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幯生活堂
-
2 # 上海timetable
肝癌。
如果肥胖讓過多脂肪包裹內臟,這就是個非常危險的訊號。
就肝臟來說,首先是脂肪肝,然後慢慢肝硬化到最後惡化為肝癌。
-
3 # 湖南醫聊
眾所周知,肥胖讓愛美的女士深惡痛絕。但肥胖同時也會引發多種疾病,甚至是癌症。
據一項對500萬名英國成年人進行的研究發現,體重超重的人更容易罹患10種常見癌症,其中子宮內膜癌風險最高。
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平方米)得到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在25至29.9之間屬於體重過重,BMI達到30以上即算肥胖。
研究報告說,BMI每提高5點,得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則會提高62%,膀胱癌會提高31%,腎癌提高25%,宮頸癌提高10%,甲狀腺癌和血癌各提高9%,肝癌風險會提高19%,大腸癌提高10%,卵巢癌提高9%,乳癌則是提高5%。即使是身高和體重處於正常範圍,BMI較高的人得這些癌症的風險也較大。
-
4 # Yahary
2014年一項涉及63000多美國人的研究就顯示,肥胖或超重與癌症相關,此類癌症包括:腦癌、多發性骨髓瘤、食道癌、絕經後乳腺癌、甲狀腺癌、膽囊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腎癌、卵巢癌、子宮癌和結腸癌。而患上與肥胖有關的癌症的人中有2/3是50-74歲的成年人。除了肥胖之外,不愛運動、過度飲酒、營養不良等也與癌症相關。想要保持健康,需要注意營養均衡、定期鍛鍊、保持健康體重、睡眠充足、減輕壓力並注意提高免疫力。在問上醫網站看到的,那裡面有好多來自美國家庭醫生智庫的健康知識呢。
-
5 # 康愛線上
肥胖是導致冠心病、中風、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同時肥胖也是導致多種腫瘤的危險因素。包括結食管癌、胰腺癌、直腸癌、腎癌和絕經後婦女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且很可能與膽囊癌的風險增加有關,與肝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子宮頸癌以及侵襲性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也可能有關。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腹部肥胖與腫瘤的關係。
專家建議:為降低由於肥胖所致的癌症,確保從童年期到青春期的體重增長趨勢,到21歲時使體重處在健康範圍;從21歲時起,保持體重在正常範圍;在整個成年期避免超重和腰圍增加。
健康體重用國際通用的體質指數(BMI)來衡量,以衡量身高對體重的影響,BMI 由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米2)得來。不同國家健康體重的標準並不完全一致,我國健康成年人體重的BMI 範圍為 18.5 ~ 23.9 千克 / 米 2,BMI 在 24 ~ 27.9 千克 / 米 2者為超重,大於等於 28 千克 / 米 2 者為肥胖。大量證據表明,體重在健康範圍內者患各種疾病的危險性小於體重過輕者、超重和肥胖者。
目前已有充分證據表明身體活動對結腸癌具有預防作用,同時運動可能對絕經後期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也有預防作用。此外,運動對其他型別的癌症的預防作用的證據正在不斷積累。運動除了直接對癌症有預防作用外,各種型別的身體活動還可以間接地預防一些肥胖相關的癌症。因此,專家建議:每天至少 30 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如快走、騎車、跳舞、游泳等);隨著身體適應能力的增加,每天 60 分鐘或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或者 30 分鐘或以上的重度身體活動(如跑步、打網球、踢足球等)。避免看電視等久坐不動的習慣。
-
6 # 頭上朗月
其一,因為肥胖,可造成小腹和上腹壁脂肪堆積,直接壓迫胸腔,造成臟腑機能受限,長此以往致使人不願過多運動,而飲食中樞卻異常的活躍,這時如果繼續攝入高熱量的食物,便形成了惡性迴圈,加之胃腸蠕動不足,身體中的毒素逐漸沉積有致胃腸癌的風險;其二,肥胖者一般進食不會細嚼慢嚥,大多吃得很急,喜好火鍋和麻辣串等過燙食物,這樣容易造成食道腫瘤的發生;其三,肥胖的人群大部分是"三高",特別基本都是脂肪肝患者,肝臟受損,如果再大量飲酒,那麼就可能慢慢形成肝纖維化和肝硬化,最終可能導致癌變。總之,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從現在做起,平時一定要注意膳食平衡,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有氧運動並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生活總會為你綻開笑臉的;最後,敬祝朋友們健康愉快!
