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視紀

    由於歐洲國家國力有限,不能像美國和蘇聯那樣自主完成一款先進戰機的研發工作,所以不得不擰成一股繩,發揮各自的特長,以求研製出能和蘇聯蘇-27相抗衡的先進戰機。於是颱風EF-2000戰機的研製計劃被提上了日程。

    法國當時也參與了颱風的研製計劃,不過法國希望未來的戰鬥機是多用途的(至少能當作艦載機使用),其它四國普遍需要的是制空型戰機,這一分歧直接導致法國退出了該計劃,開始自主研製自己的陣風戰機。

    颱風同陣風相比,只能說略有優勢,畢竟是集大家所長而來的。但是陣風有颱風不具備的一個優勢,那就是上艦,陣風M是法國航母的主力艦載機,綜合性能不低於美國F-18。

    但陣風和颱風都有一個缺陷,那就是太貴,甚至比F-35還要貴,這也成為了制約陣風和颱風走向國際市場的一個重要因素。

    其實當時美國的F-15完全能和蘇-27相抗衡,不過歐洲國家並沒有採購F-15以代替颱風EF-2000的計劃,而是選擇了自主研發,這也是歐洲國家意圖擺脫對美國的依賴以實現防衛自主化一個嘗試。

  • 2 # 王不留行111

    法國自二戰後,戴高樂總統就提出法國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性,這種獨立性不僅體現在政治上與歐洲,美國拉開距離,也體現在國家的工業發展上的獨立性。歐盟中有話語權的大國是英,德,意三國,德國受二戰所限,軍事工業能力受到閹割,義大利軍工能力較弱,法國如果是在歐盟框架內合作,勢必和英國產生摩擦。而英法兩國積怨數百年,加之二戰後英國基本淪為美國的跟班,也讓法國人不齒,故而在戰鬥機的發展上,法國獨闢蹊徑,自成一體,發展出體現自己特色的陣風戰機。

    要說颱風和陣風哪個效能更優良,只能用一句話概括~颱風空戰效能稍強,陣風則是多功能戰鬥機,還可以裝備核彈。

  • 3 # 軍武資料庫

    實際上的確是颱風更強一些。

    先看資料後說為什麼。

    之前有過一個測算將西方的主流戰機對su-27的BVR(Beyond Visual Range 超視距作戰)做了一個比較。

    颱風戰機位於第二位僅次於F-22,而陣風戰機位於第四位。

    從這一戰術指標上看陣風相對於颱風是差了一大截的。而未來空戰中BVR會佔主流,相較於WVR(Within Visual Range視距內作戰)更考教航電、武器系統、探測系統在這個方面陣風的確是大大不如颱風。

    那麼為何法國沒有采用颱風呢,故事還是要從歐洲戰鬥機計劃說起。起初歐洲戰鬥機計劃是由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五個國家一起參與的。但其中三個國家是之前聯合研製過戰鬥機的國家——英國、德國、義大利一起研製過重型可變翼戰鬥機“狂風”;而法國一直特立獨行的發展自己的裝備。

    在參與EF2000(歐洲戰鬥機計劃)的時候法國有七種主力戰機,法國的浪漫主義開始了,希望用一架戰機全部替代七種飛機。因此這架飛機既要能上航空母艦、又要能陸基長距離飛行、還要十分輕、甚至還要求可以投核彈(戰術級別)就和其他參與四國的需求分歧太大。因此和別的國家談不攏的時候法國就選擇退出了。

    又恰好法國自己的達索公司研發幻影2000的下一代升級機體於是法國就被忽悠生產了一架陣風原型機。試了一下還不錯,就順理成章的下單生產了。

    雖然陣風不如颱風BVR成績高,但是由於其實用型很強也在世界戰機中佔據了一定地位。

    尤其是為了降低重量陣風頗具典範式的嘗試也影響了後面很多國家新設計的戰鬥機(包括殲-20。

  • 4 # 四川達州人

    EF2000颱風戰鬥機與陣風戰鬥機,都是三代半戰鬥機。

    最初,歐洲五國聯合研發歐洲戰鬥機,實質當時已經有美國的F15戰鬥機可以對抗蘇27戰鬥機,但美國當時拒絕向更多國家出售F15(F15最初只提供給了以色列和日本)只願提供F16等低檔貨,所以,歐洲國家就試圖擺脫美國控制,研究新型戰鬥機以替換F4/F104/狂風等老式戰鬥機。可法國卻想研究一種全通用戰鬥機來替換當時法軍服役的七八種軍用飛機。這當然令其他四國很不滿,法國也就退出計劃,自己去搞陣風。

