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芋艿峰

    相比其他政權,遼國要好很多,遼國政壇上一直有韓姓漢人的位置!而且遼國雖遊牧出身,建國後擁有中原部分國土,他們境內也包含了農耕社會 !而且他們契丹貴族十分喜歡漢人文化,上行下效,契丹人相比元、清,對漢人更加包容!

  • 2 # 史海悠遊閭春暉

    首先,這個問題中的所謂漢人,應該是指在遼國境內的漢族官僚士紳家族,而不是普通漢族百姓,這是需要明確的。就史料相對豐富一些的中古史階段而言,遼朝對於國中漢族官僚士紳確有一定的優渥,然是不是擔得起一個“最”字,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官爵地位:在給予漢族功勳臣屬們的封爵方面,遼朝與金朝均給予了很高的冊封,得封郡王的在遼朝、金朝就有好幾位,其中不但有世家貴族出身的,甚至盜賊出身的悍將王伯龍,在晚年都被金朝封為廣平郡王。賞賜之厚不但遠超兩宋,在以後的元、明、清諸朝也是沒有的。

    2.開科取士:遼、金、西夏、清朝都有科舉規制,元朝也斷續辦過幾期,但為了保證本民族的政治優勢,基本都沿用了兩套不同的取士標準,對漢族士子有所限制。

    3.官吏任用:中古史以來各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政權中,對漢族官吏的任用大多是在文職及地方輔助官職上面,進入朝廷宰輔級別的漢族官員,在遼朝、清朝及海陵王時期的金朝有所出現。而擔任手握重兵的地方大員級別的漢族官員,在遼朝和清朝均有,金朝時期的漢族將領有駐軍地方的,但往往沒有同時管理地方民政、財政的權力。

    4.財務賦稅方面:遼、金、元、清四朝中,元代採取了重商輕賦的政策,漢族士紳往往感到“日子好過”。而遼朝中期後,因戰事銳減,也逐漸採取了與民休息的政策,頗得文人稱頌。

    5.文化管制方面:可以說,除了清朝及金朝的熙宗、世宗時期外,遼代、元代對於漢族文人們的管束都非常寬容,沒有發生過諸如文字獄這樣的摧殘事件。

    6.通婚與政治地位方面:自古以來,家族通婚是體現政治地位的重要標誌,在幾個遊牧民族政權裡,唯有遼朝中的漢族官僚世家,不但與契丹、奚、渤海貴族通婚成為常態,甚至有與皇族耶律氏、後族蕭氏通婚的例子,這在蒙元、滿清時代是不可思議的。

    綜上分析可知,題目中稱遼朝是對漢人最優渥的遊牧民族政權,是有道理的。

  • 3 # 武英殿大學士

    這個當然不算是,要說優待鮮卑北魏孝文帝改革直接讓統治階級鮮卑融入漢族恐怕是哪個少數民族都沒法比的。但是遼國對漢族的確非常優待,遼國設定南北面官,南面官管理漢人,可以由漢人也可以由契丹人擔任,淡然北面官只能由契丹人擔任。遼國蕭太后的情人就是漢人,而且執掌遼國大權,一次廷議上遼國宗室的一位王爺說了幾句反對話被他當場打死確沒有任何事,遼聖宗都叫他乾爹,在宋遼議和時也是和蕭太后兩人平起平坐接見使者。由於遼國對漢人和對遼人往往一樣所以漢人也願意為遼國賣命,宋太宗北伐時將幽州層層包圍裡面的一些遼華人都受不了投降了,但是鎮守幽州的主將作為一個漢人確沒有投降。當然我們不能說人家是漢奸,遼華人優待他,將這麼重要的地方交給他如果他投降才是真的人品有問題。文化上遼國也是很開放,他們學習漢文化和後來的清代不同,蒙古看不起漢人,也看不起漢文化所以不到百年就回去放馬了,清代皇帝其實學習漢文化內心應該是害怕的,因為害怕自己作為少數民族無法同志漢族,所以多少有些畸形不斷搞文字獄,遼國確沒有這些,心胸更加開放,遼國皇帝自己都說我修中原文化現在和中原已經沒有什麼不同了。而遼國皇室也沒有像清代康熙後還立下規矩不皇室不娶漢族女子,而遼國有皇后是漢人。後來遼國滅亡的時候,其實宋廷很多將領反對聯合金滅遼,而是主張救遼國,認為兩國為兄弟之國就該在遼國危難的時候救遼國,當然其實很多文臣也是反對的。當然宋遼百年的太平或許並不是好事畢竟正是長期和平北宋北方防禦形同虛設。遼國滅亡時很多漢臣為遼殉葬也可以看出對漢人的確不一樣,所以這裡大家其實不要過分的鄙視宋朝軍功太弱,宋朝面對的遼和漢代面對的匈奴,唐代面對的突厥,草原十八部,吐谷渾等都不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只是一個普通女老師,今年27歲,不想結婚,但是想領養一個小女孩,這樣的想法符合實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