-
7 # 無名藥師
關於肥胖與癌症的研究非常多,而且許多證據表明,肥胖與多種癌症的發生和發展有密切關係。
研究表明,與肥胖有密切關係的癌症有食管癌,結腸癌,肝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
研究發現,33%的癌症發生在肥胖人群中。
肥胖女性比肥胖男性患惡性腫瘤的危險更高。在從未接受激素治療的女性中,體重每增加5 kg,絕經後乳腺癌風險增加11%;
這可能是由於脂肪組織能夠提高絕經後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雌激素會持續不正常地刺激乳腺及子宮內膜,引發乳腺癌及子宮內膜癌。
在男性肥胖中,更容易發生前列腺癌和結腸癌。體質指數每增加5kg/m2,男性的結腸癌風險增加30%。
這可能是由於腰部脂肪細胞能促使生長激素分泌,容易誘發癌症。而且肥胖的人,運動減少,腸蠕動減慢,便秘引起糞便長時間停留在腸道,導致毒素吸收增多等有關。
-
8 # 神經外科段醫生
肥胖並非是直接的致癌因素,肥胖人群喜歡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而膳食纖維、蔬菜水果卻吃的很少。這樣的不良飲食習慣使得患癌風險增高。
肥胖人群易患什麼癌症?據英國一項最大型流行病學研究(共有五百多萬人參與研究調查)發現肥胖人群與膽囊癌、肝癌、甲狀腺癌、子宮癌、腎癌、結腸癌、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等多種癌症密切相關。
其中許多癌症是女性特有的,所以肥胖的女人患癌機率更高。
肥胖人群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也要高於普通人群。
建議一、控制適當的體重
控制合適的體重,但不是越輕越好,可以根據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的平方,正常值在18.5~24.9。
二、低鹽低脂,高膳食纖維,多吃水果蔬菜
三、適當運動
適當規律運動的人群,其結直腸癌及乳腺癌發生的風險可以下降50%。
四、定期檢查
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9 # 京虎子
體重超重和肥胖會增加患癌的風險,這個聯絡已經很清楚了。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資料,肥胖是全美8%的癌症的罪魁禍首,佔癌症死亡的7%。
具體到癌症上,證據充足的有更年期後乳腺癌、結腸癌和直腸癌、子宮內膜癌、腎癌、胰腺癌。有證據的有膽管癌、肝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宮頸癌、卵巢癌、前列腺癌。
如果腰部脂肪多的話,不管是否肥胖,都會增加患結腸癌和直腸癌的風險,可能會增加患胰腺癌、子宮內膜癌、更年期後乳腺癌的風險。
肥胖與癌症的聯絡很複雜,目前尚未完全瞭解,比如肥胖會增加更年期後患乳腺癌的風險,到不會增加更年期前患乳腺癌的風險。
肥胖開始的時間對患癌風險的增加也很關鍵,兒童和年輕的時候肥胖比中年後肥胖更有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關於肥胖者減肥能否降低患癌風險的研究還很有限,目前的證據表明是會降低部分癌症的風險的,減肥對於健康有很多益處,因此從整體健康的角度,應該畢生將體重控制在正常水平。
-
10 # 菊花使者林國樂醫生
肥胖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問題。那麼,肥胖和癌症有關嗎?或者說肥胖者更容易罹患癌症嗎?答案是肯定的!
那麼,肥胖究竟和哪些癌症有關呢?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會顯著增加乳腺癌(絕經後女性)、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食管腺癌、腎癌和胰腺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病風險。此外,肥胖還很可能增加膀胱癌風險。超重和肥胖還可能增加肝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宮頸癌和卵巢癌以及侵犯性前列腺癌風險。
以結腸癌為例,來自美國聯邦醫學院的 Lazarova 教授在癌症權威雜誌 J Cancer 上發表了一項關於肥胖對結腸癌影響的研究,推測肥胖降低了罹患結腸癌所需的突變閾值。資料顯示,11% 的結腸癌患者有肥胖問題,證據表明肥胖能夠提高罹患結腸癌的風險。
儘管減重是否能夠降低癌症風險相關研究證據仍較為有限,但確有研究發現減重會降低絕經後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可能降低其他癌症的發病風險。鑑於減重的相關健康益處,因此,應鼓勵超重人群避免體重繼續增加,然後減重,並且防止體重反彈。成年時期避免體重過度增加具有重要意義,不但能夠降低癌症風險,還可以減少其他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
胖友們,趕緊減肥吧!拒絕肥胖,遠離癌症,加油!
-
11 # 辛舒醫生
控制體重,可能成為繼使用菸草之後第二個重要的可控制的癌症危險因素。
肥胖不僅會導致代謝系統的疾病,諸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肥胖也與多種癌症相關。
過量的身體脂肪會增加結直腸、肝、膽囊、胰腺、腎臟、甲狀腺、乳腺(絕經後)、子宮內膜、卵巢、食管(腺癌)、胃賁門的癌症風險,還會導致神經瘤以及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生。
研究顯示,9種癌症與肥胖相關,得到強有力的證據支援,具體包括:食管腺癌、結直腸癌(男性)、膽管癌、胰腺癌、腎癌、子宮內膜癌(絕經前婦女)、乳腺癌(絕經後)和多發性骨髓瘤。
強有力的證據也支援肥胖個體中胃賁門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增加。
體重指數與肝癌、卵巢癌、甲狀腺癌,高度提示正相關。
所以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減少三分之二以上的癌症。美國癌症協會2012年釋出的《透過健康膳食選擇與運動降低癌症風險》中,介紹了有關癌症的預防方案。
主要建議包括:
努力達到一個健康體重並終生保持;
採取積極運動的生活方式;
選擇健康飲食,少吃紅肉和加工的肉製品,儘量食用素食;
若飲用酒精類飲料,請限量,最好不要飲酒;
國家、地方政府和社群應該提供相應的政策和支援。
那麼什麼是標準體重呢?一般我們是按照體重指數來計算的。可以看下面這個圖。
如何控制體重,最主要的的還是多運動,美國癌症協會在2012年釋出的《透過健康膳食選擇與運動降低癌症風險》中,還給出了關於如何改變少動習慣的建議。
參考資料:
1、Park Yikyung, Colditz Graham A, 孫翰, 等. 新證據表明肥胖症與多種癌症相關 相關性明確,需要認真考慮如何預防 [J]. 英國醫學雜誌中文版,2017,20( 07 ): 361-362. DOI: 10.3760/cma.j.issn.1007-9742.2017.07.101
2、Kushi LH, Doyle C, McCulloughM, et al.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s on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for cancer prevention: Reducing the risk of cancer with healthy food choicesand physical activity. CA Cancer J Clin. 2012;62(1):30-67.