    在這裡面,颱風戰鬥機的最大問題是,蘇聯解體,東西德的統一,都令德國認為原來威脅已經消除了,對新型戰鬥機需求發生變化,加上兩德統一消耗大量資金而造成預算緊張。因此在德國的堅決要求下,英德意西四國最終達成了協議,合作研製維持不變,但為降低成本,對原設計方案作簡化調整。

    陣風戰鬥機真正優勢在於多用途作戰能力,這款戰機是世界上功能最全面的,不僅海空兼顧,而且空戰和對地對海攻擊能力都十分強大。以F3型為例,陣風具備高超的對海攻擊、偵察和核攻擊能力。所以陣風是一款能力全面、效能比較均衡的中型戰鬥機,即能空中格鬥,又能對地攻擊,還能作為航母艦載機,甚至可投擲核彈(F3型)。

    颱風戰機主要是防空和空中優勢任務,兼具對地攻擊能力。所以從通用型號來說,顯然陣風更勝一籌。但颱風的最大優勢是擁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 5 # 軍事偵探

    歐洲的“颱風”和法國的“陣風”這倆種風颳吹的很猛啊,都屬於歐洲的頂級戰鬥機,基本上在設計理念和要求上大同小異,一貫的歐洲人作風?同時服役的時候為了互相攀比,也算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具體哪個好不好我們比對一下。歐洲兩風同屬於多用途戰鬥機,“陣風”和“颱風”在作戰空間上都可以透過簡單的按鈕或者語音系統隨意切換,空對空,地對地隨便玩轉。颱風比陣風戰鬥機強在發動機,颱風能夠進行超音速巡航,動力上比陣風有絕對優勢。颱風的超音速機動性,在歐洲戰鬥機裡也是數一數二。陣風擁有更大的載彈量和更遠的作戰半徑,所以續航能力上比颱風強,其低空飛行效能也非常出色,敏捷性好。這說明“陣風”更強調對地攻擊能力。颱風側重點和更注重空對空的作戰能力,颱風由於動力充沛,翼面積更大,加速度卻更高。颱風1.6馬赫左右最大瞬時盤旋角速度甚至與F-22接近,這意味著颱風機動性更強,爬升,加速度上更強於陣風。

    在武器裝備中,陣風所採用的中距空空導彈“米卡”和近距格鬥導彈“魔術”在效能上和颱風的“流星”“阿斯拉姆”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現在射程和目標的截獲能力上,這點颱風比較強。倆風的火控系統都差不多,探測雷達上陣風采用的RBE2雷達探測距離約100千米,颱風的ECR-90約為130千米。這點颱風也比陣風強。個人覺得颱風比陣風強點,但是法國人為啥獨立使用陣風戰鬥機?颱風是個燒錢的傢伙,同屬三代半產品,法國在生產的時候就首先考慮了成本問題。單就作戰首選當數颱風,但其6000萬左右美元的價位,夠買三架SU-27了,真敵得過三架SU-27嗎?況且高傲的法國人覺得沒有什麼潛在的敵人必須需要投入颱風這種燒錢機器!

