去了一個正常的解放管道。但心靈的積累越多,受得壓抑就愈大,只要有一個合適的契機,它爆發時更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
混亂而碎裂的生存環境,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冷漠的關係,造成了大量情感淪落者,內心的孤獨無助常常促使他們表現出一些僭越情理的行為,那完全是一種不自覺的掙扎,是溺水者妄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徒勞。正因為此,茨威格作品的人物都有一種異乎尋常的勇氣和高傲。
藝術特色
茨威格筆下人物的奇特行為常常突如其來,常常有違一般意義上的倫理道理。所以,當激情過後,當事人或羞於開口,或不屑於與世俗妥協,把自己的真實綻放暴露於世人,被世人所嘲弄甚至恥笑。但人心靈的負荷不致過重,一旦到了極限,傾訴的慾望會席捲一切,這些壓抑過久長期處於失語狀態的人,需要遏上合適的物件和合適的時機,語言就會排山倒海,不可阻擋。茨威格不僅知道並且把握了這一點,幾乎不讓任何的插話或者無用的描寫引導提示和中斷傾訴者,從而削弱了表現的力量。大段連貫的、急切得近乎神經質股的告白,與其說是對人傾訴,不如說是獨白,一種遊移於社會邊緣的焦灼不安狀態下的喃喃自語,一種藉助陌生人這個介質對往事的重溫。
茨威格正是抱著這種對生活在那個時代、那個亂世里人的深切理解和同情,才選擇了這種表現形式;或者說,也只有這種形式,才使茨威格作品裡人物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淋漓盡致的表白,讓讀者透過這些人物的敘述來認識那個時代對人物的扭曲和異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把那個時代推上了審判席。
茨威格的小說有個鮮明的特點,即他的小說帶有—種戲劇的味道。無論是《二十四小時》中年輕賭徒的手、《月光衚衕》裡那寒光閃閃的匕首,還是《陌生女人》那隱隱綽綽的反覆出現的白玫瑰,無不具有戲劇的誇張和懸念性質.而作品中大段甚至整篇的人物獨白,正是戲劇的表現形式。
傳記
茨威格的傳記文學作品主要是兩大部分,一是以《世界的建築師》為總題的文學家傳記,其傳主有巴爾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荷爾德林、克菜斯特、尼采、卡薩諾瓦、司湯達、列夫·托爾斯泰。這些人大都是從19世紀到20世紀響噹噹的文學大師,今天放眼這個名單,幾乎就是一部19世紀的歐洲文學思想史。
二是一系列歷史人物傳記,其中包括四百年前的人文主義者伊拉斯,拍案而起、反抗宗教改革家卡爾文思想統治的瑞士勇敢學者卡斯特里,16世紀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和18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內特等。無論是敘述傳主的生平,還是評價其地位與功過,不管是刻畫其心理與行為,抑或是描述其命運與得失,都是從人道主義出發,肯定自由理念和人道情懷,抨擊思想禁錮和專制獨裁,表達了茨威格愛人類、愛生命的人道主義精神。
茨威格的傳記文學創作,與他生活的時代和歷受的教育關係極為密切。維也納養育了茨威格,培育了他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培養了他無與倫比的藝術鑑賞力,造就了他的藝術才能。他深受西方人道主義精神薰陶,又批判地接受尼采超人哲學、泰納、羅曼·羅蘭、斯特拉奇和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學說。
茨威格的傳記文學創作植根於西方文化的沃土和現實生活,深受人道主義的滋潤,受到尼采、泰納、羅曼·羅蘭、斯特拉奇和弗洛伊德等的影響,深入傳主的內心世界,細緻人微地展現傳主心理的發展與變化。
-
4 # 使用者振華