-
12 # 腫瘤專科醫生
大家一直以來關注吸菸的危害,吸菸的危害當然不容置疑,但也不要忽視了另一個健康威脅,而且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這個健康威脅似乎越來越大,那就是肥胖問題。
以前由於吃不飽,所以能夠胖一些是大家的追求,養個大胖小子是很多家庭的追求,但現如今,這就成了隱憂了,健康的隱憂。幼時肥胖,會成年後肥胖埋下“伏筆”,而肥胖會增加多種多種疾病的風險,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而且會增加多種癌症的發病風險。如果說吸菸是導致癌症的最大風險因素,那麼肥胖可能是僅次於吸菸的第二大危險因素,如果控煙做得好,肥胖問題沒有得到應有重視的話,將來肥胖有可能成為第一大致癌因素,健康的頭號殺手。
著名醫學權威雜誌《柳葉刀》上曾有過一項大型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肥胖會增加患多種癌症的風險,比如,乳腺癌、婦科癌症(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卵巢癌)、消化系癌症(結腸癌、膽囊癌、肝癌)、腎癌、甲狀腺癌、白血病等。而據美國疾病和預防控制中心的報告顯示,腹型肥胖(也就是大家說的“腰粗”,過多脂肪不僅堆積在皮下,更重要的是堆積在內臟)是多種癌症的重要風險因素,包括腦膜瘤、多發性骨髓瘤、食管腺癌、甲狀腺癌、絕經後乳腺癌、膽囊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腎癌、卵巢癌、子宮癌和結腸直腸癌等。
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加上人們在觀念上對此不太重視,超重和肥胖的人勢必會越來越多,肥胖問題可能成為形勢嚴峻的健康問題。
-
13 # 健康行者
《柳葉刀》雜誌前不久刊登了一項新研究,探討了糖尿病和肥胖對患癌風險的影響。研究人員統計了2012年175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萬例癌症資料,將肥胖定義為BMI大於等於25(BMI的演算法是【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結果發現:
1.80萬新發癌症病例(佔比5.7%)和肥胖、糖尿病有關;
2.兩者聯手造成62萬新發癌症病例,且促使女性患癌的效率更高;
3.肥胖導致的癌症病例比糖尿病更多;
4.肥胖對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的影響更大,糖尿病患者患肝癌、胰腺癌的比例高於肥胖人群。
其實,肥胖和糖尿病本身就有千絲萬縷的聯絡,肥胖的人更易患糖尿病。糖尿病在體重正常人群中的發病率為0.7%,但中度肥胖者的發病率會增加4倍,嚴重肥胖者會增加30倍。
這已不是《柳葉刀》第一次刊登肥胖增加患癌風險的研究。2014年就有一項針對524萬16歲以上人群進行7年半的調查發現,肥胖與腎癌、子宮癌、膽囊癌、宮頸癌、甲狀腺癌等17種癌相關。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逐漸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資料顯示,1985~2012年,中國男性腰圍漲幅高達15%以上;兒童、青少年肥胖人數越來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的肥胖多是“向心性肥胖”,脂肪沉積以心臟、腹部為中心,相對西方人更易造成健康問題。因此我國專家認為,BMI大於等於24為超重,大於等於28為肥胖,比西方標準更嚴。
-
14 # 美中嘉和抗腫瘤
在日常生活中肥胖已經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肥胖會導致癌症的發生,這一事實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瞭解並重視。值得注意的是出生時體重比較高,成年後體重增加以及反覆失去和增加體重都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同時,肥胖也可能導致癌症相關死亡率的增加。那麼,肥胖都與哪些癌症存在密切的關聯?