  • 6 # 蠻牛烈馬

    其實這個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英國目前也要更新自己的戰鬥機放棄使用颱風,理由之一就是為航母服務。這一點法國也是如此他們希望戰鬥機能有多用途,而陣風戰鬥機的進氣道佈局和設計至於要增加飛機腹部材料強度就可以搭載到戴高樂航母上,歐洲國家絕大多數沒有航母,且目前英國最新航母剛剛下水,排除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歐洲國家裡唯一擁有航母的就是法國。當然法國人不像老美那般財大氣粗單獨給航母設計艦載機比如以前的FA18超級大黃蜂,現在美國人也不如以前了所以為了節約成本才搞了個聯合多用途戰鬥機F35,而這一點法國就很務實,達索公司本身就是世界航空工業巨頭。而發動機部分英國羅羅公司負責了,航電系統又是和颱風共享,武器平臺也是高度共用的。如此來看在成本和時間上大大地節省了,而且也很符合自己的實際用途。法國是目前西歐國家唯一具備大規模兵力投送的國家,因為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

  • 7 # 聯合防務

    法國當年也是參與了“颱風”戰鬥機研製的,當然,那個時候還叫“歐洲戰鬥機”(EFA)。其實歐洲聯合研製飛機是有傳統的,從民用的空中客車,到軍用的“狂風”戰鬥機、“美洲虎”攻擊機,都是成功的典範。但到了“歐洲戰鬥機”就出了狀況,當然,主要問題出在法國人身上。

    由於當時法國海軍的艦載機F-8戰鬥機和“超級軍旗”攻擊機都已經老舊不堪,新航母“戴高樂”號正在建造之中,為了一步到位解決問題,法國人希望新的戰鬥機能夠海空軍通用,能在航母上使用。為了滿足這一要求,法國人提出的EFA的目標空重是7.5噸,而其他各國沒有航母需求,則認為不能為了艦載就犧牲作戰效能。尤其是當時防空壓力很大的德國,希望EFA能有效對抗當時蘇聯裝備的蘇-27和米格-29戰鬥機,更加不願意妥協。

    此外,合作過程中還出現了領導權爭論,使用何種發動機的爭論。這種種爭論幾乎都是不可調和的,最終法國人決定退出合作,自己研製海空軍通用的“陣風”戰鬥機。

    當然,最終“陣風”戰鬥機沒能守住法國人自己提出的7.5噸空重的標準,最輕的空軍型空重也達到了9.5噸——正好是當初其他各國提出的重量。不過這也不能說明其他各國的建議就沒毛病,畢竟“颱風”戰鬥機最後的空重也高達11噸,同樣超過了它們自己提出的9.5噸。

    從效能上說,“陣風”和“颱風”應該說各有優劣,大致在伯仲之間。“颱風”的武器系統和動力系統略佔優勢,“陣風”的航電裝置則更好一點。T

  • 8 # 淡然小司

    謝謝友友邀請,當年地處冷戰時期,歐洲為了對付強大的蘇聯,想要設計一款能夠完全碾壓蘇-27和米格-29這樣的戰機。在這樣的需求下,歐洲決定聯合研製這樣一款作戰飛機。於是英國,法國,西德,西班牙,義大利五國聯合設計了颱風(EF-2000)作戰飛機。

    由於英國,法國,德國三個國家都有獨立研製和設計作戰飛機的能力。三個國家對作戰飛機機的需求各不相同。英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國想要擁有一種專業的制空戰鬥機,強調空中作戰優勢,能夠力壓蘇聯的主流作戰飛機。而法國的需求者完全不同。法國想要一種通用型的多用途戰鬥機,兼顧海軍艦載機。

    這樣歐洲幾個國家在戰機的設計之初就產生了需求的不同。最後,法國為了符合自己的作戰需求,只好單幹。於是,法國獨立設計了,兼顧空軍和海軍需求的“陣風”作戰飛機。

    若是比較“颱風”和“陣風”的效能。“颱風”更強調空優作戰能力,超視距作戰能力,其裝配的機載雷達ECR-90探測距離達130千米。而“陣風”戰機強調多用途能力,對地攻擊能力,其機載雷達RBE-2探測距離才達到100千米。颱風與陣風機載雷達對比

    颱風在空戰中更要強調速度上的優勢,故而超音速效能要強於“陣風”戰機,而“陣風”戰機更強調對地攻擊能力。“颱風”裝備的是EJ200發動機是英國的老牌羅.羅發動機公司的產品,其效能要強於法國的M88發動機。這就給“颱風”更優異的效能。在歐美戰機綜合評比上“颱風”戰機緊排在F-22之後,而作為“陣風”只排到第四位。