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慾、女性”為主題,透過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而展現出的各種複雜豐富的感情活動和心理狀態,恰與中國讀者的審美期待視界相融通。這些小說文字或者重視對少男少女青春萌動的心理剖析,或者記錄為情慾所驅使而犯下激情之罪的成年男女的痛苦心靈自白,或者描寫暮年男女激烈情感歷程的悲苦回憶。讀者在茨威格的作品裡“發現了一個陌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併為此與它們產生了“共鳴”。茨威格筆下人物的奇特行為常常突如其來,常常有違一般意義上的倫理道理。所以,當激情過後,當事人或羞於開口,或不屑於與世俗妥協,把自己的真實綻放暴露於世人,被世人所嘲弄甚至恥笑。但人心靈的負荷不致過重,一旦到了極限,傾訴的慾望會席捲一切,這些壓抑過久長期處於失語狀態的人,需要遏上合適的物件和合適的時機,語言就會排山倒海,不可阻擋。茨威格不僅知道並且把握了這一點,幾乎不讓任何的插話或者無用的描寫引導提示和中斷傾訴者,從而削弱了表現的力量。大段連貫的、急切得近乎神經質股的告白,與其說是對人傾訴,不如說是獨白,一種遊移於社會邊緣的焦灼不安狀態下的喃喃自語,一種藉助陌生人這個介質對往事的重溫。茨威格的傳記文學創作植根於西方文化的沃土和現實生活,深受人道主義的滋潤,受到尼采、泰納、羅曼·羅蘭、斯特拉奇和弗洛伊德等的影響,深入傳主的內心世界,細緻人微地展現傳主心理的發展與變化。
-
5 # 巴山老九
斯蒂芬·茨威格,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奧地利最輝煌時代“奧匈帝國”時代著名的作家、詩人和劇作家。他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也寫詩歌、戲劇、散文特寫和翻譯作品,可以說是一位非常豐產的作家。其代表作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偉大的悲劇》、《成功的秘訣》、《羅曼•羅蘭》《列夫•托爾斯泰》等。
茨威格的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內心衝動和樸素情感而著稱,筆觸細膩,煽情十足。特別擅長描寫人的下意識活動和人在激情驅使下的命運遭際。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畫見長,比較喜歡某種戲劇性的情節,但不是企圖以情節的曲折、離奇去吸引讀者,而是在平淡的生活中烘托出使人流連忘返的人和事。
那麼,他在他的作品有什麼樣的文學思想呢?斯蒂芬·茨威格被譽為是世界大戰後歐洲一位舉足輕重的人道主義情懷作家。他的作品中不斷閃耀著被戰爭硝煙淹沒的人道主義光芒。比如,在《心靈的焦灼》中,茨威格透過對霍夫米勒少尉形象的塑造,譴責了那種以自己利益為出發點而造成他人重大損失的憐憫,並間接表達了自己的同情。而在對霍夫米勒不負責任、逃避現實而參戰的行為評價,強烈表達了他反戰、厭戰的思想。充分地體現了他骨子裡的人道主義精神。與此同時,斯蒂芬·茨威格還被讚譽為學者型的作家。一是表現在他對人物傳記背景史料的把握真實、細緻,而是在文字表述和描寫上十分嚴謹、縝密。
-
6 # 蕭硯歌
他的作品受歡迎的原因,從表面看,是因為其作品具有很大的可讀性;從深層次看,與其作品獨特的藝術特色分不開;但最根本的原由的在於茨威格的文學創作思想。他的文學創作思想,是透過他的論文、評論、書信、作品中的議論、作品人物之口等表現出來的,其主要觀點有如下4個方面:
1、文學源於生活,文學創作必須深入觀察瞭解社會現實;
2、文學創作要面向廣大人民,才能獲得成功;
3、反對煩瑣冗長,主張簡明扼要,追求輕快流暢的描寫;
4、主張樸素、自然、真實的文學創作準則。
01 文學源於現實,文學創作必須深入觀察瞭解社會現實茨威格很早就開始了文學活動,16歲時就發表詩歌,20歲時就出版了詩集《銀弦集》,但他沒將其中的任何一首詩入選他後來的《詩集》,對此,他在《昨日的世界》一書中解釋說:
“那些詩句不是出於自己的親身體驗,而是一些不確定的預感和無意識的模仿,只是一種語言上的激情。”即便“這些詩篇表現了某種音樂美和形式美。”他認為這些詩歌,儘管在形式上精雕細琢,是好的和熟練的藝術品,但是他總覺得它們的傷感情調是不真實的。尤其是當他和現實有了接觸以來,他也覺得最初發表的一些中篇小說帶有灑過香水的紙張氣味,那些作品是在全然不瞭解現實的情況下寫的。
因此,他主張要多看、多學,然後才開始真正的創作,不要帶著倉促寫成的作品來見這個世界,而要首先了解這個世界的本質。
上大學以後,他就有意識地深入到社會底層,認真研究現實生活。大學畢業後,他幾乎每年都要到國外去旅遊或演講旅行,其足跡遍及歐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許多國家。
在旅途中,他研究社會、研究人,使他對世界各國的現實有了深入的瞭解,開闊了他的視野。他因此說:
“我的思想無一不是從具體的物件事件和人物形象發展而來”,並且高呼“現實萬歲!”。他不僅認為藝術源於生活,而且強調指出現實中最戲劇性的瞬間,要遠遠超過和高於任何藝術形式中的現實。他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
在惡作劇裡的現實總是能找到最令人開心解頤的點子,因為它比任何一人想象力豐富的作家更為大膽。它毫無顧忌地將傑出的和令人驚奇的東西聯絡到一起;而認為我們見到的、看到的那些讀本中、劇作中、或是在那些電影,它們對現實的表現膚淺而又簡單。
在他看來,人們總以為,在作家的腦海裡,想象力在一刻不停地縱橫馳騁,作家根據取之不盡的積累,無休無止地虛構出種種事件與故事。這種過於隨意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他宣稱作家根本用不著虛構,只要能保持日益精進的觀察與傾聽的本領,就自有各種形象與事件連連不斷地找到跟前,讓作家做它們的傳話人。誰要是常常致力於解釋他人的命運,那麼,會有許多人向他傾訴自己的遭遇的。
他不僅肯定文學源於生活,同時還認為藝術美不及生活美,創作之前要注重觀察瞭解現實生活。
02 文學創作要面向廣大人民,才能獲得成功茨威格在《三人書簡》中論及德國文學時批評說:
“我們德語文學從來不面向人民,而今天這種情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嚴重。它是寫給知識分子看的,也就是寫給受過高等教育的那個階層看的,寫給那個無形的聯合體看的,人們懷著厭惡的心情稱它為‘有教養階層’,稱它為‘文明’。我們沒有為所有人寫作的大作家。”但他始終堅信,真正的人民,不論何時何地,不論在哪個國家,也不論在天涯海角,都是同樣的;好似土地的永恆力量,好比小麥和大麥,都是吸收同樣的汁液,被同一個太陽照耀的本體。不同的民族和人民,烘烤麵包的方法各不相同,麵包有白有黑,有甜有酸,但構成它的本體——糧食——到處都一樣。
他認為高爾基是用驚人的現實主義,十分誠懇的感情以及直率而人道的目光所特有的公正無私來描寫人民,因此才塑造出千萬個深刻、真實的形象。
茨威格認為受人民歡迎的程度,是檢驗文學創作成功與否最根本、最重要的尺度。所以他在創作時,自始至終堅持不為自己或某個小圈子裡的人賞心悅目或把玩而創作,而是面向最廣大的人民創作,以自己的心靈去與廣大的人民碰撞和交流,且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是通向人民的道路。
“由於我的寫作意圖從一開始就是面向歐洲,超越國界的,所以國外的出版商,紛紛來同我聯絡,這是我真正值得慶幸的。也正因為這樣,他才擁有一個讀者群,一批可信賴的人,他們期待和購買他的每一本新書。
03 反對煩瑣冗長,主張簡明扼要,追求輕快流暢的描寫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裡曾說:
“我是一個急躁而又容易衝動的讀者,在一部小說中,一本傳記裡,或者在一場思想意識的辯論中,任何冗長煩瑣、空洞鋪張、晦澀朦朧、含混不清、不明不白,以及一切畫蛇添足之處都會使我感到煩躁。只有每一頁都始終保持高潮、能夠讓人一口氣讀到最後一頁的書,才會使我感到完全滿足。”他認為,到他手裡的全部書籍中,認為有十分之九顯得描寫過多,對話羅嗦,有許多配角沒有必要,面鋪得太廣,因而使得作品顯得非常不緊湊,死氣沉沉甚至一些著名的經典的作品也有拖泥帶水的地方。
因此,他曾向出版商建議,把全部世界名著進行徹底的縮寫,去掉個別累贅的部分,出版一套簡明的叢書。
由於茨威格對一切煩瑣和冗長所抱的反感,使他養成一種特殊的警惕性。本著這種警惕性,他的創作刻意追求輕快和流暢。
在創作時,第一稿他總是信手寫來,把心中的構思傾瀉在紙上。但是一本書的第一次未定稿剛剛謄清,對他來說才是真正的工作開始:進行壓縮和調整結構的工作,茨威格談到這種工作時說:
“我一遍又一遍地推敲各種表達方式,這是一項無止境的工作;一項不停地去蕪存精、不斷地對內部結構進行精煉的工作。”而且,他的這種壓縮過程和隨之而來的使作品更富於戲劇性的過程,以後還要在校樣長條上重複一次、兩次和三次;這種過程最後就成了一種興味很濃的捕獵工作,即在不影響作品的準確性,同肘又能加快節奏的情況下,找出可以刪減的一句話,或者哪怕是一個字。在他的創作中,最使他感到有興味的就是這種刪減工作。
如果說,他的書被人譽為節奏緊湊,那麼這一特點絕非出自他天生的性急或者內心的激昂,而僅僅由於採用了那種把所有多餘的休止符和雜音一概去除的條理化方法。他的這種藝術方法,其實說來簡單,那就是善於捨棄,正如他所說:
“倘若從寫好的一千頁稿紙中有800頁扔進字紙簍,只留下200頁經過篩選的精華,我是不會抱怨的。如果有什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我的書之所以有這樣的影響的話,那就是我嚴格遵守的規則:寧可在形式上緊湊一些,但內容必須是最重要的。”正是他有如此的文學主張,所以在創作中一直保持了一個良好的寫作習慣即“善於捨棄”——毫不吝惜地刪除一切繁雜冗長、含混不清的地方,加快節奏,自始至終保持高潮,做到簡明扼要,努力追求輕快流暢的藝術效果。
04 主張樸素、自然、真實的文學創作準則茨威格深知作為一名作家的責任,也知道自己身上的弱點,那就是像德國的小說家一樣,過分地抒情,鋪枝蔓葉,多情善感,索然無味,離真正的悲劇特有的樸實,還相差很遠。
因而他總是責怪自己心理描寫太多,缺少像俄國作傢俱有的那種偉大的率真,也意識到為了人民而寫作,就是要追求樸素、自然和真實,所以在致高爾基的信中說:
“我十分清楚地意識到,為了成為一名真正偉大的作家,我所缺少的正是無暇的淳樸和從事重大構思的能力。”他感到只有毫不拘束地直抒己見時,語言才具有說明力。因而決定自己的創作要簡短一點,樸素、自然、真實地反映社會人生,因為作家由於自身就是時代的產物、創造物,所以沒有能力從變化中取得不變的東西。
他認為,作家的任務只能是描寫大氣的壓力,也就是自己時代的精神狀態,描寫聯合力量的相互影響。況且一半真實毫無價值,有意義的永遠只在全部真實。
此外,茨威格還談到文學藝術的生命力問題,他曾說:
“一件作品的固有力量從來不會被長期地埋沒或禁錮。一件藝術品可能被時間遺忘,可能遭到查禁,可能被埋進棺材,但威力強大的東西總要戰勝沒有遠大前途的東西。⋯⋯要是一件作品哪怕只能真正感動一個人,那也就滿足了,因為每種真正的熱情本身都是創造性的。”這些觀點和論述是十分深刻的。
作為詩人、劇作家、小說家、傳記作家,茨威格給我們留下了大量文學遺產。
他把自己的文學主張和藝術追求融於他的創作活動中,使其小說創作具有鮮明的特色。其作品巧妙的構思,傳奇性的情節,細膩的心理刻畫,懸念的設定,形象化的語言,獨特的敘述手法,尤其是他深刻而細膩地展示出了人性的多方面、多層次,善良與殘忍、高尚與卑劣,還有激情驅使下那超乎常理常情的愛與恨,也難怪羅曼·羅蘭曾盛讚他為“靈魂的獵者。”
回答完畢。
-
7 # 大河與歌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對於茨威格的作品,直到最近,我已經看得差不多了,對於這個問題極有一番感想。