超重或肥胖至少與13種不同型別的癌症相關,約佔所有診斷癌症的40%。
1.子宮內膜癌:肥胖或超重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是正常體重女性的2-4倍,而極度肥胖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是正常體重女性的7倍。隨著成年期體重的增加,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尤其是既往從未使用絕經期激素治療的女性。
2. 食管腺癌:肥胖或超重人群發生食管腺癌的可能性是正常體重人群的2倍,而極度肥胖人群發生食管腺癌的可能性超過正常體重人群的4倍。
3. 胃賁門癌:肥胖或超重人群發生胃上部癌症的可能性是正常體重人群的2倍,主要是在最接近食道的部位。
4. 肝癌:肥胖或超重人群發生肝癌的可能性是正常體重人群的2倍,並且男性中的關聯要高於女性。
5. 腎癌:肥胖或超重人群發生腎細胞癌的可能性是正常體重人群的2倍,並且與高血壓(腎癌的已知危險因素)無關。
6. 多發性骨髓瘤:與正常體重人群相比,肥胖或超重人群發生多發性骨髓瘤的風險略有增加(10%-20%)。
7. 腦膜瘤:與正常體重人群相比,肥胖人群發生腦膜瘤的風險增加約50%,超重人群的風險增加約20%。
8. 胰腺癌:肥胖或超重人群發生胰腺癌的可能性是正常體重人群的1.5倍。
9. 結直腸癌:肥胖人群發生結直腸癌的可能性比正常體重人群略高(約30%),男性的增加風險高於女性。
10. 膽囊癌:與體重正常人群相比,超重人群發生膽囊癌的風險增加約20%,肥胖人群發生膽囊癌的風險增加60%,並且女性的增加風險高於男性。
11. 乳腺癌:絕經後女性中,與正常體重女性相比,肥胖女性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增加20%-40%,尤其在既往從未使用過更年期激素療法的女性中以及發生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腫瘤的可能性更高。同時,肥胖也是男性乳腺癌的危險因素。
相比之下,絕經前女性中,肥胖或超重與發生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腫瘤之間的風險降低20%。
12. 卵巢癌:較高的BMI指數導致卵巢癌風險略有增加,特別是從未使用絕經期激素治療的女性。
13. 甲狀腺癌:較高的BMI指數與甲狀腺癌風險的輕微增加(10%)有關。
雖然肥胖與癌症密切相關,但是想要控制體重的增加,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管住嘴”和“邁開腿”是兩個都要抓的重要因素。
-
15 #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胖胖的小動物,看起來很萌。小孩胖乎乎的小臉,看起來很有福相。胖,是一種可愛嗎?這可不一定哦!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人越來越多,把“減肥”當成家常便飯的人也越來越多。90斤的人說自己胖,100斤的人笑了;100斤的人說自己胖,120斤的人笑了。到底怎麼樣才算胖呢?胖和肥胖是同一個衡量標準嗎?胖,大概就是人的審美標準的一種體現,但肥胖,卻是一種病。
人一胖,百病來!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肥胖呢?
最常用的檢測方法是:身高(cm)減105,或者身高(cm)減100後再乘以0. 9(男性)或0. 85(女性),得出正常體重。如果實際體重超過正常體重的20%,就是肥胖。
其次,是否肥胖還可以透過體重指數(BMI)、腰臀比(WHR)等指數,或者用X線和B超測定各部位皮下脂肪厚度,以及透過磁共振(MRI)、CT掃描或雙能X線吸收測量體脂分佈來衡量。比如體重指數(BMI),亞洲成年人體重指數的正常區間為18.5-22.9,低於18.5則為過瘦,高於22.9則為超重,在23-30之間還會分為不同程度的肥胖。
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據資料顯示,全球肥胖的成年人數量已經超過瘦子,而我國已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
肥胖不僅會導致行動不便、呼吸急促,還會加重心臟負荷,引起心悸、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而根據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一項調查資料,肥胖對健康的影響不僅限於此。肥胖的人,患癌症的風險要比正常人高出幾十倍。
肥胖會增加這10種癌症的風險
2014年,我國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統計了10類與肥胖密切相關的癌症,這10類癌症分別是子宮癌、膽囊癌、腎癌、宮頸癌、甲狀腺癌、白血病、肝癌、大腸癌、卵巢癌、乳房癌。其中,肥胖引起子宮癌、膽囊癌和腎癌的機率分別為62%、31%和25%,位居前三位。
肥胖為什麼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呢?
過量的脂肪引起雌激素、胰島素過量分泌,雌激素會增加女性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而脂肪組織分泌的瘦素、TNF-α和遊離脂肪酸,會導致機體發生胰島素抵抗,最終無法滿足基本的生理代謝功能。此外,脂肪產生的激素還會使細胞過度增殖,引起細胞增殖紊亂。肥胖的人,體內過多的脂肪影響免疫系統殺傷癌細胞。
至於為什麼會肥胖,除了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家族遺傳、疾病導致的肥胖之外,更多的原因,在於“吃得多,動得少”。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資產,很多人常常把減肥掛在嘴邊,卻管不住嘴,也邁不開腿。有的人因肥胖兒自卑,因而盲目減肥,吃減肥藥,找減肥偏方,也不見效果。
如何才能健康減肥?
健康減肥也有指標,並非一下子瘦下來就好。比如每週減重最多不超過6斤;體重和體脂下降的同時,身體圍度也下降。因此,預防和治療肥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控制飲食,肥胖無路可逃。減少主食、甜食和熱量的攝入量,主食可以慢慢遞減,同時可以制定減肥餐,少吃含澱粉過多或糖分較多的食物,以魚肉、雞胸肉、牛肉、西藍花、胡蘿蔔、紫甘藍等含脂肪較少,並且能保證足夠熱量攝入的食物代替。
二、堅持運動,肥胖止步於此。管住嘴了,還得邁開腿。運動要多樣性,跑步、游泳、瑜伽等交替進行,有條件的,還可以報名健身房的減肥班,由專業的教練來制定減肥計劃和方案。
三、制定目標,肥胖不再是煩惱。減肥,說到底最重要的還是擁有良好的心態。無論是控制飲食還是堅持運動,心態崩了,就什麼都堅持不下去了。所以,自信、毅力和堅持最重要。
最後,還可以在家裡放一臺秤,當減肥有了效果,可以給自己一些小獎勵。
肥胖沒什麼大不了,只要下定決心減肥,並且堅持下去,你會找到更完美的自己。
-
16 # 給一瓶二鍋頭
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和英國健康論壇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不進行改變,到2035年預計英國將有72%的成人超重或肥胖,這將導致額外增加將近67萬的癌症患者,以及幾百萬的糖尿病和心臟病患者。這項報告雖然針對的是英國的情況,但足以引起我們的重視。醫脈通報道。
據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英國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預期增長數量將會導致額外增加將近670000的癌症患者。
這項研究來自於英國癌症研究中心(Cancer Research UK)和英國健康論壇(UK Health Forum),研究預測還會新增幾百萬的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卒中患者,因此呼籲建立國家戰略以減少肥胖。
研究預計到2035年
72%的英國成人將超重或肥胖
39%的成人預計將肥胖
將有更多的男性超重或肥胖:男性預計76%,女性預計69%
儘管超重或肥胖帶來的問題將在各個領域產生影響,但是社會上經濟最差的人群將繼續是最重的人群
1.肥胖,腫瘤的好幫手
《JAMA腫瘤》今年7月刊登的文章為肥胖增加乳腺癌發生機率分析出了詳細資料。這項研究追蹤了67000名女性,資料結論對身材較胖的女性可謂是地圖炮式打擊即使只是輕微超重的女士,也就是說,僅僅是BMI大於25,也有比正常體重的女性高17%的機率罹患乳腺癌。
而那些標準的肥胖女士,BMI大於30,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37%。至於那些嚴重肥胖,BMI超過35的女士,乳腺癌發病風險比正常情況增高了58%!