    颱風戰機作為四個國家妥協的產物,為了達到都符合大家的要求,那隻能選擇一種作戰方式為主,那麼空優作戰是大家共同的需求。那麼自然,颱風戰機強調空優作戰就成為其主要作戰目的。法國M88(上)與EJ200發動機對比(下)

    而作為颱風戰機雖說擁有優異的空戰效能,但是對於強調對地攻擊和多用途方面。還要落後於法國的陣風。並且無法作為艦載機的改型使用,而這些恰恰是法國的優勢所在。

    如果只論戰機的整體效能,那麼還是颱風戰機要強於陣風。畢竟戰機在設計之初就是爭奪對空作戰能力。

  • 9 # 發了芽的地瓜

    說明白啦就是需求不同!歐盟其實就是北約的戰機要阻止俄羅斯的轟炸機和Su34/Su27所以必須要裝備空優戰鬥機。而法國的目地是國土防衛及對對方的反擊!空優加轟炸機和攻擊機投資太大不如發展一款多用途戰鬥機所以就發展了陣風一款非常好的戰鬥機比颱風強太多了!說白了颱風的功能太單一啦!

  • 10 # 優己

    各有優勢!颱風戰機是空優戰機,陣風是多用途戰機。兩種戰機對掐的話,颱風戰機的能力更強;如果比執行任務的話,陣風戰鬥機的通用性更廣。法國研究陣風的目的比較單純,那就是為法國航母尋找一款艦載機,這一點是其他歐洲國家不需要的。

    八十年代初,蘇27重型空優戰機在歐洲肆虐,動不動就跑到波羅的海調戲北約戰機,整個歐洲都無力與之抗衡,只能藉助於美國的f15的保護,這才緊急上馬臺風戰機的研製計劃。但是在研製過程中,法國突然提出要增加艦載能力,可是這就不符合歐洲各國的需求了。空優戰鬥機被分開成多用途戰機後空戰能力會下降,就可能無法抵禦蘇27了,所以法國只能選擇單幹並上馬陣風戰鬥機。

    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颱風戰鬥機與陣風戰鬥機的初步要求已經達成了,都具備抗衡蘇27的能力。但是,蘇27卻又升級到蘇35。就戰鬥力來看,這兩款戰機的效能都不如蘇35,一旦戰場遭遇蘇35很可能依然被虐。而這時候,差距就顯現出來了,由於颱風戰機定位是空優戰機,因此預留了航電改進空間,而陣風的機頭小,改進空間不大。也就是說,颱風還有跟蘇35叫板的進步潛力,陣風只能當千年老二了。

  • 11 # 墨天工

    其實颱風戰機和陣風戰機都來源於當年的歐洲戰鬥機計劃,只是後來在具體的研製上發生了巨大的分歧,之後法國退出了歐洲戰鬥機專案,英、德、意、西四國聯合研製了颱風戰機,而法國自己研製了陣風戰機。上世界80年代,美俄都有了自己的三代機,而歐洲只有二代機改進的幻影2000,因此英德法三國都開始了自己的三代機預研,之後更是聯合起來搞歐洲戰鬥機,但是由於法國要求主導整個專案的研製,並且採用法國的M88發動機,這樣英國就不幹了,要求採用羅羅的RB199發動機。而且法國強調戰機的多用途和艦載。而其它國家對多用途及做艦載機沒有太大需求。

    而德國由於臨近俄羅斯,經常面對俄羅斯的戰機入境,因此要求較好的截擊效能,對對巨大分歧法國退出歐洲戰鬥機專案。現在來以資料說話,兩款戰機都採用鴨式佈局,不同的是颱風選擇了遠距藕合鴨翼,其高速效能較好,適合截擊作戰陣風選擇了近距藕合鴨翼。低空低速效能好,適合艦載機。

    進氣道兩種戰機的選擇也不同,颱風選擇了雙斜乘波進氣道,其在高空仍能發揮不錯的進氣效果,讓颱風戰機輕鬆飛出2馬赫高速。而陣風使用簡單的皮托管進氣道,造價便宜,但是用盡推力也只讓陣風飛出1.8馬赫的速度。