依稀記得當時讀完《人類群星閃耀時》這部作品時,便深受茨威格爛漫的想象力和散文般的筆觸所吸引,所震動,像這樣的歷史傳記,茨威格以他高超的魔術般的表達能力,將歷史展現得活靈活現,著實能讓每一位讀者吃驚。
當然,《人類群星閃耀時》只是他為數眾多作品中的一部,還有很多短篇小說在國內也相當出名,諸如被改編成電影的《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以及其它語言優美、著重心理描寫的短篇精品;除此之外,還有介紹狄更斯、巴爾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文學巨匠的作品《三大師》,茨威格為其傾注了心血。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好的傳記作家,茨威格為偉人的生命作出了畫像,也為自己的一生作了總結,便是他在人生後半旅程中編撰的回憶錄——《昨日世界》,在這部作品中,就完全能夠看得出茨威格在文學創作中出發點是什麼,思想立足點是什麼,因為我們可以從書中瞭解到:他的人生經歷已經深刻影響了他,並塑造著他。
茨威格後半生的流浪使他心力交瘁,他的一言一行都表達著他的反對強權統治、崇尚人性自由的思想。他拒絕一切暴力,並以冷峻的目光視察著周遭的變化,在深感個體的力量有限之下,他把稍縱即逝的生命再次投身到寫作中去,沉浸到對一切現象的剝離、審視之中,並將內心的烈火化作言語……
如果以一種不太完整的形容和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對茨威格眾多作品中的創作思想進行挖根,那麼姑妄總結一番,便是——懷揣著高度的人道主義精神和深沉博大的愛。
-
8 # 虞思桐說文史
斯蒂芬。茨威格這個奧地利作家的書我看得不多,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那還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現在對於書中的具體描寫已經記不清了,但是,當年閱讀時的震撼(應該是這個詞兒)卻還記憶猶新。
我為這個女人深深地感到不平和悲哀。我想愛情居然還有這麼卑微、如此漫長的思念和等待——那個男人根本就不知道她的存在!愛情——這哪裡還是愛情?純粹單相思罷了,且還是持續終生的單相思——被她愛戀的男人不但不領情,不知她是誰,甚至還把她當成站街女對待.......她為他養著兒子,他卻連兒子的存在渾然不知......
我覺得這是茨威格把單相思的愛情寫到極致的一種表現。
但是,茨威格的描寫是細膩真摯的,心理描寫尤其豐富,令人歎為觀止。
每個作家的創作,應該都是與他所處的環境、所經歷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茨威格也不例外。
他生活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那時,物質的貧乏、環境的壓抑與精神的負擔,使得人們終日生活在動盪不安中。因為是猶太人,他遭到德國納粹的驅趕和排斥,這對他的人生和寫作自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裡,茨威格自然心裡滿懷壓抑、憤怒,無處釋放的情懷。他透過自己的作品和主人公,把這些情緒逐步釋放出來。
茨威格透過自己的作品,使那個時代人們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淋漓盡致的表白和展示,讓讀者透過這些人物的敘述來認識那個時代對人物的扭曲和異化,其實也可以說是把那個時代推上了審判席。
茨威格的精神最終還是走不出這種壓抑和絕望,最後,被驅趕並流浪在巴西的他,與妻子雙雙自殺離世。
茨威格
茨威格與妻子
小說:一個陌生女的來信
,
-
9 # 賞雪的書蟲
中心思想不好說,因為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很多,而且閱讀起來很順暢。擅長描寫女性心理,最好的傳記作家。