壞訊息還沒結束,就算是那些在研究開始時體重正常的女性,如果在未來10年中體重升高5%,患乳腺癌的風險提高竟然也有36%!
更兇殘的是,嚴重超重的女性如果患癌,那很可能不光腫瘤長得比別人大,死亡率也比別人高。
2.肥胖是怎麼幫助腫瘤生長的?
脂肪細胞本身當然不能幫腫瘤澆水施肥,不過當它們超量堆積起來的時候,效果也差不太多了。
過去有研究認為,由於乳腺癌是一種受內分泌調節影響的腫瘤,脂肪組織產生的雌激素會在絕經期之後作為乳腺癌細胞的養料,促進他們生長。但同時,有研究者認為,乳腺癌細胞周圍的組織構架也值得關注。
《Science》上發表的結果指出,肥胖患者的脂肪組織的空間構架與正常體重的人類並不相同,這種不同的結果導致了癌症發生率的增加。
最近的研究成果顯示,一種僵硬的細胞外組織能夠促進致癌蛋白的產出。而這也解釋了一個臨床上統計出的現象乳房組織密度較大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另有研究發現,肥胖患者的脂肪組織相比起普通人,會傾向於生成纖維性的瘢痕樣組織&口袋&。
而本次刊出的研究成果,正式把這二者聯接起來。來自康奈爾大學的研究小組在實驗中發現,肥胖小鼠的纖維乳腺脂肪墊中有很多直線膠原纖維,相比起來,苗條的小鼠則比她們少得多(見圖1)。經過機能測試,這種直線膠原纖維正是上面提到的能養出致癌蛋白的僵硬的細胞外組織。此外,在肥胖小鼠中也發現了過剩的肌成纖維細胞。當研究者把人類乳腺癌細胞移植到肥胖小鼠的細胞上時,它們長得比在苗條小鼠的細胞上快多了!
易加醫,為腫瘤患者尋找一切可能
-
17 # 美中嘉和聊腫瘤
2020年夏天已經過了一半,工作逐步正常。感覺近期遇到的身材碩大人群的數量明顯增加。前幾天看到的一個半大小子,已經快達到一個頂三個的標準了。屬於下圖中4-5的樣子。
可能與這半年左右的抗疫生活有關。家裡做的飯菜,油水足味道好,往往不知不覺就可以多吃一倍,積累2-3個月已經絕對像氣吹的。
肥胖會與眾多疾病相關,常見的是心血管方面,但是在癌症方面也是非常不樂觀。國內很有名氣的一位癌症科普作者就說:肥胖與至少10種癌症的高發有關(見下圖)。
在這些癌症中,與消化道有關就有6種(胃癌、肝癌、結直腸癌、食道癌、胰腺癌和膽囊癌)。其中胃癌、肝癌的我國的發病率和患者人數都是世界第一,全球50-60%的患者在我國。而結直腸癌是目前高發病率惡性腫瘤中仍在增長的。
-
18 # Xx230863476
“胖”是一種會呼吸的痛,它活在我身上所有角落:買衣服也痛,跑跑步也痛,體重秤上的數字最痛……經常聽人說“一胖毀所有”,其實,肥胖不只毀了美感,還極大影響身體健康。它不僅會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的“導火索”,肥胖還和多種癌症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甚至是很多癌症的直接誘因。
當男性腰圍≥85釐米、女性腰圍≥80釐米時,可判斷為“腰部肥胖”,目前癌症人群中有30%是肥胖人群。
肥胖為何誘發癌症,主要是由於肥胖者身上脂肪過多時就會刺激體內激素水平的提升,腹部脂肪細胞則會促使人體產生生長激素,這就是誘發多種癌症的關鍵所在。
那麼與肥胖關係最密切的癌症有哪些呢?研究發現主要是以下10種癌症:子宮癌、膽囊癌、腎癌、宮頸癌、甲狀腺癌、白血病、肝癌、結腸癌、卵巢癌和乳腺癌。所以保持合適的體重指數對預防癌症最有利
如何科學減重防癌?