    颱風戰機使用的雷達是馬可尼公司研製的脈衝多普勒雷達,雖然只是機掃雷達,但效能還在F2戰機使用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之上,而陣風戰機使用的雷達為無源相控陣雷達,由於陣風的機體設計導致陣風的機鼻非常小,連屬於超輕型戰機的梟龍機鼻都不如,嚴重影響了陣風的超視距攻擊能力。

    發動機作為戰機心臟,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發動機上陣風與颱風的差距還是挺大的,法國的發動機在世界上中推領域也就比我國好點,連俄羅斯都不如,使用的m88發動機技術來源於GE的F404發動機,其標準推力5.5噸,加力推力7.5噸,推重比8.9,而颱風使用的EJ200發動機由英國羅羅和德國mTU聯合研製,其標準推力6噸,加力推力9噸,推重比10,作為四代隱身戰機的發動機都夠用了。

    航電上臺風與陣風都採用可以隨時切換作戰任務的系統,可以隨時將空戰任務轉為對地攻擊任務,座艙都採用彩色顯示屏,我更喜歡陣風的座艙形式。

    颱風的生產數量在陣風之上,總之颱風在空戰上比陣風強,但陣風可以適應各種作戰環境,而且颱風的改進潛力更大。

  • 12 # 我愛高達看全球

    這就是獨立研發製造能力,這是一個國家是否擁有強大的軍事力的前提,當然,歐盟聯合的技術就像空客一樣,不會遜色,但法國自研的目的,我想不用解釋也心知肚明,沒有自己的全套設施,就沒有一流的國防工業

  • 13 # 海事先鋒

    說哪個更先進,不好說,我認為是颱風,不過這可不是空穴來風,最近我發現評論裡好多人總說筆者空口無憑,筆者為了版面好看,基本不發資料的截圖,今天也不得不發一波以正名啦。當然,筆者所引用的,也不是什麼絕密資料,都是公開性的,權威度不是很高,但是總比在網上隨便找一個數據給大家說要強一些啦。

    為了更加清晰瞭解這兩款戰鬥機的效能,以給大家做一個好的解答,筆者首先翻開了我國航空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簡明世界飛機手冊這本書,找到了兩款戰鬥機的介紹,如下圖。

    當時筆者就驚呆了,這颱風飛機的作戰半徑資料簡直是不堪入目,當然了,我國航空工業在當時能獲得的兩款飛機的資料少之又少,作為國內航空工業領域的權威,中航工業出的這兩個資料,筆者雖然看了驚呆,但是暫時不能說什麼,畢竟我是不相信颱風只能飛500公里左右的作戰半徑。而陣風竟然能飛出1850公里的作戰半徑,筆者仔細看了看後確認是可信的,注意其先決條件是陣風飛1850公里半徑需要掛載什麼?需要掛載4個6600升的副油箱!

    掛4個副油箱的陣風,筆者沒有見過,但是掛3個的低空入侵的陣風,筆者拍著胸脯說,我是見過的!圖中這架陣風掛了3個副油箱。當然這種掛副油箱的對比是不算數的,要算本機的,陣風本機能飛多遠呢?

    筆者翻出英國簡式世界飛機年鑑這本厚書,找到了陣風本機最大活動半徑是1055公里,當然這個類似於轉場了,就陣風這個個頭的飛機,如果不掛那麼多副油箱,作戰情況下的作戰半徑肯定是不超過1000公里了,著就合適了。當然有人說為啥不算人家的副油箱,因為副油箱太沉了,掛上那玩意,基本就是個低速轟炸機了,是絕對不能空戰的,一點機動性都沒有了,要知道空戰的第一步是什麼?是拋掉副油箱,加速進入陣位,副油箱都拋掉了就不說了。

    圖為我國殲20和陣風戰鬥機掛載副油箱的對比,殲20可以掛載4個6600升副油箱,可是我們什麼時候說過殲20能飛2000公里以上的作戰半徑了?這不是耍賴皮嘛!西方人就是愛宣傳,1850公里是這麼來的啊......