奧地利的薩爾茨堡,是一座12萬人口小城,卻以三樣寶物名世:一是聳立在山上的12世紀的古堡,二是音樂神童莫扎特,三是斯蒂芬茨威格。
《人類群星閃耀時》非常值得看,有兩種版本。一種是10篇的還有一種是12篇的。國內版本非常多,注意譯者。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一本你捧起來可以一口氣看完的小說。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馬來狂人》《象棋的故事》等小說有著強烈的藝術魅力和獨具的藝術特色。巧妙的構思,傳奇性的情節,懸念的設定以及形象化的語言,獨具匠心。可以說他是一個可以對人物內心世界進行工筆畫式的描繪的作家,能對意識流進行心電圖式的展示。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國內曾翻拍過電影,由徐靜蕾和姜文主演。但電影和小說畢竟不可等同,無法體會到本書文字中所帶來的悲情。
二戰爆發後,對於歐洲文明的絕望,斯蒂芬·茨威格和妻子去往巴西。後偕同妻子自殺。《昨日的世界》《麥哲倫傳》等。
不過國內有很好的版本,就是這套全集,非常不錯。
他為巴爾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小說大師的傳記都是世界級的作品。為荷爾德林和尼采寫的傳記可以直接顛覆你對詩人的認知。還有司湯達和托爾斯泰的傳記。
這些作者本身就是人類文明星宇閃爍的星辰。閱讀他的傳記作品你會獲得一段溫暖百感交集的旅程。
-
10 # 娟子逛世界
斯蒂芬茨威格可以說是我真正瞭解的第一個外國作家。我看過很多國外名著,薄的厚的。但是最終卻被茨威格的書吸引了。我讀的他的第一本書是《昨日的世界》,是從二戰前到二戰後之間整個歐洲的時代變遷。他從自己的視角記錄了整個過程。茨威格自己其實生長在一個家境非常優渥的家庭,他自己非常的喜歡文學,父母都是從商的,但他沒有從商。他在學生時代就深知自己熱愛文學,所以一直在各大雜誌和報紙上投稿,也曾發表過多次優秀的文章,成為奧地利一代小有名氣的年輕作家。他見過很多我們後來耳熟能詳的大作家,比如高爾基、薩特、波伏娃等。但他的心態一直都是一個特別謙卑並且不斷自我成長的學生心態。這在名人當中非常的難得。
這是我第一次這麼細緻的瞭解一個世紀前作家。從他的書裡我看到了寫作的力量,他的文字細膩,溫和,客觀,平靜。這幾點最後在他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達到了高潮。沒有人可以想象一個男作家可以將一個女人暗戀一個男人的所有心理活動寫的絲絲入扣,就像那個人是他自己一樣。整本書沒有大故事,沒有大變革,但卻讓人一口氣看完,暗戀的苦楚,柳暗花明,寂寞還有渴望都在他的筆下躍然紙上,何等的寂寥,何等的卑微,看完彷彿是自己暗戀了一場一般。沒有哪一個作者能如此細膩,他真的是第一個。
雖然茨威格是一位比較多產的作者,但是他非常淡泊名利,沒有接受過任何頭銜和獎項。對於他來說,最好的獎勵就是能讓後人透過他的文字瞭解昨日的世界。
-
11 # 我是佚名
茨威格在自殺之前留給友人的信中說:“與我同操一種語言的世界對我來說已經沉淪,我的精神故鄉歐洲也已自我毀滅~~我以為還不如及時的不失尊嚴的結束自己的生命為好。我想所有的朋友們致意。願你們經過這漫漫長夜還能看到旭日東昇。我這個過於性急的人就先你們而去了。”
首先我覺得從這裡就能看出,他是一個胸懷世界的偉大作家,所以他的作品也是著眼於整個人類歷史,是一種大胸襟的創作和記述,而不僅僅只從一個角度片面的論述。他要求精神上的絕對純淨,所以他的作品是絕對純粹而非功利的。他在自殺之前還沒有忘記對朋友的問候,可見他本人是細緻和體貼的,同樣他的文學作品和他本人一樣,是精緻的,用心的。
斯蒂芬.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記述了人類發展史上足以載入史冊的14個歷史瞬間,茨威格本人對歷史的感悟和總結非常的現實和通透,他的這部作品同樣如此。讀史明鑑,我想這就是他這部作品的價值所在。他筆下赤裸裸的事實,大家的手筆,逼真的刻畫啟迪我們,在歷史面前,任何人,任何事都十分渺小,一切皆有可能,戲劇性的事情太多太多,反轉任何時候都可能存在。