1、飲食習慣要改變記錄食物的熱量或者卡路里的攝入,幫助提醒自己,減少糖類、脂類的攝取,合理飲食的同時,也能更加科學減肥。此外,減緩進食速度能夠影響肥胖、BMI和腰圍,與經常“狼吞虎嚥”的人相比,“細嚼慢嚥”的人肥胖的機率要低42%。
2、增加運動的多樣性
不運動和肥胖導致的疾病機理類似,比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可以透過慢跑、短距離疾速跑、游泳、負重等多種類、間歇式的鍛鍊方法練習。每日正常飲食的同時,建議每天儘量快走5000—10000步,每天有適量的負重練習,游泳或者打球(增加微劇烈運動);天氣好的時候也可爬山和騎行。
控制飲食與規律運動兩者不可偏頗。研究已表明,積極運動的人群,其乳腺癌及結直腸癌發生的相對危險度可以下降50%。從預防癌症來說,目前最好的方式還是使用含有麥芽硒的 硒維康口嚼片 進行日常補硒,補充元素硒抗癌,是經過驗證的,中國早已將硒的抗癌作用寫入化學教課書(九年級下冊96頁)以及高等院校醫藥教材(微量元素與健康262頁)中:“硒能抑制癌細胞生長及其DNA RNA和蛋白質合成,抑制癌基因的轉錄,干擾致癌物質的代謝,是當之無愧的“抗癌之王””
-
19 # 美中嘉和-小和
如何定義肥胖呢? 通常我們用BMI值(即身體質量指數,即kg/m2)粗略衡量人們的肥胖程度,BMI等於或大於25為超重,等於或大於30則為肥胖。已有充足的研究資料表明,高度肥胖是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在內眾多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全球每年至少有280萬人的死亡,可歸咎於超重或肥胖!
肥胖是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的,它並不僅僅是“美醜”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肥胖定義為一種病。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認為,33%的癌症發生在肥胖人群中,且乳腺癌更加青睞肥胖一族!
肥胖、生命階段與乳腺癌風險
高度肥胖(高BMI,成人體重增加,腹部肥胖)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超重/肥胖和乳腺癌風險之間的相關性根據更年期狀態、特定的生命階段等多種因素而異。對於絕經後的婦女,多項薈萃分析一致顯示,高度肥胖與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雌激素受體陽性/ER+和孕激素受體陽性/PR+)風險呈正相關。相反的,有流行病學文獻支援高BMI與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風險呈負相關或者不相關。另外,兒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高BMI與絕經前乳腺癌風險降低有關。另有研究評估了腹部肥胖(即中心性肥胖),發現其與絕經前、後乳腺癌風險均呈明顯的正相關,而且與最常見於40歲以下女性的三陰性乳腺癌(TNBC)的相關性最強。Pierobon和Frankenfeld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表明,TNBC與肥胖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但是按絕經狀態分,發現只在絕經前女性中才有意義。
綜上所述,肥胖與乳腺癌風險之間的關係很複雜,取決於多個因素。一方面,早期肥胖對於絕經前乳腺癌有保護作用,另一方面有科學文獻提供了明確且一致的證據,證明成人高度肥胖是與絕經後乳腺癌有關的風險因素。
肥胖、社會經濟狀況與乳腺癌風險
在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肥胖與社會經濟狀況(SES)相關。在高收入國家,食物供應的變化為廉價、熱量高、營養價值低的食物消費創造了機會,這是肥胖流行的主要驅動力,尤其在SES低的人群中。一項系統回顧顯示,較低的SES人群與肥胖風險(總OR:1.35;95% CI:1.04,1.76)和較高的腰圍相關(總OR:4.67;95% CI:4.15,5.20)。在女性中,總體肥胖率隨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上升而降低。SES不僅與肥胖風險相關,也與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相關。多項研究顯示了SES與乳腺癌結局的關係,低SES與乳腺癌診斷時疾病晚期、疾病複發率高、生存期差有關。確定SES與乳腺癌風險之間的直接聯絡的研究是有限的,需要更多的研究證實。
肥胖預防和乳腺癌風險
降低肥胖率的干預措施也有可能降低乳腺癌風險,特別是絕經後乳腺癌。肥胖率的增加與食物和建築環境的改變有關,這些改變導致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增加和體育鍛煉的減少,形成能量正平衡(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的狀態),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導致肥胖。研究顯示,減少卡路里攝入並增加體育鍛煉可能對絕經前後的乳腺癌都有保護作用。因此,針對肥胖的可調節風險因素,比如飲食和體育鍛煉,是減少乳腺癌風險和提高生存期的一種策略。
飲食和體育鍛煉之間有著複雜的相互作用,脂肪組織在人體也有著不同的分佈和功能,這些對我們理解肥胖對於乳腺癌風險升高的機理提出了挑戰。此外,肥胖與社會剝奪(social deprivation)、環境條件(environmental conditions)、遺傳學、激素以及表觀遺傳因素(epigenetic factors)等的交織關係,都會影響乳腺癌風險和乳腺癌表型的侵襲性。需要更多的研究,為降低乳腺癌發生率和死亡率的新型干預措施提供證據。
減肥與乳腺癌風險
針對肥胖的減肥干預措施
許多觀察性研究發現,成人減肥與絕經後乳腺癌風險降低有關,雖然其他方面還沒有發現有聯絡。一項薈萃分析評估了減肥對乳腺癌發病率的影響,發現減肥明顯降低了乳腺癌風險,包括絕經前和絕經後。在最近一項婦女健康倡議觀察研究(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Observational Study)中,研究者檢查了61,335位絕經後婦女體重變化對乳腺癌發生率的影響,報告顯示,體重減少的婦女(>5%體重)與體重穩定的婦女相比,乳腺癌風險明顯降低(HR,0.88,95% CI,0.78–0.98)。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也得到了相似的結果,減肥手術相關研究也支援該結果。雖然現在關於減肥可以降低乳腺癌風險的證據看起來都很可信,但是仍然需要有更嚴謹的資料,包括臨床試驗和減肥時間。