    得了,我們繼續看臺風戰鬥機,颱風戰鬥機主要裝置是英國生產的,我們看看英國簡式給的資料吧。

    果然是自己的飛機就願意給個不合理的數字,這個1389公里是對地攻擊下的資料,颱風對地攻擊時的標準掛載是帶著3個副油箱的,如下圖:

    這兩國家都喜歡這麼算,那麼咱們姑且這麼看吧,不過好在雙方在掛載3個副油箱的情況下的作戰半徑,透過各種資料對比是算清楚了,在對地打擊低空入侵,掛載3個副油箱的情況下,陣風戰鬥機作戰半徑是1093公里(資料來源簡明世界飛機手冊),颱風戰鬥機是1389公里(資料來源簡式世界飛機年鑑)。颱風佔優。根據兩邊資料的對比,颱風在最大飛行速度上佔優,2馬赫對1.8馬赫(陣風)。最大掛載颱風佔優。

    那麼既然颱風比陣風強,法國為何要退出搞陣風呢?其他的朋友也說了,是法國為了要艦載戰鬥機,還要確保飛機具備攻擊能力。這一點是確實的,法國就是這麼想的,而且法國還有其他要求,法國要颱風戰鬥機用法國的M88發動機,而不是英國EJ200發動機,這一點其他幾個國家不能接受,給拒絕了,這一點我們找到了世界航空發動機手冊裡的數字,如下圖:

    可見EJ200推力比M88要大,油耗還更小,實際上EJ200比M88-2發動機的壽命也長,我們看看臺風的EJ200長什麼樣子:

    圖為正在裝上臺風戰鬥機的EJ200發動機,多麼漂亮的發動機,這個發動機可是英國的著名的羅.羅集團生產的,喜歡汽車和航空的朋友對羅羅可能再熟悉不過了,一說起羅羅,他們敢拍著胸脯保證這個發動機絕對沒有問題。

    最後再給我國的中航工業的簡明世界飛機手冊辯解一下,他記載EFA戰鬥機的作戰半徑是500公里,對不對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點,EFA一開始的原型機的發動機確實不好,這架尾翼上寫著EFA的颱風原型機,實際上用的是RB199-MK104發動機,而不是後來的EJ200,這一點需要澄清一下,也許中航工業說的是這架原型機的效能呢。

    差不多就這樣吧,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 14 # 大水

    這個強不強,很難有一個簡單的判斷。

    實際上,戰鬥機的好壞優劣大體有以下幾方面,爬升,加速,盤旋滾轉等機動性指標,還有載荷航程,以及航電武器優劣,最終還有多種任務能力,以及價格。

    從設計思想來說,陣風和颱風雖然都是鴨式佈局雙發戰鬥機,但是設計最佳化點迥然不同,颱風就是一個簡單的高速攔截機,飛機追求高爬升快加速,配合超視距導彈射了就跑,號稱F22之下三代半高速無敵,具備F22戰鬥機8成的能力。

    颱風就是跑得快,高速攔截敵機,投射導彈快速脫離,不糾纏,很適合德國和英國的需要

    陣風設計相對來說就比較傳統,是一種突出高亞音速機動的戰鬥機,對於高速不做太大追求,飛機採用固定皮托管進氣道設計,非常輕,但是超過1.4馬赫以後阻力比較大,不如颱風的斜板外壓進氣道給力,這是陣風幾乎唯一的劣勢。

    而相對於颱風,陣風的航程載荷,掛載能力,都超過颱風,而且高亞音速格鬥也是如此,颱風陣風空戰對練過,8:1輸的很慘。

    陣風還是比較傳統的三代機思路,追求高亞音速格鬥,發動機為此專門最佳化,很給力

    爬升加速颱風牛,盤旋滾轉陣風厲害,航程載荷掛載也是如此。

    航電水平,陣風更好,航電雖然小巧但是效能更高效,電子干擾自衛能力更強悍,不過由於過於追求輕小,使得陣風造價過高,比颱風高一半左右。

    從武器來說,兩者差距不大,陣風可以掛載的導彈,颱風也可以。

    執行對空攔截,颱風好點,執行空戰陣風更好,執行對地攻擊和偵察,陣風完全碾壓,陣風最牛的就是航電裝置先進而且用起來特別舒服。

    法國人的超級藝術修養在陣風的航電和座艙設計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簡潔高效可算是最牛三代半人機工程設計,舉世無雙