-
12 # 牧影計劃
對於斯蒂芬·茨威格的文學創作思想的理解,我們不能忽視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之後,歐洲有的國家崛起,有的國家走向衰落。奧地利就是那個從昔日輝煌的奧匈帝國走向衰落的國家。
一戰不僅僅給歐洲的國際地位的次序洗了一次牌,在戰爭的烏雲籠罩下的歐洲,環境的變遷,社會動盪不安,人們陷入了貧窮,而在資本主義的社會里,人情冷漠,人們內心孤獨,底層人飽受飢寒。
這一切都深深影響了茨威格的創作,在此,他的創作更關注人,關注那些掙扎的失語者。
結合《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篇小說,我們來看看,茨威格的文學創作的思想內涵。
一、 戰爭時代下的失語者“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我們知道,“陌生女人”家境很普通,甚至一度很貧窮,她的生活很狹窄,就如同那一件閣樓。所以,當作家住到閣樓裡,13歲的“陌生女人”立馬愛上了作家,這種純情而又熱烈的愛意一直持續到了她死亡的那一天。
“陌生女人“的不幸或許並不是在她13歲的時候遇上了作家,他們的不幸和時代有關,沒有人教會”陌生女人“真正的愛和家庭是什麼,也沒有人會傾聽一個小女孩的心事,他們沒有地方可以訴說自己,可以說,“陌生女人”就是在那個時代的失語者,他們內心充滿了壓抑。
在那個社會,人們忍受的飢寒,也飽受受著金錢的誘惑。
二、 對失語者的同情茨威格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也許是戰爭帶來的苦難太過於沉重,茨威格不由得把目光投向了失語者們,於是,他寫下來《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陌生女人“對作家的愛純情又熱烈,也卑微到了極致。
“陌生女人”的卑微正如張愛玲所說的那樣:“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所以,“陌生女人”不斷的邂逅作家,並且想方設法和作家發生關係,三次激情的邂逅結束,“陌生女人”沒有迎來期盼的愛情,甚至,當她知道作家是一個風流放浪的人之後,怕作家嫌棄她,為了確保自己能在作家心底留下一個美好的形象,“陌生女人”又悄然地離開了作家,並且獨自生下作家的孩子,獨立撫養。
當然,為了作家,“陌生女人”拒絕了追求們的求婚,她寧願當一個情婦,在不同的場合偶遇作家,直到兒子染病死亡,她也面臨著死亡的脅迫,她才寫了一封信給作家。
如果是今天,我們在讀這本小說時,我們很懷疑“陌生女人”的愛情觀,也懷疑這種愛情是否存在,但是,卻覺得“陌生女人”很真實。
茨威格刻畫的這種真實,正是表達了他對“陌生女人”,對那些失語者的極大同情。
三、愛和人性的光輝茨威格用第一人稱將“陌生女人”的一生娓娓道來,慾望、罪惡和銅臭都無法抹去“陌生女人”對愛的追求的那份美好,在這裡,愛和人性即使在灰霾中也閃現著光輝。
而茨威格透過描寫“陌生女人”的內心世界,毫無保留地向讀者們展示失語者的真實內心,以一種更真實的方式,獲得讀者的共鳴。
並且,茨威格在作品中,無不在透露他對生活在那個時代,飽受貧窮與飢寒的人,以及對他們遭受壓抑的內心,表達了一種人道主義的關懷。
所以,茨威格的文學創作表達了他對生命的尊重、對人類生存空間的關注和一種人道主義的關懷。
回覆列表
在20世紀的歐洲文壇之中,斯蒂芬·茨威格以其中短篇小說的成就而著稱。在他的小說當中,多從現實尋找創作的源泉,對人物的心理進行深刻的描寫,同時也融合了弗洛伊德學說和現實小說的寫作手法。本文旨在分析茨威格小說中對人物心理活動刻畫的豐富性、發雜性和層次性,進而探索出作者的心理描述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