體重減輕,是一種能量負平衡狀態,目前認為體重減輕可以透過改變多種途徑(包括性激素,內分泌激素和炎性標記物等)極大的影響絕經後乳腺癌的風險。針對肥胖的減肥干預措施(包括飲食和/或運動)已被證實可以明顯降低與乳腺癌風險相關的總體重、脂肪組織(內臟和皮下)和生物標記物。
減肥與性甾體激素
過量的脂肪組織會調節類固醇的芳香化作用,導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從而導致乳腺癌風險升高。減肥的干預措施已被證實對雌二醇、遊離雌二醇、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和遊離睪丸激素的濃度有益。婦女營養與運動(Nutrition and Exercise in Women,NEW)研究顯示,與僅調節飲食和僅運動組相比,調節飲食加運動組的參與者的總體重和腰圍減少量更多(分別平均減少8.9,7.2和2.0kg)。還發現了劑量反應關係,體重減輕越多,雌酮、雌二醇、遊離雌二醇和遊離睪丸素以及SHBG降低越多。另一個研究發現,超重和肥胖的絕經後婦女體重減少>10%與<10%相比,生物活性雌二醇、睪丸素和SHBG都有顯著變化。研究和薈萃分析提供的充分證據表明,以減少熱量攝入和運動為形式的減肥干預措施與性甾體激素的大量減少有關。
減肥與內分泌激素
腹部肥胖,尤其是內臟脂肪,與代謝異常有關,比如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濃度升高,這些都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針對肥胖的減肥干預措施可使空腹胰島素、葡萄糖和HOMA-IR(作者注:用於評價個體的胰島素抵抗水平的指標)濃度發生有利的變化。研究顯示,6個月的體重減輕(皮下和內臟脂肪)與空腹胰島素和HOMA濃度下降有顯著關係,即使在飲食組的婦女體重恢復後,12個月時空腹胰島素和HOMA仍然顯著低於基線水平。
減肥和主要營養成分
空腹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可能會影響含不同營養成分的減肥飲食的反應。研究者建議胰島素抵抗的超重和肥胖婦女,使用低碳水(low-carbohydrate,LC)飲食可以使體重減輕更多,相反的,血糖正常的婦女使用低脂(low-fat,LF)飲食可以減輕更多體重。最近一項研究發現,胰島素抵抗(HOMA-IR>4)的超重/肥胖的參與者使用高脂(high-fat,HT)高蛋白(high-protein,HP)飲食可使體重下降更顯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與HF-平均蛋白飲食(40% 脂肪, 15% 蛋白質,45% 碳水化合物)相比,HT-HP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也非常低(40% 脂肪,25% 蛋白質,35% 碳水化合物)。Rock等發現,胰島素敏感的婦女LF飲食組比LC飲食組在12個月時減輕體重更多。但是一項大型的隨機對照試驗(RCT)並沒有顯示出LF飲食和LC飲食對基線胰島素狀態下體重減輕的不同影響。
不同的飲食成分有不同的體重減輕反應,乳腺癌風險相關的生物標記物可能介導這種關聯。需要進行大型的RCT研究,以瞭解乳腺癌風險的生物標誌物是否對主要營養成分有不同的減肥反應。
減肥的藥理學方法
如前所述,增加體育鍛煉可以透過減肥潛在地降低乳腺癌風險。但是,體育鍛煉增加與減少卡路里攝入,兩者相互作用並影響能量平衡,這種方式是很複雜的。所以替代方案,人們選用藥理學方法來減輕體重。二甲雙胍,作為II型糖尿病的一線治療藥物,已針對其包括乳腺癌在內的癌症預防能力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在許多研究中已經顯示出減肥的功效。減肥有望破壞肥胖與癌症之間的聯絡,這是二甲雙胍可能具有抗癌作用的機制基礎。在一項針對154名一直是非糖尿病的超重/肥胖人群的研究中,二甲雙胍治療組平均體重下降5.8±7.0kg,而未治療組平均體重下降0.8±3.5kg。關於二甲雙胍對單純肥胖的影響的13項薈萃分析顯示,二甲雙胍可有效減輕該人群的體重,而不會引起低血糖。一項研究將3234名血糖升高且超重/肥胖的參與者隨機分為二甲雙胍組、強化生活方式干預(ILS)組和安慰劑組,隨訪1年,二甲雙胍組只有28.5%的參與者體重減輕了至少5%,ILS組和安慰劑組各有62.6%和13.4%;隨訪6年和12年,二甲雙胍組的平均體重維持率為6.2%,而ILS組和安慰劑組僅3.7%和2.8%。表明二甲雙胍對長期減肥終點更獲益。二甲雙胍對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人群都有減肥的潛力,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另外一個對體重控制有益的藥物是利拉魯肽(liraglutide),一種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作為飲食和運動的輔助劑控制II型糖尿病。5個隨機臨床試驗回顧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利拉魯肽組有更高的患者比例獲得至少5-10%的體重減輕。但其主要缺點是胃腸道副反應和需要注射使用,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確定功效與副反應之間的平衡。
總結
乳腺癌是絕經後婦女中最常見的癌症,是與慢性肥胖有關的惡性結局之一。不要認為減肥和乳腺癌風險之間僅僅是相關性。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顯示,透過體育鍛煉或飲食干預減輕體重,能夠改變一些與肥胖相關的生物標記物(如瘦素、胰島素和雌激素)水平,由於這些因素與乳腺癌的預後不良有關,因此這可能是改善乳腺癌患者結局的原因。所以減肥不僅能夠預防乳腺癌,還能改善乳腺癌預後。
但是,要開發預防乳腺癌及其他與肥胖有關的嚴重疾病的干預措施,減少人群中這種高危狀態,就需要更深入的瞭解肥胖的生理基礎。並且,肥胖與絕經後ER+乳腺癌的正相關關係及其與絕經前ER+乳腺癌的負相關關係也需要進一步研究;這種差異的機制基礎是什麼?肥胖在生命週期中的持續時間和出現時機如何影響乳腺癌風險?將為乳腺癌預防和預後提供新的思路。
看到這裡,減肥的動力是不是更強了呢?