    陣風的劣勢就是,設計師過於瘋狂追求精雕細琢,從1986年陣風ACX技術驗證機算起,對空對地偵察全功能型號F3幾乎花了30年才出來,太慢了,按照正常的設計,法國其實可以在1996年就大量便宜鋪貨,價格比美國的F15稍微貴點,買的鐵定多。

    從1996年到2016年,其實是陣風大賣的視窗期,這個時期F22不外賣,F35還沒有大量鋪貨,結果,錯過就沒啥前途了。

    世界上,很多東西是時令商品,年輕,美貌,真情,還有飛機。

    法國人技術牛,藝術更牛,但是過於沉溺於打造藝術精品,陣風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不顧時間流逝,貴死!

  • 15 # 航空視界

    歐洲國家在臺風和陣風戰鬥機研製之前就進行過戰鬥機的聯合研製,這其中就有一款叫做狂風的戰鬥機,狂風戰鬥機是歐洲幾個強國在戰鬥機聯合研製道路上一次成功的嘗試,這款機型就是現在還在英國,德國,義大利和沙烏地阿拉伯服役。當時的研製國就是德國,英國和義大利,法國那時候還在琢磨幻影戰鬥機呢。

    狂風戰鬥機是一款變後掠翼的戰鬥轟炸機,當時世界各國流行這種佈局,包括美國的F-14和F-111等,還有俄羅斯的蘇-24戰鬥轟炸機。嚐到甜頭的歐洲幾個國家在狂風之後開始醞釀新的戰鬥機,這就是當時的EF2000戰鬥機,也就是現在的歐洲颱風戰鬥機。當研製之初的時候法國是其中一個成員,另外好包括德國和英國等都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過作為一個一向喜歡獨立自主的法國卻遇到了另一個難纏的對手,當時英國也在研製發動機,這就是現在臺風戰鬥機使用的EJ200中等推力的發動機,而法國在獲取了美國GE F404發動機技術後就開發出了M88中等推力發動機。

    在歐洲戰鬥機的發動機問題上法國堅持使用M88,而英國堅持使用EJ200,兩者就此鬧崩,法國退出了歐洲聯合研製的戰鬥機專案獨自開發出了經典的陣風戰鬥機。而英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四個國家繼續開發出了颱風戰鬥機,當然英國如願以償使用了EJ200發動機。

    法國研製陣風戰鬥機完全是因為其“大國”心態作祟,另外也是由於與英國的歷史瓜葛相關,兩者在多方面有矛盾,而EJ200和M88發動機只是一個誘因而已。要說兩款戰鬥機的優劣,其實這個不容易判斷,法國的戰鬥機從外形上看的確優雅了許多,而颱風戰鬥機就如一個拼湊的產物,這個與四個國家的各自不同的需求有關。不過有一項法國的陣風略微弱一點,就是外銷的市場,至今只有三個國家購買,一個是埃及,另一個是印度還有一個卡達。而颱風戰鬥機除了四個研製國之外還有奧地利,另外還有中東多個國家裝備,包括沙特,科威特和卡達。兩款戰鬥的效能還真的不好直接對比。

  • 16 #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上個世界70年代,美蘇開始研製和裝備第三代戰鬥機,面對戰機的發展趨勢和軍事上的需求,歐洲國家開始著手研製自己的三代機。由於在“協和”客機等專案聯合研製的經驗,英法德意等國一開始也是想走聯合研製之路。但是後來因為各方在專案份額以及研製思路的分歧,使得法國退出另起爐灶研製了陣風,而英法意西繼續聯合研製了颱風。實際上在當時的歐洲各國中,戰鬥機研製水平最高的就是法國,法國退群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兩個:

    1、在新戰機的研製思路上,英法兩國分歧很大。英國因為需要在北大西洋攔截前蘇聯的轟炸機群,因此要把截擊效能放在第一位,所以要求新戰機的高空高速、遠端截擊能力是第一位的。而法國因為擁有中型常規起降航母,因此要求研製一種能在自己的小航母上起降的、尺寸較小的多用途戰鬥機。

    颱風戰機採用遠距離耦合鴨翼、大面積三角翼,突出了高空高速能力,再加上推重比接近10的EJ200高效能發動機,截擊能力僅次於F-22。

    陣風戰機短小精悍,經過完美主義法國人的精心打磨,氣動設計水平位列三代機之首。尤其是艦載版本的陣風,著艦速度全球最低,是F-35C服役之前最好的艦載機。

    2、由於心高氣傲法國人自認為戰機研製水平歐洲第一,所以在聯合研製專案中要求獲得專案的主導權和專案份額的50%......這當然引起了其它合作方的不滿,因此聯合研製也就不歡而散。

    分道揚鑣之後,雙方都按自己的思路研製新型戰機,成果就是“颱風”和“陣風”。實事求是的說,這兩種戰機都是很成功的三代半戰機,均擁有優秀的制空、對地等多用途能力,與另一個歐洲國家的“鷹獅”並稱為歐洲三傑。由於研製思路不同,“颱風”是一種偏重型的截擊效能優良的戰機,而“陣風”是一種效能均衡的全功能中型戰機。如果這兩種戰機對比起來,誰更勝一籌呢?

    答案是:陣風

    這個結論不是筆者的臆測,而是有實實在在的支撐,這個支撐來自瑞士軍方。2008年瑞士空軍對下一代戰鬥機招標,投標方就包括歐洲三傑---颱風、陣風和鷹獅。瑞士空軍對這三種機型進行了詳細的測試,參加投標的供應商出1-2架飛機,由瑞士空軍出飛行員進行飛行實驗和現役的美國進口F-18CD戰鬥機比對實驗,最終打分出結果,飛行員在2008年6月份到12月份完成飛行實驗,報告的主要內容是兩方面,一個是戰鬥機的執行任務的效能,一個是戰鬥機飛行員的主管感受。測試分對空、對地和偵查三個科目,測試的結果是陣風在所有的三個科目中都排第一、颱風在三個科目中都排第二、鷹獅全部墊底(輕型機的悲哀)。老實說,這個結果筆者並不意外,但是颱風在空戰測試中也不敵陣風確實還是挺意外的,或許瑞士空軍因為截擊作戰壓力不大對截擊效能的權重設定較低。

    三種戰機的評測結果如下:

    驕傲的法蘭西人在戰機研製方面確實有兩把刷子(看看達索的關門大弟子成飛的表現就知道了),陣風也對得起達索宣傳用語中“全功能戰機”的名頭。

    但是,從整個專案的發展來看,筆者覺得颱風戰機更成功一些。由於颱風戰機集英德意西四個老牌工業強國的研製功力於一身,颱風的訂貨量和外銷量更多一些,累計訂單超過700架。而陣風由於過於強調法國自身的需求以及慢工出細活,價格高昂(一分錢一分貨),長期以來的外銷成績並不好,只是近年來才在印度、埃及和卡達等國獲得了訂單,但是與颱風的外銷成績相比差太多。目前國際軍機貿易夾雜著太多的政治選擇,戰機本身的效能優劣反倒其次的事情(況且颱風也不比陣風差多少,還便宜的多)。

  • 17 # 一葉楓流

    法國和別的國家搞不到一起去,因為法國總想當老大。法國的技術其實很一般,但是總是自我感覺良好。大概是因為幻影的成功吧。畢竟英國的超音速戰鬥機鮮有業績。

    但是法國非要用法國的發動機就有點過分了。羅羅的發動機技術是SNECNA的師傅輩分。M53推重比6.5,M88推重比8.52,總是低於羅羅的發動機。RB199推重比7.6,EJ200推重比9.17。法國的發動機總是落後一截。

    法國戰鬥機的機載武器也不和歐美相容。限制了作戰效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雲社新星秦霄賢又上熱搜,為抵制黃牛三里屯劇場罷演,你怎麼看?