-
20 # 王建-瑞庚臺醫
經過了中秋連假、國慶連續假期,不少民眾收假後腰腹肉也多了一圈!不僅是在佳節時期,少不了與親友相聚大啖美食,加上臺灣美食隨處可得,不論是傳統的地道小吃、香噴噴的香酥雞排、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的國民飲料珍珠奶茶,小心美味的背後其實都潛藏驚人的卡路里地雷。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
肥胖被證實與13種癌症相關!婦科癌症首當其衝
肥胖所帶來的健康危害也與華人息息相關,癌症(惡性腫瘤)是蟬聯臺灣多年華人十大主要死因首位,且已有研究證實「肥胖」與13種癌症相關。
50%45歲以上華人過重,身體組成分析瞭解你胖在哪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佈「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華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逐年上升。值得注意的是45歲以上的年齡族群,無論男女,皆有超過 50%以上都有過重、甚至是肥胖的問題。
臺灣營養師指出對於肥胖的定義,不應從肉眼觀看體型或是單靠體重數字判斷,應從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評估肥胖的指標。
若是想進一步瞭解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及脂肪組成,可安排身體組成分析,檢測實際的體重含身體總水份、礦物質、蛋白質和體脂肪,及測量正確的身體組成分析。例如:整體及區域性肌肉量、四肢和軀幹的肌肉及脂肪重量、礦物質及身體型別等。
減少5%以上體重就能顯著改善疾病風險
研究證實,當肥胖者減少5%以上體重(如成人90公斤,減少5公斤),就可以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高血壓、糖尿病等與肥胖相關疾病將可改善。從調整飲食及運動生活達到體重控制,必要時可與醫師或是與營養師諮詢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減重計劃。
營養師提醒很常聽到一些快速有效減重的飲食控制方式,如:不吃澱粉、168間歇性斷食法、生酮飲食法、蘋果減肥法等。
所有的飲食減重法並不是適用於每個人身上,特別是有慢性疾病(內分泌、三高問題、慢性腎臟疾病及腎病變等)的民眾更要在執行飲食減重法前務必與醫師及營養師諮詢。也提醒在所有的飲食減重法還是要做到飲食均衡,把握少油、少鹽、多纖維的原則。
回覆列表
歐洲近日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報告表明,肥胖者和體重超標者都會增加患上多種癌症的風險。 據美國媒體報道,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醫學專家們都認為肥胖與結腸癌、乳腺癌等癌症的發生有關。2月15日刊登在英國權威醫學雜誌《刺血針》(Lancet)上的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肥胖有可能還會增加人們患上食道癌、甲狀腺癌、腎癌、子宮癌以及膽囊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 這項研究報告的主要撰寫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癌症研究學院的安德魯教授表示,目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工作來證明他們的論點。 實驗者們對此前141項相關研究報告資料進行了分析,並將更多型別的癌症及更多人種納入研究範疇,透過對來自於北美洲、歐洲、澳大利亞以及亞洲的超過28萬個病例進行調查後提出了上述觀點。 研究者們對於體重正常及體重超標的人士都進行了9至15年的跟蹤調查,透過他們的體重指數(BMI),也就是體重與身高平方的比例來分析肥胖與癌症風險的關係。 研究結論表明,對於男性來講,體重每增加15公斤左右,患上食道癌的風險就增加52%,患有甲狀腺癌的風險會增加33%,此外患上結腸癌及腎癌的風險均增加24%。 對於女性來說,體重每增加13公斤左右,其患上子宮癌與膽囊癌的風險會增加將近60%,患有食道癌與腎癌的風險分別會增加51%及34%左右。 研究者們表示,對於亞洲人來說,BMI指數的增加與乳腺癌之間的聯絡比其他地區人種更加明顯。不過研究報告認為,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肥胖與骨癌及血癌之間的聯絡並不像其他癌症那麼明顯。 紐約一家醫學中心的戴維•羅賓斯教授表示,這項研究報告為肥胖的危險提供了許多論證。儘管目前對於為什麼體重增加會影響人們患上癌症的風險還沒有定論,不過安德魯教授稱,一種假設認為,過量的脂肪細胞會影響人體內荷爾蒙分泌的水平,從而刺激人體內腫瘤的產生。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一名教授建議,人們應當設法保持健康的體重,這樣會減少罹患癌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